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从开始准备到考研的流程是怎样的

金丝猫
决绝之行
一、考研的流程:1、选定报考单位、报考专业和初试科目。这个不是规定的程序,但是是最重要的前提工作,只有这一项确定了,其他准备工作才有明确方向。2、网上报名与缴费。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中下旬。3、现场确认。根据报考点的公告,携带本人有效证件和规定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并采集个人电子照片。4、打印准考证。按照报考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5、初试。初试一般安排在12月份最后一个周末进行。6、复试、体检、资格复审。复试一般为次年的3-4月份。如果没有满足初试分数线,则需要自己关注调剂信息进行调剂。7、录取与通知书发放。录取结果在复试后一周内会公示,录取通知书一般在次年6月份发放。二、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都是笔试,一般考试科目为4门。复试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和英语听说测试。

请问一下如果考研从零开始,需要怎么准备???

虎面人
兼爱无私
考研准备,你现在大四吗? 如果考研可以从大三下开始准备,一方面选好学校和专业,另一方面自己准备资料和参考书籍开始慢慢看着,不过不急着背,一般专业书多看几遍就可以了。一般要用1年的时间准备,也有1年半或者半年的,但是太短和太长都不好,自己做好计划就行。英语要一直看,专业书要集中看不可断(从考之前的暑假开始,还要自己找你考的学校往年的真题和出题老师最近出的论文来看),政治可以集中在最后几个月看,不用死记硬背多看几遍自己就会写了。 关于学校和专业,如果更努力一点可以考好一点的大学或者专业好一点的,其实差不了多少,反正都要考,考985你之后还能好调剂一点。 当然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今后的发展什么的,综合考虑吧。 至于你想找人,可以上他们学校的BBS或者考研网有以前考过的联系下。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很谢谢

考研数学该怎么学习,我之前一点基础也没有,能学会么

诡打墙
大力士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数学是相当难的,我周围的很多同学常常跟我说不知道考数学怎么复习,因为太多了太难了。开始我也是不知所措,后来我想必须有个计划才行。于是我首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130分,对于我所报考的院校来说,这个分数说高并不高,因为之前我看过很多论坛的贴子,以前就有很多因为差一两分而被拒门外的。有了目标得有完整细致的计划才可以,我的自主性比较差,完全不适合随意的学习,如果没有计划或者任务去完成,我可能会一天两天甚至一周都静不下心来学习;但一旦计划制定了,我会完全按照执行,如果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学习目标,常常能使自己有成就感,也常常会增加学习的动力。所以对于自主性差的同学,建议跟我一样制定一个好的周到的考研数学复习计划,然后逼迫自己为了考研伟业努力依计划执行。我的计划也不完全是自己制定的,刚开始复习肯定不知道数学考什么,怎么考。我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咨询过很多师兄师姐,后来我让在中公考研工作的哥哥找他们研究数学的同事帮我做了一下计划,然后我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稍微做了点调整。大家也可以做参考。其实考研数学复习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得充分了解把握考试的要求和我们自身的学习规律,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解复习目标,规划复习内容,我想这样才可以出奇制胜,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来,数学肯定没有问题。 我们得首先知道考研数学学习阶梯划分是怎么样的:1. 基础阶段 夯实基础(6月以前)2. 强化阶段 熟悉题型(7月-9月)3. 提高阶段 综合提高(10月-11月)4. 模考阶段 考前模拟(12月-考试前) 其次是参考书目:1.数学考试大纲2.《高等数学》同济版:讲解比较细致,例题难度适中,涉及内容广泛,是现在高校中采用比较广泛的教材,配套的辅导教材也很多。3.《线性代数》同济版:轻薄短小,简明易懂,适合基础不好的学生。《线性代数》清华版:适合基础比较的学生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浙大版:基本的题型课后习题都有覆盖。5.历年真题6.常用辅导书:综合类辅导全书、习题集、模拟题 具体的考研数学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 夯实基础(6月以前)学习目标:根据考研数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复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大纲中要求的三基 ——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系统理解和掌握。完成从大学学习到考研备战的基础准备。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及相应的配套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由于教材的编写是环环相扣,易难递进的,所以建议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按照规律来复习,经过必要的重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视基础,长期积累;基础阶段重视纵向学习,夯实知识点。2、强化阶段 熟悉题型(7月-9月)学习目标: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基本知识点,全面构建理论知识体系,熟悉考试的基本命题方向,熟练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复习建议:大家本阶段首先要对基础知识的做两个方面的提升,一是针对考试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深入和细化;二是系统化的梳理,建立起总体的知识框架。除此之外,还需要总结考研数学各科命题方向、归纳基本题型、提炼核心的解题方法及思路,将基础阶段所学基本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上述两点正是我们强化阶段课程的主要内容,除了课程内容之外,对大家来说,更关键的是按照课程的指导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个阶段练习的质和量都同等重要。只有通过大量的做题,才能真正掌握核心的思想方法,为后续进一步提高做好准备。3、提高阶段 综合提高(10月-11月)学习目标:知识点串讲,梳理知识体系,针对核心题型及重难点精讲精练,重点提升大家综合解题能力。复习建议:这个阶段考试主要完成三件事:一是系统梳理知识体系,将强化阶段老师所讲的知识框架按照自己的理解还原出来,系统地把握主要考点;二是真题练习,对历年真题按照考点题型进行分类练习,归纳总结命题方向与规律,同时查找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考试要求的差距,针对性补强;三是错题整理,将前一个阶段的错题整理规律、重复练习,扫清知识体系中的盲点和丢分点。4、模考阶段 考前模拟(12月-考试前)学习目标:应考技巧训练,保持状态复习建议: 结合近十年真题和难度适中模拟题按照考试要求进行模考,保持做题手感,积累考场经验,同时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查漏补缺,为冲击高分做最后的努力。 以下是建议的学习时间:每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故建议大家将数学的复习时间安排在每天早上9:00-12:00(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但此时效果最好)

