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求问CV中科研经历应该怎么写

君曰
你科研的东西并不需要些放在CV里面,在CV中你只需要提到你做了这样的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方向就可以了。科研报告另外整理翻译好,以另外的形式发过去。

学术经历怎么写

六魔女
黑魔王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吉林大学工作,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与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的重点是高句丽渤海考古与历史,先后被评为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和匡亚明特聘教授。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平时没有记日记的习惯,现仅凭记忆,对已往的学术经历作以简单回顾,并谈两点体会。我的大学也是在吉林大学念的,学的是历史,1964年入学,属于“老五届”大学生,本应1969年毕业,但因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教育秩序被打乱,全国本届大学生都延期到1970年与65级一起毕业。毕业后留历史系任教。1970年下半年学校抽调中文系、历史系、经济系、法律系和哲学系的部分教师到伊通县办大文科短训班,我作为青年教师之一参加了此项工作。该班招收的学员是县属各单位和各公社的基层干部,主要学习内容是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等几篇哲学著作和马列的几部著作。我在大学虽然上过哲学课,但这些原著读得很少。这次在教学过程中,跟随老教师一边学一边教,先后经历两个班的完整教学过程,学了不少知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矛盾论》中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所作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而这些分析在我以后解决教学和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时则时时提醒我、启发我,使我感到那一段时间过得别有生趣,而且终生受益。考古入门1972年,我回到学校,当时历史系正在筹建考古专业,专业教师短缺,系里将我安排到考古教研室,并决定派我和另一名教师同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进修。我所进修的方向是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指导教师是宿白先生。我得知此消息后很高兴,因为大学六年仅读了两年书,现在又开始新的学习,而且是名校名师,机会难得。1973年初开学不久,我到了北京大学,同宿白先生见面后,他给我订了进修计划,一是跟随北大72级考古专业学生听课和参加田野发掘实习,二是按宿先生的安排读书和整理专题材料。从此开始,一直到1975年暑假,我在北京大学度过了两年半的时间,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考古学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参加了一次完整的田野考古实习。那次实习是发掘湖北盘龙城商代遗址,指导教师是俞伟超先生和湖北省考古队王劲队长。我是随测绘老师率先进驻工地的,如何使用小平板仪,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和学到。布方过程中,俞先生又给我讲有几种方法,如何编号。我所负责的探方在城墙位置上,但遗迹现象不清楚,而在发掘区旁边有一条水沟正好穿过城墙,一次雨后我无意中发现水沟壁

大学生学术经历怎么写

其来无止
【1】联系导师发的邮件最好包括以下内容: (1)对该导师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经历进行一番概述,对其成就表示钦佩、赞美和足够的兴趣。这样表明你对导师有所了解,并希望在其研究领域深造。 (2)个人的学习、工作、科研经历,也就是比较详细的简介,这个一定要真实。 (3)表明读博的决心。 邮件与电话相比,就是能够说的更详细、更准确,而且邮件还可以保留,导师随时可能要看的啊。个人简介最好做成PDF格式的附件。记住:时刻为别人着想!【2】导师回复“欢迎报考、同意报考”之后,一定要与对方取得电话联系,方便的话最好亲自拜访一下,见个面。电话中可以与老师交流一些问题:比如他有没有直博的学生?今年报考他的人多不多?专业课试题是不是导师出题等等。 电话是比邮件更高级的联系方式,因为对方会听到你的声音、你的表达能力等等,所以要有足够的准备。事前可以列好有关问题的提纲,以免紧张忘记。记住:一定要礼貌、不亢不卑!【3】导师不回复怎么办?我个人联系导师的情况来看,联系的导师90%以上会及时回复的。不回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方没有收到邮件,或者有的导师把找博士的事情交给自己的学生或秘书,学生没有尽力去办。假如不回复邮件,你就发短信,假如短信再不回复,你就可以放弃了,再联系别的导师。【4】假如你想请导师帮你做别的事情,你就要及时的表达谢意!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导师们最宝贵的是时间,尽量不要耽误导师的时间。麻烦老师的话,就要给老师些“礼品”表示回报。老师也是人啊。【5】你联系的多个导师同时同意你报考的话,这个时候也要电话交流后再进一步确定报考哪个老师。哪个导师对你比较热情,哪个导师的研究你最感兴趣。你要做出取舍。对于你放弃的导师一定要婉转表达你放弃的理由!

