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相关信息(回答详细者再加20分!)

灵气
未之
  兰州教育学院是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多功能多学科的高等院校。1980年5月正式成立,1981年4月17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建制。是1984年2月教育部列入首批备案的地(市)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之一。1985年1月9日经甘肃省政府行文正式更名为兰州教育学院。1989年,为顺应学院发展的要求,兰州市政府在城关区雁儿湾东路选址修建新校址。1993年8月正式迁入。学院现占地75.52亩,建筑面积31168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40%, 2000年被兰州市政府评为园林化单位,系兰州市文明单位。近几年来,学院积极自筹资金,增置了可容纳103人的语音室两个、100人的多功能教室三个、80人、100人的计算机教室三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1个、电子电路实验室1个,电子阅览室一个、建立了5间微格教学室和一间微格教学总控室,购置了送教下乡和校外教学点巡视专用面包车、越野车;对教学楼、学生楼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整修了西操场(18亩地),设置了4人环行跑道和小型绿荫足球场;修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2004年2月兰州市教育局将原38中学旧址交付该院使用,可容纳学生600余人。2003年11月,学院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的新学生生活综合楼于2005年9月竣工使用,学院的校园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  学院成立后,以高等师范教育为主,其任务是兰州市中学教师学历达标,建院初期先设置了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7个基础学科。1988年5月,创办美术系,并由美术系牵头成立了兰州书画函授进修学院(原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兰州分校)。1990年增设政史、数理专业。1984年、1986年,先后纳入全省、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轨道。1996年5月,创办艺术教育系、英语系、计算机系。2000年8月,开始招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生。自建院以来,学院已培养大专学历毕业生27800余人,各种培训班结业人数30000余人。作为地区性教育学院,除继续担负师范类培训任务外,从1992年起,经省教委(教育厅)批准,已陆续举办了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室内设计、外贸俄语、外贸英语、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实用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等非师范类专业。师范类、非师范类专业的开设为高职专业的开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1年起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相继开办了《小学教育》、《英语教育》、《计算机应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实用英语》、《艺术设计》等20余个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学院现有在册正式教职工177人,专兼职教师25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36人,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以上36人,讲师51人,助教49人。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44人具有硕士学位。  多年来,学院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建设人才为目标,坚持从严治教,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并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促教学,先后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16部,其中国家级8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发表文学、美术等各类作品3000余篇(幅)。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学院编辑出版的学术理论刊物《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优秀刊物。  辛勤耕耘和丰硕的教育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参与国际国内教研、交流的机会和能力,先后有6人次赴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香港举办书画讲学,得到了国际友人及教育专家的认知。1997年10月15日,英国国际事务发展署派团来我院调研、交流;同年,学院牵头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中西部地区代表协作会议,学院的成功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1999年4月世界微格教学创始人艾伦博士来我院就该院在教师培训中应用微格教学状况进行调研。学院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兰州市教育系统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学院还成立了兰州丝绸之路研究所,从事中外文化研究和经贸开发。  二十世纪末,随着全国范围内中学在职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基本完成,许多同类院校纷纷转轨,或依附于师范大学或改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转向职业技术学院。截止目前,我院成为甘肃省唯一一所教育学院,在拓展非师范类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同时,我院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和国家教育部教师教育的长远规划,坚守教师培训的基地,充分发挥学院师资和设备的特长,不失时机地开展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我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始于1990年,经过多年试点,1996年全面实施,初步建立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及制度。组建了由在兰各大专院校对中学教育有较高造诣的教授、副教授、省市教育科研单位的研究员、副研究员、中学特级、高级教师130多人的兰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四十二期,培训中学教师9184人。2001年,学院举办了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培训班。同时,作为兰州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牵头单位,组织实施培训学科教师425人。1998年在全市教学质量分析会上取得双赢,学院获干训、师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讲师团有33人获兰州市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学院荣获省教育厅英特尔未来教育师资培训先进集体称号,学院1名教师获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师资培训先进个人。我院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于1998年8—9月成功的举办了全省初中语文、英语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自2001年起受教育厅委托率专家组先后赴甘南、临夏、华亭、泾川、山丹、静宁、会宁、东乡等地进行“送教下乡”活动,培训当地中学教师数千人。我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2002年受到教育部继续教育工程督导检查组的好评。2003年以来为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实施了中学教师各学科新课程师资培训,共培训中学教师15000余人,新任教师1500余人,幼儿园教师162人。  从2003年开始学员承担了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初中教师学历达标培训和新课程师资培训赴十五个项目县的“送教下乡”活动,为贫困和边远地区送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实施继续教育过程中,学院教师对继续教育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撰写论文和工作报告几十余篇,在全国、省级及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期刊上发表《兰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及教学实践》,课题获2001年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学院还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学院参加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师教育课题2项,承担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兰州市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项正在顺利研究之中。  目前我院已建成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成人高等学历大专和普通高等学历高职大专四位一体、职前职后教育相辅相成的高等院校。  为适应教改需要,我院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可自主设置内部机构的有关规定于2004年,在保留原教学系的基础上设置“五系一部”,即:人文社会科学系(中文、政治、历史、教育心理)、自然科学系、外语系、艺术教育系(美术、音乐)、信息科学系(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部。

