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民族艺术研究的介绍

太初
抗旱曲
《民族艺术研究》自1988年办刊以来,有22年的历史了。2007年,我院与云南民族研究所正式签订协议,携手办刊。在双方的努力下,《民族艺术研究》已发展成为全国核心期刊和来源期刊,例如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等。

《民族艺术 》是否国家级核心期刊

感相
伦勃朗
是的,这个杂志是北大和CSSCI双核心,很权威的国家级核心期刊。民族艺术简介  2008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2011年CSSCI来源刊《民族艺术》刊发各类关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文章,尤其欢迎选题独特、材料丰富、方法新颖、视野开阔的文稿,提倡立体性跨学科研究。 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方面的论文及调查报告。   刊名:民族艺术主办: 广西区文化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国标32   ISSN: 1003-2568   CN: 45-1052/J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民族艺术   创刊时间:1985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民族艺术研究的期刊地址

点对点
灵感秀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青年路371号文化科技大楼12层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邮编:650021

民族艺术有?

虎度门
点与线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繁花似锦,种类极多。举要简列如下:  造型艺术  1、绘画  (1)岩画  在岩壁或野外石上作的画叫做岩画,包括涂绘和刻磨画二类。全国现知岩画点多在现今少数民族地区和古代少数民族地区。诸如内蒙古阴山和乌兰察布,宁夏贺兰口,甘肃黑山、祁连山,新疆天山南北,青海青海湖,西藏,黑龙江牡丹江流域,广西左江流域贵州盘江流域,云南沧源、耿马、元江、漾澳,四川琪县,福建华安汰内,江苏连云港等岩画。  (2)壁画  在立面墙壁(包括寺庙建筑、坟墓洞窟立壁)上绘制的画叫壁画。少数民族地区寺庙壁画以藏系佛教寺院壁画最为典型;洞窟壁画著名者有甘肃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新疆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克孜尔孕哈千佛洞,云南晋宁观音洞等;墓葬壁画有内蒙古和准格尔汉墓、赤峰玉皇元墓,云南昭通东晋霍承嗣墓壁画等。  (3)布卷(纸卷)画  绘于布面或纸面可供悬挂和卷藏的画,分短卷与长卷二类。最有代表性的短卷画为藏画唐卡。长卷画分宽幅与窄幅二种。最宽长的当数藏系佛教晒佛用的巨型佛像画。窄l5《民族艺术研究》2(XX)年第1期长幅的画著名者有云南唐代《南诏图传》、宋代(大理国画卷》,纳西族东巴神路图、傣族布蟠画“栋”和舍族祖图等。  2、雕塑  包括石窟、摩崖、泥塑、铸塑及其他雕刻。  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雕塑遗迹很多,著名者如,一、石窟—山西大同云冈古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四川大足石窟、安岳石窟,云南剑川石宝山石窟等。二、摩崖—西藏拉萨河流域摩崖石佛,云南剑川沙登管及禄劝密打拉大黑天神和北方多闻天王摩崖等。三、泥塑—敦煌彩塑,西藏、青海藏系佛教寺院彩塑等。四、其他,如石雕—新疆古代突厥墓雕石人等;铸塑—大理三塔唐代菩萨、大黑天神金属铸像等。  3、工艺美术  有实用性并带着明显工技制作特色的美术作品如工具器皿、织染刺绣、服装、饰品等。仅服饰而言,全国56个民族有难以备述的种类、制式、质地、色彩及制作工艺,犹如万花伏野,璀灿无比。  4、建筑艺术  包括实用建筑(民居、桥梁等)文化性建筑(寺庙、塔、幢等)和纪念性建筑(纪念碑等).的艺术造型与艺术装饰。千姿百态,丰富异常。大量精美绝伦的作品堪称文化艺术的标徽。  5、肌体美术  以人的肌体为地创作的艺术,也可叫人体装饰艺术,人体美术,主要有画身、纹身(纹面)染齿、凿齿、镶齿等。源远流长的文身艺风至今仍盛行在傣、布朗、阿昌、德昂、侃等少数民族地区。  6、演艺美术  面具面具古称代面、大面、假面、脸子。是绘画与塑制(包括雕刻)相结合的一种美术类型。分别用纸、布、皮革、毡、木、金属等材料制作。纸、布质的用糊塑法制作;金属质的用铸塑法或捶压法制作;木质的用雕刻法制作;l6皮革与毡毛质的多作剪刻法其次用模压法制作。面具主要用于宗教、玩乐、舞蹈、戏剧等演艺、祭礼、娱乐诸场合。藏戏面具、藏系佛教跳神面具、摊戏面具、巫师面具、壮族跳岭头面具、彝族火把节面具等极有特色。  7、书法  各民族书法艺术多姿多彩,自古名品颇多。除汉文书法外,还有藏、蒙、维、傣、彝、阿、东巴文等书法,书写方法、用具各异,艺术欣赏性强,风格各不相同。  音乐艺术  古代称音乐为“乐”,说“乐者,乐也”,凡使人快乐的均可称之为“乐”,内容包括很广,几乎等于艺术的总称。较狭义一点说也涵盖着音乐、诗歌、舞蹈三项,即所谓乐、歌、舞三位一体。后来讲音乐主要涉及声乐(歌唱)与器乐(乐器及其演奏)两大部分。  周朝以少数民族居住在东南西北四方,把少数民族音乐统称为“四夷乐”、“四夷乐舞”:东夷(住在东方的少数民族)之乐叫昧,南夷(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乐叫任,西夷(住在西方的少数民族)之乐叫株离,北夷(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乐叫禁。宫廷设管四夷乐的官叫轻鞍氏,规定表演四夷乐持的道具分别是矛、弓、锥、盾—它们分别代表一定的意义。“四夷乐”之名一直持续到明清。  可能由于民族情况的变化及人们认识、观点、兴趣的影响,周以后对四夷乐的具体叫法和道具使用的类型均产生了不少移易,和周朝有了许多差别。  古代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时期是唐代:宫廷对四域少数民族音乐兴趣浓厚,乐于以乐交往,把若干“外国乐”(包括大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列为宫廷正式音乐,名“十四国乐”,其中,著名的新疆龟兹乐、云南南诏乐等在皇宫内外备受欢迎。  现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主要可分为声乐、器乐二类或加上歌舞戏剧、说唱曲艺而成四类。声乐即歌唱,一般包括山歌、劳动歌、叙事歌、风俗歌(婚丧喜仪、节日、寻偶等唱的歌)祭礼歌、颂赞歌等。器乐是用乐器演奏的曲调,我国少数民族乐器数不胜数,器乐丰富无比。