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三怎么准备考研日语203

殷礼
慈母曲
第一、参考书选择。楼主买了易友人的考研日语指南、赵敬的真题、明王道的小蓝小绿(单词和阅读),N2的语法和词汇(红蓝宝书)。具体使用的时候,先把N2语法背了4、5遍,N2词汇没怎么看;明王道的书翻了翻发现作用不是很大,弃之;考研日语指南语法部分看了多遍,前面的短阅读读了几遍——主要是为了记单词和短语,为作文做准备;真题做了3遍,模拟题只是最后一周拿来模拟时候做了两三套。建议:1、N2语法一定要背,买不买书无所谓,网上有很多资料,我这也有很多电子资料,想要的可以加网*盘好友。因为,阅读中涉及的语法主要是N2,偶尔会遇见N1的,只要遇见的再记住就行。2、真题一定要,如果不想买的话,有电子版的可以打印出来,但不如书来的方便和准确。复习的重点就在于真题——通过反复诵读真题,记忆单词、语法,总结做题的技巧。3、至于考研日语指南,其优点在于语法方面比较系统全面,从最基础的发音变化到考研涉及的200个固定用法全部都有,如果是非专业而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可以考虑入手。还有就是,这本书提供的各种阅读文章,有假名标注和短语解读之类的,虽然不同于考题类型,但若能潜心学习,受益匪浅。当然,还是那句话,关于语法汇总也有电子资料。4、明王道系列,我是只买了单词(提供录音)和阅读,还有本作文没买,不表。平心而论,于我而言明王道的书真不咋地,又贵也没怎么用。背单词的话,我比较习惯在阅读和语法例句中顺带记忆,明王道的词汇只是把大纲词汇稍作整理。而阅读这一块,真题才是王道,明王道的阅读我翻了翻也弃之。5、其他。因为我之前学过新版标日的初级上下册和中级上册,备战考研的中间也常常拿中级书看看,也听了听安宁老师的课程,感觉很受启发。如果日语基础没达到N2水平的同学,可以去网上听听。只是看视频可能比较费时间或转移注意力等等。总而言之,不管是买书还是电子资料,先把基本语法(N4~N2)弄熟,再吃透真题,事半功倍。第二、翻译和作文。翻译这个需要重视,但个人做得不好,至今没有想到好的方法,不多说。(或许,日语专业的同学可以补充下)作文的准备值得说下,不过日语专业的同学还请忽略。当我选择日语的时候,最担心的还是作文(事实上真没考好)。不过,我作文最大的问题是内容跑偏了,准备过程还是可以参考的。关键就一个字——写。我大约是从9月底开始准备作文。首先,我收集了历年真题的作文题目,发现都是一些当年的社会热点。于是,我就把14年的社会热点全部收集了一些,经过分类汇总,再去掉已经考过的题目,最后大概留下了20个左右的话题——15年的作文题目就在上面,可惜我没练那个0.0。原计划是,在最后的100天里,把这20个话题都写一篇,可因为太懒最后也就只写了7、8篇。在阅读和背诵语法的时候,收集一些可能用到的词汇、例句,分别归到各个话题下面。每周尝试着就某一个话题展开,使用一些高级语法随便写写,开始时候也就200字左右,离考试还有50天左右的时候才耐着性子完整写一篇。大家在准备的时候,千万不要像我这样偷懒。只要能够保证最后100天里,每周写一篇,当然写完后要不断修改,尝试一些经典句式。差不多写上5篇之后,就能赢得信心,写上10篇之后,考试一定不成问题。差不多就这样。因为今天天气不好,宅着也无事可做。分享点经验,所说不可尽信,但还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考研一年,从论坛获益良多。作为过来人,大家如有疑问,可以加我好友。加油哈!

考研日语203的难度大概是和什么考试一个难度?

大冲撞
进出口
1、什么是考研日语203?全国研究生考试,第一门考思想政治理论(101),第二门外语,全国统考的外语分为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所以考研日语203简单来说,就是统考公共课的日语,分值为100分。2、哪些考生可以考?适用报考院校外语可选考研公共日语203的所有考生。3、考试难度如何?和考研英语相比, 可以说考研日语的难度要小很多,因为毕竟会英语的人,所以说对于英语很渣又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同学,考研日语203可以说是福音或者捷径啦。和广为人知的N2相比,考研日语203阅读部分的难度要略高,而且近年题目难度有所增加,可以说难度在N2左右,如果达到日语能力考N2级别水平,就可以取得很不错的分数。N2级别是怎么样的程度?一般来讲至少系统完整掌握标日初级两册+中级两册的内容。4、考试题型说明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基础知识(20分),阅读(40分),翻译(15分),写作(25分)。5、参考书目对于达到N2水平的同学来说,推荐“考纲+知识点+真题+模拟”。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日语考试大纲(非日语专业)》,易友人的《考研日语指南》,赵敬的《日语全新模拟题集》。Ps:对于零基础的同学,可先自学《标准日本语》初级,然后学中级,最后进行203真题或模拟题训练。6、备考技巧首先说说占比重最大的阅读部分。文章为1000-1500字的“长文”,“长难句”很多。所以,考生要学会分析句子结构,知道抓住句子的主干,了解文章的脉络。同时,因为文章的篇幅偏长,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看懂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得到高分的另一个关键。再来说说写作吧,这个是大多数考生,包括过了N2,甚至部分日语专业学习者都会头疼的一个问题。日语的句子如何书写,如何从简单的句子扩展到长句,再到一个完整段落,一篇完整的文章,如何使表达更日式,都需要切实的学习和练习。建议大家在多背诵范文。完形填空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考上述三本书,掌握语法,强化语感,多辨析,加强训练。

