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考研的主要考试科目是什么

殡葬师
王大悦之
一、历史学考研的科目,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所考科目有英语,政治,各一百分,历史学基础,三百分,历史学基础包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还有史学史,历史,地理学等学科。考研相关内容二、考试内容: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学指先秦时期至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学,是指通过利用史料来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的学科,它包括人们占有史料、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历史编撰的理论和实践。2、史学史,研究和阐述史学本身发展的历史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主要任务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今历史著作,探索史学思想的源流与派别以及史学本身发展的规律,并考查历史知识积累的过程和历史编纂方法的演变。3、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内容也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了解的考试资讯,欢迎大家关注高顿考研。祝各位考试顺利!22届考研小白全程备考规划14天高分特训营¥12021注册会计师一年六科特训班限量1元学,领完即止¥1会计实操上岗训练营真账.真税.真实操¥6.6FRM金融风控专讲训练营¥12021税务师名师带学高效取证营4大模块迅速进入备考¥12021中级经济师1年两科高效技巧超值专享每节课3毛钱¥1CFA金融讲师直播课提升金融领域实战能力¥12021中级会计一年三科特训营大专及以上学历可报名¥1查看更多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ACCACPA初级职称考研公务员

历史专业考研怎么考?考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聚则为生
行气
初试:考三门。1、历史学,通史(中国古代史30%、中国近代史20%、世界古代史20%、世界近代史30%),一共300分,答题时间3个小时。20道选择题,每题2分;8道名词解释,每题10分;2道材料分析,每题30分;4道简答题,每题30分。时间会足够的,不用担心。2、英语。3、政治。英语和政治是公共课,这里不多说了。 复试:1、笔试:你所报的专业内容;2、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问题提问。 顺便提供历史考研的复习方法: 对于第一轮复习,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建议把教材(也就是大学课程的那些教材)通读一遍,积累一些基础,特别是对跨专业的同学。 如果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的话就找来《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07年的也行。先把这本书的目录背下来,因为目录就是线索。然后把整本书看熟,甚至背下来,特别要留意一些很小的知识点,考试有时很变态,专门考你没注意到的。注意,考试的时侯讲究的是你能写多少东西而不是你知道多少东西。所以在背书的时候要注意把得分点背下来(时间、地点、人物或时间的主角、内容概要、意义),答题的时候这些就是得分点,非常关键。吃透了这本书基本上你考研历史就十拿九稳了,希望你能坚持。 当然,准备考试不是单一的,也要配合复习以及跟英语政治的复习来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建议你找找高考专题复习资料看看,还有就是做真题。你可以上网买一些名校的真题或者买一本《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2009年的也行。不光要看,还要背。你什么都懒都可以,千万不能懒得背书,没人敢说自己基础有多扎实的。许多高中学历史的同学都以为自己基础很扎实,但是考出来的成绩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谦虚的心态。 第三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了,看熟题和之前背过的东西。 最后再赠你四点:第一,要跟同学交流,互相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和学到的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既然决定考研了就要一心一意准备,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着找工作。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暗示自己不骄不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第四,安排好复习时间,合理搭配英语政治的复习,及早做好安排,并严格执行。 祝你考研成功!

考历史系研究生 都考什么

菊丸
大信稽之
一般都是传说中的11本:《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2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3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4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5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6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7 《中国古代史》(上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8 《中国古代史》(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9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10《中国现代史》 高等教育 王桧林 11 还有一本共和国史,但这个一般不用看 历史学全国统考,国家统一出题,没有指定的数目,你只要问同学借一套或者买一套大学历史教材就行了。大学历史教材一般用的是: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侃《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书局;世界通史用的是吴于廑、齐世荣的那六本高等教育出版社。你也不用报什么班,报班也没什么用,你只要多记多背就行了。考试的题型有选择,名解,材料分析,简答四种,选择你基本可以放过了,那就不是给人答得,最主要的还是名解和简答,只要记得多记得牢把这两部分搞定就没问题了。

历史学考研统考考什么?

谜中秘
将弃而天
历史学考研考试科目为:英语一100分、政治100分、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包括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部分),全国统考。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 教育部统一命题历史学考的科目为 历史学基础包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当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还有史学史 历史地理学等学科

历史学研究生招生考哪些科目?

是谓能移
仙水
初试:政治,外语,专业课(300分)。现在实行全国统一出题了,因此所有内容都要考,具体包括: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世界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 史学导论,历史地理学,民俗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史学概论希望帮到你政治(100分)、外语(100分)、专业课(300分)专业课全国一张卷统一考试,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 、史学导论,历史地理学,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史学概论看似很多但不要怕大学里基本都已开课讲过了,北师大版的历史学基础和山东的历史学基础很全面,许多人只背这两本书,不过课本还是要看。

历史考研科目有哪些

帝王殊禅
考研一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考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的研究生需要看哪些参考书?

埃殆为病
幻之光
中国史: 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 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 (高教版); 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 4、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5、 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 6、 钱穆 《国史大纲》; 7、 张传玺《中国史纲》; 8、 周谷城《中国通史》; 9、 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 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 11、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1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 13、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世界史: 1、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 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 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 6、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历史文选: 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 2、 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 历史文献: 1、 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 2、 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 史学史: 1、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2、 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 3、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 史学理论: 1、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 历史地理: 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 蓝勇《历史地理》; 3、 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 历史考研是全国统考 所以在初试时各校试卷就不存在差异了 专业课历史学基础300分 我个人觉得 (山东人民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两本资料比较好

中国古代史考研哪些学校好考

衣冠楚楚
乐毅
1、本地——本校——本专业的考研模式比较好考。考研不是件随意的事情,建议你多去查看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录取率,有比较才更清楚。2、古代史比较有名的是南京师范大学还有安徽师范大学等。

我想考历史方面的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面引子
蹈火不热
博仁教育中心考研辅导专家解读:历史学考研方向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历史学硕士阶段有8个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博仁教育整理了历史学考研方向和招生院校,供广大考生参考:一、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共 13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B)、辽宁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共 16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州大学(B)、湖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烟台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吉林大学(B)。三、历史地理学(共 5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四、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共 26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B)、江西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B)、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 五、专门史(共 96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清华大学(B)、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B)、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B)、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B)、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B)、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南昌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烟台师范学院、烟台大学、青岛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B)、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湘潭大学、湖南大学(B)、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暨南大学(B)、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贵州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北大学(B)、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B)、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宁夏大学、新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长春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长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西民族学院、海南师范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六、中国古代史(共 48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B)、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B)、安徽师范大学(B)、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B)、河南大学(B)、湖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B)、华南师范大学(B)、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大连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大学、聊城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宁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B)。北京大学(B)、北京师范大学(B)、陕西师范大学(B)七、中国近现代史(共 46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B)、山西大学(B)、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B)、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苏州大学(B)、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大学(B)、杭州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B)、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B)、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B)八、世界史(共 47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外交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B)、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B)、上海社会科学院、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B)、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B)、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大学、北华大学、黑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聊城大学、烟台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武汉大学(B)、北京大学(B)、复旦大学(B)、首都师范大学(B)、华东师范大学(B)、南开大学(B)说明:1、一级学科指教育部批准,各单位可按一级学科或在一级学科下的任何二级学科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 2、在招生单位后标有“B”,指此学科该单位具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3、在招生单位后没有标注的学科,该单位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