找论文,有关教师爱学生的。

蛇舌
多巴胺
心目中的好老师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这是一个大众话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百姓和社会舆论都对教师表达了种种希望,教师们自身也在进行反思。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少年儿童——我们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他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教师。事实上,教师职业因他们而存在,教师职业因他们而崇高。那么,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让我们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教室的四周挂满了儿童画,天真的孩子们指着自己的一幅幅图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场的教师们满含热泪,一边听、一边记,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种崭新的培训方式,这种跟孩子间心与心的交流,对教师来说还是头一次。 前不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杂志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儿童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征画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3000名同学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儿童情感的自然抒发。儿童渴望什么样的教育?儿童喜欢什么样的老师?3000幅儿童画把他们内心的梦想表现得淋漓尽致,3000幅儿童画是对师德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检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这些儿童画面前都不会保持沉默。为了让的老师了解孩子的心声,北京市教科院将这些征文征画作为教师培训的极好教材,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引起强烈的反响。 孩子渴望什么样的教育 这一幅幅稚嫩的儿童画和征文,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看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学生瑞的话: 我喜欢老师的8个理由: 1.我们班设立了图书角,每个同学带2本课外书,沈老师却带来了6本,大家都爱看。 2.春游时,我把食品弄丢了,沈老师送给我一袋面包、两瓶酸奶,其实她自己带得也不多。 3.上次语文考试,我只得了85分,很伤心,沈老师借给我5分,让我下次考试还给她。 4.沈老师买了一个漂亮的转笔机摆在教室的书橱里,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忘记削铅笔了。 5.上星期,我不小心打碎了沈老师的红墨水瓶,同学们都怪我。我哭了,沈老师知道后,没有批评我,反而安慰我。 6.沈老师每天和我们一起背古诗。古诗文擂台赛时,她得了第一名。 7.生水痘了,我一个人在家,很孤单。 沈老师带了水果来看我,还给我补课。 8.大扫除时,沈老师不让我们擦天窗,她怕我们摔着,自己擦了所有的天窗,累得满头大汗。 看了孩子写的话,沈虹霞老师激动地说,这是怎样的一份情愫呢?我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潸然,早已淡忘的小事,孩子却记得如此清晰,我该如何守住那份喜欢,那份源自内心的真诚呢? 江苏省赣榆县城西镇第二小学孙运芳写出了好老师的十条标准: 1.老师不能偏向女孩子。 2.下课铃一响,就让我们出去玩。 3.春游上哪去先问问学生。 4.学生犯了错请家长,学生干了好事也应该跟家长说一说。 5.能跟学生聊天。 6.老师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7.老师应当注意自己的外表。 8.老师应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9.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老师应该在场鼓励加油。 10.课间十分钟应该看看学生爱玩什么。 内蒙古一位学生阐述了他喜欢老师的理由:“我们老师讲课声音抑扬顿挫,准确、生动、深刻,情感真实动人,好像这些事她都亲自经历过一样,我们都喜欢听她的课。” 兰州市万里小学四年级李欣彦同学这样表达她对教师的渴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当是一位知识渊博而又有心胸的人。我不注重她的衣着是否华丽、精美,更不注重她的长相是否漂亮,只希望她能认真讲课,一丝不苟地对学生们负责。” 浙江省上虞市梁湖镇江山小学李箐同学很喜欢他的老师,“她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后进同学不讽刺、不挖苦、不放弃。” 江苏省铜山县张家集中心小学黄天同学开心地写道,“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会把一个人的错误讲成笑话,我们觉得您很幽默。”“希望您能成为我们的大朋友,除了上课,还能和您说一说我们的苦恼,而且您还能给我们保密。” 当然,在这些画和征文中,不仅仅有对教师的赞美,也有对教师的批评。在另一组征文里,同学们讲述了他们的亲身体验,委婉地表达了对教师的不满。 “老师总拿好学生作参照:你看看人家某某同学考得多好。” “老师总是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我们,其实,完全可以私下辅导我们一下。” “你就是死猫扶不上树。”“有的学生上课打瞌睡,教师用粉笔头不客气地打过去。” “一次下课了,班长喊起立,几个学生不起立,老师很生气,让我们重新起立,还有几个同学不起立,结果,我们被罚坐了两个小时。放学后,我们把没有起立的同学揍了一顿。” 同学们的话语使老师们惭愧极了,他们看到了自己人文素养的缺失,深深为自己不经意间给同学们造成的心理伤害而愧疚。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儿童渴望老师维护他们的自尊,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他们自我表达的自由。对学生公平对待、充满爱心和友善的老师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好老师。 和大量感人至深的征文相比,儿童用自己心灵画出的画更是催人泪下。有一位13岁的聋哑女孩画了一幅《老师教我学说话》。一位耐心慈爱的教师认真地用自己的口型示范发音,女孩则努着小嘴努力地模仿,画面是那样地真切自然;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女孩用一只纤细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着老师的喉结——她正在感受老师发音的震颤。这情景不禁让人感慨“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在一幅老师和学生做游戏的画下面,学生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她和我们一起玩,一起学习,她把自己也当成了一名同学”。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贾乐成同学的画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儿童课程观,画中的教师左手托着知识,右手托着天平,一男一女两个同学端坐在天平的两端,老师的身旁还放着计算机、竖笛、地球仪、篮球等儿童心仪的物品。不仅如此,老师的胸前还画着一片湛蓝的海,象征着博大宽广的胸怀,他绽开的笑脸上被别出心裁地画上了一只眼睛,仿佛是灿烂的太阳。 学生的画和文章,让老师们大吃一惊:“根本没想到学生会有那么多的想法。” 从学生的眼中看自己,在教师们看来是教育生涯中令人称奇的事,他们在心灵震撼之余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许多老师感慨道:这些拙朴却又真切的图画和文字,带给我们以强烈的冲击。没有想到孩子们的思维竟然会这么活跃、这么深刻、这么富有创造性。一位教师看过这些画和文章后说,“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但是和孩子们的要求一比,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大距离!” 孩子们的话使教师们震惊了,他们说,过去我们总说是“为了学生好”,因此有时不注意方法,甚至简单粗暴,而学生特别在意教师的方式方法。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应当是心与心的接触,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特别要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久远的、深刻的,学校每天的生活就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因此,我们应当关注细节,研究细节,让学生在细节中感受教育的魅力。学生在这无数个细节中成长,有时也是在一个个细节中受到压抑、打击。 孩子们的发言让人感到心里热乎乎的。来自北京市宣武区的教师说,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表达了他们期盼好老师的心声,描绘出他们憧憬好学校的意愿。看了这些画之后,真想流泪,它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教师应当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孩子。 安徽的一位教师说:“学生一次没考好,我们就另眼相待,几次考不好,我们就将他定格为差生。学生的画让我们看到了自身人文素养的缺失,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给他们以知识,还需要给他们以人文关怀,需要平等、尊重、信任、理解,特别需要情感上的包容、关怀,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这些画表达了儿童最响亮的声音:好老师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教科书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其实,儿童更看重的是老师对他们的真诚关爱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发展的经历。” 