日语203考研考什么科目

孙文
不同于己
日语203本身就是一门考试科目,统考公共课的日语科目。适用报考院校外语可选考研公共日语203的所有考生。每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第一门都考思想政治理论,代码是101。第二门考外语,全国统考的外语分为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思想政治理论与外语都是100分的分值。第三、四门是专业课一、二,都是150分分值的科目。考研公共日语(203)涉及到各大高校的各大专业,为全国统一命题,适合非日语专业的考研。很多学校的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经管类专业都可以在初试中选择203日语。扩展资料:203日语的题型和英语有相似的地方,从总的题型来说,分为四个部分:1、完形填空(也称基础知识):主要考察词汇、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这一部分真正的完型填空只有10个题目,另外10个题目是考察语法、词汇、短语的选择题。2、阅读理解:主要考察理解大意、推测词义、理解作者意图、观点等;四篇文章,每篇5个选择题,共40分。3、翻译(日译汉):翻译五句话,总分是15分,每个3分;主要考察准确理解日语并用汉语做通顺表达的能力;4、作文:主要考察运用日语词汇、表达方式,写成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语专业

关于考研日语203的问题。

佐光
受命于天
考研的日语起码要学完“标日”中级吧,有书有视频的。天赋+勤奋就有戏。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给您提几条参考建议: 首先,你要搞清自己想要读研的目的何在。多数人都认为其目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既然如此,若本科毕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考虑先工作几年,等想充电的时候再读研也不迟。如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妨考虑先读研。 其次,你要考虑好自己的实力,毕竟考研和找工作会有些冲突。如果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不妨作一个两手准备,在考研的同时兼顾找工作。 最后,我想家庭的经济势力也是自己应该考虑的一个方面。如果经济状况不允许,还是先工作较好。 希望以上几条建议能够给您以帮助

非日语专业用日语考研(日语203)需要准备和注意哪些地方?

鸿
如果决定了考日语203,那么就尽早准备学习日语,日语203的水平大致是N2左右,但是要注意JPLT与日语203的侧重点不同,JPLT全是选择题,还有听力,而203包括了阅读翻译,完型,写作等。一般来说日语です才是要考的考点,考它的变形呀,时态呀,但是考研日语考的是は,也就是中文意思里的‘是’,当然并不是说考研日语考的这么简单,我只是用个例子形象的说明一下感受。另外语法考的很细很细,一个日语语法用中文来解释的确有好几种说法,但这些意思用在日语环境其实也没有很大区别,但考研选择题就考的很细,每种意思对应一个选项,让你选出文中用的哪种意思,关于这一点,我认为你要是语感好一点也能顺利做出来,而不必费力去记忆每一种意思对应的语境。关于单词的话,N2左右吧,单词不是太难,主要是考文章的总体理解,翻译需要好好练习,因为你可能理解意思,但要表达出信达雅也需要一定功底。所以一定要注意学习的侧重点,我的建议就是,如果想更有把握的话,就报个班,先按照标日等书籍学习到N2水准,然后就疯狂做题吧,顺便不要忘记背作文,我当时背了近10篇作文,然后写作中用到了2-3篇。如果有什么日语学习,和日语203上的疑问的话可以继续问我。

考研日语203

解其长剑
祖甲
我也准备选择日语作为外语考研,但我学日语都有几年了,虽然都是自学。。。考研日语的程度应该至少要到达日本语等级N2程度,《标日》得学完初级上下、中级上下,课文主要都是基础,关键是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表达,因为考研题目中阅读所占比重很大,还有写作能力也是需要的。鉴于你的情况得付出很多的,倒不是说不可能,如果你的专业课基础好,那就可以多花时间在日语,如果你的专业也不精,建议还是再多考虑考虑~! 复试的日语口语不清楚,应该还是以简单对话为主,所以平时学习一定不能停在纸上,要多说、多练!

