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08年底我国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多少

膏药章
云紫
我个人认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风电在中国的发展将会和计划生育一样,最终成为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行业。中国目前的风电市场发展迅猛,许多海外的大公司都已经进驻中国,准备分一杯羹;而国内公司也不甘示弱,纷纷进军风电市场。海外公司的技术见长,但市场能力较弱;国内的本土公司当然是市场能力比海外公司要强的多---所以,如果是个人发展,搞技术的,应该考虑先到海外公司工作,然后换工作到国内公司;而搞销售的正好相反。 从发展角度来看,风电必将走向海洋。所以海外大公司进驻中国,大多直接选在海边城市。而国内的传统公司则大多分布在内陆,比如新疆的金风科技,保定新能源开发区。但项目则主要分布在中国风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请查看: http://windpower-china.cn/node/109 。 鉴于风电市场发展迅速,几乎每个搞风电产业的公司都招人,而且要求都不是很高,一般的公司都招收/培养应届毕业生。具体的职位和要求可以到各个公司的主页去查找,或者直接打电话询问。 关于风电的发展,我转贴部分资料供参考,原文请见: http://windpower-china.cn/node/123 参考资料: 1、电站建设已经见顶,在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即将超过美国之际,未来,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增装机容量将逐年下降。 08、09、10年,我国将分别新增装机9400、8600、8500万千瓦,均低于07年的1.1-1.2亿千瓦。 2010年之后,我国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由07年的1.1-1.2亿千瓦回落至5000-6000万千瓦,且海外订单难以弥补国内缺口。 2、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新增装机容量中核电、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上升。 我们认为,风力发电设备在经历了05-08年的高速增长以后,新增装机容量将进入平稳增长期。按照目前的速度,预计08、09、10年我国将分别新增风电装机400、500、600万千瓦,增长率将由06、07年的166%、79%降至67%、25%、20%。至2010年,我国风电的累积安装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远远超过国家规划的500万千瓦的水平。 2010年以后,如果每年保持6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与2010年的水平相当),至2020年,我国风电的累积安装容量仍将高达8000万千瓦,远远超过国家规划的3000万千瓦的水平。 风电行业一方面将面临长期增速下滑的压力,另一方面行业将经历一段残酷的整合期。短期内,还将面临核心零部件短缺的风险。 3、在美国、欧洲市场即将全面启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石油价格高企的今天,全球光伏产业仍有望延续前10年30%以上的增长率。 然而,全球光伏产业在08年仍将面临多晶硅原材料的短缺,09年之前,多晶硅的价格将依然坚挺,已经投产的硅料厂仍然能够享受08年的暴利期。09年,随全球主流硅料厂新产能的释放,硅料价格有可能面临拐点。 4、08年有望成为输变电龙头企业的丰收年。在累计电力装机持续增长、填补电网投资历史欠账、特高压电网建设等众多因素的推动下,电网投资仍将持续增长。 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IPO的启动以及铜、铝、硅钢等原材料价格回调将成为输变电龙头企业股价上涨的催化剂。 5、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认识节能减排的紧迫性以及国家的政策取向,非晶合金材料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仅仅依靠日立金属的产能扩张,难以满足我国非晶合金变压器发展的需要。我们预计,随国家对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非晶合金变压器需求的上升,非晶合金带材的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 总体上,08年,我们仍然建议把握特高压、新能源、节能降耗三大投资主题。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能够受益于主干电网投资的高电压变压器生产企业以及高压开关企业是首选,建议增持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平高电气。 新能源建议增持太阳能龙头企业天威保变,风能建议关注东方电气、金风科技,同时,关注安泰科技的非晶合金带材项目以及国电南自的变频器项目。 另外,长园新材受益于电网投资、产业布局趋于完善,我们仍坚定还好其对热缩材料行业的整合能力,维持增持评级。思源电气作为消弧线圈的龙头企业,主业发展良好,持有平高电气的股权价值并未在股价中反映,建议增持。 我们需要多少装机容量? 电力装机容量增长迅猛 继06年新投产装机容量1.05亿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达到6.22亿千瓦、同比增长20.3%之后;07年1-9月,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仍保持了迅猛增长的态势,1-9月,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6705万千瓦;其中,水电812万千瓦,火电5700万千瓦,其他装机192万千瓦;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286台,装机容量903万千瓦;至9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8亿千瓦。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年新增装机容量的增长率在05年见顶以后,已经于06、07年出现明显回落。 装机容量缺口缩小,机组利用小时数回落 06、07年大量机组投产以后,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短时电力供需紧张。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东北、西北地区总体平衡有余,南方地区电力供需仍然较为紧张。 整体上,电力缺口和拉限电条次、损失电量大幅下降,缺电程度明显缓解。06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约为1300万千瓦,比05年降低50%。07年1-9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最大电力缺口为346万千瓦,同比下降426万千瓦。 反映在机组利用小时数上,2006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221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国家电网预计,2007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降至5035小时,同比下降186小时。2008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974小时,同比下降61小时。 07-10年新投产装机容量稳中有降 国家电网预计07年全国投产发电装机1.1亿-1.2亿千瓦。考虑关停小火电机组因素后,2007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2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6.1%。 2008年全国投产发电装机总规模为9400万千瓦,考虑关停小火电机组因素后,2008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亿千瓦,同比增长11.3%。 2009、2010年我国将新投产发电装机8600、8500万千瓦,考虑关停小火电机组因素后,到2010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千瓦,2009-2010年均增速约8.6%。 