孙葆丽的科研经历及成果

相待
归故里
1、2003年10月,《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内涵和实践研究》,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2、2001年,《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主要撰写人,奥林匹克出版社,获北京奥申委“撰写申办报告,为北京申办奥运会做出贡献”表彰。3、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负责人,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2001年,《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局管体育社会科学项目负责人,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5、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百科丛书》(16册),大众文艺出版社,主编6、2003年,《中国奥运之路》,湖北教育出版社,主编

黄炳生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掠杀者
上治人者
参与和主持了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50多篇,编写著作和教材8本,获得国家专利3项,工程设计、工程监测项目多个,校舍安全坚定10万平米。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1悬挂吊车作用下螺栓球节点网架疲劳性能 2组合优化的多阶段决策算子理论及高层建筑优化设计 3轻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4轻钢框架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性能研究 5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柱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性能研究 6 500kV苏通大跨越结构可行性研究 7烟草公司物流配送中心钢结构设计 8南京佛手湖国际艺术会展中心建筑艺术博物馆钢结构施工监测 9张家港跨越管道钢结构桥梁设计 10发明专利,钢-混凝土组合梁等。 项目名称、编号 项目来源 起止年月 负责内容 新型抗剪件钢-混凝土组合梁关键技术研究(2011-JZ-007) 江苏省第八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 2012.01-2014.12 主持 轻钢框架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性能研究(04KJB56004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04.1-2006.12 主持 面内荷载作用下薄壁钢面板单边接触屈曲研究(50878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01-2011.12 参与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性能研究(BK200617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6-2009.12 参与 PCS水箱结构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2012.12-2013.8 主持

罗冠炜的科研经历

九窍
柊司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项、铁道部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科技计划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一项获优秀结题奖。1、铁道部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高速列车轮轨碰撞动力学研究,2003-2004,主持2、国际合作科技计划项目,机械装备非光滑动态特性与优化设计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2012-2014,主持3、专项基金,车辆蛇行运动中轮轨冲击动力学研究,2000-2002,主持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振动冲击-弹跳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参数合理匹配规律研究,2012-2014,主持5、专著基金,碰撞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及全局分叉, 2002-2003,主持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间隙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参数合理匹配规律研究,2014-2016,主持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分段光滑机械系统的亚谐振动及分岔机理研究,2012-2014,主持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碰撞振动系统的粘滞振动特性和分岔研究,2010-2012,主持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和非常规分岔研究,2006-2008,主持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间隙机械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及非线性控制研究,2005-2007,主持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冲击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2002-2004,主持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杂冲击系统的振动、稳定与分叉,1998-2000,第二主持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环面分叉、混沌及控制研究,2001-2003,第二主持,获优秀结题奖14、省部级科学基金,非线性含间隙机械系统和冲击振动系统的奇异性及混沌形成过程研究,2002-2004,主持15、省部级科学基金,高维冲击振动机械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分叉与混沌研究,1998-2000,主持16、专项基金,含间隙机械系统的动力学优化设计与全局分叉, 2000-2002,主持17、省部级科学基金,具有间隙的碰撞振动系统的全局分叉与混沌研究,2002-2007,第二主持18、省部级科学基金,分段光滑机械系统的动力学与非线性控制研究,2006-2008,主持

杜文忠的科研经历

期而后可
苦情花
1、1989年12月,主研完成了广西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桂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2、1992年12月,主研完成了广西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桂林工业产品更新换代决策研究》。3、1993年12月,主研完成了广西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西工业产品更新换代决策研究》。4、2003年12月,主持完成了广西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西现代企业资本经营战略研究》。5、2005年12月,主持完成了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南贵昆带产业结构与布局战略研究》(2003DGS3D029)。6、2007年12月,主持完成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过程中广西高校的作为研究》。7、2008年5月,参与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促进环北部湾地区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06AJL003)。8、2008年12月,主研完成了广西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科技支撑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桂科软0896003—1)。9、2009年6月,主研完成了广西自治区重大项目《广西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对策研究》。10、2009年12月,主研完成了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科技支撑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08GXS1D036)。11、2010年6月,主持完成了广西软科学研究计划招标项目《新形势下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应对战略与政策研究》(桂科软0997005)。12、2010年12月,主持完成了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城乡和谐发展研究》(08BJL012)。13、2010年6月,主研完成了广西软科学研究计划招标项目《广西“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桂科软0997001)。14、2011年10月,主持完成了桂林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打造桂林“临苏工业长廊”策略研究》。15、2012年3月,主持完成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随机过程研究》(桂科自0832265)。16、参与完成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七.五”、“八.五”、“九.五”规划的编制和桂林市科学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17、曾先后为三个公司投资18亿元至45亿元的项目开发建设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18、目前,正在主持广西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支撑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桂林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桂林文明城市持续建设研究》。19、主编出版教材1部,参编出版教材3部。20、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奖二等奖2次,获桂林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发表学术论文25篇。

