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机构设置

聪明人
索路
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学系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海外幼教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在哪个校区?

马后炮
赵衰
硕士生除技术教育专业的其他研一学生在仙林 研二就搬随园了

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国内比较好的导师

禅定
彼非至人
太多了!吴康宁 男,1954年5月生,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1986年获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因母校教学科研需要,主动中断留学,提前回国工作。历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2003年1月起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先后承担“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课程的社会学综合研究”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中国教育的转型”等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译著《非学校化社会》及学术专著《教育社会学》、《课堂教学社会学》等,在《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及荣誉称号。 张新平 男,汉族,1964年10月生,湖南沅江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客座教授,《教育管理研究》与《中小学管理》杂志编委。 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原理硕士研究生班;1987年至1995年,在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原理等课程的教研工作;199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组织与管理理论专题研究;2000年至今,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其中,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从事访学研究。现开设《教育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及《西方管理与教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等课程。 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领导与管理”,目前主要致力于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的新近进展研究,以及“实地研究”在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运用与实践探索。先后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版)》、《比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已出版专著《教育组织范式论》(2001)、《教育行政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对基层教育行政的个案研究》(2003),译著《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合译,1988)、《学校经营管理》(主译,2003),副主编《教育行政组织原理》(1996),合著《教育政策论》(2002),另参与《中国教育类别与结构的研究》等多部著作的撰写。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各1项。另有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滚动项目在研。《美英教育管理理论的三种范式》等6篇系列论文曾获2001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通讯地址:中国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箱: xpzhang2908@yahoo.com.cn xpzhang2908@gmail.com 鲁 洁 女,1930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多年。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七五”期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研究”,“八五”期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德育社会学”,主持国家教委社科司项目“德育社会化研究”,“九五”期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德育特点与规律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工程项目“以完满人格为目标的教育学理论新体系”。负责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本人撰写前六章)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广泛采用,曾先后获吴玉章基金一等奖、国家教委第一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是建国后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该学科第一本高校教材,获全国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4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德育新论》1998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多篇论文获国家级或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同年获曾宪梓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1995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现兼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戚业国 男,1965年2月生。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主任。 戚业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专长于教育规划与学校发展、学校改革与管理诊断、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管理、教育领导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首届全国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论文、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出版《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课堂管理与沟通》、《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走向高效能课堂》等多部学术著作。在《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构建”等学术论文140多篇。主持教育部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全国十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上海市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等多项研究;承担教育部人事司等多项委托课题。现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项目专家,担任多项学术兼职。 通讯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陈永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4月出生,53岁,男,上海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欧美同学会会长、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茨城友好联谊会会长、“中国在日学人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等。不错哦

我是今年报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如果可以,我可以向您咨询一下考该单位的相当事情吗?

