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报告

尽矣
砻谷纪
叶建平作者简介:叶建平,男,1962年生,教授级高工,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科研工作。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甲88号(100011),电话:(010)64265710,E-mail:yejp01@163.com(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 北京 100011)摘要:分析了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梳理了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进行了基本评估。认为当前我国煤层气勘探快速推进,探明储量显著增长;煤层气产能规模扩大,产销量同步上升;煤层气产业初步形成,煤层气成为天然气的最现实的补充能源;煤层气技术有力支撑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依然存在。关键词:煤层气 勘探开发技术 产业发展China's Coalbed Methane Instry Development ReportYE Jianping(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 Ltd., Beijing 100011, China)(Coalbed Methane Specialized Committee, China Coal Society)Abstract: This report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B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combs the technical progress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meanwhile,it makes basic assessment of China's CBM instry development. China's CBM exploration has been making rapid progress at present. The proved reserves has increased notably. The CBM proction capacity scale has enlarged. Both proction and sales have risen. CBM instry has formed preliminarily. CBM has becomeg the most realistic supplement energy of natural gas. CBM technology gives strong support to CBM instry; however,technical bottlenecks still exist.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technology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ry development我国煤层气开发已经步入产业化初期阶段。煤层气地面开发产量2005年达到1.7亿m3,2009年达到10.1亿m3,预计2015年将达到100亿m3,因此煤层气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现实的天然气的补充资源。本文简要报告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发展情况和技术进展状况。1 煤层气勘探快速推进,探明储量显著增长近两年,我国煤层气勘探进度明显加快,探明储量显著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6月底,全国煤层气钻井总数5942口。到2010年底为止,我国已累计探明煤层气储量2902.75亿m3,新增探明储量近1121.55亿m3,占总量的39%。“十一五”探明了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我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区分布较集中,共11个区块,主要分布在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如沁水盆地南部潘庄、成庄、樊庄、郑庄、枣园、长子等区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三交、柳林、乡宁-吉县、韩城等区块。如表1,沁水盆地探明储量2007.69亿m3,占69.17%;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探明储量817.76亿m3,占28.17%。其他地区占2.66%。探明储量成为这些地区煤层气产业发展强大的基础。但是,相对全国36.81万亿m3的资源量而言,我国煤层气资源探明率很低,仅8‰。广大地区煤层气勘探潜力尚不明朗。表1 全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分布情况沁水盆地作为我国特大型煤层气田,勘探潜力巨大。山西组3号煤层和太原组15号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含气量高,渗透性在全国相对最好,煤层气可采性良好。除了已探明的南部区块以外,柿庄南和柿庄北、马璧、沁南、沁源、寿阳、和顺、上黄崖等区块均属于煤层气富集区和极有利目标区。寿阳区块不同于晋城地区,它以太原组15号煤层作为目的层,经过多年勘探,已获得经济单井产量的突破,韩庄井田多口煤层气井产量达到1000m3/d以上,近期将可以提交探明储量。阳泉钻井461口,日产量15万m3,获得商业化生产的产能。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具有较好的含煤性、含气性和可采性,渭北区块的韩城—合阳井区、临汾区块的午城—窑渠井区、吕梁区块的柳林—三交井区、吕梁区块的保德—神府井区是4大煤层气富集区,也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资源探明率和资源转化率、勘探程度均较低,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商业化产气能力和形成大型煤层气田的条件,必将成为全国煤层气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的“甜点”区。除了上述地区以外,在黑龙江依兰、云南老厂、贵州织金、四川綦江、安徽淮北、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陕西彬县等地区相继取得勘探突破。黑龙江伊兰区块煤层埋深700m左右,厚16m,含气量8~10m3/t,长焰煤,盖层油页岩厚80m。黑龙江煤田地质局2011年在伊兰区块钻井4口,YD-03、YD-04两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经排采,两口井日产气量均在1500m3/t左右,达到了工业气流的标准,标志着黑龙江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有效突破。彬长煤业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彬长区块钻1口水平井,日产气5600m3。内蒙古霍林河地区中石油煤层气经理部在华北二连盆地霍林河地区施工霍试1井,日产气约1300m3;进行了勘查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依兰、彬长和霍林河区块的勘探成功,标志着低阶煤煤层气勘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意义深远。四川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大村矿段煤层气地面抽采试验取得了历史性突破。DCMT-3煤层气试验井平均产量1160m3/d,一年多累计产气超过50万m3。之前的DC-1井、DC-2井产气量均达到了500~1000m3/d。初步认为大村矿段煤层气具有较好的商业开发前景。该区煤层气井的排采试验成功,意义重大,将为川南煤田低渗透、薄煤层、大倾角、高应力等特点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和经验。云南老厂施工5口井先导性试验井组,压裂后,发生自流现象,经过初期排采,产量逐步上升,显示良好勘探潜力。安徽淮北矿业集团2008年以来在芦岭淮北Ⅲ1、Ⅲ2采区共施工12口“一井三用”井的压裂阶段试验,各井大部达到800m3左右,也有个别高产井,如LG-6井最高日产量曾到3000m3以上,稳产1200m3左右。中联公司对外合作项目和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分别在淮北宿南向斜的先导性试验相继取得商业产量,预示着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全国其他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如贵州织金—纳雍、陕西延川南、山西和顺、山西沁源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等地区,初步勘探实践表明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上述可知,在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煤层气开发成功后,中阶煤和低阶煤煤层气勘探也正在逐步取得成功。在煤层气勘探同时,广大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煤层气富集规律和地质控制因素研究,进行了煤储层孔隙性、渗透性、吸附解吸扩散、力学特性、变形特性等广泛研究,进行不同煤级煤的煤层气成藏特征和选区评价研究。