李文均的科研经历

高桂
货财弗争
自199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原核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工作,重点开展极端环境或各种特殊环境(植物内生或海洋)下的原核微生物(重点是放线菌)资源的收集、保存及生态学、系统分类学及其应用价值评估(活性筛选、代谢产物化学及酶学等)等方面的研究;2000.06-10在日本北里研究所生物机能研究中心从事放线菌和极端环境下的放线菌分离、系统分类合作研究; 2003.10-2004.02,2005.08-10, 2007.03先后三次赴韩国国家生命工学研究院等单位从事嗜盐放线细菌分离及系统分类学合作或博士后研究;2005年12月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04-2007.3 作为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受邀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微生物学系、海洋生物科学系进行合作研究工作,主要开展自氧和异氧微生物的分离及系统学研究,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热泉沉积物微生物CO2固定途径关键酶克隆文库的构建等分子生态学研究;2008.08-2014.07 云南大学放线菌资源与利用省创新团队负责人 ;2009.09-2010.09 由云南省委组织部选派到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做“西部之光”做访问学者一年;2009.01-2011.12 任云南大学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主管科研、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2011.09-至今任云南省高校“放线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01-至今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主管研究生工作、学科建设等 ;2012.08-2014.07 任云南省“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2014.07-至今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院/生态与进化学院百人计划/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项目:主持并顺利完成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专项基金、1 项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1 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 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学启动基金、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云南省人才专项基金、1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 项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以主要骨干参与完成2 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 [“极端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潜在应用价值评估” (2004-2009)、“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生物合成机制”(2010-2014)]、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1项(极端微生物环境中的新药发现)、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项目1项(云南放线菌、高等真菌和野生蔬菜的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通过进化生物学途径从植物共生放线菌中寻找强生理活性化合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重点项目1项、云南省国际合作项目3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现主持 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国西部热泉微生物资源及其功能利用合作研究”(2013DFA31980),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省级科研项目,及多项横向合作课题 。指导学生:指导毕业博士后2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29名,正在指导的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7名。另外,曾与其他同行指导3名韩国访问学者、4名印度博士生、1名埃及博士生、1名马来西亚大学博士生。

