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文学理论怎么复习?

老实人
往见老聃
文学理论要买两种书,中国的买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如果时间还赶趟可以买上下册,时间不赶趟有一版精简版,世界文论我用的是马新国《西方文论史》。每天复习时间根据你自己的整体时间而定,这两套书我大概也就看了三四遍

19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应该如何复习

归则下之
观于大海
考研的专业课一般是两门,学校不同,科目也会不同。但是文学类的基础课基本上每个学校都要作为单独一门考,即一般称为文学基础,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等等这些中文专业的主干基础知识,它们作为一个综合的科目考。另一门,就要视你要报考的专业领域而定了,你想考现当代,那么这一门就是现当代文学。这些是极大多数的情况,是不是有的学校不按这个规律,我个人就不太清楚了。不过你看北京的几所重点高校都是没有参考书的,这个文学,真是挑战性太大了,祝你成功哦。我考古代文学,呵呵。

现当代文学考研要怎么复习 第一阶段重点看哪些内容?

战记
不虑而对
挑选基本权威的文学史先看一遍。一般认为钱理群等先生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比较好。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不错的,关键是要看你报考的学校,他们学校是不是出版过文学史之类的书或者某些导师是不是参与过。然后结合往年的试卷看一下,如果你能找到五年以上的试卷,把每一道题按时代、类型等进行划分,基本可以确定学校的主要考察目的。现当代文学也就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看书的时候尽量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结合时代特征,形成一个纵横的坐标图。这样的话考试的时候即使不会的题根据时代特征,作家特点等也可以答出来拿个基本分。

请问中文研究生考试中的文学评论写作要怎么复习啊??????????

袁崇焕
称道数当
可以参看《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版),复习提示:其一,全面把握文学理论知识,参看《文学理论新编》(杨春时,北京大学出版社)因为是应试,所以建议把要点背下来。运用文学理论进行批评写作是考察点,因此在写作时可适当运用文学批评术语。其二,对文学现象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平时积累很关键,应锻炼文学思辨能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可在复习闲暇时,阅读学术论文,进行思考。其三,选取好的角度。不要对文学现象泛泛而谈,最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文学批评写作重在深入,不在全面。(当然,不要追求一味的独特,而应取自己擅长的方向。比如对写作手法的分析擅长,就不要分析人物形象。)其四,注意文采措辞、逻辑论证等,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自圆其说即可。友情提示:文学批评与写作给分都不会很低,除非你离题十万八千里。复习重点在”文学理论“,理论知识扎实了,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再适当润色即可。(一家之言,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该怎样复习?

光亮
八佰棒
不必要看其他时期的,但还是应了解一些重要人物的作品与风格,比如陶渊明,考题里不免出现比较类型的题目。还有光看袁行霈的书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几本书都是文学史,内容多,但具体到个人、某个派别就讲得太少了,无法让你对某一个小问题得到更深刻的认识,考研需要你有较好的文学水平,所以还是蛮难的,祝你好运吧!《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应该如何准备考研

本地人
离而腊之
如果基础比较差,可以从大二开始准备,但是如果基础还可以,没有必要把战线拉得那么长。推荐应届生文学考研时间安排。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文学考研一共考四门课,两门专业课,以及英语、政治。其中,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根据大师兄和其他师兄师姐的成功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间是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寻求帮助得到解决。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也有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段开始复习有点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复习过程中,主要是将专业教材精读两遍以上,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第二轮复习:每年9月-12月中旬这段时间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有所缩短。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炼的笔记。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启道教育提示,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中药的内容补充上去。第三轮复习:12月中旬-考前一周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并且结合本年度的热点问题试图去猜一下专业考题,并想想该怎么回答,训练一下解题思路和技巧。复习过程中,则是查阅本年度该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另外,因为考试临近,考生应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积极和其他考研的同学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辩论,汲取对方的复习心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和深化理解。第四路复习:考前一周-考前一天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要再费心血去寻找答案了。这是一个博弈的阶段,把自己熟悉的问题尽量把握好才是关键。这里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准备应考,让自己找到考试的感觉。这段时间,主要是默默地体会所有的知识要点和热点问题,把心态和作息时间调整到最佳,保证考场中的理想发挥。最主要的策略——历年试题、笔记、热点问题。考研不同于其他的考试,它有着独特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因此复习也应该有相应的方法和节奏。认真研究历年试题,分析出题方向和特点,这是专业课备考的关键。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分析试题这项工作要提早,因为这对你看各种考研书籍和资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不仅要思考,还要动笔,要认认真真把每一道考研题落实到字面上,你会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同时,这种训练可以避免真正考试时因时间仓促和心理压力带来的表达上的不成熟。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这样真题就更为重要了。真题不是拿来做完了事的,要从命题人的角度、命题者的思路去推测出题偏好,推测这个院系的教学风格。考生复习时,每复习一遍或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拿出真题研究一下,结合年内的行业热点和近期理论界的研究争论焦点进行分析。事实证明,考生对专业真题的钻研确实可以让考生猜到那么几十分的题目。专业课的真题,要训练对分析题的解答,把自己的答案切切实实写在智商,不要打腹稿,再反复对照自己和参考答案(如果有的话)的差别,分析答题角度,揣摩命题人意图,并用同一道题在相隔一定时间后反复训练,慢慢完善自己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历年题是专业课的关键,而融会贯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考研的专业课考题大体分为认知性的问题,和理解分析性的问题,而且以后者居多。因此,师弟师妹们在复习是时候,决不能死记硬背,而应在弄懂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和理解。也只有融会贯通,对理解和记忆,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生完全可以根据历年真题,在专业课本中划出历年涉及的重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1、专业课笔记: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有的专业笔记可以网上买到,或者搜集到(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或者自己整理(可能没那么系统到位,多对比补充)。2、专业课历年真题:最好能搜集全最近五年的真题。经过严密的分析和研究,以下规律浮出水面:(1)五年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这是出题人出题的主体思路;(2)简答题三年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毕竟专业考试的出题范围有限;(3)名词解释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多多留意;(4)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五年之内没有考过的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这也是前面所提及的。3、热点问题和热点论文试题:一般由专业课的导师出,至少有部分由导师出(其他可能由题库抽取)。一般来说,某专业课的学术领导人,在出题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放到考试中去,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公开的秘密。如果事先未读过相关的论文,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对于导师的论文,特别是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的文章,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基础上细心研读。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中古代文学作品选怎么复习

