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择校注意哪些?

合同
使民心变
学校没有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你应该选择的。选择学校有以下几点因素是应该考虑到的。 首先,应该根据3233656462自己复习情况报考分数高一点的学校。这样你才能更有动力,复习起来才会更加卖力。否则你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第二点,考虑一下毕业以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机会多多。想要在北京谋求发展的话最好报北京的学校。想要以后在上海工作就考虑复旦等上海的学校。因为毕业以后异地找工作很费力,一方面有毕业论文要写,不可能给你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经济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的住在外地找工作。 其次,考虑你的职业发展道路。如果你想当公务员,请考虑人大政法这两个学校。国家机关里面这两个学校出来的占多大数。如果你想以后做律师,北大,人大,对外,华政,复旦都是不错的选择。好的大型律所里,这几个学校的毕业生占多数。一般合伙人都优先考虑他的校友。如果你想做涉外的业务,对外这方面很强。如果你想去公司或者出国的话,北大值得考虑。北大可以在你的简历上填上浓重的一笔。 再次,选择你喜欢的学校。另外,提醒几点不应该考虑的因素:不要根据去年的复试难度来选择学校,每年都可能起变化;不要根据学校的招生比例来报考学校,应该根据你自身实力来报考。择校看校园的环境课程的编排师资力量还有就是学校硬件和留学深造的条件好坏

关于考研择校

独行
超快感
我不太熟悉天津山东,但我知道一个地方肯定有知道的,就是小木虫论坛,你可以进里面的考研区提问。(这个论坛很大部分都是全国各地读硕读博的)作为一个过来人来,我自给您提几条参考建议: 首先,你要搞清自己想要读研的目的何在。多数人都认为其目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既然如此,若本科毕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考虑先工作几年,等想充电的时候再读研也不迟。如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妨考虑先读研。 其次,你要考虑好自己的实力,毕竟考研和找工作会有些冲突。如果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不妨作一个两手准备,在考研的同时兼顾找工作。 最后,我想家庭的经济势力也是自己应该考虑的一个方面。如果经济状况不允许,还是先工作较好。 希望以上几条建议能够给您以帮助

请问考研择校是专业排名重要还是学校排名重要哇?

突击者
要看你将来是想做什么。职业和所选专业相关性很大或是搞研究那专业排名比专较属重要,同时最好看看该校该专业在业内的口碑,有的时候所谓排名不一定靠谱。要是你以后走非专业道路的话,学校还是比较重要,社会认同和校内资源什么的都会比较好个人认为专业重要些,首先你在考虑考研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在这门专业上有版一定的成就,不权说你将来是否一定会从事或一直从事本专业,但是在将来的几年内你必定会与这门专业打交道,所以在考虑择校时专业排名要比学校排名重要一些,虽然说有名气的学校其教学水平、教学资源、资金项目、国家政策等方面优越一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综合评定出来的,有很多方面是与你专业无关的。

考研择校:哪些985、211比较好考?

小艾
善导
现在没有哪个985,211好考,谁说好考的一般要么是学霸,要么是没考过的,yy而且。就今年考研,版石河子这种超级偏的权211一志愿还可以,调剂都很难,调剂分数超国家线十几二十几分。被考研机构猛吹的兰大,今年自划线普遍比国家线高十几二十几分。打脸众多考研机构。事实证明,985还是985.

