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福建二本大学

大赌局
良贵
性价比不错的二本高校。闽江学院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现为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培育单位和福建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闽江学院建有工商管理、纺织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财政学、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门史、电路与系统等5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培育建设纺织服装、漆艺文化创意设计、跨境电子商务、测绘地理信息、功能纤维材料、信息技术和智能应用等六大专业群。现有闽侯大学城(校本部:福州市大学城溪源宫路200号)、工业路(福州市工业路333号)、洪塘(福州市仓山区洪塘路)、首山(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260号)等4个校区。

仰恩大学怎么样

龙之寿
赵武
1宿舍的确不好,没独立卫生间,不过会习惯的,我觉得可以忽略了。2校园很大,地势起伏也大,不让骑自行车,学校有几辆电瓶车,新旧区来往的,基本你要坐车是没希望,的确都是满人的,除非你不急。3校园环境不错,贴近大自然,有鸟有虫子,呵呵。硬件设施非常不好,因为没拿钱投资这些,这个是私立的,不是公立。4附近地区发展程度的确不高,马甲那边的人野蛮我觉得,有次还威胁学校的电瓶车,不让其运营,原因是影响到他们的饭碗。 学生街那边的人不错。 就是马甲镇的那实在不敢恭维。5宿舍没要翻修,因为才翻修不久,还翻修?基金会怎么可能会这么做。 现在只是要改造电路,这个暑假要改造电路,旧的电路负荷小。6新旧区不是像你采纳的那个人说的。新旧区就是新旧区。 也是连在一起的。新区有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 旧区也有行政楼,教学楼,宿舍,而不是一楼说的(显然那个人其实不了解这学校)7学费是17500左右,很贵。然后这些学费是基金会赚的,拿出非常少的一部分投资学校。学校没什么教研,基本没有。就连办个晚会什么的,都要社团自己去拉赞助,基金会不会出钱的。 不过也培养了很多人,学会公关,培养了能力。8师资力量薄弱,从以前的800多个教师“逃”到只剩200来个,其中很多老的。9还有很多,不懂可以问 对了 今年招收700人而已,分数肯定拉的很高 我是不看好,觉得不划算,如果是校主还在,我觉得一定要报这学校。 主要看你,我只是说些客观的事实,我不贬低仰恩,也不吹捧它。 一切都是因为私立的关系。

福建省选调生的条件是不是省外高校非得211。如果是普通高校不行吗?

鸡尾酒
芬兰版
2014年福建省选调生选调范围:省外列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以及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3所法律专业院校(仅限报考法、检类选调生)的福建生源全日制2014届优秀大学本科、硕士毕业生;省内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闽江学院、莆田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福建警察学院、武夷学院、福建江夏学院、闽南理工学院、宁德师范学院(新增加的福建江夏学院、闽南理工学院、宁德师范学院等3所院校,只招录定向分配至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应届毕业生,并须与当地组织部门签订5年最低服务年限的协议)的福建生源全日制2014届优秀大学本科、硕士毕业生;省内外高等院校全日制2014届优秀博士毕业研究生。聘用期间表现优秀,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2012年大学生村官。以上所有的毕业生必须是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或按规定免于考试录取的。本科生必须在2014年8月1日前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2014年9月1日前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博士研究生必须在2014年9月1日前毕业,并在12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位。大学生村官必须在聘用期间考核称职以上。复习考试可用《选调生考试备考教材》好吧,不符合资格。省外的恩恩, 不客气

我是福建籍的外省大学生,想要报考选调生,是直接选择福建省的选调生还是在念书的省份报考啊?谢谢

夏娜
一五一十
如果福建省对报考学胜的就读地没有限制,当然报考福建的选调生更为合适。福建是你的家乡,人文地理环境一切你都熟悉,就是考上了也便于以后工作。这些招考不会有什么211和非211之要求,只要是大学二本以上院校毕业就没问题。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福建仰恩大学怎么样?