公反
妙悟
一、考研专业课候始复习取决于各打算报考校及自习能力绩报考清华、北等名校则三第期要始报考本校则三期始迟 二、其实考研专业课候始复习主要看三点: 报考自本科专业跨考其专业; 报考硕专硕; 报考校层即9吧5、二一一般校 三、综合考虑三问题知道该候始复习专业课跨考或者报考名校硕则往往要尽早否则晚些始复习专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研怎样复习英美文学呢

言语
后世绝灭
买参考书,有环球时代的一本预测,我今年刚考,推荐给你. 没有快而有效的,塌实!英语这东西快不了 要慢慢来 最重要是记单词 理解记忆 平时有空看点杂志(英语方面) 就可以了

十月份开始准备考研 该怎么复习?

事必大逆
脱履户外
我考上之后写的我的考验经验,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吧,三个半月,我想和你应该差不多,把时间掌握好了,坚持到最后,应该没问题,希望对你能有帮助。偶准备的时间比较短,但复习的还算有顺序,基于这里大部分都是跨专业的,偶来说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偶是06年九月份辞职准备考研的。辞职去上海玩了一个月,回来就十一了,然后又回家呆了半个月,10月21日正式开始准备。作息时间基本固定,偶认为考研最主要的不是考知识,而是考的毅力和心志。只要能坚持到最后,基本都能成功。我是在哈工大的图书馆复习的,很多人到一月份的时候就崩溃了,坚持不下去最后放弃了,这样的人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大家考研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而且要调整好心态,考试之前不要去设想考不上这样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没有顾虑的考试了。由于我复习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没有时间去想考不上这样的问题,所有时间基本全部利用上。每天六点起床,七点到自习室,10月20到11月20一个月都在看专业课,英语和政治暂时放弃。以我们学校的专业课为例,现当代文学分为两科,中国文学史一张卷子,包括现代,当代和古代;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一张卷子。当时我分析了一下,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两科是150分,也就是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每科占75分,而参考书目中,外国文学是一本书,文学理论是一本书,从数量上最少,分值最多。文学类总分350才过线,在单科及格的同时想要总分高就得在专业课上下功夫,从数量上看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最少要是复习好了应该可以拿高分,所以这两科是我下功夫最多的学科。现当代文学专业老师看重的是你现当代文学那张卷子,因此现当代也是复习的重点,现代文学史大多数学校用的都是钱理群的三十年,这本书编的特别好,读起来也比较有条理,这50分也很好拿,剩下的就是当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史了。当代文学史我们是两本书,王庆生的教材,编的特别差,我又参看了洪子成的那本当代文学史,这科离现在比较近,复习起来比较容易。最棘手的就是古代文学,书最多分数也不多,所以我用的时间最少。7:00——11:00 文学理论 第一遍看的最慢,用了一个月,很多东西看不懂,就画下来做上标记,第二遍重点看,一边做笔记一边看。有关什么马克思,社会主义的东西偶自己将它剔除了,理由很简单,这些东西和政治相关,文学出题不应该涉及。文学创造,文学作品和文学消费这三部分是我重点复习的,这部分理论多而且比较实用容易出大题。童庆柄的文学理论有一本参考书,他俩配合着看基本问题都解决了。这本书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只能靠记忆和理解,很多绕嘴的词大家一定要掌握。11点去吃饭,从图书馆到食堂需要十分钟,这段时间每天准备一片考研作文,利用这个时间正好可以背下来,去的时候背,吃完饭回来的路上再回忆一遍,等到晚上回家的路上在背一遍,就不会忘记了。吃饭十分钟来回二十分钟,11:30准时回来睡觉。中午要睡一个小时,不然下午熬不过去。12:30——4:30 外国文学和现代文学交替着看,这两科我们多少以前都涉及到一些,看起来比较容易。外国文学我用的是笔记+教材,通过请客什么的找同学弄到了他们专业本科的笔记,上面老师讲过的重点看。现代文学用的是北师大艾艾的笔记,这个网上有卖的,自己感觉总结的很全,配合着笔记,艾艾没有总结的就自己总结出来,弄到一个本子上,虽然这样第一遍比较慢,但基础打的牢,后面的复习就更顺畅了。