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民营银行已步入发展关键年吗?

猎龙人
大头脑
随着近期业绩的陆续发布,民营银行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公开数据显示,民营银行整体在2017年保持了超高速的增长势头,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收、利润都迅速扩张。业内人士表示,民营银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已经出现分化态势,民营银行亟待找准差异化定位,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补位”金融短板。同时,当前民营银行经营时间还比较短,其经营能力仍需时日印证。自2014年7月25日,原银监会正式批准微众银行、民商银行、金城银行3家民营银行筹建申请至今,已经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共有17家,大体可分为互联网银行和非互联网银行两类。整体来看,民营银行多项绩效优于传统银行,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不良贷款率0.53%,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依托互联网巨头流量和技术优势,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互联网民营银行业绩及发展势头令人瞩目。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互联网民营银行在当下“场景为王”的时代,可以获得上下游信息优势,有助于深耕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微众银行6月22日披露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其应收、净利润等指标继续快速增长,实现营收67.48亿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261%。截至2017年底,微众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817.04亿元,较2016年增长57%,较2015年则大幅增长了749%。开业一年半的新网银行截至2018年5月底,已服务了超过1400万用户,在管资产突破300亿元,累计放款超700亿元。网商银行资产规模2017年底已超700亿元,根据该行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该行总资产为615亿元。在业绩增长的同时,民营银行的风控也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比如,微众银行不良率从去年的0.32%升至今年的0.64%,但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超过900%。网商银行不但让小微企业和经营者不用担保和抵押,凭借信用就能贷款,且将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原晓惠认为,民营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最早试点的5家银行仅成立3年多,成立初期的规模快速增长是可以预见的,且现在几家比较大的民营银行仍在冲规模。从经营情况来看,民营银行净息差高、不良率低等可能是因为业务还在探索期,放贷周期不完整,坏账还未大规模出现。对于民营银行快速发展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得益于选择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领域,而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此类领域的持续推动无疑也为民营银行发展注入了动力。以网商银行为例,其线下小微经营者贷款服务已覆盖全国342个城市,从行业来看,网商银行服务的“码商”主要以服务业经营者为主,其中服装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商家占19%,餐饮、教育、美容、维修、家政等纯服务性商家达81%。“网商银行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来驱动业务运营,专注服务小微企业和经营者,依托于实体经济和真实的交易场景,解决小微用户的融资难、贵、慢问题,为小微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网商银行行长黄浩表示,网商银行已提前两年完成开业时提出的“服务1000万小微经营者”目标,未来3年,将与1000家各类金融机构携手,共同为30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同样作为全国3家获得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民营银行之一,新网银行一方面通过自有服务端口向广大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则通过平台金融模式,连接大型互联网平台,比如中国移动、中国银联、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合作伙伴,通过场景端口服务用户。不难发现,在已经成立的17家民营银行中,各家银行关于自己的业务定位几乎均为 “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三农服务”“双创服务”,同时辅以“科技金融”“互联网银行”等概念,尽管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分,但也使各民营银行陷入同质化困局。

为什么四大银行信用卡都有了申请民营银行信卡老是被拒了

爱之涡
失子之业
按常理持有国有四大行的信用卡,办理其他银行的信用卡很容易,而且可以以卡办卡。建议你查询下个人信用报告,如果有不良逾期记录,办卡被拒也是正常的。

通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实例

基哥们
刘勰
要好好工作,努力改变中国论文水平低下的状况。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

不知太初
野兰花
根据《中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国内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何时“出笼”,则被频频提及。就在千呼万换之下,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回应说,目前已确定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分别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业内预计将会有5家民营银行在年内成行。就在稍早之前,一个余额宝已经令传统银行“如临大敌”,纷纷联手“剿杀”而后快,而如今民营资本获批进入金融领域,更是让传统银行业雪上加霜,这无疑会给当前传统银行业和传统监管方式带来“极大挑战”。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传统民间资本外,这次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金融巨头也参与到民营银行试点中来。笔者认为,马云曾经立誓要“做搅局的鲶鱼,改变银行”的豪言恐不幸成为现实,传统银行业唯有绝地反击,已别无他法。

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部赢利是真的吗?

