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学类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花枝俏
慢半拍
考研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数学(联考)、专业课。

请问:文学类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袭明
立而问焉
1、如果按“文理”分,文科甚至包含经济、法律、管理等,这里面就业最好的文学类的研究生方向有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等,考试的时候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都考那些科目?

若恤其失
于我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文艺学(050101)01 文学基本原理02 中国文论03 西方文论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复试笔试科目:文艺学基础理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言文字学(050103)01 汉语语法史02 词汇学(含训诂学)03 文字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7语言学理论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8古代汉语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复试笔试科目:古文献专题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古代文学(050105)01 先秦两汉文学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03 宋元文学04 明清文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国学与汉学(050122)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02 域外汉学研究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04 出土文献研究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8古代汉语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复试笔试科目:四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0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02民族民间文学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④82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拓展资料: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汉语言文学

考研文学类的研究生都考什么??

后备箱
夫君
for instance - would allow their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考研要考什么科目

第二人
陌路雪
一般科目有以下几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1、文学理论笔记(包括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1).《文学理论教程》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3).《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2).《中国当代文学史》(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4).《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3、中国古代文学笔记(1).《中国文学史》(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拓展资料】宁波大学中文系2009年考研初试考试范围1、文学基础(A)含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内容包括美学、中西方文论、作家作品、文学史。2、作文(A)大作文:20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要写成诗歌或议论文。小作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3、852文学与传媒综合概念考察、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范围包含传媒文化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

