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目的和意义

既已告矣
其生可乐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  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1.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主要内容包括:  (1)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2)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鬼宿舍
出后
本书是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前瞻性研究项目“中上扬子构造地层演化差异性与成藏主控条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与物质分布规律”等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笔者作为该两个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具体参与并完成了子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设定、方法思路设计、成果研究等所有内容,因此综合以上课题作为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资料,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同时该选题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和实际的应用价值。本书是以上两个纵向课题的进一步总结与提升。四川盆地是世界上天然气勘探开发历史最悠久的气区,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开发研究历史。研究区川东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有利的天然气富集带上,曾经是20世纪四川盆地的主要天然气产区,为四川乃至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川东南地区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勘探研究,大部分钻井达三叠系和二叠系,并在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获得工业气流;仅有少部分井钻达志留系、奥陶系。近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已经证实,川东南地区在纵向上存在三大勘探领域,即上三叠统-侏罗系碎屑岩、石炭系-三叠系碳酸盐岩以及震旦系-志留系下组合(童崇光,1992;谢增业等,2005;张晓东等,2005)。中生界、古生界在纵向上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具备油气勘探资源基础,油气勘探前景较好。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上震旦统灯影组-下二叠统气藏除二叠系气藏早已勘探开发,少部分钻井在志留系中有工业气流显示外,并无进一步的突破。目前仍以二叠-三叠系为主要产层,然而经过长期的开采,老区可采储量逐年减少,老层系的勘探发现也越来越困难,因而急需寻找新的勘探领域(老区新层系、新区老层系和新区新层系),获得新的储量接替。震旦系-志留系是川东南地区油气勘探的新层系、新领域。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灰黑色泥岩和页岩是区内主要烃源岩,其中龙马溪组烃源岩最为发育。研究区下志留统小河坝组砂岩标准剖面出露在南川县龙骨溪小河坝,连续沉积厚度为158.8m。其余主要分布于川东、川东南及湘西等地区。小河坝组砂岩之下为龙马溪组黑色笔石泥、页岩作为优质烃源岩,之上有巨厚的韩家店组泥、页岩作为良好的盖层。因此,下古生界志留系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且大面积被保存下来,埋藏适中,是很有勘探潜力的目的层系。在如此较好的勘探前景下,研究区是否具有较好的油气储集体便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研究目的与意义

虽笑不和
汝果养乎
一、为阿勒泰地区编制国土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根据新疆阿勒泰地区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应用新方法利用可持续发展、民族发展理论等,结合阿勒泰地区区情,对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存在问题。参考借鉴国内外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区域国土规划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研究探索新疆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等,制定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把综合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具有阿勒泰地区特色的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成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以及相关决策部门编制资源及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如为阿勒泰地区编制国土资源规划、土地、矿产、水资源、畜牧和草场、旅游资源规划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二、促进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阿勒泰地区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相对较低、资源家底和潜力认识不清,资源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管理体制机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项目在对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进行客观界定的前提下,对土地、矿产、水、草场与畜牧、旅游5种国土资源的现状、开发利用、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理清地区优势资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摸清阿勒泰地区主要国土资源家底,评估资源潜力,并对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客观评价,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为该地区制定和落实区域国土资源及产业、环保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从而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实证支持截至2012年末,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10余年。国家、部门及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也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措施。本研究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历史回顾,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战略的研究日趋紧迫,如何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主要优势特色资源,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将是未来新疆及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保护将有力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程,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发展动力,将更好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四、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阿勒泰地区是一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地缘独特、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加快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制定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以阿勒泰地区的土地、矿产等5种国土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出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这种资源发展战略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典型的特征,因而可作为国家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素材及成果。从学术层面而言,本研究为我国其他与阿勒泰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相近的边境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和相关政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五、为中国正在编制的国土规划提供区域国土规划实证研究支撑2010年9月,全国国土规划前期研究和纲要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将涉及未来二十年的国土规划,共有包括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在内的28个部委参与其中。这是我国首部国土规划纲要。本轮国土规划的定位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自然条件,对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统筹谋划和综合部署。本轮全国国土规划将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合理确定评价对象,明确区域国土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选择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在此基础上,统筹重大基础设施,调控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城镇分布格局,加强广域国土合作,促进国土协调发展,并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这种评价是全国性的、综合的、系统全面的。而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是针对区域性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研究,兼顾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布局,以及国土综合整治方面的内容。本书努力为我国正在编制的国土规划提供一些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方面实证研究素材,特别是针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实证研究成果。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科学研究假设的意义和作用