黄河滩
大西洋
近日发布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末,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172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58%,资本充足率为16.75%;全年共实现净利润9.8亿元,五家民营银行已全部实现赢利。除这五家以外,全国累计共有17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8家已开业,其总资产规模达到1825.59亿元,较上年增长129.83%。《报告》指出,新生的民营银行运用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和扩大对小微企业、网络消费者的金融服务。今年6月,浙江网商银行针对线下小微企业推出“多收多贷”服务。扫码收钱商户只要用收钱码收款越多,银行对其风险了解更深入,就能获得更多贷款。6月份刚成立的江苏苏宁银行自成立之初就走出一条高科技手段和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方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介绍,银行好比一根树干,金融科技让这棵树生出一个又一个枝丫,从而多角度、多元化触达客户。近日,苏宁银行实现远程开户靠“刷脸”完成,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突破传统的风控屏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民间资本的开办民营银行

如果爱
出门上车
一个更令民间资本振奋的迹象是,中国人民银行已在开办民营银行的问题上有所松动。2002年,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在中国:资本之年论坛上表示政府正在考虑吸收民间和外国资本发展中小银行。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谈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时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以下分支机构可以成立独立的商业银行,在这种重组后新成立的商业银行中,国有资产可以完全退出。浙江省8家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起宣言,要求改变地方商业银行由国资(地方财政)控股的股权结构,允许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浙江省政府明确表态,同意调整城市商业行的股权结构,使分散的民间资本合计达到总股本的51%。央行某司负责人则更加明确地表示,希望民间资本充分进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并允许在没有商业银行的地方,兴办资本金在1亿元以上的由民间投资为主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各级政府的肯定态度,使民营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前景逐渐明朗起来。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民营银行积极倡导者的著名经济学家徐滇庆透露,首批民营银行极有可能在2003年出现。中国十家筹备试点的民营银行开业申请报告先后七次报批,现在已进入最后冲刺期。如果一批民营商业银行得以建立和发展,鉴于它们同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天然联系,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可以得到部分缓解。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放开民间资本办银行的限制仍然不足以充分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还要进一步从政府的政策导向、法律体系的建设、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的完善、产权制度的改革、投资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配套的改革。就直接融资渠道而言,当前最迫切的金融创新是建立规范的场外交易市场(国内俗称三板市场)。

民营银行行业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

倏然而往
林来疯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乐乐编号:1339615www.cir.cn行业市场研究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地咨询服务,一份专业地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以上内容地数据和研究分析部分,在报告中地比例各占50%.作为通用型调研报告,行业市场研究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地思路和参考.一份有价值地民营银行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民营银行行业系统、完整地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民营银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民营银行行业现状和整体地发展情况,确保了决策方向地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对客户需求地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民营银行行业现状及民营银行发展前景,注重信息地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民营银行市场变化和民营银行行业发展趋势.  1.1.1银行业市场份额分析  1.1.2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现状  1.1.3银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1.4银行业退出壁垒分析  1.1.5银行业市场结构预测  1.2.1民营银行地界定  1.2.2民营银行市场定位  1.2.3民营银行未来地位  1.2.4民营银行发展地制约因素  1.2.5民营银行对传统银行地影响  1.3.1经济成分多元化发展优势    (                (  图表图表图表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

