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去美国读研究生必须考GRE吗?

礼乎
次矣
不是的,分专业来的,申请美国研究生有的专业必须考GRE,有的则不需要。GRE全称是Graate record examinations,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主办,是美加大学各类研究生院(除管理类学院,法学院)要求申请者所必须具备的一个考试成绩,也是教授对申请者是否授予奖学金所依据的最重要的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中国归口管理和承办GRE等国外考试。GRE考试分两种:一是一般能力或称倾向性测验(General Test或Aptitude Test),二是专业测验或称高级测验(Subject Test或Advanced Test)。一般能力考试为双模式考试,即逻辑作文考试为计算机化考试,语文和数学部分为纸笔考试。一般能力考试主要是考察应试人的基本英语能力以及对英文方面知识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它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分析性写作部分(Analytical Writing),包括两个任务,分别要求应试者对一个问题发表个人的观点(Issue Task)和分析一个论点(Argument Task)。分析性写作部分的机考时间总共是两小时;第二部分为词汇(Verbal)部分。该部分内容很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科学、艺术、政治及历史等领域;第三部分为数学(Quantitative)部分。该部分皆为数理上的基本问题,包括几何、代数、统计图表、智力测验等方面,主要目的在于测验考生基本数学的潜在能力和对数理方面问题的理解判断及推理反应能力。题目难易、深浅程度,有时取决于考生对于题目叙述与说明的理解。美国哪些专业不用考greGRE考试一般针对美国理工科和一些文科专业,并不是所有专业都要求有GRE成绩,如英语教学专业(TESOL),还有很多大学只要求申请人提供托福成绩。某些大学的一些交叉学科,如工程管理、图书馆信息系统等专业也不需要GRE成绩。所以,如果考生选择这类专业完全可以避开费时费力的GRE考试。

去美国读研究生毕业难吗?

顺始无穷
微明
不知道你听谁说美国的研究生入学容易?而且还是“和英国相比”……事实是,英国的研究生比美国的容易。因为英国的高等教育已高度产业化,它的硕士分为授课式和研究式,授课式硕士只要申请基本都能上,不需要推荐信也不要什么研究背景,只要你出得起钱,GPA 2.5都可以进名校读硕士。但是想毕业却不容易,因为英国的硕士学制短(1年),而且能否毕业全是依靠课业成绩,如果语言不过关、专业基础差的话很容易挂科。一年中8门课有一门不及格就不给学位还不让重修必须回国,许多想去英国镀金混文凭的都是这样栽了进去。相比之下,美国的硕士因为没有明确区分授课式和研究式,TOP100的大学的研究生都是按研究式标准录取,除了GPA必须达到3.0、还要看托福GRE成绩(T100+,G1300以上)、有否“研究背景”,推荐信也是必需的。所以“进”要比英国澳洲难得多。特别是中国本科生因为缺乏研究训练,想进入TOP100读研究式硕士,更是难上加难……至于毕业难度,英国的硕士前面已经说过,读授课式不易。美国做研究式硕士除了上课以外,还要做论文,和国内的硕士非常相似,只要你有在国内读研毕业的能力就没有问题。你的GPA还算不错,3.5再加上合格的语言成绩,可以进入英国一流大学读授课式硕士,去美国读研究式……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一试。

研究生留学美国!

