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一下考兰州大学的计算机方面研究生是考数学几?

爱未移
门无鬼曰
兰州大学的计算机方面研究生是考数学二(专硕)。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硕士考研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1)计算机专业基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源自于1958年创办的无线电物理专业。1980年成立无线电物理计算机科学系,1986年成立电子与信息科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2000年由电子与信息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和计算中心合并成立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716人,其中本科生1328人(含交流生),研究生512人。在职教职员工128人,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83人,其中教授正高职11人,教授副高职33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6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甘肃省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

兰州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的专业课考什么?

深宫怨
反因
只要你不怕苦,不怕孤独,学数学的换成计算机专业是很容易的

兰州大学信息类考研科目都是什么?

绫濑
株林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数字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02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03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04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05信息网络与信号编码06多媒体系统及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08电子线路(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复试笔试科目: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版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光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版其他院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对比参考· 北京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 电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 通信网络技术综合技术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 网络教育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开大学 -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天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河北大学 - 电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燕山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东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吉林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水声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技术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海大学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东华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同济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 信息安全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 - 数理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海海事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大学 -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苏州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河海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 - 电光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航天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艺术学院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苏 - 南京邮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京邮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扬州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苏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苏工业学院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苏州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宁波大学 - 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厦门大学 - 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山东科技大学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郑州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大学 -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大学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 - 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山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暨南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深圳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四川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重庆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 航海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工业大学 - 西安工业大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安理工大学 - 自动化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 - 信息科学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复旦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长沙理工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沈阳理工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重庆邮电学院 - 通信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 电子与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 -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福州大学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侨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山东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曲阜师范大学 - 物理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聊城大学 -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浙江工商大学 - 信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安徽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国际关系学院 - 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科学院 - 电子学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云南大学 - 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南昌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新疆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兰州交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兰州理工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贵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江西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汕头大学 - 工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河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山西大学 -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华东交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大庆石油学院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辽宁工学院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黑龙江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齐齐哈尔大学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青岛理工大学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议去跨考网看看,里面东西很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天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兰大计算机技术研究生一般都要考的多少

互有
飞影
每年 的专业 课分数不一样,高的时候有70,80分,低的时候40,50分,关键是其他公共课成绩,专业课一般是学校卡,公共课其实有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和学校的分数线2个卡的。所以只要你公共课过兰州的线,专业课打电话问计算机学院就知道了。

想报考兰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

老处女
结婚吧
兰大计算机非常一般,一般300分可以上

兰州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难度和硕士就业情况

面包树
纱希
兰大的如果是本校的当然比较好考,外校去考很难。

兰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专业课考试科目?

去国旬月
有滋有味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 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3环境工程综合  备注:  823环境工程综合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废处理  一、研究方向  01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  0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03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04 物理污染控制  05 环境规划与管理  06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07 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  08 旅游与文物环境保护  09 环境影响评价  10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二、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笔试科目:  环境评价与规划  参考书:  《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备注:  1.可选考“应用化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的考试科目。  2.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  加试参考书:  《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北京  《环境化学》,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环境化学教程》,邓南圣、吴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三、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823环境工程综合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2版),高廷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蒋建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给你建议:一是在西北望问下,哪里同学会直接给你答案;二是联系兰大的导师,有同学是会做到的额;三是你到榆中校区去复习备考,能学到不少;四是在兰州大学贴吧里面问下,不过感觉不是怎么靠谱。这只是建议吧,加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我想考兰大研究生,本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考兰大本专业,需要复习哪些科目?如果跨专业考区域经济,

行气
爱简单
你好,考研按照学校的招生简章报考,具体报考流程、条件、专业考试等看学校的招生简章,直接要求搜索或是到学校网站研究生教育或学院查询。 考研备考,你需要准备考研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考试课程,提前学习和备考,专业课程不会很简单的,所以做好准备,查看学校的考研招生简章看看专业课程,教材大纲具体要求和考试流程以及复试,早下手早准备。谢谢你

兰州大学考研率最高的专业是哪些?

二十岁
萧衍
兰州大学近年考研录取率最高的十大专业学校 学院 专业名称 报录比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兰州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 16 177.78% 兰州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应用气象学 2 3 150.00% 兰州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14 16 114.29% 兰州大学 基础医学院 遗传学 2 2 100.00% 兰州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原子与分子物理 3 3 100.00% 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俄语语言文学 5 5 100.00% 兰州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地质工程 15 13 87.53% 兰州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工程力学 17 14 82.35% 兰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58 47 81.03% 兰州大学 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院) 10 8 80.00% 兰州大学报录比最高的是政治行政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07年报名人数为9人,实际录取人数为16人,没有推选考生,所以可以推测这个数字之中已经包括了调剂的考生。跟很多学校一样,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考研人数多,成功率低,冷门专业考研人数少,成功率高。据我所知,专业门槛低且容易上研的专业是哲学与社会学院的那几个专业。我的一个其他专业毕业的朋友就考上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