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一定要考数学吗?

多信者显
几死
不一定。有的专业考研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考研不用考数学的专业有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艺术类、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学、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等。扩展资料:考研需要考数学的专业:(1)须使用数学一的招生专业:工学门类中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等。(2)须使用数学二的招生专业:工学门类中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考研数学基础阶段,吃透课本,掌握大纲结合本科教材和前一年的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演绎科学,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对近几年数学答卷的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基本解题方法掌握不好。考研初期复习要全面夯实基础,重点弥补薄弱环节。考研数学复习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在考研初期复习阶段考研数学初期复习要排在首位。数学基础复习就是这样,读书,做题,思考缺一不可。读书是前提,是基础,读懂书才有可能做对题目。做题是关键,是目的。只有会做题,做对题目,快速做题才能应付考试,达到目的。思考是为了更有效的读书和做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考研数学

研究生考试一定要考数学吗

空霸
快板刘
会计考研是分为会计学硕和会计专硕,这两种统称为会计考研,但是所要考的数学内容是不同的。 会计专硕中所考的数学是在联考中的,也就是咱们所说的199管理类联考。 199管理类联考中所考的数学属于基础数学,所考内容是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这个很简单。 会计学硕是咱们经常说的会计学,会计学考数学三。 考研数学三是考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部分内容。 数学三满分150分,从试卷结构上来看,设有三种题型:选择题(8道共32分)、填空题(6道共24分)、解答题(9道共94分)。通过分析近些年考试大纲中给出的考点,数三是要求考173个考点,基础知识会占总分的70%,也就是150*70%=105分。同时也会有侧重点,数三要求掌握经济应用问题。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考研一定要考数学吗?考研主要考些什么内容?

大迷信
哥鲁达
考研不一定要考数学,只要内容与你报考的专业有关。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 )历史 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管理类方面(企业管理 金融管理 工商管理要考数学;行政管理看情况而定)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看学校而定)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艺术类(声乐、美术、体育)医学类(看学校而定)心理学(由学校而定 在应用心理学中 需要考统计学,不过有高中数学基础就能应付)社会学法律生物科学(由学校而定)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民族学宗教学公共管理政治地质不一定要考数学,数学又分数一、数二、数三,一般工科中对数学要求高的要考数一,比如计算机、电子、机械等等,数一可以说是最难的,一共考三门,高数、线性代数跟概率有的对数学要求低的一些工科会考数二,数二没有概率,些侧重于某些工程学,像是水利等学科。还有些考数三,考三门,像是经济类的就考数三,相对数一跟数二简单些,考的比较基础医、理、文科等一般是不考数学的,当然具体还要看你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看他们的大纲中的具体内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研都要考数学吗?

恐龙王
六气
考研不一定考数学 文学类的可能就不考 但是你说的这几个专业应该都考不过不会太难 考研数学分数一、数二、数三 最难得是数三 最简单是数二 经济类考数三对的,学经济必考数学,关键是考数一、数二还是数三,如果数学不行就不要学经济了。法硕不用考数学

考研一定要考数学吗?有知道的吗

离于天下
往见盗跖
第二批是每年1月份考的,这个是全日制研究生。考研也就是个考试而已,和之前的考试一样,好好复习。不一定,看你是考什么专业的。比如生物类就不考数学,农学类也不需要考数学。必考科目是政治和英语专业课科目有的考一门大综合,有的考两门。考两门这类 ①两门全是全国统考,如农学考化学和生理生化。②有的是一门全国统考(数学),一门学校自己命题。③还有两门都是学校自己命题的(这种就可以避开数学了)。

考研必须要考数学吗?

