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考研统考考什么?

公而不当
忍岳
历史学考研从2007年开始改为国家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历史学基础综合三门,历史学基础综合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一、历史学考研参考教材:以下是博仁历史学考研辅导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推荐的历史学考研参考教材: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 何沁 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通史:《世界上古史》 周启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注意收集报考院校的信息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备考过程中要对报考院校信息进行收集,如历年的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复试要求等,对于报考院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朝着目标去复习、备考。三、深刻理解历史学真题四、历史学考研复习的几点建议1、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重在基础就试卷考察的内容而言,三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2007、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切勿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复习。历史学考研试题考的是对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所以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运动,要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去掌握,只有这样全面的分析一个知识点,才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基础知识。2、整理、总结知识点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考历史学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3、以教材为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自从2007年历史学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指定参考教材,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错的参考教材。4、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比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比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现了改革运动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把握了历史的宏观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5、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运用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总之、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强化,又要善于知识点之间横向与纵向,总结和梳理,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最后博仁教育祝2011年的考生金榜题名!

历史专业考研都考哪些科目啊

学思
德利布
上面的同学说的基本正确,就考三门,英语100,政治100,专业课300.我是历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给你点建议吧:要准备的书有:《世界史》六卷本,齐世荣、吴于廑主编这套书太经典了,一去书店说吴齐版世界历史,人家就懂了。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这位先生是我们院的权威,所有参考资料都是根据他的书编的,可以知道这套书的重要性了高教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话说这本书考的分不多,我同学中考研的基本就草草浏览一遍,就没碰过了,我们副院长划题的时候就说了,感兴趣看看,不感兴趣放弃,就几分,别浪费时间。《中国近现代史》的也选高教版的吧,这本书也不太重要,可以挑重点复习就好了,不像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要通熟。参考书的话,有本吉大出版的习题集,上面有总结各章重点和一些填空题,此书很好,最好买。练笔的。还有本山东大学出版的考研历史辅导资料,是比较权威的版本,是考研必买的,要认准这两个学校。话说去年考的时候我们院一导师被抽去出题目了,研究的是英国史方向的,今年不晓得会不会去,关注一下还是没错的。以上推荐的书最好能够看4~5遍,其他的书和资料你也不用看了,因为我同学重点看的就是吴齐版的世界历史和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还有那本厚厚的山大出的大本本的辅导资料,中国近现代史挑着看的,(当然总体脉络要清楚)看了这么多遍的基本考上了,武汉大学、北京师大、复旦、南开的都有。PS:我所有考上的同学都没参加过专业课的培训班。但是参加了英语和政治的培训班。至于学校么,我不知道大专生能报哪些学校啊,上次听人说专科考研得先工作两年。你首先得确定你感兴趣的方向,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还是文献学,各个学校最优秀的专业都不一样的,南开大学近代史最好,复旦国际关系最强,北大是古代史好,厦门大学专门史和四川大学文献学全国第一,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大学的民族关系史排在前面,此外河南大学的历史系也很强,以宋史研究和犹太史研究出名,山西大学历史系近几年发展也很不错,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最近挖走了一个复旦的权威教授)的历史系都很不错的啊,先确定你的方向,再去查这个方向学校的排名情况的啊~以上方法应付初试绰绰有余了,初试不用看太多书的,但是复试就要注意了,很多书你即使不看也要了解讲什么内容,还要去搜最新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复试最喜欢问的是毕业论文内容和研究方向的事了~

考研历史学专业课该怎么复习

水野
大人无己
你好,本人是三跨考生,12年从某普通大学考上985学校历史学专业研究生,相信还是有经验来回答你的问题。从13年开始,历史学考研不再统一命题,而是由各个学校自主命题。现在大学历史院里面各个专业不叫专业,都是叫某某研究所,比如世界史,就叫世界史研究所。由各所抽人统一阅卷,各所的人负责与本所相关部分的阅卷任务。所以你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该校历史系有哪些研究方向,侧重点是什么,把去年和今年的真题拿过来好好研究,07年以前的真题也要重视(07年至12年为全国统一命题)。真题吃透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虽然现在各校自主命题了,但仍然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本科的历史学教材一定要好好看看,最好看目标学校本科生所用的教材和期考试题,这很难反映该校老师的偏好。好好准备,祝你成功,谢谢!