现当代文学考研咋考

有天
不监于体
鸡汤不说,干货先上!唔,我的公共课一般般,下面着重讲讲我的专业课复习,也只能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但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网上的帖子有很多,但奉劝各位不要尽迷信经验,自己要有整理、分析、调合的过程。(文末最后有交流群链接!)先简单讲讲我考研前的个人情况:我来自普通二本学校,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次性通过大学四六级英语,平时也拿本专业的奖学金。报考暨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初试成绩401,政治71,英语66,文学基础128,阅读与写作136。【初试经验】英语:英语学习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以为自己的英语基础还算不错,但不得不说,我被考研英语虐得挺惨的。因为没有及时转换方法,前期太轻视英语,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搞定。转入正题,单词!单词!单词真的很重要。不要太相信过多的技巧,其实如果文章读懂了,根本不用担心做题的问题,细心一点就可以避免那些雷区。我用的是红宝书,认认真真过了三遍以上,但到最后就是看着英文想中文,比较马虎,因为真的没什么时间了。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很多,但效率没有想象中好。因为重复做阅读,那些长难句有时还是读不准。从16、17年的命题趋势看,新题型、翻译、完型都比早年简单了很多,但是阅读的难度还是不变的。所以,阅读还是拉分的关键部分。我用的是黄皮书,从1997到2016刷了两三遍吧。之前我也以为第二遍刷的时候会记得答案,其实并!不!是!甚至第二次刷的时候,同一篇阅读我还错了四个,真的是心好累啊!!在前期可以多看英语文章(唔,手头上还有一本全新的2018何凯文时文精选,需要的可私聊),培养英语阅读思维和语感,到暑假的时候开始做真题。我是从五月份开始从1997的真题开始做,其实效果不大好。第一次做完之后第二次再做的时候,该错的还是会错!!那时候感觉心都碎了!觉得自己前期做了很多无用功。政治:从八月中旬开始,前期还是每天精讲精练+1000题,越到后面觉得越难背。尤其从十一月份开始,基本上每天在政治花四个小时。早上先背两个小时(前期是风中劲草,后期就是肖八肖四20天20题,反反复复融会贯通),背累了就动笔写写。晚上两个小时做一套选择题(包括做题和订正),当然订正这个步骤很重要,要学会把知识点总结,还要把一些相似的容易混淆的区分开来。后期这个时间段还要加入“时事与政策”。今年政治考题,肖老押中了很多大题。其实押题也是一年年运气的,16年就是蒋中挺押中的比较多。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太过迷信押题,还是要全面撒网吧。但不得不说,肖老真的是一位良心老师,尤其是在复试备考阶段,他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答疑的帖子,也很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专业课我考的是现当代,3月-4月,过了第一遍的三十年,真的只是看而已,不过也是按着横向和纵向的脉络复习。刚开始看书,就是你充满活力但同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这样看书对不对。前期跟着书本做了笔记,其实没什么用。最后背的还是习题册的练习题!(我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比我自己总结的好多了。但实际上,从17年各学校的命题趋势来看,不再像以前那样,从练习册中抽出几道可以背诵的题,更注重学生理解的能力。比如暨大今年的简答题“从文学史的角度评述柳青《创业史》”,16年的题目“从文学史的角度评述胡适《尝试集》”。不仅仅是要求你知道这部作品的内容、主题、艺术特征,还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看到题目的时候其实是一脸懵逼的,差点就想选语言学的题目做了,起码我知道那几个会话原则的内容。后来我再静下来分析,《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的经典,“十七年文学的成就和不足”我是关注过的,那把这些共性放到《创业史》中也同样适合。于是就列出了三个点:从主题上、从艺术手法上(还有一个忘了),注意的是,“评述题”最好也点一下弊端——塑造的农民形象过于理想化。所以说,背书的时候不要拘泥于一两部作品,一定要有时代背景的意识,从共性中找出个性。古代文学是我花时间复习最多的科目,因为暨大写作必考一道古代文论,多背古代文学可以有充实例子。虽然到最后简答和论述题我都没有选择古代文学的答。因为考的点我都没有仔细背过,一是“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二是“明代中期的复古”。暨大往年的论述题都是出唐代的东西,今年明显有反押题趋向。今后,这一趋势应该会更加明显。前期看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书,比如龚鹏程讲文学史(颠覆性思想比较多,有点意思)、蒋勋讲唐诗、叶嘉莹讲唐诗(推荐!)等等,不要以为这些书对考试没用,也不要看完就算,看书的的时候还是适当写一点感想或笔记。复习古代文学主要还是看熟袁行霈那一套书,兼看骆玉明那套。袁行霈那套脉络很清晰,要掌握重点作品。先秦主要是知道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一般考选择题)、汉赋对应的名家名作、往后的唐、宋大家都要很熟,注重时代背景分析。元代比较少考(10年考了个《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但近年的反押题趋势看,还是要熟悉。明清两代关注重点名著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到最后背书的时候,基本上是拎出一个关键词,就得扯出一大堆东西来。我是把目录都撕下来了,看着目录,自己复述线索。再是外国文学,按往年来看,每年必考一道思潮的简答。但是17年考的是“莎士比亚悲剧对古希腊悲剧的独创性及对后世戏剧的影响”、“从鲁滨逊划界的行为看早期殖民小说中殖民者如何确立自我主导地位”。鲁滨逊那道题一开始也是一脸懵逼。后来我想起它是18世纪启蒙文学里面的,就把启蒙文学的几个点,着重从“搭建理性王国”这个点铺开。看完这两门课后,已经到暑假了!把文学理论过了一遍,第一遍真的很痛苦,看完一句话也不知道他讲了什么。因为这时候对文学的把握还是很模糊的。建议可以先看看刘安海那本文学理论、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学习怎样论述问题,有利于阅读与写作)。看完第一遍只是留个印象而已。(文学理论最好放在最后一科复习,)对了,要注意教材每一章节后面的思考题哦。虽然复习的战线是9个月,但是到了10月份才慢慢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前期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了,提醒大家真的要理解了再背诵。背诵的同时,看看练习册的习题是怎么论述的,要养成“讲问题”的思维。我选择的练习册:古代文学是齐鲁书社的《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现当代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外国文学是唐红梅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册》、文学理论也是崇文书局的《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册》最多人感到棘手的大概是“阅读与写作”吧。古代文论每年必考,推荐王运熙的中国文学史批评教程,平时拿个本子积累一下各种“范畴”的名句。比如“文品与人品”、“文学风格”、“真情”、“创作动机”等等,也可以积累西方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什么重要论题。写作的时候,例子古今中外结合都有,就会丰富很多。这一个步骤很重要,想知道详细的可以私聊。我还看了一本《文学文本解读》(王耀辉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这本书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几个部分,教你怎么分析文本。不过,17年写作题也与往年不同,没怎么用上这些方法。有一道题是讲“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这是两个比较大的点,我把它看做是文学有无社会功用的问题,不知道到最后是否能够切题。下面分复习阶段谈一下各阶段的状态。3-6月:打基础,这段时间大多数人其实都不在状态,无论是学校的课程还是别人的打扰。不过这段时间也是自己摸索学习的过程。你会觉得很迷茫,你在质疑自己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不对,你在比较别人的复习进度怎么样。其实到最后你才发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7-8月:查漏补缺,把所有参考书目都过一遍。(我前期看书比较杂,到九月份才完整地过完一遍)这个时间段完全是自己掌握了。能在学校的尽量在学校,能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而且在学校有学习的氛围。一定要明确好自己这阶段要完成什么任务,以便开学后更好进入状态。9-10月 一进入开学,时间飞速啊!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但是这个时间是最多人放弃考研的时候。因为秋招、考公什么的开始了。你会看到别人去实习获得多少多少经验感叹不已,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每天只会背书的傻逼。你会看到别人参与秋招很顺利地找到工作了,想到自己没考上又没工作经验的那个忧桑……这时候内心一定要强大!一定要想想自己考研的初衷是啥!如果这时候已经改变目标了,那放弃也未尝不是坏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一样的路。正是因为大家不一样,社会才那么多姿多彩嘛~11-12月 疯狂背书,尤其是背政治的状态。基本上每天4个小时在政治上。早上两个钟背大题:肖八、肖四、20天20题(其实到最后肖四是最牛逼的,不过也是概率和运气问题,16年肖四押中的题就比较少,所以平时多背一点,考试的时候就能多写一点);晚上就是一套选择题,练题感。我做选择题其实比较快,但考试的时候选择题比较难,我大概做了40分钟(平时都是20分钟)。考完之后也没敢对答案,不想面对。英语方面就是重温单词,做阅读以外的题。都是因为前期的单词基础打不好,到后期花费时间太多,做了很多无用功,淡淡的忧桑。专业课重点放阅读与写作(其实这部分应该在暑假中期就开始了,因为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到最后才开窍,颇有点临急抱佛脚,就显得很被动了。)其实这个阶段应该是狂背、各个科目融会贯通的阶段。最后注意,现在考研的题目越来越灵活,所以看书不要只局限于那几本参考书,可以多找几本同类型的文学史比较着来看,在图书馆文学类的书架多转转,常常会发现惊喜。平时也要多看期刊论文,关注目前学界的讨论热点。附上一些我看过的觉得比较好的书:(不一定都要看完,最重要是学会别人“讲问题”、解读文本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丁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孙玉石)《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周志雄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暂时先想到这些,待补充)【复试经验】因为我的初试排名还算比较稳,所以成绩一出来,我就着手准备复试了,所以免去了很多调剂的麻烦,这是值得庆幸的。大概用三天搜集了资料、制定了要完成的任务。但是暨大复试的竞争并不小于初试,高分被刷、低分逆袭,一切皆有可能。复试准备期间,我把三十年、当代文学又翻了一遍,还着重看了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等等。基本上是每一个专题都找一本专著来看,比如十七年文学经典性的问题、先锋小说的问题。这个阶段看得最多就是论文。唔,现在觉得复试面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你熟悉的作家作品,最好还能和其他相似的作家作品作对比。英语就问了我两个问题:你来自哪里?你喜欢电影吗?附上今年复试笔试题目(回忆版)一、论述题1.评论五四时期“人以群分”的现象及对文学史的影响。2.就具体作家作品谈,评价十七年文学短篇小说?3.谈谈你对“新世纪文学”的认识和评价?4.如果你是编剧,如何从小说过渡到电影?5.评议海外华文研究的热点二、文本赏析题(50分)赏析莫言《马的眼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莫言重新发的第一条微博内容)最后最后啰嗦几句鸡汤。在你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考研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最难的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彷徨、迷茫、犹豫、灰心的时刻,但是坚持到最后,总会有所收获。不开心的时候,写写日记,在文字中找点慰藉感。当然,这是作为一个侥幸成功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来讲的。有时候上天很残酷,或许你付出了很多,结果也有可能不尽人意,所以请大家慎重慎重再慎重。我的扣扣是叁叁舞芭艺舞酒艺贰贰,我自己也总结了“文学评论写作”的方法,有具体问题的都可以私聊。但是!我的经验只供参考,不是绝对的。另外,诸如“参考书目有哪些”、“历年真题”这些问题你们可以自己百度,考研的过程要学会搜集信息,这很重要。