新疆传统套曲《十二木卡姆》和云南纳西族古乐《白沙细乐》套曲等堪称此类的代表。  舞蹈艺术  古代,舞蹈常常容于“乐”内,既是广义的大“乐”的一部分,又是“乐”中具有专指性的独立的一个重要艺类。人们说舞是乐欲尽兴的必然发展,所谓“歌之不足”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只有舞蹈才能使人的欢乐情兴达到顶点。因而我国少数民族同歌舞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民族可以说喜怒哀乐皆离不开舞,南方一些民族(土家、苗、彝、瑶、傣、布依、水、伦佬、舍、高山、纳西、景颇、侃、阿昌、普米、哈尼、独龙、羌族)从古代至近世甚至流传着以舞治丧寄哀的习俗。  历史上称少数民族之舞为“四夷之乐”、“四夷之舞”,与前述音乐情形相同。音乐中的昧、任、株离、禁四乐,表演时手执道具,动作皆是舞蹈化的。周以下直到明清,“四夷之舞”作为宫廷正式仪式舞蹈,一直独具风采。  一些少数民族舞蹈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四力}少数民族舞蹈巴渝舞,从周朝流传至唐代,对中原歌舞影响很深。新疆“胡舞”,云南南诏羽舞、字舞,西南夷芦笙舞,西藏吐蕃使者之舞,以及西北、西南民族的乐舞幻人、百戏等,在古代均是引人注目的绝唱。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舞蹈的面貌可以用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八个字来加以形容。岩画、彩陶及各类文物记录的不同时代的各民族形象,错综变化,生动异常。文献对少数民族舞蹈的记载虽有较多遗漏,但是资料亦颇丰富,许多精采绝奇的舞蹈产生的历史文化效应似乎至今仍可感到。五千年前马家窑型的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彩陶盆上描绘的集体舞蹈,使人清晰地窥见彩陶盆主人们的生活情景。周武王伐商时在队伍中组织善舞的四川少数民族责人跳巴渝舞,鼓舞士气,“以凌殷人”(在精神上压倒殷商士兵),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汉代,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歌舞百戏、幻人在中原名噪一时,隋朝至唐宋,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常在皇宫表演,新疆龟兹舞、云南南诏舞等颇受朝野欢迎。每每边地使者前往朝廷,皇帝在接见时常令他们当场表演土风舞蹈,西南夷芦笙舞、西藏吐蕃舞蹈都曾由使臣们在宫中表演过并传为千古佳话。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古代少数民族发明的记录舞蹈的科学舞谱一一纳西族东巴舞谱,它是纳西族舞蹈繁荣灿烂达于高峰的结晶,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和舞谱科学的一项杰出发明。它记舞方法形象、具体、系统、规则,比之于宋代德寿宫文字舞谱、明代朱载消字图舞谱和尚未完全解译的唐代敦煌舞谱更具有科学特征。除此而外,藏族喇嘛跳神经典、北方地区的查玛跳神经等,也多寡不一地带着一些舞蹈早期记录方法和舞谱初阶的成分。  近现代,各少数民族舞蹈如漫山遍野的鲜花,争奇斗妍,依然在各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舞蹈文化遗产无比丰厚。  仅以云南为例,25个少数民族无一不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保存至今的传统舞蹈约有数百个舞种,近两千种舞蹈跳法,按综合分法可分为跳鼓、跳弦、跳灯、杂跳四个大类。不仅节日和喜庆时全族欢舞,而且日常生活中亦常有舞蹈活动。有些民族堪称舞蹈节。一些民族连丧葬礼仪也离不开跳舞。天南海北从事创作表演和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常来这里采风,把云南视为歌舞文化繁富、灿烂、古今艺脉连接完整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地区。  戏剧艺术  文学与歌舞曲艺相结合是各民族戏剧的共同特征。少数民族戏剧种类较多,有些产生于古代,有的产生于近世,有些则是新中国诞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新疆发现的《弥勒会见记》焉奢文古剧本,是当地少数民族戏剧古老的佐证。  藏戏是著名的古老剧种,起源较早,大致分为蓝面具藏戏和白面具藏戏两个流派。剧目丰富,享有盛誉的是“八大戏”即《卓瓦桑姆》《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朗莎唯蚌》《苏’吉尼玛》《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等八个剧目。每年雪顿节是演出藏戏的佳期,盛况空前。藏戏面具、服装多姿多彩,别具一格。  白剧又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剧目较多,行当齐备,脸谱多种,表演形式生动活泼,有较久的历史。  维吾尔剧、壮剧、傣剧、侗戏、布依花灯剧、彝剧等颇有特色,深受群众欢迎。  少数民族戏剧普遍用本民族语言表演,连歌带舞,且说且唱,各有相宜的表演程式,音乐独特,风格自成一体,艺术性与乡土味较浓厚。  同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环境等联系在一起,渗透于人活动的各个领域,因而使它必不可免地带有民族性、社会性、地方性,灌注着乡风土味与人意族情,充满强烈的个性魅力和浪漫主义色彩。  由于各民族通常比邻分布或交错而居,相互文化交流久已存在且十分频繁,故尔艺术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极多。某些影响大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种,虽然现在被人们分别公认是某个民族的,但是只要略加溯源探析,就不难发现其内往往程度不等地渗杂着非本民族原作的艺术成分,可能保留着曾踪及这个品种发源地和流传地的其他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痕迹。因此,不少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能体现所在地各个民族的心理、愿望、感情,能成为缩连各民族使其和睦相处的纽带,就实质说,它们可以算得上是多民族的智慧、感情、特有文化和审美方式的合成与结晶。这种艺术上的自然交融发展不仅长期客观存在,而且具有互纳互促及共进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京剧 越剧 昆剧OK

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可以与社会学的什么理论相关??急!!!!!!

