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怎么样?

鏊乎大哉
还魂记
简介: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是1984年由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的软科学研究事业单位。20多年来,长期致力于科技政策、统计信息、城市现代化、科技管理、人才研究、民营企业、科技体制改革、区域经济等专业学科的公益软科学研究和咨询工作。为北京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北京市有实力的新型软科学研究与咨询机构。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

核心期刊是哪个出版社的?怎么样才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哪位解释的具体点啊~?

师心
出乎形哉
第一部分:CSSCI(2000)来源期刊一览表(共419种)1. 管理学 (22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 科研管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3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研所,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4 中国软科学 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中国软科学研究会5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6 预测 合肥工业大学预与发展研究所7 未来与发展 中国未来研究会8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9 科学管理研究 内蒙古软科学研究会10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室,天津市科委1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13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14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15 研究与发展管理 复旦大学16 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17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18 中外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19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20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1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2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2.马克思主义 (11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编译局2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4 社会主义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6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7 当代思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8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9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10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11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中心,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3.哲学 (10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3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4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5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6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7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8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市社会科学院9 现代哲学 广东省哲学学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10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4.宗教学(5种)序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3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4 中国宗教 国家宗教事务局5 当代宗教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5.语言学(16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2 当代语言学(国外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5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6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7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8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9 语言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10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1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12 语文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13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1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15 语文建设 语言文字报刊社16 古汉语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6.中国文学 (1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3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4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5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现代文学馆7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8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9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10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11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2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13 文学自由谈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7.外国文学(4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3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4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林出版社8.艺术学(15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2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3 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4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5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6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广播学院7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上海戏剧学院8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9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10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11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1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13 世界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14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1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9.历史学(21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2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3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4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5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6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7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8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9 史学月刊 河南省历史学会,河南大学10 自然科学史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11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2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13 西域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院14 史林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5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6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17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18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20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10.考古学(6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 文物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3 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5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6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协会11.经济学(70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 改革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3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5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6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7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10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14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5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6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17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1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19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会2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21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22 当代经济研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刊)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长春税务学院23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24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2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26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28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30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31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32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33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34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35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36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37 投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学会38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3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40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41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2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4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44 亚太经济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45 中国国情国力 中国信息报社,中国国情研究会46 林业经济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经济学会47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48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49 中国技术经济科学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技术经济研究所50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51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52 国际经贸研究(现改名: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53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54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5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56 中国物价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5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58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59 中国资产评估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60 生产力研究 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61 金融科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2 中国投资与建设(改名:中国投资) 国家计划委员会63 港澳新经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64 对外经贸实务 中国对外经贸教育协会65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66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67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68 经济与信息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学会69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70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12.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 (32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2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3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4 求是 中共中央委员会5 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6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7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8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9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0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11 日本学刊 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12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13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14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杂志社15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研究会17 台湾研究集刊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18 妇女研究论丛 中华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19 理论前沿 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 新视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21 理论探讨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2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23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24 外交学院学报 外交学院25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26 理论学刊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7 东南亚研究 暨南大学28 今日东欧中亚 华东师范大学2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1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31 长白学刊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32 南亚研究 中国南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13.