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跨专业考研和同专业考研,流程上有什么区别吗,我想跨专业考本校的研究生,该怎么复习?

南方有鸟
三患莫至
你想考本校的抄研究生,即使是跨专袭业那成功率也太高了!在本校你处于资源和信息的核心,跨考也好、同考也好,考研都是四科,英语、政治理论、专业课一、专业课二,英语政治全国出题,专业课本校出题,所以你考本校有优势,如果你跨考,可以求助你的导员或某个和你关系好的老师到你所报考的专业找个熟悉的教授,给你了解下他的研究方向,出题老师的研究方向直接决定了试卷的多数题目。如果你有办法,各大高校内部是有专业试卷答案流出的,你懂得!总之,考本校你成功了一半啊!加油

跨考考研和三跨生是什么意思

政者
兜圈子
跨考考研是指考研跨专业,跨地区3366303766,跨学校,只要有一样就属于跨考考研。三跨生是指同时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考研一般认为最好考的是考本科所学专业,本科所在学校。相对而言,跨考跨的越多,难度也就越大。跨地区是指考取更好城市地区的研究生,比如从普通二线城市考北上广学校的研究生。跨专业是指不考本科所学专业,因此和本科学的越不沾边,跨的也就越远,难度也就越大。跨学校是指不考本科所在学校,人往高处走,想要在本科学校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想考更好的学校也是很正常的。扩展资料:报考常识1. 考研高校选择A.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最容易成功。B.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最难成功。C.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最为理想。D.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最能成功。E.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最好成功。2. 院校及专业选择(1)该院校是985还是211。(2)该专业在全国排名第几位。(3)近五年该专业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率。(4)近三年该校本专业指定参考书变化情况。(5)近四年该校本专业专业课真题有售与否。(6)近六年该校本专业开办考前辅导班与否。(7)近五年该校本专业硕士生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8)自己能否在这个专业找到一位相当的硬关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跨专业考研与同专业考研有什么不同

谢玄
吉尔达
你先看看有没有学校收你,很多学校对跨考是有要求的,有些不是本专业的不收。你该做的是了解大体的学校规定和政策。如果收的话,哪考试要求高不高,尤其对要学的美术专业知识的要求高吗?跨专业考研这个问题,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的导师要求都内不一样,您如果想从管理容类跳到美术类,得满足一下几个条件。1、您本身有美术方面相关特长,有证书最好。2、你所报考学校的美术这个专业,可以招收非本专业的考生。3、你所报的美术专业导师愿意招收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跨考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做好功课,否则,准备半天,最后学校不要,就会很悲剧,建议您做好相关咨询。

跨专业考研是怎么回事

鲁人孔丘
飞毛腿
考研可以跨专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ACCACPA初级职称考研公务员

接受跨专业考研的学校和专业有什么哦?

慢镜头
太素
一般学校对跨专业考研没什么限制的,只要你有这个实力,完全有可能考上专你选择的属专业。 但是跨专业考研确实很难,从初试到复试都很危险。 现在不考数学的专业很多,除工科外的许多专业可以考2门专业课,你可以选择你认为好的专业报考。 具体的可以查看各学校的招生简章。