田仲
事若不成
科学研究假设的意义和作用?你看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中的设想与你提问中的假设意义和作用一样不一样?【我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业余进行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早在1968年就发现了水从空中来,1978年又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天然的天文气象观测站,1988年提出人工诱发小旋风致雨的设想,1998年提出中国需要12333工程的设想,2008年提出塔里木人工造海的设想,2009年提出空中水网建设的设想,2010年提出激活阿拉伯海暖湿气流的设想,2011年提出两个里海工程的设想,2012年提出人工气候规划,人工气候设计,人工气候管理的设想,2013年提出三个温带雨林区域的设想,2014年提出借一个长江年流量9600亿立方米的水,到中国北方常年干旱半干旱区域,来解决中国北方缺水用水问题的设想,2015年提出激活气候记忆的设想,2016年提出把长江流域的植被,移植到黄河流域的设想,2017年提出柴达木人工造海的设想,请问主管领导:我现在应该咋办,才能把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捐献给国家?请问网友:你看我能不能成为世界顶级的大科学家? 】 我告诉你,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不但可以改变全球气候变暖,而且还可以将沙漠逐步的变成森林,甚至还可以将热带沙漠气候变成热带雨林气候,甚至还可以将亚热带温带的沙漠也改变成温带雨林区域,如果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也可以促进学术交流,甚至还有可能促进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你看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中的设想与你提问中的假设意义和作用一样不一样?

研究目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有何区别

隐形人
1、定义不同:研究目的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即问题的提出,是研究的意义与理由。研究目标是指具体的要达到的目的,如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获得某某规律,揭示某某机理等等。研究内容则是与研究目标对应的具体可操作的一个个研究点,是指实现目标所要进行的具体研究内容。2、目的不同研究目标是对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研究内容是通过做许多事情达到研究目标。一个是目的,一个是研究的主要事项。研究目的是为了获得某个结论。3、具体内容不同:研究目的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研究目标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研究内容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什么??

廉之害也
疏瀹而心
我认为所有的科学研究的哲学问题或说方法论问题都是对一下三个问题的回答: 1. What is it? 2. Can we know it? 3. How to know ti ? 从古到今,从一般的社会工作行动者到科学的研究者,无不在回答着以上三个问题。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贯穿于我们人类历史探索的始终。第一个问题是本体论问题,问的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真理存在还是不存在?第二个问题是知识论问题,如果这个世界有真理,有规律,我们能认识吗?我们人类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吗?第三个问题是方法论问题,如果这个世界有真理,有规律,而且我们人类有能力认识这个世界,那我们如何去认识呢?即用哪些方法和手段认识世界,获取真理呢? 可以推理出,这三个问题是递进式的,对后面问题的肯定回答是以它前面问题的肯定回答为基础的。在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实践中,对前两个问题一般都抱有自然态度,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真理是客观存在的,相信我们人类有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人类怎么认识的问题,也就是用什么方法获取知识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社会研究范式都对第二个问题持肯定的态度。很显然,如果不承认这个世界可知的,那么也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针对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研究范式。 在关于社会世界本质的看法上,实证主义认为社会世界是和自然世界一样的客观世界,具有客观的规律性,个人的行动是受规律制约的;但是,解释主义或者说人文主义范式则认为社会世界不同于自然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会赋予行动以意义。虽然在关于社会世界本质的看法上,这两个范式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也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那就是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是有真理存在的,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去挖掘这个真理,去发现社会的一般模式。在关于社会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上,这两种范式都持肯定的回答。 由于在社会本质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导致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由很大的不同。实证主义不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常识,采取演绎的逻辑和具体的经验观察的方法,强调价值无涉。人文主义特别人们生活的日常世界或者说生活世界、行动的背景及行动背后的意义,采用归纳的逻辑和主观洞察的方法,强调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主体间性。但是,在研究的逻辑上,这两种范式还是有根本的共同点的,那就是在寻求知识的手段上,都采用了逻辑推理和经验观察的方法,而这即是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本质有两点:逻辑推理和经验观察。 科学是发现真理、创建知识的事业,是发现真理、创建知识的一整套程序、方法和手段。科学不同于传统的求职方式(思辨、传统和权威等)的最大特征就是科学是建立在逻辑推论和经验观察相结合基础上的一种求知方式。所以说,无论实证主义还是解释主义都是一种科学研究,不存在谁更科学的问题。在以前,我们总认为自然科学研究才是真正的科学,而社会科学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其实我是把自然科学神圣化了。其实,所谓的科学只是我们人类求知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已,它并不是从来就存在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无论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都具备科学最基本的特征:逻辑推理和经验观察,只是运用的程度不同而已。自然科学之所以比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受宠,是因为自然科学逻辑推理更严密,经验观察更精确。在这两个方面,社会科学的确大大不如自然科学。如果科学是个母亲的话,那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是她的两个孩子,他们都继承了母亲的基因:逻辑推理和经验观察,自是自然科学比较聪明,把自己的潜质发挥的很好,而社会科学比较笨,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特质,结果造成了两兄弟后来社会地位的差别。 社会科学研究的确要想自然科学研究学习,但不是学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而是科学研究的最核心的东西: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精确的经验观察。因此,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并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分处在一条线的两个端点,而是同一种范式:科学范式。只是这两种范式在逻辑推理和经验观察这两个方面发展的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方面,我们也不能用一种线性的思维来看待,认为两者是对立的。事物本身量和质两方面的规定体,量是事物性质的基础。如果只把研究注意事物量的方面,而不去量基础上的质,那么这个研究也就丧失了基本的意义,因为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事物性质或意义的把握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永恒目的。所以,量化研究需要再深入一步:开展质性研究。相反,如果只是考虑事物的性质和意义,而不是先去探讨事物的数量性,那么这种意义或性质的探讨就失去了一个基础。 所以,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应该是相互渗透的,用逻辑推理把握事物的性质、本质,用经验观察测度事物性质的外在表现:量的表征。真正的科学研究就是把两者紧密结合的研究。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科学思维方法的意义?急!