想问问关于考研择校的事儿,我现在好纠结,想报考好一点的,但是又怕去不上,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谴告
耕也
  考研择校就好比过独木桥,一个不小心就会失足,所以考生要慎之又慎,读研之路能否顺利,就业大门是否大开3339653738就看你如何去选了。下面关于择校,有以下建议,希望同学不要在纠结,勇敢的选择学校吧!  1、全国所有的研招机构档次一般有如下的几大类: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例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等。名校的概念大家都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再详说了,近年,名校热已成为研究生报考的另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这条途径,实现自己的名校追求,同期也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就业去向选择的几率。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具体信息,大家可以通过相关网站上查找。  2、要理性  对于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近年实际情况确是考生“扎堆”的现象仍然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例如,去年报京61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1/3,这种现象越来越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我们建议考生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迎接考研大军的人数上的竞争压力。  考生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层次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  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尽量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几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  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此外还要看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  确定院校及报考方向时,考生要注意如下问题:  1、收集和分析所要报考院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情况,即报考和录取的人数。每年有部分考生单追求名校、热专业,不考虑院校录取的实际比例及竞争情况,盲目跟风,最后由于报考院校及专业不符合个人能力,败下阵来,甚是可惜。所以,提醒考生尽量准确定位院校和专业,量力而行。  2、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3、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另外,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的单位不过100所。其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无疑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在院校定位上,除了网络信息和外界的书面信息以外,校友资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有不少考生在回忆当初确定院校时表示,自己曾借力于曾经的校友,得到了最准凿的报考院校信息。  3、忌盲目  如果确定自己要报考,那就下定决心争取胜利吧。不过,考生应参照以下因素:该院校专业的报考情况、未来发展及就业情况、该校研究生培养侧重及专业水准、并结合个人综合实力与经济能力做出理性的决策。  考生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读研时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同时,如果不具备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妨仔细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总之,一方面要完全清楚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完全了解对方学校。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梦想与实际相结合——总之,大家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在走好第一步的基础上,走好第二步、第三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大家必定会迎来最后胜利的曙光。01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3433653334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02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1)盲目追热门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2)混淆兴趣和志趣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3)拘泥于本科专业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03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哪些点首先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而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学校名气和实践机会。04选定院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首先分析院校名气大不大。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还要看学科实力,查一下学科排名。如果是在工科领域前五十,院校基本不会特别差;如果是在实践性专业的领域,例如管理学、经济学,前三十的院校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还要看地理位置。大体可以划分为中国的东部、西部、南边、北边、沿海、内地。比如说互联网相关专业,一定要去互联网土壤最好的几个城市,如北京、杭州、深圳;如果学金融、经济,最好就去中国的华东地区,因为那边是金融中心;而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对工科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后是院校的就业及培养特点。这个必须要深入到学校里面去了解。05选择学校有哪些指标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内部指标,一个外部指标。内部指标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考同一学校的学生,目前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06如何确定要不要跨专业首先要看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核心课程。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统计学,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最后,考虑你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就业?由此决定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要考专硕。此外还要考虑,如果跨专业,你要去跨什么样的专业,是跨那些统考的专业,还是跨那些自主命题的专业?07选定院校有哪些步骤第一步是先定自己准备考什么专业。如果专业定不下来,就要定准备考什么学科门类、准备考什么一级学科。建议小可爱们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一下,全国总共有多少所院校在招这个专业,做一个列表。第二步是把这些学校中你不可能考的学校剔除。剩下的学校按照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是不是34所,学科实力,全国排名进行排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把信息查出来,做一个综合测评及排序。第三步是对这些院校的性价比进行综合分析,缩小目标范围。第四步看实力,看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四五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考研择校择专业 三大热门专业有哪些

女帝
寮已吾志
考研择校3366303138择专业,到底怎么选?希望你好好想想为什么考研对于考研的学生们来说,大部分是为了以后的就业着想,学历高对于进入更好的单位也更有优势,不过,考研择校择专业也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风标考研表示,学生考研在选择学校上一定会很纠结,不知道该考虑哪些方面,其实除了要与自己的实际成绩相结合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第一,依自己真实水平选择考研择校择专业不能盲目选择,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要看自己的真实能力,给自己预测一下成绩,在一年的复习时间可以达到什么水平,再把学校以往招生的成绩拿出来做对比,不论选择学校还是专业都应建立在自己的成绩基础上。考生成绩越好也会越有自信,所以选择面也会更广,所以提升自自己的能力才是重要的。 第二,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大,考生应慎重考研的学生中,很多是跨专业报考的,原因各异,有的是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有的是为了以后的就业考虑,总之跨专业的难度不小,考生应慎重选择。风标教育表示,跨专业考研要认真考虑自己的实力,不能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跨专业考研择校择专业时,就考虑到自己的实力情况。 第三,详细了解学校招生情况很多学生在考研择校择专业时一定会很纠结,不过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就是学校的招生情况。风标考研介绍,考生可把自己比较心仪的学校列出来,把以往的招生人数、招生分数等方面进行了解,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成绩择优选择,要知道,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有保障的。 第四,了解学校的专业背景风标教育表示,考研择校择专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研考生要对自己所报的专业、学校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了解学校的专业背景,要看学校该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软件、硬件设施如何。可从相关数据来了解学校或是专业或学校的排名,当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能力报考。