法学 (1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3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西北政法学院4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5 法学评论 武汉大学6 法学 华东政法学院7 法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8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9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10 著作权 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研究会11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中国政法大学12 法制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13 现代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4 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中国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15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6 政治与法律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7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南京大学14.社会学 (8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3 人口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4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6 市场与人口分析 北京大学7 人口学刊 吉林大学,吉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吉林省人口学会8 南方人口 广东省人口学会,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15.民族学 (11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 世界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央民族大学4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民族研究所5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所6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7 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8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9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学院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云南民族学院1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学院16.新闻与传播学(1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宁波日报社3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北京广播学院4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5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6 编辑学刊 上海市编辑学会7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8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省记协,四川省新闻学会9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0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11 中国记者 新华社12 中国图书评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3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社17.图书、情报与档案学(18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2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3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6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中国兵器工业第210所7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8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9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图书馆10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11 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会刊)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12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13 图书馆论坛 广东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等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图书馆等15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16 情报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大学17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18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18.教育学(29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2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5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教学会6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7 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改名:全球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8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9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10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11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12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13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14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15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学院1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等17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18 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19 江苏高教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21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2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3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24 高等理科教育 兰州大学,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25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学会26 中国电化教育 国家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电化教育馆27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28 中国特殊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9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湖南长沙师范学校19.体育学 (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4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6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7 体育与科学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统计学(3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3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21.心理学(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3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4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5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6 心理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 心理学探新 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22.社科总论(30种) 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2 战略与管理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3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4 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5 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7 文史哲 山东大学8 百年潮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9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10 学习与探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11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2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3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14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5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17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18 中州学刊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19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20 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1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22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3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24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25 社会科学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26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7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8 浙江学刊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29 探索与争鸣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30 求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3.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35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京大学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师范大学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武汉大学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南京大学7 复旦学报(社科版) 复旦大学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华中师范大学9 南开学报(哲社版) 南开大学10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南京师范大学11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云南大学12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厦门大学13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西北大学1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浙江大学1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东师范大学16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蒙古大学17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安徽大学18 求是学刊 黑龙江大学19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山大学20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四川大学21 暨南学报(哲社版) 暨南大学2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华南师范大学23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东北师范大学2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25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清华大学2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天津师范大学27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28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兰州大学2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30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大学31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山西大学32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上海大学33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 新疆大学34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郑州大学35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湖北大学24.人文、经济地理 (7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旅游学刊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2 城市规划汇刊 同济大学3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4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5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6 人文地理 西安外国语学院7 地域研究与开发 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25.环境科学(9种)序 号 刊 名 主 办 单 位1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3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4 环境保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6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武汉文献情报中心8 农村生态环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9 上海环境科学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6、CSSI收录的境外华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录二十一世纪(香港) 人文中国学报(香港)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国研究(香港) 社会理论学报(香港) 亚洲研究(香港)信报财经月刊(香港)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香港) 新亚学报(香港)族群研究论丛(香港) 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香港) 岭南学报(香港)中外论坛(美国) 澳门研究(澳门) 文化杂志(澳门)文化中国(加拿大) 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新加坡)核心期刊不是一种具体的杂志,而是在众多期刊杂志中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水平较高的杂志群。要发表论文,首先要上网查找相关的行业或学科有那些期刊,然后判断这些期刊中那些是核心期刊。比如:要发电力类论文,上网查找电力期刊,会搜索到许多杂志,然后再具体查找某一期刊的具体网址,网址上就有该期刊是否核心期刊。

