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跨专业考历史研究生哪些学校好考一些?

皆原于一
见一丈人
历史学现在全国统考,没有规定教材和参考书,但是,经过几年的考试,对于教材和参考书大家已经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考历史的同学基本用的都是这样的一些教材和参考书。科目书名作者出版社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何沁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世界史(六卷本)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参考书和教材,请参看三人行教育网站。公共课常见参考书(楼主可以有选择性的购买): 英语: 《英语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词汇:《星火式巧记速记精练》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新东方俞敏洪真题:《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张剑 《考研真相》王林长难句: 《阅读基本功难句过关》阅读: 《复习指南》朱泰祺 《阅读基础90篇》王建华张磊 作文:《写作经典范文20篇及其指导》(新东方) 《考研万能文》(考试虫) 《写作160篇》 政治:《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1~4)《启航20天20题》

关于跨专业考历史系研究生

兄弟们
声之于响
总体来说这个专业的分数一般都比较低,这个很冷的专业,考研很少有报这样的专业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都还可以,分数线都是所在学校的最低线

跨专业考中文系还是历史系研究生?

坏爸爸
淡而无为
建议楼主考中文,中文专业要比历史专业容易就业得多,而历史好考也是体现在公共课,即英语政治要求比较低上。楼主既然是学英语的,那么完全可以发挥这项优势来考中文。我是学当代文学专业的,本科读的也是中文。首先想问楼主确定报考学校了吗?这非常重要,影响到你的复习策略。如果是很好的学校,专业课现在就应该看了,而且还需要抓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研究倾向性各名校是有很大不同的,你需要弄到该校的历年真题,仔细研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该校听听课,还能顺便认识一下导师。如果选择一般的学校或是本校,就不必太着急了。既然是对古代文学感兴趣,那就考古代文学方向,全国所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用的教材基本都是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这是必须要研究透的四本书。政治就随意了,无论哪里大家讲的都很枯燥,好像政治老师都是这样。政治建议明年暑假以后复习即可。回答了这么多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祝你考试成功~

跨专业考历史学研究生

新大陆
自诒
答:跨专业考历史我感觉历史的底子和本科学历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是英语如果你学得好的话可以在时间上省下不少。考研英语是关键,专业课是基础。英语一定要重视,每年因为英语分不够线的人太多了。专业课总分300分,至少也要180才能考上研究生,所以说专业课是基础。你的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我只说下我的复习情况。我也是跨专业考历史。是从去年8月开始复习。先前的一个月背了一个月考研单词。(因为我英语大学基本没有学习,而且单词又是英语中的基础,之后我每天都留时间背单词)之后每天都是英语,政治,专业课轮着看。其中政治我看的时间很短。加起来也就看了一个月时间。但是成绩还不错,最后考了80分。这和我平时总看新闻了解国家事实分不开。另外政治的教材一定要看一遍,建议用任序列1。最后的时间买本任4+起航20题背一下。另外平时买本陈先奎2000题主要做下选择题就可。 历史的11本教材要细读两遍,最好自己做下笔记,这样有助于加强记忆。另外山师的那本参考书要看个几遍。最后做到记忆上的串联。去年考研大题我一道也没有猜对,但是凭着看书以及平时复习做的笔记我都打得不错。

关于跨专业历史考研

泛爱万物
化待
呵呵 我是学历史的 很高兴看到有人转投历史门下从下半年到第二年四月份,复习英语,记单词,练阅读,推荐星火单词书。练阅读看21世纪英语报和经济学人。暑假前夕尤其是暑假时,要着重历史的复习,对于历史学复习而言,7~8月份还是属于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对于6月份首先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7~8月份的复习任务应该是结束中国通史,并进入世界史的复习。具体而言,7月份复习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8月份开始复习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与此相反,6月份首先开始世界史复习的同学,这个阶段的任务则是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具体来说,7月份解决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并在8月份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跨考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大概框架:1. 16世纪的欧洲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5. 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6. 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0.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是熟悉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套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参考书来进行复习。基本教材全部细看不现实吧 主要是熟悉框架 结合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历史学基础复习 以历史专业的课本作为补充 当然 如果你准备的早的话 不妨把教材当小说翻翻推荐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总的来说 历史考研相对文学过线分要低不少 但要记的东西很多有志者 事竟成 祝你成功

