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法律硕士报考条件

咖啡因
夫子言道
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获悉,2017年法律硕士考试报名条件如下: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四)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

请大家给我介绍一下法硕好么

辞郎洲
鼓荚播精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含3033同等学力者),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的通用人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始于九十年代中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八所高校首批试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2001年国家已批准28所高校有权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它们是: 1996年批准的第一批: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1997年批准的第二批: 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 1998年批准的第三批: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 1999年批准的第四批: 清华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 目前,我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参加每年一月份全国28所高校联考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应届或往届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者);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100分)、外语(100分)实行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150分)和综合课(150)分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用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录取类别包括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培和计划外自费,学习方式有全日制脱产学习和在职不脱产学习,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第二种是参加每年十月份全国28所高校联考的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即“五部委法硕”),招生对象为具有法律或非法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年龄在45岁以下的法律实践部门在职人员;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题,外语、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用书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德语)考试大纲》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录取后全部是委托培养,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多种方式学习,毕业时只获硕士学位证书。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如何报名? 每年一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只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本科同等学力考生一般要求具备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工作两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或两年以上,有些院校对同等学力考生还附加一些其他条件,具体可参看当年的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规定,下列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 1.法学 2.经济法 3.国际法 4.国际经济法 5.劳动改造法 6.商法 7.公证 8.法律事务 9.行政法 10.律师 11.涉外经济与法律 12.知识产权法 13.刑事法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报名,考生可直接到所报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名,也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现在,许多招生学校开展了网上报名,方便了广大考生。根据教育部规定,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考生,可同时报联考院校中的两所高校,分数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线后,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第二志愿仍有可能被调剂录取。 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初试和复试?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共有四门考试科目:政治100分、外语100分,使用全国统考试卷,专业基础课(含刑法学75分和民法学75分)、综合课(含法理学60分、宪法学50分、中国法制史40分)使用全国联考试卷。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一月下旬,考试地点一般与报名地点相同。考试范围是:政治、外语的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国统考考试大纲,专业基础课、综合课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 初试结束后,参加复试的分数线由教育部统一制定。2000年是往届考生325分以上,应届考生330分以上;2001年是往届考生340分以上,应届考生345分以上;2002年是往届考生340分以上,应届考生345分以上。对于西部地区的考生,每年的复试分数线要降低5分左右。 从2003年开始,各招生院校加大了复试的力度,原则上参加复试的考生总数,应为本校招生规模的120%左右,从而提高了复试的有效性。对于同等学力考生,复试还需进行笔试,科目一般不少于2门,考试时间每门3小时,试卷满分100分,而且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九、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括: 1.计划内非定向培养:按国家招生计划录取,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转入学校,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毕业后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就业。 2.计划内定向培养:按国家招生计划录取,招生时定向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签订定向培养合同,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 3.计划外委托培养:招生时委托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签订委托培养合同,不转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承担,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委托单位工作。 4.计划外自筹经费:招生时学生和学校签订合同,培养经费由学生自行承担,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将转入学校,毕业后由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就业。 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收费标准各校有所不同,一般在每年7000元到14000不等。 十、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安排?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脱产和非全日制不脱产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学习不超过四年。在教学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案例教学,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

江苏哪些高校有法律硕士专业?

天君
气禀
江苏省具有法律硕士招生资格的院校有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专 扬州属大学 ,五所院校中南京大学法硕最难考 ,,南大法学院实力也是最强的,其次就是苏州大学,苏大法学院是老牌法学院,实力也较强 ,国家线上基本能录取。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三所院校法学院实力相当,考试难易程度相当,每年都要接收调剂生方能招够人数,分数达到国家线就能稳上的,。

2014年考研,求考上南京大学法学研究生的经验之谈!!