2010年以后新增机组进入平稳期 近期,美国能源部在新发布的《国际能源展望2006》中预测,到2010年底,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8.18亿千瓦,“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8%;到2020年,将达11.86亿千瓦。 国家电网在早期的《能源基地建设及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化研究》中预测,到2010年末,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8.52亿千瓦;“十二五” 期间,新增装机规模2.87亿千瓦,2015年末,发电装机预计达到11.2亿千瓦;“十三五”期间,新增装机规模2.34亿千瓦,到2020年末期,发电装机预计达到13.3亿千瓦。 美国能源部和国家电网的假设是我国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回落至0.8的发达国家水平,2010-2020年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7%。 考虑两个刚性指标: 1、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 2、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提出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2020年比2010年下降20%。 我们假定,2020年我国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将回落至0.8,2010-2020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按照以上两个假设,我们预计至 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总规模将达到15亿-16亿千瓦。2010年-2020年的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为5500万千瓦-6000万千瓦,将比 2007年1.1-1.2亿千瓦的高峰下降50%。 有多少海外订单来弥补中国缺口? 美国能源部信息管理局发布的《国际能源展望2006》预计,2030年,全世界的用电量将是2003年的两倍,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国家将占全世界总增长量的29%,非OECD国家占71%。 全世界用电量将从2003年的147810亿千瓦时增加到2015年的216990亿千瓦时,到2030年将达到30116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7%。 全世界发电装机容量将从2003年的37.1亿千瓦增加到2030年的63.49亿千瓦,年均增长2%。 按照美国能源部的预测,未来的2003年至2030年的27年间,全球将共计新增装机容量26.39亿千瓦,每年新增不到1亿千瓦。 考虑老机组的更新,全球每年需要的新增发电设备约1.1-1.2亿千瓦(包括中国在内),也就刚刚达到中国07年的高峰水平。 那么,能有多少海外订单来弥补中国的缺口呢? 总体上,我们认为在经历了05-07年的快速建设后,我国目前的电力装机规模已经能够支撑现有经济总量,从单位GDP能耗分析,我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与我国节能降耗的大背景背道而驰,长期看来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必将回归至合理的水平。08-10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将逐年回落。2010年后的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为5500万千瓦-6000万千瓦,将比2007年1.1-1.2亿千瓦的高峰下降50%,而海外订单难以弥补这一缺口。 新能源向常规能源转变 核电、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上升 截至2006年年底,火电装机容量仍是我国主要的电力装机容量,火电占比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77.8%,水电占比为20.7%,核电占比1.1%,风电占比0.3%。 我国刚刚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2.7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达到1.8亿千瓦,风电超过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达到55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30万千瓦。 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水电总装机达到3亿千瓦,风电装机目标为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达到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80万千瓦。 同时,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发改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争取将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从目前的906.8万千瓦提高到4000万千瓦,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2%提高到4%,预计15年投资总额将达到4500亿元。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装机容量中核电、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上升。 风电新增装机将进入平稳增长期 2006年是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的第一年,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100万千瓦风电建设规模。但06 年的实际建设情况是,新增装机134万千瓦,同比增长166%,延续了05年155%的增长速度,使得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 按照5000万千瓦的目标计算,未来13年,我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为346万千瓦。因此,经历了05-08年的高速增长以后,我们认为,我国风电的新增装机容量将进入平稳增长期。 按照目前的速度,我们预计,08、09、10年我国将新分别新增风电装机400、500、600万千瓦,增长率将由06、07年的166%、79%降至67%、25%、20%; 至2010年,我国风电的累积安装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远远超过国家规划的500万千瓦的水平。(全球著名的丹麦风电咨询机构BTM预测,2010年中国风电累积安装容量将达到1480万千瓦。) 2010年以后,如果每年保持6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与2010年的水平相当),至2020年,我国风电的累积安装容量仍将高达8000万千瓦,远远超过国家规划的3000万千瓦的水平,风电新增装机增长的动力将大大减弱。 风电设备竞争将更加激烈 2005年,国家发改委1204号文件出台,对风电建设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指出,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国外公司在国内投资建厂也算国产化设备),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进口风电设备要照章纳税。 