父母于子
消防犬
去美国读研究生要求与条件:  1、本科毕业  2、有托福或雅思成绩  3、要考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23530GRE或GMAT,GMAT通常是指商科要考的, 但是现在有些商科也同时支持考GRE(现在有些名校有这个趋势); 其他的专业考GRE  4、大学各科课程成绩单、推荐信等相关资料的准备  美国研究生申请流程:  一:制订目标  如果有赴美读研的打算,大二、大三就要尽早开始考虑,并着手准备。  要点:可以初步为自己制订一个目标学校,并在本科期间学好各门功课,使自己尽量取得高一些的GPA;可以开始着手准备GRE考试。  二:确定考试时间  美国入学时间分为春季和秋季,其中秋季是主要入学时机,春季入学是秋季入学的补充,申请的人少并且基本没有奖学金,一般不推荐。如果想2008年秋季入学的话,现在开始准备已经来不及了。由于GRE一年只能考两次,而托福每个月都有机会考,在确定考试时间时,应先确定GRE的考试时间,然后在GRE的前后2至4个月内选择托福的考试时间。以2009年秋季入学为例,考生有两种方案:一是考2008年6月份的托福、10月份的GRE;二是考6月份的GRE,9月份的托福,但第二种方案对于事先没有准备的考生来说,时间显得有些紧促。  要点:建议考生先考GRE再考托福,这就如同爬山一样,先爬大山再爬小山,就会感觉难度小很多。GRE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托福词汇,考完GRE后,考生只需要再加强一下听力和口语就可以轻松应付TOEFL了。另外,GRE的有效期5年,而TOEFL只有2年,很多牛校都要求学生提供一个尽量新的TOEFL成绩,比如是一年以内的。所以考生可以在考GRE后再来规划考TOEFL的时间,GRE则可以尽量早考。  三:报名  要点:GRE报名不难,不会像早些年的托福出现一位难求的局面,但建议学生尽量早一点报名,这样对于机考时间和考场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新托福实行后,新增了很多考位,报名紧张情况得到很大缓解,对于有准备的考生来说,报名难度也不大。  四:参加考试 去美国读研究生要求与条件:  1、本科毕业  2、有托福或雅思成绩  3、要考GRE或GMAT,GMAT通常是指商科要考的, 但是现在有些商科也同时支持考GRE(现在有些名校有这个趋势); 其他的专业考GRE  4、大学各科课程成绩单、推荐信等相关资料的准备  美国研究生申请流程:  一:制订目标  如果有赴美读研的打算,大二、大三就要尽早开始考虑,并着手准备。  要点:可以初步为自己制订一个目标学校,并在本科期间学好各门功课,使自己尽量取得高一些的GPA;可以开始着手准备GRE考试。  二:确定考试时间  美国入学时间分为春季和秋季,其中秋季是主要入学时机,春季入学是秋季入学的补充,申请的人少并且基本没有奖学金,一般不推荐。如果想2008年秋季入学的话,现在开始准备已经来不及了。由于GRE一年只能考两次,而托福每个月都有机会考,在确定考试时间时,应先确定GRE的考试时间,然后在GRE的前后2至4个月内选择托福的考试时间。以2009年秋季入学为例,考生有两种方案:一是考2008年6月份的托福、10月份的GRE;二是考6月份的GRE,9月份的托福,但第二种方案对于事先没有准备的考生来说,时间显得有些紧促。  要点:建议考生先考GRE再考托福,这就如同爬山一样,先爬大山再爬小山,就会感觉难度小很多。GRE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托福词汇,考完GRE后,考生只需要再加强一下听力和口语就可以轻松应付TOEFL了。另外,GRE的有效期5年,而TOEFL只有2年,很多牛校都要求学生提供一个尽量新的TOEFL成绩,比如是一年以内的。所以考生可以在考GRE后再来规划考TOEFL的时间,GRE则可以尽量早考。  三:报名  要点:GRE报名不难,不会像早些年的托福出现一位难求的局面,但建议学生尽量早一点报名,这样对于机考时间和考场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新托福实行后,新增了很多考位,报名紧张情况得到很大缓解,对于有准备的考生来说,报名难度也不大。  四:参加考试 去美国读研究生要求与条件:  1、本科毕业  2、有托福或雅思成绩  3、要考GRE或GMAT,GMAT通常是指商科要考的, 但是现在有些商科也同时支持考GRE(现在有些名校有这个趋势); 其他的专业考GRE  4、大学各科课程成绩单、推荐信等相关资料的准备  美国研究生申请流程:  一:制订目标  如果有赴美读研的打算,大二、大三就要尽早开始考虑,并着手准备。  要点:可以初步为自己制订一个目标学校,并在本科期间学好各门功课,使自己尽量取得高一些的GPA;可以开始着手准备GRE考试。  二:确定考试时间  美国入学时间分为春季和秋季,其中秋季是主要入学时机,春季入学是秋季入学的补充,申请的人少并且基本没有奖学金,一般不推荐。如果想2008年秋季入学的话,现在开始准备已经来不及了。由于GRE一年只能考两次,而托福每个月都有机会考,在确定考试时间时,应先确定GRE的考试时间,然后在GRE的前后2至4个月内选择托福的考试时间。以2009年秋季入学为例,考生有两种方案:一是考2008年6月份的托福、10月份的GRE;二是考6月份的GRE,9月份的托福,但第二种方案对于事先没有准备的考生来说,时间显得有些紧促。  三:报名  要点:GRE报名不难,不会像早些年的托福出现一位难求的局面,但建议学生尽量早一点报名,这样对于机考时间和考场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新托福实行后,新增了很多考位,报名紧张情况得到很大缓解,对于有准备的考生来说,报名难度也不大。 四:参加考试 五:准备材料  考生参加完GRE和托福的考试后,就应着手准备各方面的申请材料。首先需要去学校开具一份本科期间的成绩单。另外,需要重点准备一下个人陈述和推荐信。  要点:申请学校时最重要的是将自己描述成最合适的学生,而不是一味将自己夸成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美国大学更关心的是你能给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带来什么,所以,在申请的时候多强调自己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已经取得的专业成就和心得体会会比较能打动美国教授。申请材料中主要包括GRE、TOEFL成绩、个人陈述、推荐信、GPA(本科成绩)等几项,其实任何一项上的突出特点都有可能吸引美国人目光。比如找到一些有分量的教授来写推荐信,在GPA中突出自己的专业课成绩等。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准备一份漂亮的材料并非难事。如果考生觉得有困难,也可以找留学中介来帮忙润色。  六:递交申请  GRE和托福成绩一般考后一个多月就可接收成绩单。准备好材料、拿到GRE、TOEFL成绩后,就可以向有意向的多所美国高校投递申请材料。这个步骤要在2008年圣诞节前完成,以保证学校可以在2009年1月份前接收到你的申请。  七:等待OFFER  2009年1月至5月,是等待OFFER的时间。有些高校速度很快,顺利的考生可以在2009年1月份就接到录取通知;最迟的OFFER也会在5月份进行发放。这期间应密切关注学校的动态,与学校保持联系。  八:准备机票和行李  2月至6月,在接到OFFER后,就可以开始订机票,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了。  总结:一般来说,通过考GRE进入美国高校读研,整个过程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如果学生可以拿到全额奖学金的话,申请费、材料费、GRE、托福考试及辅导费以及机票费等各项费用加在一起,大概在1万至3万之间,具体数目依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只要有学士学位都可以申请美国的研究生课程至于能不能申请到排名靠前的大学版就要看你的实力了权通常国外大学比较青睐与中国的211工程大学如果你的学校不怎么样,那么只能拿你的成绩说话了大学的平均绩点大概多少?托福分数多少?GRE或GMAT成绩多少?除了这几个硬性的标准之外,还要看你的个人素质:例如有没有获得获省市级的荣誉?有没有发表过优秀论文?有没有社会实践经验?...要知道那些牛大学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个申请人,已经没有什么入学标准了,都是择优录取!凭什么能在这些人当中脱颖而出?而且还要拿全奖?不是我破你冷水,申请学校之前首先要认清自己的水平祝你好运吧!