银行如何发展基金

大辩不言
故万物备
  台湾如何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台湾的财富管理过去不到十年的时间,刚开始,前几年经过双卡风暴,大家拼命的借钱,之后出现很多的呆帐,一个人月薪是3万,最后划帐30万,都把债放到银行去了。银行在台湾的金融领域内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而现在我们在向财富管理这一块转型。从去年开始,在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也加入财富的行业,他们也拿到了执照,他们希望可以走向一个商品整合的道路上,接下来可以在服务差异化部分去发展,慢慢会有一个架构出来,而不只是销售非常局限的单一产品。  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手续的收入,这里面的产品不光是基金而已,有结构性的产品、联动债的部分,还有结构性的存款,这些产品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还有国内外基金,国内外保险在这两年也是成长非常快的,另外是传统性的保险。财富管理主要是从这四大块去做发展。  下面这个图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从01年到07年,信托资产它的成长性是非常大的,尽管在06、07年台湾股市是在全球来讲涨幅最小的,但是它的信托资产业务一直往上走,是什么原因呢?等会我会跟大家分享。  另外蓝色的线,叫做渗透率,它的意思是说,信托资产除以整个信托资产加印存,这个比例也加深了,开始和大批的存款往投资财务管理的产品方向走。前几年,可能在04年外商银行以及民营银行还是很积极的,他们积极往往这一方面走,但是到06、07年,我们本国非常大的银行开始觉醒,他们拥有庞大的存款,但是还不知道如何销售产品,他们也开始在挖掘,所以说这个渗透率还会往上走,这是一个趋势,对于这一块,为什么在台湾财富管理方面很多的外商、私人银行一直融入台湾想发掘这一块,虽然我们发展很多年了,但是对各种产品的认识挖掘还有很大的潜力。  这个跟大家分享的是共同基金,共同基金有境内、境外基金发展的趋势。在03年开始,红色的是境内基金,境内基金又以投资本土的一些市场为主,当然也有投资海外的,它远超过于境外基金,比例差很多。但是07年两个已经是并列齐驱了,在一个报告里面讲,在未来三年,境外基金会远超境内基金,这个就是说明产品的多元化,不光是出现在一个国家、市场、一个单一产品,对财富管理是做了局限的,如果可以多元化方向发展,或者是做的服务性产品,整体市场还是会往上走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基金销售的内容。一个条形里面有三种颜色,每一个颜色代表不同的销售,这里主要还是以银行销售为主,未来会被银行的渠道销售左右。境外、境内的一个差别,从台湾的角度来看,在台湾境内基金直接销售比例还是很高的。境外基金银行这边是稍微比直销低一点,我强调一下,这是一个规划,在直销里面大部分还是卖境内基金的产品,比较偏向台湾的股市。银行这边它的角度,它在销售这类比例并不是很高。  另外一个是银行通路市占率占境外基金资产部分预估将大幅领先其他通路。当着重在台湾股市,关于台湾股市不好的时候,它的发展就有限。而在银行这边,渠道这边,它是一个平台,他们要求、希望有元化的产品进来,就给投资国外的股市提供这样一个机会,银行来做财富管理来做调配,在境外来讲,以银行来讲就是最大的销售功能。  基金的部分,我们也可以看到,投资型保单出来两年有大幅度的成长,因为在财务管理里面,基金销售市场有好有坏,它有波动,在投资与保单,后面连接还是投资型的,不管是在基金,在社险公司也积极的推广,所以我们看到它已经占新的业务60%以 上。而且一开始都是保本,连接一个联动债七年就保本了,其中还有保险的成份,这样银行也不用太服务,也有收入。因为现在我们要跟客户互动,所以联系基金的比例提高,所以结果还是基金,为什么这样呢?在这块,投资与保单是慢慢起来,但是后面的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的产品也是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这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台湾的报纸,这一两年市场很高,今年市场波动很大,寿险公司在大力推广业务,这些都是联动债,用澳币计价,狂卖800亿。关于联动债,它的吸引力很大,但是它也会造成一些后果。投资保单是前三大集中高度,在台湾的寿险,主要还是以业务员为主,但是银行的通路当中还是在提高当中,未来还会再提高,所以未来银行销售产品会越来越多。  这是跟大家报告分享一下财富管理银行发展的一些背景。