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选择考研院校

四封之内
临人以德
1、学校重要还是和专业重要?考研难度系数在更大程度上是由院校所决定的,因此,报考名校会增大竞争压力。而专业的选择将会左右你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待遇。因此,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如果非要判别孰重孰轻的话,那么我给出以下参考办法: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学校比专业更加重要,因为不同院校的该类专业实力差距并不大,而找工作时却非常看中该校是否为名校;对于理工科类专业来说,专业比学校更重要,这是由于理工科学生找工作时,就业单位非常看中该校的此专业是否为重点专业,而不太注重是否为名校。但是,如果你读研究生在为了提升学历,而不担心以后的工作问题,那么名校的冷门专业将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就读于名校将会为你锦上添花,而选择冷门专业则会大幅度降低考研难度。2、如何选择专业在准备考研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件事: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跨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当然,无论做何选择,都会各有利弊。首先,在本科期间,无论学习状况如何,都已经对本专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使自己在专业课复习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进一步。但是,如果本专业的前途并不是太好,并且自己有十分喜欢的专业,那么选择跨专业考研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在决定是否跨专业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自己本专业的现状与就业前景,并分析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将来准备做什么工作。一旦决定,就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切勿摇摆不定而影响大局。3、如何选择院校(1)院校的实力在选择目标院校时,可以通过院校排名、学习氛围、师资力量等对该校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是由于,在一所排名靠前的学校读研,会在你找工作时为你锦上添花;大多数人的学习状态取决于所处的氛围,因此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会让你更能投入到学习当中;研究生期间跟着一个知识渊博的导师会给你的学术生涯添砖增瓦。(2)院校所在地区院校所在的地区也是决定自己是否考取该院校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将来准备到哪个地区工作,就尽量到该地区读研究生。因为在你读研的三年里,你接触的资源和拥有的人脉大多都是该地区的,这种资源和人脉将会成为你走向社会后的垫脚石,为自己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研该如何选择院校?

命也
无漏
(1)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报考名牌大学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残酷。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否则只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在质量高的学校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不至于白白浪费三年的光阴。(2)符合自己的考研目的。考生的心态都可以分为两种:一、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的;二、只要能考上就行的。前者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从实际的可能性考虑,必须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对比。(3)权衡竞争态势。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有助于看出某种趋势。(4)根据各校历年录取情况。各招生单位的招生自主权很大,因此必须详细了解诸如实际录取名额、是否公平公正等信息。通过对比,确认选择哪个学校对自身有利。从现在开始,每天都静下来好好复习,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我认为最后被录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考研的过程非常艰难,也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想想你最后被录取的喜悦,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即使最后你没成有考上,我觉得有这样一段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的经历,你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考研怎么选择学校?

黑豹天
懂考研,好上岸!1小时极速择校!

考研,如何选择考研院校????