出国读研究生的同学么

氪星石
式微
 总则  1. 坚持DIY。  2. 学术能力。教授之所以要录取你,他们最看重你的,不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33931是因为你托福高,也不是因为你PS写的天花乱坠,而是看你的学术能力。学术能力!你认为教授真的会对你的白血病抗争史感兴趣吗?你认为教授会对你的能歌善舞幽默开朗感兴趣吗?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对大学的录取是有帮助的,但研究生院还是突出专业能力的地方。教授要找的是能帮他们做事情的,能参与他们研究,理解他们学术成就的学生,跟他们一条道上的人,或者,至少看着是有点学术潜力,能培养成同道中人的人。所以整个申请里都务必突出这四个字的主题,大学期间多参加一些专业项目,得一些专业奖项,发表点论文,写点专业文章,参加一些相关权威组织、活动之类,这些东西才是教授感兴趣的。如果觉得自己造诣不够,申请中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学术论文都来得及,只要行动了,永远不会晚。  3. 申请其实不难,但是很琐碎,你将花费的时间远比你预算的要多得多。  4. 既然是本科生,我们不用和工作了好几年的职场牛人,或者有着强大研究学术背景的国内博士生们比,我们只要做得比大部分本科生好就够了。  5. 注册一个专用的权威的邮箱(还要政治稳定,不要动不动说退出中国市场,否则到时候哭也没用),不要把它用于其他注册,否则你会收到很多垃圾消息,常常空欢喜。  6. 如果对学校某个方面有问题,直接发邮件去问学校,或者直接打电话问学校。这是最权威的答案,不要问别人或者论坛,都没用。如果哪个小秘特别热心,回答得很详细,记下他/她的联系方式,以后该学校有问题都去问他/她,一般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但也不是每个学校都这么热情,有时候被无视或者被冷遇或者延迟回复一个月是常有的事。  7. 直接打电话是最最有效的沟通和询问方式。打过去之前先打个草稿,不要表现得紧张,对方不会怜悯你的紧张。但是小秘人都很NICE,对话一般是随意而愉快的。  8. 不要过于依赖论坛。论坛可以知道一些信息和知识,但不要依据别人给的背景和选择学校来给自己定位。因为论坛里往往只写出自己的GPA和GT,完全忽略软条件(PS,CV,RL,WS,WHY ESSAY等),而这些对申请结果的决定性性远大于GPA和GT。  9. 申请中必须和至少一个本土美国人交流,他们帮忙修改文书,给出一些学校、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的建议。如果不认识外国人或者不好意思找人帮忙,就去外教机构雇一个一对一私人家教。学历要高,毕业于名校,收费可能贵一点,但都是有回报的。他们润色出来的文书也比较好。与其靠中介,不如请他们比较靠谱。而且他们再贵也比中介便宜(我找的一位是三小时一千元,UCDavis毕业,来了三次共十小时,改完了我一篇PS,三篇WS,七篇WE,给了我很多选校建议。加上外教机构介绍费用总共才花了三千多,文书还是地道美语,美式逻辑。  10. 父母的支持狠重要,一定要让他们支持你。否则对于大部分没经济来源的本科生而言,没有他们的拨款,你什么也做不了。  11. 大形势很重要。如果美国经济不好就业率低,一些方便留美工作的专业可能很难申,一些镀金专业可能非常宽松,录取率高得惊人。  前期准备  12. GT很重要,重要性在于如果你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要求,一般没希望申请。但不至于重要到达到了学校要求之后还要一遍一遍考得更高,如果不是有特别癖好,那真的没必要。比GT重要的东西多得是(具体下述),完全没必要花在这上面。  13. 注意各校对GT的单项分数要求。  14. 不要相信网上总结的各校GT要求,那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数据,而且多偏低,要自己亲自去每个学校的系里的官网查,每个系要求都不一样的。  15. 考GT拍照的时候拍拍好,记得微笑~ 以后成绩单要复印寄给学校的,留下好印象。  16. 考托福不要超过三次。人生没那么多机会让你原地转圈,你必须为自己负责。而且相信就算托福很糟,也终有办法解决的(具体办法下述)。  17. GPA如果觉得不满意就抓紧重修。  18. 大一多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大二大三多参加一些学术性质的,和专业相关的比赛、活动和项目,争取写两篇论文。每次重要的活动记得拍照片,实习要留下实习证明,获奖证书,用稿通知单等务必都保存好。  19. 叫家长开好银行账户,准备好一笔存款长期放在里面。最好开银行VIP客户,以后开财产证明不花钱,要几张有几张。再办张附属卡,以后拿去美国用,全球VIP。  20. 成绩单学校开的,学校封信封;专业排名学院开的,学院封信封。信封上的章必须和信封里的文件上的章一致,否则无效的。  21. 积累几个关系很好的老师,方便出推荐信。如果要找牛老师签推荐信,需要提前至少一学期准备——先选他们的课,再有很好的表现,再不忘时时联系,表述自己的学术心得,期末无比认真对待拿个好成绩,最后(一般也有个半年)再说推荐信的事情。也不要说的太晚,很多老师太受欢迎,怕写的推荐信太多会贬值身价,一般一年会有推荐的限额,去晚了他们会不高兴签了。  22. 实习也要好好做,交到手上的任务最后很可能成为Writing Sample。实习里的上司最后可能是推荐人。  23. 