中国政府风电设备本地化的意志无疑希望打破进口设备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应对这一政策的变化,国外的优势龙头企业纷纷在国内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2005年6月,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厂商丹麦维斯塔斯风力发电公司独资设立的维斯塔斯风力发电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正式投产。该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年产600片风机叶片。2007年进行二期扩建,可达到年产1200片风机叶片的生产能力(80万千瓦),同时还将进行第二期和第三期生产开发。目前,维斯塔斯计划在天津开建发电机厂及机舱和轮毂装配厂,形成整机准备能力。 而几乎同时,全球第二大Gamesa公司也于2005年在中国投资建厂,投资远大于维斯塔斯中国公司,06年形成年产5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07年将形成年产7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西班牙建筑和可再生能源集团Acciona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在江苏南通成立合资公司,近期有望达到400台“AW- 1500”型风电机组、总发电容量6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这将相当于Acciona风电机组总产量的三分之一,Acciona还计划于2007年底在内蒙古开办一座类似工厂。 除Vestas、Gamesa、Acciona外,美国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和德国诺德集团(Nordex)也计划在中国制造风力发电设备。 同时,风电急速发展的态势也让的国内“淘金者”蜂拥而至,除传统金风科技、华锐风电、浙江运达等企业之外,湘潭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气、哈尔滨电站集团、上海电气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天威保变、兰州电机、北重等企业也纷纷宣布从国外引进技术开发1-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 众多国内企业进入风电领域后,国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2004年、2005和2006年,国际厂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为 75.35%、70.59%、58.80%。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国内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厂商由以前的不足10家,发展至目前的30-50家。 未来,我国风电设备行业的竞争将更趋激烈。我们认为我国的风电市场仍将延续国外风电市场的发展轨迹,未来能够胜出的将不超过5家企业。参考资料:http://www.windpower-china.cn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会是几本

冷聚变
未也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和本部分数线一样,可能有些专业低几分,分校区不是合作办学,标准和本部是一样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正式签约,这是百年名校南京大学首次在南京以外设立分校区,随着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建成,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确定整体搬出南京迁至苏州高新区。此外,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西区)和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苏州总院也确定将落户苏州校区。南大将形成“一体两城四校区”的发展布局——南京和苏州——鼓楼、仙林、浦口、苏州四个校区。

微电子芯片企业股有哪些呢

吴先生
焚符破玺
综艺股份、大唐电信、同方股份、ST沪科、张江高科等。1、综艺股份综艺集团创建于1987年,起步于南通市通州区黄金村。集团成立20多年来,制订了超越竞争的蓝海发展战略,以股权投资为桥梁。迅速切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有计划地坚定向现代化的高科技投资控股企业转型,打造成功了以信息科技产业为主线的高科技产业链,完成了以新能源为龙头、信息产业和股权投资为两翼的产业布局。2、大唐电信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控股的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同年10月,“大唐电信”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3、同方股份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华大学清华园最早的建筑、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公司主要从事资讯科技(资讯系统、电脑系统、宽带通信)、能源与环境(人工环境、能源环境、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两大产业。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并在同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4、ST沪科ST沪科是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5、张江高科张江高科技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中南部,是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与陆家嘴、金桥和外高桥开发区同为上海浦东新区四个重点开发区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江高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T沪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方股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唐电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综艺股份

淄博的社会事业

虎与狼
电影人
2011年,淄博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55元,增长14.6%。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5570元,增长9.7%;经营净收入2982元,增长24.2%;财产性收入1333元,增长75.3%;转移性收入6656元,增长13.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94元,增长16.5%。其中,食品支出4755元,增长21.3%。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73%。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38平方米,增长5.27%。截至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逾万元,达10878元,增长18.3%。2011年年末,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1.1万人、195.93万人、65.75万人、83.76万人和57.6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30.98万人。截至2011年,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6个,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达21789张,收养13762人。社区服务中心124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132个。 