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考研必看书目

单镜头
不争
2018年历史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目推荐大纲及配套解析《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考试大纲解析》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辅导用书编委会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朱绍候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郑师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何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上、下卷)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古代史《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朱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近代史》刘宗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考研可以不看那11本书,只看考研大纲吗?介绍几本用处大的习题书给我呗

克核大至
水静犹明
我当时买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名词解析》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感觉历史考的是平时积累和你对其的整合能力,我是理科生,大学学的医学,但复习了半年就报考了北大的历史系,当然太狂了,没考上,调剂到了另外一所大学的历史系。若万不得已,可以不看课本,但一两本全面的辅导书是要看的,另外你之前对历史因兴趣等其他原因形成的积累也是很必要的。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建议你看2~3本,不管你看了几遍课本还是几本辅导书,真正考试的时候,没有时间让你安安稳稳地回忆整理语言的,直接是提笔凭你形成的第一感觉,考研大纲也不是绝对的,习题书到网上看看,大多数人评价高的买一两本,看透了,同时自己对知识点整合整合,考试时遇见一点都没印象的忽略过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历史考研科目有哪些

迫胁而栖
不止于万
考研一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历史学考研的主要考试科目是什么

藤浦
中国古代史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约20%、世界古代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贯穿于其中。题型结构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单选题偏重于考查基础知识点。名词解释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以及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题目考查的都是相对较小,也较为琐碎的历史事物。材料分析题涉及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两个领域。4道简答题分别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个知识点切入,题目切口虽小,但是需回答的内容很充分。因为涉及面广,考生在备考时,必须先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点,了解历史脉络,此时应做好名词解释的笔记,之后逐次寻找重点,逐渐压缩范围,加大不同时间、地域历史事件的对比力度,并整体把握主要国家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做到广而不粗,详而不杂。扩展资料考研就业1、就业方向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就业方向职业的岗位职责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3、就业方向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科研单位:包括各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从事教师、研究员职位。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要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和对历史学浓厚的兴趣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党政机关:主要是公务员系统。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以及行政能力,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校期间就能入党的同学无疑具备优势。新闻出版部门:主要从事记者、编辑等职位。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出色的写作能力,良好的悟性和执行能力;思路开拓,文笔流畅,富创新精神,中文功底扎实,知识面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气质形象;工作责任心强,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企业:由于历史是基础性学科,可以尝试对专业要求较低的一些职位。需要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学专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考历史学

