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兰州大学在职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学员利用双休日或晚上不脱产学习,请问每月上几次课?

播鼗
地下情
楼主你好如果是校外办班的话,一般来讲平均一个月上1-2次课,集中在周末时间上,如果是校内上课的话,一般都是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时间集中授课,具体的时间安排,学校上课前都会下发课表,一般都是一个学期下发一次。望采纳谢谢!请问您是在读吗?我在张掖行政单位上班,如果我读兰大在职MPA(双证),依您看学习时间上允许吗?

求兰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及真题啊。

邓牧
非乎
公共管理复试不难,我今年刚考了一次兰大mpa,顺利录取了。可以看李国正教授编写的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李国正《公共政策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适合复试用。

2014年兰州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科目

浮躁
长沮
文博兰大考研网上都有,可以去看看

想问问考兰州大学的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独见晓焉
红沙发
详细具体情况请查看网页:http://ge.lzu.e.cn/html/wz/20091012/200910121663.htm报考条件(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1.全国统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0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2.单独考试(1)符合全国统考中第(1)、(2)、(4)、(5)项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3)招生专业:我校“兰州大学2010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领域)外,其它专业(领域)均接收单独考试考生报考。(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1.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1)符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各项要求。(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2.法律硕士(法学)联考(1)符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各项要求。(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3.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联考(1)符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中(1)、(2)、(4)、(5)项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4.其他各全日制专业学位全国统考符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各项要求。

2018兰州大学mpa考试时间如何?

思文
穿越侠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1999年至今,先后有14位本科校友当选为院士。美国《科学》周刊曾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其中兰州大学位列第6。招生计划2018年,兰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兼收全日制、非全日制学生,具体招生人数以复试阶段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上年度招生规模参考:2017年我校MPA专业实际招生录取193人,其中全日制119人,非全日制74人。初试与复试(一)准考证:考生应于教育部指定时间(具体时间待通知,上年度时间参考2016年12月15日至12月26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该《准考证》在复试阶段也要使用,请妥善保管。(二)初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为准。管理类联考时间:2017年12月23日上午8:30-11:30  管理类综合能力,下午14:00-17:00 英语二。(三)初试科目: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四)复试安排:2018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具体时间、地点及办法另行通知。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费一年是多少

黑帽子
阿肖克
兰州大学2015年研究生报到须知 学费最低8000元八、收费项目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文件,并经甘肃省物价部门核定,我校2015年研究生收费项目及标准如下:(一)学费1.学术型研究生学费标准(1)博士:各专业13,000元/学年。(2)硕士:文、史类9,000元/学年,理、工、农、医类10,000元/学年,艺术类12,000元/学年。2.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1)博士:各专业学位领域13,000元/学年。(2)硕士:应用统计、金融、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会计等类别9,000元/学年,工程、农业推广等类别8,000元/学年,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公共管理等类别10,000元/学年。工商管理类别中,国际工商管理(IMBA)30,000元/学年,其他工商管理(MBA)15,000元/学年。

考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有什么要求

合唱团
损矣
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是以同等学力申硕和专硕的方式开展报考的。但是因为招收方法的不一样,因此学生报考该学校必须具有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同等学力申硕是更为普遍的招收方法,因为简单易学、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难度系数低,并且成功率高,备受在职员工的亲睐。学生要是有着大专文凭、通过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审批后,便不用考试立即进校学习知识。并且在学有所成后,学生要是有着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三年之上的工作经历,还可以报名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在通过考试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后,学生就可得到在职研究生研究生学位资格证书了。专硕课程班难度系数值高归属于先报再学,学生要是有着大专五年工作经历,或者大学本科三年工作经历,再或者已获硕、博士研究生学位有2年之上的工作经历者,均可报考。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学生在考试前一定要搞好临考提前准备,便于可以圆满通过考试。通过考试后,接到入学通知书的学生便可进校学了。兰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在职博士同等学力专业硕士

公共管理和政策评论主要什么内容

凤凰谷
杀鱼
公共管理从学科意义上的内容包括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发展管理,教育经济管理以及劳动社会保障等方向,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得益于全球化新公共管理运动,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公共管理学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公共管理学研究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公共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四大分支之一,是未来世界和当代中国最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途的学科。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中国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管理的作用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中国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大生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前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黄达强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行政管理研究所并培养了国内第一批行政管理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国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中国公共管理学最主要的教学和研究基地(在教育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为全国第一)。中国MPA学术委员会唯一顾问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为国内最早提出引进公共管理学教育人士,中山大学也是中国最早公共管理学兴起地之一。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等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都有很高的水平。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怎么样?谁有这方面的信息!