现在我们看一下,08年趋势的分析,在去年年底,我们也邀请300位银行的主管做一个投资论坛,我们共同对08年财富管理做了一个趋势分析,以及我们摩根富林明也做了一个台湾投资人的信心调查,很有趣的,我们每次都调查赔钱和赚钱的比例,赔比是3%。去年,赚钱比例有19个%,但是海外有77%,半年之后,我们在5月份又出了一个调查,赚钱比例相对开始下降,在5月份赚钱占43%,但是海外低到73%。  另外我们调查过,今年下半年我们最看好的市场,我们会投基金,股票型的基金投资市场还是非常看好的,台湾现在还在找寻机会。另外我们惊讶的发现,在台湾银行鼓吹做定息定额,台湾股市去年才上涨了8%,在台湾股市低迷的时候,台湾银行做什么呢?海外市场一直涨的很高,那它做什么呢?他们在两年前,陆陆续续几个大银行觉得投资人进进出出会对银行的品牌有影响,首先把投资人投资到底有没有赚钱摆在首位,因为开始定息定额这种模式,业务员觉得这个收入少,对银行短期没有帮助,但是他们开始做定息定额的投资比率,投资海外也有增加。  刚才我们做了一个财富管理的趋势分析,我们选择几项跟大家分享,你认为未来十年未来亚洲创高峰在哪里?其中有几个选项让大家进行选择。  过去十年,在台湾投资人经历过市场的起起伏伏,有人开始对基金、理财、风险的意识提高之后,民众的理财意识大幅度的提升了,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投资人在买卖单一股票、基金,起起伏伏里面,在很多教训里面理财的意识慢慢提升了。另外我们也问了一个财富管理产业最重要的业务目标是什么?银行当然要看收入了,但是在调查里面,看到重要的一点就是蓝色的比例最高,就是受托资产的成长,关键是客户到底有没有赚钱,客户的资产到底有没有往上涨。虽然有这个理想,但是做不到,因为每个月都有压力,他们认为这是很大的一个趋势。  这是摩根富林明做的一个调查,第一个是银行保险,利润非常的高。第二个是联动债,高达250,真正的海外基金它的利润率并不高,所以导致银行开始卖保险,前几年,银行卖的最多就是联动债,因为在外资银行大幅没有进来的时候,他们的利润度非常高。财富管理的核心,最重要是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给他做不同的理财,不同的投资组合的配置,因为他要变动。如果买一个联动债很好,他利润都非常高,但是还有一个5年、7年,但是银行和客户就没有什么互动,等他找你的时候就是有麻烦了,但是基金不一样,这些产品里面,只有基金它可以做调配,后面我们在财务管理发现,核心是基金,但是基金销售难度最高,因为他要了解各种产品,市场,还有变动,最难的地方也是最核心的,谁可以给客户提供最好的,而且里面可以调配,所以在大幅增加他们的训练。  我们还问了经营财富管理者最注重的建立之优势是什么?紧密的客户关系非常的重要,如何建立一个系统,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做互动,不是说只卖了产品,而我们要紧密的联系这是银行最重视的。  接下来我会问08年而言,你认为下列什么投资商品类将最受客户喜欢?目前对银行财富贡献的收入来讲,保险跟投资业的商品都是很大的一块,但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基金,所以共同基金是最难,最能够服务差异化,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未来银行要鼓励的一个方向  我们还有一个决策的关键,我们在经过调查,也会有项目,除了产品绩效之外,有品牌价值、通路服务、价格弹性、产品多元化,根据这几点,我们又做了一个调查,有品牌价值有通路服务,产品多元化、手续费等,最多的是产品多元化,未来在这个平台里面,要重点发展的就是产品多元化,如果没有办法应对循环,它就很难经营。  财富管理的平台和基金销售,我们也分析了一下,当然除了产品绩效之外,到底是品牌、服务、特色、手续费收入,我们对此也做了调查,发现选择基金的特色非常的重要。  投资人的角度,大家认为选择基金的关键有哪些?有理财、顾问服务、投资题材、申购管道,大家认为是哪一个,我们调查有几项,就是理财顾问的服务和投资题材是很重要的,他们认为银行要提升水准,但是后面要有一套系统。  对财富管理发展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以上是我们认为今年或者是明年发展的重点,现在市场波动确实很大,我们要想到如何来发展如何来做,我做了一些观察和调查,第一个就是风险控管,在这一两年,台湾银行做了很多的事情。第二个客户定位,不是一种产品大家都买,都是一种销售模式,他们要重新把客户定位。第三个就是定期不定额的方式。最近我们发现一些主要的银行,一开始他们为了要再发扬光大,他们用了一个叫做效率投资法。除了投资以外,投资有些还是很保守的,但是他们也大力提倡叫做双元理财,根据这几项来跟各位分享。  这张PPT是台湾很热的一个投资杂志,题目上写着“一场1兆2千亿元的投资陷阱,理财•谎言大黑幕”,这个给人感觉很压抑。台湾银行做了很多的联动债,到最后发现这个是不保本的,所以银行会有很多客诉。