对此,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教师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必须让孩子喜欢自己,他们喜欢有丰富阅历和广博知识的教师,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来自安徽的一位校长说,我们感谢孩子,他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虽然我们每天接触孩子、面对孩子,但并不真正了解孩子,这些画帮助我们真正走近孩子,了解孩子,重新审视教育的问题。这些画面令人深思,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毋庸置疑是想给孩子营造发展的空间,但需要我们反思的是,当我们做这一切的时候,是不是以儿童的视角、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尊重学生? 一些教育专家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他们说,这些画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育要满足儿童的需求,那么,儿童的需求是什么呢?其实老师有时并不了解,而是凭经验,凭想当然。每一个学生就像是一个世界,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都有需要尊重、接纳的内心要求。要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地体察儿童的内心需求,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教师的专业修养离不开“儿童教育观”,即把儿童的视角和情感需求纳入教育过程,以儿童愉悦的学习方式设计和组织教学。 以儿童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 对于这项活动的意义,多年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专家阐述了他们的看法。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提出,希望这些直观、拙朴而真切的图画和文字,引发广大教师积极的反思,带给广大教师深刻有益的启迪,帮助广大教师塑造新的形象,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学生,以文明的举止引导学生,以现代教师的风采感染学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漠视儿童的感受,总是“应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却很少考虑儿童的感受、体验和需要。过去,我们谈论教育、谈论教师,都是由教育专家谈、上级领导谈、教育科研人员谈或者教师自己谈,唯独没有儿童的声音。好像孩子说不出什么,因而没有必要让他们谈。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常常把学生假设成没有情感需求的知识容器,给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不需要选择,也没有能力倾诉,他们只要被动地接受、服从就行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并没有发言权,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许多时候,我们强调满足儿童的需求,可我们并不了解儿童,儿童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学校,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被我们严重地忽略了。 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史静寰谈了自己的看法:平时,在学校里,一些教师工作能力强,所带班级成绩好,被评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而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自己认为的好老师,与学生期待的好老师有时是不一致的。其实,对于教师的许多做法,学生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比如,“对于基础知识,老师总要求我们在课下掌握,而课下又发给我们大量练习题,我们哪有那么多的课下?”“做的题不少,就是没有看书的时间,没有想的时间,全是机器般地做题,不去思考,下次做题仍不会。” 史静寰老师举例说,某地有一所小学和初中混合校,领导认为难管理,比如做操,混在一起,太乱,不整齐;老师也认为小学、初中混在一起不好,秩序乱,不好管理。 而史老师问:发生过冲突吗?他们回答:“没有。初中生知道照顾小学生。”“我们学校条件好,其他学校都是小学和初中分开的,我们一起讨论教学、备课,很开眼。还去初中听课,感觉很有收获,这几年听得少了,教师不能自己听初中的课,希望学校组织,这样有助于小、初过渡。” 课间操后,与一群二年级的小学生交谈: 问:你们喜欢这所学校吗?答:喜欢,我姐姐也在这所学校,上初中。 问:你姐姐也喜欢这所学校吗?答:喜欢,我还没上学,她就和我说起过。 另一学生说:我见过她姐姐,还和她姐姐说过话呢。史老师说,可见,这种小学、初中的混合校,学生很喜欢。 通常,我们习惯于从成人的视角安排、实施教与学活动,而漠视了学生的需求。福建东山县后林小学李育生老师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听课,被那精美的“教学长廊”所吸引,信步走过去,这个教学长廊比我还高。“这么高,孩子看得见吗?”我请来一位学生,让他也看看,只见他仰起头,很费力地看着。我问他觉得怎么样,他告诉我看不清楚。孩子的一席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的布置是要给孩子看的,可他们却看不到。而到另一所以美术教育闻名的学校参观时发现,在该校的走廊和教室的墙上,到处挂着世界名画和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然而与其他学校迥然相异的是,这些画都挂得很低,有些居然低到成人腰部的位置。校长解释说:“对于大人来讲,是吃力些,但对于儿童而言,却正好呀。”这就是一种育人的理念,它企求一种深切的慰贴,那就是站在儿童的高度,与学生的眼光平等地对视,平等地交流。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季平举例说,有一次,她去一所学校,发现学校建得很美,常常有外人来参观学习。然而,就是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呢?请听听学生怎么说。她问学生:“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不喜欢。”学生回答。“为什么?”季平接着问。“没地方玩。”“教室太拥挤,东西没地方放。”“上厕所要走很远的路。”学生的回答令人深思——我们该如何满足儿童的需要?我们该如何以儿童的视角审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 3000幅儿童画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长久的。作为教师、作为学校、作为社会,对于我们的孩子究竟了解多少?儿童是教育事业的服务对象,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体验的满足程度,是判断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教师专业素质的根本尺度。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不仅要提供科学的知识,应用的技能,还应以人文关怀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都有被尊重、接纳的内心需求,所以,教师要体察儿童的情感需要,实施适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教师的专业化应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品质。 【新闻背景】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国际儿童书画大赛,邀请8 ̄12岁的在校生,凭他们的自然感受,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回答“怎样才是一位好教师?”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50个国家的500多名儿童用自己的童心完成的作品。一幅幅充满童真的图画,一句句洋溢爱心的话语,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说尽了孩子们内心蕴藏的对好老师的热切期盼,展现了他们渴望老师关爱的内心世界。来自墨西哥的11岁的扎依拉小朋友,借用珍贵如油的春雨撒向干裂荒漠的画面,赞誉老师对于学生就如同滋养土地的雨水。新西兰的9岁的小罗丝满怀希冀地对老师说:“你待人和善友好,充满信任。你应当倾听我们的心里话,了解我们每个人,千万不要发脾气、不理睬我们。”来自葡萄牙只有10岁的小朋友卡特丽娜写道:“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上课,更为重要的是,她带给我们新的思想,帮我们明白很多事情,她能使教室成为乐园,而不是监狱。”这些画深深地触动了我国的教育研究工作者。据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张铁道介绍,一年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杂志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儿童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征画活动,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活动,他们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3000多名同学的作品。这些画寄托着儿童发自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对于好老师的渴望。每一幅画,都是孩子心灵的呐喊与呼唤,稚嫩的笔触表达了他们期盼好老师、感谢好老师的心声。在这些画面前,我们触摸到了孩子幼小心灵深处的东西,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之震颤。正因如此,这些来自于服务对象的直接反馈,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最好的素材