黄头发
三浦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指导原则。同世界上的其他客观事物一样,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事项都有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种民族文化事项产生之后到底能够存在多长时间, 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民族文化事项传承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保护活动, 如果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 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者自身的愿望, 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关键词]  民族文化; 发展规律; 保护; 问题[作者简介] 谢国先(1963~  ) , 男,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昆明 650031早在2000 年, 云南省就开始在全国首先实施地方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国际国内保护文化遗产的热闹气氛中, 我国有关部门公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主要是民族民间文化。要保护的既然是民族民间文化, 那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各族群众(当然包括各族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如故事讲述家、歌手、工匠、宗教人物等) 就应该在文化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文化部的有关文件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原则是: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注1)从事文化工作的一位官员兼学者认为, 民间文化保护的主体是这样一些人: “他们是学者、官员、教员、普通国民、传媒工作者、法官、文艺工作者、实业家构成的联合体。”(注2) 在这些规定和理解中, 民族民间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的作用似乎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幸好有学者明确指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问题上,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民众才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 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 而政府与学术界至多只能说是个宏观的指导者。”(注3) 本文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 从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出发, 谈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论问题。一、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有多种定义, 常见的有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两种说法。狭义文化主要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传授的知识和教养。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会听到乡下的老农说: “我没有文化。”广义文化是一定群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土壤、交通、水源、植物群落、动物群落等) 与社会环境(人口规模、技术水平、群体历史、对外联系等) 中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客观事物。在进行文化研究时, 人们一般采用广义文化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民族文化的任何一个项目同样也要经历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要研究民族文化, 就必须尊重这个客观规律。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互相认同的社会成员所构成的人口群体。语言、宗教、历史、经济、心理等都可能成为社会成员互相认同的标志。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别的民族的生活方式有联系又有区别。有联系, 所以不同民族之间能够沟通; 有区别, 所以不同民族会形成自己的认同感与身份感。民族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人们对一定时期一定群体的生活进行总体认识和总体概括的结果。这个抽象概念的含义总是需要由具体的文化事项体现出来。文化事项本身是纷繁复杂的, 但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中总有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显得比较突出, 既让群体内部成员自认为可以用来代表自己群体的形象, 也给外来的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或可借用作家与学者的代表作概念, 把一个民族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事项称为这个民族的标志性文化。(注4)然而, 不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方性群体的标志性文化究竟是什么, 有一点是确定不疑的: 这种或这些标志性文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这个民族或地方性群体整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全世界不同群体的文化既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又有共同的总体特征。对全世界不同群体的文化的具体表现的认识, 是我们认识文化的初步工作。从文化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产生出来的以生活描述为主要任务的文化志和民族志, 是我们认识文化现象的素材。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哈维兰认为文化的总体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 文化是由一定群体的社会成员共享的; 文化是后天学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文化是用象征符号传达出来的; 文化是整合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注5)二、民族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认识这种规律的可能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别说明了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因此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研究能够在一个合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同样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 而不可以用人定胜天的信念取代科学发展的逻辑。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任何一个文化项目从它产生时起, 就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学者们的研究已经表明, 在我国很有影响的传统节日,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其现存状态与初始状态相比已经增添了很多内容。(注6)著名的孟姜女故事在先秦时期只有数十字的记载, 到南宋时已经演变为万千言的传奇, 再到近现代时期形成了传说、故事、歌谣、戏曲、祭祀等在同一文化项目之下多种体裁和形式汇聚成的庞大的孟姜女民俗事项群。(注7)变化既是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有创新,也有淘汰。作为表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的民族语言, 同样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律。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说: “也许大家并不都知道, 每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从世界上消失。随着这一语言的消失,与之相关的传统、创造、思想、历史和文化也都不复存在。”(注8)我们在对民族语言的消亡深感惋惜的同时, 也要理性地分析民族语言消亡这一现象的历史必然性。我们也知道, 对于许多少数民族来说, 民族语言是他们最古老、最辉煌的成就, 是他们世世代代的创造能力的主要表现。民族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内部交际的媒介, 而且还是同一民族的人们互相认同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思维工具, 语言中已经积淀了一个民族长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语言和文化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只有口头语言的民族中, 他们的文化主要依靠口头语言来保存和传播, 因而口头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仓库, 也是民族文化的桥梁。民族语言的丧失就会造成文化空虚, 而别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同时, 民族语言的功能不是可以简单地用交际手段来概括的。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历史表明,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 语言同化是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的必然补充, 甚至可以说, 语言同化是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深入人心、大获全胜的象征。印加帝国在它所统治的众多部落和民族中推广克丘亚语。西班牙征服这个地区之后, 宗主国的语言成了官方语言, 而克丘亚语在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各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又被当做了印第安人团结奋斗的象征。欧洲人征服北美印第安人之后, 也在当地各印第安民族中强行推广欧洲的语言。在欧洲本土的历史上, 有都德的《最后一课》。20 世纪前半期日本占领我国东北地区的时候, 也在当地中国人中强行推广日语。民族语言的作用如此重要, 但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民族语言的功能在逐渐降低。以我国的情况而言, 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把汉语当做族际交流的共同语, 国家的有关政策也有利于这种趋势的发展。以云南为例, 少数民族已经普遍接受汉语和汉文教育。云南省在2000 年底已经“全面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 71. 6 %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105 个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注9)云南少数民族的人口越来越多地走出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参与到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 因此, 学习并掌握汉语、汉文既是他们的主观愿望, 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所进行的学校教育也以汉语汉文的普遍使用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为重要目标。少数民族人口为了经济生活的富足, 就必须学习汉语汉文甚至外语外文。汉语作为共同语, 是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谋求生存的基本条件。尽管民族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媒介, 是民族特点的重要标志, 但是即使是在大学从事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教授们也不能迫使他们在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后代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 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有学者认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分为两种: 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静态保护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记录手段把仍然存留而面临消亡危险的民族文化事项记录下来, 动态保护是让文化事项继续存活。在我们看来,静态保护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 但普遍来说, 如果客观事物的发展已经使得某种文化事项的保护显得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 如果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没有感受到保护某种文化事项的必要性, 那么动态保护是行不通的。我们不能高估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的游说能力, 既因为大众自有其价值判断原则, 更因为事物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三、文化保护与文化整合性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指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发挥功能。整合性是文化的特性之一。新几内亚西部中央高原的卡保库人是山地农业民族, 其主要经济活动是种庄稼、养猪。(注10)卡保库人文化以财富为中心, 一个人的威望和地位不是通过继承、勇敢或宗教知识来取得, 而是通过财富积累来取得的。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是养猪。因为农业为养猪提供饲料, 所以它不仅创造了财富, 也创造了追求社会地位的基础。在卡保库人中, 养猪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饲料多, 才可能多养猪。猪饲料是甜薯。种植甜薯的主要劳动由妇女来完成。而且, 养猪也是妇女的工作。