09年历史学考研大纲

伊苏
抬驴
历史科目是统考科目,初试时考试内容是考研历史大纲上的内容。 考研历史专业大纲 内容: 世界古代史60分,世界近现代史90分,中国古代史90分,中国近现代史60分 题型: 选择题20个40分,名词解释8个80分,材料题2个60分,问答题4个120分 不指定参考教材,范围涵盖历史本科统编教材,包括史学理论和史学基础(史学常识,古汉语常识),世界通史(上古到1991年),中国通史(原始社会到1991年) 历史大纲 一、 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的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二、 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三、 考察范围 (一) 中国史 1、 中国古代史 (1)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氏族公社 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 (2) 夏商西周 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 商族的起源 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 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灭亡 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夏、商、西周的文化 (3)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 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4) 秦汉 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制”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与措施 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 汉代的社会结构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汉的农民起义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5) 魏晋南北朝 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及其意义 十六国的兴亡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 东晋门阀政治 南朝门阀的衰落和寒人的兴起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 北魏府兵制的建立及其特点 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6) 隋唐五代 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唐朝相关制度对隋朝的继承和发展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唐中叶政治、军事、社会各领域发生的变化 两税法的颁行与唐后期的经济 唐朝末年的社会问题 隋唐时期边境各少数民族概况 隋唐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7) 宋(辽-西夏、金)元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 宋代经济的繁荣 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元代行省制度 元朝的民族政策 元末的农民战争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宋元时期的海外交通 (8) 明清(前期) 朱元璋与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郑和下西洋 “南倭北虏”问题 明中叶的社会危机与改革 东林与复社 耶酥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明末农民战争 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康乾盛世 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 明清海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2、 中国近现代史 (1) 晚清时期的侵华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俄战争 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2)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原因、过程、结局和影响 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局 (3) 晚清政局的变化与清政府的自救改革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辛酉政变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清政府自救改革中的新旧思想冲突 (4) 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新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和特点 著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及其代表人物 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近代科学技术的输入与初步发展 (5) 戊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维新变法思潮(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严复介绍和传播进化论思想) 戊戌维新运动 清末立宪派和立宪运动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革命派的武装反清活动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袁世凯窃权 (6)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北洋军阀的统治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7) 南京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南京政府的建立及全国“统一” 新旧军阀混战 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红军五次反围剿与万里长征 抗战前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8) 抗日战争 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与高涨 西安事变 芦沟桥事变 正面战场的持续作战与敌后战场的开展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 西南大后方的建设 中共“七大”的召开 中国军队的对日军反攻 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 (9) 国内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的演进 国民党的腐朽统治 国共重庆谈判 内战爆发及其演进 国统区人民的反压迫斗争 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倾轧与中间路线的破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0) 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文化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 现代新儒学思潮 民国年间的文学与戏曲成就 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 (1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内外政策 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 (12)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建设的曲折 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 (13)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从“五一六通知”到全国内乱 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 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 (14) 拨乱反正(1976-1978) 拨乱反正的历程 “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 (15) 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邓小平南巡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一) 世界史 1、 世界古代史 (1) 史前人类 人类的进化 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 史前文化 (2) 古代西亚诸文明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王国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波斯帝国 (3)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的历史线索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古代埃及的文化 (4)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吠陀文明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5) 古代希腊文明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6) 古代罗马文明 王政时代 罗马共和国 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 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 罗马帝国 古代罗马文化 (7) 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 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 (8)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9) 欧洲基督教文明 法兰克王国 西欧封建制度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西欧封建国家的兴起与强盛 (10)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中古印度:从德里苏丹到莫卧儿帝国 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 (11) 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中美洲文明 印加文明 2、 世界近现代史 (1) 16世纪的欧洲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宗教改革 (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欧洲1848年革命 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德国的统一 10世纪后半叶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与社会政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 列强瓜分非洲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第二国际 (4)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19世纪后半叶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 (5) 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 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6) 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德法矛盾与欧洲的均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 (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国际联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德国十一月革命 匈牙利革命 共产国际 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 卡德纳斯改革 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 苏联的工业化与“斯大林模式“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大战的结束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 “铁幕演说“与冷战 两大阵营在全球的对峙 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当代科技革命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美国的内政与外交 英国的内政与外交 联邦德国的内政与外交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赫鲁晓夫的改革 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 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二、 试题举例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单选 1.《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沈括 B、贾思勰 C、宋应星 D、郭守敬 2、汉口是在下列哪个条约中规定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烟台条约 D、辛丑条约 3、建立古罗马元首制的政治家是 A、奥古斯都 B、奥古斯丁 C、戴克里先 D、君士坦丁 4、“伊斯兰“一词的含义是 A 、唯一的真理 B、安拉使者说的话 C、服从神的意志 D、审判的日子即将来到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题10分,共80分 (1) 市舶使司 (2) 百日维新 (3) 封君封臣制 (4) 权利法案 (三)史料分析: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 认真阅读以下史料,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对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加以解释 尚希时见天下州郡过多,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罢候置守,汉、魏及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与古,或地无千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县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敢陈管见,伏听裁听。)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 选自《隋书》卷46《杨尚希传》 (2)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长素又曰:所谓奴隶者,若波兰之以属俄,印度之属于英,南洋之属于荷,吕宋之属西班牙,人民但供租税,绝无政权,是则不能不愤求自立而。若国朝之制,满汉平等,汉人***** ****************** 选自《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A、 太炎为了驳斥“长素”的观点而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文中的“长素”是谁? B、 献中的沈、李‘翁‘孙’曾、左、李及恭、醇二邸都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具体名字。 C、 与“长素”的分歧何在?根本对立的实质是什么? (2) 对于善于管理产业和勤恳耕种土地的人来说,农业是最有效的致富手段。我的父亲就亲自管理这种经济并教会了我*** ***************************************** 选自色诺芬《古希腊》家政论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分析其内容与含义 (3) 阅读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1876-1913年世界各地区或国家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项目 国家与地区 1876-1880 1913 初级产品 工业制品 初级产品 工业制品 出口贸易结构 英国和爱尔兰 11.9 88.1 30.3 69.7 欧洲大陆 61.0 39.0 61.8 38.2 美国和加拿大 85.7 14.3 74.1 25.9 其余世界 97.6 2.4 89.1 10.9 全世界 61.9 38.1 61.8 38.2 进口贸易结构 英国和爱尔兰 85.8 14.2 81.8 18.8 欧洲大陆 60.9 39.1 59.9 40.1 美国和加拿大 63.5 36.5 63.4 36.6 其余世界 30.9 69.1 40.2 59.8 全世界 64.9 35.1 65 35 [推荐]09年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21.10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18.10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21.10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18.30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19.90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22.90 《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孔祥民主编;定价28元 《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宗绪主编,定价35元 《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建华主编,定价65元 《中国现代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王桧林,定价18.30 《中国现代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王桧林,定价2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何沁,定价36.40 《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晁福林,定价27元 《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施建中,定价18.20 《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郑师渠主编,定价32元 辅导用书推荐 《2008年考研历史学备考核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岳庆平、许平、尤国珍、邹绍荣编,定价36元

历史学考研科目有哪些

子曰
德行
专业课考试内容:考试科目上,中国古代史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约20%,世界古代世纪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拓展资料:试卷结构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名词解释8小题,共80分;史料分析题2小题,共60分;论述题3小题,共120分。参考资料来源于人民网考研历史学,如何做笔记?