2011年淄博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8.4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72平方公里。年内新增道路长度50.43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17.24万平方米,改造道路长度19.68公里,改造道路面积42.28万平方米,新增雨水管道38.81公里、污水管道53.18公里。城市平均每天供水87.4万吨;使用液化气、煤制气、天然气用户达71.2万户,集中供热面积达4778万平方米;城市气化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8%和93.5%,分别比上年提高0.18个和1.26个百分点。2011年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10124公顷,比上年末增加29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6%,提高0.4个百分点。有公园39个,公园绿地面积新增90公顷,累计达309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增加0.05平方米。 淄博是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是山东省硅酸盐、化工、医药、丝绸、冶金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截至2010年,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2家,其中国家级8家。 2011年,淄博市有幼儿园处数824所。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招生47533人,毕业48237人。初中毕业生55621人。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招生76048人,在校生181233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3.29%、32.87%和13.84%。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7919人。 2011年,淄博市拥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中青年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增加12人,达34人。 截至2012年10月,淄博市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54家。 截至2015年12月,淄博市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设站单位达37家。 截至2015年12月,全市共组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871家,院士工作站66家,总量居山东省前列,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九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高等院校名称 办学类型 山东理工大学 普通本科 齐鲁医药学院 普通本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淄博陶瓷学院 普通本科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普通专科(筹备升本) 淄博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普通专科 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成人高校、技师学院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成人高校山东煤炭技术学院 技师学院 淄博市技师学院 技师学院 大学研究院(中心、基地、实验室)名称 备注 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共建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 天津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在职研究生培养 天津大学傅山工程技术研究院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傅山集团共建 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山东工业设计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淄博市人民政府共建 清华大学国家高新区MEMS研究院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产学研基地 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科研基地 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共建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 山东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 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工程硕士培养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淄博高新区分室  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山东金属材料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北京科技大学山东龙泉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循环技术工程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淄博耐火材料工程研究院 武汉科技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山东产业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上海交通大学-淄博高新区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淄博分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与设备山东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齐鲁现代产业研究院共建同济大学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淄博研发中心 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淄博研发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北方树木花卉研发中心 上海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淄博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精细陶瓷粉体与精密成型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山东汇盈降解塑料PBS联合研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淄博中心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中国工程院精细化工、催化材料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山东理工大学共建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淄博技术转移中心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淄博等离子技术研究院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 海外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 名称所在地区成立时间淄博瀚海硅谷生命科学园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2013年6月淄博瀚海慕尼黑科技园 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市 2013年7月齐鲁科技园 中国台湾省台北市2013年10月 截至2015年,淄博全市拥有公有制专业剧团3个,文化站88个,文化(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32个。