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是核心吗

金属党
记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在最新版的北大核心目录中是核心期刊 优助生物科技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出版周期:月刊ISSN:1001-7143CN:11-2684/G3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邮发代号:82-398创刊时间:1990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投稿须知

洗车场
思文
1.1 来稿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述简练,资料数据和反映的情况务求核实准确,专论与综述、管理与改革、研究与报道等栏目的文章每篇以6000字以内为宜,其余各栏文章限在1000至3000字。文章请附摘要、关键词(3至8个)以及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来稿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符号务请按有关国家标准、法规撰写;附图请精绘达到出版要求,表格请用三线表。参考文献请用顺序编码制。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序码,并与文末参考文献序码对应一致。参考文献著录依次是:序码、作者姓名、文题(或书名)、期刊名(外文期刊名可用标准通用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页码。如属专著,要在书名后加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也可用通用缩写,不加缩写点)。1.2 来稿文责自负,要遵守职业道德,如摘引他人作品,务请在参考文献中予以著录。署名的作者应为参与创作,对内容负责的人。合著的作品来稿应征得合著者同意,并写明联系人。文章发表时一般用真实姓名,如用的是笔名,务请说明,以便联系。文章发表后,作者如不同意其他报刊转载、摘编者,请来稿时声明。1.3 来稿请写清作者或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E-mail、单位、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来稿请寄一式两份打印稿。来稿在六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书者,可自行处理。来稿如在投本刊前曾投他刊,请先向该刊声明撤稿,以免造成一稿多投及版权纠纷。经本刊通知作者采用的稿件,将接受软盘或网络修改稿,并按本刊编排计划安排刊出,其间作者如拟撤回者请及时函告。来稿一经刊出,赠寄当期本刊一册。

科技研究杂志的期刊概述

称道数当
名胜
《科技研究》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以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系由第二炮兵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管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科技期刊。(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35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4219/E,邮发代号:85-261。)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ICONDA国际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文摘(CSTA)英文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学术期刊与科技期刊

翠菊
夫揭竿累
唯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中文期刊数据库 唯一以学术词表规范关键词标引,提供专业同义词检索的中文期刊数据库 中国援非医疗团指定中文期刊数据库 期刊总数:88111余种 核心期刊:8881种 文献总量:8111

科技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是什么关系?

痴心劫
垃圾街
核心期刊分为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其中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一般简称为“科技核心”或“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又被称为“北大核心”或“北图”。遴选原则:(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展资料:遴选范围:1、遴选范围。创刊5 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2、遴选指标体系建设。1)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图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图书馆收藏情况。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有什么区别

道德不废
贝拉米
中文核心是北大搞的一个检索,和中文科技核心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我们学校硕士毕业原来的要求明确就是中文科技核心就行了,现在的要求变成了必须是中文核心,也就是说,在学校的要求中,两者是不一样的,而中文核心显然高于中文科技核心一个档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是北大图书馆搞的科技核心(又名统计源)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弄的两者不一样。中文核心里面有很多文科类期刊,科技核心顾名思义基本上都是科技期刊

科技研究管理期刊一审暂时保留审稿意见能通过吗

虽有大知
雏苺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期刊的审稿都比较重视。我国科技期刊的审稿,一般采用“三审制”,即初审、复审和终审。初审一般由编辑完成;复审由专家审稿;终审则由主编或由主编召开小型审稿会决审。专家审稿的意见决定了论文的命运,也影响着期刊的质量和权威性。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是什么级别的协会

连环炮
天之小人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简介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筹备于1981年,1986年10月30日国家科委(1986)第0758号文批复中国科协同意成立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12月4日中国科协(1986)第418号文正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加入中国科协。1987年3月5日我会正式成立。 1987年3月5日我会第1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翁永庆当选为理事长,鲁星当选为秘书长。 1991年4月14日至18日我会第2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江苏无锡举行,翁永庆当选为理事长,丁乃刚当选为秘书长。 1995年6月15日至21日,我会第3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山东长岛召开,会议选举孙枢院士为理事长,选举何世沅为秘书长。 2000年9月11日至14日我会第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丁乃刚当选为理事长,李军当选为秘书长。 2004年9月6日至9日我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丁乃刚当选为理事长,姚希彤当选为秘书长。 本会名称: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英文名称:China Editology Society of Science Periodicals 本会会员:4315人 团体会员:786个 本会组织机构:学会下设办公室和十个工作委员会:组织、学术、青年、 国际交流、科普、教育、咨询开发、网络化、地方、医学 国际组织:已加入国际科学编辑联合会 出版物:《编辑学报》 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姚希彤(主任) 张 霞 鲁平翁 郭砚青 刘智蓉 本会宗旨: 本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提倡辩证唯物主义,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奉献、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团结广大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交流经验,推动科技期刊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本会业务范围: (一)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研究; (二)组织本学会的年会、专题讨论会、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三)编辑出版科技期刊相关领域的书刊; (四)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咨询工作; (五)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六)宣传贯彻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法令、法规和规范; (七)培训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编务人员; (八)开展科技期刊的国际学术交流和考察活动,建立与国外同行间的友好联系; (九)向有关部门推荐人才; (十)举办为会员服务的其它非营利性的业务活动。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736室 (100081) 电话:62147743(兼传真)、62103359 网址:http://www.cessp.org.cn E-mail: kxcessp@tom.com。 一级还是二级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什么意思

有之
逆也
中国期刊库小编回答您: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200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这对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客观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公正、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  以下是分类目录:  兵工技术类 管理类 海洋类 核技术类 兵工技术类 管理类 海洋类希望对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