这些地质和储层特征的基础研究有力支撑了煤层气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 煤层气产能规模扩大,产销量同步上升“十一五”期间,煤层气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煤层气产能规模扩大,产销量同步上升。以中联公司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石油华北煤层气分公司沁南煤层气田煤层气开发项目和晋城煤业集团煤矿区煤层气开采项目等商业化开发项目竣工投产为标志,我国煤层气开发快速步入产业化初期阶段,煤层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现有生产井3200口,到2010年全国地面煤层气产能达到25亿m3,产量15.7亿m3,利用量11.8亿m3,利用率78%。井下煤层气抽采量69.6亿m3,利用量21.9亿m3,利用率相对较低,31.5%。2011年地面开发产量将达18~22亿m3,见表2。地面煤层气产量在近五年呈数量级增长,2005年1亿m3,2009年达到10.1亿m3,预计2015年将达到100亿m3。煤层气产量主要来自沁水盆地南部,占96%,少量产自韩城、阜新和柳林、三交地区。目前进入商业性开发地区包括山西沁水盆地南部、陕西韩城、辽宁阜新。具备进入商业性开发地区包括山西三交、柳林、大宁—吉县、阳泉、寿阳。表2 全国主要煤层气田煤层气生产情况(不完全统计)说明:投产井数包括已产气井和未产气井。3 煤层气技术有力支撑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依然存在技术进步是煤层气发展的源动力,这已被国内外的勘探开发实践所证实。“十一五”期间在煤层气增产改造技术的试验和研究取得了有效突破,针对不同储层参数研制了适宜的压裂液、压裂工艺等。钻完井技术、地面集输技术、煤矿区煤层气抽采技术等方面均有创新性成果。当前最显著的技术进展就是煤层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煤层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发展。3.1 煤层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煤层气水平井地质和工程影响因素认识显著提高。煤层气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的地质条件局限性强,要求构造相对简单,断层少、地层平缓起伏小;煤层发育稳定、煤层硬度大结构完好;煤层钻遇率高,避免钻探沟通含水层;水平井眼轨迹按上倾方向布置,有利排水降压产气;水平井眼长度尽量长,分支水平井间距适中,与煤层渗透性相匹配。煤层气水平井井型设计多样。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储层渗透性,设计“U”型井、“V”型井、川字型井、丛式井(两层煤层的双台阶水平井)等,在柿庄南、柳林获得成功。多分支水平井的工艺技术、关键工具实现国产化。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实现一个井筒钻多翼分支井,提高了钻进效率和有效排泄面积。在“863”项目支持下,地质导向装置实现国产化,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借鉴页岩气完井技术,开始进行了煤层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试验,并在三交区块获得成功。目前在柿庄南区块继续进行该项技术的试验应用。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修井一直是一项难题,现在开始探索性试验,包括分支井段井眼坍塌的诊断、二次钻井导向和储层伤害控制等。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煤层段采用PEC筛管完井能有效保护井壁稳定性,减少井眼坍塌,即便排采过程中井眼发生局部垮塌,筛管仍能为煤层气、水提供良好的流动通道;充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可有效减少煤储层的污染和损害,保护煤储层;沿煤层顶/底板钻水平井可有效避免粉煤、构造煤等井壁稳定性问题,定向射孔分段压裂可有效沟通煤储层,释放储层应力,实现煤层气的开采。通过对井眼轨迹和钻井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可增大煤层气降压解吸范围,加快煤层气解吸,并减少煤储层伤害。3.2 新型压裂液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丰硕研究压裂液对储层伤害机理,根据煤中化学元素组成,研制含有粘土防膨剂的压裂液及活性水,降低对煤层气解吸附伤害。研究认为嵌入伤害和煤粉堵塞裂缝是影响煤储层长期导流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施工中可采取增加铺砂浓度、加大支撑剂粒径、加入分散剂悬浮煤粉等方法。通过重大专项攻关研制了新型低伤害高效清洁压裂液,特点是分子量小,300~400;粘度较高,15.0mPa·s;残渣较少;煤层伤害率低,11.5%;摩阻低,约为清水的30%。研制了新型煤粉分散活性水压裂液,煤层伤害率低,11.8%,使煤粉在压裂液中均匀分布,避免施工压力过高,在返排时,煤粉随着液排出,避免堵塞裂缝通道。研制了高效适宜的氮气泡沫压裂液。3.3 低密度固井液减少了固井水泥对储层的伤害通过重大专项攻关,针对煤储层井壁易坍塌、钻井液易污染煤储层等难题,研发出了中空玻璃微球低密度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滤失性,泥饼薄而致密。同时具有很好的抗温性、抗污染性能、防塌性能、沉降稳定性和保护储层作用。研制了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确定了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配方。该配方在40℃,24h时抗压强度达到8.04MPa(超过预期7MPa指标)。在沁南柿庄南区块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有效防止了液体对煤储层的污染。研制了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孔的可降解钻井液,生物酶降解加盐酸酸化的双重解堵措施可有效地清除可降解钻井液对煤层气储层的伤害,并能恢复甚至提高煤岩气体渗透率。开展了煤层气钻井井壁稳定机理及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确定的研究。3.4 地面集输工程技术有效增大集输半径,实现低成本建设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设计了“分片集输一级增压”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亦称“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使煤层气集输半径增大到13km以上。新技术的应用取消了传统技术中需要建设的无数个有人值守的站,最重要的是极大地改善了流体流动环境,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投资成本。采用汽油煤层气两用燃气发动机新装置,代替抽油机动力系统,采气管线采用聚乙烯管(PE管)新材料,节省了工程建设投资。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采用单井进站方式、增压工艺及压力系统优化等地面集输工艺的优化技术。煤层气水合物防治技术、低压输送不注醇集气工艺、多井单管串接技术、低压采气管网管径的确定、新型材料聚乙烯管(PE管)和柔性复合管的应用等采气管网优化技术。提出煤层气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煤层气田集气站建设核心是“四统一、一和谐”,即:统一工艺流程、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单体安装尺寸,保持平面布置与当地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集气站功能统一,操作统一。数字化气田建设,实现了基于无线、光缆、电缆等多种通讯方式在SCADA系统中的融合,成功地降低了煤层气田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自控系统的投资,适合了煤层气井地处偏远、井多、井密、低压、低产等特点。3.5 煤层气排采生产技术实践表明,合理的排采制度和精细的排采控制是煤层气井排采技术的核心,定压排采制度适用于排采初期的排水降压阶段,定产排采制度适宜于稳产阶段,分级平稳连续降压是精细的排采控制的核心。通过对柳林煤层气井的井下管柱及地面流程设计,引入无级数控抽油机、永久监测压力,较好地完成了排采的施工及资料录取的要求,为该区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研究煤层气动液面高度的合理区间及降低速率对开采过程中有效保持井周应力的合理分布,维持或提高储层渗透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层气井不同阶段的产能方程和煤层气藏井底流压修正后的计算公式,确定煤层气井的生产压差,为煤层气井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和正常排采提供了技术支撑。3.6 煤层气利用技术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利用这部分煤层气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其难点是如何经济高效地分离CH4和N2。采用低温精馏法分离提纯,分离低浓度含氧煤层气中氧气、氮气,在阳泉石港矿建成年产2万吨液化(LNG)瓦斯的工厂,在阳泉新景矿神堂嘴建设年产2000万m3低浓度提纯压缩(CNG)瓦斯工厂,为阳泉市公交车、出租车提供城市低成本压缩瓦斯,以气代油。