想跨专业考研

宏大而辟
思虑恂达
对于绝大多数大学而言,好专业就那些,数得过来,一般的系占绝大多数 ,还有一些系科的分配则历来都很差,很难找到好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对此,我们首先应该接受现实,然后再去慢慢改变,抱怨是毫无用处的,自己多思考以后的出路才有用。数学基础不好的文科专业换到新闻法律广告等专业,不怕数学的,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可换到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也换到好的文科专业如新闻法律广告等专业。关于换专业考研究生,有几个常见的问题:一个是觉得自己如果换专业考研的话,那大学四年不是白读了吗?因为毕竟很多专业课的东西用不着了。其实如前所述,如果你本科的专业不好,你即使不换专业考研,以后工作也很少会做本行,因为本行本来就不好嘛,否则就不会觉得自己的 专业不好了,所以对于以前的专业知识没用处,没什么好心痛的,应该看作是新的生活道路的开始。其实,理工科的训练还是很有用的,它使你的思维比较清晰,而且读过理工科再去学经济管理和法律新闻之类,在接触到有关技术方面的东西不会象那些一直学文科的同学那样觉得很神秘。如果你在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或从事金融证券行业的工作的话,理工科的背景还是很用的。还有一个担心是怕换到新专业会跟不上,别人毕竟大学学了四年嘛,怎么跟得上?除了少数几个专业,我看过很多换专业读研究生的人,其中一些我还很熟,没见过谁跟不上的,一般还都学得不错,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不过如果基础不是很扎实,换到信电和计算机读研究生可能会辛苦些,换到文科性质的专业读研究生应该毫无问题。换专业也不能漫无目的,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将兴趣和职业目标结合起来选择专业,然后尽早选定学校,尽早了解有关的信息,早做准备。在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后,最好去该学校一趟,看看校园,去该专业的研究生宿舍了解有关考试的注意事项以及以后的毕业分配去向,看看是否和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接近。这很重要 !同时最好和一个热心的研究生建立联系,以便了解有关的动态变化。说来说去,还是有很多人怕换专业,觉得没有把握,或是觉得好象没有先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时学的专业。其实,换专业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难,就像考研没有某些人夸张的那么难一样。在考研时换专业成功的人多得是,以下是我所认识或知道的跨专业考研并且成功了的例子:(1) 英语—法律 (2) 数学—计算机(3) 物理—金融—会计 (4) 英语—数量经济学(5) 物理-生物—工业经济 (6) 茶学—会计(7) 牙医-财政学 (8) 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学(9) 数理统计—数量经济学 (10) 管理学—数量经济学(11) 统计学—法律 (12) 化工—化工—国民经济学(13) 政治—法律 (14) 热能—房地产—历史(15) 数学—经济学 (16) 光科—会计(17) 高分子—计算机 (18) 材料——自动控制(19) 力学—自动控制 (20) 统计学—金融(21) 经济学—新闻 (22) 热能—新闻(23) 地理—经济学 (24) 铸造—会计(25) 历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 (26) 英语—行政管理(27) 农学—企业管理 (28) 机械—计算机(29) 物理—物理—金融 (30) 会计—经济法(31) 物理—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32) 地科—哲学—哲学(33) 数学—系统工程—经济学 (34) 高分子—生医(35) 农学—金融 (36) 化工—化工—会计(37) 数学—财政学 (38) 档案管理—金融(39) 热能—自动控制 (40) 化学—金融(41) 物理—电子—电子 (42) 地球物理—生物

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想要跨专业考研,但是又什么也不清楚,有很多顾虑,想问问我该怎么选择呢?

夺尸者
水鹿
  2017跨专业考研:你该明确的3个问题  每年在考研选专业问题上,很多考生踌躇不前,尤其是有跨专业想法的考生,各种担忧各种不确定,到底该不该跨呢?新东方在线分享跨专业考研的3个问题,希望大家看过之后能有定论,早点准备。  1、本科专业并不合心意何不及时“跳槽”  “学数学很难直接就业,我们学校数学系也不是重点专业。”刘同学说,“我准备考研换成法学专业,感觉这个专业以后就业能有帮助。”  许多同学选择考研都是想谋取一个更好的出路。显然,对于绝大多数大学而言,好专业就那些,数得过来。一般的系占绝大多数,还有一些系科的分配则历来都很差,很难找到好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很多“冷门专业”同学以就业为标杆跨专业考研也是值得理解的。  跨专业考研的吸引是如此诱人,但很多同学都没有思考过如何专业之间转换的困难和重新适应专业的挑战。外语系学生赵同学3年考研换了3个专业,均无功而返。大四那年她报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失败,见同班同学成功考上新闻专业,于是匆忙跟进,转攻新闻。可是由于以前对新闻学一无所知,第二年考研专业课成绩全军覆没。报考热门专业失利,她又转考冷门专业,第三年她选择的专业是旅游地理,可因为专业课只复习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考研考的是一个人的忍耐力,是一个人的毅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使得很多同学考研失利。这样赶场式跨专业考研的并非个别现象。赵同学的动机也是考研中最忌讳的心态:投机和盲动。在没有任何知识积淀的情况下,盲目换专业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  2、几大错误的思考导致畏缩不前  考研队伍中同样存在一些同学对跨专业考研抱着畏惧的态度。“跨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会因为专业基础不扎实被导师歧视。”王同学在选报研究生的时候非常犹豫。“这是师哥师姐告诉我的,还是考本专业比较有优势。”  孙同学同样对跨专业考研没有信心,“就算同是跨专业,老师也更喜欢本校本专业的学生。”孙同学如是说。“本来考外校的研究生名额就很少,还没有专业优势真的是很难。”  跨专业最难的不是卷子而是勇气。该说,跨专业最难的不是专业课基础薄弱,而是明知薄弱,总难以找到高效的方式提高。在一些考研指导文章中,专业课的复习并没有那么难——找 到本专业的参考书目、真题,然后进行“针对性”“有效”复习。而最关键的“针对性”“有效”,恰恰就是拦在跨专业学生和本校考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对于复试来说,研究生考试和高考唯分数是举不同。要选拔的是有一定知识基础,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潜力的人。设置复试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把好最后一关,而不是一味根据初试成绩来确定是否录取。  另一方面,招来的研究生是由导师来带,他们在意的是能不能选拔出合适的学生。其实,跨专业的学生担心的不应该是老师会歧视,而应该担心老师会一视同仁。因为从考核难度来讲,导师对本专业考生的考核尺度会更严厉和深入,而对跨专业的考生则相对宽松,能回答到点子上,展现出逻辑思维能力即可。从这个角度上说,导师算是反过来“歧视”本专业的考研人了。  3、跨专业考研还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注意跨专业考研的资格;一般情况下,学校是允许跨专业考研的,也就是说只要你符合研究生报考条件,你就符合跨专业报考。但是有的学校有的专业例外。比如说北京大学2013年法学院招生专业中就有一个法律硕士专业,其中要求是非法学专业,也就是只接受跨专业学生。也有的学校会明确说明不接受跨专业等等。所以,报名时,一定要弄清楚所报院校是否接受夸专业报考。  其次既然选择跨专业报考,也就是说明,在平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比如自学过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或者旁听过相关课程。所以,只要有所准备,就不会无从下手。一般情况下,数学、英语、政治都是全国卷,只有专业课是学校自己出的。也就是说,跨专业报考的最大障碍就是专业课。要事先了解所报院校考哪一门专业课,有没有指定专业课教材,或者有没有相关习题,专业课考试考几门等等。这些都是事先要弄清楚的,越详细约好。  还有就是是否有加试。这个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复试的时候加试,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所以事先弄清楚才是最主要的。有的学校都是考一些本专业内所学的课程,如果是复试加试,那还好一点,但是如果是初始的时候就加试,那么,你就要花出的时间去看这些主页课程。

