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公共管理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达瑟儿
医和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俄语、日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3门全国联考,2012年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合为一门。因此mpa考试安排一天考完。MPA考试科目改革及影响MPA考试科目合并,考试时间合并了,由原来的分科目考试,1天考试时间,缩短为180分钟之内考完,主要改革是在公共管理基础,之前是150分,现在只有100分,改革之后考生要面临以下问题:A:改革之后科目融合,但是考试分值缺变化不大,考试时间减少一半,这说明MPA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的试卷题量会明显加大,但考试时间又很短,那么也就是对考生的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要求提高。B:改革之后,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从公共管理基础文科类,到高数、逻辑理科类,再到公文写作,考试科目的融合需要考生在180分钟之内不断的转换思维,这就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的更熟更透,要求提高,难度加大。C:行政学和管理学占优势的考生,不能再像以前的MPA考生那样,去靠公共管理基础的150分作为拿分重点,更加考察各位考生的综合能力,改革之后,英语,综合知识,公共管理基础都不能偏科。考试语种为俄语的考生,限报天津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长安大学;考试语种为日语的考生,限报天津财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宁波大学。扩展资料主要课程逻辑学、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伦理学、公共部门会计、公共财务、政府预算管理、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统计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案例、社会保障、城市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市政管理学、管理经济学、领导科学、办公自动化等。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熟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需要。公共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熟悉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则和机制,能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可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 具备比较宽广的公共(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2. 深刻了解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则、机制和方法,掌握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律;3. 了解当代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公共管理特别是国家事务管理的影响,注重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的与时俱进;4. 重视公共管理理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认识、分析和研究方法;5. 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6. 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适应涉外管理的需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管理硕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管理专业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考研

圣人之道
使物自喜
你是要考哪一个专业啊?哪一年考啊?我也是要考公共管理的。。

公共管理考研是不是必须

散而成章
是以不敢
不是,是你只能报考一个学校,,先报考,然后考试,然后在出分数。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很多学校都有这个专业,若我没记错,应该不考数学。好考的,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记住就行

公共管理专业考研

堕汝形骸
发型师
你概念没搞清的,行政管理是个大专业,他的下面包含公共事业管理的,你考研选择行政管理专业就行的,学校很多的,全国共有59所行政管理专业还不错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暨南大学,以下是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具体名单:

公共管理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锯成
枣流
公共管理专业需要有很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个过程中需要的学习一般情况下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考研有哪些好学校?求指导。

红豆杉
周南
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好学校: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您好:下表是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排名校名等级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学科门学校 数量是否 重点1中山大学A++120401行政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132☆2北京大学A++120401行政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132△3中国人民大学A++120401行政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132☆1复旦大学A++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84☆2华中科技大学A++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84△1北京师范大学A++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105☆2华中科技大学A++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105△3北京大学A++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105☆1中国人民大学A++120404社会保障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83△2北京师范大学A++120404社会保障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83△3武汉大学A++120404社会保障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83☆1南京农业大学A++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90☆2北京师范大学A++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90△3武汉大学A++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90△4清华大学A++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管理学90△ 学校数量一栏中的数字系开设该二级学科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 是否重点一栏中带“★”号和“☆”号的,表示该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号表示该一级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号表示该二级学科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栏中带“△”号的,表示该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不是国家重点学科。有关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标准和方法,以及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的含义,可参考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详情请点击我的百度用户名进行在线咨询!

2018年南京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参考书复试线?

闻诗
友谅
我之前在河海大学学习的,跨专业,工作五年了,考了2次才考上。南京大学mpa复试面试总体还是很激烈的,很多比较厉害的考生。我也是认真复习了一个多月才算是勉强考上了。以下是我复试那边老师们问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地方财政赤字问题。2.政府公共公共危机应对。3.行政审批改革及权力下放。4.监督问题及纪委巡视制度。5.公务员涨工资问题。6.干部能上能下问题。7.公车改革问题。8.汽车摇号及拍卖问题。9.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问题。10.政府对房地产干预问题。11.国有企业改革思路问题。12.产业政策有帮助吗?13.创新问题。14.相关专著记三四本,比如《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旧制度和大革命》等。此外,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很多人应该和我已经都是跨专业的,之前都没有学习过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因此,我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李国正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这本书应该是近五年唯一一本最新的教材了,其他的基本都是2010年以前出版的,太老了,参考价值不大,本书基本把十八大以来的热点都进行了整理和总结,而且知识体系非常清晰,比较容易上手,根据和我一起备考北大、清华、武大的同学反映,复试中问到的问题在这里基本都有。与此同时,大家还可以看看《中国行政管理》里面的一些文章,大概看看就可以了,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南大老师感觉都很厉害,但是又非常nice,所以,只要认真准备,面试应该问题不大的。祝各位好运。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参考书有哪些啊??求学姐学哥指导

一喷一醒
国家昏乱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参考书复试面试:主要会考一些热点问题:比如监察委改革,最新政府改革,河长制,政府关于房市等,还有就是工作相关问题。复试笔试:参考书看看李国正教授编写的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李国正《公共政策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管理考研本科应届生可以考吗

沈焕
岂更驾哉
可以呀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第四章 报名第十六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