采用变压吸附法实现低浓度瓦斯的分离和净化。该技术2011年3月已在阳泉进行试生产,2011年底5000万m3CNG工业化生产线将投产。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所和中联煤层气公司合作成功研制了10000m3撬装液化装置,该项成果适合煤层气单井产量低特点,将直接在煤层气井场实现煤层气液化利用。3.7 技术仍然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瓶颈煤层气高渗富集区预测缺乏成熟理论指导,或者说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还不成熟。除了沁南以外,我国大部分勘探区煤层气单井产量低,同一地区单井产量差异大,除了地质和储层条件外,钻完井技术和增产改造技术有待试验形成。如何针对复杂多裂缝煤层特征,增大铺砂面积,有效提高储层导流能力,提高单井产量,是面临的增产改造的关键问题。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如何控制保持井壁稳定、防止井眼坍塌,高地应力、松软储层条件的钻井完井技术,有待进一步探索试验。深煤层高地应力、低渗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钻井、完井、增产改造技术和工艺参数的一系列变化,是亟待研究的方向。4 煤层气产业初步形成,煤层气成为天然气的最现实的补充能源煤层气主要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约占85%~90%,少部分采用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形式输送。目前建成煤层气管道包括端氏—博爱管道、端氏—沁水八甲口管道、晋城煤业集团西区瓦斯东输管道等,年输送能力50万m3。正在建设的韩城—渭南—西安管道、昔阳—太原管道,输送能力30万m3。煤层气用户主要为西气东输管道用户,其次向山西省内及沁水煤层气田周边省份河南、河北等省供气,以及韩城、阜新等煤层气所在地城市供气。广泛用于城市燃气、工业锅炉燃气、汽车加气等天然气市场。2010年底,我国井下、地面煤层气产量达到85.3亿m3,约占天然气产量946亿m3的9%。煤层气已成为当地天然气的最现实的补充能源。5 煤层气产业发展展望根据我国“十二五”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规划,“十二五”末,我国煤层气产量将达200亿~240亿m3,其中,地面开采煤层气100亿~110亿m3,井下瓦斯抽采量110亿~130亿m3。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15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000亿m3。因此煤层气将在“十二五”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一是通过“十一五”发展,积累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和储量基础;二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公司的积极投入,勘探和开发资金有了根本保证;三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持续支持,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产业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感谢赵庆波教授提供相关统计资料。参考文献陈仕林,李建春.2011.沁南潘河煤层气田“分片集输一级增压”集输技术.天然气工业,33(5):35~38接铭训.2010.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天然气工业,30(6):1~6雷怀玉,孙钦平,孙斌,李五忠,陈刚,田文广.2010.二连盆地霍林河地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天然气工业,30(6):26~30李民,王生维,李梦溪等.2011.晋城无烟煤地区煤层气储层区域差异及不同区域特征.中国煤层气,8(2):8~12屈平,申瑞臣.2010.煤层气钻井井壁稳定机理及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确定.天然气工业,30(10):64~68饶孟余,江舒华.2010.煤层气井排采技术分析.中国煤层气,7(1):22~25孙晗森,冯三利,王国强等.2011.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煤层气直井增产改造技术.天然气工业,33(5):21~23孙建平,张健,王建中.2011.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空气钻井和固井技术.天然气工业,33(5):24~27王国强,吴建光,熊德华等.2011.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稳控精细煤层气排采技术.天然气工业,33(5):31~34王红霞,李娜,张璞等.2010.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集气站标准化设计.天然气工业,30(6):84~86吴建光,孙茂远,冯三利等.2011.沁南潘河煤层气田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综述.天然气工业,33(5):9~15许茜,薛岗,王红霞等.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采气管网的优化.天然气工业,30(6):91~93薛岗,许茜,王红霞等.2010.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地面集输工艺优化.天然气工业,30(6):87~90叶建平,吴建光,房超等.2011.沁南潘河煤层气田区域地质特征与煤储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天然气工业,33(5):16~20叶建平,张健,王赞惟.2011.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生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天然气工业,33(5):28~30尹中山,李茂竹,徐锡惠等.2010.四川古叙矿区大村矿段煤层气煤储层特征及改造效果.天然气工业,30(7):120~124翟光明,何文渊.2010.中国煤层气赋存特点与勘探方向.天然气工业,30(11):1~3张振华,孙晗森,乔伟刚.2011.煤层气储层特征及钻井液选择.中国煤层气,8(2):24~27赵丽娟,秦勇.2010.国内深部煤层气研究现状,中国煤层气.7(2):38~40赵贤正,桑树勋,张建国等.2011.沁南煤层气开发区块煤储层特征分析及意义.中国煤层气,8(2):3~7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关于山西煤炭产业转型的调查报告

万物一齐
人将保汝
近年来,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山西煤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可以发现昔日的“黑色”产业正在“绿色”转型,科学发展已呈现许多新亮点。 煤炭开采:“粗放”走向现代化 “多、小、散、乱、差”曾经是山西煤矿的真实写照,而粗放型发展则是对山西煤炭产业的概括,与之相随的是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2005年,山西在煤炭行业实施“三大战役”:即打击非法采矿、淘汰落后矿井,组建煤炭大集团。3年来,这个省累计关闭非法矿点5000余处,另有1656座小煤矿被整合、关闭或淘汰。目前,全省合法煤矿矿井数量已由三年前的4000多个减至2806个,除了国有重点煤矿,县营及以下矿井通过整合改造后平均单井规模已经达到了22万吨/年,而就在两年前这一规模仅为10万吨/年左右。 截至目前,山西省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已达到824座,产能占全省总产能的72%。全省已有107座地方煤矿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在建的机械化矿井达到207座。以往靠“人工放炮、骡子下井”的小煤矿,正在被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新型大中型现代化矿井所替代,资源回收率也由前几年的不足20%,提高至目前的40%以上。 山西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99.15%,掘进机械化程度平均超过50%,均高于全国水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高产高效煤矿37座,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同煤塔山、平朔1、2号井,晋城寺河等千万吨级矿井装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整合做大:晋煤发展战略“关键词” 今年10月底,位于黄河东岸的河曲县沙坪煤矿一期240万吨建设项目开始联合试生产,这一现代化大矿的前身是9个地方和村办小煤矿,由神华集团和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合作将其整合。这些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不足30%,整合后的沙坪煤矿回收率将超过85%,大大节约了煤炭资源。 沙坪煤矿是山西省实施大集团战略、整合地方小煤矿的“缩影”。 阳煤集团先后联营兼并了晋中市的5个地方煤矿,山西焦煤集团收购兼并的煤矿项目已形成产能1220万吨/年,同煤集团目前已与12个地方煤矿签订收购、参股和托管等协议。 