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木材科学与工程可考研方向 ,及就业方向

吾党
伏魔者
研究方向1、木材学运用树木分类学、植物组织学、数理统计与数学模型,以及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和力学、计算机图像处理与编程等理论知识和现代分析手段,研究木材细胞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形成、木材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构成、木材粘弹性理论、木材界面性能、木材性能与生长环境的关系、木材的性能改良与保存、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和木材文化等内容,为木材的定向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制材与木材干燥制材: 运用数学、物理、木材加工工艺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原木(包括人工速生林原木)制材工艺,提高制材出材率和开发新型制材产品。木材干燥: 运用数学、物理学、传热学及木材学等方面的基础及专业知识,研究木材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的基本规律,探讨木材干燥前的预处理技术,干燥时的品质控制和最佳工艺以及干燥后木料的保存方法,最大幅度地减少干燥降等和能耗。3、人造板与胶粘剂应用分子生物学、复合材料学、材料结构设计和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生物质资源的高效优化利用。着重探讨木材和植物纤维的材料特性,用其制造各种人造板的胶合机理、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性能与应用技术。针对被胶合材料的特点,研究各种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和环境卫生安全的胶粘剂。4、竹质工程材料研究竹质工程材料组成结构、加工工艺、产品性能和应用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竹质材料及竹木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用竹材资源替代木材资源,推动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5、能源与环境研究木材工业领域中的燃料与燃烧、能源与环境、节能原理与技术、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等问题。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方法和工艺学理论,研究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粉尘、废气、废水和噪声以及辐射等污染的控制理论和方法。6、木结构工程研究木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构成,测试木结构房屋的环境特性,并与传统的非木质结构建筑进行对比。根据木结构建筑的设计规范,探讨建筑构件(包括木质品)的工厂化生产和集成化装备。就业会是去人造板厂,科研所,家具厂,木结构建筑公司的。我是木工的学生!!!

我是木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生,请问我可以找什么工作

航海家
法也
木材科研院所,质检部门,海关,木材企业都可以有你的一席之地……你这个专业我怎么没听过啊,看来这个社会分工真够细

木材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就业前景怎么样

吾力
李颙
首先,您读了研究生能够切实说明的是您接受了相关层次的知识普及和进修。但是掌握知识厚度的能力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领悟和运用能力;其次,读研可以给您一定层次的人脉关系,但是这个仅仅是关系而已。能不能因此获得好的跳槽机会和工作机会大部分原因取决于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以及您目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机会的匹配度所以如果碰巧您因为这个学习机会得到好的晋升机会,那么恭喜你!如果您没有因为这个学习机会或学历层次得到您想要的结果,希望您也不要有所微词,终归您还是学到了相应的知识,知识和钱一样,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不会嫌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钱会花完, 知识却永远给您力量,给您带来实实在在改变生活的机会!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考研科目?

野战排
藤田
2016年南京林业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说明:左边是研究方向,中间初试科目,右边复试科目。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考的话选哪个小专业方向比较好?

对立面
狗跳舞
专业课都是考木材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考研工作好找吗

声满天地
怀表
首先,您读了研究生能够切实说明的是您接受了相关层次的知识普及和进修。但是掌握知识厚度的能力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领悟和运用能力;其次,读研可以给您一定层次的人脉关系,但是这个仅仅是关系而已。能不能因此获得好的跳槽机会和工作机会大部分原因取决于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以及您目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机会的匹配度。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有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1、林产化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等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以森林为主的植物资源化学加工和生物化学加工利用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从事以林产化工为主的化工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生产经营管理、教学和科研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分别是:材料工程方向、木材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木结构建筑工程方向。3、森林工程专业培养林业道路与桥梁工程、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考研木材科学与技术,跪求帮助,求购考研资料

碣滑有实
1、考研木材科学与技术,考研资料务必以招生单位公布的要求为依据,因为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不同,考试大纲或参考书目也不一样。2、建议先确定报考的目标学校,然后去学校官网查看专业课考试大纲或者参考书目。3、如果招生单位没有公布参考书目则可以看看官网是否有往年的参考书目,如果没有则可以使用大学同名教材,因为基本的原理和基本的内容都差不多。保持精力是很重要的。晚上的自习时间要集中精神,提高效率,不要对着作业走神或者做作业时听音乐、看电视。要关掉手机,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学习完毕及早睡觉。白天在学校时如果感到疲劳、困乏,抓紧课间或午自习时间小睡片刻,对恢复精力有很好的效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木材科学与工程如何

红手套
中南林的这个专业非常好,是国家重点专业,非常好就业,就业率很高的,一般大四上半年就能签完,一般是去家具公司,累不累就不知道了,听说工资不怎么高!