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加34处,达105处。 截至2014年,淄博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齐长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含扩展项目)13项;另外,还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5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2项、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4项。 淄博陶瓷 淄博是发现使用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有 “舜陶于河滨”、“女娲炼石补天”等优美神话传说,在淄博博山有供奉舜帝的“窑神庙”与供奉女娲的“炉神庙”。从商代到西周,约公元前1700年—前771年,淄博的制陶工艺显著进步,并烧出釉陶器。商代淄博寨里一带出现原始青瓷。周朝时期,齐国商贸发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齐文化盛行。淄博是齐国故都,当时专设陶正官,并在齐都设立制陶作坊,从事陶器的专业化生产,陶器制作以轮制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制陶业繁荣,陶器生产不仅大量制造生活器皿,而且开始转向砖、瓦、下水管道、建筑陶等,淄博境内出现了作坊集中的制陶手工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淄博市申报的“孟姜女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8。2006年,淄博市申报的“聊斋俚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53。2006年,淄博市申报的“五音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10。2006年,淄博市申报的“蹴鞠”,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杂技与竞技项目类别,序号299。2008年,淄博市申报的“牛郎织女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523。2008年,淄博市申报的“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945。2008年,淄博市申报的“抬阁(阁子里芯子、周村芯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2011年,淄博市申报的“鹧鸪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108。2011年,淄博市申报的“淄博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1170。2014年,淄博市申报的“内画(鲁派内画)”,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序号314。 2014年,淄博市申报的“琉璃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873。 2014年,淄博市申报的“元宵节(淄博花灯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78。 2004年2月,国际足联副秘书长热罗姆·项帕涅在伦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而蹴鞠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淄博市临淄区)。2004年7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淄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 2007年,亚足联接受淄博加入亚足联“中国展望”计划。淄博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国展望”计划的五个项目城市(淄博、青岛、南京、武汉、成都)之一。 2009年,蹴鞠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足球,成为世界之最。2010年,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AFC U19 Championship)、山东省第22届运动会、山东省第8届残疾人运动会、山东省第2届老年人运动会、山东省第11届中学生运动会在淄博市举办。2012年,国际体操联合会体操世界杯(FIG World Cup)、全国田径大奖赛、山东省足球锦标赛、山东省第20届体育舞蹈锦标赛在淄博市举办。2013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十二届全运会男子举重预赛、第十二届全运会拳击预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全国少年篮球锦标赛等四项国家级赛事在淄博市举办。 电视台 淄博电视台、各区县电视台、齐鲁石化公司电视台、山东铝业公司电视台 电台 淄博人民广播电台、各区县人民广播电台 报刊 大众报业集团:《鲁中晨报》;淄博报业传媒集团:《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淄博财经新报》《淄博声屏报》《音体美报》《新闻观察》 胶济铁路、晋豫鲁铁路、寿平铁路横贯东西;淄东铁路、辛泰铁路、张博铁路纵贯南北;淄博中南部有铁路密集的张博铁路网;辛泰铁路南通泰安,为京沪铁路东段支线。淄博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为一等站、区段站,总建筑面积20742平方米。 截至2015年12月,济青高铁淄博北站、临淄北站已开工建设 ,淄博北站预留滨临快速铁路接入条件。 205国道、309国道、青银高速公路(G20)、青兰高速公路(G22)、滨莱高速公路(S29)和长深高速公路(G25) 在淄博交汇,过境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G2)相接,向北直通天津、北京。淄博汽车总站已于2011年搬迁至张店区昌国路,与淄博东城客运站、淄博公铁联运站合并为淄博客运中心。 淄博市中心距离济南国际机场约7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约210公里;张店区设有鲁中城市候机楼、中国财富陶瓷城候机楼 ,临淄区、淄川区、周村区分别设有城市候机楼。 截至2014年,淄博机场已列入山东省新建机场规划,将于“十三五”期间启动建设。 截至2016年1月,高青通用机场已列入2016年淄博市重大项目名单并入选山东省通用机场建设规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到2030年规划建设的30个民用航空机场之一。 根据《淄博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淄博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思路如下:一是根据淄博市铁路网规划,淄博市将形成“二纵四横一支”铁路网,铁路网总规模达到635.6公里。同时,淄博市将研究建设“十字型”与“环型”相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共4条线路,150.1公里,设置站点68座。“十二五”期间,力争开工修建张店至博山段轻轨工程,路线长41.5公里,设置站点14座。二是稳步改善水运条件,配合做好淄博境内小清河复航的有关工作。 “十二五”期间完成交通投资140亿元。完善市域“二纵四横一支”铁路网,实施山东第五纵向铁路淄博段(一纵)、晋豫鲁铁路通道沂源段(四横)、寿平铁路桓台段(二横)等项目,完成淄东铁路(一纵)、辛泰铁路(二纵)电气化改造。完成中心城区大外环(一环)、湖南路北延(四纵)、薛馆路(九横)和河辛路南延(六纵)等新建改建工程,规划建设潍坊至济南高速公路淄川段(七横)。实施205国道中心城区段和102省道淄博段改线,以及省道临仲路乐疃至莱芜段、沂台路沂源段、寿济路、韩莱路、庆淄路、广青路、潍高路高青段升级改造。改造提升淄博火车站。新建张店高速客运站、临淄客运站和淄博北客运站,改建淄博公路联运站。