兰州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浪荡儿
发乎天光
  兰州大学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为:  政治(100分)、外国语(100分)、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其中,311教育学基础综合包含: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博仁考研根据历年考研大纲以及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关于备课,建议考生要熟记、掌握个知识点,做到理解和最基本的应用,认真复习,脚踏实地的看书,结合博仁的课程,达到自己目标,还是比较容易的。

兰州市东郊学校简介。

发剪
花溅泪
  兰州市东郊学校是兰州市教委的直属小学,也是甘肃省对外开放最早的学校之一,学校建于1950年8月1日,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所属的保育性质的子弟学校,60年代交由地方。学校占地面积70亩地,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校舍布局为庭院式对称结构,由国家建筑大师任震英设计。学校绿化面积7977平方米,校园内果树成片,花卉成园,绿叶红花,形成了春绿、夏荣、秋实、冬青的环境特色。千姿百态的花朵,苍劲翠绿的松柏,幽静宜人的小径,回廊连着的教室,形成了园中有校,校中有园的格局 ,饶有无限的诗情画意,素有兰州市花园学校之美称。  学校现有教学班近30个,学生1600人,教职工88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设有计算机室、语音室、电教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学校活动场地宽阔,有田径场、篮、排、足球场,体育设施齐全,生均活动面积达9平方米。  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育人的办学方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兴趣培养,形成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学规范化,科研广泛化,育人多样化的办学特色,近年来教育质量稳定上升,学生四率均达100%,先后有11名教师荣获市、区教学新秀称号。青年教师许小慧在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课观摩比赛中,以"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形式一举取得一等奖的成绩,为甘肃省、兰州市争了光。学校重视教科研的探索,先后开展了德育、美育、语数、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实验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东郊学校是兰州市涉外单位,先后接待了十几个国家外宾的来访与参观。1989年和日本秋田日新小学结为友好学校,并开展了互访。1994年学校校长徐富玲率兰州市教育代表团赴日本访问,日本学生也多次到校参观、听课,和同学们活动。  党和政府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座谈了解情况。95年金秋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成绩和同学们的书画作品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勉励教师们再接再厉,培养的人才。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各种活动,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全国、省、市、区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有上千人次获30多项等级奖。学校荣获全国"手拉手"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雏鹰少先大队、全国"巾帼建功立业"先进单位、全国绿化一等奖、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兰州市校外教育先进单位、兰州市特色学校、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校合唱队被授予"兰州市优秀童声合唱团"称号。90年学校被兰州市政府评定为一级二类标准化学校,99年学校通过了兰州市示范性学校的验收。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东郊学校在前进。东郊学校不仅要办成育人的摇篮,知识的学苑,活动的乐园,发展的趣园,而且要成为一座洁净美丽的花园,成为一块陶冶情操的圣地。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学校今天和明天,一步一个脚印,今年和明年,一年一个台阶。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明天的太阳更辉煌,东郊学校全体教职工将以更昂扬的斗志,向着更高更远更大的目标努力、腾飞!

我下载了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2014高三实战试题答案,却要解压密码,哪里有???

天君
果有言邪
同学 这个不好搞哦 一般情况 弄不来的

为什么过度学习而适得其反?

蔷薇
泱泱大风
虽然社会各界对暑期补习班的批评越来越多,但仍有许多家长从心理上不愿意放弃针对学生的各种暑期补习班、辅导班。针对这种现象,有关专家提醒,家长要及时扭转这种不当心理。因为过度学习容易适得其反,要把假期真正还给学生。家住兰州的一位学生家长彭先生正考虑暑假里为上小学5年级的女儿报什么样的暑期班。他说:“暑假时间这么长,不能都用来玩。别人的学生在假期里也都报这样那样的班,等假期结束时,多少总能学点东西吧。”彭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在学习,就肯定能学到东西,取得成效。彭先生的女儿小彭可不这么看:“最近几个暑假我都是报班补习,感觉压力尤其大。”小彭说自己即使是坐在了补习班的教室里,心思也没在学习上。尤其是一些同学打电话来说他们玩得多好多好的时候,心里对学习的排斥情绪就更加强烈。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杨所长说,这是典型的因为家长的学习压迫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情况。他介绍,逼迫学生在假期进行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一个调整的时期释放压力,重新积蓄对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调整期里应该尽量避免学生非主动的学习。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彭德华提醒,家长应该早日认识到学习的规律,不要一厢情愿地逼学生在假期里学习,把假期真正还给学生。她说,一个真正属于学生的暑假应该是没有学习压力、亲近社会、亲近自然的假期。详情官方电话

兰州教育学院是什么性质的学校?

