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考研专业课不怎么好。怎么办

丹麦版
大仁不仁
文都、海天应该有网授的历史课,看看价格合适的话可以购买。一般大学附近应该会有这种考研班,也可以去看看。最主要的还是多看专业书,做真题。历史学统考试题所考核的知识点所占比重,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民族、其他。第一遍第二遍 大概线索掌握 熟悉暑假第三遍 边看边做笔记 按照时间顺序来做 梳理线索等到九月份大纲出来 对这大纲 重点复习0—11月专题复习11—12重点复习1月初 模拟题 查漏补缺 背名词解释 我空间有西塔考研的相关内容,有空可以看看,希望能帮到你。

请问考研历史统考参考数目有哪些,历史该怎么复习,专业课现在就要开

舐笔和墨
魂知
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 专业课教育部统一命题(考古专业 学校单独命题) 历史学考的科目有 英语(100分) 政治(100分) 313历史学基础(300分) 313历史学基础包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当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还有史学史 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内容 教育部目前没有指定教材 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辅导班根据经验列出来的 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11本 1 2《世界史古代史》(上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3 4 《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卷) 高教 吴于廑 5 6 《世界史现代史》(上下卷) 高教 吴于廑 7 8《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9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10 11《中国现代史》(上下册)高教 王桧林 一个是是北师大版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由于版本不同可能有出入 不过关系不大 版本无所谓 看你方便买哪一套 因为教育部从来不指定 关键看自己努力程度 辅导书: 仝晰纲编:《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 长孙博的《历史学名词解释》 仝晰纲编:《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 历史学》齐鲁书社 还有一套 也可参考以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历史学基础》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历史学基础实战练习》以及《模拟真题》 再就是要研究真题 看老师的出题思路 总结以后 这样再去看书 效果会好一些!!

历史学专业考研具体要怎么做笔记

娜塔莉
爱很美
记笔记要结合自身实际,不同的科目要采取不同的策略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史的策略是不同的,因为每一本教材都有它的“特性”,从对真题的不断了解当中我们也可以制定出轻重有别的方法出来。针对你提出的问题,下面我将就通常复习的十一本书给出不同的复习大体策略来: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教材算是写的特别经典的本子了,出版时间也比较早,所以古代史的教材可谓久经考验而且十分经典,整理笔记时可以直接按教材目录来归类,用数字给知识点编码。2、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也挺经典的。但是近代史的研究这几年屡出新的成果,许多观点和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通观整本教材也是以战争史和屈辱史居多,显得太过于偏重,而真题所考的却是文化方面的东西(比如近代历史文献),所以这本书吃透了还得找点精简的书籍来补补课,尤其是教材上少有涉及的知识点。3、中国现代史:这本书所占分数的比值不大,认认真真过一下就行了。即使考到了也不要太过于后悔,因为历史学这么考试的初衷就是“问你能记住多少”而不是“一个都不能少”,没有谁真的是活字典,历史学两百大几是几乎不可能的。4、世界史:六本世界史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因为没什么系统的世界史和他竞争了,一大帮子人搞一套教材也不容易,但他的缺陷是有目共知的:最大的毛病就是知识点太乱,无法串联,许多名词解释重复出现。这样就特别不利于考试,所以这时候借助于考纲是有必要的,按照考纲的分类方法将知识点编目就行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考纲其实并没有涵盖所有考点,所以要注意有意补齐。最后,强调:复习最好将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和大题分开做笔记,因为各个题型的命题思路都是不同的,打个比方来说,四个名词(以晋楚之间的四次战争为例)作为考点的话,做选择题出你就只用记住他们的特点(比如会问楚国获胜的一次是?哪一次发生在黄河以南?等等),作名词解释题可以有四种出题方式,做问答题你就要一一列举了(比如会问晋楚之间发生过哪些重大战役?)。归纳起来说选择题主要考你的排异思维,名词解释考你的形象思维,大题目考你的逻辑思维如果按照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和大题这样三轮的进度来复习,既可以免去受不同思维干扰的困惑,又可以在每一轮的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便于把知识点分门别类,还可以免去只是单纯简单机械重复的乏味和单调。至于好不好,相信时间和实践都可以检验的。 收起

考研历史学专业课该怎么复习

四分
鲁班
你好,本人是三跨考生,12年从某普通大学考上985学校历史学专业研究生,相信还是有经验来回答你的问题。从13年开始,历史学考研不再统一命题,而是由各个学校自主命题。现在大学历史院里面各个专业不叫专业,都是叫某某研究所,比如世界史,就叫世界史研究所。由各所抽人统一阅卷,各所的人负责与本所相关部分的阅卷任务。所以你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该校历史系有哪些研究方向,侧重点是什么,把去年和今年的真题拿过来好好研究,07年以前的真题也要重视(07年至12年为全国统一命题)。真题吃透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虽然现在各校自主命题了,但仍然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本科的历史学教材一定要好好看看,最好看目标学校本科生所用的教材和期考试题,这很难反映该校老师的偏好。好好准备,祝你成功,谢谢!