其毒
1.答题切忌死记硬背。背当然是需要的,但不是法硕的全部。更不要照本宣科的往卷纸上搬,很多人和我有过同样3330353532的想法,认为背得多,一定能考好。如果你再看了这个帖后,还有这种想法那就等死吧。 2.案例注意条例。案例贵多不贵精。不在多说,大家买的同步辅导,相信大部分我都做过,看过。其中的同步练习给的案例涉及的问题过于单一,只是帮助你理解本章内容。考研不会这样。案例涉及都很广。比如06年的那个案例,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教唆犯处罚等等问题。答题是怎么答,先答哪方面一定要注意要表现得很有条理性。想想看如果你说着说着未成年人犯罪,又突然扯到犯罪未遂。老师会给你多少分。 3.综合课背的不如看的。对于综合课!说真的死记硬背就更不管用了。你把书上那套往上搬,不但不会得高分,还会让改卷老是恶心。多了解中国法制进程上的成就。在教材给的框架下给出“你的观点”(可来源于报纸杂志文摘)。所以说看看法制方面的东西(教材以外)绝对有用。但注意别本末倒置。 下面说的三个小心就主要是在复习准备上的心态问题了。心态问题是老生常谈了,但你知道小心什么吗? 1.切忌自满。很多人包括我在学会一点法律常识后,喜欢给别人“讲道”,要知道中国的法制体系虽不完善,但是很等的庞杂。我们所学太微乎其微了。 2.小心轻重倒置。法律硕士的书虽厚,但是有很多废话。和非重点。你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吗?(认为废话的可以不看)简单来说,你恨感兴趣的,看一眼就记住的多半不是重点。不信?你看,强*罪你感兴趣吧?抢劫罪你感兴趣吧?犯罪的停止形态你不感兴趣吧?什么更重要,我不说你也知道(例子是相对而言,当然抢劫,强*罪也是分则的重点罪名。) 3.5门课看的重点有所区别,不是刑法,民法,法理,法史,宪法的看法都一样,有所区别的,你知道的话,会省很多时间,少走弯路。刑法——陈兴良的《规范刑法学》,一是这本书的总论写的比双杨那本深,二是分论也比较新,三是陈兴良老师对考研命题的影响力显然超过杨敦先老师(杨春洗老师已不幸仙逝)。综上三点,我没有用双杨的《中国刑法论》,而是用了《规范刑法学》。还有,刑法一定要学会给自己找重点罪名看,挑20-30个就够了,谁也不可能把400多罪名都整明白吧。刑事诉讼法——汪建成的书。上辅导班的时候,汪建成老师说自己要去耶鲁大学当一年访问学者,但我还是用他的书当基本教材。那本书短小精悍,我很喜欢。但如再补充一些政法大学出的刑事诉讼法教材(政法的刑事诉讼法是现在的NO1,教材也非常全)的资料就更好了。但是,从这几年命题的风格来看,做刑事诉讼法试题,单纯靠教材肯定不行,一定要补充一些论文和前沿问题才行。我就用了陈瑞华老师的书,对今年出的“检察官的诉讼地位”和刑讯逼供的题答得很顺手。当然,大家又不能仅仅守着陈瑞华的书。我的复习对策是,上一些比较好的学术网站看一看,对刑事诉讼法的热点问题(如我国刑事诉讼法几项基本制度的完善问题、证人的保护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超期羁押的对策等等)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分为20-30专题,每个专题可以收集一篇你认为比较好的论文,记住要点,在对照陈老师的基本理论,加以润色。这样,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基本就逃不出你压的范围了。专业复习成功以否对你的考研成功是事关重要的。你一定在为把近十本专业书背下来而烦恼吧,我经常听到有人在抱怨不知道要怎么背专业科和看专业看得都要吐了。那为什么我们四个人能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把9课法学专业背个三四遍,最后都考很高的分呢,我们的法学基础说实话不是很好,我们都在说最后三个月学到东西比在前三年学的东西还要多。也许我们四个人一起整理的那份资料,起了很大重要作用的,但另有一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也许我的复习方法刚好很适合南开法学硕士的考试,不然我干嘛能考第一名呢。我有觉得有两种人是很难考上的,一种人是专业课背得很慢、很细,人只有通过多遍的记忆才能真正记住东西,所以专业课最好能背三遍以上,你的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你的记得太细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你就肯定没记住了。还有一种人是只看不背的,法学考研成功的秘诀说到底就是一个字:背,很多人只看不背,这是很致命的,法学研究生考试考的都是主观题,试问你不背,你能答上来吗,你看十遍书不如人家背一遍,所以我很喜欢一上来就直接用背,虽然刚开始很煎熬,但是效果绝对的好。  南开?我想考南京大学,它们的教材不一样吧?我也是2014年的,也想考南大刑法学 交流交流啊!!!

谁来给我讲讲法硕是怎么一回事

还魂记
掊斗折衡
我参加的是10年的法硕~~1.法硕和其它研究生考试一样,都是一年一次,每年的一月专,属今年是一月十四号2.法硕你还是最好上培训课吧,因为我们非法硕专业的人要想一下子弄通法律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师傅领进门,辅导班就是一个把你领进门的作用,相信我,法硕不是英语之类的,那些你可以不报班,但法硕,如果你有条件的话,还是去报一个,会很有帮助的3.额~~第三个问题,让我汗一个~~法硕和其它研究生考试一样,考上了了还需要再读三年,这不是司法考试,通过了就可以的,三年后出来就是硕士了,才可以就业4.看你考的是哪个学校了,你要是考自己学校的当然还是在自己学校念,你要是报考其他学校当然去别的学校念,法硕一般是三年PS:补充点,法硕学费一般较贵,且没有奖学金,大多数学校是这样的, 还有,考上法硕也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否则念出来也不会有什么用 呵呵,看在我辛苦的全是自己打出来的份上,分给我吧~~1:在职法律硕士可以参加每年10月份的统一考试,毕业后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考生原有学历专不变。普通全日制属法律硕士可以参加每年1月份的统一考试,毕业后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2:考研要不要上培训班,这个因人而异,不过建议最少政治还是报个班。而且法律硕士都是跨专业考生,建议报班学习。3:法律硕士是专业学位,是硕士研究生的一种,当然是要去学校读书了!4:一般法律硕士学制2~3年,一般是三年,不同学校各有差异。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法学 复试看什么书?