在大集团整合改造地方小煤矿的同时,各产煤市的整合重组步伐也在加快,年产2250万吨的太行无烟煤集团、年产1000万吨乡宁焦煤集团等一批产能超千万吨级的地方煤炭集团已经形成。 按照山西省煤炭发展规划,通过整合、淘汰,到2010年,全省煤矿个数将控制在2500个以内,形成2个上亿吨、3—5个5000万吨、年销售额几百亿元的煤炭大集团,控制全省产能的七成以上。 老矿“新景”:循环经济园区 从同煤集团,到焦煤集团,再到晋城煤业集团,一批以煤炭加工转化和循环利用为中心的园区正在山西南北拔地而起。过去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单一采煤、输煤的“矿区”,如今成了立足煤炭、多元支撑、循环发展的“园区”。 近年来,山西省确立并实施了“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煤炭产业政策和调整措施,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由单一挖煤向煤、电、化、油、气等多种产业转变,全省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全省煤炭行业“十一五”共规划建设222个项目,其中非煤项目81项,目前已建成了一批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等加工转化项目。 目前,全省共有14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在建,涉及167个项目。截至2007年8月,已建成56项,40个项目在建,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园区内50个项目准备开工,21个拟规划建设。 山西煤炭洗选能力已突破3.5亿吨,建成电厂34座,总装机容量273.9万千瓦,合成氨和尿素年产能突破600万吨,煤矸石和粉煤灰制砖年产能突破10亿块,每年消耗矸石和粉煤灰近4000万吨,可节约矸石占地1000亩以上。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说:“随着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内一批加工转化项目的建成投产,传统意义上的矿区变成了循环经济园区,形成了煤电、煤冶、煤化工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这将成为全省煤炭新的增长点。” “黑金”的新能源思路:煤制油与煤层气 近年来,富煤而“无油”的山西审慎论证、建设、实验煤制油项目,探索高油价背景下的新能源替代思路。在晋东南的潞安矿业和晋城煤业集团,两条煤制油的工业化装置正在建设,蕴藏丰富、处处可见的“黑金”——煤炭,有望在明年“出油”。 经国家批准,山西省煤炭企业正在建设的煤变油项目有2个:潞安矿业集团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完成投资近4亿元,将在2008年8月“出油”,随后将建设一期300万吨/年的工厂,最终达到520万吨油当量规模;晋城煤业集团利用高硫、高灰的劣质煤为原料,正在建设“高硫煤洁净化利用10万吨/年合成油示范工程”,预计2008年底竣工投产,在此基础上筹建3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 令人谈之色变的矿井“杀手”-瓦斯(煤层气),经过有效开发利用,正在成为一种洁净、高效能源。目前,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晋城煤业集团,累计建成700多口地面煤层气抽采井,形成了2亿立方米/年以上的产气规模。晋城市2000多辆出租车和公交车已改装成为可燃用压缩煤层气的双燃料汽车,当前气价比汽油便宜了一半以上,深受汽车用户欢迎。清洁高效的煤层气在为当地矿区和城区5、6万用户提供燃气的同时,还成为工厂燃料的替代品。 由香港中华煤气与晋城煤业集团合作的煤层气液化项目正在建设,经液化后的煤层气经公路运输至江浙等地区,将成为天然气的补充。到2008年,项目将形成日液化125万立方米煤层气的产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液化基地。 根据规划,到“十一五”末,山西煤层气(瓦斯)开采规模达到50亿立方米,包括地面抽采35亿立方米、井下抽采15亿立方米。煤层气(瓦斯)将以发电为主,并向化工、民用、车用等多方拓展,使之成为全省能源供应的有力补充。

徐凤银的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副总经理

安藏人心
陶斯
1984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现西安科技大学)地质系,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199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博士学位,成为国内培养的第一位矿井地质学博士,1995年博士后出站于西南石油学院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获中国科技基金会孙越崎基金“优秀青年科技奖”;1995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1997年,主动要求离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部,赴全国最艰苦的青海石油管理局挂职。一去就是10年,在提高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规律认识、勘探技术进步和油气储量增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发现马北油气田,2007年又发现昆北油田。2004至2005年,被中国石油选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企业管理学习和研究。成果报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石油实现全球发展战略”中许多观点被中石油决策层采纳。2007年调回北京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任副总经理,负责组建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8年至今,任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副总经理。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6篇,出版专著6部,负责项目或课题66项,其中有11项获得省部级奖,1等奖4项。跑遍全国大部分煤矿和油气田,在矿井地质构造定量预测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徐凤银是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第四届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校友会理事。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煤炭报、青海日报、四川日报、中国作家等宣传报道。在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行业领域和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

2018年燃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冲气
节振国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唐丽兰2018年燃气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12我国燃气需求高增,致密气开发重要性愈发凸显...................................................................4致密气——非常规天然气中的低调龙头...................................................................................52.12.22.3致密气开发方式类似常规天然气,06年开始进入快速开发阶段.......................................................7致密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与四川............................................................................8资源禀赋优,产量增长快.....................................................................................................................10致密气出气快衰减快,需要井间接替实现稳产..........................................................................11销售价格对标管道气,“十三五”政策利好有望迎来爆发........................................................122.3.12.3.23煤层气与页岩气同样迎来发展机遇.........................................................................................133.1煤层气.....................................................................................................................................................