求大神告知考研日语203有哪些比较好的参考书

上神乘光
慌失失
书本推荐赵敬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新模拟题集》买最新的一年的,这个上年有每年的真题和解析,我感觉还不错,但是后面的模拟题和考试难度有点差别,可以拿来最后冲刺练习考试策略用,不用去对答案了,而且只有答案也没有解析不用去纠结对错。然后推荐易友人的《日语考研指南》挺厚的,有分考试题型分析,还有专门的重点语法解析,题型答题技巧专项的一项项帮你复习训练。我当时来不及了没有看完,你如果有时间跟着这本挺不错。语法还推荐陈极璐老师的《日语考研语法全攻略》这本根据考研大纲列的语法比较全面,有例句和用法解析。然后词汇是用11年的考试大纲,现在只能在某宝上买缩印版的,上面有标读音和意思,后面几年的大纲都没有标注了。然后我当时词汇这个背一遍又在沪江开心词场又背了一遍考研词汇,这样过两遍。阅读当时在第一轮还买了N2阅读来补充做,每天练一篇长阅读,难度和考研第一篇阅读难度和字数差不多,后期就要看更难的了。作文买了一本明王道的作文书,有归纳经典句型,也有分主题的例文。不过我作文后来练太少了,这是个教训,一定要自己多写。就大概这么多资料

考研外语能选日语203的专业和院校有哪些

视乎冥冥
黑礁
浙江大学 A++ 19 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37 经济学 2 北京大学 A++ 237 经济学 3 复旦大学 A++ 237 经济学 4 上海财经大学 A++ 237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365 国际经济与贸易 2 浙江大学 A++ 365 国际经济与贸易 3 南开大学 A++ 365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北京大学 A++ 365 国际经济与贸易 5 湖南大学 A++ 365 国际经济与贸易 6 上海财经大学 A++ 365 国际经济与贸易 7 南京大学 A++ 365 财政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A++ 74 财政学 2 厦门大学 A++ 74 财政学 3 上海财经大学 A++ 74 金融学 1 北京大学 A++ 203 金融学 2 复旦大学 A++ 203 金融学 3 中国人民大学 A++ 203 金融学 4 南开大学 A++ 203 金融学 5 上海财经大学 A++ 203 贸易经济W 1 中国人民大学 A++ 12 贸易经济W 2 西安交通大学 A++ 12 保险W 1 北京大学 A++ 42 保险W 2 复旦大学 A++ 42 金融工程W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0 金融工程W 2 南开大学 A++ 20 2006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本科专业 (不含只在一所大学设置的本科专业) 排名 校 名 等级 开设的学校数量 经济学类新专业W 1 浙江大学 A++ 19 经济学类新专业W 2 西安交通大学 A++ 19 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42 经济学 2 北京大学 A++ 242 经济学 3 复旦大学 A++ 242 经济学 4 南开大学 A++ 242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376 国际经济与贸易 2 南开大学 A++ 376 国际经济与贸易 3 湖南大学 A++ 376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浙江大学 A++ 376 国际经济与贸易 5 上海财经大学 A++ 376 国际经济与贸易 6 南京大学 A++ 376 财政学 1 厦门大学 A++ 74 财政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A++ 74 财政学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74 金融学 1 北京大学 A++ 211 金融学 2 复旦大学 A++ 211 金融学 3 中国人民大学 A++ 211 金融学 4 厦门大学 A++ 211 金融学 5 中央财经大学 A++ 211 金融学 6 南开大学 A++ 211 金融学 7 暨南大学 A++ 211 贸易经济W 1 中国人民大学 A++ 12 贸易经济W 2 西安交通大学 A++ 12 保险W 1 北京大学 A++ 48 保险W 2 中国人民大学 A++ 48 保险W 3 复旦大学 A++ 48 金融工程W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4 金融工程W 2 厦门大学 A++ 24 金融工程W 3 南开大学 A++ 24 这个就是你要的

有关考研公共日语203的问题,请各位帮忙解答。。。

韩梅
芦苇地
本科要是日语的话,并且公共外语选择日语应该会有很大优势,我和楼主情况完全一样,考研都没复习日语,打了80多分了。要说和选择英语的区别,考试方面应该没什么,就是入学之后的外语课程应该只能选日语,不过每个学校要求也不同。复习材料什么的,没有特定的,我觉得N1的材料什么的看看就行听说难度在N1N2之间,是吗?我打算先把新编日语四本好好看完,然后重点看看大纲……这样可以了吗?没什么区别,都是公共外语。而且用非英语考的,通常成绩会更高些,可能是因为考的人少。外语、政治,有统一的考研大纲,一般在每年7月出版。你可以先找个二手的看看。历年真题非常重要!英语考研大纲词汇5500左右,词汇范围大部分和四级、六级重合,考试难度在四、六级之间。其他语种基本如此。外语专业出身的,考研70分应该不成问题,而大多数专业分数线不超过50。但若考名校,对自己要求就得更高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