辅导员的帮忙很重要,申请期间经常会麻烦她/他老人家查找很久以前上交的实习证明或者开各种排名证明,出借成绩单之类的。  24. 选校最简单的方法,是拉一张前一百排名名单,注册一个邮箱,一支铅笔即可。名单上符合自己大概要求范围的每个学校都要一一亲自去官网查看。主要看:1.是否开设申请的学位,学位专业方向设置 2.GT成绩要求 3.申请截止的Deadline,是否Rolling(先到先审) 4.是否要通过专业机构投递(如法学院的LSAC) 5.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如招生规模特别小(全球15人),或者专业非美国本土校区之类 6.关心财政的看看Financal aid那块。每个学校这么找过来,然后一一在排名名单上做好记录,有的不适合的马上划掉。每个学校特色不一样的,有的偏好有工作经验,有的喜欢应届生。这些都可以在简介里看出来(“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是来自……”)。当然也有感兴趣的有正好符合条件的,一百个看下来总有这么十几个是自己的实力加兴趣还对口的,而它们的排名也一般都呈梯度拉开,这样,一张初步的选校名单就这么形成了。  25. 每个学校都务必是自己很想去的学校。申那些不想去纯粹保底的学校根本没意思。  26. 如果有个学校很想去,GT没达标,可以发邮件问问其GT要求是否flexible,如果小秘回答是,可以继续该校申请。如果小秘回答不行或者干脆不回信(还不死心可以直接打电话问问),就划了吧。  27. 如果有Dream School,Dream Professor,务必找到他们的简介,一般CV里都会有他们的几篇文章可以下载阅读,并附了联系邮箱。仔细研究之后直接发邮件去和老师探讨,这样的套磁才是高质量高水准的。  28. 确定了选校尽快联系ETS寄GT成绩,一般一个月左右才会到达。其他材料可以慢慢做。  29. 买台好点的打印机放在电脑旁边,买好一厚叠120gA4白纸,准备好两个废纸袋。具体操作见第74条。  Personal Statement  30. PS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神奇。绩点不高托福不够,想凭一篇PS进名校?坦白地说,不可能。但是WS+CV+PS+RL可以做到。不过仅仅一篇PS是达不成这么大的功劳的。PS是重要,但还有东西比PS更重要。  31. 每个学校都有对PS的要求,确定选校名单之后一一仔细研究。一定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写。  32. 写之前务必阅读大量同专业的前辈们的真实PS范例(一般网上有下)。  33. 一切能在CV中写的东西都不要写进PS(诸如GPA,GT,所获奖项,参与的活动和项目,发表论文等等)。PS是展示这些量化的客观要素之外的个人个性化陈述。诸如求学动机、自身的性格特点如何适合此专业、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等。如果硬件条件一般的同学,不建议写天花乱坠天马行空的炫技版PS,写点诚恳实在的东西看上去更靠谱一点。  34. 很多不要求WS的学校会把PS当WS来看,所以无论内容和结构都要力臻完美。  35. PS里可以写选校理由,或者另外写WE。  36. 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以往经历与学校特色加以整合,得出“我这么活着这么多年,有这么多坎坷经历,就是为了读你们学校,恰恰是你们学校如量身定做般满足了我的人生履历及未来需要”那么特别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PS+Why essay了(。。囧)。  37. 文书,论文的翻译不要相信翻译公司或者什么翻译机构,全部是用翻译软件翻的。  38. 先自己把PS、文书们都写/翻成英文,然后请老外修改。不要找什么PS修改机构,要找个老外坐在你旁边一句一句修改,因为经常会有老外根本看不懂你这句话什么意思的情况,你在旁边就可以向他解释,然后他恍然大悟,开始修改。  39. PS没有标题,页眉处注明PS及申请人、所申学校及专业即可(CV、WS、WE同理)。  40. PS的语句必须精简,精到删掉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字都影响原文表达。关于词的挑选,可以用thesaurus一一斟酌。  41. 所有文书全部Times New Roman字体12号,双倍行距。PS一般控制在两页之内,不要去偷偷修改缩进之类的数据,教授们手上N多标准文书,你有没有改一看就知道。  Curriculum Vitae  42. 个人认为几个要素的重要性(文科类,尤其法学院):CV>WS>GT>GPA>PS(含WE)>RL。你需要用GPA证明你的一般学习能力,用GT证明你的英语水平及标准化考试能力,用CV囊括你这大学三年的专业建树,用WS来表现专业研究的具体水平,用PS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个性化因素,用RL从其他侧面旁敲侧击勾勒出申请者的另一个形象,用WE表示你申请该校的诚意及个人需要。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而即便是相对来说排位最最不重要的RL,也必须倾注大量心血(参见第21点)。所以总的来说,这些指标没一个是不重要的,都必须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只有尽力将各方面做得尽量无可挑剔,才可能获得好的结果。  