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爱心联
银英
西北师范大学在本省一本招生,有些外省二本招生。甘肃境内在全国排名第二的学校。说实话,在外省几乎没有什么名气,不过,在本省口碑还不错。”西北师范大学”,我们常戏称为”西施”。知乎上第一答,感觉挺激动,说的有点乱了,莫见怪。本人刚毕业,文科,女。在我看来,学校和公寓之间的金牛商业街真真秒杀兰州任何一条街。美食,数码,服饰,娱乐设施真心一应俱全。晚上的喷泉旋转木马加璀璨夜景也杠杠的。虽然现在还在进一步修葺改善,但依旧能嗅到它现代前沿的气息哈。偶尔没事,学生也会去黄河边风光带走走,也还能散散心。校区在市内,不像兰州有些学校在郊区县城,交通比较便利,出了公寓们就可以拦的士或坐公交,brt快速公交离公寓也很近,交通整体还行。”西施”的本科生公寓实在不敢恭维。大多是六人间,宿舍环境较差,地面不是瓷砖,六人间不是上床下桌,格局比较混乱,地方小,女生东西一多几乎没地方放。二楼暖气冬天效果较差,八楼水压经常小的可怜。每间宿舍有独立卫生间,虽然很low,但觉着总比公共卫生间好,知足了。楼妈人还不错,能偶然聊两句。反正在宿舍主要是睡觉,也不奢求啥了。”西施”建校已有110多年,是老校园了。本校区不算大,但环境还不错,校园内绿树环绕,鸟鸣花艳,尤其”敦艺”那边环境真心美美的,拍个艺术照神马都是不错的。感觉在兰州来说,校园绿化环境已是出乎意料的好。”西施”与”兰交大”因男女比例互补的情况,偶尔能看到联谊活动。”西施”有空乘专业,经常能看到预备空少空姐在校园里穿制服穿梭,风景还是不错,不过看多了就没意思了。个人还是认为”西施”美女最多在舞蹈学院,当然也有说外院,文院美女也不少的,这就不多解释了。说到历史,”西施”每次办活动或介绍学校时,都会把自己和北师大同根同源的历史搬出来,听多了,作为”西施”人我每次都汗颜了……详情关系怎样有兴趣的自行百度。”西施”学生大多是甘肃本地人,在甘肃境内游玩,经常能碰到很多校友~”西施”周末很忙,各种雅思高考阅卷艺术高考成人自考还有各种从业资格考试都有~可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西施”很穷~~不过,在奖助学金方面,”西施”还是非常大方的,积极参加从师从业活动什么都能换来几百到上千的奖学金。学校奖项名额少可奖金多,学院奖金一项虽然只有几百可名额多,无论怎样,每一年你只要努力了,多多少少有奖金拿。兰州这座城市,估计会让很多人失望。但西施本身的人文氛围及周边的设施,还是值得期待的。校园里,公益风盛行,也为这个浮躁的社会多添了一份人情。

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所在的校区详细地址是什么路多少号?

宋人围之
金字塔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地址:甘肃兰州安宁东路967号。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具有悠久的传统,早在1918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在学校设立“教育专攻科”,聘请德国教师,输入德国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学科和教育问题。西北师范大学,于1902年始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其原名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

感觉学
达尔文
  根据《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授予教育学(专业代码04开头的)硕士学位的专业和对应专业初试考试科目是,如图:  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丝绸之路重镇——兰州,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729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82.6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38.5万元,各类图书文献资料367.7万余册(盘);设27个二级学院,3个孔子学院,开办73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187人(2015年8月底数据),有各类学生38426人,其中研究生6383人,普通本科学生18963人,留学生280人,继续教育本、专科生12800人。学前教育的专业比较热门,出来就业很好,不过西北师大的教育学原理和课程论师资和教学质量强一些,就要看楼主的发展方向了,如果将来还要读博,后两者好一些,如果就业前者比较好。当然还要考虑楼主个人对这些专业的兴趣爱好。希望楼主明年高中。

考研天师大和西北师大哪个好些?分数大概是多少啊??

胡杨人
天而不人
都是一个档次的学校,但西北师大地理位置、社会资源明显逊于天师大,楼主还是考天师大为上。

想考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各种不懂求大神解答

享礼
隆美尔
1、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一共有三个研究方向:01英美文学02英语语言学03翻译学2、英语语言文学(050201)专业的初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选一③619高级英语④810英语翻译与写作复试科目:英美文学939(英美文学方向)英语语言学940(语言学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941(翻译方向)3、参考书目:《新编英语教程》(5—8),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编著,上海外教版(2002);《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建议去学校官网查看相关信息,务必以学校官网发布信息为准。

选择“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哪所大学的教育类研究生?

好时光
战洪图
肯定是西北师大比较好考 兰大是重点211 985院校 多少是有难度的而且兰大是综合类大学 不像师范大学一样比较偏向教育类的,所以但看专业来说肯定是西北师大比较好但是你要知道的是 兰大毕竟是重点 你去东部沿海地区也能找到工作 西北师大就不好说了 选择关键在于你自己是以后要去哪里找工作?好好想想当然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类研究生了西北师范大学 除了全国的其他5所免费师范大学 算是不错的了尤其教育学院和文学院做的很不错 本人就是师大的学生

兰州大学 和西北师范大学英语研究生有翻译方向吗

吉赛尔
实自回也
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有翻译学方向。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英语笔译方向学制两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缩写MTI),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考研要考那些内容?

霍金传
内热溲膏
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选一。3、617体育综合课。复试科目:929运动训练学。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在现代教育形成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进入学校并在学校中逐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体育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显著的价值,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种价值主要以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方面体现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方面,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增强体能,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方面,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和体验,学生不但能形成对身体、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正确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同时还将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听说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英语必须过校六级,西北民族大学有这方面的要求吗?谢谢!

其化均也
肌肉派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要够学校六级:305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没有学校六级分数线。六级不是硬性要求,公共课不要挂课,按导师要求发表论文,毕业论文正常完成就OK了,2016年起,在职研究生的报考形式就只剩下一月份在职研究生和五月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两种。而其学制是与所选择的报考方式及专业、院校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是1.5至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称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又称“民族骨干”“少骨计划”“骨干计划”等,是一项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