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兰州大学信息类考研科目都是什么?

打破者
没事儿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数字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02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03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04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05信息网络与信号编码06多媒体系统及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08电子线路(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复试笔试科目: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版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光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版其他院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对比参考· 北京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 电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 通信网络技术综合技术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 网络教育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开大学 -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天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河北大学 - 电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燕山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东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吉林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水声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技术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海大学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东华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同济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 信息安全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 - 数理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海海事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大学 -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苏州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河海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 - 电光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航天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艺术学院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苏 - 南京邮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邮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扬州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苏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苏工业学院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苏州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宁波大学 - 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厦门大学 - 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山东科技大学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郑州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大学 -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大学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 - 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山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暨南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深圳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四川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重庆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 航海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工业大学 - 西安工业大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理工大学 - 自动化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 - 信息科学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复旦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长沙理工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沈阳理工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重庆邮电学院 - 通信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 电子与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 -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福州大学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侨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山东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曲阜师范大学 - 物理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聊城大学 -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浙江工商大学 - 信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安徽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国际关系学院 - 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科学院 - 电子学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云南大学 - 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昌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新疆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兰州交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兰州理工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贵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西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汕头大学 - 工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河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山西大学 -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东交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大庆石油学院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辽宁工学院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黑龙江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齐齐哈尔大学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青岛理工大学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议去跨考网看看,里面东西很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天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兰州大学适合零基础跨专业考研的专业有哪些

灵魂
夜魔侠
兰州大学跨专业报考研究生没有加试要求。兰州大学考研同等学力考生需要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包括高职高专毕业生和本科结业生。加试科目不少于两门,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应达到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满分100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对于一个大专毕业好几年想考兰州大学的研究生,什么专业比较好

若物之内
野孩子
你好,可以报考的,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每年的11月份考试,需要参加理论和说课两门考试,理论通过之后,次年三月份说课考试,祝你好运!毕业满两年专科学历的就可以考,但要英语四级,在核心周刊发表论文,有的学校有特殊要求,要求毕业满三年的,不同学校不同要求 一般说来是可以的, 第一,大专生毕业满两年,就可以考了,这样的情况属于 同等学历考生,但是不能跨专业,只能考本专业的 研究生,另外,现在好多学校对同等学历有要求 的,有的要求你得有论文发表,(这点其实也好 办,有好多期刊现在只要你给钱,写的说的过去的 都给你发),还有的是要求你得过英语四级,这 看你报考的学校的具体要求了,但是有的不要 求。你可以去你想报考的学校的网站上看一些招 生简章。 第二,同等学历的考生除了要参加研究生考试外,还要另 外加试两门专业课考试,具体考什么也得看你报 考学校的要求。一般情况是如果过了初试线,复试 的时候再加试,但也有的是初试完第二天就考的, 具体去看一下学校的招生简章 第三,你的档案是不能放在自己手里的,现在到处都有人 才市场,他们都可以帮你托管档案,户口之类的, 只不过要收费用,你可以让他们给你托管着,等考 上了学校直接就从人才市场那里把档案取走了,或 者到时候你拿着学校的提档函去取,然后自己送到 学校都可以。

兰州大学考研最好考的专业有哪些

捕鼠记
处矣
考机械工程综合,有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力学动力学部分好像还有材料力学,总的来说难,但总有考上的,毕竟地理位置好,很多人报竞争激烈,具体可以去北航研究生网看看.

兰州大学有什么研究生专业

参乎
妻执巾栉
兰大是985院校,所以绝大多数专业都有硕士授权点,具体你看该校的硕士博士授权点吧,该校网站有。

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什么专业好?

寒暑不时
方世玉
草原工程类您是跨考吗,是不是什么专业都可以啊,那您真是强人中的强人咯。还是选择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近的方向吧。考研和高考是不同的。

兰州大学考研关于自动化有哪些专业

妇产科
梦中剑
建议你到文博兰大考研网考研指定教材目录下查看相关考试参考书

兰州大学研究生有没有机械专业?

五伦
兰州大学研究生没有机械专业,只有一个: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微电子机械系统方向)。截至2018年7月,学校拥有在职教职工3,59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028人,专职管理人员805人,在站博士后131人,其中师资博士后27人;教授等正高职546人,副教授等副高职719人,临床医学教授112人,副教授249人;研究生导师1,6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2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099人。截至2018年7月,学校拥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部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特色专业。

历史考研都有哪些专业可考

鳲鸠
太始
答: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历史学基础三门。思想政治理论(上午8:30——11:30)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外国语(下午14:00——17:00)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根据考的不同语种,考试内容也有所差别,一般参加英语考试的最多,英语考试包括阅读理解和写作,主要考查词汇及语言运用能力,另外还有俄语和日语,考生可以根据所学外国语语种的不同来选择考试语种。历史学基础(上午8:30——11:30)满分300分  历史学基础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四门基础学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历史学研究生(学术型)考试虽然是全国统考,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书。以下推荐历史学考研的权威的11本书:1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21.20 7-04-004704-7 2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18.30 7-04-004705-5 3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21.10 7-04-009439-8 4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18.10 7-04-009440-1 5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19.90 7-04-005325-X 6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22.90 7-04-005326-8 7 《中国古代史》(上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36.00 7-211-04782-8 8 《中国古代史》(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27.00 7-211-04783-6 9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21.00 7-101-01295-7 10《中国现代史》(上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18.30 7-04-011057-1 11《中国现代史》(下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20.70 7-04-01224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