安全感
天下好知
概括起来,学习和研究科学思维方法论,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帮助人们自觉地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尤其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学会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知道,在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中,精密的仪器和先进的实验手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无疑始终是人的大脑。人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学习和教育,来训练和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头脑,在技术细节上却往往没有注意。   我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尽管科学的思维方法未必肯定会使你的每项工作取得成功,但是,毫无疑问,科学的思维方法肯定比拙劣的方法更能促使你取得成功 ,并且 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尤其在某些现象较为复杂,谬误来源极多的学科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第二,研究科学思维方法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从而认识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而且可以指导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我们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能够切合实际地提出问题,而且又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那么,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一半或一大半。此外 ,在研究工作中 ,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人眼花缭乱的不同假说的取舍,课题的选择,各种线索的鉴别等等,都要求研究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要求有高超的鉴别能力和判断力。所有这些,又都与人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关系密切。第三,可以帮助青少年较快地健康成长,促使他们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我们知道,具有天赋研究能力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是有的,但是凤毛麟角。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并非天才。对于这些人,如果给以有系统的思维方法的指导,比听任他们凭借个人的经验,漫无边际地去摸索,无疑会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促进他们早出成果。英国剑桥大学运动病理学教授威廉·贝弗里奇指出:“人们普遍认为:多数人的创造能力很早就开始衰退。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假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地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如果在实践中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那未,不仅可以节省训练的时间性,而且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方法培养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这是另一种推测,但其可能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值得考虑的。另一种考虑是:为未来的研究工作者所需要的正规教育日益增长,这就有可能会缩短最富有的创造性的年华。也许这两种不良后果都可能因我们所建议的指导方法而有所缓解。” 第四,对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来讲,学习和研究科学思维方法论,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的教育 工作中 ,教师不仅要 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 ,使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而且,更重要的,还应当教给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劳动的方法。也就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钥匙,去打开未知世界的宝库。不可否认,科学思维的训练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自我训练,不能只靠别人的指点。然而在学生时代,如果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某些研究方法的教益或启迪,或一般原则与思维方法指导,无疑会大大缩短学生参加工作的摸索阶段。   第五,研究科学思维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促进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科学思维方法论,要求人们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列宁语),并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辩证地观察客观世界,要求以实践作为检验科学理论及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 ,斯蒂芬·梅森指出 :“比起任何特殊的科学理论来,对人类的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提出在不同观点中进行抉择时必须尊重经验的证明,这种做法现在比起一百年前好像更广泛地被运用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了 。”(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65页 )人们受到科学态度的影响,在处理问题时,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观点。所以,受了科学的这种特性的影响的人,总是向前看,并且较少保守。这就是大多数现代自然科学家比较容易冲破唯心主义的思想束缚,自发地走上唯物主义道路的原因。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怎么写?