数学难度增加 怎样准备复试

火枪手
逮德下衰
面对严峻的考研形势2018考生应在初试后提前开始准备复试,2019考生应开始考研基础阶复习。2018考生复试准备工作:1.考什么:通常会是笔试+面试应该会有简单的英语方面的听力考试,另外就是你所考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了(专业课笔试通常100分,需要及格,通常不及格是没有面试资格的,这个要特别注意!),面试的时候会考察到你的英语口语,另外一个就是现场导师提问时间了(通常面试有200分,面试逆袭的例子不在少数)。(不同学校,略有不同,详细还要查询自己所考院校历年复试要求)2.多关注下院校的一些信息,或者询问已经考到该校的学长、学姐或者认识的人,最好在初试结束的时候开始着手复试(特别是跨专业考研的,毕竟复试中的专业课没学过),不要到了时间在准备那样就太赶了。3.怎么准备:首先你要对于自己的初试分数进行估分,确认下自己是否要准备复试,估分数看分数线,历年的分数线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学校的网站以及网上都可以查询到信息。4.其次就是要准备复试中的专业课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专业课+英语,专业课看具体学校的要求(通常会有复试专业课考试说明),大家在这方面最好多问问,切忌闭门造车,多查询一些历年信息和经验。5.再就是英语方面的考察。口语和听力是大家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很多童鞋在复试中由于口语而吃了很大的亏,希望大家多加练习,多听多说出来,到复试现场才会从容不迫。6.再者,也要很重要的就是给导师的印象问题。复试过程中要保持礼节行为,应该没有导师想和不礼貌的学员待在一起,再就是形象,整洁干净给人舒适清爽的感觉,不要太夸张太随便。7.最后教给大家一下复式技巧,大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结巴,尽量多展示出自己的优点来扬长避短,礼貌、谦虚、大方、自信,回答问题时候不要太带有攻击性的去评论某个问题。对于2019的考生,提前开始数学与英语的复习,借助寒假有大量时间开始基本的复习。对于考研数学主要是打基础,掌握考研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需要用的书为考研数学大纲、教材。复习要以大纲为指导,把大纲内的考试内容进行地毯式复习,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

考研应该如何准备?

迷幻屋
无怨无德
考研的资格并不一定得是当年的本科毕业生,还有其他的身份可以参加考研,不过需要相对应的条件。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打算考研应该如何做准备?

陈炽
菅井
作为一个刚刚考完研的学姐可以给你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历。刚开始的时候,在确定考哪个学校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考研准备工作,一开始就是先买了各种的学习资料,我的专业属于工学类的,所以主要包括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除此之外,我买了一些网课,每天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记笔记,记下其中老师讲的重要的知识点,然后还会在听完课后做大量的当天训练,因为我相信勤能补拙,所以,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能够勤加练习,总结错题,每天都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的练习。在前期学习阶段结束之后,我就开始了准备做每年的真题了,每天依旧坚持做大量的题目,在这些题目当中查漏补缺,找到自己薄弱的环节,之后在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直到能够牢牢地把握住每一个知识点,一定要做到能够熟能生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即使能够多掌握一些报考院校的招生信息,每一个院校都会有新生考研群,自己找到群之后就可以在群里面多问一些有关于自己报考专业的信息,群里都会有自己的师哥师姐们给我们解答问题的,所以,要是又不懂得问题直接问就好了,大家都还是挺互帮互助的。在最后的阶段,每年的政治话题都是很热门的,不过好在有很多种选择,类似于肖爷爷这些专家都会给我们最新的政治话题,所以只要照着背书就可以了,不过有的只靠死记硬背也是不可以的,也需要自己做一些准备,找到技巧记住知识点。最后冲刺阶段,在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情况下就需要自己厚积薄发了,再努努力,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不能放松,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考研数学怎么复习?

