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咪蒙的文章符合功利主义论、美德伦理论与康德义务论吗?请问要如何分析

近死之心
因为没有正常的三观是无法在这种领域立足的。

咪蒙的文章在自媒体圈子,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出外人
自媒体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的焦点,很多的年轻人都在使用自媒体,咪蒙的文章中的内容正好切合了现在年轻人的心理,受到了自媒体圈子人们的追捧。但是这种文章是见不得光的,其中有太多的的负能量,除了满足人们一种发泄的欲望,没有任何的营养价值。“咪蒙”文大致想传达的意思是:你看你再努力也没用,终点比不过别人起点,别人一出生就在终点;你努力就是自我催眠,忘掉现在的处境,不用努力,吹嘘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你应该自怜自哀,怨天尤人,这个世界就这样,你不用那么拼,然后杜撰一些学历能力高的人生活出现困难,告诉你这个世界多么多么黑暗,可能把你影响成一个包含负能量的人。“咪蒙”可能算的上厉害的只有她的营销,很会吸引观众注意,但如果这份营销在各种贩卖焦虑,传播各种负能量,竞争压力就已经很大了,还有人想通过你的焦虑,鄙视你的努力来获得所谓的经济利益,这种人难道不该被封杀吗?而且不光说成年人,也总会有一部分中小学生看到。然而就在双十二人们忙着抢购的时候,咪蒙横空出世了,起因是那篇鸡汤文界的年度碾压大戏《致贱人》。咪蒙一篇文章一天吸粉四十万,一周吸粉六十万,这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咪蒙的“成就”往大了说让人嫉妒也不为过。

如何评价咪蒙的文章我老公配不上我了

麦克白
而物自化
咪蒙的这种文章无非就是编一些故事挑起争议,这样才能给他带来流量,没什么营养,更不值得评价,没什么好说的。很简单,她想离婚,她在外面有男的更多追答你没看文章吧追答这种整天用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的人写的文章值得看?和uc的震惊流有质的区别吗