江苏蓝桐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怎么样?

三皇之知
彼故知之
江苏蓝桐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2017-02-23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南通市海门市临江镇洞庭湖路100号A1楼。江苏蓝桐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684MA1NF2ML91,企业法人邓建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江苏蓝桐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从事生物医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及相关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产业孵化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江苏蓝桐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爱企查查看江苏蓝桐医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和资讯。

谁能把天津大学近期的宣讲会信息发一下,谢了

杏奈
白选手
如有日期变更,以当日发布的状态为准。 10月29日(周一)13:30 24-207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14:00 4-208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14:00 23-210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4:00 24-105 天津亚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00 24-401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15:00 天南楼C4 广东电网16:00 23-316 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18:30 12-316 卡特彼勒18:30 24-107 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19:00 23-112 神龙医药常熟有限公司10月30日(周二)10:00 12-216 中建地产天津兴渤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3:30 24-106 恒宝股份13:30 西阶102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3:30 26A215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14:00 24-207 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4:30 大活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6:00 24-107 石家庄科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8:00 26A105 天津思源房地产有限公司18:30 24-107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18:30 大活一层 大陆汽车10月31日(周三)15:30 天南楼C4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18:30 24-305 东风汽车技术中心18:30 24-306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18:30 大活一层 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1月1日(周四)10:00 大活一层,建筑学院200教室 中海地产14:00 4-208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14:00 24-202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5:50 23-110 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16:00 12-316 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6:00 24-107 山重建机有限公司18:30 24-207 北京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11月2日(周五)09:30 新体育馆东、西厅 泰达人才网14:00 大活一层 深圳市南山区人力资源局14:00 24-105 陕西省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18:30 20楼3层会议室 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1月3日(周六)08:00 24-402 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14:00 24-307 苏州晶云药物科技有限公司14:30 大活一层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18:30 12-316 江苏中南建设集团11月4日(周日)16:00 4-114 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19:00 23-110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海洋经济的项目规划

可以尽年
笼婴
海洋经济发展是苏浙两省十二五发展的重点和亮点。记者从两省发改委了解到,苏浙已经或即将出台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规划,总投资超过2.6万亿元。记者昨天从浙江省海洋经济工作办公室了解到,该省即将出台《浙江省“十二五”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规划》,重大项目490个,总投资12631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将完成投资8020亿元。490个重大项目主要涉及六大领域。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共136个项目,总投资2008亿元,其中重点是海岛道路建设。二是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共105个项目,投资3962亿元,其中港口码头建设项目34个,分布在嘉兴、宁波、舟山、台州和温州等沿海城市。三是海洋清洁能源,项目40个,投资2572亿元。四是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项目68个,投资2630亿元,其中海洋石化项目是大头,8个项目,投资高达2041亿元。五是现代海洋服务业,项目97个,投资1153亿元。六是海洋科教创新和生态保护,44个项目,投资306亿元。江苏省2011年7月11日出台的《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动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项目,项目总计180个,投资达13447亿元。180个项目涉及四大领域。一是基础设施,项目有70个,如连云港港一、二期工程、南京下游长江水深超过12.5米的深水航道整治、连云港及盐城新机场建设等,总投资4342亿元。二是海洋新型产业,60个项目,投资6261亿元。先进制造业方面,将重点推进连云港大型炼化一体化、东风悦达起亚乘用车、南通同方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等项目,形成汽车、船舶、风电装备、光电等一批千亿元级产业;现代服务业方面,将推进连云港大陆桥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南通沪通科技城、大丰港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三是载体平台,项目有35个,投资2544亿元。如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中科院(南通)海洋研究所、中科院(连云港)能源动力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产业研究院等公共研发平台项目;在新兴产业和临港产业等重点领域建设100家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解决沿海开发的资金问题,还将建设投融资平台,设立并运营沿海产业投资基金,争取首期募集资金100亿元,到2015年达到200亿元规模,同时计划组建沿海发展银行。四是滩涂围垦,15个项目,投资300亿元。