黑白之朴
文科中的经济类要考数三或数四 文史类不考 中药我估计不考 不过最好上网去学校官网看看并非全部都要考==文科的全部不考数学理科的部分考(那些一辈子都用不上数学的就不考数学了)工科的全部考数学

考研不需要考数学的所有专业

动不为利
肩高于顶
对于文科生和跨专业的考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所以在选择专业时候会考虑没有数学的专业。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还是挺多的。例如如下专业:1.采访编辑(都属新闻专业)2.管理类方面(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工商管理要考数学;行政管理看情况而定)3.图书管理学 4.劳动与社会保障5.旅游专业(大部分不用考看学校来定)6.工业设计7.服装设计8.装潢设计(看学校而定)9.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10.艺术类(声乐、美术、体育)11.医学类(看学校而定)12.心理学(由学校而定在应用心理学中需要考统计学)13.社会学14.法律15.生物科学(由学校而定)16.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17.法律类18.历史类19.哲学类20.新闻学21.传播学22.汉语言文学等等。这些专业考研时一般不考数学,最为稳妥的确实是否考数学办法就是你在报考前详细咨询你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因为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

研究生考试为什么要考数学?

不状其过
好多专业还是不考的-,看自己的兴趣吧自己真的不学数学那么考试过线希望还是很渺茫的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 数学是一切哲学性、理论性思考与演绎的基础。 数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的基础。 数学观念是哲学的基础。 数学,是理解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高科技本质上就是数学技术。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是目前发展的最完善的一门学科,许多其它领域的研究都是基于数学的。 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如今电子计算机指挥宇宙飞船航行,任何时候都受到数学的恩惠和影响。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人造地球卫星等等,都是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科学的各研究领域都进入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畴,这就更加需要数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密切。 数学是物理、力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数学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与研究工具

考研不考数学,总分怎么算?