咪蒙励志文章:一个人有见识到底有多重要

梅花
其知情信
01不是别人装逼,而是见识太少,尤其当我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常常把天聊死了。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每天都处于这种状态中。因为大城市的同学说的话,我真的完全接不上。我是从小城市来的,哪都没去过。实不相瞒,那时候我所知道的最高大上的品牌就是李宁,连真X斯、佐X奴我都不知道。高二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女生家里斥巨资给她买了一双李宁,整个班轰动了,她几乎就是班上《唐顿庄园》一样的存在。我记得有段时间,我们小城市最豪华的商场门口,最大幅的广告是劲霸男装,那种王者气派震撼了我,当时这个牌子就是我心目中的D&G。我本来想跟同学交流一下我爸买了劲霸男装的喜悦,同宿舍的天津同学说,她爸爸穿阿玛尼。我懵逼了。这是什么?难道比劲霸男装还贵吗?她轻描淡写地说,其实还好,就是1万多块一套吧。1万多块……当时我们大学食堂最好吃的大饼才1毛钱一个,1万多块可以买10万张大饼啊!我的下巴当时就掉了,到现在还没接上。可能当时我的震惊让大城市的同学们震惊了,久而久之,她们也不怎么跟我聊天了,偶尔她们忘了,刚开了头,你听了比约克新出的专辑吗……然后看了我一眼,还没等我回答呢,就说,“算了算了,说了你也不懂……”,转头就去问其他同学了。我真的很气,你怎么就能默认我不知道呢?虽然当时我是真的不知道。有一次,一个北京的师兄请我去吃西餐,我诚惶诚恐,去图书馆查了一下吃西餐的礼仪,生怕自己出糗。还好,吃得还算顺利,但是聊天的时候,迷之尴尬。他说,刚去了欧洲,开始不习惯蓝色芝士,是臭的,但慢慢就迷上了。我接不上话,因为我只知道臭豆腐挺好吃的。他说,在香港买东西挺方便的,很多内地没有的品牌,那边都有……我没接话。为了打破尴尬,他问我,你喜欢什么牌子,下次去香港我可以给你带……实不相瞒,一提到牌子,我当时第一反应竟然是七匹狼和阿依莲……最后,这顿尴尬的饭总算要吃完了,我想说,至少要有一个体面的收场吧。咖啡上来了,我无师自通地用小勺子,一勺一勺喝起了咖啡,自认为姿态还算优雅。师兄微笑了一下,大概是被我的优雅征服了吧。之后我才知道那个勺子不是用来舀着喝的,而是拿来搅拌的。真是给当时的自己跪了。02工作多年以后,有一次认识了一个公关公司的人,她对我说,我每天都会见很多人,但你真的是我见过的人当中,最有趣的。你跟每个人都有话聊,而且你懂很多,听你聊天特别有意思,能学到东西(敲黑板,这种借别人的话夸自己的招数,你们要学起来)。我当时就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那你能详细说一下,我到底怎么有意思吗?”可能是她被我的厚颜无耻给震住了吧,居然就配合了。她说我讲过两件事,让她印象很深刻。第一件事是我讲去日本玩的时候,发生的笑话。我同去的一个男生,他女朋友听说日本的液体卫生巾特别好用,让他去便利店帮自己买。这个男生跟我一样,英语烂爆了,怎么才能让服务员知道他要的是液体卫生巾呢?他灵机一动,用肢体语言啊。他指着自己的下体,双手做出划船的动作,嘴里一直说,“water、water”……效果很明显。售货员差点要报警了。他求助地看我,让我用英语帮他,身为他的朋友,我义不容辞地……闪人了。第二件事是我讲自己去美国玩的时候,听到一个妈妈跟孩子的对话。在我们中国,路上遇到乞丐,妈妈一定会对孩子说:看到了吗,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变得像他一样。当时,我在纽约,一群流浪汉在路边躺着,一个白人妈妈带着小女孩经过,白人妈妈对小女孩说:看到了吗,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就可以帮助他们。那个女生说,我当时讲了这个事,还跟她讨论了中美教育的差距,我们都很感慨,美国小孩的格局真的好高,从小就知道要改变世界。天啊,我居然这么有深度过?简直不敢相信。那个女生还说,其实刚认识我的时候,觉得我其貌不扬(妈蛋,一定要这么实在吗?),但是跟我聊天之后,真的很羡慕我,希望将来能和我一样。她问我,聊天这么有意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不是逼我自吹自擂吗。太好了。合法装逼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我认真想了一下,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我看过很多书;第二,我去过很多地方;第三,我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用心去观察,回来我都会写文章,表达我的体验和思考。这些归纳为最简单的话,那就是我见识多了吧。03我才发现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大学的时候我很怕跟见识多的人聊天,因为会格外照亮我的无知。现在我跟谁聊天都不会冷场,因为我永远找得到话题,也永远接得住话题。别人说台北真的很文艺,我就会说,是啊,在一家破破烂烂的糖水店,墙面的留言全都很诗意,都是那种“我没钱,把影子抵押在这里行吗”。我当时都被感染了,也决定展示一下我的文化底蕴,写上了:我没钱,把脂肪抵押在这里行吗。别人说尼亚加拉瀑布超级美,我就会说,我去过我去过,我一到那里就走不动路了,因为瀑布附近有一个热狗摊,那里有全世界最好吃的热狗,我一口气吃了4个,结果一直胃痛,差点住院。说到这里,我有点困惑了,上面这些故事讲的真的是我的见识吗。你们就当没看见好了。以前跟见识多的人聊天,听到很多陌生的名词,我听不懂,却不敢问,不敢说。现在,我听不懂的东西,就直接厚脸皮地问,这是什么?我完全不知道哎。我可以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无知了。因为我不再自卑了。因为我有十足的底气,知道自己懂什么,不懂什么。不懂的东西,没关系,我去了解就好了。更重要的是,因为见识过更大的世界,看过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看过极端的奢华和极端的贫困,看过穷得特别开心特别坦荡的,看过把自己变性成男的又变回女的,所以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了接受不一样。世界的美好,就在于它的多元性。人生的美好,就在于它有各种活法。所以在生活中,跟任何人聊天,我都不会随意去判断别人的生活方式,不会把某种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比如:我从来不会对30岁的单身人士说,你不结婚人生就不完整;我从来不会对35岁没要小孩的人说,你不要小孩以后一定会后悔。我从来不会对40岁要去学滑板的人说,你也不想想自己多老了。看过了很多风景,看过了很多人生,所以不再把自己当成衡量万事万物的尺度。当你没有站在更高的地方,你就不会看到那更远地方的风景,不会明白已然合理的人和人生。见得多了,那些超出正常范畴的人或事,才不会觉得不正常,只有开始理解和包容众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才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以前有个邻居老太太,快八十岁,单身独居,无儿无女,但是出门一定身着手工刺绣旗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也许她也曾饱受非议,但是那种见识随着岁月的沉淀化作了优雅,就像我说的,但愿六十岁时,我还能依然玩世不恭。

咪蒙为什么会火起来?