43. CV非常非常重要,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申请者的大概层次,所以CV是继成绩单和GT之后教授看的第一样东西。但一篇好的CV需要靠三年的长期努力和累积(参加第18点)。  44. 找一份专业的CV,不要参考那些牛人教授的,那些太牛了没法比。可以参考美国应届生的CV,用词专业,格式正规。  45. 有了第18条的底子和CV样板,把这些经历罗列上去就OK。注意用词尽量优化。最后最好附上各种活动、奖状、论文发表的照片,大大增加真实性和直观性(如果申的是法学院,更该附上去,让教授觉得你有主张什么都附证据的好习惯)。  46. CV要写得详细且有据可查,比如实习要写上工作单位、地址、电话、上司及联系方式、工作内容、一周工作时间、及离开原因。写获得的奖项要写上举办单位、几个人参加自己是什么位置、指导老师及其联系方式、参赛内容题目、最后页附上奖项照片等等。  47. 能造假的都是不重要的。  48. 申请材料要注意前后呼应。比如CV里写到发表了一篇论文,然后可以说参见WS,WS里附上论文英文版;或者CV里写到参加了某某专业活动,PS里写自从参加了这个活动之后,我的专业生涯兴趣发生了什么飞跃/变化之类。这样能让你的申请看上去更整体,也更有真实性。  49. 如果CV有了很多图片,注意容量压缩,否则网申传不上去。  50. 申请的纸张和打印店的选择也很重要。建议用120G的纸,物色一家最好的打印店。彩打简历里的照片、奖状要印得很清晰,看上去很有质感。  Recommendation Letter  51. 一般学校需要三封推荐信,两封学术教授的,一封实习单位的。要证明的东西:1.学术能力2.英语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如果你有个开设双语专业课的牛教授,或者一个处理涉外事务的实习上司,那真是天赐的良机,马上好好表现吧~!  52. 推荐信不要空泛,要有具体、真实事例。捏造一个事例不如自己亲身去做一个事例让别人有据可写。  53. 让实习那边出推荐信,没门路的话最好不要找单位公家开,会非常非常麻烦且一般不让开,找个实习单位里要好的同事帮忙开就行。  54. 老外一般不肯随便开推荐信的。  55. 开推荐信经常会被拒绝的,特别是社会人士开。表沮丧,练的就是抗击打能力。。  56. 推荐信的信封上除了推荐人签名,自己要写好给哪个学校,申请人名字及签名,申请的专业和网申号(成绩单信封上也要写这些)。否则万一信封掉落,捡起来都不知道是谁的。  Writing Sample  57. WS非常非常重要。而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学术能力的最好体现。  58. 任何与专业有关的文章都能拿来做WS。我当时交了三篇WS,一篇学校期中作业的满分小评论,一篇律所实习时写的代理意见提纲,一篇论文原文。我不敢说自己写得多好,但是我保证这些实实在在的学术类的东西要比你写十篇花言巧语的PS有用的多。  59. 务必找个美国人修改。因为很多中国式的逻辑表达方式在他们眼里根本行不通,甚至很多中文写出来很有趣的有观点的有思想的文章到了美国人手里,因为文化观念及意识形态的不同,觉得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尤其是政法类文章)。  60. 要载论文必须注明是原文件而非发表的版本,没有经过他人编辑和修改。  61. 论文写作格式参考APA第五版。  62. WS要和PS一样精简,反复修改反复阅读,体会其中的逻辑严密性。  63. 如果WS很长,可以一一发小秘邮件询问可否修改字体大小与行距并双面打印。届时你也会听到不同的小秘对WS的态度。有的会说可以,有的说不接受论文,有的说最好挑一篇(当然最后我还是三篇一起寄去了),最牛的一家说他们只看他们规定的文件,其他一律discard。。最后,果然我被这家Waiting List了。。  Why Essay  64. 这是Optional的,但是很有用。Why Essay就是选校理由,比如why yale就是选yale的选校理由。PS毕竟字数有限,选校理由只有一小段好写,怕些不透彻的话可以另外开WE。这也保证了PS为纯粹的个人性陈述,各校整齐划一,而WE各校不尽相同的鲜明特色。  65. 要写好WE,先把各个学校的网页挖透。一般都有专业院系的Brochure,这个绝对是个好东西,务必仔细研读,找到学校引以为豪的特色,然后迎合之。比如某某学校说其藏书全美第三,又经常开国际学术讨论会,那么WE里可以写“我对一个美国视角下的中国法文化很感兴趣,因为美国自身有着成熟的法律积淀及截然不同的文化底蕴。我选贵校的理由之一是因为其藏书众多,我一定能找到各大学者各个流派对中国法律文化的观点,而国际学生会议上我又能听到各个国家学生的想法,这对于我日后回国处理外国客户与涉外案件是相当有帮助的”云云。。  66. 学校一般还公布专业上的课程,务必研读之,找出感兴趣的接得上的课程提一下(比如接上例的中国法课程)。  67. 不要写选你们是因为GT要求低之类的,即使说成“选你们是因为你们是少数并非只看重分数的学校”也不行,如果自己GT低,除了GT成绩单上反映出来之外,整个申请里不要再提。也用不着道歉或者感觉低人一等,尽力展示其他方面就好了。  申请过程  68. 买N个好点的塑料档案袋和文件夹,一个学校一个文件夹,对着每个学校的Checklist,要寄出去都放在档案袋里,档案袋上贴好名字,所致的学校和申请的专业及网申号,连档案袋一起寄出。  69. 不止一页的材料不要用订书机装订,小秘要再拆开来的,很麻烦,用回形针即可。  70. 小秘会先把申请者的材料根据GT和GPA成绩分门别类共教授审阅。  71. 付钱一般去中国银行办国际汇票。