历史学考研主要考什么?

守一
去而上仙
历史学考研主要是考基础性知识,其中包含有两门通史课程,即世界史与中国史,一般的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析、简单题、论述题四种(有些情况会有文言释义、断句等题型,视情况而定)。当然,现在的考研又分有两种情况,即全国统考型和自主命题型。首先说第一种,全国统考型,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命题,为较大多数学校招考所用的试卷来源,其难度时高时低,重点内容主要涉及中外历史中的重难点,一般是重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世界史主要面向是集中在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以及各大国改革与战争方面,中国史主要集中在古代,因为详古略今。 其次,自主命题型。据本人以前所知,全国有38所高校有自主命题权,考试内容有较大差别,有些为考通史,有些为只考你所报的学科大类,例如报的是中国古代史,某些高校只考中国史这一门通史,具体以高校命题情况而定。而考研的内容重点可以参考所报高校历年历史学考研试卷的主要趋向,另外,因为出卷的自主权,因此,在复习前亦可提前了解高校间各历史学方面的教授研究方向,这可以给你的研究路向,从历年试卷中可看及出题的思路,对症下药的方式应该有益复习。另外,经常到考研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亦会有所收获。 不管怎么说,历史学考研不管是考什么样的试卷,个人的基本功最为主要,该点应慎记!!而考试的重点等,建议你看看历年考研试卷和个别自主命题的高校,相信你也会有所感悟! 研途漫漫,祝君好运!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 教育部统一命题(考古专业 学校单独命题)考试科目有 英语 政治(各100分) 历史学基础(300分)历史学基础包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当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还有史学史 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内容目前没有确定的参考教材,可以根据目标院校的专业目录选择教材

历史考研都考什么

不贱佞谄
飞鱼秀
历史学考研考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俄语、日语、德语任一门  ③历史学专业课基础综合拓展资料:历史学考研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应具备掌握历史学专业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才能,毕业学生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事业单位与组织机构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从事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应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水平。

历史学考研必看书目

谄也
高铃
  历史学考研教育部目前没有指定教材,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辅导班更具自己经验列出来的有两个版本。1,一个是11本:《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中国古代史》(上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中国现代史》(上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中国现代史》(下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2,一个是是北师大的版本: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 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历史学考研辅导书:《 历史学考研辅导 》仝晰纲主编 《历史学名词解释》 考研论坛 历史学版主 长孙博《历史学基础》、 模拟题 、模拟真题 北师大教材必备辅导书。 备注:  ⑴ 总体来说 历史学考研并不是特别难不过北大 、人大和北师大都属于研究型大学 ,不是本专业的话 不建议报考 。  ⑵历史学就业不怎么样 ,特别是对本科出身不好 ,不是师范类的学生而言 ,毕业后想去做老师或者历史学相关专业 相对比较困难。  ⑶历史学基础包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当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还有史学史 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内容。

历史系考研难不难

凤飞飞
伦敦梦
关于这个问题。说好考也好考,因为考研考的是基础问题,没有多少怪题难题。如果没有很好的基础,本科又没有好好学习,那么就比较难,通过恶补也许也能成功。总的感觉是考研比高考简单。毕竟受专业限制竞争少了很多,还有部分人本科毕业直接就业了。

考研历史这个学科怎么复习?

进退中绳
麻妹子
所有考试都一样,要背诵和练习相结合,更何况是考研,那么多要背的东东,不做题你那能记得呢。我建议你教材和习题结合,多做题绝对有好处。考研资料可参考同城购书网,我也在那上买了几本资料,感觉不错,推荐大家一起用。我买时每次都是送货上门,书到了付款的,很方便,而且关书的速度也很快,第二天就送来了。以课本为主,背当然是要全背,即使不全倒背如流也要深刻了解,理解是很重要的,背的时候先确定一个主线,古代史相对还是好背好理解的,祝你成功!