米兰
人义
咪蒙之所以能火,肯定有她的道理,猫姐总结了以下几点,觉得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1、追热点,能够抓住当下最新最潮的新闻做文章。今年国庆最后一天,鹿晗和关晓彤公布恋情,咪蒙紧跟潮流,写了一篇《鹿晗对不起,擅自喜欢你》,引发许多读者关注。如果你细心观察过,咪蒙还蹭过霍建华林心如、吴亦凡等等不少明星的热点。2、咪蒙的标题总能引发读者好奇,让人有点进去的欲望。《90后还在单身,00后已经分手6次了》,《真正的心酸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无人倾诉》,也因为深谙人性,咪蒙最近写了一本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文章标题有吸引力,读者忍不住要点进去看,出的书也忍不住要买。据说,咪蒙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近100个标题,放到3个顾问群进行投票,反复琢磨推敲才最终决定用哪个。3、文章内容有情绪,能引起读者共鸣。《别!再!劝!我!生!二!胎!了!》,看了这篇文章,一些被逼生二胎的妈妈会说:哇,说的好有道理,就是这个样子,我就是这样想的,怎么可以这么理解我?咪蒙还经常在文章中用“妈的”,“老子”,“瞎逼逼”等犀利口语化的词语,如果你平时在工作中生活中夹着尾巴做人,那么在咪蒙这里,你可以痛快淋漓破口大骂“老子天下第一”发泄情绪。4、有争议的话题才能引发共鸣。咪蒙经常写出一些有争议的文章,有的人喜欢咪蒙喜欢的不行,有的人却嫌她low逼,这样才能持续引发讨论和关注。5、善于抓住读者痛点,知道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内容,时常根据读者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调整文章内容和推送频率。比如国庆假期,咪蒙的文章就不会大篇幅推送,一来大家都放假了,回家的回家、旅游的旅游,咪蒙就做成一个简单精美的小图片,问候一下大家假期过的怎么样呀,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一篇《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特别不想上班》说出了多少节后综合症人的心声......6、善于对文章进行排版,符合读者阅读习惯。每篇文章,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每段不超过40个字,段与段之间,行与行之间也有他的排版讲究,并且还会贴心的帮你划重点,重点的内容帮你标记出来,让你阅读起来更轻松。7、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爱护粉丝,经常和粉丝打成一片,和粉丝留言互动,调查、征集粉丝想看什么内容,想听什么课程,搜集粉丝提供的内容并且整理成读者爱看的文章……这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是她火的一塌糊涂的秘密吧!互联网、微信问题答疑解惑,欢迎加猫姐微信:limiaomiao-build,一起成长。

女朋友是咪蒙粉丝是一种什么体验

墓门
落水狗
咪蒙的粉丝居然能谈到男朋友?那这男的得有多贱。

为什么咪蒙写了一篇文章孩子就有学可上

张辉
和而不唱
任何一篇文章,传播上百万次以后都不属于作者本身了。有的人看到的意思是“它讽刺了一些正在作恶的人”,但并不排除还有的人会因为这样一篇极度偏激而具有煽动性的文章停止自己的善意。

如何评价《完全写作指南》?