4:30去吃饭,走路的时候会回忆今天都看过了什么,想想自己遗忘了没有。5点准时回到自习室温习一下白天复习的内容,一个小时的时间。晚上六点开始看当代文学,用的也是本校学生的笔记+教材。这个没有什么可以介绍的,就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复习。九点到十点简单的浏览古代文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古代文学一直是偶不喜欢复习的科目,但幸运的是出题出的都是偶会的,所以偶觉得考研是实力和运气的结合。十点回家,一天的复习结束。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如果感觉枯燥或者看不下去的时候,偶也会穿插着看看英语单词,英语单词的积累也是这个月完成的。一个月后,专业课第一遍基本完成。从11月21日开始进入冲刺阶段,这段时间要将自己的状态和考试的状态调整一致,考研是上午考政治,因此上午的时间给了政治,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有个最好的状态。政治就不说了,就是买本书背吧背吧就行了,一般都能过线。但选择还是要练得,尤其多选,一本陈先奎的两千题和一本真题就够了,政治真题一样很重要,有精力的话大家一定要做。下午考英语,因此下午的时间改成开始复习英语。由于偶工作在外企,英语一直没有扔,单词都是在工作时候积累的,偶直接从做题入手。但单词书还是参考了两本,一本是《如鱼得水背单词》,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她给你列出了复习的计划,按照她的计划每天复习,30天可以完成一轮,而且打乱了单词按字母排序的方法,记忆起来比较深刻。同学用的胡敏的核心词汇,据说很好。每天1点到2点一个小时听自己买的新东方强化班的碟。重点听的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还有翻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听完,感觉受益匪浅,顺序先听翻译,再听阅读,最后作文。有时间的同学一定要听听词汇,听一遍胜过自己看五遍,不仅记忆深刻而且掌握了一些方法,例如词根词缀的使用法,这样不认识的词你也可以猜出大概的意思。翻译听完后在做阅读理解就轻松多了,同时作文中也可以用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来争取高分。八点开始做真题,推荐张剑的真题,新华出版社的,这本书解析和篇幅的安排都很好,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题就可以。由于时间紧迫,我就只做了阅读不分,每天四篇,然后分析,三个小时。中午还是背作文,三个月的时间,新东方强化班里指出需要复习的作文我都背过了,作文基本没有抽出完整的时间看,都是在零星的时间中积累的,考研三十分,偶作文得了24分,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零星的时间,利用好了也是受益匪浅的。晚上还是看专业课,由于第一遍做的笔记比较完整,第二遍开始就抛去书直接看笔记,有不明白或者觉得应该扩展的就再去翻书,专业课一定要带着问题看,看作家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拓展,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够写出很好的文章。从这时候开始我就没有特别的安排了,就是随便看,一周定一个目标,这些科目都看到哪里,具体的就没有考虑过,一周把这些看完就好,晚上吃完饭就回家,从六点到凌晨两点,8个小时都给专业课,文学理论还是占用最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开始我就开始研究历年的真题了,然后总结出规律,大家一定要想尽办法搞到学校的历年真题,有时候会重复出题的,出题的大体方向也是相同的。所以研究真题的时候我就把所有真题全部背熟了,然后真题上的问题全部拓展,做出答案。考试的时候我自己拓展的问题就占了30分左右。这些都是这段时间完成的。最后一个月忘了怎么过得了,反正就是天天什么都看,就把所有看过的再掳一遍,这个时候不要再填新的知识,否则会带给自己恐慌,而且每天给自己增加信心,上午和下午按照考研的时间做几套模拟题,做得不好也不要放在心上,最主要的是调整状态。最后就是上战场了,说不紧张肯定不可能的,但在考场上即使答的不好也得觉得自己答的好,因为自己的感觉是不准的,每科都得有个平和的心态,毕竟咱坚持下来了,跨专业对于咱们来说的确很艰难,但努力了一定会有收获的,希望偶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