“十三五”规划出炉,油气行业怎么干

茧果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油气工程行业“十三五”市场前瞻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炉,这意味着我国“十三五”建设正式扬帆起航。“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该规划则是决胜的战略宝典。那么,在此规划中,哪些与油气行业相关呢?加快开放油气行业  规划第二十四章提出,要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板块就是“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加快开放电力、民航、铁路、石油、天然气、邮政、市政公用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扩大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互联网、商贸物流等领域开放,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清理各类歧视性规定,完善各类社会资本公平参与医疗、教育、托幼、养老、体育等领域发展的政策。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推动竞争性购买第三方服务。”推进油气管道区域互联  规划提出要“构建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网络”,除了铁路、公路、航线等基础设施外,也强调“推进油气管道区域互联”。  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章节,也提出“建设沿江油气主干管道,推动管道互联互通”。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优先是第一位的,如果LNG在内河运输领域政策有所突破,则对于节省燃料成本和改善长江流域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规划中提到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第一节便提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加强陆上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有序开放矿业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油(气)。推进炼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拓展生物燃料等新的清洁油品来源。”  天然气是“十三五”时期油气行业的发展重点。目前天然气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低于6%,与世界平均24%的水平相比,发展潜力巨大。构建现代能源储运网络  规划要求统筹推进煤电油气多种能源输送方式发展,加强能源储备和调峰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多能互补、外通内畅、安全可靠的现代能源储运网络。  油气行业要加快建设陆路进口油气战略通道。推进油气储备设施建设,提高油气储备和调峰能力。该目标既抓住了目前能源发展输送能力不够和调峰能力欠缺的短板,又体现了各能源品种之间系统化发展的理念。油气行业与环境治理  “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出“构建机动车船和燃料油环保达标监管体系。提高城市燃气化率。”  而在“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工程中,提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开展石化及化工企业、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实施国VI排放标准和相应油品标准。推进油罐车、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油气行业的安全生产  规划第七十二章重点强调“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在安全生产领域,提出“实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安全环保搬迁工程。加强交通安全防控网络等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电信、电网、路桥、供水、油气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监控保卫……”。同时,在“强化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中,将“海上溢油”单独列出。能源发展重点工程  规划中提到建设能源发展八大重点,其中“非常规油气”、“能源输送通道”、“能源储备设施”、“能源关键技术装备”等四个板块与油气行业息息相关。  非常规油气  加快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云南昭通、陕西延安、贵州遵义—铜仁等页岩气勘查开发。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天然气水合物资资源勘查与商业化试采。能源输送通道  加强西北、东北和西南陆路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以西气东输、陕京线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能源储备设施  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启动后续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成品油储备库建设,建设天然气储气库,提高储气规模和调峰应急能力。能源关键技术装备  加快推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深海层常规油气开发等技术研发应用。  油气行业在“十三五”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业内诸多专家都分析称  “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油气行业改革的关键阶段,战略方向业已确定,油气行业怎么干,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6(第十二届)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将于4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能源产业发展的进与退”。

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势在必行

见栎社树
去知与故
徐文军 王赞惟 吴 见(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1)摘 要: 国务院国办发 [2006] 47 号文 “关于加快煤层气 ( 煤矿瓦斯) 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 [2007] 96 号文 “关于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要求 “先采气,后采煤”,统筹规划,协调采气与采煤之间的矛盾,但在实际落实中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及观念认识上的误区。本文根据煤炭生产建设的不同阶段,以及生产、基建、规划等井田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煤层气开采方式与煤炭生产建设结合的方法,探索解决资源区域重叠,时间与空间交叉等问题。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国家行政管理、政策调节、技术标准要求等方面加以指导和协调,促进其发展。关键词: 煤层气 煤炭 协调 开发作者简介: 徐文军,男,1962 年出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及科研管理工作,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甲 88 号 ( 100011) ,电话: ( 010) 64267069,E mail: xuwenjun0101@ sina. comIt's Nelessany for Coalbed Methane and Cool to Development HarmonionslyXU Wenjun WANG Zanwei Wu Jian( 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Ltd. 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Guo Tu Zi No. 96 of 2007 issued the Notice on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management,which calls for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exploiting gas first and fol- lowed is the coal. The purpose is to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gas and coal exploitation. But actually there are many technical problems and misunderstanding on concept in implementation. In this paper,for the dif- ferent stages of coal exploitation,such as proction,infrastructure,planning and so on,we work out the prob- lems of overlapping resource areas and crossed time and space issues by combining different mining methods and pro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coal.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co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煤层气是吸附于煤层中以甲烷为主、与煤伴生同储的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新型优质、高效的洁净能源和化工原料,是我国21 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经济重要的接替能源之一。同时它也是矿井瓦斯的主要成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煤矿瓦斯灾害的根源。煤层气与煤炭属于两种独立的矿产资源,分别属于流体与固体两种物理性质的矿产行业。依据其伴生、同储、分采等特点,针对目前煤层气与煤炭矿权重叠、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等现象,国务院国办发[2006]47号文“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7]96号文“关于加强煤炭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煤矿瓦斯抽采基本要求》指导精神,要求“先采气,后采煤”,协调采气与采煤之间的矛盾,但在落实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和观念认识上的误区。