红苹果
哈哈哈
以数一为例,1、根据考研大纲要求,把高数、线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点全部掌握(这是一个贯穿考研全部过程的事情,因为记住了会忘记,忘记再记);2、做题强化:不要去做那些所谓的模拟题,直接做历年的考研真题,不要像做练习题随便写,准备专门的练习本,步骤详细写清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3、错题整理总结:遇到自己不懂或者容易出错的题目,及时整理-错题本,查缺补漏;4、考研数学的准备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时间允许,建议用一年的时间;第一遍详细准备(前三步),第二轮、第三轮专门查看错题、精题,以求巩固; 我10年考研的,数一,分享考研经历给你;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重数学基础,很多考生在考试过后都抱怨自己会出现一些粗等的错误,其实这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可能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一些考生在复习时过分追求难题,而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性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所以希望考生能调整好心态,不要浮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你可以搜索硕考网查找更多详细的复习指导,复习课本,最重要是注意定理的条件和证明定理的方法;要对课本里的例题回顾;选作课本课后的习题练手,会做得题一定要做快做好。在课本的基础上提高一步,通过读掌握考研的行情,这个工作最好到8月底结束。做真题,数学命题是连贯的,思绪是连续的。还要掌握有一些应试技巧,比如做题顺序建议为:填空、计算、选择、证明。

考研数学三如何快速提高!

十戒
梅拉妮
第一阶段 精选资料,直接上手  主要目标:  针对考研题型,深入理解,迅速突破。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精选复习资料,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刀刃上,如果准备充分,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复习模式:  考试大纲+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与《数学题型集萃与模拟试题》。  考试大纲+李永乐,范培华的《数学复习全书》。  有人说只要把陈文灯的书做上三遍,那考研肯定能顺利过关,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自己选择的资料彻彻底底地做上两遍甚至三遍。如果选择陈文灯的书,《数学题型集萃与模拟试题》可以适当使用,部分重点题型动手做,其余题型用看代做。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几点:  (1)考生不要进入误区,我们说看题,是要在对《数学复习指南》做过之后才使用的,在基础不好的时候就这么做很容易造成考试时眼高手低,大家切忌切忌。  (2)复习过程中如果考虑没有足够的时间作笔记整理,就直接把复习中的想法思路以及关于书上题目的扩展等问题直接列在书页边上,每一次的复习用不同的颜色,比如第一遍由于理解不深可以用铅笔,第二遍用蓝笔,后面可以用红笔等等。这样看来层次分明,看着自己做过的工作心里也会踏实不少。  (3)因为时间短,我们选择的资料少,这恰恰不是任务轻了而是更加重了,这就要求我们每做一道题都要深挖,用最少的习题去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和应对嬗变的考试。  (4)复习一定要重心后移,这是因为数学的考点,重点,难点大部分均在每本书的中间或最后几章,命制的综合题和大题也多数是在后面几章出现。而且后面的题目基本上都需要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因此复习后期可以从后向前复习,对前面的章节只熟悉知识结构,重点记忆和联系就可以了。第二阶段 针对真题,突破薄弱  主要目标:  练习答题规范,增加信心,练习掌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前面复习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  复习模式:  真题+袁荫棠和李永乐主编的《经典模拟400题》+《考研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这一阶段我们直接利用真题进行训练,锻炼良好的习惯。训练过程中实在不会的就结合答案和辅导书尽量解决,解决一道深挖一道,把思维过程写到独立的纸上。从早到晚地训练十年的真题,然后重点针对最近三年的真题,务必做到纯熟。《经典模拟400题》可以选择四五套进行练习就可以了,剩下的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使用。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1)我们说不会的就要回头查找解决,不是让你查完了做出来就完了,如果你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你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好,需要加强,不但这个知识点要争取一次解决掉,而且顺带的知识点都要好好解决。  (2)一遍又一遍地做题,大家不要变成体力劳动,更不要把题目背下来。前面之所以要把思维过程写在纸上就是要让真题发挥最大的作用,不断用空白的没有痕迹的真题刺激你的思维。这一遍做过去了,下一遍未必能都会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要试图记忆试题,而是深入掌握它的思路和知识点,这样,由于考研四门课,间接复习的话,三四天再回头做仍然能对你有强力的刺激作用。这一点考生务必明确。第三阶段 瞄准考试,调整状态  主要目标:  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到考前十天左右,一切的准备活动都要停下来,为心态让路,调整状态和作息规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原来书页的空白处总结的东西快速地恢复状态加深记忆,做这些工作对于增强你的自信心也很有好处。在此基础上,按照考试时间,去做那些原来已经做过的真题和模拟题(时间跨度比较远的),让自己保持手感。  这个阶段上尤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不要比较。不去和周围的人比较,他们的工作量很容易让你心态失衡。  (2)不要为名目繁多的广告搞乱了心态。由于这种复习的特点,考生最后很容易怀有一种投机心态,很容易为广告和押题所蛊惑。其实,我们的复习时间虽然短,不过我们每一步都争取做得很深入,最后的效果未必比别人差。

