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中医考研,那些学校比较好?

吐尔聪明
技兼于事
中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厦门大学 C- 24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河北中医学院 C-

中医考研最好的学校是哪个呀!

贱有
湖畔
中医界的五大名校 资格比较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其他还有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考研不考数学。各科分值: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中医综合300分。

中医考研,如何选定学校及方向?

乃非己也
睫毛膏
个人观点首先 就业,你的这个专业在你想就业的地方好找工作,比如你想回家乡工作,你家乡的中医医院比较缺乏中医肿瘤人才,你就报考中医肿瘤比较好的那个学校,或者某个学校的某位中医肿瘤方向的教授特别厉害。其次 兴趣,你对某个方向很感兴趣内科 妇科 儿科 肿瘤 外科 针灸推拿,根据兴趣选择你这个方面比较好的学校最后 随大流,看高分都去哪个学校你就也去那里,方向无所谓了北京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都很好 广州中医内科妇科 成都中药 上海中西医结合推拿 天津针灸儿科 南京针灸推拿 这几个是我大致知道那所学校比较好的方向可能不全也可能有偏差,你最好再查一查。中医科学院就是个搞研究的地方,科研水平挺好,根据你个人的就业倾向选择吧。

中医专业的研究生那个学校好一些?

无影无踪
定时器
学习中医学的话,最有名也最有实力的应当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这三所学校各有特色,但因为答主是北中医的学生,今天我就着重介绍下wuli北中医大大吧。首先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所有中医类院校的老大哥一样的存在了。北中医是所有中医院校里唯一一所211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光这一点我想就会吸引很多人了。北中医业有很多的名老中医,比如说赵绍琴、刘渡舟、王琦等等。双一流高校确实因为不是综合类大学没有评上,不过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了。其次中医学这个专业的话我们的学科实力还是很强的。从本科阶段开始授课老师基本上就是很厉害的教授了,一般在医院里都是很厉害的老中医。而且在大一阶段学校就会提供名单,由学生自主双向选择导师进行跟诊学习。所以一般周六周日我们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就会到医院学习了,老师也很好,非常愿意教我我们的。北中医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北中医的图书馆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是满的,一到晚上就没座了,只能到教室自习。每天清晨你都可以看到在各个角落背诵经典的学生。每年北中医都会举办各类有关经典学习和饮片辨识等各类比赛,鼓励学生学习经典,领悟经典。参赛选手都特别厉害,所以竞争很激烈,想拿到名次着实不容易。所以如果你想学习中医学的话,北中医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各个中医院校考研都是大几开始考?

穿衣难
赤壁下
同学好,文都为您权威解答:中医院校考研一般安排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进行,二战三战的话就是毕业以后的事情了。最后向您安利几家出名的中医院校,并预祝您能够梦想成真。1、北京中医药大学2、广州中医药大学3、上海中医药大学4、南京中医药大学5、成都中医药大学6、山东中医药大学还有不懂? 继续向文都考研提问吧。。一般二本中医院校都是几年学制?

中医考研最好的学校是哪个呀!

磁石男
瓶中信
中医界的五大名校资格比较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其他还有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

考研医学类的中医学校都有哪些?哪个好些?abc类都哪些学校?

头上安头
莫不出焉
一般五大所比较热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中医药(B),黑龙江也很好,其他的浙江中医药,湖北中医药,福建中医药基本都是公费名额,待遇也很好,就是从来报不满,还有C区的云南,广西中医学院的民族医学也还蛮有发展潜力(看你是不是要在当地发展了)