哪个考研机构最好

花枪缘
考研的几所培训机构凯程教育3433623066、文都教育、海文考研、尚考教育、爱考教育。1、凯程教育紧邻清华大学,地理位置比较好;较早开始专业课辅导;师资力量比较规范,教学教务安排较好,规划比较合理;学习环境良好,便捷度高。在线网络辅导比较发达,对考研英语的辅导有较好的经验最早开展青岛大学的辅导,对北京地区的辅导了解尚不够深入。2、文都教育较早开展考研辅导,擅长对考研政治和英语的辅导;近年来在考研专业课上有所开拓,授课师资多为在校研究生,有比较好的销售体系,营销渠道比较发达;教学地点在海淀区、朝阳区都有分布,上课较为方便。后期教学维护比较粗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辅导效果和社会认可度。3、海文考研较早开始考研专业课辅导,大量开发考研专业课网络课程,专业课辅导涉及面比较广;位于中关村,地理位置较好,尤其擅长大规模专业课集训模式。教务老师有的是本科生,较为缺乏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考验规划能力和辅导效果;集训模式针对性不强。4、尚考教育较早开始专业课辅导;师资力量比较规范,教学教务安排较好,规划比较合理;学习环境良好,便捷度高。辅导专业较全面;在宣传比较到位,投入的经费比较多,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最早开展北京地区外的辅导,对北京地区的辅导了解尚不够深入。5、爱考教育师资比较规范,教学场地位于中国人民大学附近,地理位置比较好,对于MBA等一些专业经验较为丰富,营销与销售投入较大。对老师的激励不足,教学安排上短时间将大部分课程上完,影响消化效果,通过率有待提高。

关于考研择校

契嵩
独处
建议: End If

想问问大家是怎么选考研学校的,2017年考研,现在正面临考研择校这个难题,希望大家能给点建议!

虑叹变絷
许慎
  考研择校就好比过独木桥,一个不小心653761就会失足,所以考生要慎之又慎,读研之路能否顺利,就业大门是否大开就看你如何去选了。下面关于择校,有以下建议,希望同学不要在纠结,勇敢的选择学校吧!  1、全国所有的研招机构档次一般有如下的几大类: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例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等。名校的概念大家都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再详说了,近年,名校热已成为研究生报考的另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这条途径,实现自己的名校追求,同期也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就业去向选择的几率。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具体信息,大家可以通过相关网站上查找。  2、要理性  对于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近年实际情况确是考生“扎堆”的现象仍然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例如,去年报京61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1/3,这种现象越来越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我们建议考生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迎接考研大军的人数上的竞争压力。  考生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层次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  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尽量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几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  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此外还要看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  确定院校及报考方向时,考生要注意如下问题:  1、收集和分析所要报考院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情况,即报考和录取的人数。每年有部分考生单追求名校、热专业,不考虑院校录取的实际比例及竞争情况,盲目跟风,最后由于报考院校及专业不符合个人能力,败下阵来,甚是可惜。所以,提醒考生尽量准确定位院校和专业,量力而行。  2、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3、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另外,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的单位不过100所。其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无疑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在院校定位上,除了网络信息和外界的书面信息以外,校友资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有不少考生在回忆当初确定院校时表示,自己曾借力于曾经的校友,得到了最准凿的报考院校信息。  3、忌盲目  如果确定自己要报考,那就下定决心争取胜利吧。不过,考生应参照以下因素:该院校专业的报考情况、未来发展及就业情况、该校研究生培养侧重及专业水准、并结合个人综合实力与经济能力做出理性的决策。  考生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读研时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同时,如果不具备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妨仔细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总之,一方面要完全清楚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完全了解对方学校。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梦想与实际相结合——总之,大家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在走好第一步的基础上,走好第二步、第三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大家必定会迎来最后胜利的曙光。如何选择来报考学校取决于各源人的志向、备考情况和将来的打算,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去综合判断和选择:一是报考学校所处地域(城市),即根据将来就业的地点取向、生活习惯选出具体地方,如北京、南京。二是学校的层次和类型,即根据个人志向和偏好选学校的层次(985、211、普通学校)和学校的类型(专业院校、综合大学)。三是看考取的把握性大小,即根据自己的备考情况和往年的分数线等信息选择自己感觉把握大一点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