考研要怎么准备

福轻乎羽
伴雨行
一、院校选择建议选择院校时要遵循“跳一跳,够得着”原则。把目标定的太高,易做炮灰;目标定的太低,难免遗憾。建议有实力的同学报考985院校。985院校一般会提前录取(一般在国家线出来的前20天内),及早的知道自己是否名落孙山,对以后的调剂工作有很大帮助。而且,许多院校(据笔者了解,有暨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会留一部分名额给被985院校刷下来的学生。【注意】个别高校(北京大学等)对非211高校的学生有歧视现象。例如,安师大花津校区某辅导员曾三次报考北大,每次都进复试且成绩靠前,但每次都被耍,原因是“你是安师大毕业的”。二、时间安排合理的时间安排能使考研事半功倍。(一)整体时间安排。 我的时间安排总体是这样的。(见表1)。笔者感觉蛮合理的,可以借鉴。不多言。表1、整体安排时间英语政治专业课备注大三整学年无无通读专业课书1-2遍,并记笔记笔者跨专业,不是跨专业的不需要这么早准备。7月至8月英语阅读每天5-6篇(正确率45%-50%)无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泛读专业课书,补充笔记。9月至10月7日英语阅读每天5-6篇(正确率50%-60%)无读大纲5-7遍,笔记3-5遍。10月8日至11月20日做15年真题2遍(正确率65%左右)通读任汝芬序列一5-6遍,并做1600题(只做选择)看几本重点的专业课书,整理相关知识点,使自己对专业课知识有大体印象与轮廓。这段时间是教育实习期。这期间,研究生报名正式开始。11月21日至12月31日做阅读每天4篇(正确率70%左右),背雅思范文,并练笔。通读任汝芬序列三,对所有知识点有整体印象背大纲3遍,并偶尔看专业课书查缺补漏。背笔记4遍,并背整理的知识点专题。这段时间有毕业照相、研究生考试现场确认、缴费、采像等许多琐事。1月1日至1月13日做阅读每天4篇或模拟题,背雅思范文,并练笔。复习全部知识点3遍。并做肖秀荣4套模拟题。复习全部知识点3遍,查缺补漏,看笔记2遍与整理的专题5遍。临近考试,心态不好的学生易紧张、失眠、慌乱、看不下去书。1月14日至16日做一套简单的模拟题,热身。肖秀荣和任汝芬的4套题随便看看。这段时间笔者以玩愤怒的小鸟为主。1月17日考研初试开始(二)具体科目时间安排上午考政治和专业课那么上午就看专业课和政治(两者最好交换搭配来看),下午考英语就看英语。晚上可以看看专业课或英语作文,听听英语。这样可以培养考试感觉,在上午就对政治和专业课有感觉,下午就对英语有感觉。刚开始时肯定不适应,感觉下午做英语就是不爽等等,坚持一下,一两个月就适应了。下面是我的具体时间安排(部分),见表2。表2、具体时间安排时间…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3日…8:30-9:20…政治:毛概ch3专一:研究方法ch5政治:毛概ch6…9:20-10:10…专一:研究方法ch4政治:毛概ch4-5专一:研究方法ch6…14:30-15:20…英:《100篇》4篇专二:概论ch10-11英:《100篇》4篇…15:20-16:10…专二:概论ch8-9英:《100篇》4篇专二:概论ch12…19:00-20:20…雅思作文unit1雅思作文unit2雅思作文unit1-2…22:00-23:00…大纲:ch6-7大纲:ch7-8大纲:ch9…备注1、上(下)午的两门课要交换搭配看。2、笔者专业课考2门,故有专一与专二之分。3、笔者在20点多回寝室,如遇打牌,后面的看书就会取消或打完牌在寝室看。故22-23点安排的是看固定的某本书。(三)其他问题1、实习问题 实习时间较长(40天),实习所在学校不同,闲忙各异。所以要抓住7月-10月初这段最宝贵时间。实习后又有许多琐事乱心,心态不好的话,学习效率差。可以和学校指导老师说自己考研,让他安排少些事情,很多老师都会答应的。2、找工作问题12月有个校园招聘高峰,这一期间考研的学生最好不要为之所动,不要去找工作,专心考研是正事。