堕尔形体
乐而非乐
仰恩大学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于1987年创办,是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2008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福建省第一所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大学。仰恩大学现有8个学院,5个直属系部,1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文、法、工五大学科门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发展方式上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目前,学校正朝着“开放型、国际化”现代大学的目标迈进。【优美环境与学习条件】学校占地2000余亩,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拥有先进的同步录制数字化教室、多媒体语言教室,建有平面设计实验室、音频实验室和计算机监控实验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大型模拟实习基地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有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和 “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一个。学校还设有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大型图书馆和能容纳万人的文体中心以及各类运动场地。【立德树人体系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秉承“学会做人,守信笃行;学会做事,创业有成”的校训,构建具有仰恩特色的立德树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先后荣获 “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教育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福建省平安校园”、“诚实守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实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为重点,以专业特长培养为特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建立了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交互作用的三大培养体系。学校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其中“仰恩大学经济学院—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营业部实践教学基地”、“仰恩—源和创意产业园实践教学基地”被确定为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学校建立了以健全人格,提升素质为目标,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科技文体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及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统一,“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体系。【学生各类比赛屡获佳绩】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在国家级和省市级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英语竞赛、机器人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的领奖台上,仰恩学子风采尽显,风头正盛,令人陶醉,2012年至今,累计获得477项奖杯、奖牌。【对外合作与交流】学校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逐步确立国际化办学立校的理念。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逐渐形成我校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开放办学格局,不断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塑造我校国际化现代大学形象。学校长期聘请多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教授在校执教。我校与台湾高校已进入深度合作交流,全方位开展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交换活动,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由台湾高校组成的教授团定期来我校授课,我校每年选派师生赴台湾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与此同时,我校与美国、英国的高校也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学生毕业与就业】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完成所有教学环节,达到毕业要求,由我校颁发国民教育系列普通高等教育(教育部电子注册)本科毕业证书。凡已达到毕业要求,并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由我校授予其相应的学士学位。成绩和综合素质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将加授金牌学士学位或银牌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协助推荐。就业主要去向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民营、外资、合资等非公企业。我校每年都为国家选送一批选调生和选聘生,同时也为部队、“三支一扶”等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福建江夏学院好?还是仰恩大学?本二私立是不是比本三公立好?志愿了,请详细,加分

决绝之行
屈原
楼上的说话满嘴跑火车,对提问者负点儿责行不?江夏自己听都没听过只能说明孤陋寡闻,凭什么说人家“烂的要死”?据我所知,江夏合并校之一的金融学院往年录取的学生有70%在本三线以上,录取线高出专科切线100分也是常有的事儿,这不能说明实力吗?再说,江夏能通过教育部的评估升为二本,办学水平自然是受到认可的。另,本二均为公办校,本三基本是民办(一般是挂高校名儿办的二级独立学院,其毕业证书上加盖的是某某大学某某学院印章,而学校本部学生的毕业证书只盖有学校校名印章)且学费每年在万元以上。本二与本三孰高孰低不能一概而论,应考量师资来源、硬件设备、专业特质等诸多因素。当然一般而言,就分数线来看,本二总体还是高于本三的吧。

泉州有哪些大学

苟可以免
既醉
泉州的大学有:黎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院、华侨大学、仰恩大学等等。1.黎明大学黎明职业大学(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福建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学校。学校前身是于1929年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马叙伦的倡议下,由许卓然、秦望山等社会贤达发起创办的黎明高级中学。1934年,黎明高级中学停办。1981年,在原黎明高级中学旧址上创办黎明学园。1984年,在黎明学园的基础上,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黎明职业大学。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Fujian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中国东南名城——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福建省重点建设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培训基地、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学校,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3.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泉州。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1998年泉州师专、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泉州师专。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省属本科高校。2014年12月5日,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8年1月,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东海和诗山两个校区,占地1185亩;另有校企合作软件学院(江南校区),占地105亩。下设二级学院18个,设置全日制本科专业63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校本部有专任教师812人。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8498人。4.华侨大学华侨大学(Huaqiao University)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的中央部属高校,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是国侨办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共同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学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高水平大学、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拥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外专千人计划、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5.仰恩大学仰恩大学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学校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庭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88年由福建省政府办学。为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从1994年7月起,仰恩大学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试点,由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是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仰恩大学有8个学院,5个直属系部,三十多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文、法、工、理、哲七大学科门类;学校占地2000余亩,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拥有先进的同步录制数字化教室、多媒体语言教室,建有平面设计实验室(苹果机房)、音频实验室和计算机监控实验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大型模拟实习基地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本科全日制学生总数为7670人,教师人数422人。

龙岩学院的校长叫做什么呢?