银行卖产品可以赚很多的钱,他就一直卖,所以有很多的风险没有考虑到。他卖各类的产品佣金不能差很多,你不能因为自己赚钱,因为自己的利益关系把风险加到客户的身上,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不光考虑事后因素,也要考虑事前、事中的因素。不得劝客户在短期内多次赎回,以再申购的方式不当赚取佣金,现在这些已经定到法条里面去了。还有一个是70条款,客户的年龄加上金融产品的年限,如果大于等于70,客户要签声明书才可以让你买。因为我们看到一些老伯伯、婆婆到了70岁,他们都要退休了,但是他买了一个20年的产品,到后来他们都用不到了,所以政府就定了一个70条款,如果你要投20年以上的产品就要进行签声明书。  规范理财专员薪资及奖酬制度。对于事前来说,就是业绩,你卖的多得的多。而现在来说,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的客户资产成长,客户数成长,我们的客户到底有没有成长,我们要把这些列入评估里面。事后,我们的银行已经开始做了,如果有客户投诉,就要扣分,稽核缺失也要扣分,我们要进行服务品质检测。我们要通过这些来做一个客户服务的改善,现在银行也终于在做这些了。  我们可以看到,银行都说卖的权重都是一样,要多卖联动债,有的银行内部就定了如果你的销售员在七日内同比交易又卖了,这个不算你的业绩。还有交易透明化,在交易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摄像或者是录音,或者是有第三方人在场,确保你这个东西买了,然后签字,而过去只是有签字。更具体的就是理财知识的系统,他把客户的风险也做成录建构起来,如果要跟保守型的客户推荐积极投资型的,就要让客户签字。  这是某个银行他的系统,在左边客户这边有八个投资的部位,在投资的时候,要填写各种各样的问题,到后来,这个系统都设计好,到理财专业这边,他可以第一时间就看到他的资料,马上做分析研究,而不是说把不对的产品卖给对方。  现在整个银行做客户分类定位,过去是一个口号,但是他已经在明确的执行了。中国信托银行今年正式分类。现在台北的富邦银行、花旗银行也有在做分类。过去是用福利来做,现在都是用服务方式,用机密的方式来服务他的客户,希望可以争取它的粘稠度,希望可以把别的也吸引过来。  这是举例说明台湾银行做定期定额活动,有久力high,Easy Fund定期不定额,小额利high,主要是吸引人来做。Easy Fund定期不定额是申购之扣款金额增加或者减少买进机制。  另外国泰世华银行也做了很多推广叫做幸福六重奏,尽管全球市场下跌不少,但是他们下跌很少,我们研究过之后,就发现他们的幸福很多。他们在这次下跌过程当中才少了2成,而别的都少了5、6成。  还有一种效率投资法,永丰银行他们创造了一个方法,所谓效率投资,就是一个核心的资产,核心资产里面,比如你有一百万,单笔投下去风险很大,一百万过来买我的债券或者是一个评估过的好产品,你投入一百万以后,每个月扣10-15万到基金这边来,如果等到赚了之后,这个赚的部分又会回来。我今年才发现,某家大的银行他们也要做,如果感觉市场不好的时候,叫钱叫不进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定期定额,到定期不定额,再用卫星投资法,里面设计比较复杂,还要知道哪些是核心进行,他们要做出调整的。这是另外一家银行要做出动态锁利法。  还有一个是双元定存,感觉光靠市场销售是不够的,所谓的双元高利定存,就是将A货币存进银行,银行会给投资人比一般存款高的利息,但是当A货币相对B货币升值,而且突破某一个事先约定的价位。我们可以看到步骤一,你要选一个计价货币,第二步骤是选择多长时间。第三你要选择汇率。如果结算的时候,万一美元一直升值,美元升值那很好,我要赚高利率和高利息,但是它不可以。做到后来我们发现银行也没有赚多少,但是银行还很忙,其实客户也是需要服务的,我们还要处理客诉,这些钱也在互动。银行在财富管理不断的寻求新的创新方式来为我们的客户服务。这些就是当市场不好的时候,台湾银行想到这些策略,我跟大家进行分享。  银行——土洋对决,专注通路深度与广度而非产品制造,这是未来的趋势,因为有自己的基金产品要销售,负担很大,这是一个趋势。  保险——广大保护资料库和业务员数量,他们的客户每天都会下单,但是基金不见得是每天。因此可以看到说,在外商基金公司这边,掌握布局国际资产的关键能力08年4月止台湾前十大投信,有5家外资投信占总资产30%。本地基金公司和银行,较了解本土投资人的偏好。  专业和信任度就是一个核心竞争力,刚才提到如何提高他们的专业,通路这边在负责客户经营,他的规划产品线做风险控管等等,透过严密的分管制度,我们会把财富管理市场做大。刚才我们讲渗透率很低,在未来,在它不好的时候,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做法,但是对于下半年来说,我们对台湾还是非常乐观的。银行的基金一般都是代理销售和自己经营一个基金公司。