孰主张是
启示录
兰州教育学院是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多功能多学科的高等院校。1980年5月正式成立,1981年4月17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建制。是1984年2月教育部列入首批备案的地(市)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之一。1985年1月9日经甘肃省政府行文正式更名为兰州教育学院。1989年,为顺应学院发展的要求,兰州市政府在城关区雁儿湾东路选址修建新校址。1993年8月正式迁入。学院现占地75.52亩,建筑面积31168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40%, 2000年被兰州市政府评为园林化单位,系兰州市文明单位。近几年来,学院积极自筹资金,增置了可容纳103人的语音室两个、100人的多功能教室三个、80人、100人的计算机教室三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1个、电子电路实验室1个,电子阅览室一个、建立了5间微格教学室和一间微格教学总控室,购置了送教下乡和校外教学点巡视专用面包车、越野车;对教学楼、学生楼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整修了西操场(18亩地),设置了4人环行跑道和小型绿荫足球场;修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2004年2月兰州市教育局将原38中学旧址交付该院使用,可容纳学生600余人。2003年11月,学院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的新学生生活综合楼于2005年9月竣工使用,学院的校园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  学院成立后,以高等师范教育为主,其任务是兰州市中学教师学历达标,建院初期先设置了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7个基础学科。1988年5月,创办美术系,并由美术系牵头成立了兰州书画函授进修学院(原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兰州分校)。1990年增设政史、数理专业。1984年、1986年,先后纳入全省、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轨道。1996年5月,创办艺术教育系、英语系、计算机系。2000年8月,开始招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生。自建院以来,学院已培养大专学历毕业生27800余人,各种培训班结业人数30000余人。作为地区性教育学院,除继续担负师范类培训任务外,从1992年起,经省教委(教育厅)批准,已陆续举办了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室内设计、外贸俄语、外贸英语、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实用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等非师范类专业。师范类、非师范类专业的开设为高职专业的开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1年起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相继开办了《小学教育》、《英语教育》、《计算机应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实用英语》、《艺术设计》等20余个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学院现有在册正式教职工177人,专兼职教师25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36人,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以上36人,讲师51人,助教49人。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44人具有硕士学位。  多年来,学院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建设人才为目标,坚持从严治教,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并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促教学,先后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16部,其中国家级8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发表文学、美术等各类作品3000余篇(幅)。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学院编辑出版的学术理论刊物《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优秀刊物。  辛勤耕耘和丰硕的教育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参与国际国内教研、交流的机会和能力,先后有6人次赴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香港举办书画讲学,得到了国际友人及教育专家的认知。1997年10月15日,英国国际事务发展署派团来我院调研、交流;同年,学院牵头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中西部地区代表协作会议,学院的成功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1999年4月世界微格教学创始人艾伦博士来我院就该院在教师培训中应用微格教学状况进行调研。学院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兰州市教育系统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学院还成立了兰州丝绸之路研究所,从事中外文化研究和经贸开发。  二十世纪末,随着全国范围内中学在职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基本完成,许多同类院校纷纷转轨,或依附于师范大学或改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转向职业技术学院。截止目前,我院成为甘肃省唯一一所教育学院,在拓展非师范类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同时,我院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和国家教育部教师教育的长远规划,坚守教师培训的基地,充分发挥学院师资和设备的特长,不失时机地开展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我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始于1990年,经过多年试点,1996年全面实施,初步建立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及制度。组建了由在兰各大专院校对中学教育有较高造诣的教授、副教授、省市教育科研单位的研究员、副研究员、中学特级、高级教师130多人的兰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四十二期,培训中学教师9184人。2001年,学院举办了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培训班。同时,作为兰州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牵头单位,组织实施培训学科教师425人。1998年在全市教学质量分析会上取得双赢,学院获干训、师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讲师团有33人获兰州市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学院荣获省教育厅英特尔未来教育师资培训先进集体称号,学院1名教师获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师资培训先进个人。我院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于1998年8—9月成功的举办了全省初中语文、英语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自2001年起受教育厅委托率专家组先后赴甘南、临夏、华亭、泾川、山丹、静宁、会宁、东乡等地进行“送教下乡”活动,培训当地中学教师数千人。我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2002年受到教育部继续教育工程督导检查组的好评。2003年以来为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实施了中学教师各学科新课程师资培训,共培训中学教师15000余人,新任教师1500余人,幼儿园教师162人。  从2003年开始学员承担了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初中教师学历达标培训和新课程师资培训赴十五个项目县的“送教下乡”活动,为贫困和边远地区送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实施继续教育过程中,学院教师对继续教育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撰写论文和工作报告几十余篇,在全国、省级及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期刊上发表《兰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及教学实践》,课题获2001年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学院还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学院参加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师教育课题2项,承担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兰州市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项正在顺利研究之中。   目前我院已建成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成人高等学历大专和普通高等学历高职大专四位一体、职前职后教育相辅相成的高等院校。  为适应教改需要,我院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可自主设置内部机构的有关规定于2004年,在保留原教学系的基础上设置“五系一部”,即:人文社会科学系(中文、政治、历史、教育心理)、自然科学系、外语系、艺术教育系(美术、音乐)、信息科学系(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部。

甘肃省有公开发行的刊物有哪些?