怎么样发挥两只手的作用?

不得
是谓能移
3月14日,重庆代表团会议间隙,代表们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进行讨论。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牵动人心。最近几天,代表委员们围绕机构改革方案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代表委员们表示,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深远。解难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制度保障这是一场超预期、全方位的改革。代表委员们认为,方案有效贯穿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改革的政治主题,力度大、措施实、影响深,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这次改革不是单纯的部门精简,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矛盾,必将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林花代表举例说,长期以来,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医保异地结算政策始终难以真正落实,此次机构改革整合相关部门职责,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有望推动解决这一民生难题。新机构可以站在全国的高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使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医疗保障差距越来越小,让老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越来越高。“从此前国务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看,与新时代的战略布局、目标要求不相适应,这次机构改革的力度很大,着力解决多年来想解决而没解决的问题,是一次不回避权力和利益结构调整的改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屠海鸣委员表示,这次机构改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重点领域问题的导向性都很鲜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将更有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府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障碍,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全面聚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两只手”各负其责、相得益彰。改革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机构改革以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紧密结合,将有效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广东省揭阳市市长叶牛平代表认为,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次改革将解决政府职能不到位、错位、越位的问题,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代表委员们指出,按照机构改革方案,政府“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宏观经济部门强化制订国家发展战略、统一规划体系的职能。例如,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另一方面,政府“该收手时就收手”,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例如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把的行政资源放到事后监管和事中服务上来。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史浩飞代表,对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感受尤为深刻。“原始创新是技术变革的源泉,原始创新需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撑与协同。”史浩飞介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分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管理,在项目立项、研究过程和成果管理方面,科研工作者需要多头沟通,付出较高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这次改革,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由科学技术部管理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打通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链条,有利于实现科技信息和科技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原始创新上的突破,同时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服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代表委员们认为,着眼于加强重点领域民生工作,立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这次改革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方案为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职能部门要把工作重心从单纯注重本行业本系统公共事业发展,转向创造公平机会和公正环境上来。”叶牛平举例说,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就是要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组建应急管理部,就是要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提高政府执行力,产生‘1+1>2’的效果。”杨林花说,这些年的监管经验表明,食品安全是“严管”出来的,要从源头治理,不仅要抓“最后一公里”,更要抓“最先一公里”,这就要求监管全覆盖,不仅市场要监管,生产领域也要监管,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改革监管体系,统一监管力量,将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望解决食品安全“老大难”问题。“机构改革并不是简单地撤并重组,而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构架,要把改革尽快变成实实在在的红利。”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彤代表表示,各个涉及的部门应尽快调整到位,通过优化重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强化服务,切实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高效有力的组织保障。

如何简单评价并将专业技能分出等级

德荡乎名
人有修者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中国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10.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12.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13.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14.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15.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16.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17.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18.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2.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3.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4.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5.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6.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7.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10.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2.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13.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14.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15.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16.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17.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18.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怎样找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认定期刊名单

海盗
彼所小言
采纳一下,给个高质量认证。序号 期刊名称类别1管理科学学报A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A3管理世界A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A5中国软科学A6金融研究A7中国管理科学A8系统工程学报A9会计研究A10系统管理学报A11管理评论A12管理工程学报A13南开管理评论A14科研管理A15情报学报A16公共管理学报A17管理科学A18预测A19运筹与管理A20科学学研究A21中国工业经济A22农业经济问题A23管理学报B24工业工程与管理B25系统工程B26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B27研究与发展管理B28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B29数理统计与管理B30中国农村经济B

