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哪几所院校招收侦查学研究生?

夫灵公也
生之欲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公大”,位于中国北京市,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院校。3、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位于中国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中国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4、华东政法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华政,位于上海市,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政法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东政法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南政法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侦查学专业

考研 侦查学专业

冷天气
回马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还不错。 伴随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发展,侦查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历程。概括而言,从1948年建校初期至1958年中南政法学院时期是侦查学的酝酿初建时期;1958年至1970年湖北大学时期是逐步发展时期;1971年至1977年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时期是停滞时期;1978年至1980年是恢复发展时期;1980年至今是快速发展时期。 一、酝酿初建时期:1948―1958年 (一)队伍建设 1948年8月,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同志在河南宝丰正式宣布中原大学成立,任命范文澜同志为校长,潘梓年同志为副校长。其学员除河南大学转来一部分外,其余来自招生,此时张嘉同志(1926年7月31日生,河南开封人)进入中原大学一部三队学习,后留校工作。1948年12月中原大学迁往开封。 1949年5—8月迁往武汉。 1952年9月,张嘉同志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班学习,师从前苏联著名刑侦专家、莫斯科大学犯罪对策系主任柯尔金教授,成为我国较早地系统学习和研究前苏联刑侦理论的中国青年学者。 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以中原大学政法学院为主体,合并了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的政治系和法律系组建中南政法学院,隶属国家司法部。李伯钊任院长,林山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当时尚无系,学院下直接设刑法教研室,分为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侦察3个教研组(在已定型的称谓中,仍引用原文 “侦察”一词,下同)。 (二)教学工作 195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学员有郑昌济、王献枢等共100多人,这批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数都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政权巩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956年张嘉同志从人大研究生班毕业返校,首次为54级本科生开设司法鉴定课程①,根据所学的前苏联犯罪对策学的体系,结合当时形势及自身心得,编写了讲义并印发给学员,其体系分为技术、措施、方法3个部分,共120个学时,跨度2个学期。同时请李道泉(湖北省公安厅法医)、黄光照(后为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教授)讲授法医学,并由范新汉同志担任实验员。 二、逐步发展时期:1958―1970年 (一)队伍建设 1958年湖北省接收了教育部和司法部移交的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并将两校与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组建为省属湖北大学。校长由湖北省副省长孟夫唐兼任,党委书记朱劭天,主持工作的副校长为李光斗。 当时的第一大系为法律系,下设司法鉴定教研室,分为司法鉴定、刑事诉讼2个教研组,教师有张嘉、杨志平、王清波(北京政法学院毕业,曾跟随前苏联专家楚工诺夫研究刑诉)、洪汉波(武汉大学法律系调来,曾跟随前苏联刑侦专家柯尔金进修一年)、黄素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本科毕业)、许佑珠6人,实验员由范新汉同志担任,其规模在教育部属院校中首屈一指。 (二)教学工作 法律系共有学员1500多人,是当时全国较大规模、较有影响的法律系。司法鉴定教研组承担侦查学、法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首先是在1958年为55级本科生开设司法鉴定课程,当时教研组在全国没有同类教材的情况下,借鉴前苏联的课程体系,结合全国的司法实践经验及自身的研究成果,组织教研室教师自编了《司法鉴定》教材,为合订本,其体系仍然分为技术、措施、方法3个部分,但许多内容更贴近当时的司法实践,也更有指导意义。当时与实践部门的关系较好,公安机关在遇到疑难案件时,经常请张嘉同志及其他师生帮助分析、研究,许多疑难案件正是在这种结合下得以侦破的。而我们的学员也经常深入实践部门实习。 1958年张嘉同志深入实际部门,亲自查阅案卷卷宗,克服诸多困难,编辑了《刑事案例汇编》,20多万字,分为杀人、盗窃、抢劫、放火、强奸等类别,以机密资料的形式印发给学员,人手一册,极大地推动了侦查学的教学。 1959年在合订本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又组织教师编写了侦察、现场勘查、痕迹检验、文书检验、刑事摄影5个单行本,这时的内容和体系更加完善,讲授的针对性也更强,为学员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60年,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为加强指导思想教育,重新编写了合订本,分为公安基础理论、发展史、技术、措施、方法5个部分,在基础理论、体系和内容等方面都使侦查学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推进了当时的侦查学研究。该合订本一直沿用到1970年。在基本原理方面强调了党的领导、群众路线、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日常工作与破案运动相结合等原则。 此时的实验室建设也有长足发展,不仅配备了各种长短枪支,而且有各种痕迹、物证的陈列室,可做物证、痕迹、书证等多种实验。 三、停滞时期:1970―1977年 在文化大革命的肃杀气氛中,高等教育园地一片凋零。湖北大学被迫撤销,缩编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是当时全国原有18所财经院校仅存“一所半”中的“半所”。学校设有政法系(由中南政法学院的政治系和法律系合并而成),骨干教师仍然坚守教学阵地,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张嘉同志于1973仍然为司法干训班学员讲授现场勘查,并于1974年自编《现场勘查》单行本,8万余字,作为干训班教材,印发数千册,极大地提高了司法干警的侦查水平,广受学员好评。但囿于当时社会总体形势,侦查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处于停滞不前阶段。 四、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0年 (一)队伍建设 1978年元月,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恢复四年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成为“文革”以后最早恢复本科生、研究生招生的高等学校之一。次年元月,学校领导体制发生变化,改由财政部领导,从此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当时在法律系下设刑事侦查教研室,张嘉同志担任教研室主任,教师队伍也得到极大的充实,1978年王万成同志调来担任法医学教师,1980年韩绍奎同志、李应存同志相继调入任教,1981年王延令、刘书仪同志调入担任物证技术的教师,1982年李建训同志留校任教。 (二)教学工作 首先为78级本科生开设了公安业务学课程,由张嘉、丁焕春自编课本,名为《公安业务讲义》,该课程共240学时,分两学期讲授。张嘉同志在1982年参编司法部统编教材《犯罪侦查学》,这是恢复高考以来司法部统编的第一部侦查学教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五、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侦查学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公安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着重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队伍建设。通过深造、进修,培养了一批颇具潜力的教学、科研骨干。其间,在历任刑侦教研室主任张嘉、范新汉、杨明志、李建训的领导下,教研室力量不断壮大,教师人数一度达到13人,他们是:张嘉、李应存、王延令、刘书仪、王万成、范新汉、李建训、孔明、朱爱民、李金文、张远煌、朱京平、王安全,为原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刑侦教研室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时期,为其后建立公安学系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大对侦查学实验室的资金及人力投入,提升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三是教材建设。1980—1981年间,张嘉老师承担了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犯罪侦查学》中“现场勘查”一章的编写工作。这部由周应德教授主编的权威教科书,是新中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通用《犯罪侦查学》教材,被列入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该教材汇集了当时全国最为优秀的侦查学专家,构建了我国当代侦查学的基本体系和框架,代表了当时侦查学最高研究水平,在全国法学界、侦查学界产生了广泛、持续的影响。1990年5月,由刑侦教研室李应存老师主编,李建训、张远煌担任副主编组织编写的《新编刑事侦查学》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改革开放后中南政法学院自主编写的首部侦查学教材,其一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刑侦教研室前辈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在理论体系及内容上有所创新,为侦查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5年7月,随着公安与行政法专门化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南政法学院基于进一步发展公安及行政法学科的考虑,决定将刑侦教研室及行政法教研室从法律系剥离出来,成立公安与行政法系。方世荣教授任系主任,李建训(兼刑侦教研室主任)、张远煌、杨宗辉、关保英先后任系副主任,侦查学学科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在教材建设方面,李建训承担了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的高等学校法学教材《侦查学》中“现场勘查”、“爆炸案件的侦查”两章的编写任务,该部教材由法律出版社1996年出版,在全国法学界、侦查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表明在现场勘查领域的研究中,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着一定的理论优势。在专著方面,王均平于1997年6月出版了《司法访问技术》,提升了司法访问的理论研究层次。张远煌在巴黎第十大学刑法及犯罪学研究所进修后,经过长期酝酿,于1998年6月出版了《现代犯罪学的基本问题》,以专论的形式对犯罪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深化我国的犯罪原因理论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1999年8月,行政法专业回归原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公安学系正式成立。由杨宗辉任系主任,李建训、王均平任系副主任,侦查学科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2000年5月,中南政法学院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公安学系升格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成为我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中首个公安学院。杨宗辉任院长,张远煌任党委书记,王均平任副院长,黄书春、汪平先后任党委副书记。公安学院的成立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2 年的发展,在刑侦教研室现有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7%,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57%。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科学,学科建设梯队已经形成。以师资力量为依托,2002年8月,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侦查学方向批准设立,该方向导师组负责人为张远煌,成员为杨宗辉、王均平,2003年1月首度招生。为了进一步加强侦查学科的技术实力,学院在2002年7月专门设立了物证技术教研室。同时,校、院对作为侦查学学科重要发展力量的刑侦实验室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及资金投入,经过长期努力,司法部在2003年3月批准设立中南地区首家综合性司法鉴定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该中心挂靠于公安学院,张远煌任主任,李小琴、刘国民任副主任。 为了促进公安学院在侦查学领域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学术知名度,2000年5月,公安学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公安理论与公安教育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我国公安学界知名学者、理论及教育工作者48人与会,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研讨。其后,在2002年10月24—26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公安学院承办、福特基金会资助,又召开了“警察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白俄罗斯、美国、英国、我国大陆地区及香港、澳门地区侦查学领域的专家、学者70 余人,就侦查学科中的多个基本理论及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这两次会议为我国侦查学科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了学界的好评, 在科研方面,张远煌继出版《现代犯罪学的基本问题》后,于2001年又出版了《犯罪学原理》一书,对犯罪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更为系统、全面的整理和研究,为侦查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2002年1月,由杨宗辉、王均平主编,侦查学教研室集体参与编写的《侦查学》正式出版。该教材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侦查学的研究成果,将侦查学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实践经验3个层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了体例和内容上的创新,推动了侦查学科的发展。其后,杨宗辉的《侦查学前沿问题研究》、王均平的《人证调查原理与应用技术》以及王安全的《证券欺诈犯罪侦查》,是侦查学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