万物殊理
等着我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自然版)核心ISSN1000-2804CN62-1029/C兰州大学数字化与传媒生态专题、中国古典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民族学研究、法学研究、西北开发等。《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自然版)核心ISSN1001-4373CN62-1183/U兰州交通大学法学研究、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教育等。《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自然版)民族学类核心ISSN1001-5140 CN62-1185/C西北民族大学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律法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语言文化、文学研究艺术研究、新闻传播、自然科学研究等。《兰州商学院学报》(社科版、自然版)核心ISSN1004-5465 CN62-1101/F兰州商学院区域经济、金融学、新农村建设、法学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核心ISSN1007-788X/GN CN2-1129/D甘肃政法学院法学专论、法学探讨、法律与实践等。《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自然版)省级优秀ISSN54-103 CN1672Q甘肃联合大学史学研究、哲学研究、管理研究、文化研究、翻译研究、语言学研究、教育研究、教学与课程改革研究等。《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省级ISSN1009-6566 CN62-5123/D甘肃省天水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行政法学研究,西部大开发,邓小平理论研究,党政干部论坛,邓小平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西北民族研究》民族学类核心ISSN1001-5558CN62-1035/D西北民族大学课题成果、民族史学、生态与环境、敦煌研究、社会学研究、田野调查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随笔等。《甘肃社会科学》核心ISSN1003-3637CN62-1093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经、文、史四大栏目外,还定期或不定期设有社会学、法学、伦理学、丝绸之路,汉简研究等栏目等。《社科纵横》核心ISSN1007-9106CN62-1110/C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论探索与创新、经济管理发展、法学探讨、文学与艺术、哲学与史学、教育与教学改革、域外文化学习与研究等。《兰州学刊》核心ISSN1005-3495CN62-1015/C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法史研究、历史研究、文化与传媒研究、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字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甘肃科技》核心 ISSN1000-0952CN62-1130/n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决策参考、技术创新、石化技术、管理科学、财经研究与实践、建设科技、医学研究、安农林之窗、教育与教学等。《甘肃理论学刊》 核心ISSN1003-4307, GN62-1002/D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理论, 发展战略,法律探讨,教育论丛,教学研究等。《甘肃日报(理论版、教育版)》省级、中小学教师评职称指定刊物CN62-000153-1甘肃日报社理论、论丛、中小学教育。《甘肃教育》省级优秀、中小学教师评职称指定刊物ISSN1004-0463CN62-1024/G4甘肃省教育厅卷首语、教育大视角、德育园地、教育管理、域外见闻、教学理论研究、作文教学、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自然教学、中学史地教学、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理化教学、音体美教学等。 《甘肃科技纵横》省级 ISSN1672-6375GN62-1173/N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工业科技、农业科技、基础研究、网络信息、建筑设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甘肃民族研究》民族类专业G08031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调查报告、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宗教、民族文化。《法律与社会》法律类专业G08004甘肃省法学会会议专栏、理论与研究、问题与探讨、调查与研究、法史研究、实践与思考、学习与探讨、广角镜。《西部法学评论》省级综合ISSN1009—7759CN62—1198/D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国内外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制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特别关注西部法制建设、法学教育和法律热点等。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大家帮我做作业,说说你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一个老师管理好班级的有效策略?