历史专业考研,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彼兀者也
附赘悬疣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历史学基础三门。 思想政治理论(上午8:30——11:30)满分100分 外国语(下午14:00——17:00)满分100分 历史学基础(上午8:30——11:30)满分300分 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初试为笔试。 二、历史学基础参考书 历史学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1 、必备参考书: 第一套是北师大版的教材: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 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S:北京师范大学做为全国师范类教育内的排头兵,其编订的教材一直受到各本科院校的推崇,体系编排合理,严密,适合日常教学,学生易于学习,清晰明白。但是,有些问题涉及不深,点到为止。学术性不够。但是足以应付考研。因为历史学考研考得就是基础。   第二套:   1.朱绍候《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2.李侃《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第四版   3.王绘林《中国现代史》北师大版(高教版)   4.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高教版 5.齐世荣《世界史》六卷本,高教出版社  PS: 这套教材,也就是网上通常所说的历史学考研11本书。其中,《中国古代史》是一部比较经典的教材,但缺点是内容庞杂,分量很重,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是个不小的负担。不过还是一部很经典的教材。李侃的《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历史很悠久的教材,但是这部教材已经多年未版,许多观点比较陈旧。齐世荣六卷本《世界史》是一部多次获奖的教材,是名家领衔编写,其特点是学术性很强,各家观点都有,是国内学术界关于《世界史》研究的较为全面的观点。但是,在体力编排上面,有所欠缺,稍显凌乱。 不过世界史还是建议用齐世荣的六卷本比较好 2 、选读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选》 周予同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学概论》 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学》 蓝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学史》 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 杨燕起、高国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 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些教材和历史学基础考研大纲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历史学基础考研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考试范围,这是一套最权威的历史学基础考研参考书。 “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从现在开始备考,强烈建议同学们从教材开始,因为历史学考研强调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到教材中才能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尤其是目前命题的趋势越来越强调知识的比较和运用,更需要大家对整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做全面的了解。在这里简单说一下看书的方法和技巧,第一遍的目标是了解,可以快速浏览;第二遍的目标是理解,需要精读,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勾画,做标记,可以笔记;第三遍的目标是掌握,需要在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各个击破;第四遍的目标是运用,需要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前牵后联,完善笔记。 三、历史学基础试卷结构、题型结构 (一)、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Ps:我看了这几年的几套试卷发现原始社会考到的几率很小,但还是要看,不需要重点掌握,主要为了应付选择题。 (二)、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四、历史学基础复习方法   1、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重在基础。   就历史学基础试卷考查的内容而言,统考五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2007、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2010年、2011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切勿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复习。   历史学考研试题考的是对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所以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运动,要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去掌握,只有这样全面的分析一个知识点,才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基础知识。   2、整理、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考历史学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为本   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   4、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比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比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现了改革运动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把握了历史的宏观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2010年考查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2011年论述题考查了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以及比较雅典民主政体与罗马共和政体的异同。