没有学术经历怎么写

张骞
礼仪
一般来说,应届生简历要包含个人信息、求职意向、实习经历、项目经历、校内经历、教育背景、证书荣誉、技能特长、自我评价等模块。其中,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是简历的重中之重,HR判断求职者能否胜任岗位,关键要看求职者这两项经历是否匹配应聘岗位的工作内容。但是,一些求职者没有实习过,没有参与过重要项目,简历应该怎么写?首先,没有实习经验,那就把学习能力、社团经历、兼职经历、荣誉奖项等重点展现出来,只要是跟应聘岗位相关的经历,一定要详细写,写在简历明显的位置。在大学生找第一份实习时,所有人都是没有相关实习经验的。想要写出吸引HR的简历,关键是在简历里体现出与应聘岗位的匹配,所以一切与应聘岗位要求(详见招聘信息)相关的经历、能力、素质、荣誉等等,都可以做重点包装,并写在简历里相对靠前的位置。其次,几乎每位求职者都可以包装出很好看的项目经验来。大多数同学不是没有参与过项目,而是不懂得如何包装,以为自己没有什么项目可写。其实大学生参与高校社团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都可以包装成项目经验。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列出自己参与过的项目:A、校内社团经历多数大学生都参加过各种学生社团,有的参与过社团招新、面试和培训,有的参与过活动策划与组织,有的运营过社团公众号,有的为某社团拉过赞助,有的为某活动设计过海报,这些都可以作为项目经验。B、大赛经历很多大学生都参加过各种创业大赛、营销大赛,如果和其他同学组成小组,并作为重要负责人参与赛事的各项准备和协调工作,无论最终是否获得奖项,都能锻炼协作能力,提高项目管理技能,这些都可以作为项目经验。C、科研经历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你协助导师参与某个科研项目,熟悉了当前的科研动态,知道现阶段有什么任务,遇到什么难题,可能有什么解决方案,科研的价值在哪里,这也是值得写的项目经验。D、论文经历一些大学生有写论文的经历,无论是否已发表,撰写的过程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项目。在XX背景下,你打算研究一个XX问题,通过XX分析,你得出XX结论。这篇论文的社会价值是什么,你的知识架构和知识体系是如何深入的,等等。E、课堂上的作业经历、调研经历有些大学生在课堂上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一些调研、沙盘、角色模拟、产品策划等任务,只要你在其中担任了一个确定的角色,并有一定的输出成果(调研报告、产品原型、PPT方案),也可以包装成项目经验。例如,某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加“家电下乡”主题调研,参与拟定调研主题,采访调查对象、整理相关的数据统计、撰写调查报告,这都可以作为项目经验写在简历里。F、市场报告、分析报告、体验报告等文档撰写经历如果求职者想应聘市场类、运营类、分析类岗位,可以自己“模拟”一个项目。例如,选择2款有一定知名度的APP,撰写竞品分析报告,说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想解决什么问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得到什么结果、数据等等,也是一个不错的经历。大多数简历会以相关工作经验为开头(或者,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则会以教育经历开头,然后是相关工作经验)。当相关经验不是你的优势时,这反倒成了一个问题。所以,不要浪费了简历的醒目位置,去写一些让面试官感到困惑的东西,而应该从你的相关技能开始介绍。别告诉我你没有。你认为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一定是有原因的。你可能从以前无关的工作经验中学会了可转移的技能,或者你在学校做学术项目时学会了一些技能。无论如何,如果你想换工作,在简历的开头,把你所有的技能和你的简介结合起来。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凸显你的技能部分,把它从简历底部移到教育经历之后。相关的实习项目和学术项目说到学术项目,你应该光明正大地将其写在简历上,意识到这点很重要。 在工作或学校外完成的实习项目也一样。只要你明确地把这段经历贴上工作项目的标签,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将其包括在简历中,这绝对是应该的!不要以为只有全职、有偿的经历才能出现在你的简历中。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是增加“项目”部分。这部分,你将和写工作经验一样来写这个工作项目。想想过往可能帮助你实现职业兴趣的一些经验。这是一个课程项目吗?说不定你主动帮忙做的事情最终激发了新的职业目标——你可以在简历上把这些经验写进“项目”当中。同样地,这会让面试官了解这些经验多么宝贵,当考虑到你应聘的职位是你的兴趣时,这些经验就需要给予评估。一封热情且具体的求职信好吧,严格来说,这不是你简历的一部分,但我始终坚信应该将简历与有力的求职信结合起来。如果你没有相关经验或曲折多变的职业生涯,这一点尤其重要。正如职场达人Ryan Kahn说的那样,“找到一种把激情及生活经历与公司联系起来的方法,一旦录用后,解释今后这些将如何转化为立足之本。你会发现这种联系正是面试官希望从应届毕业生身上了解的经验。换工作的人也是如此,不过你的工作经验会更加丰富一些。求职信对你来说是绝佳的机会,你可以将公司的需求和你在兼收并蓄的职业生涯中积累的技能联系起来。你应该具体一些,和面试官讲清楚,解释为什么你非传统的背景可能是一笔资产,当面试官看了你的求职信之后,意识到雇佣你是有意义的。进入一个新行业是艰难的,尤其是现在许多入门级的工作都需要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克服这一点的诀窍是梳理出那些细节,比如相关技能和相关的实习项目,打破简历的“规则”——那些不把相关技能和相关实习项目放在简历上方和中心的“规则”。加上一封吸引人的求职信,再加上你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些运气,你一定会很快引起面试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