于是, 对于一个卡保库男子来说, 为了提高社会地位, 就必须多养猪; 为了多养猪, 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娶妻子。但娶妻要用猪充当聘金, 猪多又成为妻多的前提。卡保库人的一夫多妻不仅为社会所允许, 而且为社会所赞赏。卡保库人文化中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还有更复杂的表现。实行多妻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成年男女性比例的失调(女多男少) , 但是就出生率而言, 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当。在卡保库人中, 战争改变了成年男女性别比例, 从而为一夫多妻制创造了条件。另外, 卡保库人结婚后妻从夫居, 且以男性计算世系。这也有利于多妻制的实行。因此, 养猪、多妻、战争、从夫居、父系继嗣、男女劳动分工等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文化要素构成了卡保库人文化的整体,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必然导致其他方面发生变化。而要人为地保护卡保库人文化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就必须对其整个文化进行全面的保护。但我们知道, 这是做不到的。在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清单上, 口头文学是一个重要项目。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 口头文学的发达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产生的。第一, 学校教育缺乏或不完善。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儿童因为不必或不能进学校读书, 老人往往就成了他们的陪伴者和监护人。为了把他们吸引在身边, 老人就得带着他们游戏, 给他们念儿歌、讲故事。童话之所以叫童话, 正是因为愿意听故事的儿童们和能够讲故事的老人们的存在。第二, 娱乐方式相对较少。今天的儿童在电视节目的哺育下长大, 电视中色彩、声音、画面的交互作用比成年人的口头叙述更迷人。虽然传统民间故事也被改编为电视节目, 但与口述的民间文学相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而且, 除了看电视之外, 儿童和少年还有电子游戏、网上聊天等等, 更不用说学校和家长强加给他们的学习任务了。与传统社会的情况相比, 成人的娱乐方式同样也增多了。现在讲故事、唱民歌之类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仅在偏僻的乡村才比较常见。城市社区或大学校园中的故事讲述以及文化部门为了其他目的而举办的民歌表演之类, 与传统社会中口头文学存在的状态相比, 只算是偶尔的点缀。第三, 闲暇时间相对较多。在交通不发达、物资交流受到较大限制的乡村社会, 人们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劳动之外, 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多。在比较贫穷的人们中间, 口头文学是最方便的娱乐工具, 是不必花费经济代价的消磨时光的好方法。夏衍笔下那些工业社会的包身工之类劳动者恐怕就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口头文学。第四, 宗教信仰普遍存在。在各民族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口头文学作品与神圣世界和神圣教训有关,如神话、史诗、圣徒和英雄的传说、因果报应的故事和歌谣等。这些作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再现或表演既是生活本身的完整性所需要的, 如丧葬仪式上的哭丧歌、送魂词, 也是对宗教信仰进行宣传和普及的过程。正是上述多方面的条件培育成口头文学生存和繁盛的土壤。而随着这些条件的丧失, 口头文学的传统也就不可能保持了。四、民族文化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人们提出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之类的口号, 出于多种动机,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第一, 高喊这类口号的人似乎更重视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 忽略事物绝对运动的一面。运动就是变化。包括文化事项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体, 运动是事物生命的存在形式。第二, 倡导文化保护的人有时把文化形式的存在视为文化本质的直接存在, 认为保护了某种文化的形式和躯壳就是保护了文化本质, 这在保护民族节日的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节日展示群体传统文化、增强群体凝聚力、调节生活节奏、刺激消费等价值都需要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才能实现。而社会成员之所以愿意参与节日活动, 是因为参与本身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好处。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重视天象、气象和物象, 节气是人们安排农事活动的依据, 而且因为没有礼拜天的说法, 所以节日就成为人们盼望的休息日。参与节日活动不是政府对大众的要求, 而是大众自己的愿望。在已经颁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文化事项, 都是在尚未找到合适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殊情况下暂以政府的名义申报的。”(注11)如果没有具体实在的节日活动, 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而不仅仅是政府官员的讲话和礼仪小姐的招徕) , 那么尽管有节日的名称, 却不具备节日的本质, 这是算不得节日的。第三, 我们还要指出倡导保护民族文化的人们的怀旧意识。怀旧意识跟人的生理年龄有关, 但主要还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对未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们看重既得成就的价值, 担心未来的人类不能过更好的生活, 所以希望把人类创造出来的产品都留下来, 传之永久。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承认有继承才有创新, 但我们更相信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规律使然。如果谁不承认互相联系而非与世隔绝不可, 继续生活在祖先教他们用篱笆、茅草搭成的窝棚里, 那么我们跟他就很难理性地讨论文化保护问题了。第四, 我们也不得不指出民族文化保护主义者的救世主心理。这些人以为各民族的大众没有眼光,缺乏判断力, 需要别人去告诉他们该怎样生活。但不可忘记, 无产阶级早就在《国际歌》里唱道: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民族文化保护的提法如果成立, 就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先回答: 究竟应该保护什么? 谁来决定应该保护什么? 谁来实施保护活动?首先, 究竟应该保护什么。一个民族的文化涉及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事项。以佤族为例, 对坡地的粗放耕种, 春种秋收之前的献祭献牲, 简易草顶小屋形成的散乱村落, 以及木鼓舞、小米酒、鸡肉烂饭等, 都是传统的文化事项。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 这些事项都在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曾经流行的猎头祭祀习俗被视为陋俗且违背国家法律, 在20世纪50 年代末期彻底革除。与猎头习俗相关的其他习俗, 如供奉神林、人头桩等, 也相应地消失了。粗放耕种是适应人少地多的热带环境的生产方式, 在人口增长加快的情况下已不可能长期保持。布局散乱的草屋村落不利于交通、水电、学校、医疗点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所以, 应该保护什么, 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民族服装来说明这个问题。民族服装是具有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事项。民族服装如果要继续存在, 要被本民族社会成员甚至其他民族的人穿在身上, 同样在于它满足人们的需要: 认同的需要, 实用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以及民族服装生产者在经济学上的效益最大化追求等。“据调查,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民族服装厂2000 年内销售民族服装仅为50 套, 西双版纳哈尼族支系亻爱尼人认为民族服装‘制作耗时费工(经过纺棉、车线、织布、制作、刺绣等) , 不易洗涤,洗后容易缩水, 生产劳动时穿着不方便, 还不利于个人卫生。’以西盟县中课乡窝笼村为例, 全村佤族占总人口的89 % , 却找不到一套完整的佤族服装。”(注12) 无论什么民族的什么服装, 如果本民族成员不愿意穿着, 而且本身又缺乏生产的经济价值, 保护之说如何成立? 如果一定要保护, 为谁保护?其次, 谁来决定应该保护什么。文化的载体是人, 是具体的人口群体。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各个民族的社会成员。民族文化保护这个口号如果成立, 那么保护的过程和结果应该受到这个民族的欢迎, 保护的决定权也应该由他们来行使。但实际情形往往是, 政府官员、非政府官员、掌握书本知识的本族或异族学者是当代社会中控制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以及宣传工具的人, 他们一般并不生活(更不用说永久生活) 在这个群体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中, 因此, 这些“外来者”所提出来的文化保护的项目与这个民族的意愿是否符合也是一个未知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由政府出面禁止很多民族的多项民俗活动, 现在的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对当时的禁令似乎深恶痛绝, 但谁又能够预见100 年或者200 年之后的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会如何评价21 世纪初的文化保护运动呢? 我们或许应该知道, 近些年庙会、年节、乐舞之类传统文化的复兴, 从根本上说是基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非官员和学者的倡导。以民族服装而言, 各民族的社会成员与文化官员、文化专家相比较, 谁更有权利来决定是否应该保护它呢?再次, 谁来实施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的决定者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实践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是民族文化保护这一堂皇口号之下暗藏的危险悖论。在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保护是强势群体通过经济和政治等手段支配弱势群体的生活。云南大学民族学重点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六个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遵循村民主导、政府领导、专家指导的原则, 正确处理了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政府、专家三者的关系, 但这种理性认识远未成为高喊保护民族文化口号的人们的共识。一个民族的普通群众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实施者, 但他们往往缺乏强大的话语权。尽管如此, 每个民族仍然可以勇敢地面对别人的指挥棒, 针对别人提出的民族文化保护的口号, 大胆宣称自己的主张: 我的文化, 我做主。然而, 果真如此, 本文的作者是否也成了一个企图行使话语强权的外来者呢? 好在我只是说出了我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事项中究竟应该保留什么、舍弃什么, 最终取决于文化发展的规律。注释:注1: 转引自段宝林.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保护[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350. 未出版.注2:白庚胜. 民间文化保护诸问题[J ]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4) : 81注3:苑利. 《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59. 未出版.注4:刘铁梁. 民俗文化的生活性和地方性[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561. 未出版.注5:William A. Haviland . Cultural Anthropology[M]. pp27~37.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7.注6:陈连山. 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 ] . ; 黄涛. 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 ] . 高丙中. 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J ] . 萧放. 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J ] . 以上四篇文章均见.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5) .注7:顾颉刚. 孟姜女故事研究[A]. 顾颉刚编.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注8:加利. 多语化与文化的多样性[A] . 转引自罗杨. 民族民间文化的处境和决策[J ]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4) . 56.注9: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编. 云南省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R]. 之《关于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2001 年2 月9 日在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153.注10:Leopold Pospisil The Kapauku Papuans of West New Guinea. Holt , Rinehart and Winston.注11:苑利. 《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60. 未出版.注12:谢沫华、木基元. 论西部大开发中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 ] . 民族艺术研究.2003 , (6) : 331原文出处:《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在其它网站转载,敬请注明出处: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www.sachina.e.cn)你的问题好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社会学的理论基本都牵涉到了啊!像暴力论,交换论,生物论,网络理论等。