我想考研,中医综合,可不知从哪开始复习,谁能教教我啊

多能明之
发射线
中医综合复习经验谈 我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综合。中医综合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生报考学校所在地区组织阅卷,由国家来划定分数线。中医综合覆盖五门学科,包括五门学科(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题型是160道选择题,知识面广泛,是非分明,考生基本没有临场发挥的余地,全凭考前知识的积累与掌握。试题既考查你对固定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你对问题灵活运用的程度,复习起来难度大,还很费时间和精力,我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要注意的几点。 1.购买考试大纲。按照大纲的要求复习。 2.购买对你有帮助的复习资料。这里我向大家推荐由北中医编写的《中医综合复习指导》和《中医综合最后冲刺试题》。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将课本通篇复习,当然这里的通篇复习是按照复习指导所列的要点对照课本进行复习。 3.报名参加辅导班。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一些辅导班,请老师帮你复习。我们学校以中诊补习班最好,凡参加过该班的同学都不用再回头啃书本了,而且我校的专业课大部分是中诊,而对于中医综合中的中诊,更是胸有成竹了。 4.不要偏废个别学科。由于五门学科是大一、大二、大三时学习的,很多知识点都被大家忘记了,要知道一分之差就可以决定你的命运,千万要将每一分都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5.按比例有重点地复习。由于内科和方剂占分值较大,联系也很紧密,认真复习相当重要。 6.大量做习题以增加实战经验。复习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开始做题了,对待每一道题都应认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你做错的题加标记,考前再次复习一遍。当你参加考试时,发现很多题见过甚至做过你会更加自信,答题的效果也会更好。 7.谨防盗版书。购买复习资料时一定要选正规出版社的正版书,盗版书的错误很多,有可能使你将错误的答案带到考场上去。 上面罗罗嗦嗦说了那么多,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积累与重复。中医综合的内容多,因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想考好这门课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而不能凭侥幸心理,自己主观进行取舍,这也就是“学到底”的意思。我们在复习时还会发现,书从头到尾看了几遍,到头来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这是正常现象,惟一的对策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遍数多了,最后你会发现,其实考的并不是你的水平,而是你的熟练程度。熟能生巧,最后对题目能产生条件反射的效果是最好的。那么,重复就要求有大量的时间,所以以我个人之见,最佳复习时间应至少九个月。 精读教材与广泛联系 1.确立报考学校,索要招生简章,以明确学校的要求、考查范围和考试所用的教材。如果该校使用的不是全国统编教材,你又在本地的书店购买不到,就要汇款向你报考学校的研究生处购买。 2.购买该校历年来的试题和你报专业教研室出的习题集,可以帮助你了解该校的考试思路和出题方式,题是有限的,多年来一直考一本书,考题重复出现也在所难免。 3.带着问题看书。将你认为可能考的知识点做标记,以题的型式一一列出,并认真做答,这样你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出一本试题集,在以后的几轮复习中,着重看这些问题。你也可以做一本笔记,将重点列出最后只需看笔记就可以了。 4.精读教材,不能有漏掉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前后联系举一反三。 5.同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将自己认为的重点说一遍,听别的同学讲自己的重点,这样可以帮你查漏补缺;做别的学校历年来的试题。由于主题重点是一样的,别校去年的考题很有可能是你今年的试题,复习专业课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注意的问题 1.近年来,由于报考中医学的学生较少,录取比例很大,而我们正好是中医学专业,而且好多导师都是我们授课老师,那么不妨利用一下这个有利条件。 2.报考专业时,你如果复习时间不足,不妨如此选择,即你的专业课是中医综合所覆盖的五门课中的一门,这样会为你节省大量时间。 3.大家都知道临床方面的研究生较难考,有些专业相对很热门,你不妨改报基础学科。你又怎能断定搞基础的前途不如搞临床好,要知道,搞基础学科,科研经费也很多嘛。 4.报考学校时眼界要宽,不要死盯着一些著名的医学院。一些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强,学习环境好,就是由于学生的闭目塞听,每年生源都不足。考生应结合自身情况,多查一些招生简章,你报名时的正确选择,将决定你未来的前途。 5.如果在成绩公布之后,你的成绩达到国家要求的分数线,但未达到你所报考学校的要求,或由于排名较后,没被录取,千万不要气馁,你应该及早向其它院校、研究所发函,介绍自己的情况,请求转校,甚至可以转专业。 6.尽管目前中医的就业情况不乐观,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中医在未来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一定要坚定信心。而且研究生找工作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好、更容易,就业后更具竞争力和上升空间。当然考西医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付出的努力会。 7.实习与考研就像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有舍才有得。其实实习目的就只是让你对医疗过程熟悉而已,而且考中医专业的研究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的临床汲取太多的中医考研知识,况且实习地大部分是西医医院。应该尽早布置好自己的安排。楼上的乱说,考中医怎会需要学计算机你买一本中综的考试大纲,考纲上要求的就可能会考,没有的肯定不考,按那个复习没错的

中医专业研究生,学校是怎么培养的。

鹤屋
独化
1,学校是怎样培养研究生的分科研型和临床型.科研型1年理论课后,主要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养老鼠),然后发两篇论文就毕业了.基本不会去临床.跨专业只能考科研型的.临床型的半年理论学习后,后两年半在医院实习,毕业发一篇临床型论文.2,跨门类不能考执业医,今年经过科硕门大闹,勉强同意今年在拿到毕业证并工作一年后可以报考.但卫生部官员称明年要严格执行非医读硕禁止考执业医.过来人真诚忠告:千万不要蹚中医这浑水了!医学都不要沾!干啥都比学医强!学中医害死人呀!特别是读中医的研究生,更是害死人不偿命.我们五年中医学院过来的硕士找工作都很困难,肠子都悔青了.更别说半路出家跨专业的了,医院根本不会要的.国家也在加紧打压中医,打压跨专业学医的.你要还想跨专业学医,特别是学中医,我劝你还是先看看各网站医院的招聘启事,你会发现:中医院招聘都不愿意要学中医的,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招聘也是标注着西医临床医学优先.更别说人家西医院了,对读中医的看都不看.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学医命苦,弃医为上.慎重再慎重,人生最怕瞎折腾,学嘛的就干嘛,尽然你本科不是学医的,这辈子就不要折腾了,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给荒废了.当然,你要有魄力再高考一次考到医学院也还是可以的.学士5年,硕士3年,博士3年,上岗前住院医师轮转又是三年.学医的伤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