历史学考研的主要考试科目是什么

情莫若率
苏辙
一、历史学考研的科目,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所考科目有英语,政治,各一百分,历史学基础,三百分,历史学基础包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还有史学史,历史,地理学等学科。考研相关内容二、考试内容: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学指先秦时期至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学,是指通过利用史料来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的学科,它包括人们占有史料、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历史编撰的理论和实践。2、史学史,研究和阐述史学本身发展的历史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主要任务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今历史著作,探索史学思想的源流与派别以及史学本身发展的规律,并考查历史知识积累的过程和历史编纂方法的演变。3、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内容也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了解的考试资讯,欢迎大家关注高顿考研。祝各位考试顺利!22届考研小白全程备考规划14天高分特训营¥12021注册会计师一年六科特训班限量1元学,领完即止¥1会计实操上岗训练营真账.真税.真实操¥6.6FRM金融风控专讲训练营¥12021税务师名师带学高效取证营4大模块迅速进入备考¥12021中级经济师1年两科高效技巧超值专享每节课3毛钱¥1CFA金融讲师直播课提升金融领域实战能力¥12021中级会计一年三科特训营大专及以上学历可报名¥1查看更多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ACCACPA初级职称考研公务员

历史学考研都学些什么

幸平
中壬
考研就考英语、政治、历史学专业基础。历史学专业基础考什么你可以去看考研大纲。考上研学什么,就看你要学什么了和对什么方向感兴趣,还有你考的导师带的方向是什么。主要的方向一般都分成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民族史也可叫专门史,史学理论,历史地理,历史文献等方向吧。但是世界古代史里又可以根据时段、地理不同分成各个方向,比如说希腊罗马史、埃及学等等,西欧中古史可以分时期划分,按国别划分,现在中古史的系统研究已经很完整了,像妇女史、城市史等等都有专门的论著。总之考研的时候选择方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比如我喜欢的是西欧中古史,最喜欢的国家是意大利和德国,我就会选择主修基督教史、文艺复兴史等等了。但是这也要看你考的学校会开设怎么样的科目,你可以根据研究生院开设的科目去自主选择学什么。研究生开设的科目一般都是专题性质的了,更深入和具体。好一点的学校开的课就会,选择余地也多,但是导师的课是必定要上的。参考资料【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古代史(六)黄金时代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09.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古代史(四)千古风流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11.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古代史(七)落日余晖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08.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古代史(一)中华之源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14.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近代史(一)千年变局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07.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古代史(三)帝国崛起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12.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近代史(四)走向共和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04.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近代史(三)功过千秋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05.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古代史(五)万国来朝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10.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古代史(二)乱世风华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13.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现代史(一)少年中国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02.html【历史考研】历史学复习纲要之中国近代史(五)文武北洋http://www.xueshiboke.com/post/303.html

10年历史学考研专业课该用什么辅导书

乔豫
多米诺
参考书的话建议用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历史学基础 考点的强化另外加教材没有的延伸 很全很实用如果还想买本习题的话建议北师大的那本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历史学基础这两本+11本教材就可以了重点还是教材知识点的梳理 串起来很重要2010年考研历史学大纲解析 总体上来说,10年的考试大纲与09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化。 在考察目标上仍以历史史实与线索、历史基本理论、历史史料分析、逻辑思考与文字表述能力等为主要的考察目标。 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上,考生需在18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满分300分的闭卷试题,基本内容和结构都与09年一样,中国古代史约占30%,中国近现代史约占2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占20%,世界近现代史约占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个部分中。 试卷的题型结构分为选择题(2×20)、名词解释(10×8)、史料分析(30×2)和问答题(30×4)四大部分,合计300分。考查范围的划分和知识点的分节都沿袭了09年的框架,基本没有出现像08年在07年大纲基础上的知识点的增删和表述的改变。 这说明考试中心专家在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已经基本稳定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查内容。大纲的稳定反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考生的历史学基础的基本要求基本不变。有鉴于此,大纲的附录部分——07、08、09的真题就非常有参考价值,考生一方面要认真研读前三年的真题及跨考专家对考题的解析,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附录部分的示例试题,根据这些内容来揣摩和把握10年命题的思路和趋势,从而增加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大纲所反映的内容来说,10年的大纲保持了与09年的连续性。所以,考生基本不用担心10年试题的难度是否会大幅增加。但是,难度的稳定不等于考生考分的稳定。所以考生既要紧扣大纲,牢固掌握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同时又要跳出大纲,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多看一些与考纲内所涉及的历史学重大问题相关的论文论著,同时注意对知识的纵向梳理。 可以预见,10年的考题将会继续考察考生对历史学专业知识和历史学专业能力的掌握,所以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考纲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一定要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刚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还要加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能够对平行的时间空间内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评价和比较。 海天考研祝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