跨专业考研很难吗?导师很不喜欢跨考的吗?

怪兽狼
彩虹舞
一、是否需要基础这点小伙伴们须要注意阅读目标院校的招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16237生简章,有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就算侥幸考上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导致在学习专业课时非常吃力,例如一些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都是需要基础的。二、是否限制本科专业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所以会限制你的本科专业。一般来说,很多医学类专业会限制本科专业,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三、是否需要加试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毕业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四、分数线是否不同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有同学会认为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和别的考生不同,但实际上,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生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由于你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除了这些比较最基础的注意事项之外,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研究中心的老师告诉大家的是,跨专业考研真的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本科四年,大家扪心自问,学到的东西真的没有多少,所以在那些没有限制的专业的备考过程中,一定一定要注意到以下两点:一、要尽量转换到你所考取的专业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专业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学科思维,即这个专业的世界观。换专业最根本的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法学重证据重逻辑,须要能够用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且逻辑严密;比如工科类专业的特点是答案确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正误是明确的;比如很多文科类专业答题注重自圆其说,经常涉及背景、过程、原因。所以,思维方式的转换是跨专业考研备考重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勤加思考。二、跨专业并不一定是劣势千万不要认为你之前的本科专业对你来说没有帮助,你要评估自己的本科专业与跨专业专业直接的逻辑关联。事实上,如果你有幸进入复试,跨专业可能会成为你最大的闪光点,尤其是一些本身是多学科的专业,老师很欢迎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来丰富自己的思维路径和某些小方向纵深领域的研究。比如说,你的本科专业是语言类,报考新闻传播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上的优势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所以,跨专业有的时候并不是你的缺点,反而能够使你成为独特的那一个。跨专业,是非常勇敢的选择,这意味着你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并不平坦的考研之路。想做去做,非常可贵。在线考研的老师想对跨专业的同学们说,选择了就坚持下去,命运终会给你想要的。

跨学科考研与跨专业考研的区别?

地藏王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首先要搞清范围问题,学科是个大范围,而专业是学科下面内的分支,容一个学科可以有若干个分支。其次,建议你查一下你的专业所属的学科范围,如果都是发一样的学位,那应该说明属于同一学科。最后,考研如果有加试的话,当然要看一下相关书籍,加试是测试那些没有这个学科相关知识的学生的基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