亲们,考研,历史专业课怎么复习啊,有哪些资料啊

田子无让
惠以
专业课复习一般是能联系意向院校的和你一样专业的学长或学姐帮你,或者找专业老师辅导,如果你想复习资料什么都想要有的话,那我建议你报太奇的辅导班,他们和院校有合作,对这方面资源还是丰富的,能满足你的要求历史学专业课参考书推荐:1 、 中国史★ 朱绍候 、张海鹏、齐涛 主编: 《 中国古代史 ( 新版·上册 )》,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 2004年版★ 朱绍候 、张海鹏、齐涛 主编: 《 中国古代史 ( 新版· 下 册 )》,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 2004年版点击查看详情:[url]http://kaoyan.koolearn.com/20140730/826284.html[/url]关于历史学专业课备考可以看:八大统考专业课备考专题[url]http://kaoyan.koolearn.com/zhuanti/bdtkzyfx/[/url]

跨专业考研历史怎么复习

扬弃
如是三年
首先确定自己的擅长方面或者感兴趣的方面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其次,确定学习计划,弥补弱项,巩固强项;再次,中国历史通常是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为总纲复习,世界历史通常以地域为总纲复习较快。历史是全国统考首先熟悉大纲按照大纲来复习即可我大学不是历史专业,关于复习有什么建议吗

历史地理学考研专业课是不是全国统考?

小可爱
圣人
是的,历史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全国统考那历史地理学复习的时候用哪几本资料呢?考试的时候只考历史不考地理吗?历史学基础综合包括: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历史学考研专业课220分能考上吗

目如明星
黄土情
得看你的总分,单科过线没,光看专业课没用的这个不同学校是有区别的吧!具体只能去你报考的那个学校咨询

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收跨考学生吗?参考书籍是什么?

所谓
无穷无尽
答:我在第一年准备考试的时候,只复习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前一直在准备出国的GRE,TOEFL考试,后来因为GPA很烂,语言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加上自己又是跨专业,所以一直在出国与考研之间纠结。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出国这条路,专心考研。第一次考试时还是全国统考,最后专业课没有及格,总分也只有300,。但令人意外的是我没有进行任何复习的政治竟然考了71。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我29天时间以每天150页左右的速度刷完了北师大版中国史加世界史的全套教材,总共约3500多页。后来又买了山东大本等辅导书和考试大纲,好像也没什么用,反倒浪费了不少时间。唯独起了点心理安慰作用。第二年我意犹未尽,总觉得潜力没有完全挖掘。300分的成绩给了我很大安慰,因为A区国家线好像才295。这一年我在学校周边租了间房,就地复习。基于去年的感受,我把重点放在了博览群书上。因为当时目标是北大,所以花了大笔钱把北大历史系世界史方向所有教授职称老师的代表作都搞到手,然后一本一本挨着读。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读不懂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如果这样的问题阻碍了你去翻开一本书,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了。所以胆子一定要大,要多看这些老师的著作。当然这是对于自主命题的学校来说。统考的同学我觉得仅靠一套教材肯定是不够的,只有“竭泽而渔”才能在考场上尽量少丢分。这三年来我的复习重点一直放在专业课上,因为专业课总共占300分,政治英语加一起才200分。而且政治提分很快很容易,英语的分数提升空间则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无论从准备考试还是从以后研究生生活来说,对专业课的重视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在一年的复习中,我使用的教材是传统的六卷本加比较新的高教版四卷本,一共十本书作为基础读物。六卷本前后看了有七八遍,四卷本看了三遍左右。我觉得这两套教材互补性很强,六卷本知识点很细,但是许多观点比较陈旧;四卷本的引用文献和学术观点都相对较新。所以把两套教材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除此之外,对专业课的复习还应该尽量拓展。我的拓展思路是从世界通史角度出发,围绕“通史”主题阅读一批书,比如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上下)》,勒纳《西方文明史(上下)》等等。接下来按照国别史的线索再读一批书,如钱乘旦《英国通史》,米盖尔《法国史》,杨生茂《美国史简编》,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史》等,这一系列围绕英、法、美、德、日等几个主要大国的历史线索为主进行主题阅读,能够进一步深入对整个历史脉络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可以换个角度去读些以时间段为主题的作品,如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蒂尔尼《西欧中世纪史》等等。当然这样的复习方法整体阅读量是非常之大的,笔者也仅仅做到原先计划的很小一部分,但是确实对巩固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基本脱离了对市面上所售各种总结性的辅导教材的依赖,个人认为此类辅导书编纂质量有很大问题。如果真有心去做学术,完全可以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来代替那些粗浅的梳理,并且自己总结的过程本身也是强化记忆,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至于很多人问到如何回答主观题的问题,我的理解是,真正的高分答案应当是既包含了题目所指向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对该领域若干学术观点或代表作的评介组合而成的。其实每一道主观题都可以当做一篇命题作文来写,写出来的答案理应是一篇文字优美,结构完整的文章。许多同学把主观题当做纯粹的回答问题,完全不在乎文法和修辞,造成写出来的答案令人“不忍卒读”,这也是影响主观题分数的一大问题。在平时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对提高主观题分数会有明显益处。的老师们在针对如何在复习中把握重点,尤其是怎样去搜索“长得像考题的样子”的知识点上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另外,老师们常年在学术领域耕耘,功底深厚,学会循着老师的思路去看书让我感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虽然课程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其中的知识量却很大,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老师的发下来的讲义非常有价值,在复习中遇到磕磕绊绊的地方拿出来翻翻总会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