红剪花
是谓无方
劳拉·布朗教授曾在传说中的哥大开设过文学写作课程,并拥有三十年的各类型写作辅导经验,其经验总结出的“六步法”有着广谱的适应性,无论是公务写作、校园写作、生活写作还是文字创作都可事半功倍。作为一枚陷入毕业论文写作困境的研究僧,感觉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在浏览了书中分门别类的写作指导之外,着重啃读了布朗教授关于论文写作的章节。所谓“六步法”同样适用于论文,指的是行文的六个步骤,分别为: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以及修改。六个步骤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套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排序加以灵活应用。之前困扰我们苦苦憋文的重要元凶便是我们试图“一劳永逸”地直奔主题,在准备完全不充分的情况下直接下笔写初稿,然后直接毫无悬念地文思枯竭。在《完全写作指南》中,布朗将研究性论文化为五个具体的阶段:第1阶段:理解任务在这一个阶段中,包括了“六步法”中的两项关键要素:目标与读者。“撰写研究性论文的目的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调查”,而论文的第一读者则是我们的导师。在落笔之前,我们需要和我们的读者(导师)充分沟通论文的要求,包括字数、类型、引用方法等,以免多走弯路。第2阶段:确定主题在这一个阶段中,读者依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大量阅读与讨论,我们才能为论文找到支撑与思路。作为学生,问题意识往往并不足够,在获得导师的建议与许可后,可以避免写了大半从头再来的悲剧。第3阶段:开始研究这是论文成型的最复杂亦最关键的一步,“六步法”中的“头脑风暴”与“组织”将在这一步骤闪亮登场,布朗在书中比较有启发性的观点是:论文并非一个人的思考结果,而是一群人(同题研究者)通过文本“沟通”后的产物,阅读与思考本为一体。在研究阶段,首先需要收集资料:书籍、期刊、报纸并附加上网络,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依靠于网络,正式出版物在资料中应占据相当比例。这些收集的资料将成为日后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与引用信息,并通过提纲进行适当的组织,得以形成论文的骨架。在整理资料的研究过程中,布朗给出了“提纲卡片”的妙招:即用不同颜色的卡片记录三项内容。01参考文献记录卡包括:作者、标题、出版物、年份等基本信息,便于日后引用。02注释记录卡记录文献中的观点、论据、引语等,基本就是总结资料中的干货。包括:作者、书名、页数、内容等。具体的格式为:引用:“逐字逐句复制下来,包括所有的标点符号,将所有内容放置于引号之内。”复述:用自己的话将原内容表述出来。总结:记下段落大意。03提纲记录卡将研究中的想法记录下来,更接近于头脑风暴,以卡片的形式方便排列整合。第4阶段:打初稿到了这里,基本就是“开始写吧”的节奏,越早动笔越好,一边写一边进行补充研究。第5阶段:修改既然写论文已然花去了足够多的精力,何不在最后多一点时间查查小问题,以免因为错字、引用不规范等问题贻笑大方。除了关注论文的主体写作步骤,布朗教授还贴心地写下了如何避免抄袭的小贴士:学会改述,并对所有非常识的内容进行标注,标明出处。而对于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也进行了另篇详细指导,读来亦十分受用。虽然几万字毕业论文的焦虑尚未解除,但拥有一本诸如《完全写作指南》这样的论文伴侣,多少让人觉着欣慰。

学子问道教育是在西安做学历提升的吗?

