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可以跨专业吗?

鲤退
不亦拂乎
  考研可以跨专业的,  考研是大学生或是已经工作的人,为求得自己的完善,或是为了规避严苛的社会竞争,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跨专业考研:跨越专业界限,让人生飞跃,在专业选择上,考生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选择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考研?很多考生都无法去冷静权衡这个问题,做出一个自己的选择。  跨专业考研的难度  很多同学跨专业考研的时候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跨专业考研的难度。这是很现实的,不是光凭热情和勇气就能解决的问题。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而且是明确的目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明确这个目标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专业  俗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难度系数在所有考研科目中是最大的,甚至盲目跨专业考研存在满盘皆输的危险。尤其是如果准备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即便最终考上了也会出现就业难问题,甚至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些跨专业考研成功的同学最终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症状。究竟是跨是守,其实只要跟随心声、跟随意志,跨越自己,相信梦想就能被放飞。管理类研究生、法硕、计算机专业、金融学、通信等专业研究生的报考一直是一个热点,连续几年来,这几个专业的研究生也一直居高不下,前前后后排列在历年考研十大热门专业中。

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吗

弘忍
况爵禄乎
可以。很多人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3431366238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但是跨专业考研也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考虑所学习的所有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知识。但是在跨专业考研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招生院校的要求,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扩展资料:初试通常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也有进行两天半的考试专业。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通常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

请问跨专业考研有影响吗?

日入而息
火枪手
跨专业考研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首先:第一,许多院校研究生报名时只同意招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考生,所以跨专业太大会有许多问题,例如: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和外企在录用高学历人才时,往往还要对本科毕业院校和专业有附加要求,比如:招聘测试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本科为985、211全日制重点大学测控类相关专业毕业。所以选择研究生专业时还要和本科专业形成联系,本研专业跨度太大的话,本科学历应聘时就浪费了。所以建议你跨专业要结合你的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和本科专业形成互补,拓宽今后就业方向!第二,跨专业考研难度大,导师轻易不愿意招收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这样你的选择面就小许多。考研时初试只考一门专业课,但是还有复试和面试,你的本科专业在这里是明显缺陷,成绩上很难达到学校要求,属于事倍功半。考研究生一般要和导师预先有很好的沟通,转专业的学生不容易通过。所以最终问题的关键要看你考研的目的,在你心里到底是专业重要,还是学历重要,学历重要就不跨,专业重要就跨。

可以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吗?

解决士
灵异日
1、一般来说是可以跨专业报考研究生。2、目前除了少数医学类和工科专业不接受跨学科报考外,其他专业一般都可以接受跨学科报考。3、个别学校的部分专业不招收跨学科门类考生则会在专业目录【备注】上说明,只要专业目录上面没有限制就可以报考。4、建议先选定报考学校,然后查看学校公布的专业目录即可了解有无报考限制。

函授本科考研是否可以跨专业呢

何故若是
江汉
  函授本科考研可以跨专业,只要报考专业没有本科专业限制均可以报考。  对于跨专业考研而言,考生应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跨专业考研更遇到比本专业考研的困难。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  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首先,会计学和证券经济学都属于经济学,你这不算跨专业,根本没限制。其次,远程教育是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从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可以以普通本科毕业生身份报考研究生。http://www.bjeea.cn/218707156415807488/20080911/33804.shtml所以,你可以放心报名,但选好学校后,一定要仔细阅读该院校颁布的招生简章,看看有没有针对远程教育学历的特殊要求,一般院校都没有,也没见过有的,但不敢保证所有学校都不会有,还是看清楚了再报最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跨专业考研可以吗?

杜鹃山
考研可以跨专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

考研可以跨专业么?