我爱你
鲁迅
校长是 :李泽彧,男,1962年1月生。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教授,福建省龙岩学院校长。编辑本段教育背景  1983年 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5-1987年 攻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后获硕士学位)   2000年 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7.8.27-2007.9.2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1期高校领导研修班编辑本段工作经历  1983.7— 1985.8 任教于厦门大学德育教研室   1987.7— 任教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1988.12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晋升讲师   1993.12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晋升副教授   1994—1998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直属支部书记   1998— 2003.7 厦门大学办公室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   2000.7 厦门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厦门大学机关第一党总支书记   2000.12—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晋升教授   2002.7 当选厦门大学纪委委员   2003.7—2005.2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2005.2— 龙岩学院院长   2006.4—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编辑本段出国出境经历  2000年11月 赴台湾东海大学、淡江大学、成功大学、中山大学进行校际学术交流   2002年5-6月 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作学术访问   2004年1-2月 到澳大利亚在职培训。   2004年7-8月 访问韩国荷仁大学、梨花女子大学。   2004年10-11月 赴台参加两岸学术研讨会,并访问淡江大学、嘉义大学、世新大学、辅仁大学、朝阳科技大学、慈济大学、吴凤技术学院、育达商业技术学院、开南管理学院等。   2007年8月 访马来西亚大学编辑本段学术兼职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管理分会 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 成员 中国高等学校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 理事 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 副会长 福建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常务理事 福建高教研究会副会长 福建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 龙岩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龙岩学院学报编委会主任编辑本段主要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编辑本段主要科研成果专著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副主编) "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及借鉴意义";,"闽南三角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合作者) "高等文、理、法科教育结构",《福建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合作者) “林砺儒”,“马君武”,“萨本栋”,《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合作者) "在社会思潮影响下的民国时高教之演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特点的历史透视"《高等教育论文集(2)》,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合作者) "陈嘉庚","王亚南",《中外著名教育家事典》,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合作者)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高等教育法总则的探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成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合作者) Justifications for Economic Activ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hanging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National & Regional Development,6-8 November 1995, Hong Kong[香港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浸会大学出版,ISBN 962-8027-8] "高等教育部分"《厦门教育之城规划及其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参与) 《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第一作者)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及结构布局》,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主持人之一) " 第十二章: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第一、二、三节,《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合作者) "教育管理"《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合作者) " 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与可持续发展",《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第一作者) 《港澳台高教法规与政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出版。(第一作者) " 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点探讨",《2001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合作者) "教育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合作者) "回顾、成就、问题-我国大陆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要论"《台海两岸私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淡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正式出版。(合作者) “浅析国外巨型大学管理与组织模式的特征”《2005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合作者) 《我国巨型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模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第一作者) 《新编素质教育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台港澳私立大专院校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合作者)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主编) 《高等学校转型: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视角》(主编),陕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11 月出版 (第一作者) 主编:《科学与民主: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多视角研究》2010年9月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36万字)论文  "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广西高教研究》1988.1 "亚洲学生留日状况(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88.2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及其发展迟缓原因分析",《福建学刊》1988.6 "浅谈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山东教育科研》1989.2 "辛亥革命前的外债与中国海关",《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89.2。(第一作者) "辅导员、班主任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调查报告",《教育文汇》1989.2 "简析台湾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原因",《中外高等教育》1990.1。 "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高教研究与探索》1990.1。 "台湾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福建高教研究》1990.1。 "试论台湾高等教育三大关系问题",《高等工程教育》1990.2。 "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高教与人才》1990.6。 "评析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泉州师专学报》1991.1。 “近代赔款与中国海关”,《史学月刊》,1990.2(第二作者) "福建省高等教育文理政法科类发展的战略思考",《华侨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第19期。 "马君武与大学教育",《高教与人才》1991.5。 "对于一种研究的研究",《高教研究与探索》1993.1。 "高校人员下海扫描",《大学教育论坛》1993.2。 "简论近代中国高等学校的历史地位",《江苏高教》1993.6。 "通幽洞微,钩深致远",《教育评论》1993.6。 "台湾小学教育面面观",《小学语文教学》1994.2。 "融合·冲突·驳杂-民国高教思想探微",《大学教育论坛》1994.2。 "一部从教育学角度对科学进行把握与阐释的力作",《教育评论》1994.3。 "台湾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初探",《高教研究与探索》1994.3。 "跨世纪的厦门教育最佳发展道路",《厦门教育》1994.6。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5.2 《西北教育管理研究》1995.2(第二作者) "高校从事产业活动的合理性新探",《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3。 "两岸学位制度比较研究",《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6.2。(合作者) "略论高等学校与公共关系",《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2。 "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1996.3。(第一作者) "健全民办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综论",《中国电力教育》1996.3。(第一作者) "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综论",《高教研究与探索》1996.3。(第一作者) "教育基本规律--争论与结论",《高教研究与探索》1998.1,2合刊。 "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投资问题探讨",《建材高教研究与实践》1998.3。 "面向21世纪转变高教人才观的方向性与策略性问题",《高教探索》1998.3。 "论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必将进一步发展",《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 "简论我国高教投资体制的问题与对策",《江苏高教》1998.5。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其实施之我见",《高等教育研究》1998.5。 "不变与应变及其为何变----我国高等教育思想若干问题探要",《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0.2。 "我国高教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析",《高教研究与探索》1999.1,2合刊。 "试论学院制的实行与内涵",《吉林教育科学》1999.3。(合作者) “我国高教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析”,《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管理研究99专刊 "试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高教研究与探索》(社科版专辑)2000.4。(第一作者) "高校与政府关系的两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1。 "论高等教育应以学生为上和以教师为主体",《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6。 "校友:大学公共关系的重要资源",《高教研究与探索》,2001.3。(合作者) "关于我国高教扩招与教育质量若干问题的探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2.1。(第一作者)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探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1.7。 "高校办学特色之我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1.11。(第一作者) "我国高校直面入世大考的五个问题",《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2.8; ‘Five issues that face China’s higher ecation as China joins the WTO,2004年美国SSCI全文收录,收录刊物为:JOURNAL: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03, V36, V5 (SEP-OCT)。(第一作者) "关于我国学院制的若干思考",《江苏高教》2002.5。(第一作者) "世界一流大学内部管理科学化与民主化比较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2.11。(合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3.2。 "论巨型大学应有之义",《陕西师大学报》2003年专刊。(合作者) "论合并院校组织文化转型的内容与途径",《教育发展研究》2003.2。(合作者) "关于我国大学排名评价的几点质疑",《厦门大学学报》2003.2;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3.8。(第一作者) "简论中美多校区大学形成过程的特点",《高等理科教育》2003.5。(第一作者) "再论巨型大学应有之义",《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合作者) "关于中国大陆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若干问题的探讨",《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第一作者) “我国高校新校区办学定位的意义与类型”,《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11期(第一作者) “中国巨型大学缘起的动因分析”,第二作者,煤炭高等教育,2005/3 “浅析国外巨型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的特征”,第二作者,《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科学发展观专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8 “冲突与协调:现代大学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层化”,《江苏高教》,2006.2(合作者) “论高校办学特色的若干关系问题”,《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6.7 “美、英、日三国巨型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及特征”,《煤炭高等教育》,2006/03(第一作者);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6.8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探讨——办学自主权的视角”,《高教研究与探索》,2006/03(第二作者) “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几个重要问题”,《辽宁教育研究》,2006/05(第二作者) “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三个问题”, 《龙岩学院学报》,2007/02第一作者;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6 “试论大学校训的应有之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2第一作者 “论我国高校“大学”、“学院”名称的由来、现状及走向”,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7第一作者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亟需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嘉应学院学报2007/05。第二作者 “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点探讨”,见《高等学校办学特色》一书,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编,2007,12,高等教育出版社 “规模与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的关键抉择”,《龙岩学院学报》2008/01(独立作者)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研究动态的探讨”,《教育研究》2008/03(第一作者) “大众化时期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之审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08/03(第一作者) “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五类关系”(第一作者),《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知识观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第二作者),《厦门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 。 “我的课堂教学观” (独立作者),《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质疑与反思”,《厦门大学学报》(第二作者), 2009年增刊(教学研究一辑) “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新探——基于资源利益相关者及其诉求”,泉州师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一作者)。 “再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一作者)。