如果选校有变动,汇票可以退,带好当时填写的申请书。那边的工作人员一般也都很Nice。  72. 申请费有的可以waive,视学校规定。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一试。写waive申请书时要表明自己经济困难并注明GPA与GT成绩,让学校相信你是个优秀人才不想错失而让你免费申请。  73. GT不高可以主动要求面试。面试时上来强调信号不好,这样为后面巨多无比的Pardon做了铺垫。  74. 在电脑旁边准备两个纸袋,一个放单面废纸,一个放双面废纸。申请中会浪费NNN多纸,经常打出来一看一个词错了再重新打。一旦发现错了马上塞进废纸袋里,否则最后这些大同微异的纸会多得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哪张是正文。  75. 开一份财产证明随材料送出,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美国的镀金类专业申请。  76. 写一份Cover List。  77. 第一份寄出去的千万不要是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因为在寄送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材料可能有很多小错误而一一改正(当然牛人可以做到任何细节完全无误不需纠正)。相对于最后一份,第一份简直是只千疮百孔的小白鼠。  78. 寄出的时候如果是亲手交给快递公司,会有一种神奇的命运感~ 亲吻一下你的材料,好好享受这奇妙的感觉吧!  79. 快递寄出去之后的两三个工作日要记得在网上查询,寄下签收人然后发邮件给学校问是否收到了材料。警惕有时候可能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签收了,材料一直放在个门房间什么角落里,从来没有被拿去审过! 如果发邮件学校不回(通常这时候都很忙)可以直接打电话去,一定要确认已经进了他们的system,才能安心等待消息。  80. 不要贪图快而匆忙准备文书,必须精心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再寄出去。  81. 最好在年底之前寄出,最晚不要晚于二月中旬(如果deadline更靠后的话)。寄出的时间早晚并不影响录取,但是会影响奖学金。一般奖学金发完了就没有了。  82. 那些五六月才截止的学校根本不靠谱,签证都来不及。  83. 网申的尽量网上付费。一旦付费了电脑会自动将你注册的网上信息availbale to 学校(不付费你上传的东西学校看不见的),如果邮寄汇票需要人工调试系统,会慢好几周(想想看每天都有多少申请材料被审阅,慢好几周是慢多少人啊~~ 某网申学校我寄了汇票过去等了一个多星期还不见我网申成功,最后我怕来不及就又付了一遍网上付费,一秒钟就网申成功了。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小秘才发现,最后把汇票退回来了)。  84. 不要试图逃费,无论申请费还是ETS送分费。现在很多学校发现逃费也不会催你,等你自动过Deadline。为了这点钱,不值得。  录取与答复阶段  85. 大部分情况下,在没出结果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被录取之后便开始自我膨胀。  86. 学校的录取一般集中在三月,三月中下旬居多,一部分在四月。有的寄的早的第一批可能年底或一月即得到结果。  87. 如果寄来快递,一般拒信或Waiting List都只有薄薄一张纸,而Offer和AD都会伴随很多表格及学校材料相对厚重些。所以结果是什么,甚至不用拆信封,掂量一下就知道。  88. 大部分学校在发了录取之后都会很殷勤,稍微去问个问题就会问“May I take it you are accepting our offer of admission?”  89. 大部分被拒的学校会问你准备去哪里或者为什么不选他们学校,好方便他们改进。  90. 不要叫被拒的学校的小秘帮你参谋去哪个学校好。  91. 415之前务必尘埃落定,决定好去的学校。  92. 不打算去的学校早点拒掉,积累RP空出位置给后面的同学们。  93. 如果给了财产证明,学校会直接寄I20签证表格,拒掉的学校要寄回去。  94. 不要说什么“像某某这样的学校,只给半奖,根本不值得去”,每个学校的评审教授都阅人无数,你到底值不值得给钱,给多少钱,他们一看就知道。  95. 也不要说某某学校今年很水,有申必进之类的话,你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的,也照顾一下还没有拿到录取的同学的情绪。  96. 如果录取了,也要适当保持联系,可能之后会给奖学金(对于奖学金的评选与录取分开的学校来说)。  97. 被waiting list也要一直写信过去表示持续关注,可能死里逃生。  98. 有很多录取的时候可以拿着这些录取去向个别学校逼奖。  99. 记得感谢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回访一下老师,请客同事朋友们,拿到第一个录取的时候第一时间通知他们,没有他们的帮忙,你不会有今天。  100. 出国留学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当飞机降落,看见一个崭新的国度,陌生的城市在眼角下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激情和兴奋。祝所有正在准备的同学们好运!

