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跨专业考建筑学研究生难度及做法的问题

天而不人
人卒虽众
1.我就是土木跨考的建筑,现在在读。真要考的话长路漫漫。不是很喜欢就真别试了。一年半的时间真要准备足以(如果你最后半年能专心准备的话)。 2.建筑学对美术的要求是很低的,专心补3个月素描水粉足够应付了。 3.最难最花时间的是做方案,建筑学的孩子做了5年方案,那专业素养完全追不上啊。好在考研的快题考察的能力比较片面,你还有机会。 4.建筑学的核心是解决建筑的功能问题的,“建筑方案”就是你解决功能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一小区内的一栋居民楼要住多少人、不同的人需要多大面积、房间的通风采光是否满足生活所需、配套的停车位如何布置、小区内的人车流线blabla,同时要对结构、暖通有一些了解,配合工程师们盖房子。这与美术关系不大,你画画的效果多好看更是没啥意义。 5.假期你先补一个月素描,再参加一个月建筑考研快题班(都要全天候哦),弄完之后你大概就建筑学是什么一回事了。到时还决定要考的话再问我。很感谢你,你说的很实在很中肯,非常感激。不过这是我12年的提问了,我已经放弃这个了,自己一直觉得很遗憾。加油

跨专业跨校考建筑学研究生容易吗?

曹植
公德
1.我就是土木跨考的建筑,现在在读。真要考的话长路漫漫。不是很喜欢就真别试了。一年半的时间真要准备足以(如果你最后半年能专心准备的话)。2.建筑学对美术的要求是很低的,专心补3个月素描水粉足够应付了。3.最难最花时间的是做方案,建筑学的孩子做了5年方案,那专业素养完全追不上啊。好在考研的快题考察的能力比较片面,你还有机会。4.建筑学的核心是解决建筑的功能问题的,“建筑方案”就是你解决功能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一小区内的一栋居民楼要住多少人、不同的人需要多大面积、房间的通风采光是否满足生活所需、配套的停车位如何布置、小区内的人车流线blabla,同时要对结构、暖通有一些了解,配合工程师们盖房子。这与美术关系不大,你画画的效果多好看更是没啥意义。5.假期你先补一个月素描,再参加一个月建筑考研快题班(都要全天候哦),弄完之后你大概就建筑学是什么一回事了。到时还决定要考的话再问我。

关于跨专业建筑学考研

振鷺
井边会
我本科是在西安建大上的,建筑学院的研究生大致分为建筑和规划两个方向建筑方向又包括: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规划方向我不是很清楚。考研的时候,建筑技术对快题设计没什么要求,只要能把建筑中最基本的东西表达清楚即可,所以,这个专业更适合跨专业的人。建筑历史方向适合那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考研的时候会考建筑快速设计(俗称快题),这个专业对建筑的功底要求蛮高(只是为了混文凭的除外)。建筑设计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学研究生了,考研的难度相对来讲大一些,但只要你好好复习考研要求的内容,快题根本不会成为你的短板。个人认为,考研的时候,导师的意见最重要,想要取得他的认可,无外乎两件事:设计能力/财力,建议楼主仔细斟酌一下你付出的这些时间、精力、财力所换取的研究生文凭,对你的事业是否真的有价值,务必三思而后行,有其他问题可以给我发邮件,wudi0607@163.com

跨专业考建筑学研究生可以吗

称道数当
天功
可以的,建筑学研究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热门的研究生专业,而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要求的形态环学位类别:308 工学硕士学位,建筑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0813 建筑学。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2.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3.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4.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土木工程跨专业考研到建筑学该如何准备?