兴象
一张一弛
学子问道教育是在西安做学历提升的,给大家看普及一下学历的重要性北大校庆会上,校长把“鸿鹄之志”念成了“鸿浩之志”,被网友们群嘲。校长在致歉信中说,他生长在内蒙的一个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小农场。文革时期,教育停滞,他们几年都没有课本可念。只能靠背诵毛选后面的注释来学习近代史。 尽管条件匮乏,他还是把仅有的毛选背得滚瓜烂熟。在考试前几天,他才知道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谓语。他质朴地承认,自己文化不够,知识不够。 在北大校长的光环下,只是一个从恶劣的教育环境中脱颖而出,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普通人。 《极限挑战》第四季第一期,也巧合地谈到了高考这件事。队员们回到1978年,赶鹅挑粪,放羊煮饭,砍柴抓麻雀,辛辛苦苦地靠体力劳动赚工分。 只有高考能改变命运,能将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救出来。剧组不给灯,他们就借来火把,靠着微弱的火光背题。三更半夜,微弱火光,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年代的高考生们,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高考机会。 02如今某些大V和营销号,不负责任地鼓吹反智主义。鄙视知识,也鄙视知识分子。反智主义的名言是:“读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给高中毕业生打工。” 但事实上,「学历不重要」却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鼓励实习生退学的咪蒙,自己文学硕士毕业。当年反对应试教育,毅然决然退学的韩寒,人到中年,却说“不建议在大学前离开学校”。 那些叫嚷着“数学滚出高考”“英语滚出高考”的人,最后都沦落到自己滚出高考的下场。 许多农村的父母都会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别像我一样。”他们磨破嘴皮子,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吃苦受罪。 反智主义的盛行,让许多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相信了“北大毕业卖猪肉”,“辍学创业就能当老板”这些不真实的幻象。 现实是,辍学创业,赔穿老底才是常态。而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陆步轩,猪肉销量已经过十亿,成了土猪肉第一品牌。 03我有个朋友,大学还没毕业,就辍学去北京了。他坚信成功学,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说是在创业。 几年之后,他同寝室的兄弟都升职加薪、事业有成了。只有他没有学历,创业又失败,就连找女朋友,都要先骗人家自己是名校毕业的。 后来他又辗转去了深圳,由于没有本科学历,所以只能从事一份特别辛苦的工作,来赚钱养家。 一个人最好的几年青春,对他而言,成了一场空手而归的白日梦。 而我另一个朋友,虽然刚进大学时成绩平平,却在一开始就立下了考研的志愿。大学四年,他抓住每一分钟时间,学习、复习、刷题……大四那年如愿考上了研究生,后来又考上了博士,还出国镀了金。 回国后,他被一所省级重点大学作为人才引进,薪水不菲,还有一大笔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现在,他是学校重点培养人才,每年光是发表高水平论文所得到的奖金,就远远超过我的年收入。04不可否认,在阶层尚未完全固化时,求学仍然是许多平民家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去年十二月,互联网大佬们的饭局引起网友们广泛的讨论。参与饭局的人里,马化腾是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翘楚,雷军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的牛人,李彦宏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周鸿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刘强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而即使是这样级别的大佬们,依然在继续参加学历学习。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校友名单里,我们可以发现马云、冯仑、牛根生、范敏(携程CEO)、洪晓波(唯品会CEO)等许多响当当的名字。 那些传说中没接受过教育却当了老板的人,大都只存在于传说中。“不上学就能当老板”,只是幸存者偏差造成的错觉。我也有一些初中就辍学的朋友,他们现在从事着最辛苦的工作。商场促销员、外卖员、餐馆服务员、超市收银员,每个月赚几千块辛苦钱。他们早早地结婚,背上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想要应聘轻松一点的工作,起码需要大专学历。 05印度电影《起跑线》中,孩子上私立小学,父母不仅要买学区房,还要跟着面试。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父母甚至不惜住到贫民区,装成穷人,走特困生通道入学。上海私立小学入学季,竞争也已经严苛到了「考查三代」的地步,父母的身材胖、学历低,都会拖孩子后腿。 相对富裕的家庭尚且把金钱和精力都砸在孩子的教育上,挤破头皮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贫穷家庭的孩子,如果相信「读书无用论」,就是掉进了坑里,下场可想而知。学历是求职的敲门砖。企业在招聘时,第一道门槛就是学历。 我有个朋友就读于一座非211 985的一本院校,在毕业后的一次招聘会中,HR一进门就直接说:“不是211、985院校的同学,可以先离开了。”她当时唯一的感受就是:“为什么我高三的时候没有再努力一点。”而最有名的大学辍学者比尔·盖茨,是这样回应教育怀疑论者的:“虽然我从大学辍学,然后幸运地在软件行业有一番建树,但是获得学位是更可靠的成功之路。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甚至,有迹象表明:大学毕业生比未获得学位的人的生活更健康。” 学历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眼界和思维方式。在接受过教育之后,你会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会理性地思考问题,规划人生。会更懂得和家人沟通,教育后代的方式也会更加科学。 这些无形的财富,也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 06这个浮躁的时代,出名成功的机会看似很多,好像不管什么学历都能当抖音网红、游戏主播。但这些其实都是这个物质年代的虚无的幻影。 每一个成功的草根背后,都躺着千千万万失败的草根。你如何保证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呢?你又如何承担不幸运的后果呢? 没有根基的成功,又能持续多久?直播的红利期过去后,有多少貌美的主播沦落到吃土的地步?许多年轻人自恃青春无敌,可青春这玩意儿又能维持几年? 三毛说:“没有根基的人,将来走任何一条路,都比那些基础深厚的人来得辛苦和单薄。” 所以,脑子清醒的人,比如关晓彤、王俊凯、吴磊……这些少年成名的明星们,都纷纷选择了参加高考。那些退役的体育明星们,首选也是去上大学。不要沉迷于短暂而虚无的快乐,不要迷信近乎不劳而获的成功之路。努力努力再努力。给自己穿上知识的铠甲,才不至于在青春的潮水褪去之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