印度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分析

非不应我
铮铮佼佼
  一、印度经济现状概述  (一)印度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创造“印度崛起”的神话。印度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长存等现实情况分析,这一目标的实现颇为不易。  1.印度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总述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升为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10.4%。2004-2005财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6.6%,其中建筑业增长率为5.2%,工业增长率为9.3%,第三产业增长率为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长53.5%,较第一季度的24.6%增长了一倍多,外国直接投资则增长26.8%,印度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  (1)第一产业现状:“绿色革命”使农业增产增收但科技兴农仍然任重道远。  今日的印度已彻底改变了“带着讨饭篮子”的形象,粮食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至2003年的2.2亿吨,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粮食产量目标为2.251亿吨但由于降雨量下降,产量预计会减少到2.06亿吨。现在印度的许多农产品如大米、小麦、豆类、棉花、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归功于1964年-1970年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 90年代后印度又开展的“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促进了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现在印度正朝着2010年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前进,预期届时粮食市场将超过25,000亿卢布。但是客观来讲,印度农业生产率仍然很低,每公顷1.7吨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2.6吨的世界水平和5吨多的发达国家水平还相差甚远。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预算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改善农业领域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允许国内农产品出口商免税进口种子和农用物资等。印度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开垦荒地、选育良种、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网增加灌溉面积、保证电力供给、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第二产业现状:新兴工业实力渐强,但协调发展不容忽视。  印度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制药、汽车等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发展也较迅速,煤炭是印度的第一能源, 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的40%以上。但是电力供应仍然很紧张,目前印度正在寻求开发以甘蔗渣为原料发电,进一步补充传统煤炭发电的供不应求。轻工业在印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 主要为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 其中食糖, 茶叶和纺织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整个工业的发展, 棉麻纺织、制糖、榨油和制烟等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正在不断地让位于化学、能源、机械和电子等新兴工业。  ①能源和基础工业——产量大幅增长,但石油、天然气仍严重短缺。  从总体上看,印度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门类比较齐全,煤储量近2000亿吨,是世界重要产煤国之一。近年来能源工业发展较快,可由于缺少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因此总是摘不掉“能源短缺”的帽子。有调查显示,印度石油资源匮乏,可开采量不足8亿吨,按目前开采速度,仅可再开采20年。天然气储量不到7000亿立方米,也只能维系20多年的开采量,而且天然气生产中喷发浪费严重,效率不高。  ②医药工业和纺织业——印度制造业的两个亮点。  印度是非专利药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印度的药品占全球药品销售量的8%,排第四名,是世界第五大散装药生产国。印度的医药工业有2万个实验室,医药市场规模为53亿欧元,其中最大的医药企业Glaxo SKB 占有5.7%的市场份额。  纺织业是印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行业,其产出占GDP的6%左右,吸收了3500万人就业。  ③耐用消费品市场、机械及部件市场——现状不乐观但发展潜力大。  虽然印度国内拥有一个由3亿中产阶级构成的稳定的消费市场,但消费热潮并没有启动,大多数耐用消费品构成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印度的机械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重载设备、食品加工、塑料加工纺织和珠宝加工的机械长期依赖进口。但是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完善可以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可以推动以建筑机械为主的机械及部件市场的发展。  (3)第三产业现状: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和推动力。  行的是“进口替代型”政策,和发展民族产业,与外界的联系不密切。印度凭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先行带来了印度软件、商务处理外包等IT服务业的兴旺,促进了印度资本金融市场的发达和旅游业的繁荣。  ① 计,中国输待外资的开放态度已经取得了突破。信息服务部门——软件业异军突起,实力雄厚。  8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就颁布了扶持计算机软件发展的政策,1991/92年度至2001/02年度的关键十一年之间,印度软件业的年均增长率达45%,200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50%。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软件超级大国”,目前有软件及服务企业近3000家,从业者超过50万人,其前十家软件及服务企业的人员规模多在万人以上,最大的企业已逼近4万人。企业盈利均在20%以上。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和马得拉斯市形成了印度软件基地的“金三角”。  ②资本金融服务部门——开放的金融环境形成了较发达的资本市场。  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其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全国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家;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  ③旅游服务部门——有望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心。  印度旅游业在2004年接待外国游客达337万人,比2003年增长23.5%,旅游外汇收入为4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1%。虽然印度受到印度洋海啸影响但并没有影响到印度的“旅游热”,预测到2025年印度有望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心。  ④公共服务部门——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 “硬件”、“软件”一齐抓。  