用心棒
筱原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这是一个大众话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百姓和社会舆论都对教师表达了种种希望,教师们自身也在进行反思。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少年儿童——我们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他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教师。事实上,教师职业因他们而存在,教师职业因他们而崇高。那么,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让我们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教室的四周挂满了儿童画,天真的孩子们指着自己的一幅幅图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场的教师们满含热泪,一边听、一边记,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种崭新的培训方式,这种跟孩子间心与心的交流,对教师来说还是头一次。  前不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杂志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儿童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征画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3000名同学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儿童情感的自然抒发。儿童渴望什么样的教育?儿童喜欢什么样的老师?3000幅儿童画把他们内心的梦想表现得淋漓尽致,3000幅儿童画是对师德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检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这些儿童画面前都不会保持沉默。为了让的老师了解孩子的心声,北京市教科院将这些征文征画作为教师培训的极好教材,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引起强烈的反响。  孩子渴望什么样的教育  这一幅幅稚嫩的儿童画和征文,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看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学生瑞的话:  我喜欢老师的8个理由:  1.我们班设立了图书角,每个同学带2本课外书,沈老师却带来了6本,大家都爱看。  2.春游时,我把食品弄丢了,沈老师送给我一袋面包、两瓶酸奶,其实她自己带得也不多。  3.上次语文考试,我只得了85分,很伤心,沈老师借给我5分,让我下次考试还给她。  4.沈老师买了一个漂亮的转笔机摆在教室的书橱里,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忘记削铅笔了。  5.上星期,我不小心打碎了沈老师的红墨水瓶,同学们都怪我。我哭了,沈老师知道后,没有批评我,反而安慰我。  6.沈老师每天和我们一起背古诗。古诗文擂台赛时,她得了第一名。  7.生水痘了,我一个人在家,很孤单。沈老师带了水果来看我,还给我补课。  8.大扫除时,沈老师不让我们擦天窗,她怕我们摔着,自己擦了所有的天窗,累得满头大汗。  看了孩子写的话,沈虹霞老师激动地说,这是怎样的一份情愫呢?我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潸然,早已淡忘的小事,孩子却记得如此清晰,我该如何守住那份喜欢,那份源自内心的真诚呢?  江苏省赣榆县城西镇第二小学孙运芳写出了好老师的十条标准:  1.老师不能偏向女孩子。  2.下课铃一响,就让我们出去玩。  3.春游上哪去先问问学生。  4.学生犯了错请家长,学生干了好事也应该跟家长说一说。  5.能跟学生聊天。  6.老师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7.老师应当注意自己的外表。  8.老师应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9.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老师应该在场鼓励加油。  10.课间十分钟应该看看学生爱玩什么。  内蒙古一位学生阐述了他喜欢老师的理由:“我们老师讲课声音抑扬顿挫,准确、生动、深刻,情感真实动人,好像这些事她都亲自经历过一样,我们都喜欢听她的课。”  兰州市万里小学四年级李欣彦同学这样表达她对教师的渴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当是一位知识渊博而又有心胸的人。我不注重她的衣着是否华丽、精美,更不注重她的长相是否漂亮,只希望她能认真讲课,一丝不苟地对学生们负责。”  浙江省上虞市梁湖镇江山小学李箐同学很喜欢他的老师,“她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后进同学不讽刺、不挖苦、不放弃。”  江苏省铜山县张家集中心小学黄天同学开心地写道,“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会把一个人的错误讲成笑话,我们觉得您很幽默。”“希望您能成为我们的大朋友,除了上课,还能和您说一说我们的苦恼,而且您还能给我们保密。”  当然,在这些画和征文中,不仅仅有对教师的赞美,也有对教师的批评。在另一组征文里,同学们讲述了他们的亲身体验,委婉地表达了对教师的不满。  “老师总拿好学生作参照:你看看人家某某同学考得多好。”  “老师总是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我们,其实,完全可以私下辅导我们一下。”  “你就是死猫扶不上树。”“有的学生上课打瞌睡,教师用粉笔头不客气地打过去。”  “一次下课了,班长喊起立,几个学生不起立,老师很生气,让我们重新起立,还有几个同学不起立,结果,我们被罚坐了两个小时。放学后,我们把没有起立的同学揍了一顿。”  同学们的话语使老师们惭愧极了,他们看到了自己人文素养的缺失,深深为自己不经意间给同学们造成的心理伤害而愧疚。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儿童渴望老师维护他们的自尊,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他们自我表达的自由。对学生公平对待、充满爱心和友善的老师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好老师。  和大量感人至深的征文相比,儿童用自己心灵画出的画更是催人泪下。有一位13岁的聋哑女孩画了一幅《老师教我学说话》。一位耐心慈爱的教师认真地用自己的口型示范发音,女孩则努着小嘴努力地模仿,画面是那样地真切自然;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女孩用一只纤细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着老师的喉结——她正在感受老师发音的震颤。这情景不禁让人感慨“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在一幅老师和学生做游戏的画下面,学生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她和我们一起玩,一起学习,她把自己也当成了一名同学”。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贾乐成同学的画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儿童课程观,画中的教师左手托着知识,右手托着天平,一男一女两个同学端坐在天平的两端,老师的身旁还放着计算机、竖笛、地球仪、篮球等儿童心仪的物品。不仅如此,老师的胸前还画着一片湛蓝的海,象征着博大宽广的胸怀,他绽开的笑脸上被别出心裁地画上了一只眼睛,仿佛是灿烂的太阳。  学生的画和文章,让老师们大吃一惊:“根本没想到学生会有那么多的想法。”  从学生的眼中看自己,在教师们看来是教育生涯中令人称奇的事,他们在心灵震撼之余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许多老师感慨道:这些拙朴却又真切的图画和文字,带给我们以强烈的冲击。没有想到孩子们的思维竟然会这么活跃、这么深刻、这么富有创造性。一位教师看过这些画和文章后说,“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但是和孩子们的要求一比,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大距离!”  孩子们的话使教师们震惊了,他们说,过去我们总说是“为了学生好”,因此有时不注意方法,甚至简单粗暴,而学生特别在意教师的方式方法。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应当是心与心的接触,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特别要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久远的、深刻的,学校每天的生活就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因此,我们应当关注细节,研究细节,让学生在细节中感受教育的魅力。学生在这无数个细节中成长,有时也是在一个个细节中受到压抑、打击。  孩子们的发言让人感到心里热乎乎的。来自北京市宣武区的教师说,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表达了他们期盼好老师的心声,描绘出他们憧憬好学校的意愿。看了这些画之后,真想流泪,它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教师应当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孩子。  安徽的一位教师说:“学生一次没考好,我们就另眼相待,几次考不好,我们就将他定格为差生。学生的画让我们看到了自身人文素养的缺失,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给他们以知识,还需要给他们以人文关怀,需要平等、尊重、信任、理解,特别需要情感上的包容、关怀,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这些画表达了儿童最响亮的声音:好老师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教科书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其实,儿童更看重的是老师对他们的真诚关爱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发展的经历。”  