北京物资学院是大学吗

道也
麦迪逊
是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1980年建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   北京物资学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北路东段,通州国际新城核心区域,地处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源头,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宜人,是北京市授予的“文明校园”、“花园式单位”和“美丽校园”。校园占地近600亩,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试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智能物流系统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物流工程中心,是学习和科研的良好场所。   1993年,学校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院、物流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8个学院,另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体育教学部等教学机构。学校现有2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学(期货与证券)、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设备工程)、采购管理、质量管理工程(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会计学(注册资产评估师)、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法学(流通法)、英语(国际商务、国际传播)。   学校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设20个二级学科/专业;2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类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学校拥有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目前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近8000人,其中本科生5938人,硕士研究生559人。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流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尤其在物流、证券期货等行业中,毕业生享有较高社会声誉。   学校现有教职工650人,其中专任教师403人,教授55人,副教授1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1.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1.0%;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2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4人,北京市师德标兵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5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11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市级精品课程4门;市级精品教材6部,市级精品立项教材6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市级本科优秀教学团队6个;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400余项;2008年5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2年学校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近三年,学生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 创意 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西班牙哈巴涅拉国际合唱比赛等大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和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流通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现已建成6个科技创新平台、8个科研基地,组建36个科研创新团队。学校建有流通经济研究所、农业与食品物流研究所、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物流统计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期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三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课题10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98部,发表学术论文2858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221篇;获国家授权专利238项。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以产业研究院为平台,整合校内科研力量,形成对外合作窗口。建立市级大学科技园和中关村智慧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推进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全国商务系统、期货行业系统以及地方政府在内的“五大合作”。与南通市、洛阳市、十堰市、山东省科技厅等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南方物流研究院、现代物流产业(华东)研究院,北方现代农业物流产业研究院等机构,逐步形成服务地方的合作模式。   发展与国内外院校,尤其是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物资学院已经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在科研课题、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   古韵今风相辉映,文脉相承育新人。如今,北京物资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校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努力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朝着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初中毕业可以去那读大专吗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