壮学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

道也
* 广西民族研究所(在黄现璠领导成立的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基础上建立)*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后改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 *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地方民族史研究所*南宁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后改为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广西艺术研究所(后改为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 *广西壮学学会*广西大学民族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民族研究所*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壮学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 *广西壮医医院这些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主要从事研究壮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门从事研究壮学的专家学者约有60多人,兼职从事研究壮学的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约有400人。同时在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省、广东省等与壮学有关的学术机构陆续建立起来,对全面推动壮族的研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兰州学刊哪里出版

灵魂
编辑出版:兰州学刊杂志编辑部主办:兰州市社科院、兰州市社科联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语种:中文  ISSN:1005-3492实力推荐发表CSSCI扩展,CSSCI来源,北大中文核心,审稿快,见刊快。南大扩展(CSSCI扩展)推荐:《兰州学刊》《学术探索》《文艺评论》《高校图书馆工作》 《中华文化论坛》(北核+南扩)《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北核+南扩)《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北核+南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北核+c扩)《高校图书馆工作》《民族艺术研究》

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可以与社会学的什么理论相关??急!!!!!!

乳间股脚
风云岛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指导原则。同世界上的其他客观事物一样,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事项都有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种民族文化事项产生之后到底能够存在多长时间, 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民族文化事项传承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保护活动, 如果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 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者自身的愿望, 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关键词]  民族文化; 发展规律; 保护; 问题[作者简介] 谢国先(1963~  ) , 男,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昆明 650031早在2000 年, 云南省就开始在全国首先实施地方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国际国内保护文化遗产的热闹气氛中, 我国有关部门公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主要是民族民间文化。要保护的既然是民族民间文化, 那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各族群众(当然包括各族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如故事讲述家、歌手、工匠、宗教人物等) 就应该在文化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文化部的有关文件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原则是: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注1)从事文化工作的一位官员兼学者认为, 民间文化保护的主体是这样一些人: “他们是学者、官员、教员、普通国民、传媒工作者、法官、文艺工作者、实业家构成的联合体。”(注2) 在这些规定和理解中, 民族民间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的作用似乎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幸好有学者明确指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问题上,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民众才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 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 而政府与学术界至多只能说是个宏观的指导者。”(注3) 本文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 从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出发, 谈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论问题。一、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有多种定义, 常见的有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两种说法。狭义文化主要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传授的知识和教养。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会听到乡下的老农说: “我没有文化。”广义文化是一定群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土壤、交通、水源、植物群落、动物群落等) 与社会环境(人口规模、技术水平、群体历史、对外联系等) 中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客观事物。在进行文化研究时, 人们一般采用广义文化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民族文化的任何一个项目同样也要经历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要研究民族文化, 就必须尊重这个客观规律。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互相认同的社会成员所构成的人口群体。语言、宗教、历史、经济、心理等都可能成为社会成员互相认同的标志。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别的民族的生活方式有联系又有区别。有联系, 所以不同民族之间能够沟通; 有区别, 所以不同民族会形成自己的认同感与身份感。民族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人们对一定时期一定群体的生活进行总体认识和总体概括的结果。这个抽象概念的含义总是需要由具体的文化事项体现出来。文化事项本身是纷繁复杂的, 但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中总有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显得比较突出, 既让群体内部成员自认为可以用来代表自己群体的形象, 也给外来的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或可借用作家与学者的代表作概念, 把一个民族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事项称为这个民族的标志性文化。(注4)然而, 不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方性群体的标志性文化究竟是什么, 有一点是确定不疑的: 这种或这些标志性文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这个民族或地方性群体整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全世界不同群体的文化既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又有共同的总体特征。对全世界不同群体的文化的具体表现的认识, 是我们认识文化的初步工作。从文化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产生出来的以生活描述为主要任务的文化志和民族志, 是我们认识文化现象的素材。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哈维兰认为文化的总体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 文化是由一定群体的社会成员共享的; 文化是后天学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文化是用象征符号传达出来的; 文化是整合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注5)二、民族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认识这种规律的可能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别说明了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因此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研究能够在一个合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同样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 而不可以用人定胜天的信念取代科学发展的逻辑。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任何一个文化项目从它产生时起, 就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学者们的研究已经表明, 在我国很有影响的传统节日,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其现存状态与初始状态相比已经增添了很多内容。(注6)著名的孟姜女故事在先秦时期只有数十字的记载, 到南宋时已经演变为万千言的传奇, 再到近现代时期形成了传说、故事、歌谣、戏曲、祭祀等在同一文化项目之下多种体裁和形式汇聚成的庞大的孟姜女民俗事项群。