狐步舞
三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要着重说明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写它有没有必要,你选这个题目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要简洁、直观,很清楚地告诉人家你为什么要定这个,有什么意义。2、发展趋势要扣题,要说明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的好处,从自己的条件看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新的突破。有了这样细致的分析与估价,写作者就能确定自己的定位,顺利地进入写作阶段。总之所写的一定要围绕告诉人家你怎么想到定这个题目,为什么写,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必要,有什么作用。这样才能说服人家接受你的想法。二、研究内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各种观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着重说明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同时说明自己的观点。意义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这样才能衬托出选题的意义所在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在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对于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规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应在开题报告中给予呼应,并最后得到批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时间安排一般应提前一点,千万别前松后紧,也不能虎头蛇尾,完不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任务。主要参考文献。在开题报告中,同样需列出参考文献,这在实际上是介绍了自己的准备情况,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选课题相关的资料源,证明选题是有理论依据的。在所列的参考文献中,同样应具备不少于2篇的外文文献。扩展资料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科学依据与意义

泰伯
大河恋
软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岩石,其中的泥岩和页岩就占地球表面岩石的5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约有2/3均涉及软岩的工程地质问题。软岩是一种特定环境下具有显著变形的复杂力学介质,给工程设计、施工带来一系列特殊问题,因而软岩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软岩工程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作为世界性难题被提出来。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岩工程遍及边坡工程、大坝工程、大型深埋地下长隧道工程等基础工程,是当今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的难点和热点之一。软岩由于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往往制约着工程建设的规模,并对各类工程建筑的施工及运营起相当大的危害作用。如我国的长江葛洲坝工程,由于在施工前对坝基下的软弱夹层研究不足,成为停止施工一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如,1959年12月2日21时10分左右,法国的马尔帕塞(Malpasset)因左坝头沿片麻岩中的软弱夹层(绢云母页岩)发生滑动,导致坝体破裂。其软弱岩体力学性质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软岩在浸水条件下,其力学性质大幅度降低,甚至导致完整岩体解体。如举世闻名的意大利瓦依昂(Vajont)水坝,高258m,在当时是最高的拱坝。近坝库区的山体由石灰岩和黏土岩组成,由于当时对黏土岩未给予高度重视,水库蓄水后,黏土岩浸水膨胀而推动山体下滑。对于软岩浸水后的力学性质的研究,目前多是现象学的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一些普遍规律,不够深入,试验结果的潜力未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在大量的边坡失稳分析和调查以及在工程设计实际中,可以看到岩质边坡的失稳大都沿各种软弱结构面发生。我国对软弱结构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如狮子滩水电站),而后在坝基、隧道、矿山、边坡等工程中,都遇到过软弱结构面问题,才开始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工作开展了软岩结构面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软弱结构面的研究进入了成因分类、室内外试验相结合选择抗剪强度的阶段。人们对软弱结构面的重视也比较早,工程地质学者更进一步认识到软弱结构面对岩体变形和破坏特征具有优先控制作用。20世纪70~80年代进入软弱结构面的深入研究阶段,对其组成成分、微观结构、应力与应变关系、演变趋势、电算及模型试验等进行综合研究。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特别是最近几年对软弱结构面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研究初期,对软弱结构面以研究其物理力学参数为目的,例如20世纪60年代,主要对其成因、室内现场试验进行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期,陈宗基教授对葛洲坝水电站的软弱结构面问题进行大量、系统而富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三屈服值(流变屈服极限),此值对工程的长期稳定性有重要意义,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屈服值”。