材料学的专业考研适合考哪些学校

虚极
苏轼
材料学专业14强1、东北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金属材料学科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新材料研究开发能力、材料领域技术咨询和管理能 力,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和使用近代仪器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的能力,具有现有材料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工艺开发的能力。拥有教育部材料电磁过程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以及辽宁省金属防护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毕业生去向】该校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包括:计算机、金融、教育和科技咨询等领域。很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华南理工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包括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3个本科专 业。主干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新型高性能与功能材料”是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0多项。重点建设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毕业生去向】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多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贸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浙江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大学初期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特长、爱好和个人发展目标选修课程,4年级采用“双向选择”方法,确定毕 业论文指导教师和研究课题。大部分本科生课程由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授担任主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担任 导师。本科生培养目标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为主,教学内容、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以高新技术材料为特色。拥有大量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材料实验装置和专业教 学实验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所有材料二级学科上都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实验 室,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都是“211工程”和“985计划”重点建设的学科。【毕业生去向】近年来三分之二左右的毕业生免试或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余毕业生主要应聘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历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4、山东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学前期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模式培养,在第7学期,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兴趣确定主修专业方向。该专业设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别隶属于材料科学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毕业生去向】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与制造工作,或在海关、商检、外贸、科技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5、北京科技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两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毕业生去向】本科部分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国外继续深造,如德国亚琛工大、丹麦南丹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每年有40-50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材料的再生与利用、材料化学失效和控制技术研究、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6、天津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院之一。目前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材料化学等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毕业生去向】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军工、机械、化工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北京工业大学【专业特色】北工大材料学科设立于1960年,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二、三年级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在国家和北京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中就业,可以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8、北京化工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科生在三年级后按专业方向培养。学院现已覆盖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记录材料、金属及表面保护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等领域。学院建有“可控化学反应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20项。【毕业生去向】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主要以科研院所居多。学生25%以上考研。9、哈尔滨工业大学【专 业特色】哈工大材料学院紧密围绕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设置课程和内容,培养国防尖端技术发展所需的优秀工程技术 及管理人员。现有材料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院建有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毕业生去向】每年有40%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的科研、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高校就业。每年考研率达40%左右。10、吉林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6个系和4个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各专业结合材料与材料加工基本理论围绕汽车工业急需及未来发展所涉及的 材料与材料加工领域组织教学。在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用铸造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汽车关键件精密塑性成型工艺与设备、汽车现代焊接成型与控制、 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各种测试、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等方面优势突出。近5年来,承担国家科委、总装备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6项。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毕业生去向】近5年来保送、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36%,到中国一汽、海尔等国有企业的占32%,到上海大众、上海汇众等合资企业的占13%,到高校、科研单位及部队的占10%。11、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国家轻合金工程中心。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外大公司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1500万元。3年来科研成果20项,7项达到国际水平。【毕业生去向】该专业近3年来本科生就业的供需比连续保持在1∶2.5左右。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成为本校或其他院校、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或被选拔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2、清华大学【专业特色】本科生在用3年左右时间系统完成基础理论、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实践后,分别按材料物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5个方向侧重培养。目前建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分室等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任务,973、863高科技新材料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部委、省市科技开发项目近200项。取得过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毕业生去向】既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工程技术工作,又可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教学、管理工作。13、西安交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学院拥有材料制备、评价和产品开发实验大楼。曾获省部级以上奖70余项。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至5项、国家攻关、863项目10余项,年均发表论文150余篇。【毕业生去向】可在高校、科研单位工作,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14、西北工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覆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塑性加工、铸造及复合材料4个博士点。其中铸造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又首批被批准为按照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单位。学院建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磨擦焊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磨擦焊重点实验室。目前承担国家“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数十项。已有1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9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毕业生去向】该专业毕业生供需比例为1∶4.3。全校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8%。注:以上数字不代表排名,仅为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