(注7)变化既是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有创新,也有淘汰。作为表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的民族语言, 同样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律。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说: “也许大家并不都知道, 每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从世界上消失。随着这一语言的消失,与之相关的传统、创造、思想、历史和文化也都不复存在。”(注8)我们在对民族语言的消亡深感惋惜的同时, 也要理性地分析民族语言消亡这一现象的历史必然性。我们也知道, 对于许多少数民族来说, 民族语言是他们最古老、最辉煌的成就, 是他们世世代代的创造能力的主要表现。民族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内部交际的媒介, 而且还是同一民族的人们互相认同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思维工具, 语言中已经积淀了一个民族长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语言和文化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只有口头语言的民族中, 他们的文化主要依靠口头语言来保存和传播, 因而口头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仓库, 也是民族文化的桥梁。民族语言的丧失就会造成文化空虚, 而别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同时, 民族语言的功能不是可以简单地用交际手段来概括的。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历史表明,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 语言同化是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的必然补充, 甚至可以说, 语言同化是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深入人心、大获全胜的象征。印加帝国在它所统治的众多部落和民族中推广克丘亚语。西班牙征服这个地区之后, 宗主国的语言成了官方语言, 而克丘亚语在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各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又被当做了印第安人团结奋斗的象征。欧洲人征服北美印第安人之后, 也在当地各印第安民族中强行推广欧洲的语言。在欧洲本土的历史上, 有都德的《最后一课》。20 世纪前半期日本占领我国东北地区的时候, 也在当地中国人中强行推广日语。民族语言的作用如此重要, 但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民族语言的功能在逐渐降低。以我国的情况而言, 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把汉语当做族际交流的共同语, 国家的有关政策也有利于这种趋势的发展。以云南为例, 少数民族已经普遍接受汉语和汉文教育。云南省在2000 年底已经“全面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 71. 6 %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105 个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注9)云南少数民族的人口越来越多地走出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参与到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 因此, 学习并掌握汉语、汉文既是他们的主观愿望, 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所进行的学校教育也以汉语汉文的普遍使用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为重要目标。少数民族人口为了经济生活的富足, 就必须学习汉语汉文甚至外语外文。汉语作为共同语, 是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谋求生存的基本条件。尽管民族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媒介, 是民族特点的重要标志, 但是即使是在大学从事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教授们也不能迫使他们在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后代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 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有学者认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分为两种: 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静态保护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记录手段把仍然存留而面临消亡危险的民族文化事项记录下来, 动态保护是让文化事项继续存活。在我们看来,静态保护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 但普遍来说, 如果客观事物的发展已经使得某种文化事项的保护显得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 如果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没有感受到保护某种文化事项的必要性, 那么动态保护是行不通的。我们不能高估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的游说能力, 既因为大众自有其价值判断原则, 更因为事物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三、文化保护与文化整合性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指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发挥功能。整合性是文化的特性之一。新几内亚西部中央高原的卡保库人是山地农业民族, 其主要经济活动是种庄稼、养猪。(注10)卡保库人文化以财富为中心, 一个人的威望和地位不是通过继承、勇敢或宗教知识来取得, 而是通过财富积累来取得的。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是养猪。因为农业为养猪提供饲料, 所以它不仅创造了财富, 也创造了追求社会地位的基础。在卡保库人中, 养猪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饲料多, 才可能多养猪。猪饲料是甜薯。种植甜薯的主要劳动由妇女来完成。而且, 养猪也是妇女的工作。于是, 对于一个卡保库男子来说, 为了提高社会地位, 就必须多养猪; 为了多养猪, 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娶妻子。但娶妻要用猪充当聘金, 猪多又成为妻多的前提。卡保库人的一夫多妻不仅为社会所允许, 而且为社会所赞赏。卡保库人文化中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还有更复杂的表现。实行多妻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成年男女性比例的失调(女多男少) , 但是就出生率而言, 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当。在卡保库人中, 战争改变了成年男女性别比例, 从而为一夫多妻制创造了条件。另外, 卡保库人结婚后妻从夫居, 且以男性计算世系。这也有利于多妻制的实行。因此, 养猪、多妻、战争、从夫居、父系继嗣、男女劳动分工等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文化要素构成了卡保库人文化的整体,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必然导致其他方面发生变化。而要人为地保护卡保库人文化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就必须对其整个文化进行全面的保护。但我们知道, 这是做不到的。在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清单上, 口头文学是一个重要项目。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 口头文学的发达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产生的。第一, 学校教育缺乏或不完善。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儿童因为不必或不能进学校读书, 老人往往就成了他们的陪伴者和监护人。为了把他们吸引在身边, 老人就得带着他们游戏, 给他们念儿歌、讲故事。童话之所以叫童话, 正是因为愿意听故事的儿童们和能够讲故事的老人们的存在。第二, 娱乐方式相对较少。今天的儿童在电视节目的哺育下长大, 电视中色彩、声音、画面的交互作用比成年人的口头叙述更迷人。虽然传统民间故事也被改编为电视节目, 但与口述的民间文学相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而且, 除了看电视之外, 儿童和少年还有电子游戏、网上聊天等等, 更不用说学校和家长强加给他们的学习任务了。与传统社会的情况相比, 成人的娱乐方式同样也增多了。现在讲故事、唱民歌之类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仅在偏僻的乡村才比较常见。城市社区或大学校园中的故事讲述以及文化部门为了其他目的而举办的民歌表演之类, 与传统社会中口头文学存在的状态相比, 只算是偶尔的点缀。第三, 闲暇时间相对较多。在交通不发达、物资交流受到较大限制的乡村社会, 人们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劳动之外, 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多。在比较贫穷的人们中间, 口头文学是最方便的娱乐工具, 是不必花费经济代价的消磨时光的好方法。夏衍笔下那些工业社会的包身工之类劳动者恐怕就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口头文学。第四, 宗教信仰普遍存在。在各民族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口头文学作品与神圣世界和神圣教训有关,如神话、史诗、圣徒和英雄的传说、因果报应的故事和歌谣等。这些作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再现或表演既是生活本身的完整性所需要的, 如丧葬仪式上的哭丧歌、送魂词, 也是对宗教信仰进行宣传和普及的过程。正是上述多方面的条件培育成口头文学生存和繁盛的土壤。而随着这些条件的丧失, 口头文学的传统也就不可能保持了。四、民族文化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人们提出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之类的口号, 出于多种动机,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第一, 高喊这类口号的人似乎更重视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 忽略事物绝对运动的一面。