剑王子
不谋于知
1、《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全国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答生入学联考考试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本是大纲,不管你怎么复习都不要超出大纲中的目标;第二本是法硕参考书中的翘楚,根据近几年的法硕考试来看,分析的综合部分十分重要,大家务必细细研读;第三本是法律硕士考试必备的教材!一般简称为联考指南,指南。其讲得很详细,民刑部分也编得不错,会给基础薄弱的同学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分析。如果你没有时间看的参考书,那就好好的看这三本书。以大纲为指导,以分析为主,以指南为补充。1、《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版社出版2、《全国法权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本是大纲,不管你怎么复习都不要超出大纲中的目标;第二本是法硕参考书中的翘楚,根据近几年的法硕考试来看,分析的综合部分十分重要,大家务必细细研读;第三本是法律硕士考试必备的教材!一般简称为联考指南,指南。其讲得很详细,民刑部分也编得不错,会给基础薄弱的同学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分析。如果你没有时间看更多的参考书,那就好好的看这三本书。以大纲为指导,以分析为主,以指南为补充。 ...希望能帮到你,预祝金榜题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毕业出来工资大概多少?年收入?

刘因
哪出儿
那要看你作什么工作收入也要和能力挂钩的当律师需要考司法考试,拿到律师证去法院不但要过司法考试,还要考公务员

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研究生哪个更好一点?

不能
地之下也
  本人系川大的诉讼法法学硕士,个人认为南京大学的法学比较好,二者相比较,首先看法学院的层次:  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是原中央大学法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被撤销,1981年恢复法律系并招生。1994年由法律系变更为法学院。  法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13人,助教7人,党委行政人员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3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18人。  法学院设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八个硕士专业: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具有法律硕士培养资格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经济法学博士点。学科门类齐全,层次多样,满足社会不同需求。  法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原名中德经济法研究所)、亚太法研究所、犯罪预防研究所、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等四个科研机构。中德法学研究所是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的国内唯一的国际性法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实体,联合培养研究生,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法学院编辑出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和《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在全国学术界受到广泛赞誉。自1981年以来,已出版专著、教材百余部,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千篇,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法学院办学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示为指导,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需要,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贯彻南京大学"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法学人才,创建国内一流的法学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注重综合能力型法律专门人才的培养,并充分利用南京大学  学科齐全的优势,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成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的大量需求,加速法学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南京大学已将法学确定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学科。  法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讲师13人,助教7人,党委行政人员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4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20人。  法学院设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8个硕士点: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另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经济法学博士点一个。  法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原名中德经济法研究所)、亚太法研究所和犯罪预防研究所、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等四个科研机构。  法学院编辑出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和《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两种刊物。  南京师范大学于1986年在原政治教育系下创建法学教研室,开展法学教学科研活动。1994年5月,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对高素质法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院系结构,在原政治教育系法学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法学教研组和马列部部分教师的基础上,成立经济法政学院法律系。2001年3月,为适应法学学科的发展需要,经济法政学院法律系独立组建为法学院。  目前法学院下设理论法学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学教研室、民商法学教研室、刑法学教研室、经济法学教研室、诉讼法学教研室、国际法学教研室等7个教研室,并设有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司法研究中  心、民商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中德知识产权研究所、保险法研究所等6个科研机构,另设有院务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中美合作MCJ项目办公室、法学专业图书馆等行政辅助机构。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师53人。教师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1人。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结构,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博士在读)的38人。一批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作出了突出了贡献,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学科带头人公丕祥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1995)、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并当选为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浩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张国平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十佳律师”称号;龚廷泰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力教授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另有3人荣获首届“江苏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1人荣获“江苏省教育名师”称号,1人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1人入选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入选第三层次培养人选,1人获江苏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称号,理论法学学科的教师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的集体荣誉称号(2000年)、诉讼法学科教师获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2002年)。  南师大法学学科通过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法学院拥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法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下含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同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并设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3年)和法学本科专业(含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两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法学理论学科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省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学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十一五”省重点学科。2007年,法学理论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其次,看学校的档次,南京实力最强的大学是南大  最后,看教授的档次,表面上看,南京大学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20人,副教授15人,但南京大学名人比较多,比如孙南申教授,1950年生于江苏南通市,1985年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研究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即来南京从事国际经济法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法,尤以的国际惯例研究见长,是国内国际经济法学界的知名学者之一,南京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MBA课程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校项目管理师资协会秘书长、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涛博士的咨询式培训风格受到众多学员的欢迎。近些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先后出版了《资本运营的理论与实践》、《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等多部著作,出版了《高绩效管理》教学光盘。

南京大学法硕研究生怎么样

笨小孩
霹雳火
我就是今年考的南大copy法硕,南大的法学实力不是特别强,在江苏省排在第二,居于南师大之后,但是由于南大本身综合实力强大,所以能考进去还是很不错的,从他每年的录取分数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北大差一点跟复旦持平,基本上南师大是没法比的,而且南大到了研三还提供实习机会,都去的是区级法院,还是不错的经历。另外就是南大的环境跟氛围真的很好,是个适合学习和做学问的学校,南京作为东部发达省份的省会,以后毕业了找工作也是个很好的平台。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