以后比较题会成为一个命题趋势。   5、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学会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备考的时候,看到的不仅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历史事件背后的哲学规律,这样才能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五、历史学考研大纲 个人建议第一轮复习的时候不要用到大纲,完全把教材仔仔细细通读一遍,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可以用前一年的大纲,相差不多。到第四轮时可以参照2013年大纲(大纲大约在9月出来) 六、历史学考研真题该如何利用? 关于历年历史学基础考试试题,就是所谓的真题,历年真题是最好的模拟题。看完一遍书后,可以拿一套真题看看。在看完了3遍书以后,同学们可以拿出2到3套真题进行模拟考试,测试一下自己的掌握的情况,同时要对做过的试题进行总结,总结什么呢?要总结真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说白了,就是要找到命题人是如何考查自己的,做最新的真题能够把握命题趋势。 七、历史学研究生专业方向 历史学硕士阶段有8个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每个专业下边又包含若干个方向,比如中国古代史,下边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按照朝代分为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等。 八、 历史学研究生报考条件(摘自: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备注:提醒广大考生,教育部发布的招生简章的是一个总的纲领性文件,各招生院校在教育部的招生简章的规定下,还会发布一个学校招生简章,在学校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有的会规定不准许专科跨专业报考,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有的学校准许专科跨专业报考,但是要求发表文章,比如北京大学。所有同学们要仔细阅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 九、 历史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由于传统的观念和思维的影响,造成社会对历史学研究生就业存在偏见,认为历史学研究生就业很难。其实,真是的情况不是那样的,通过对历史学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近几年历史学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理想。主要的就业情况如下: 1、高中学校:高中历史教师 2、大专院校党校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师、历史系教师 3、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 4、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6、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7、编辑:文字编辑 8、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 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9、文物部门:如考古,文物管理,文物鉴定与拍卖 10、各报纸新闻单位 11、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 12、高等学校学生辅导员、高校管理工作 总之,历史学研究生就业比较广泛,希望广大考历史学研究生的考生能够投入到历史学相关的工作中去,去探索这门既古老又神秘的学科。 Ps:对于考博,我们老师认为女生研究生毕业了就可以(如果不建议晚结婚的话也无所谓。不过女生在历史领域研究高峰时间比较短,不知道这是不是歧视女性,) 十、如何规划自己的历史学基础复习计划 刚开始复习的同学可以参考: 1. 通读专业课书(第一遍) 12月底------2月初 (好好利用这个寒假) 复习建议: a.以教材为主,初步了解历史学基础知识体系。 b.鉴于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内容较难理解,建议多用一点儿时间。 c.第一遍的看书过程重点在于通读,不要求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目标是在读过第一遍书后知道各本书讲的是什么,了解各科学科知识,搞清知识的框架体系。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只要做简单的笔记。 2. 精读专业课书(第二遍) 3月中------6月底 复习建议: a.边读书边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出标记,以备在下个阶段着重理解,不纠缠于细节,也不放过细节,并且要做笔记,对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提炼,以便下轮复习。 b.这遍的主要目的是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对于不理解的进行标记,准备在接下来的辅导班上攻克。 c.每个学科看完后,回顾学科的主要内容,理顺关系,画出知识结构图,便于记忆。 Ps:这个阶段大家还在上课,如果是历史系的同学要好好上那些专业课,反正这些都需要复习,还不如在课堂上好好听,很好效果的复习。如果是跨专业的朋友,就要见缝插针的复习了。 3. 弄懂所标记的难点(第三遍) 7月初----9月初 复习建议: (最好还可以再做一份各专题的笔记,我自己是这样计划的。) a.弄懂各个知识点,掌握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做到知识点融会贯通。 b.实在不懂的再进行标记和归纳, c要把主要的东西背出来 4. 边做专项题边看书 9月中-----10月初 复习建议: a.深入研究2013年历史学考研考纲,分析历年真题。总结命题特点和规律,据此再深入理解记忆知识点。 b.这个阶段要开始有意识的去训练解题能力,总结解题思路。 C、系统地背。 5. 边做综合题边看书 10月初-----11月底 复习建议: a.保持充分的敏感性,带着问题意识去复习,要背关键词。 b.要善于拓展知识点,可参考其他经典参考书和历史学专业期刊杂志,了解历史学相关的研究和动态。 6. 把书看薄(第四遍) 12月初------1月初 复习建议: a.根据暑期强化班的讲义,最后一遍看书,要细致,要讲究效率,学会取舍 b.把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在脑中“过电影”,寻找自己的知识薄弱点。 c.重点进行知识点的串连。 d.培养考试习惯,进行模拟实训,精中求精,查漏补缺 剩下的时间要大致浏览,不要遗漏东西,自己押题,巩固主要的东西。 (结合网上资料和自己的想法而成,会不断修改,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不过我的复习时间段与上面不太一样,我在一月底就要结束第一轮复习。二月开始就要第二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