葵实
茶之味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适应了兰州大学在新世纪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和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要求。管理学院拥有相对齐全的管理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教学设施,秉承兰州大学“ 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以全球性的学术视野和实践创新精神,不断向高层次、有特色的办学方向发展,被誉为西部地区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学术精英的摇篮。历史沿革 兰州大学管理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甘肃法政学堂时期。当时就设置了银行会计专修班,1943年7月,银行会计专修班改为银行会计系。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成立,银行会计系隶属于法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银行会计系并入新成立的文法学院。1980年,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经济系设立经济管理专业(现企业管理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1983年11月,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设立图书馆学系(现信息管理专业、图书馆学专业),1987年,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系成立,开设行政管理学专业。1998年7月,在原经济学系、管理科学系、信息管理系和历史系的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政治系的市场营销专业以及西北人口研究所、西北开发研究所等单位的基础上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5月,根据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又将经济管理学院分为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正式成立。学科建设 学院以科研和教学为基础,视学科建设为全部工作的着力点,筚路蓝缕,全力推进。学院现有行政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有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情报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8个本科专业;有会计学和电算会计2个继续教育专业;专业设置涵盖了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专业早在1986年就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行政管理专业是全国第一批招收本科生并挂靠培养研究生的专业。1989年,中国第一批32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从兰州大学毕业;1987年以来挂靠有关专业方向独立培养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200多名。他们大多成为中央国家机关的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享有盛誉。 2002年开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和企业管理二级学科被列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研究机构 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研究所、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所、现代企业研究所、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研究所、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研究所、信息管理研究所6个研究所。2004 年12月,成立了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两个校级研究机构。研究所作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学院按照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所组建的基本研究架构,在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形成具有独特研究领域和鲜明学术特色的科研团队,承担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中心以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为基础,根据研究方向和社会需要,开放式地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形成中国西部公共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社会咨询服务中心。 学院注重办学和研究的国际化学术视野,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已与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的著名大学、基金会和有关企业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渠道,每年有一批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从事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0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24人、讲师19人、助教9人。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府高级管理人员为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富于创新、勇于实践,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许多教师担任国家级学会或省级学会的理事和常务理事,担任核心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担任众多上市企业、创业企业的独立董事和管理顾问。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正采取多种途径吸引优秀人才,通过强化攻读博士学位、出国留学、合作研究、交流进修等机制,优化师资结构。科学研究 学院始终将科研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市场营销、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化与知识管理、政府绩效管理、公共政策、民族行政发展、酒店管理与旅游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等为特色的研究方向。2000 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了8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软科学项目以及政府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安应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管理及效益核算的案例分析与理论研究”;包国宪教授主持的甘肃省政府委托项目“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政府部门活动实施方案”和兰州大学“985工程”项目“虚拟企业管理与V.ERP系统开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分析与实证研究”;孙明贵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顾客满足的决定因素、评价方法与管理方式研究”和兰州大学“985工程”项目“物流工程与管理”;沙勇忠副教授主持的兰州大学“985工程”项目“网络信息计量学”等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作为国内首家政府绩效评价的学术性中介机构,其对甘肃省地市(州)政府及省直部门的评议开了国内学术性中介组织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被上百家媒体报道,受到学术界、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中国工业经济》、《外国经济与管理》、《光明日报(理论版)》、《科学学研究》、《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8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48部,获省部级奖励21项。人才培养 学院将人才培养的质量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围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拥有可靠的竞争能力。学院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900余人,其中研究生(普硕、MBA、EMBA)62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022人,成人继续教育300余人。在多年的发展中,学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信息管理人才,他们之中很多人已成为有关行业的领导者和业务骨干。学院条件 学院拥有面积1400m2的办公室,每位教授、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丰富,有国内外主要管理类期刊和文献资料300余种,中外文图书5 万余册。计算机信息中心和实验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和管理软件,配有高档微机100余台,可供100多人同时上课上机。学院还拥有设施齐全的学术报告厅和学术讨论室。2000年,兰州大学作为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通过了211部门预审,甘肃省政府出资1000万元支持兰州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专业学位与教育培训 学院现有MBA和MPA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兰州大学成为开办MBA专业学位项目的高等院校之一。截止2004年底,已培养MBA(EMBA)毕业生近1000名,活跃在全国各地,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生力军。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兰州大学开办MPA专业学位项目,2004年开始招生,有在校生60名。 学院注重教育培训和服务社会,以全新的理念和精良的技术,为企业、政府和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管理服务。学院是国家人事部、兰州大学和国家培训网面向全国联合招生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远程网络教育项目的合作单位之一,承担着为2万余名学生制作教学资源和辅导答疑的教学任务。开展广泛的院企联合和校地合作。早在20 世纪80年代后期,就举办了11期县长现代管理课程培训班,开办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近年来先后为TCL集团、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国移动兰州分公司、中国电信兰州分公司、中国银行甘肃分行、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兰州铁路建设集团、靖远二电公司及甘肃省政府及市(州)政府等单位培训人员,进行发展战略规划和管理咨询,获得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