采色不定
其德不离
考研分数线为最难的也就是每年最低一门决定 考研共四门课 为英语100政治100数学150专业150 个别专业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都为150 假设当年数学最难分最低 线为75 那么专业课线为75 英语政治都为 75|1.5=50 总分为四门课相加 。。各学校各专业所划线各有高低不同。考研一般准备时间为一年从大三下学期 到大四上学期 第二年的一月初考 考试为两天 一天两门。禁忌十:准备不足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甚至在9月份也来得及。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否则,到时候你也会后悔的!禁忌九:没有计划Bad planning will lead to difficulty later。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保证。把考研时间划分成不同阶段,针对各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安排任务,根据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单科复习相配套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兼顾,有的放矢的计划。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制定了计划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就要在必要的灵活变通的情况下坚决执行,不要很随意的一变再变。 禁忌八:贪得无厌考研时的复习资料很多,而且值得参考的也很多,不过,没有一个人可能把所有的资料都看完,更何况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就要有选择的来看。买过多的参考书,不但浪费钱,而且还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如果书的质量不高的话,做了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做题思路,绝对百害而无一利。一般说来,前期每科固定一两本书就可以了,比如说英语用朱泰淇的,数学看陈文灯的,政治用任汝芬的,不能贪多,俗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还浪费“粮食”!后期各科选择一本习题集加上真题来做就OK了。禁忌七:过分依赖 经历了这次考研,真切地体会到人与人是不同的。没有一个人的经验可以完全适用于另外一个人。过分依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迷信于别人所谓的经验。用哲学的观点来说就是知和行的关系。别人的经验只可以用来借鉴而不可以生搬硬套。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另一种是过分依赖辅导班。不可否认,通过上某些辅导班可能对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但辅导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只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所以需要慎重对待。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不要太迷信前人,也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着怎么着。很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的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书,千万不可以盲目跟从别人的经验和进度,那样不但扰乱了自己正常的学习计划,也会影响了别人的情绪。对待辅导班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被辅导班的广告所迷惑,如果非要上不可,那就多向师兄师姐请教,选择口碑最好的辅导班。禁忌六:法不得当复习时就要抓住考试这个根本,从分析考试大纲和真题入手,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搞透,不要妄图面面俱到,否则你的时间肯定不够。还要注意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注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直到它真的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否则考试时你就会觉得许多题都似曾相识,却就是做不出。复习要注意几点:方法技巧是很重要的,但要重在理解;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要有一定的量,不要只看例题,不动笔练习,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归纳总结,适当记忆;还有要重基础,明主次,把握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舍本逐末,花时间做无用功;还有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到考试结束。禁忌五:消息闭塞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是导致考研失败的一大原因。考研期间要多和考研的战友交流,特别是那些上辅导班的,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与考过该专业的学长请教一下考研经验,吸取一些教训,问问注意事项,甚至可以获得一些“内幕消息”;了解一下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有可能就上上他讲的课,再分析一下历年真题,一般都可以得出点什么结论来;还有就是利用网络,象中国考研网、考研加油站等网站都可以提供一些相当适用的信息。但劝诫一下,每天上网时间不可超过三个小时,因网络容易让人沉溺,信息庞杂,要有目的地搜寻相关信息,不要干无关的事情。禁忌四:没有良伴谁与我度过漫长的这么多天是一个大问题。考研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中间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其中有时你也会很烦躁,希望有人在身边和自己一起努力,提醒自己曾经定下的目标和当初的梦想;在遇到困难时有人与你并肩作战,可以排除孤独感,增加必胜的信心;同时在比较中前进,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虽说考研最好结伴,但要睁大双眼选择。意志不坚定的不要选,你不仅要帮他增强信心上,而且说不定你的意志也会被他给催垮了;边考研边找工作的人不要选,这种人不会全心投入考研,最后很有可能结伴去找工作了;别做考研中的电灯泡,一来妨碍了别人,二来让你倍感凄凉与冷落,影响复习的心情;慎重对待男女同考,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试想两个人亲亲密密一边嗑瓜子一边看辅导书,效率到底会怎样呢?禁忌三:信心不足可以这么说,考研那么多人,有信心的能有几个?这也许就是整体成绩不高,每年有大面积的人落榜的真正原因吧!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其实考研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绝对实力。这是好多同学的通病,还没有考试心已胆怯,那样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他们可能在大学四年的成绩一般,甚至可能在一所不入流的学校,而考研的千军万马中不乏那些来自名校成绩骄人的学子,再加上地域、主场优势,可能未战已失去了一些信心。这是要不得的!事实上,平时成绩好坏与能否考上研没有太大的关系,好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甚至有个别课程没有及格,英语没过四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考上重点院校;考研比考大学要相对容易的多,好多没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在考研时实现了他们四年前的梦想。大家都是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为何在考研时不相信自己呢?禁忌二:意气用事考研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把考研真正的放在心上,是因为我们太意气用事了!不是发自内心的考研动机,成功的几率不会太大。意气用事到底害了谁?有的人只是为了一个名校梦,不切实际只能注定失败;有的人把考研当成一种与他人抗衡的工具或途径,这样考研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有的人觉得无所谓,可考可不考,只是觉得这段时间很无聊,甚至把考研当成了水平测验。实际上这牵涉到了为什么考研的问题。我知道,好多人考研只是为了感情、工作等造成的压力,内心并没有太大的动力,意气用事往往造成主次不分,这样的考研即使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始终要坚持考研第一,把考研当成自己目前的事业来做。态度决定一切,一定要端正考研态度,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并且知道自己要该怎样去做;要勇敢地面对考研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克服犹豫不决、精力分散、躲避面对、信心不足等消极影响,集中精力积极面对,只要能够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注意力,并且坚持学习到最后,我想没有什么我们达不到的目的。禁忌一:三心二意考研成功的理由有成百上千个,但考研失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考研最大之忌:三心二意。我觉得考研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浮气噪。