如何认识公共组织的效率与民主行政的关系

鸿门艳
布兰琪
摘要:民主与效率一直以来都是两个不能完全融合的概念,也是公共行政学的难题。从官僚制到后官僚制这一范式转换就是“效率”与“民主”的博弈过程。尽管两者矛盾的最终解决还存在实际的困难,但是现代公共行政学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一再地为我们显现出希望。   关键词:效率 民主 官僚制 博弈   一、行政学界对效率和民主的看法   在公共行政研究中,效率与民主关系问题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价值层面;第二是实现机制层面。民主,向来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而效率,却是行政学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是“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传统官僚制模式的价值取向与组织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和批判,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如“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企业型政府”等等一系列的“后官僚制典范”。如果把“从官僚制到后官僚制”的范式转换置于行政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实际上就是效率与民主之间的相互博弈过程。   二、从官僚制时代到后官僚制时代“效率”与“民主”行政学博弈过程   (一)官僚制时代:效率---成功关键   19世纪末,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城市化和工业化国家迈进,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组织模式来注入新的血液回应时代的需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以威尔逊、古德诺为代表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以马克斯·韦伯理性官僚制模式正好在理论上迎合了这种对技术的诉求。威尔逊在1887年的《行政学研究》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将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的观点。至于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模式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这种效率的理想类型。总之,早期的行政学家们以“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依据,把官僚制模式当作一种实现行政效率最理想的类型。在这种理论背景之下,相对于结构、控制和效率的关注,对民主的职责的关注虽然并非没有,但是处于后排的位置。   (二)后官僚制时代:民主——行政的合法性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府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传统官僚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西方行政学界作出了积极、有力的回应,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新的改革运动,也就是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范式”。在价值层面上,官僚制导致民主的萎缩和人的异化;在技术层面上,官僚制是一种缺乏学习能力的行政模式。在对待“效率”问题上,新公共管理认为效率有两种形式:一是机械性效率,是那种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投入与产出之比率。二是社会性效率,即是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地予以衡量的效率。显然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片面追求的是前一种”机械性效率”或者说是“技术效率”,这样的所谓效率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侵害了社会公平、民主等价值观。所以他们主张公共行政应该追求的是社会性效率,他们指出,这种效率观不仅可以获得管理学的高效率,而且还有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民主价值观确立。   (三)现代公共组织——效率与民主的权衡   “效率”和“民主”的问题一直贯穿于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全过程,不管是哪个时代,讨论的焦点都集中于“效率”和“民主”这两个基本价值观。只不过是在某一时期某种价值观占优势,而另一时期另一种价值观占优势而已。正是由于这两种价值观之间博弈造就了西方行政学的各个理论与流派。一方面,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追求它的高效(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我们在讲究它的效率的同时还必须求得民主的实现(社会公平)。也许对现代公共组织而言,在两者孰轻孰重的权衡方面也同样会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但是,由于公共组织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因而它不可能采取牺牲一方而保护另一方的方法或路径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也就决定了公共组织必须在民主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来缓解或消融两者的矛盾。   三、公共组织民主与效率的现状与曙光   不同时期,效率与民主的取向会出现轮回与侧重的现象,但从行政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效率与民主的融合是一种趋势。民主与效率矛盾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公共组织形式的有效变革。然而,这并不是说在这一根本变革到来之前,公共组织的民主与效率相互矛盾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的希望。一方面,随着公共组织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变化,已经出现了所谓“数字化”、“虚拟化”组织的形态,它在保证公共组织满足高效率的同时,至少在组织参与性方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变化也为传统官僚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首先,公共组织的权力结构日益走向分权化;其次,“政府再造”与“重塑”既是公共组织为了提升自身工作绩效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进一步扩大民主参与的重要途径;最后,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行政组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管理模式及其实践,似乎为公共组织民主与效率之间矛盾的消融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操作模式和实验平台,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假以时日,我们将终究会求得民主与效率之间矛盾的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1]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2.   [3](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2001.   [5]张建东,陆江兵.公共组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陈国权.论公共行政的低效率倾向与监督补救[J].科学学研究,2000.   [7]崔卓兰,闫立彬.论民主与效率的协调兼顾——现代行政程序的双重价值辨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5-09.

怎样找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认定期刊名单

红丝带
采纳一下,给个高质量认证。序号 期刊名称类别1管理科学学报A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A3管理世界A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A5中国软科学A6金融研究A7中国管理科学A8系统工程学报A9会计研究A10系统管理学报A11管理评论A12管理工程学报A13南开管理评论A14科研管理A15情报学报A16公共管理学报A17管理科学A18预测A19运筹与管理A20科学学研究A21中国工业经济A22农业经济问题A23管理学报B24工业工程与管理B25系统工程B26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B27研究与发展管理B28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B29数理统计与管理B30中国农村经济B