见辜人焉
独木舟
一、思索  一旦决定了考研,那么选择报考志愿,这是所有人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应该打无准备之仗。在考研之前做充分的准备,研究自己的选择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总的说来,志愿分为两种,专业和学校。而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永远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时候,说得很直接和现实一点,这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选择,热门的专业,名牌的高校,无论何时都是大众的情人,时代的宠儿,永远是会受到众多考生的青睐,因此有时候大家的选择往往会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想报更好的,担心考不上,选择有把握的,却又对它不够好而遗憾,有时候由于自己一时选择的失误,或者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或者本应该能够上一所比较好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结果上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不怎样的专业。很显然,不同的专业,不同考研经历的人其看法各有不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报考志愿呢?  首先,在报考之前,你要先想好这样几个问题:  1.你最向往哪所院校或研究机构?  2.你有为了考这所院校而不惜一切的决心吗?万一第一年考不上,你的意志能否坚强到一直考上为止?  3.你觉得你的实力能使自己在许可的年限(如三年)内考上吗?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还是理性一点,报考一个相对容易的院校,或者干脆就不要考好了,要知道考研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与其高估自己,鸡蛋碰石头,倒不如静下心来找个好工作。  在这些问题上对于自己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开始选择自己的志愿了。  目前,我们国家共有各类高校1000多所,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包括由科技部主管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校不过100所的样子。无疑这些具有研究生院资格的学校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它们的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在全国来说都是排在前面的,将来毕业所拥有的校友资源也最为丰富(这里想提醒各位的是千万不要忽视校友资源的作用,它将来会给你很大的帮助),每年报考的学生也多,将来从这些学校出来前途也相对比较不错。  而在这些学校里面,又大概分为几个档次: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即国家教育部钦定的“2+7”:定位为世界一流的清华和北大,定位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它们是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是重中之重,能到这些学校深造是很不错的选择。  另外,中科院的实力也是相当不错,毕竟它代表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水平,也和以上9所高校一样,代表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平,而且其研究生院下属的大部分研究所待遇都很不错,不仅可以不用交昂贵的培养费,而且每个月给学生补贴的生活补助也较其他普通高校为高,对于那些家庭不是很富裕,而且喜欢踏踏实实地做些学问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9+1”)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也是很不错,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有关名单,大家可以从相关网站上查到。  考生如果报考的话,建议尽量选择这些学校。一来它们的专业实力较强,名气比较大,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都不错,社会认可度比较高,发展潜力较大;二来它们是自主招生,有些东西比较标准化一些,而且它们往往在其他院校之前招生,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同等条件下一般较普通学校考生优先考虑。  二、注意问题  选择学校的时候,必须关注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历年招生情况(包括报考和录取的人数),必须看清楚目前的考研形势。从90年代初开始,考研年年升温,考录比例一年一年拉大,尤其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也就是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可有些朋友就是不顾这样严峻的事实,盲目报考名校,结果呢?十之八九分数低到羞于告人的地步,而且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去想考研的事了!这样的心态可算是极端,我们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情况,量力而行。  一般说来,我们在报考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情况:  (1)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2)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  (3)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供求的影响,文科类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经济、MBA、会计,理工科类的医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社会需求量比较大,找工作普遍比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较高,属于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通过最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考生来说,显然不能以专业的报考集中程度的高低来决定自己的取舍,集中度高低并不简单地代表竞争的激烈程度。因为专业报考人数的多少,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设置这些专业的学校的数量;二是专业是否是各个学校的大专业,如果本科生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多,那么报考的考生当然也多。我们知道往往报考考生最多的专业都是绝大数学校都设置的专业,而且是属于大专业范畴,因此虽然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三、建议  首先,建议选择喜欢的专业。绝大部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从这个方面说应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不喜欢,即使考取了研究生,学习也很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同时,如果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往往在复习时能够得心应手,比较容易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掘自己的潜质和特长,  再者,建议选择与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这种情况下,由于大学四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专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复习起来往往会顺利一些,比较得心应手。将来从事进一步的研究通常也会上手更快一些。  最后,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自身实力并非指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这是两码事。一个基础较差的人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意志足够坚强,加上一定的客观条件,总是可以成功的。很多考上的朋友在本科时成绩都不是太好。这里的实力是指由你的意志力、智力、复习时间、试卷难度等决定的你大概能达到的一个水平。  如果自我感觉实力较弱,那最好选报本专业,专业知识有基础,可以节约时间弥补弱势学科。如果不喜欢本专业且感觉实力不强,那最好选报自己喜欢且竞争力小的专业。  如果感觉自己的基础很扎实,而且很早就有换专业的打算和准备,可以考虑换一个相对不错的专业。但是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应更早作准备,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因为,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各个专业有自己的学科范畴,因此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在知识体系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为跨专业报考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在专业课上面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自己同本专业考生竞争的劣势,从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考研如何正确选择院校?

殡葬师
逆之则凶
考研不是一次单纯的考试,不是水平考试,也不是过级考试,而是切切实实的选拔性考试。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选择切合实际的专业、院校,无疑会给自己的考研增加胜算。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与院校,可能关系着您未来几年甚至一生的发展方向和人生轨迹。选院校、专业不是雾里看花、盲目攀高枝、也不是自怨自艾,一味求稳,而是综合、全面衡量主、客观因素,做出合理的决定。以下将介绍一些考研院校、专业选择遵循的原则和要求。答:目前,我们国家共有高校1000多所,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办研究生院的单位不过100所,这些无疑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这些研招单位里面,又大概分为几个档次:第一类,就是34所自主招生的高校,他们全部是985工程院校,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哈工大、人大等。第二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第三类,是一些地方院校或者有显著特色的科研院所。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仔细斟酌:质量高低、名气大小、意向工作地区。原则上本地区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用本地区院校的毕业生。如果你打算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北京就报考北京学校。选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否考上。最后,定院校和专业的顺序一般是先定专业后选学校。把大方向定好,小方向就容易很多了。