而况人乎
不是我要打击你,老实说希望非常渺茫。就算是建筑本专业的想考建筑四花旦的名校都是件很吃力的事情,何况跨专业?其他只是都可以在考研补,有一样不能补:绘画技巧。建筑或者城规的考研都有一门课叫快题,就是要在6个小时内设计并画出考题所规定的内容。别人学这个专业学了五年,画了五年,到头来能画完的都寥寥无几,何况还要设计的出彩?我一个在浙大学城规的同学和我说过:画一次快题,寿命都要短半截。就算过了初试,复试的时候老师考察你的专业素养,如果你被一问三不知就算初试分再高导师也是不会要的。而且对于名校的话还是很介意你本科的出身,如果你本科不是本专业的,希望又小了一分。你学土木的,至少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抗震,施工这些学位课要混及格吧?这些课混及格不是那么容易的。除非你有很强的毅力或者有很强的绘画功底,否则建议你还是别跨了。如果真的这么喜欢建筑,个人建议你先好好学好结构工程,考个结构工程的研究生。将来工作后再从结构慢慢转建筑,这样的例子倒是不少。

建筑学本科生,想跨专业考研,有哪些专业合适?

擒凶记
漠风
  建筑学本科生,想跨专业考研,只要报考专业没有本科专业限制均可以报考。具体哪些专业合适,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土木工程类的,也可以选择金融、管理学等。  对于跨专业考研而言,考生应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跨专业考研更遇到比本专业考研的困难。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  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我想跨专业考研 由土木考到建筑学!请你告诉我 可以吗?

领跑人
归休乎君
如果你认定了方向,就努力啊!很多人都是上大学的时候没有选好专业,通过考研改变也是一条出路。中间肯定会碰到很多困难的,重要的是自己坚持和努力,找到适合的方法,加油吧!可以跨专业考的,不过一般情况下都要加试,具体的学校要求不一样,你想考哪个学校,可以去他的研招网上了解,或者是问一下自己的学长什么的。