通过研究软弱结构面黏粒含量与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能够对软弱结构面强度的本质及黏粒含量影响抗剪强度的机理有较深的认识。研究表明,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随着充填的厚度增大而减小,颗粒愈细的充填物具有这一效应愈明显。软弱结构面的强度参数取值多以试验(如携带式剪切仪剪切试验,简称携剪试验,下同)为基础,结合软弱结构面的其他特征(如赋存环境与工程的相互作用等)进行综合分析。试验研究仍是探索软岩特性的直接研究手段。就边坡软岩而言,研究的重点将是扩容膨胀、崩解、软化、流变和黏性时效等问题。软岩(软弱结构面)的变形不仅表现出弹性和塑性,而且其变形破坏除与构造应力有关外,还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即具有流变性。流变一词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Heractitus提出,意思是万物皆流,即所有物质都有流变性。流变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流动与变形的学科,近年来其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流变学会,如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日本、墨西哥、加拿大等。由Bingham建议于1929年成立了美国流变学会,被公认为流变学历史的新纪元。流变(亦即蠕变)是岩石材料的固有力学性质之一,也是用来解释和分析地质构造运动和进行岩体工程长期稳定性预测的重要依据。岩土体的流变现象则到处可见:法国有一坝体,高22m,长520m,建在6m厚的裂隙黏土质砂岩上。建成11年,由于岩(土)体的蠕变引起位移加速,导致破坏。意大利比萨斜塔的下沉则是砂层地基中的黏土透镜体蠕变和挤压所引起的。前苏联有一个码头,在剪应力长期作用下,大约以10mm/a的速度产生位移,在70~100年时间内最大蠕变位移达50~100cm,对码头结构产生严重的影响。很多水电站的施工期和运营期都很长,工程边坡的稳定性不可避免地与岩(土)体的流变有关。由于岩(土)体的流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其进行流变特性的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岩土的流变特性,国外学者对岩体流变特性的研究开展较早,国内外研究者较少注意。岩土的流变性研究大致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9年Griggs通过对砂岩、泥页岩、粉砂岩进行的大量试验研究得出:在较小的应力条件下,即荷载达到其极限强度的12.5%~80%时,岩体就表现出蠕变的特性。20世纪40年代,荷兰的佛拉格门(Flagge-man)大桥、齐特兹(Zuiderzee)海堤及软土铁路路基因流变而破坏,才引起了科学界对流变的重视。国内对岩体蠕变特性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1948年,陈宗基和荷兰的GeuzeE.C.W.A首先开始对土流变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5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对软岩流变的本构规律进行过大量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陈宗基教授等学者率先开展了流变学在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此后许多学者先后在这一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可用流变试验说明岩石或岩体的流变特性如何,日本Kumagai N.曾根据始于1977年长达27年之久的流变试验,提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花岗岩流变参数(王思敬,2004)。软岩的时间效应除了表现在风化作用强烈且迅速之外,还表现在其流变特性实质。岩石流变性的研究广泛地涉及工程地质分析、地震机制、大型岩体工程长期稳定性评价、核废料及其他有害物质在地层深部的长期贮存,因而引起了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使理论发展得到实际应用的巨大推动。流变是一个时间效应的问题,而实际工程中软岩的蠕变是个长时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长达几十年至几百年。而在软岩的蠕变研究中,室内试验仍是目前研究流变现象的主要手段。在实验室研究中,由于技术以及各方面的实际条件所限制,软岩的蠕变试验只可能进行几小时或几天,少数试验进行几个月,极少数进行数年。而整个实验时间与软岩的蠕变过程相比只是极小的部分,但又不得不将短时间的蠕变试验结果外推到长时间的实际蠕变过程中去,因此,在软岩(软弱结构面)的蠕变试验中,充分考虑时效变形特性,在分级加载时,时间尺度效应对何时施加下一级荷载的标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用最短的试验时间得到正确的蠕变曲线,使在短时间内得到的室内蠕变试验能正确地反映野外岩体蠕变的真实情况。岩石流变特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流变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关于岩石流变模型的研究,目前已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模型被建立起来。对于不同类型的岩石,可选用相应的流变模型来描述其特性。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用虎克体(H)、牛顿体(N)、圣维南体(S)三个基本线性元件组成的复合流变元件模型,来拟合软岩的实验室或现场原位蠕变试验数据,以获得其流变本构模型的研究方法,能把软岩复杂的流变性质直观地表现出来,并且其数学表达式可直接描述蠕变、应力松弛及稳定变形,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并采纳。建在层间剪切破碎带(煤系地层)发育的水利枢纽工程,全世界屈指可数。随着我国西部水电进一步开发,研究软岩(软弱结构面)的时效变形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涉及枢纽区开挖边坡(含软岩、软弱结构面)的长期强度问题,更是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成败与否。基于此,软岩(软弱结构面)的时效变形性作为全面研究软岩流变的补充和深化。官方服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