考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控制者
似趼
我们老师说考研第一个考虑的因素就是:未来想在哪个城市定居,就去考那个城市,然后再考虑学校。在那里读的研会有一些熟人,比毕业了去陌生的城市重新认识人好。考虑学校和一楼的朋友说的样,自己的学校好就考自己学校。然后看自己的分数水平,水平高报名校,搏一下,复试不行抓紧时间还可以调剂,预计分数一般可以报一般的学校,那些学校只要第一志愿报了,过了初试线,录取公费都是优先的。你本科的学校要是好的话,还是考本校吧。跨校考,就要打听一下老师啦,教材啊,还有这个老师大概是研究哪个问题的。比较麻烦!!

考研要准备什么?怎么选学校?

机锋
怀表
考研需要复试,但是前提是你过了国家和你报学校的初试分数线。你报考什么学校一般首先看你想报什么专业了,再选着学校。考研一般都是考4门课程,英语、高数、政治和专业课(根据学校不同而不同),一般需要拿出半年的时间认真准备!考研选专业选院校一旦决定了考研,那么选择报考志愿,这是所有人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应该打无准备之仗。在考研之前做充分的准备,研究自己的选择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总的说来,志愿分为两种,专业和学校。而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永远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时候,说得很直接和现实一点,这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选择,热门的专业,名牌的高校,无论何时都是大众的情人,时代的宠儿,永远是会受到众多考生的青睐,因此有时候大家的选择往往会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想报更好的,担心考不上,选择有把握的,却又对它不够好而遗憾,有时候由于自己一时选择的失误,或者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或者本应该能够上一所比较好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结果上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不怎样的专业。很显然,不同的专业,不同考研经历的人其看法各有不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报考志愿呢?一、以兴趣定专业二、选专业看需求三、以专业定学校四、备考难易程度五、自身意愿和条件

考研如何选择院校

可谓辱矣
放荡者
2014考研复试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复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考生在心理上难免紧张。下面沈阳海天考研就复试环节紧张和焦虑情绪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即将参加2012考研复试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树立信心。   成功应对复试的宝典是自信,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面试的导师们才会从你自信的脸上,得到最好的第一印象。海天考研认为很多时候,自信的外表是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对着天空喊:×××,你是最棒的!试一试,如果你能容那个很多人听见这句话,并且不畏于喊出这句话,那么,你一定会拥有成功的90%可能!   二,摆正心态。   初试分数高的同学不要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初试的分数会确保复试万无一失。无论什么时候,没有到手的成功不是你的成功。所以,海天考研建议考生安心理性的分析复试,分析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薄弱环节,争取安全过关;初试分数低的同学,也不要期望值太低。既然你已经通过初试,说明你是优秀的。海天考研认为沉着应考,认真准备,把思想包袱抛开,事情反而容易了许多。   三, 获取往年复试信息。 沈阳海天考研提醒2012年的考生们不要羞怯于与上届的师哥师姐交流复试问题。哪怕你和人家并不熟,只是偶然知道他(她)的身份是研究生,或者刚刚通过朋友介绍,还没记清楚人家的名字,大胆的去认识,去提问,去沟通,你会得到往年复试真题信息,或者学校招生人数信息,甚至是调剂信息等。海天考研提醒相关信息的快捷流通,会使你获得胜利的可能。

考研学校如何选择?

天网
知己知彼
(1)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报考名牌大学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残酷。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否则只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在质量高的学校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不至于白白浪费三年的光阴。(2)符合自己的考研目的。考生的心态都可以分为两种:一、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的;二、只要能考上就行的。前者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从实际的可能性考虑,必须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对比。(3)权衡竞争态势。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有助于看出某种趋势。(4)根据各校历年录取情况。各招生单位的招生自主权很大,因此必须详细了解诸如实际录取名额、是否公平公正等信息。通过对比,确认选择哪个学校对自身有利。从现在开始,每天都静下来好好复习,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我认为最后被录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考研的过程非常艰难,也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想想你最后被录取的喜悦,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即使最后你没成有考上,我觉得有这样一段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的经历,你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