运动就是变化。包括文化事项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体, 运动是事物生命的存在形式。第二, 倡导文化保护的人有时把文化形式的存在视为文化本质的直接存在, 认为保护了某种文化的形式和躯壳就是保护了文化本质, 这在保护民族节日的活动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节日展示群体传统文化、增强群体凝聚力、调节生活节奏、刺激消费等价值都需要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才能实现。而社会成员之所以愿意参与节日活动, 是因为参与本身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好处。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重视天象、气象和物象, 节气是人们安排农事活动的依据, 而且因为没有礼拜天的说法, 所以节日就成为人们盼望的休息日。参与节日活动不是政府对大众的要求, 而是大众自己的愿望。在已经颁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文化事项, 都是在尚未找到合适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殊情况下暂以政府的名义申报的。”(注11)如果没有具体实在的节日活动, 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而不仅仅是政府官员的讲话和礼仪小姐的招徕) , 那么尽管有节日的名称, 却不具备节日的本质, 这是算不得节日的。第三, 我们还要指出倡导保护民族文化的人们的怀旧意识。怀旧意识跟人的生理年龄有关, 但主要还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对未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们看重既得成就的价值, 担心未来的人类不能过更好的生活, 所以希望把人类创造出来的产品都留下来, 传之永久。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承认有继承才有创新, 但我们更相信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规律使然。如果谁不承认互相联系而非与世隔绝不可, 继续生活在祖先教他们用篱笆、茅草搭成的窝棚里, 那么我们跟他就很难理性地讨论文化保护问题了。第四, 我们也不得不指出民族文化保护主义者的救世主心理。这些人以为各民族的大众没有眼光,缺乏判断力, 需要别人去告诉他们该怎样生活。但不可忘记, 无产阶级早就在《国际歌》里唱道: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民族文化保护的提法如果成立, 就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先回答: 究竟应该保护什么? 谁来决定应该保护什么? 谁来实施保护活动?首先, 究竟应该保护什么。一个民族的文化涉及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事项。以佤族为例, 对坡地的粗放耕种, 春种秋收之前的献祭献牲, 简易草顶小屋形成的散乱村落, 以及木鼓舞、小米酒、鸡肉烂饭等, 都是传统的文化事项。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 这些事项都在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曾经流行的猎头祭祀习俗被视为陋俗且违背国家法律, 在20世纪50 年代末期彻底革除。与猎头习俗相关的其他习俗, 如供奉神林、人头桩等, 也相应地消失了。粗放耕种是适应人少地多的热带环境的生产方式, 在人口增长加快的情况下已不可能长期保持。布局散乱的草屋村落不利于交通、水电、学校、医疗点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所以, 应该保护什么, 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民族服装来说明这个问题。民族服装是具有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事项。民族服装如果要继续存在, 要被本民族社会成员甚至其他民族的人穿在身上, 同样在于它满足人们的需要: 认同的需要, 实用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以及民族服装生产者在经济学上的效益最大化追求等。“据调查,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民族服装厂2000 年内销售民族服装仅为50 套, 西双版纳哈尼族支系亻爱尼人认为民族服装‘制作耗时费工(经过纺棉、车线、织布、制作、刺绣等) , 不易洗涤,洗后容易缩水, 生产劳动时穿着不方便, 还不利于个人卫生。’以西盟县中课乡窝笼村为例, 全村佤族占总人口的89 % , 却找不到一套完整的佤族服装。”(注12) 无论什么民族的什么服装, 如果本民族成员不愿意穿着, 而且本身又缺乏生产的经济价值, 保护之说如何成立? 如果一定要保护, 为谁保护?其次, 谁来决定应该保护什么。文化的载体是人, 是具体的人口群体。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各个民族的社会成员。民族文化保护这个口号如果成立, 那么保护的过程和结果应该受到这个民族的欢迎, 保护的决定权也应该由他们来行使。但实际情形往往是, 政府官员、非政府官员、掌握书本知识的本族或异族学者是当代社会中控制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以及宣传工具的人, 他们一般并不生活(更不用说永久生活) 在这个群体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中, 因此, 这些“外来者”所提出来的文化保护的项目与这个民族的意愿是否符合也是一个未知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由政府出面禁止很多民族的多项民俗活动, 现在的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对当时的禁令似乎深恶痛绝, 但谁又能够预见100 年或者200 年之后的文化官员和文化专家会如何评价21 世纪初的文化保护运动呢? 我们或许应该知道, 近些年庙会、年节、乐舞之类传统文化的复兴, 从根本上说是基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非官员和学者的倡导。以民族服装而言, 各民族的社会成员与文化官员、文化专家相比较, 谁更有权利来决定是否应该保护它呢?再次, 谁来实施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的决定者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实践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是民族文化保护这一堂皇口号之下暗藏的危险悖论。在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保护是强势群体通过经济和政治等手段支配弱势群体的生活。云南大学民族学重点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六个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遵循村民主导、政府领导、专家指导的原则, 正确处理了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政府、专家三者的关系, 但这种理性认识远未成为高喊保护民族文化口号的人们的共识。一个民族的普通群众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实施者, 但他们往往缺乏强大的话语权。尽管如此, 每个民族仍然可以勇敢地面对别人的指挥棒, 针对别人提出的民族文化保护的口号, 大胆宣称自己的主张: 我的文化, 我做主。然而, 果真如此, 本文的作者是否也成了一个企图行使话语强权的外来者呢? 好在我只是说出了我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事项中究竟应该保留什么、舍弃什么, 最终取决于文化发展的规律。注释:注1: 转引自段宝林.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保护[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350. 未出版.注2:白庚胜. 民间文化保护诸问题[J ]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4) : 81注3:苑利. 《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59. 未出版.注4:刘铁梁. 民俗文化的生活性和地方性[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561. 未出版.注5:William A. Haviland . Cultural Anthropology[M]. pp27~37.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7.注6:陈连山. 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 ] . ; 黄涛. 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 ] . 高丙中. 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J ] . 萧放. 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J ] . 以上四篇文章均见.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5) .注7:顾颉刚. 孟姜女故事研究[A]. 顾颉刚编.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注8:加利. 多语化与文化的多样性[A] . 转引自罗杨. 民族民间文化的处境和决策[J ]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 (4) . 56.注9: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编. 云南省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R]. 之《关于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2001 年2 月9 日在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153.注10:Leopold Pospisil The Kapauku Papuans of West New Guinea. Holt , Rinehart and Winston.注11:苑利. 《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A] .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 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 60. 未出版.注12:谢沫华、木基元. 论西部大开发中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 ] . 民族艺术研究.2003 , (6) : 331原文出处:《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在其它网站转载,敬请注明出处: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www.sachina.e.cn)你的问题好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社会学的理论基本都牵涉到了啊!像暴力论,交换论,生物论,网络理论等。