想考文学类的研究生

皇帝又问
此下德也
这个问题很复杂啊,1、目前文学类研究生主要分为四种,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设计类,新闻传播类,毕业学位都是文学硕士、博士。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类即指第一类,就是我们传说中的中文系(文学院)。2、中文系具体专业一般分为: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各学校不一定都有这些专业,也的说法可能不同,但大多差不多。3、关于复习,各大学校一般有参考书,可以依书复习。还有可以根据学校里的名师进行复习,比如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国内目前第一流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丁帆院长的功劳,所以复习当然要多读其书了。

工科生想考文学类研究生,是否有可能

玫瑰城
东山
可能性不大,理论上肯定是没问题,但实际上可能会因为跨度太大(毕竟是跨门类),而在专业课方面受到限制,甚至即使初试以比较高的分数通过,也会在复试时被刷掉;而且中文系的就业情势本来就不好,因为中文专业号称是万金油专业,实际上是十不全专业,那个都能涉及一点,但是都不如专业的人更精一些。因为工作的技术含量低,上手快,人员的流动性大。所以中文的就业本身就是个问题,研究生也不要指望会好多少。除非你是北大中文毕业的。

文学类考研

京子
不拘于俗
考试科目是中国文学(包括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文学评论写作(包括理论知识和一篇写作)学校不一样考试内容也不一样 建议你去网上查查看我建议你还是问问你的老师,网上众说纷纭但都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