对此,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教师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必须让孩子喜欢自己,他们喜欢有丰富阅历和广博知识的教师,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来自安徽的一位校长说,我们感谢孩子,他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虽然我们每天接触孩子、面对孩子,但并不真正了解孩子,这些画帮助我们真正走近孩子,了解孩子,重新审视教育的问题。这些画面令人深思,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毋庸置疑是想给孩子营造发展的空间,但需要我们反思的是,当我们做这一切的时候,是不是以儿童的视角、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尊重学生?  一些教育专家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他们说,这些画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育要满足儿童的需求,那么,儿童的需求是什么呢?其实老师有时并不了解,而是凭经验,凭想当然。每一个学生就像是一个世界,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都有需要尊重、接纳的内心要求。要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地体察儿童的内心需求,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教师的专业修养离不开“儿童教育观”,即把儿童的视角和情感需求纳入教育过程,以儿童愉悦的学习方式设计和组织教学。  以儿童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  对于这项活动的意义,多年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专家阐述了他们的看法。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提出,希望这些直观、拙朴而真切的图画和文字,引发广大教师积极的反思,带给广大教师深刻有益的启迪,帮助广大教师塑造新的形象,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学生,以文明的举止引导学生,以现代教师的风采感染学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漠视儿童的感受,总是“应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却很少考虑儿童的感受、体验和需要。过去,我们谈论教育、谈论教师,都是由教育专家谈、上级领导谈、教育科研人员谈或者教师自己谈,唯独没有儿童的声音。好像孩子说不出什么,因而没有必要让他们谈。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常常把学生假设成没有情感需求的知识容器,给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不需要选择,也没有能力倾诉,他们只要被动地接受、服从就行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并没有发言权,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许多时候,我们强调满足儿童的需求,可我们并不了解儿童,儿童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学校,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被我们严重地忽略了。  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史静寰谈了自己的看法:平时,在学校里,一些教师工作能力强,所带班级成绩好,被评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而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自己认为的好老师,与学生期待的好老师有时是不一致的。其实,对于教师的许多做法,学生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比如,“对于基础知识,老师总要求我们在课下掌握,而课下又发给我们大量练习题,我们哪有那么多的课下?”“做的题不少,就是没有看书的时间,没有想的时间,全是机器般地做题,不去思考,下次做题仍不会。”  史静寰老师举例说,某地有一所小学和初中混合校,领导认为难管理,比如做操,混在一起,太乱,不整齐;老师也认为小学、初中混在一起不好,秩序乱,不好管理。  而史老师问:发生过冲突吗?他们回答:“没有。初中生知道照顾小学生。”“我们学校条件好,其他学校都是小学和初中分开的,我们一起讨论教学、备课,很开眼。还去初中听课,感觉很有收获,这几年听得少了,教师不能自己听初中的课,希望学校组织,这样有助于小、初过渡。”  课间操后,与一群二年级的小学生交谈:  问:你们喜欢这所学校吗?答:喜欢,我姐姐也在这所学校,上初中。  问:你姐姐也喜欢这所学校吗?答:喜欢,我还没上学,她就和我说起过。  另一学生说:我见过她姐姐,还和她姐姐说过话呢。史老师说,可见,这种小学、初中的混合校,学生很喜欢。  通常,我们习惯于从成人的视角安排、实施教与学活动,而漠视了学生的需求。福建东山县后林小学李育生老师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听课,被那精美的“教学长廊”所吸引,信步走过去,这个教学长廊比我还高。“这么高,孩子看得见吗?”我请来一位学生,让他也看看,只见他仰起头,很费力地看着。我问他觉得怎么样,他告诉我看不清楚。孩子的一席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的布置是要给孩子看的,可他们却看不到。而到另一所以美术教育闻名的学校参观时发现,在该校的走廊和教室的墙上,到处挂着世界名画和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然而与其他学校迥然相异的是,这些画都挂得很低,有些居然低到成人腰部的位置。校长解释说:“对于大人来讲,是吃力些,但对于儿童而言,却正好呀。”这就是一种育人的理念,它企求一种深切的慰贴,那就是站在儿童的高度,与学生的眼光平等地对视,平等地交流。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季平举例说,有一次,她去一所学校,发现学校建得很美,常常有外人来参观学习。然而,就是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呢?请听听学生怎么说。她问学生:“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不喜欢。”学生回答。“为什么?”季平接着问。“没地方玩。”“教室太拥挤,东西没地方放。”“上厕所要走很远的路。”学生的回答令人深思——我们该如何满足儿童的需要?我们该如何以儿童的视角审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  3000幅儿童画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长久的。作为教师、作为学校、作为社会,对于我们的孩子究竟了解多少?儿童是教育事业的服务对象,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体验的满足程度,是判断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教师专业素质的根本尺度。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不仅要提供科学的知识,应用的技能,还应以人文关怀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都有被尊重、接纳的内心需求,所以,教师要体察儿童的情感需要,实施适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教师的专业化应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品质。  【新闻背景】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国际儿童书画大赛,邀请8 ̄12岁的在校生,凭他们的自然感受,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回答“怎样才是一位好教师?”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50个国家的500多名儿童用自己的童心完成的作品。一幅幅充满童真的图画,一句句洋溢爱心的话语,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说尽了孩子们内心蕴藏的对好老师的热切期盼,展现了他们渴望老师关爱的内心世界。来自墨西哥的11岁的扎依拉小朋友,借用珍贵如油的春雨撒向干裂荒漠的画面,赞誉老师对于学生就如同滋养土地的雨水。新西兰的9岁的小罗丝满怀希冀地对老师说:“你待人和善友好,充满信任。你应当倾听我们的心里话,了解我们每个人,千万不要发脾气、不理睬我们。”来自葡萄牙只有10岁的小朋友卡特丽娜写道:“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上课,更为重要的是,她带给我们新的思想,帮我们明白很多事情,她能使教室成为乐园,而不是监狱。”这些画深深地触动了我国的教育研究工作者。据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张铁道介绍,一年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杂志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儿童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征画活动,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活动,他们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3000多名同学的作品。这些画寄托着儿童发自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对于好老师的渴望。每一幅画,都是孩子心灵的呐喊与呼唤,稚嫩的笔触表达了他们期盼好老师、感谢好老师的心声。在这些画面前,我们触摸到了孩子幼小心灵深处的东西,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之震颤。老师就像一面镜子好的老师让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坏老师就是一面魔镜 让人扭曲 你是想做老师吗? 如果是 我觉得好老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爱自己的学生 、不抛弃、不放弃自己的学生 要知道 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怎么说呢,就是要很有责任心、爱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