跨专业考历史研究生

大卡车
黄金鱼
其实也比较难啊,我就是过来人。我本科学地理,大学玩了四年,大四上学期看着同学忙于考研,我也有了想法。但我好玩,实在没有毅力学习数学,于是挑了历史,很简单,我中学时比较喜欢历史,虽然学的是理科,但有一定的基础,加上不考数学的专业,其专业课也很枯燥,也是看不进去,而历史专业课只需要考一门历史学基础300分。但历史知识点太散了,我买了11本课本(考研论坛上推荐的那11本),还买来3本辅导书,虽然这样但仍是玩心不死,临考前都想要放弃了,但一想到交了报名费,好歹坚持考了,成绩出来,我历史学基础只考了100多分,总分也不过200多,哎。我承认当初是为了面子选择历史,觉得考历史容易考个名牌,现在看来自己很愚蠢啊,名校的历史研究生就业也困难啊,其实历史学好了也没多大用处,懂个差不多就好了,没必要深入研究。。你如果想考的话现在就该努力看书了,常去些论坛看看,上面时不时总结一些知识点还是很管用的,需要准备的东西相比其他专业要少一些,只需要政治、英语、历史而已,建议以看辅导书为主,因为上面总结的很好,而你只有半年时间,看课本也来不及了,看课本容易造成看过去不知道看了什么的情况,心无旁骛才能成功。。。

跨专业考研 历史类

敢问天籁
葛洪
原来还有这么多孩子喜欢历史啊,我这还正想跨学经济呢。。呵呵,虽然我不想泼你冷水,但是凭良心,我得说一句,其实兴趣中的历史和研究中的历史确实不太一样哦,你得考虑清楚哦。。我给你点实在的答案吧:首先,历史是统考,也就是全国统一命题,所以硬性指标其实没有,但是不排除有些高校在复试的时候不乐意要跨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名校。其次,推荐的书目,楼上们说的都是考研参考教材,你现在看会觉得枯燥。我的建议是,你现在倒是没必要看这么专业的教材,先去听听历史系上课,借一些你感兴趣的历史方面的书,看看你适不适合研究历史,你才大一,经济还没怎么学怎么就知道非得不学经济而去学历史呢,而且客观来说历史的就业前景不如经济。我觉得你不用太着急,毕竟才大一,如果真准备跨历史,你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不算迟。期待你的好消息,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我,我还是稍微知道一点的。Good Luck!

本科专业是历史系和跨专业考历史研究生考研题是一样的吗???

盗道道
美男子
历史统考 313历史学基础 教育部统一命题 部分跨考和本专业的没听说有这样的区别,我听说过一个跨专业跨学校考北大历史系的,主要研究近现代史,没听说还要分不同的卷子

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可以跨专业考吗?

有狐
汤斌
一级学科是比较大的概念,就像一级学科是大树,二级学科是具体分支。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专业就是一级学科,但其下的060200中国史、060300世界史 等就属于二级学科。而你要报考的中国近现代史,属于二级学科060200中国史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同等学力考生专指只有专科学历,而没有本科文凭去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你属于本科学历考生,不是同等学力考生。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才不可以跨学科专业报考。【你可以报考】。01中国近现代史方向选考: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3法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01招18人: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的政治与外交/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妇女与性别史/思想文化与知识分子/城市社会与文化/中国地域社会研究/社会经济史 313历史学基础(300分)属于统考专业  教育部统一命题【313历史学基础参考书目】高教版共11本书中国古代史(上 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朱绍侯(或北师大版的)、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李侃(或北师大版)、中国现代史(上 下册)高教-王桧林(或北师大版)、世界古代史(上 下册)(高教-吴于廑、齐世荣或北师大版)、世界近代史(上 下册)(高教-吴于廑、齐世荣或北师大版)、世界现代史(上 下册)(高教-吴于廑、齐世荣或北师大版)                          华师大本科必修专业课程:《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 《史学概论》 《世界古代史》《版本目录学》 《专业英语》《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源学》 《世界近代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华人民共和史》 《西方文化史》《潮汕历史文化》《现代国际关系史》 《中国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史》   《中国思想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日关系史》《实用文体与论文写作》 《中国经济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十分感谢! 很详细!那还想了解的是,既然那段同等学力是针对非本科考生的,那是不是就不需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8门本科的专业必修课程”的成绩证明了?是的,不需要这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