內藤
泣涕沾襟
当然3363383334可以啊。1首先什么是跨专业考研?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因为复试的时候,有的人需要调剂,结果去了学校发现并不是跨专业调剂,而是专业内部调剂,那么他先前准备的一些复试加试内容可能就没有用了。所谓的跨专业考研是指与你大学所学的专业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你本科是学中文专业的,想报考的专业确实理工科方向的,比如机械专业,这就是跨专业报考。事实上,是否是跨专业考研,主要看所报考的院校是如何划分的,也就是说,一定要弄清楚报考院校的报考专业指南。2说一下跨专业考研的资格一般情况下,学校是允许跨专业考研的,也就是说只要你符合研究生报考条件,你就符合跨专业报考。但是有的学校有的专业例外。比如说北京大学2013年法学院招生专业中就有一个法律硕士专业,其中要求是非法学专业,也就是只接受跨考学生。也有的学校会明确说明不接受跨考等等。所以,报名时,一定要弄清楚所报院校是否接受夸专业报考。3要做哪些准备既然选择跨专业报考,也就是说明,在平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比如自学过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或者旁听过相关课程。所以,只要有所准备,就不会无从下手。一般情况下,数学、英语、政治都是全国卷,只有专业课是学校自己出的。也就是说,跨专业报考的最大障碍就是专业课。要事先了解所报院校考哪一门专业课,有没有指定专业课教材,或者有没有相关习题,专业课考试考几门等等。这些都是事先要弄清楚的,越详细约好。

跨专业考研的要求有什么?

安因冈
1、跨专业考研要求一、专业是否限制有的专业不接3365666230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二、是否需要基础 有一部分专业是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难以考上研,即使侥幸考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是一场噩梦,这样跨专业考研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三、是否需要加试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四、地域是否有限制是否跨专业考研就只能考本地的学校,而不能考外地的学校呢?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可以跨地区考研,并且也可以换一所学校,不一定要与本科是一所学校,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的考生就是俗称的三跨专业考生,只不过是相对于一般性的难度稍微大一些,政策上是允许的。五、分数线是否不同有考生会疑问,是不是因为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就会和别人不一样呢。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说由于你原来没有学过,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歧视你的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吗,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最后跨专业考生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专业以前一定要看看自己是否是真的喜欢这个专业,不了解的话可以到贴吧等平台问一下该校学姐学长们,力求对专业了解,重新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不要过分热衷于热门专业,因为不一定适合自己。个别专业不允许跨专业报考,具体要求考生可以查看院校招生简章、招生目录以及考试大纲。相近专业在考试上来说会相对简单一些。跨专业考研要求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一般地都可以报考。2、学的是工科类的,考研可以考金融外贸类;找工作的话主要是看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也会看,最主要的是能力。扩展资料有关跨学科考研的几点说明:1、80%的大学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或者跨学科报考。2、理科跨学科相对容易(所学属于基础门类),尤其是跨工学和经济学。3、不同学科即文,理两科,文科跨理科难度系数最高,反之,则易。如果没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跨距离较远的学科报考一般都不允许。4、学科内部学科类之间难度也较高,但基本不受限制。5、重点说明:一般不允许考医科。考生必须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才可能具备一定的资格;一般不允许非语言类考生(比如理科学生)跨语言类专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跨专业考研

考研能跨专业吗,

春之祭
吉祥止止
可以跨专业考研 [color=#00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13日,教育部出台《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3337613161对于2015年[/size][/font][/color][color=rgb(13, 187, 161)][font=微软雅黑][size=16px][url=http://kaoyan.koolearn.com/]考研[/url][/size][/font][/color][color=#00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报名条件的要求如下:[/size][/font][/color][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 第十六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第十七条 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一)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1.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二)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1.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1.符合第十六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四)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十六条中的各项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 第十八条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一)符合第十六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学术学位各学科和专业学位中的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第十九条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url]http://yz.chsi.com.cn/tm[/url])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推免生推荐和接收办法由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所有推免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b] 第二十条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b][/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size][/font][/color][/p][p=28, null, left][color=rgb(0, 0, 0)][font=微软雅黑][size=16px]  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size][/font][/col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