卫玠
发剪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主要参考书  复试科目名称 主要参考书  100水工结构腐蚀与防护 《自然环境的腐蚀与防护》中国腐蚀学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101无机非金属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陈志源、李启令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103海岸动力学 《海岸动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吴宋仁主编,2000  104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左东启等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  105河流动力学 《河流动力学》王昌杰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06土力学 《土力学》,卢廷浩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107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蔡新、孙文俊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108工程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詹道江主编,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2年。  109 环境水力学 《环境水力学进展》李炜主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环境水力学》张书农 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  816 生态学 《生态学概论》曹凑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914土力学 《土力学》(第二版)卢廷浩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915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第三版)徐志英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三版。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82306 地 址: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邮政编码:210029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80502材料学  01钢筋砼耐久性  02 钢与钢筋砼结构腐蚀  3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13材料力学或413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01方向:101 无机非金属材料  02方向:100 水工结构腐蚀与防护  同等学力加试:701普通物、 ④未考科目一门  081401岩土工程  01土的基本特性  及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02土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分析  03软土特性及地基加固  04现代土工测试技术  05土石坝工程  06深基坑及基础工程  07岩土工程抗震减灾  08砂土地基液化及地震变形  09环境岩土工程  9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203日语或226法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13材料力学  复试科目:  914 土力学 或915岩石力学  同等学力加试:701普通物理、030 理论力学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1动力灾变与工程抗震  02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03病险结构物检测与修复  04土工抗震与防灾减灾  05防灾减灾规划与风险评估  06灾害防御及社会发展  4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13材料力学或814水力学  复试科目:  106 土力学、915岩石力学  或924结构力学 (入学考试为结构力学的除外)  同等学力加试:701普通物理、030 理论力学  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  01流域水文模拟及预报  02洪水水力学与防洪减灾  03水资源系统规划与管理  04水信息技术  05生态水文学  8  ②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01、03、04、05方向:811水文学原理;02方向:814水力学  复试科目:工程水文学  同等学力加试:701普通物理、④未考科目一门  0815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1渗流水力学  02水工水力学  03数值模拟及试验技术  04河流动力学及泥沙运动  05河道治理及工程泥沙  06 河床演变理论  07 河流生态环境  8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13材料力学 、814水力学  或819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  01、02、03方向:104水工建筑物  或105河流动力学  04、05、06方向:105河流动力学  07方向:105河流动力学  或环境水力学  同等学力加试:701普通物理、④未考科目一门  081503水工结构工程  01 现代计算理论方法及试验测试  02工程结构病害诊断与加固维修新技术  03 重大工程动力灾变  04 工程组合结构  3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13材料力学  复试科目:  107 结构力学  同等学力加试:钢筋混凝土结构、030理论力学  081504水利水电工程  01通航水力学  02抽水蓄能及新能源技术  03 水工建筑物  04 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安全监控技术  7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14水力学或819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  01、02方向:104 水工建筑物  03、04方向:107 结构力学  或104 水工建筑物  同等学力加试:701普通物理、030理论力学  0815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1河口动力学及泥沙问题  02海岸动力学  03海岸工程泥沙  04 河口海岸工程水环境  5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14水力学或819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  01方向:105 河流动力学  02、03、04方向:103 海岸动力学  同等学力加试:701普通物理、④未考科目一门  083002环境工程  01环境水力学  02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  3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14水力学或819流体力学  02方向:可选816生态学  复试科目:  109环境水力学  同等学力加试:701普通物理、 ④未考科目一门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是什么级别?

胡不仕乎
彻志之勃
江苏教育学院始建于1952年。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逐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沟通,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多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院坐落在南京古老的石头城下、秦淮河畔,现有草场门(校本部)、浦口、小行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500余亩。院内绿树繁花香飘四季,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环境幽美清新,文化积淀丰厚,享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 学院现设有17个院系,开设了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20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教师教育专业涵盖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各主要学科。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与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此外,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均挂设在学院,形成了一个面向江苏基础教育的较为完备的教师教育服务体系。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4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180余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200余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中青年专家2人,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3人。 学院始终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工作。拥有3个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多项优秀教学成果获省级奖励。2002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苏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整合组建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近年来,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40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20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立项课题40余项,2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学院编辑出版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另外还办有《江苏教育研究》、《教育家》、《学校管理》、《小学教师培训》等刊物。 学院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合作,承担了人口教育师资培训项目、UNDP/CPR/420项目和401项目,与美、加、英、澳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开展合作办学。 学院教学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实验室100多个。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1600多种,数字期刊覆盖了全国95%以上的学术刊物。拥有附属中学、小学各1所,实习实训基地60所。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先后培养培训了20余万合格教育人才,为基础教育战线输送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教育行政干部,江苏首批40名中小学“名校长”和144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中,分别有10名和23名我院毕业生,被社会各界誉为“江苏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的摇篮”。参考资料:http://www.jsie.e.cn/con_show_new.asp?id=150

南京大学是否有南博科学教育研究所这个机构?

春潮急
偶然
你说的是“汉博科学教育”吧。不是南京大学办的,是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办的非营利性质的机构,现在非常火。教育部前副部长,东南大学前任校长韦钰领衔的。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网址:http://rcls.seu.e.cn/汉博.中国科学教育网网址http://www.handsbrain.com/