因此,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建立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机制和技术体系。1 煤炭与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必要性1.1 煤炭与煤层气开发现状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大国(资源量约5万亿t),自1998年以来,我国煤炭的产量和消费量在世界上一直居首位。2010年全国累计原煤产量达32亿t,分别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9%和68%左右。我国因采煤每年有大量甲烷气体排入大气(联合国调查报告称中国甲烷排放量达194亿m3,约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1/3),是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约占40%,煤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近70%是由瓦斯事故造成,对我国煤矿高效安全生产构成了重大威胁。2010年全国煤矿安全事故1403起,死亡2433人,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749人,与国际采煤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矿瓦斯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见表1)。表1 我国历年煤炭、煤层气产量及煤矿死亡人数综合统计表资料来源: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布历年统计资料。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我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含气面积37.5万km2,煤层气总资源量为36.8万亿m3,与我国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38万亿m3相近。到目前,全国共施工各类煤层气井5400余口,其中已钻煤层气开发生产井3653口(包括:直井3590口,水平井63口);2010年全国煤层气产量达85.3亿m3,其中煤矿井下抽采量69.63亿m3,地面开发煤层气年产量15.67亿m3。1.2 煤炭与煤层气开发必要性能源开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煤炭是我国目前的主要能源,其在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将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开发煤层气可增加洁净能源供给,改善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效地降低煤层中煤层气含量,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矿井瓦斯灾害,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和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煤矿甲烷排放量,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是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未来全球低碳经济,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依据我国能源总体需求,国家能源局编制的全国煤层气“十二五”规划中,拟定其目标和任务为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10000亿m3,实现年产气量100亿m3的生产规模,并以此指导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方向。表2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一览表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上所述,煤炭与煤层气开发都将是今后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开采与煤层气开发有机地结合,实现煤炭与煤层气资源的协调开发,对我国能源产业及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2 煤炭与煤层气开发相互关系2.1 自然属性与矿权关系煤炭与煤层气是伴生、同储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矿产资源,其直观物质表现为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依据其赋存形式与开发方式,通过“先采气,后采煤”,煤炭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技术,使采气与采煤相互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开发,就可以达到互惠互利、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目的。我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分别将煤炭与煤层气划分为两种物理性质不同(固体与流体)的独立矿产资源管理。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归属天然气资源系列,为国家一级管理的油气战略资源,矿权实行国土资源部一级审批登记管理。煤炭则属一般固体能源矿产资源,按照面积30km2上下的资源管理权限,由国土资源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两级审批登记。由于矿权分治,管理不统一,造成矿权重叠,煤炭与煤层气勘探开发区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交叉。2.2 国家行业管理政策的相关要求国务院国办发[2006]47号文“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要求,在高瓦斯煤矿区推行“先采气,后采煤”的政策。在条件适合地区的高瓦斯矿井,煤矿瓦斯含量必须降低到规定标准以下方可进行煤炭开采,并按照“先采气,后采煤”的煤炭与煤层气开发程序合理地开发。国土资发[2007]96号文“关于加强煤炭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要求,在资源勘探过程中,坚持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和回收利用;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资源管理,妥善解决矿权重叠;按照经济合理的资源勘探开发程序,进一步完善煤炭与煤层气协调开发的管理机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煤矿瓦斯抽采基本要求》规定,超过煤层始突深度、煤层瓦斯含量或煤层瓦斯压力的矿井,必须提前进行煤层气预抽采工作。2.3 煤炭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技术体系依据赋存形式与开发方式,煤炭与煤层气表现为伴生、同储、分采。目前在煤矿区探索煤层气地面开发与矿井瓦斯抽放和煤炭开采相互协调的结合点,从时间与空间上统筹规划,合理布置煤矿未采区、采动区、采空区,以及废弃矿井的煤层气抽采方式,形成由煤层气地面开发井+矿井瓦斯抽放井+采动区井抽排井+采空区井抽排井+废弃矿井抽排井等多项技术优化组合的技术体系,以及煤炭与煤层气综合开发模式。通过煤层气地面钻井、井下顺煤层长钻孔及采空区抽采相结合的煤矿立体抽采方式,对煤层进行“先抽后采”。在时间上,煤层气地面抽采与矿井煤炭生产过程协调;在空间上,地面煤层气井位布置与矿井采掘工作面衔接协调;在功能上,地面煤层气井可实现地质勘探、采前抽、采动抽和采后抽等一井四用,与煤炭企业的煤田地质勘探、煤矿基本建设、矿井瓦斯治理、煤矿生产衔接等相互协调,实现煤炭与煤层气合理开采及矿井瓦斯的综合治理,更好地为煤矿生产与安全服务。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矿权管理不统一,造成资源区域重叠,在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时间与空间交叉,造成不同企业间的无序竞争。(2)煤炭与煤层气开发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与技术体系。虽然国土资源部下发文件(国土资发[2007]96号)要求“先采气,后采煤”,统筹规划,协调采气与采煤间的矛盾,但在实际落实中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及观念认识上的误区。(3)煤炭生产与煤层气开发之间发展不协调。行业特点与企业性质决定煤炭与煤层气各自独立开采,在开发程序、时间与空间上不能协调一致。煤层气资源储集在煤层当中,煤炭开采与煤层气开发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一方面煤层气开发利用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构成,其产量又必须保持持续增长;因此建立一套煤炭与煤层气协调开发的新模式,对煤炭与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4 措施与政策建议(1)建议国家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煤炭与煤层气矿权,强化两种矿权管理秩序,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交流,统一协调,避免矿权设置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交叉和区域范围的重叠。规范勘探开发程序,整装的大型煤层气田,按照统一的能源集成开发方案综合开发利用。在目前煤矿区矿权重叠区域,合理地划分煤炭与煤层气资源开发主体,在矿权重叠区域煤炭生产衔接部署5年内涉及的区域,煤层气开发以煤矿企业为主体;在煤炭生产衔接部署5年之外的区域,煤层气开发以专门的煤层气企业为主体;鼓励煤炭与煤层气企业优势互补,联合进行开发,可以有效解决矿权重叠问题,保障采煤安全,实现煤层气和煤炭行业之间的良性运作,达到其互利共赢的效果。(2)落实国家有关“先采气,后采煤”政策,进一步出台相关资源协调开发的实施细则,从机制与体制上解决煤炭与煤层气产业协调发展问题。依据国办发[2006]47号文、国土资发[2007]96号文件精神,建立煤炭与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管理程序,完善煤炭与煤层气综合勘查、协调开发、经济合理的能源及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模式。(3)按照“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合理地开发,协调好煤炭与煤层气开发程序、方式和技术问题。针对煤炭生产建设的不同阶段,以及生产、基建、规划等井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煤层气开采方式与煤炭生产建设相结合。表3 不同井田类型的煤层气开采方式及开发年限(4)在煤炭生产井田中,对具备煤层气地面开发条件的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优先选择煤层气地面开发方式,进行煤层气地面抽采及综合瓦斯治理工作。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煤矿瓦斯抽采基本要求》规定:①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或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d的高瓦斯矿井;②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现象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③煤层气含量大于8m3/t或煤层瓦斯压力大于0.74MPa。