附赘悬疣
地无私载
研究与开发截止2012年12月, 蓝星拥有150多项专有技术方案,2164件专利,主导起草了66项国家标准和42项行业标准。截止2012年12月,蓝星4600名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全球致力于190余项科研项目开发,力争为蓝星的增长提供不竭动力。在材料科学领域,蓝星正在利用其在有机硅上下游、工程塑料、特种纤维、特种化学品技术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为市场开发更加先进适用和环境友好的有机硅、聚甲醛、聚苯醚、聚氨酯、聚醚、PBT、PVC糊树脂、芳纶、环氧树脂、钛白粉、双酚A等产品。在生命科学领域,蓝星正在利用其在液、固体蛋氨酸,酶制剂、维生素技术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技术和设备,为市场提供健康的动物营养解决方案,同时致力于将产品和服务扩展至人类应用领域,如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在环境科学领域,蓝星正在利用其在海水淡化、水处理工程、膜科学、工业清洗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技术和设备,从绿色、环保、节能及低碳经济着手,开发高效低能环境技术解决方案,促进建立资源更加节约、环境更加友好的人类社会。此外,在基础化工领域,蓝星利用其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成果,在精益制造和成本优化的基础上,正在利用先进技术改进传统产业。 为增强竞争优势,蓝星致力于精益生产、节约资源和持续发展。2012年,蓝星完成科技项目45项;获中国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3项,长沙院和连海院的“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项目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沈阳蜡化的“50 万吨/年重油催化热裂解(CPP)制烯烃示范装置”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蓝星完成科技项目34项;获中国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9项,其中连海院“云南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项目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晨光院“芳纶III纤维研制与应用”获2011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0年,蓝星完成科技项目94项;获中国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7项,其中南通厂“钴酸镧等高性能超细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技术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化机“NBZ--2.7 型膜极距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 ”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蓝星目前拥有44家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分布于中国、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巴西、挪威等地。已建成4个国家级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其他重大科技项目,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和专有技术,获得540余项科技奖。一、国家级科研机构1、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单位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各种有机硅单体技术研究开发及产品生产为龙头,以有机硅聚合物及其加工技术研究为重点,对实验室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的研究开发。中心的研究成果涉及有机硅行业的各个领域:单体、聚合物、后加工技术、应用技术及工业生产专用设备。国家受力结构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国家受力结构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线型饱和聚酯、聚醚等领域工程塑料的研究和开发,拥有一大批工程化的研究成果。在工艺上,以善于处理高温、高真空、高粘度物料的熔融缩聚、聚合所需的高性能材料和高精度塑料制品见长;在工程上,以软硬件协同开发为特点,设计生产工程塑料合成与加工的专用设备;在学科上,有依托单位支撑,有相当完善的物化分析、物性测试、图书情报等研究开发基础和条件。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液体分离膜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的专业机构。中心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技术领衔,百余名高级工程师加盟的技术队伍。中心在液体分离膜领域独具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微孔过滤四大主流技术,开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工业给水软化、超纯水的制备、饮用水的净化及化工分离、浓缩、提纯、废水处理等领域。国家环境保护膜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单位北京蓝星。国家环境保护膜工程技术中心主要针对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治理、污水回用深度处理的需求,开展膜制造及其系统集成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建设示范工程,参与相关领域环保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推动膜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推广与应用,为国家环境管理、监督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2、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二、省部级科研机构山东省新型表面活性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氯碱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钾及伴生物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水淡化 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酯化加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铬化学研究院士工作站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西合成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三、蓝星内部研发机构ELKEM技术中心QUEOS技术中心安迪苏营养研究专业中心(法国科芒特里)安迪苏生物流程改进与创新中心(法国图卢兹)安迪苏分析、研究和技术支持中心(法国科芒特里)BSI里昂研发中心(法国)BSI里昂研发中心美国洛克希尔分中心BSI里昂研发中心美国文图拉分中心BSI里昂研发中心英国分中心BSI里昂研发中心德国分中心BSI里昂研发中心西班牙分中心BSI里昂研发中心意大利分中心BSI里昂研发中心中国上海分中心BSI里昂研发中心巴西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