如何认识公共组织的效率与民主行政的关系

世世代代
摘要:民主与效率一直以来都是两个不能完全融合的概念,也是公共行政学的难题。从官僚制到后官僚制这一范式转换就是“效率”与“民主”的博弈过程。尽管两者矛盾的最终解决还存在实际的困难,但是现代公共行政学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一再地为我们显现出希望。   关键词:效率 民主 官僚制 博弈   一、行政学界对效率和民主的看法   在公共行政研究中,效率与民主关系问题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价值层面;第二是实现机制层面。民主,向来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而效率,却是行政学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是“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传统官僚制模式的价值取向与组织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和批判,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如“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企业型政府”等等一系列的“后官僚制典范”。如果把“从官僚制到后官僚制”的范式转换置于行政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实际上就是效率与民主之间的相互博弈过程。   二、从官僚制时代到后官僚制时代“效率”与“民主”行政学博弈过程   (一)官僚制时代:效率---成功关键   19世纪末,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城市化和工业化国家迈进,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组织模式来注入新的血液回应时代的需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以威尔逊、古德诺为代表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以马克斯·韦伯理性官僚制模式正好在理论上迎合了这种对技术的诉求。威尔逊在1887年的《行政学研究》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将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的观点。至于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模式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这种效率的理想类型。总之,早期的行政学家们以“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依据,把官僚制模式当作一种实现行政效率最理想的类型。在这种理论背景之下,相对于结构、控制和效率的关注,对民主的职责的关注虽然并非没有,但是处于后排的位置。   (二)后官僚制时代:民主——行政的合法性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府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传统官僚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西方行政学界作出了积极、有力的回应,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新的改革运动,也就是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范式”。在价值层面上,官僚制导致民主的萎缩和人的异化;在技术层面上,官僚制是一种缺乏学习能力的行政模式。在对待“效率”问题上,新公共管理认为效率有两种形式:一是机械性效率,是那种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投入与产出之比率。二是社会性效率,即是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地予以衡量的效率。显然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片面追求的是前一种”机械性效率”或者说是“技术效率”,这样的所谓效率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侵害了社会公平、民主等价值观。所以他们主张公共行政应该追求的是社会性效率,他们指出,这种效率观不仅可以获得管理学的高效率,而且还有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民主价值观确立。   (三)现代公共组织——效率与民主的权衡   “效率”和“民主”的问题一直贯穿于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全过程,不管是哪个时代,讨论的焦点都集中于“效率”和“民主”这两个基本价值观。只不过是在某一时期某种价值观占优势,而另一时期另一种价值观占优势而已。正是由于这两种价值观之间博弈造就了西方行政学的各个理论与流派。一方面,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追求它的高效(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我们在讲究它的效率的同时还必须求得民主的实现(社会公平)。也许对现代公共组织而言,在两者孰轻孰重的权衡方面也同样会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但是,由于公共组织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因而它不可能采取牺牲一方而保护另一方的方法或路径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也就决定了公共组织必须在民主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来缓解或消融两者的矛盾。   三、公共组织民主与效率的现状与曙光   不同时期,效率与民主的取向会出现轮回与侧重的现象,但从行政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效率与民主的融合是一种趋势。民主与效率矛盾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公共组织形式的有效变革。然而,这并不是说在这一根本变革到来之前,公共组织的民主与效率相互矛盾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的希望。一方面,随着公共组织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变化,已经出现了所谓“数字化”、“虚拟化”组织的形态,它在保证公共组织满足高效率的同时,至少在组织参与性方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变化也为传统官僚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首先,公共组织的权力结构日益走向分权化;其次,“政府再造”与“重塑”既是公共组织为了提升自身工作绩效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进一步扩大民主参与的重要途径;最后,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行政组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管理模式及其实践,似乎为公共组织民主与效率之间矛盾的消融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操作模式和实验平台,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假以时日,我们将终究会求得民主与效率之间矛盾的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1]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2.   [3](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2001.   [5]张建东,陆江兵.公共组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陈国权.论公共行政的低效率倾向与监督补救[J].科学学研究,2000.   [7]崔卓兰,闫立彬.论民主与效率的协调兼顾——现代行政程序的双重价值辨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5-09.

怎样找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认定期刊名单

成者为首
春潮急
采纳一下,给个高质量认证。序号 期刊名称类别1管理科学学报A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A3管理世界A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A5中国软科学A6金融研究A7中国管理科学A8系统工程学报A9会计研究A10系统管理学报A11管理评论A12管理工程学报A13南开管理评论A14科研管理A15情报学报A16公共管理学报A17管理科学A18预测A19运筹与管理A20科学学研究A21中国工业经济A22农业经济问题A23管理学报B24工业工程与管理B25系统工程B26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B27研究与发展管理B28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B29数理统计与管理B30中国农村经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