本人到美国读硕士想找一位美国妻子(白人)难度大吗

蛋包饭
不时
爱情这种东西 你觉得需要用找吗 碰到了 觉得喜欢就去追阿 美国人比较开放 你自己拘谨了 她们倒不喜欢 Understand, man?如果你是博士,那会更好找。多和你的美国朋友交往,估计在一年内能找到。

美国读研很累吗?我弟在波士顿大学读研究生…对我说压力很大 读的快自闭了……?

坏品位
虽多
很多留学生同学在出国前及出国后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出国前会有这些问题:出国留学到底要学什么课程内容?如何才能快速适应海外学习?不清楚国内外学习方法差异在哪?如何从面试中脱颖而出,面试考官会提问那些问题?在国内没有学过写作,国外论文应该如何去写?出国后又会有以下问题:雅思托福达标了,但是纯英文授课听起来仍然很吃力?疑难问题没人辅导?作业难题,完成不了作业?英文写作有难度,不知如何下笔?临近考试,不知如何复习?挂科后,补考没把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留学生同学们非常常见的问题,压力真的是和在国内没法比的。有人说,出国好像重新投了一次胎。一个人面对新的学校,新的文化,新的环境,甚至,连食物都是新的。如果没能迅速适应,在极端孤独的情况下,恐怕会有恶劣的结果发生。据耶鲁大学发布的研究表明,45%的中国留学生称曾出现过抑郁症状,29%的人称有焦虑症状。足见不能真正适应的可怕。那我们如何调节,减压呢?可以尝试一下以下的方法哦!Small walk找一处风景好的地方,例如公园,花园等,去散散步,或者只是简单的围着走几圈,任何可以改变你视线的地方。如果你在考试季面对比较大的压力,待在同一个地方,面对同样的内容只会让你更加心烦意乱。所以,如果你感觉有压力,不如出去走走,短途的那种,不需要占用太多时间。Visualizing图形化,这个方法有点像是白日做梦的那种。当你面对的压力太大时,不如停下来看,想象你在一个沙滩上,或者一个美好的小岛上,或者和爱豆约会!这个重点就是,想一些正面的东西,能够提高你情绪的那种。如果你能和Ryan Reynolds来一场约会,喝一杯咖啡,你的心情还会低落吗?Listen to music听音乐。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快节奏的,慢节奏的,放松的,听着音乐,可以让你的心跳随着音乐跳动,也可以跟着慢音乐放松自己,两者都适合减压。Jam to your favourite beats如果听音乐还不够缓解,那就,不如跳舞!放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随着音乐跳起来,在家,一个人的那种,伴随着果汁。没有什么可耻,把压力都释放出来,不如跳舞!Have a snack(healthy snack)吃!!面对压力,美食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减压方法。有压力时,我喜欢把很多东西都混到一起吃,例如生菜,苹果,洋葱,豆子等等,并加奇怪的配料。当然,去吃一顿自己喜欢吃的大餐也是减压方式,记得节制,不要暴饮暴食。Play with animals如果你有宠物,有压力时它们在身边就很幸运啦!和动物一起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减压方式,澳洲的很多大学在考试季也会为学生提供动物减压的方式。所以,如果你有太大压力,不如抱一抱喵星人汪星人,或者把压力说给它们听,这样能够帮你很多。Warm shower热水澡。在寒冷的季节了,热水澡是最棒的减压方式,或者即使是在热的天气中。Exercise(ones that you enjoy)锻炼,意味着脑内啡endorphin,而这种也是保持人快乐的重要物质之一。当然,如果你并不喜欢锻炼,跳舞也是有同样效果的。放松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喜欢的方式。所以,留学就像是一场修行,而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但是别让孤独抑郁压垮你的生活,坚持下去,你就会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

美国MBA全额奖学金很难吗?

故外天地
宁固
因为美国MBA费用高昂,很多同学都很关心美国MBA奖学金的问题,厚德留学专家分析说,美国MBA是最容易申请到奖学金的专业,不过,要想拿到MBA全额奖学金,还得靠实力说话。硕士拿全奖非常难,最主要的原因是给硕士生的奖学金总数太少了,只要系里有博士生,奖学金基本都给了博士申请人,硕士申请人基本没戏。因此,硕士的全额奖学金比博士难拿多了。 这个不是你背景强弱的问题,而是总数目太少了。哪个牛人,如果申请博士,也许可以拿下哈佛; 但是申请前50其他学校的硕士,也很难拿到全奖。 硕士拿奖学金的三种可能如下: (1)特殊政策。最典型的,就是stanford,很多院系比如能源工程等不管你什么背景,统统招徕读硕士,有的人自费,有的有全额奖学金。因为人家学校牛,不怕你中途跑了,怕的是你后面的PhD qualify exam过不了。先考过qualify,再谈读博士的事情。 (2)运气好。尽管系里有博士学位,但是你仍然拿到了硕士全奖。这种情况,反正我做了这么多年,只遇到过一次,而且是个中国老师主动给的。 (3)系里没有博士学位,最高学校就是硕士,奖学金也只能给硕士。这种学校有的质量也很不错,但是因为没有博士学位,所以基本上不在排名里出现。背景好的中国人,大多不愿意去这样的学校;背景烂的申请人,人家也很可能不要。不是只要你愿意屈尊,这些学校就肯定热情欢迎,你也得有点斤两才行。还有,有能力给全奖的小学校数目非常少,很多专业根本没有这样的学校可以申请。 当然这里说的MBA全额奖学金,也就是指全免学费,外加每月拿工资。这样的奖学金也是美国特有的形势,总的来说虽然硕士全额奖学金的难度主要还是在于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相对来说美国商科硕士全额奖学金还是相对容易的。