南京市教育局的领导简介

哭泣衰垤
美幸
徐传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主持市委教育工委全面工作;兼管工委办公室(合署)、组织处、人事处。吴晓茅市教育局局长。持市教育局全面工作;兼管教育局办公室(合署)、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招生委员会办公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周文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工委委员。协助吴晓茅同志分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分管中学教育处、初等教育处(市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教学研究室、普通高中会考办公室、教育志办公室、教育学会、考试学研究会。洪伟市教育局副局长、工委委员。协助吴晓茅同志分管财务处;分管发展规划处、学校建设管理处、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陈舒泛市教育局副局长。分管政策法规处、高等教育与师资培训处、电化教育馆、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张生市教育局副局长、工委委员。协助徐传德同志分管人事处,协助吴晓茅同志分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分管宣传与德育工作处(团工委)、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教育史馆。夏莹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协助徐传德同志分管组织处;分管机关党委、机关工会、教育工委党校。潘东标市教育局副局长、工委委员。分管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中等专业(走读)学校.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职业教育学会、社会力量办学协会、成人教育学会。张利明市教育纪工委书记。分管纪工委、监察室、审计处。孙建新巡视员。协助徐传德同志、吴晓茅同志联系在宁高校。王云霞副巡视员。协助张利明同志开展工作。任晓明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分管学校安全管理处、老干部处、老年教师公寓、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黄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协助徐传德同志分管教育工委办公室(合署),协助吴晓茅同志分管教育局办公室(合署);分管教育督导室(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教育局、教育工委办公室(合署)日常工作。杨林国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协助周文海同志分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分管语言文字工作处(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初等教育处(市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江苏教育学院的发展前景如何?有没有可能并入南京师范大学?

阴阳路
贩卖爱
本人知道,何彦霓,确定对的呢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坐落在南京古老的石头城下,秦淮河畔,南邻风景秀丽的清凉山麓,北眺高耸入云的江苏电视塔。校园占地总面积400多亩。院内绿树繁花香飘四季,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环境幽美清新,文化积淀丰厚,享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 江苏教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南京教师进修学校和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组建了江苏教育学院,1969年并入南京师范学院,1978年复办成一所具有师范性质的省属成人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承担了全省重点中学、完全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县(市、区)教育局长等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及部分新师资的培养任务,同时还承担了联合国UNDP420项目中包含的为全国边远省区培训中小学校长的任务。1993年被确定为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考学校,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与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学院倡导“崇德、敬业、求真、创新”的校风,2001年11月,高质量地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校风评估验收。学院目前在南京设有草场门、古平岗和浦江三个校区。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整体推进我省中等师范学校布局调整,将小学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层次,省政府决定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盐城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徐州高等师范学校、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等9所高等师范学校挂靠在江苏教育学院,成为江苏教育学院分院。 学院现有16个系,设有教育管理、学校心理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音乐学、美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技术学、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应用化学、现代文秘、旅游管理、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金融英语、经贸英语、环境保护、工商管理、网络与多媒体等30多个本科专业。自2003年起,学院面向全省5年制师范毕业生先后开办了汉语言文学、英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计算机、音乐、美术等7个“专转本”专业。学院设有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江苏省中学教师培训中心、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体育教研室、人口教育教研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教育培训服务中心等教育科研和教学辅助机构。为扩大成人教育规模,学院还分别设有武进、江阴、宜兴、丹阳、阜宁、启东等院外二级学院。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合作,承担了人口教育师资培训(CPR)项目4个,以及UNDP/CPR/420项目和401项目,先后派出几十名教师和管理干部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丹麦、日本、加拿大、泰国等国家进行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聘请外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或长期任教,并与上述有关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2002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有江苏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整合组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保留江苏教育学院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体制,仍是办学实体,继续进行本、专科学历教育。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1)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指导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开展全省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业务培训工作;(3)开展研究生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型教育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4)承担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教学研究与指导工作。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建有11000平方米的现代教育技术大楼、12000平方米的艺体综合大楼,在建的18800平方米的教科研综合大楼将于2005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86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有中外图书资料40多万册,并有千兆校园网和全院闭路电视系统。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与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科研队伍和师资队伍。全院共有教职工508人,其中专任教师267人,正、副教授及教科研等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1人,部分教师参与了兄弟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中学特级教师、名校长、教育行政干部为兼职教授。目前学院共有各类在籍生18900人。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设有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和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主办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首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内部发行的《江苏教育研究》、《学校管理》杂志在省内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江苏教育学院具体地址是什么

无情无义
金芒果
江苏教育学院( 草场门校区)位于南京市的北京西路77号江苏教育学院(浦口校区)复兴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