为弥补基础设施滞后的缺憾,印度政府制定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2010年,至少投入170亿美元用于提高国内道路、机场和港口水平,鼓励外资或私人财团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为了解决印度能源危机,政府积极寻求与沙特、伊朗、俄罗斯等国的能源项目合作,计划在2015年前每年投资10亿美元用于中东、中亚、北非、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的油气项目。  教育方面加大经费投入,普及八年初等教育,重视培养和保护高素质科技人才,鼓励外流人才回归。医疗卫生方面,通过建立三级医保网络(保健站-初级保健中心-社区保健中心)改善饮水供应等措施,促进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印度对外经济状况  1.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情况——贸易逆差、外资利用率低  (1)对外贸易方面  尽管印度卢比对美元持续升值, 2004-2005财年前9个月印度出口53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23%。印度本财年的出口目标是比去年增长16%。印度对外贸易中,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阿拉伯、中国、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法国,主要进口国家为中国、美国、比利时、瑞士、澳大利亚、阿拉伯、英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出口产品有纺织品、宝石及珠宝、化工产品、石化产品、农渔产品、皮质品、电子产品及地毯等,主要进口产品则有原油、黄金、宝石、钢铁、化学产品、机械及电子产品。  (2)外商投资方面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自1992年至2004年1月止,印度政府核准的外商投资金额近783亿美元,主要投资国家为美国、瑞士、英国、日本、德国、荷兰和阿曼等,主要投资领域有石油、电力、冶金、食品加工、电讯和饭店旅游业等。但是资金实际利用率只有40%。日前,印度政府进一步提高海外企业对印度本地移动电话公司的投资上限,从49%突破到了74%,表明印度政府对待外资的开放态度已经取得了突破。印度是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的国家,国内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大多数基础设施领域面临投资不足问题,预计下一步印度会有更广阔的领域进一步放开。  对外投资方面,按照印度储备银行公布的数字,印度2003-2004财年对外投资增加了15亿美元,总投资额达到66亿美元。  2 中印贸易情况——中方逆差,但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  近10年来,中印贸易发展较快,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等。从印度进口商品主要有铁矿砂、铬矿石等。1992年中印边境贸易恢复,以易货为主,每年边贸额约500万元人民币。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3年中国同印度贸易总额为75.9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53.6%,其中中方出口额为33.44亿美元,进口额为45.51亿美元。2004年,中印贸易额达到136亿美元。据印方统计,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商品总额在2002—2003年度印度进口额中,已跃居第3位,仅次于美国及比利时。同期印度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额也已位于第6位,仅在美国、阿联酋、英国、中国香港和德国之后。从中印双方经贸地位的提升可以预测两国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  二、中国与印度经济比较  同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与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与相异之处。50年前,两国都是比较的落后的农业国家,进入21世纪初,两国都取了长足进步,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根本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模式:“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  中国当年学的是东亚“四小”模式,通过引进外资,建立强大的、能给为数众多的农业人口提供工作的工业部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粗放式增长。因此,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工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工厂”。  而印度则相反,它重视的是服务业。印度的服务行业在GDP占50%以上,而工业和农业则分别只占26%和22.8%。印度想成为“世界办公室”。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劳动起家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是以制造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第一波”,那么,21世纪初期将迎来以服务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的“第二波”。中国在“第一波”中占尽优势,印度则在“第二波”中显示出对中国的压倒优势。例如,2003年有2万美国人的税表财会统计是在印度完成的。2004年有20万个税表被送到印度作财会统计。  印度之所以走了一条与中国不同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印度对外开放时间较晚,直到1991年才真正开放,而此时与开放初的中国大不一样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初露端倪。  2. 印度精英教育为印度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印度虽然文盲的比例较高,但它却是一个人才大国。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从而确立了它世界第二人才大国的地位。印度的大学为印度培养了数量仅次于美国的讲英语的科技人才库。依靠这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印度的高科技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美、英等国科技人才中印度人的比例相当高。  3. 印度糟糕的基础设施对发展工业起了阻碍作用。印度公路、铁路、港口、航空、通讯发展滞后,问题重重;印度的电力供应不足,国内能源分布不均,印度贮藏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煤大多分布在东南部,运输压力大。  4.印度可耕地面积世界第二,灌溉面积则高居世界之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如中国紧迫。  (二)对外经济战略:  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印度从独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型”政策以保护和发展民族产业,与外界的联系不密切;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并重的贸易政策;从9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印度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政策。由于印度长期实行保护国内市场的内向型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对国内市场实行高度保护(由于频繁实施反倾销调查,2001年印度被世界银行认定为贸易壁垒最严重的国家),导致印度进出口贸易发展缓慢,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外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很低,最终影响了印度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则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就致力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在东南沿海实行了外向型经济。  