跨专业考建筑学,求建筑学考研需要看的书,列个清单

臣者
天和将至
中外建筑史,近代建筑史,主要还是设计,有很多规范性的东西,还有你自己的理念,至于形式上的东西更是不好说了,建议你先看看彭一刚的建筑形式秩序,我是建筑学,也准备考研 考研不用看他那些 ,那些事提高自己修为的,就像是武学练气功,考研有针对性就行,看你要考的学校要考些什么,哲学是提高你的认知能力辨析能力,对设计肯定有帮助,建筑是风俗习惯的表现体,也是哲学,美学的表现,反正就是一个很系统,又有点冗杂,有点像是艺术,又是严谨科学,要掌握的很多,你看看建筑师考试要求掌握的科目就知道了,考研还是实际点,有针对性的好,要是想做建筑师,一个好的建筑师不是朝夕的问题,那要看的书多的去了,有的书还要翻烂 。服了那些书纯粹不是为了考研的,你愿意听他的你就听,那些事拔高的,提高修为的大神!您说的是!我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现在需从基础开始看,能否给我一个初步的清单,我现在就去图书馆看看,刚去图书馆手机没电了,查不到。灰溜溜的回来了。手绘班不必了,就是教你线条和马克笔,一点用没有,我去过庐山手绘,你可以去西安的飞图手绘,学快题,其实快题你要是没感觉可以先多临摹一些,李志涛的快速建筑设计100例子,天大出的快速设计60例。等等,上面有设计任务书,注意他们标的的尺寸轴线,都品味一下空间,功能关系,流线关系,动静分区,功能分区,采光,通风,交通组织,至于专业课,只有你选好要考的学校才能选定参考书的,有的学校变态一点考的多,比如浙江大学是中国建工出版社的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近代建筑史, 建筑理论综合 包括东南大学出的建筑物理 建筑构造 建工出版社的上册 还有居住规范我忘记全名了 里面有关的规定 同济 大学就更变态了 除了以上的 还会涉及 节能 绿色建筑 不过所有的学校都会给范围和指定参考书的 就是另外一门专业快题 要你自己下功夫了 建议你看入门的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 天大彭大锦的 空间。形式。秩序 然后反复品味快题 快题其实表达起来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 因为要几个小时内完成 平立剖 效果图 等等一系列的表现 一般都是平面比较工整 立面不会太有创意 也不会掺杂太多你对人生 对审美哲学的个人观点 因为毕竟没人敢拿应试来表现自己的个性 就像是高考作文 我是明年考建筑技术 考完了 有什么可以来找我玩 我可以给你说说呵呵,楼上说的哲学部分是不错的,但是那是让你成为大师准备的,就像白色派代表人物,理查德。迈耶 ,他做的建筑更像是素雅凝练的诗句,如果建筑是要融合进环境,心境中的,这时候不单单考察是设计,更是你的人生阅历,你的心境,就是前面说的对事物的审视,之所以这样才会出现这么多流派,这么多大师,更如中国刚刚得普利茨特奖的那个乡土建筑,城市里喧闹的一抹亮丽风景,是中国式的回归,是喧嚣快节奏生活的批判,这不是哲学吗。以后考上了研究生你还是要看看那些东西的有好处太专业了!不过大哥我昨天才画了两张石膏块图。您说的尺寸轴线,功能关系,流线关系,动静分区,功能分区,采光,通风,这些目前我都不懂(T .T)去图书馆借建工版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19世纪前。同济大学建筑阴影和透视。华中科技大学图解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外国古建筑20讲(陈志华)还有1本禁物素描,3本钢笔画教学练习组合论没找到,准备上网买我这样直接画快题会不会步子迈太大了?效果图表达你就学会,一点透视,轴测图,或者两点透视,俯视图,你看看你习惯怎么样表达练习一个就行了,一般都是轴侧图可以表现的比较客观,包括比例,周边关系,和两点透视,这个是以人的正常视线关系表现的,看着比较舒服,例如东南的就是表现轴侧的多,你先看看建筑空间组合论吧,这个是比较入门的,你会有个大体的认识,我大一的时候看过,算是启蒙的,很有用的,建筑是给人使用的,没有尺度关系你还设计什么,比如我是开间就是一般最小3000的,尺度关乎使用,还有心理,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建筑最基础的还是使用,你要是这个没把握好基本就挂了,我不考快题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再问我吧,我尽力,铅笔素描是让你掌握空间感,体积感,我觉得水彩是让你认识色彩的,你直接以后去画铅笔建筑速写吧,色彩用固定的,别人怎么用你看着舒服也拿来用,没多少时间去系统练习了,多看看别人空间是怎么设计的,中国的建筑一般以3M为模数300,你多看看空间 ,体会一下,就像过电影一样自己在他的平面里去体会他设计的优劣,然后模仿,快题空间每个类型都做一些,记住一些必要的数据,比如居住建筑层高2800,公共建筑略高一些,会3300 因为他们有的顶层要做设备,风机盘管系统,一般300,还有吊顶什么的,你多记些,车库停车位的尺寸,转弯半径,消防车道宽度,都是场地设计的内容,关乎总平面设计,你也可以去看看,先看书吧,然后临摹一些快题,体会他的好还,你还要看看建筑构造,有必要看一些建筑物理,就会都通风采光有些必要的了解,构造和机构让你更严谨的可以设计出被土木真正设计出来的房子,很多都是土木转建筑的,相信你行的,安腾忠雄以前是拳击手,他从小就喜欢自然,据说能和木头对话,这其实也是一种禅机,他的建筑里面就是充满了对自然的认识,光线在他手中就像是变魔术一样,给人们震撼和启迪,建筑何尝不是光影艺术呢,我比较喜欢他,你要喜欢建筑,热爱生活,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有共鸣的建筑,建筑又是我我觉得就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原版再现。练习一下人车树配景能加您Q吗,有一些问题能够具体问您。我目前在练习素描,素描需要掌握到什么层度,您说的素描水彩走过场培养空间感是培养空间思维吗?也就是说如果我本来就有较好的空间思维就可以直接跳过了吗?我感觉素描好像对提高绘画技巧没多大帮助,因为后边学的快题设计钢笔画之类的拿笔姿势都不一样。不知我理解对不对?我Q。993392845

考研究生需要专业对口吗?

冰雪缘
云汉
不需要。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当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扩展资料:跨专业考研的注意事项:1、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2、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3、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4、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跨专业考研参考资料来源:研招网-教育部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