凡超过煤层始突深度、煤层瓦斯含量或煤层瓦斯压力的矿井,必须提前进行煤层气预抽采工作。(5)在煤炭基建和规划井田中,按照综合勘查成果、煤层气储量报告的含煤性、含气性、可采性、经济性评价结果,应用煤层气地面开采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煤层中的气含量至矿井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的煤层气含量界限,但在煤层气开发时间上要与煤矿基本建设协调,以不影响煤矿正常的生产衔接和矿井通风安全为原则。(6)矿井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的煤层气含量,受煤层气地质条件、矿井瓦斯状况、煤炭开采强度、矿井规模、技术条件、通风安全措施、采收率等多因素影响。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采煤工作面及掘进面、巷道回风最高允许风速为4m/s,回风流中最高允许的甲烷浓度为1.5%。因此,根据回风流中最高允许的甲烷浓度与绝对涌出量、风量、相对涌出量、剩余含气量、可采可解吸量、已抽采含气量、回风巷几何参数、最高允许风速、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及吨煤剩余可解吸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具有普遍性的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的含气量计算模型公式: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式中:Cp为最高允许含气量(m3/t);Cic为吨煤原地含气量(m3/t);β为煤炭回采率(%);ε为其他影响因子;Mc为甲烷最高允许浓度(%);Sh为回风巷断面积(m2);Vh为回风巷最高允许风速(m/s);P为单位时间煤炭产量(t/s);n为单位时间内采动影响距离与采煤推进速度的倍数。通过利用上述最高允许含气量模型公式,对全国10个重点矿区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的含气量计算统计结果见表4。表4 全国10个重点矿区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的含气量计算统计结果参照国外经验,不同的国家对矿井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的煤层气含量指标有不同的规定,其中澳大利亚规定为3.0m3/t,美国规定为5.0m3/t。我国由于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煤种及地域等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高瓦斯矿区绝大多数集中在中、高煤级地区,根据以往试验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目前我国矿井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的煤层气含量评估指标建议:(1)中、高阶煤以6.0m3/t为宜;(2)低阶煤以1.5m3/t为准;(3)煤层坚固性系数f<0.5的构造煤发育区域,目前暂难进行地面开发。5结束语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主要为提升煤矿安全保障程度,提高煤层气与煤炭企业发展的综合效益,节能减排,满足国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理念创新,煤矿生产在系统简单化、布局最优化、生产集约化、采掘机械化、设备大型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促使煤炭生产能力提高、煤炭开采强度增大,采掘衔接时间缩短,矿井通风难度加大,因此对煤矿瓦斯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持煤炭生产均衡稳定,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道路,把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作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程度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立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机制和技术体系,促进全国相关行业领域内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势在必行。参考文献贾亚会,鹿爱莉.2006.论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条件[J].煤炭工程,(2)聂君君.2010.对山西省煤炭、煤层气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几点认识[J].华北国土资源,(03)秦勇,吴财芳,杨兆彪.2007.国家重点煤炭基地规划区煤层气开发前景研究.中联公司委托项目杨思留,秦勇.2010.煤层气产业化开发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煤炭,8(36)叶吉文,沈国栋,路露.2009.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外企业家,(20)袁华江.2009.国外煤层气产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国际石油经济,(11)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石油占我国能源行业的多少百分比

爱背叛
断魂咒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石油行业并购重组趋势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常规油气的探明率只有39%左右,低于美国50%以上的探明率,我国平均采收率为27%,仅为美国的一半,这表明国内常规油气资源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2014年全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1亿吨,连续8年超过10亿吨,处于稳定增储期;全国天然气、煤层气及页岩气等能源类气体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总量达11,107.15亿立方米,创历史最高水平,呈快速增长趋势。  中国页岩气的技术可采储量为 31.6 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一位,是全球最有潜力的页岩气生产国。页岩油的技术可采资源量为 43.7 亿吨,占全球总量的 9%。我国埋深 2,000 米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 35 万亿立方米;油砂资源量约 1,000 亿吨,可采资源量可达 100 亿吨。此外,我国还拥有数量可观的未探明海上重油储量。  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速度为 1.67%,2020 年达到 5.62亿吨;国内石油供应年均增长为 1.12%,2020 年石油供应量为 2.22 亿吨。“十三五”时期,中国天然气需求年均增速为 11.21%,2020 年国内天然气需求达到 3,918亿立方米,产量为 2,450 亿立方米。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的产业咨询主要内容

赤子心
过山车
 【主要产品】年度常规报告系列(多用户报告)《年度产业市场分析报告》《年度产业财务分析报告》《年度产业新技术报告》月度/季度跟踪研究报告系列《月度/季度预测景气指数报告》《月度/季度景气分析报告》《月度/季度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月度/季度市场跟踪分析报告》深度研究预测报告系列《产业发展预测报告》(中期、长期)《产业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产业市场深度调查及价格预测报告》《产业生产技术工艺发展路径与市场应用前景咨询报告(专家版)》《行业企业竞争力与关键数据对标分析报告》《行业区域投资机会及风险预防咨询报告》《行业核心财务指标分析及预警建议报告》《行业销售渠道模式调研及销售市场规模预测报告》市场调研我们在全国拥有完善的调研网络,全国范围内为国际客户合法提供中国境内的市场调查服务;我们主要从事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能源业、快速消费品、服务业和金融业等行业的调研服务。我们善于完成上述重工业领域产品的供求、市场、技术、客户材料采购及价格变动的调查。【调研网络覆盖区域】我们所承接的调研项目为多地区实施项目,我们拥有在全国200多个城市调研的经验,可同时完成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的调研项目。我们已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大多数二级城市中的65家执行公司(比如天津、沈阳、哈尔滨、兰州、西安、济南、青岛、石家庄、南京、杭州等)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保障了全国性项目的执行和运作。【主要调研领域】 竞争情报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愈发明显。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一员,我国众多企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有的企业被金融海啸所吞没,有的企业却能安然度过甚者有了更大的发展,这充分印证了洞悉外部竞争环境对企业快速发展是关键性因素之一。企业监管部门新政频频,您是否解读到政策背后的含义?行业中黑马企业的异军突起,您是否第一时间察觉到?本行业价值链利润转移中心发生微妙转移,您是否第一时间察觉?竞争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您是否及时关注?行业的成长和衰退,您是否有着充分的数据来做准确判断?行业竞争态势的全貌,您从何处及时了解?……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独家推出的竞争环境监测服务,满足您对竞争环境实时掌控的需求!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企业外部政策环境情报监测》月度(可免费索取样本)《市场竞争格局情报监测》月度(可免费索取样本)《行业财务平均指标情报跟踪监测》季度(可免费索取样本)个性定制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大中型投资项目通常需要报请地区或者国家发改委立项备案。受投资项目所在细分行业、资金规模、建设地区、投资方式等不同影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为简版可行性研究报告)均有不同侧重。为了保证项目顺利通过发改委批准完成立项备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必须由专业有经验的咨询机构协助完成。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是由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年鉴社、《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联合打造。