2004年,印度的双向贸易总额只有150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年份额不到1%,而到200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5.8%,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5.3%。2004年,双向贸易增长36%,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与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贸易额与GDP之增长70%以上。而印度的贸易额与GDP之比只增长23%。  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印度相比,中国在股权、投资领域、税收等方面政策优惠得多。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比印度相对要大一些。印度由于民族、教派矛盾复杂、政局动荡、议会反对党力量强大、非政府组织影响大,制约了政府的利用外资政策。目前,印度的外资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20世纪90年代,印度曾严格限制外资进入,而现在,印度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印度仿照中国,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约20个经济特区,招商引资。  近年来,有一些跨国企业工厂转移到了印度,印度成为了不少大公司的研发中心。印度的优势得到了凸现。  1. 人才优势。不仅是大量的讲英语的科技人才,而且包括大量的管理人才。  2. 法律制度优势。印度的国家机器和法律体系在发展中国家显得相对比较健全、稳定,法律制度比较完善。  在与世界主要大国、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区域经济组织的联系上,1997年,印度对APEC21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48.0%,依次为欧盟15国(24.7%),北美自由贸易区(20.3%),环印度洋地区合作组织18国(18.9%),海湾合作委员会(7.1%),东盟10国(6.8%),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合作组织,即BIMSTEC-4(4.5%),南亚地区合作组织(4.1%),其中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贸易就要是能源。  三、涅磐重生--“印度模式”?  (一)“印度模式”的特点  在《迈向2050年》报告中,高盛公司预测印度在未来50年里,有望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许多学者看好印度未来的发展,他们认为印度的经济制度与市场结构更能保证长期的发展潜力。  圣雄甘地、建国之父尼赫鲁等印度政治家们一直在探索符合印度现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走得好曲折,但是日益显示出它的端晲。部分学者认为印度选择了一条比中国更健康、更持续性的发展路径。如果说以“硬”为特色的“中国模式”,即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由物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扩张推动的,属于汗水(inspiration)驱动型;那么,所谓“印度模式”,就是以“软”为特色,由它的制度基础设施与企业家精神(aspiration)来塑造的。中国的经济实力地物化在了建筑物(包括厂房)上面,是硬的,看得见的,而印度的经济实力则由它的潜力决定,是软的。 这里的“软”既包括技术,也包括广义的制度,包括文化。  在印度引以为豪的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是软件业。 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计算机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世界经济论坛2004年3月9日发布的2004至2005年度《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显示印度由去年的第45位升至第39位。在发展中国家居于前列。  (二)“印度模式”形成的原因  如果说“软”只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象征,那么,它的深层次的力量来自于内生体制性因素。  印度所具备的体制演进比较优势(institutional evolving perspectives)。从甘地开始,印度经济上实行的是与前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更偏向于像欧洲的那种议会社会主义。拉奥总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说,印度的经济发展要走“中间道路”,印度要“均衡地实行自己的经济模式”。  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年历史,印度银行多数都是民营银行,运转良好,坏帐率很低,整个银行体制比较健全,具有较佳的国际信誉。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 孟买的证券交易所世界闻名。23家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超过6000家。  印度的市场秩序较好、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支持了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崭新的企业家精神。国际投资者认为,与中国相比,印度拥有更完善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更有力的产权保护措施和对投资者更友好的竞争体制。如塔伦•凯纳(Tarun Khanna,麻省理工学院)和黄亚声(Yasheng Huang,哈佛商学院) 在2003年七八月号的《外交政策》上发表文章——《印度能否超过中国?》。他们在文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一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本国资源的调动。由于印度私营企业发展较快,而且注重自身内部的有机增长,这使得印度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国家独特的优势――良好的英语教育、符合国际化的管理等。英语为通用语言,受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印度精英教育中国际化人才更容易接受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大批国际化的人才、一大批能够与欧美国际竞争的跨国公司,印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步伐更为坚实。  有学者们认为,经过90年代以来的改革,印度经济、政治模式开始糅合东亚的特性。正如保罗•克鲁格曼指出,中国等东亚国家经济奇迹得力于资本的极大驱动。最近,印度在这方面也显示出强劲的势头。《金融快报》发表文章称,印度不仅要大力发展“软件模式”,同样也要在吸引外资方面胜出中国。英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公布的一项2004年度报告显示,印度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美国之后全球第三大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四、印度经济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2005—25年印度年均GDP增长率有不同的预测,分别是7.0%、8.0%、9.0%、10.0%(参见附表),其实现程度受国内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情况等)与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油价等)影响。在未来20年,印度将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参见附表)。印度将会在世界技术进口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到2025年,其软件出口将占全球软件出口的15.%。除此之外,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还包括:1)旅游业;2)信息服务业;3)咨询管理业;4)瑜珈等缓解压力的教育与培训;5)中等技术劳动力出口;6)高技术人员出口等。与世界大国、区域组织的关系方面,主要是“向东看”战略,将重点加强与东盟等地区组织与大国的经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