罗斌的近年主要发表论文

人其尽死
卡麦隆
2010年:舞蹈,中国! 罗斌 【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01-05新中国舞剧及其精神 罗斌 艺术评论 2011-01-04宋风词韵 现代舞版 罗斌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10-06-18昆舞:亦昆亦舞 化古而新 罗斌 【报纸】光明日报 2010-03-05舞语:“随心所欲”之后 罗斌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9-12-26宽广细腻 洒脱深沉 罗斌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9-12-18回眸中国舞剧艺术 罗斌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9-09-02贵池傩舞与文化生态保护区 罗斌 【期刊】民族艺术研究 2009-06-28盛舞泱泱——观乐舞诗《大唐赋》 罗斌 【期刊】舞蹈 2009-02-01五十年不辍——关于“中国古典舞”的争论 罗斌; 高思远 【期刊】舞蹈 2008-12-01高等舞蹈教育的多元思维 罗斌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8-09-27“小白鹭”说 罗斌 【期刊】舞蹈 2008-09-01人鬼情未了——阅“前线”舞剧《牡丹亭》 罗斌; 李国平 【期刊】舞蹈 2008-08-01苦海无涯,怎一人“情”字了得——读舞剧《唐琬》偶得 罗斌; 叶进 【期刊】舞蹈 2008-05-01在打破与建构之间——关于2007“中国现代舞论坛” 罗斌 【期刊】艺术评论 2007-10-15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罗斌 【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06-30“桃李杯”:个性滑落与视觉宴飨 罗斌 【期刊】艺术评论 2006-12-30澳门舞蹈的本土性特征 罗斌 【期刊】艺苑 2005-04-25品评的快乐——关于舞剧《澳门新娘》的对话 罗斌; 贾作光 【期刊】艺术评论 2004-11-05中国舞蹈尚乏成熟理论和市场品格 罗斌 【期刊】上海戏剧 2004-03-30荷逢盛世香——记舞蹈大师戴爱莲从艺80周年暨舞蹈艺术道路学术研讨会 罗斌 【期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3-09-30祝贺戴爱莲从艺80周年并获艺术成就奖 罗斌 【期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3-09-30瞻前顾后 左思右想——回瞻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 罗斌 【期刊】舞蹈 2002-12-05思考的快乐——呓语舞蹈理论与舞蹈创作 罗斌 【期刊】舞蹈 2002-07-05只言片语DTV 罗斌 【期刊】舞蹈 2002-06-05袁隆平的学问——杂嘴于“舞蹈分类辩论” 罗斌 【期刊】舞蹈 2002-01-05“情话”流淌在虚实之间──现代舞“史话”《满江红》引发的臆语 罗斌 【期刊】舞蹈 2001-08-05等待……——臆语大型舞台剧《乘愿再来》 罗斌 【期刊】舞蹈 2001-04-05“中间地带”的自觉——现代舞《野性的呼唤》臆语 罗斌 【期刊】舞蹈 2000-04-05《跳布扎》与“傩”──观雍和宫“打鬼”泛起的思绪 罗斌 【期刊】民族艺术研究 1999-04-15洗尽铅华·“创舞”启示录 罗斌 【期刊】舞蹈 1998-12-05跨越时空的共识——中、南舞蹈家“关于民间舞蹈的讨论”印象 罗斌 【期刊】舞蹈 1998-12-05“和”:中国古典舞的哲学与美学底蕴 罗斌 【期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8-11-15“荷花奖”理性的明证 罗斌 【期刊】舞蹈 1998-08-05“胸中之竹” 罗斌 【期刊】舞蹈 1998-08-05薪火化甘霖——《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罗斌 【期刊】舞蹈 1998-04-05寰宇浸漫巫风——周冰与《八卦舞谱》 罗斌 【期刊】舞蹈 1998-02-05最亮的星最好的人 吕永清; 罗斌 【期刊】黄河之声 1997-04-15中国思维方式与戏曲舞蹈的成因及动律 罗斌 【期刊】民族艺术研究 1994-12-15《跳布扎》与傩——观雍和宫“打鬼”泛起的思绪 罗斌 【会议】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8-02-01关于傩舞研究的断想 罗斌 【会议】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2003-10-01野草与鲜花的芳香——关于回族舞蹈保存与发展的思索 罗斌 【会议】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3-09-01“舞我中华·东方之珠” 罗斌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6-06-24“和”,中国古典舞的内在品格 罗斌(文代会代表)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6-11-09大型舞作与精品意识 罗斌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7-01-19花样舞季彰显人文追求 罗斌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