美国上研究生什么条件具备奖学金

故生
受命于天
一、美国研究生常见奖学金:Fellowship奖学金  申请的难度比较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非服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73865务性奖学金,我们平常所说的“全奖”,就是指Fellowship。这种奖学金一般会从你入校开始到你毕业结束。所以一般情况下,拿到全奖去美国读研究生不仅没有什么花销,而且能够有一定的结余。  申请条件:  1、GPA>3.8。当然这稍微有些困难,如果你严格按照>90=4,>80=3的标准。但你可以提出有利于你的算法。总之如果想要拿到Fellowship,你应有尽可能高的GPA。  2、TOEFL和GRE。中国学生的T/G一般都能够达到要求,但由于你的竞争对手往往也来自中国,所以这两项成绩是越高越有利。  3、Very Strong Recommendation。尽可能找国际知名的教授写推荐信。如果没有,找比较好的教授,尽可能写得Strong一些。非国际知名的教授对老外来说都是一样的,无论他在国内牛不牛(MIT好像有点麻烦,因为MIT要填写推荐人的背景)。  除此之外,还有申请者在大学期间的获奖情况,教授经历以及论文奖励等等,这些都需要学校层层筛选的。  二、美国研究生常见奖学金:Achievement Award奖学金  相对于其他几类奖学金而言,这种奖学金比较特殊,不会过多参考学生的家庭情况或财务状况,而是主要依据学生的“Achievement”来确定获得奖学金的名额。与Fellowship相比,只要你优秀,国际生申请这类奖学金的难度会小很多。  申请条件:  不同的美国大学会有不同的要求,但一定会参考申请者的家庭收入情况来发放,留学生如果家庭收入太低,是很难拿到美国留学签证,所以,国际生获得这项奖学金的比例不多或很少。  三、美国研究生常见奖学金:Graate Assistantship奖学金  这类奖学金的来源是美国大学和你的工作实验室各摊一半,因此,只有每周为导师工作一定时间才可以获得。Graate Assistantship奖学金根据工作时间不同,也会分为不同类型的奖学金:  (1) RA(Research Assistantship)研究助理:该奖学金评定标准是学生的成绩和研究能力。获此奖学生可以免交学费,但需要在校内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教授从事研究。由教授的科研经费支付,学校根据学生的工作时间给予一定报酬,通常一周不超过20小时。  RA申请条件:因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教授会有不同的申请要求。  (2)TA(Teaching Assistantship)教学助理:这类奖学金颁发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其待遇和研究助理相仿,但主要工作是协助教授对大学本科生进行教学工作。教学助理是由系里发放的,每周的工作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每周10到20小时不等。  四、美国研究生常见奖学金:Tuition Waiver学费全免  其实并不能算是奖学金,并不会直接给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而是视情况一定程度地免除学生的学费。但是同样的可以减小不少家庭的经济压力。另外就是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申请学费减免相对而言较为容易一些。  申请条件:  非理工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但家庭经济不能全部支付。  五、美国研究生常见奖学金:校外奖学金  与上述的另外几种奖学金不同,校外奖学金并不是由学校来提供的。而是由一些企业来提供。因此,学校一般都会支持学生积极地寻找校外奖学金资源。例如,2017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MBA项目就非常地支持申请者这样做:  六、有关美国研究生奖学金的常见问题解答  1、是申请Fellowship奖学金还是Assistantship奖学金好?  理论上fellowship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带奖励性质,以后可以写入CV作为申请工作的背景,能申请时一定要申请。而Assistantship数量职位更稳定,申请到底可能性大很多。值得注意到是,很多硕士项目并不提供Assistantship的职位,因为美国大学一般认为硕士学位主要偏重于“培训”的性质,“科研”性质少,导师也不愿意投钱给一个“来不及成为熟练工就离开”的学生。  2、Fellowship奖学金会比Assistantship钱多吗?  不一定,Assistantship有钱很多的,如加州大学理工类往往有3000每月,而Fellowship有的每年只有几百。50%的Assistantship和与此金额相当的Fellowship称之为全奖。有部分学生是50%RA的Assistantship,每月stipend在1500左右。  3、Fellowship奖学金和Assistantship奖学金如何申请?  足够条件的申请者在填写申请表的时候应注明接受所有可能的奖项,不要“谦虚”,也不要以为自己放弃Fellowship竞争会让自己更容易被Assistantship录取。选择是你的权利,你可以放弃,但学校没有义务为你的个人行为加分。由于Assistantship的实际发放权在单独导师手中,和导师有联系是保证录取的重要环节,基本上不联系就不会被录取。当然,的人联系了也没有被录取。Fellowship如果不是导师说了算,是由系决定的话,“招生老师”并不能帮你获取,最好不要骚扰他们。  4、Assistantship需要给老板工作吗?是不是Fellowship除了上课就不用做实验?  不对,这可能是国人对Assistantship最大的误解。虽然名义上Assistantship每周要为某个教授工作一段时间,但是研究内容全部属于学生自己。比如我做的实验,不仅所有成果属于我个人,第一作者也是我,而且如果有专利、出版物或因此获奖,都是我个人成绩。也就是说Assistantship并没有要求给教授“白白干活”,其更接近于“给钱你让你为你自己做事”,倒是得到的仅仅是你研究成果注明出自他的实验室。

去美国读研究生,毕业以后留下来的可能性大吗?

皆原于一
地狱门
  去美国读研究生,毕3337623534业以后留下来的可能性不大。  无论什么专业总体在美国就业的难度之大,应该是出乎我们大部分人的想象的。除此之外,尽管在美国的工作机会可能一些,但是工作签证却又是难拿到的,这为在美就业增加了双重难度。  去美国读书,是家长用金钱堆砌的机会,而能不能利用这个机遇向前进,则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即使这么艰难,依然有大批的学生在美国就业了,他们凭借的是什么呢?并不是运气之类的虚幻看不见的东西,而是比别人的努力。  纵观华人在北美的历史,最终能够立足的人,都是依托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并且从事一些美国人并不乐于从事的职业。简单点说,第一,立足于自身的技术;第二,为美国人所不为。  显然大部分选择文科及商科的学生并不具备这两点优势。第一,文科和商科是美国人优势之所在。以商科为例,美国人的那种外向的性格让他们在这个行业当中更容易立足。而中国人,哪怕性格再好,放在美国人堆里也很难出类拔萃。文科类专业也是如此,比如说,作为中国人,你的母语不是英文,你要跟美国人咬文嚼字,那需要多大的能耐啊。放眼望去,在中国的老美越来越多,可是像大山这样能用中国话挣钱的有几个? 很多时候美国人是不愿意从事数理含量比较高的工作的。美国人也不愿意从事枯燥的重复的技术性的工作。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他们在技术领域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而中国人的特长是有了方向之后的实施。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理工科的学生尤其是工科的学生更容易就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