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轨迹及未来取向”,中国高教研究2010-第3期(第一作者),(又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5月4日第4版“期刊看点”对本文要点转载)。编辑本段承担课题  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青年重点课题,1993年,课题负责人。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部法规司课题,1995年,课题负责人。 港澳台高教法规建设与政策问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青年基金课题,1996年,课题负责人。 世纪初我国高教发展战略和结构布局,教育部高教司课题,1996年,课题负责人。 我省校院管理体制的现状调研与发展走向研究,省社科课题,2001年,课题负责人。 我国巨型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模式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1年,课题负责人; 两岸互认学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教育部外港办课题,2002年,课题负责人。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研究,文科基地重大项目,2002年,课题负责人。 台港澳私立大学比较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4年,课题组第二负责人。 中国巨型大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课题,2005年,课题负责人。 高等院校转型—新建本科院校视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年,课题负责人。 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作用差异性研究(课题批准号:FJI10-033),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负责.2010.7立项 龙岩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2010~2020(课题批准号:JA10270S),2010年省教育厅A类(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负责,2010.8立项编辑本段主要获奖情况专著  《百年之功》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12。(合作者) 《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9。(第一作者) 《福建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12。(合作者) 《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0.12。(合作者) 《公共管理学》,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12。(合作者) 《港澳台高教法规与政策研究》,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12。(第一作者) 《我国巨型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模式研究》,2007年福建(第7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 《我国巨型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模式研究》,2007年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专著奖三等奖(第一作者) 《港澳台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2007年福建(第7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作者) 2009年:《高等学校转型: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视角》(主编) 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第8届) 三等奖。论文  "评析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几个主要问题",厦门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1994.6 "健全民办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综论",厦门市社科二等奖1997.9 。 "大学生数质教育的特点及其实施之我见",厦门社科三等奖2000.6。 "不变与应变及其如何变----我国高等教育思想若干问题",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12。 "高等学校与政府关系的两个问题",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12。 " 我国高等教育直面入世大考的五大问题",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 "简论中、美多校区大学形成过程的特点",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 "关于我国大学排行评价的几点质疑",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 “关于我国大学排行评价的几点质疑”,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 “我国高校新校区办学定位的意义与类型”, 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专著奖二等奖,2007。 2008年:“论高校办学特色若干关系问题”(独立作者)获“闽西文化奖”一等奖。编辑本段教研项目  学习、研究、教学实践三结合的研究生教学方式,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12。(合作者) 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2005年。 高等教育管理学 硕士生学位课程 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 博士生学位课程其实我现在就在龙岩学院,我知道校长叫做什么,我只是做百度任务的。

福建省排行前20的大学是哪些?

六境
犬神
2008年最新福建省大学排名 1厦门大学 2福州大学 3福建农林大学 4福建师范大学5华侨大学 6福建医科大学 7集美大学 8福建工程学院 9厦门理工学院 10泉州师范学院 11漳州师范学院 12莆田学院 13仰恩大学 14福建中医学院 1515闽江学院 16三明学院 17龙岩学院 18福建教育学院 19漳州教育学院 20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夷学院) 21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23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4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5福建警官职业学院 26黎明职业大学 27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28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29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0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31泉州中营职业学院 32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33厦门华夏职业学院 34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35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 36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37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 38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39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40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41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2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43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44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45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46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47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48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49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 50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51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52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 53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54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55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就这些了``找了好久``终于找到加分哈哈``你好,你有希望被录取。建议第一志愿报考并且服从调剂,这点很重要希望参考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