专业才能报考侦查学研究生吗

已矣
公子娇
在大学读研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完后仅说明有这种经历(学历),如果通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学历和学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学历无学位或有学位无学历的情况都有发生。硕士研究生,即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硕士生,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考上了硕士,读硕士等,正是指硕士研究生。本科之后的深造课程,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该学科科研教学的能力。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我想知道中国政法大学考侦查学研究生考什么科目

瞭望塔
好时光
中国政法大学也招啊:法综一法理学(30 分):法理学导论(法学的基本概念、法的运行、社会中的法);宪法学(30 分):中国宪法;民法学(30 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民事诉讼法学(30 分):民事诉讼法学(含民事证据、民事执行);刑法学(30 分):中国刑法总论、中国刑法分论。812 侦查与鉴定综合 侦查学总论(75 分)、司法鉴定总论(75 分)。

非法学本科生可以考侦查学研究生吗

故无天灾
烤肉点
考研是不限专业了,只是看你自己考不考得上了

我想考侦查学的研究生 但不知道身高有没有要求

劳我以生
三法
这样的专业只能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了,考研时候,这类院校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严格,以中国公安大学为例:身体条件 考生既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细则的要求,还应达到以下标准: 1、男生身高应不低于1.68米,体重不轻于50公斤;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体重不轻于45公斤。左右眼裸视力,理科类专业考生不低于4.8(0.6),文科类专业考生不低于4.6(0.4)。无色盲、色弱。 2、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驼背、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无各种残疾,两耳无重听,无口吃,本人和直系亲属无精神病史。 3、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肝功能化验指标正常,无澳抗阳性,无慢性肾炎,无高血压。 在复试时我校将按以上要求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录取。所以建议你选择好院校之后,还是好好看看他们的招生简章:

考研硕士 侦查学侦查讯问的复试科目有哪些

悠悠荡荡
铁观音
第一、公布的是初试分数线。根据初试成绩参加复试,初试达到所包学校复试所需分数线的有资格参加该校举行的复试。第二、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然后给出一个分数。最后综合初试成绩给出一个总的评分,据此评价学生是否合格与否决定录用。第三、海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7年叫“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以下有14个专业方向,分数线为:海洋生物学356(51)动物学305水生生物学320(15)遗传学321(16)细胞生物学336(31)生态学336(31)食品科学321(31)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308(18)水产养殖●352(67)捕捞学▲285渔业资源▲303(18)增殖养殖工程▲285药物化学317(32)生药学29508年又叫“海洋生命学院”了,招了7个方向,分数线如下:海洋生物学★345(+45)微生物学300遗传学322(+22)发育生物学300细胞生物学30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17(+17)生态学323(+23)------------括号里的表示比国家线高出的部分!!具体信息可以参考海大研究生院信息。/yzb/Article_Class.asp?ClassID=12

关于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研究生考试的一些问题

俾鬼捉
诽谤罪
第一个问题 报考研究生的限度就是要根据西政的10年的招生简章的要求,注意看对你们专业的要求。大三是可以报的,就是你们这个时间看书,明年一月分考试,大四毕业那年的九月份可果考上直接上学。第二个问题,可以的,要求如第一个问题 如果你不放心你可以去西政网上查招生办的电话,打电话咨询。第三专业课的书目,是在网上的,是一个招生专业目录,或是在网站上都有挂着,西政就是这点好。你下的东西是没错的,你好好看看,我记得我考那年是在最下面,容易被忽视。ps 我想说一下,你三跨的问题,一般学校不会有明确要求,但是在复试中可能会有暗的区别对待,和调剂时的区别对待。还有就是在找工作时,有的工作是要求本科和研是同样的专业,当然你也可以考虑不去那个工作。再一点当然就是复习时的难度。我的朋友和你情况大本相同,他们都是丢在了专业课上了。你好好加油。祝你考上。

报考警务硕士,有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

草佑
坏家伙
警务硕士考公安法制、公安学基础、刑事侦查和治安。参考书没有指定,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看考试大纲,把大纲上要求掌握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从书上找到答案就行了。如果找答案的话,你可以自己看看这11本书。当年我考的时候,大纲上很多考点,很难找。你像“侦查实践前沿动态”、“刑侦体制改革”、“诈骗案件的概念和特点”“诈骗案件的侦查要点”等,我直接买的博联的资料,省事。这是参考书: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1版(2012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编:孟昭阳、高文英2. 《刑法学》第3版 (2012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编:李文燕、杨忠民3. 《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2012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编:刘万奇4. 《公安学通论》第1版(2014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编:程琳5. 《公安学基础教程》第1版(2012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编写组编著6. 《刑事侦查学》(修订本),孟宪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 《情报主导侦查》马忠红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 《中国刑侦体制改革研究》王守宽主编,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9. 《治安管理学概论》(修订本),熊一新、李健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版10. 《治安管理学》(修订版),熊一新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 《刑事案件侦查》米学军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