不管是已经毕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这一点都是考研大忌。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把考研当成一个平衡的手段,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实际上这种心理对考研的影响是很大的。考研是一件艰辛的事,耐不住寂寞的人和心浮气噪的人考研,往往不能把心事放在复习上,别看他整天在教室呆着,但效果究竟如何呢?在考研教室里趴着桌子睡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我们考研的大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特别是还没有找另一半的,既眼红于眼前的卿卿你我,又要应付老爸唠叨,有时倍感凄凉,即使考研期间也不例外。感情在考研期间也倍受煎熬,有时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致命打击。但我想既然选择了这一切,目前的局势还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备考。有一些考研的复习时老爱灵魂出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真不了三天就想轻松轻松,可能是平时散漫惯了。考研考的是人的毅力,要坚持,虽不可能是天天如一日,但也不能只有三天的热情吧!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大胆的选择,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这是很重要的。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学会放松。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专心考,不要朝三暮四,花其它的心思,我知道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却很重要。考研就是两个字“坚持”。 克服以上十大禁忌后请开始为你的考研之路做准备吧09年考研安排 08年: 1月 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2月-3月 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4月-5月 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 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6月 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7月-8月 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9月 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10月 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11月10-14日 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11月中下旬 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 12-1月 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09年 1月中下旬 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2月 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3月 关注复试复试分数线。 4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5月 关注复试成绩。 6月 关注录取通知书。 9月 报到如何最大效率地收集考研信息 虽然不同的人选择考研有不同的理由,但既然下定了决心,就要选定最优化的策略来准备。众所周知,成功的考研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复习的关键时期上,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决择呢? 考研信息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毫无疑问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对它的占有和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备考的难易和录取机会的大小。 因此,如何准确、全面、及时地收集考研信息,收集何种信息成了考生关心的头等大事。 考研信息根据其公开程度可分为公开信息和半公开信息,公开信息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传播的信息,包括国家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等。半公开信息通常不对外公布,但考生仍可通过特殊途径了解,如专业课的内容及重点、面试的内容及方式、导师对学生的偏好等等。 下面我们特以考研阶段为序,列出对考生的报考、复习和录取有密切联系的五类重要信息及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 考研信息的收集存在于准备考研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 第一,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是报考及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一般在每年8月底9月初由各招生单位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购买招生目录,或者在其网站上查阅,以最终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 第二,公共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课如政治、外语、数学的考试知识点和要求在每年6月-7月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大纲》中作出详细规定。 第三,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专业课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复习大纲,而它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可能会很多,这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特别是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掌握对专业课的要求将会事半功倍。 第四,复试及导师情况。从明年开始,大部分专业复试将计入总成绩,增加其在录取中的砝码,而复试难度的增加及其相对不确定的特点使得了解复试主要内容及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很少招生单位公布这方面情况,因此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未掌握此信息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然如果能在备考过程或复试时与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取得联系,知悉导师对所招学生的偏好将是极为有利的,可以让你的备考复试针对性更强。 第五,录取调剂信息。录取调剂信息对分数很高或很低的考生来说无太大意义,但对那些分数刚刚上线,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提前知道某个单位的调剂信息或扩招信息,可能会使你的录取机会大大增加。 那么如何有效地获取上述有关信息呢?我们认为途径一定要多样化,以保证获得信息充分与准确。 第一,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在传播公开的信息方面非常快捷,更有专门的网站将有关信息进行分类,查找起来非常方便。但在这里一定要注意辨明信息的真伪。 第二,招生单位。由于招生单位是专业命题和最终的录取者,其信息无疑是最权威的。考生可以通过研招办、报考院系及相关老师来获取资料。 第三,人际关系网。如果能找到刚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师兄师姐咨询当然是最好的,不管是熟人,还是通过别人引荐的,甚至是素不相识的。 第四,权威的辅导班。权威的考研辅导班往往收集和占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给其学员,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可靠而稳定的信息来源。 第五,商业行为。目前在不少高校都有一些专门的考研服务组织,支付一定的会员费便可直接地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自己以张贴广告、在BBS上留言的方式有偿求购某些自己需要的资料,如历年试题试卷及答案、专业课笔记等。 当然,收集信息只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是无法代替掌握知识本身的,因此在考研过程中,亦不能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旦获得所需信息即应投入学习中去。 收集信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向外地研招办函索专业目录,就要考虑到研招办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此类信函,但人手有限,工作繁忙,无法免费邮寄给你,也不可能单独回信。这时如果同时夹信寄3-5元人民币,并且将回寄的信封写好就没有问题了。另外到权威考研班、考研专供书店收集信息,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