专家团队均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公司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我们具有发改委颁发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证书。最大化降低您的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是我们秉持的第一宗旨;专业品质服务与完善售后跟踪服务是我们的服务标准;客观、公正、实效、科学、可行是我们的工作原则。我们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为主导,主要涉及以下几大领域: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A. 立项审批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委规范格式、关注节能减排、侧重效益分析;B. 上市募投用可行性研究报告——证监会规范格式、严谨的市场分析、优化的财务指标;C. 企业研究用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规范格式、详细的数据资料、多种方案的对比;D. 企业实操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完全版格式、精准的财务测算、专业的方案设计;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用途报告进行二次改造并协助企业填写项目申报必须的申请表格。项目立项书(项目建议书)A. 立项审批立项建议书——发改委规范格式、关注政策导向、侧重社会效益;B. 政府规划用立项建议书——政府规范格式、遵从政府规划、提升政绩指标;C. 企业投资用立项建议书——行业规范格式、强化风险防控、推荐最佳方案;D. 专家评审用立项建议书——专家完全版格式、科学的实施方案、谨慎的财务评估;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用途提供专家级的意见。商业计划书A. 审批国家资金用商业计划书——国家规范格式、关注产业发展、侧重社会影响;B. 吸引外商投资用商业计划书——国际规范格式、遵从外资政策、确保外商利益;C. 吸引风险投资用商业计划书——金融业规范格式、规避项目风险、保障收益回报;D. 友好企业合作用商业计划书——行业规范格式、互利的实施方案、谨慎的市场评估;E. 项目评比用商业计划书——专家完全版格式、严密的实施计划、精确的的收益评估;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用途提供专家级的意见。开发区研究1. 区域经济及招商引资研究重点研究领域: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我国中长期地区发展趋势研究;地区发展中的中央地方关系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中长期变动趋势研究;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宏观经济形势与区域经济运行关系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区域竞争力分析、评价与比较研究;欠发达地区、特定区域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研究;跨国区域合作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国际;区域招商策略研究。2. 开发区定位招商营销及产业集群整合规划咨询内容:园区战略发展审计和SWOT评估;园区区为分析,政策机遇分析和RPDS分析;园区产业定位(价值链定位)和集群发展建议;园区政策设计和企业增值服务设计和实施计划;园区投入机制和投资回报(ROI)规划;园区金融融资工具开发建议和实施计划;园区品牌打造策略和实施计划;园区“整合式”招商战略计划和实施方案;园区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园区组织机构设置和激励考核;风险分析和控制方法;时间表和里程碑;国内外最佳实践的研究和借鉴意义。3. 产业园区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区域分析与规划咨询服务;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及产业承接;专题产业园区规划;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研究方法及优势研究方法华经纵横认为信息咨询(产业咨询)不是简单的项目方案提供,更不是为客户提供一份空泛的模板式研究报告,而是一种过程和深度参与的互动式咨询。华经纵横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独特、有效的信息咨询方法即“过程化”咨询。它是指中心课题组专家成功引入一个研究课题或者由客户咨询需求升华而来,让客户与我们的咨询专家共同思考、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对策,最终形成有客户全程参与、认可,并对其充满信心的咨询方案,这也是我们为客户献上的宝贵的无形成果。我们在研究主要基于以下研究方法:主要分析研究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竞争力、洛伦茨曲线、钻石模型理论等。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关键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调查方法。数据来源我们拥有全中国最权威的数据库系统,它是国家统计局、国家各部委之间各种信息的汇总。可以非常及时地掌握每个地区每个月各方面的经济数据指标。我们拥有几百个行业连续10年以上系统数据积累,利用自主研发的数据库系统(CHINACIR-DATA)于2008年7月建成业内最全面、最系统、最精准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资源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渠道:国家各部委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各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国外专业数据库期刊杂志发布数据公司自有调研数据研究预测数据合作调研公司数据《中国经济年鉴》数据库《中国经济报告》数据库 每一个数据都经过层层审核和验证,通过审核后我们对数据来源及相关指标都有详尽说明,使您在引用或者参考数据时,呈现给您的不仅仅是一个具体数据,更能使您深入了解数据测算分析的过程。力求每一条数据精准无误,为您的决策提供正确的数据支持是我们一贯遵循的准则。质量保证体系华经纵横对咨询服务严格遵守科学严禁的质量保证监督体系:每一份报告,每一个课题,每一张图表都经过课题组专家、骨干咨询师、业内资深经验人士及客户的反复审核和验证。保证研究成果中立客观、数据准确无误、结论观点科学权威、指导策略切实可行是我们的一贯追求。 成功案例· 2009年10月12日某化工集团国内结晶氯化铝市场竞争环境调查项目· 2009年10月12日石化行业节能减排项目· 2009年10月12日某企业β-葡聚糖酶融资项目· 2009年10月12日中国光伏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课题研究项目· 2009年10月12日中国电力市场外资投入情况调研项目· 2009年10月12日中国风电场运营成本调查课题(上报发改委)· 2009年10月12日中国油页岩行业调研项目· 2009年10月12日中国火电市场发展现状调研项目· 2009年10月12日中国电油汀销售渠道模式调研项目· 2009年9月27日某集团公司港口机械调查项目· 2009年9月27日国内外船舶制造生产技术工艺发展路径及商业应用前景深度调研项目· 2009年9月27日某粮食集团50万吨粮食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 2009年9月27日全球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专项调查项目· 2009年9月27日****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商业计划书项目· 2009年9月27日中国风机叶片市场调研与预测· 2009年9月27日某集团投资澳大利亚默奇森金属有限公司股票项目· 2009年9月27日电力集团科技实力及机组技术竞争力调查项目· 2009年9月21日某公司太阳能路灯推广示范项目商业计划书· 2009年9月21日某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商业计划书项目· 2009年9月21日中国油气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 2009年9月21日中油项目商业尽职调查项目· 2009年9月21日3G通信产业园区投资前景项目· 2009年9月21日中国衡器制造行业销售渠道模式调研项目· 2009年9月21日中国重卡企业内部财务指标调查项目· 2009年9月21日企业中国稀土市场调研项目· 2009年9月21日**省**市太阳能(新能源)应用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项目· 2009年9月21日中国天然气管道输送行业调查项目· 2009年9月21日风力发电行业监测项目· 2009年9月11日蒙古国某金属矿地质预查项目· 2009年9月11日某石化集团变压器油竞争环境调查项目· 2009年9月11日中国镁合金市场调研项目· 2009年9月11日国内载货车企业内部财务指标调查项目· 2009年9月11日制糖行业节能减排及项目投融资项目· 2009年9月11日国内外钻井科研院所调研分析项目· 2009年9月11日同仁堂集团参茸补品市场调研项目· 2009年9月11日中国煤层气战略规划发展研究课题· 2009年9月11日中国坚果市场及加工企业调查项目· 2009年9月11日国内女鞋市场品牌竞争调查项目· 2009年9月11日某医药交易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 2009年8月28日2009-2010年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市场行情及相关技术深度调研项目· 2009年8月28日某电力集团国内风力发电市场对标调查项目· 2009年8月28日四轮摩托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项目· 2009年8月28日爱立信、思科、朗讯、华为、中兴五大企业· 2009年8月28日国内无线通信直放站市场调研项目· 2009年8月27日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调研案例· 2009年8月25日国内紫砂煲市场对标调查项目· 2009年8月21日美国哈雷戴维森集团调查项目· 2009年8月21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运营模式调研项目· 2009年8月17日北京某影视设备科技集团企业发展规划项目· 2009年8月14日某运动鞋服集团国内运动鞋服市场竞争环境调查项目· 2009年8月14日气相二氧化硅市场行情及技术调研项目· 2009年8月14日宁波市分行业钢材总需求量调研项目· 2009年8月14日金融危机对中国电力行业影响及企业应对策略咨询项目· 2009年8月14日某集团国内内窥镜洗消机市场调查项目· 2009年8月14日中国专用改装车行业市场调研及中期发展预测项目· 2009年8月14日某集团公司国内气体报警器市场对标调查项目· 2009年8月14日天津市某区产业发展规划· 2009年8月14日某重汽集团国内重卡市场对标调查项目下属网站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君略产业咨询网华经数据网华经信息网中国开发区研究网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网CHINACIR

急求相关论文 低品味锌矿中Zn,Pb,Co,Ni,Cd等元素含量的测定

白小凡
其功外也
ssport..com/center这里看看吧好好查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