有些同学担心如果此时不找工作,万一没考上,工作不也找不到了嘛。其实,这种想法是杞人忧天。第二年3月还会有一个招聘高峰,这一期招聘工资要比12月的高。三、各科备考1、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政治不要花太多的时间,每天1小时足矣。最好在上午看。推荐《任汝芬序列一》要看8遍以上,但不要去背他,只是看看有个印象就行。因为人大脑一天记忆的容量是一定的,对于政治这种不怎么需要背的东西记忆多了,其他的科目记的就会减少。熟读《序列一》这对做选择题有很大好处。看的遍数太少,影响选择题发挥。记住:一般,政治是靠选择题拉分而不是大题!到11月底,买本《任汝芬序列三》,此书的时政部分较权威,而且此书把所有考点做了整合,便于识记。要背的话就背这本书(很薄),足够了。到12月底,买本《肖秀荣最后4套题》,这本书预测大题很准,大题的考点基本都在上面,一定要好好背。对于其中的选择题的解析也要好好看(在网上下载视频)。选择题的细节问题要多多注意。在最初看政治时,可以买本《1600题》配合着做,哪家出的都行。但任汝芬的序列二答案有很多错误,请注意。【注意】政治不要报辅导班,报班是浪费时间。辅导班的预测什么的都是骗人的,所有考点都有,预测率当然是98%以上,但是没多大用。2011年,恩波的最后预测,一题都没考到。在我所知道的范围内,不报班的考的要比报班的高。可能是因为报班的同学对报班产生了依赖,反而不认真看书了。建议不要报班,浪费时间与钱财。政治一定不要过早地看,有些同学4、5月就开始了,这太早了。笔者一位好友6月就开始看政治,致使其看专业课的时间过少,最后专业课考的一塌糊涂。有些人12月才看政治,照样能考50分。2、科目二:外国语英语是考重点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最大障碍了,“考研就是考英语”这句话很有道理。笔者遇到很多考了高分(380以上)但因为英语不过线而被耍的童鞋。笔者认为,英语最主要的是抓住阅读(包括新题型50分)和作文(30分)。如果阅读能拿50*80%=40分,作文能拿6+14=20分,那么你的英语就不会低于60分。至于完型和翻译笔者不主张花太多时间。因为完型你不怎么训练,差不多能拿5、6分,你经过一两个月的训练,也只不过是7、8分,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提高2分,不值得。翻译也是一样。据说,北京地区翻译的平均分是2.5分。下面重点讲阅读和作文A、阅读(包括新题型)每天做5-6篇。只有长期、不间断的训练才能提高,若能练到看不懂也能做对的程度,就差不多了。每周选择固定的一天(如周三)不碰英语(这个时间一定不能选周六,因为考研是周六下午考英语),如果每天都学英语会产生抵触心理的,反而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刚开始可以做一些难度和真题差不多的阅读(如人大出版的200篇,张剑的阅读150篇),这时你的正确率可能很低,笔者是暑假做的,正确率整体50%左右,有时会一篇阅读全错。这都是正常现象。到9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就要去做真题了。有人主张真题要做3遍以上,笔者(15年真题)只做了2遍,正确率65%左右。12月后就不要再做较难的阅读了,应该以简单的阅读训练为主,培养信心,这时做星火的100篇就不错,笔者当时的正确率在80%左右。B、作文作文一定要去背优秀的范文,笔者刚开始买的新东方王江涛的作文,后来又在书店淘到新航道颜炜的《考官推荐IELTS必备范文32篇》,看到颜书后就感觉王书太狗屎、太垃圾了。颜书的语言很地道,王书的语言就像Chinglish一样。极力推荐颜书,此书带MP3,走路时或者看书疲倦时都可以听听,笔者一般是走路时听。12月笔者开始背诵《32篇》的范文,由于时间关系,仅选出20篇比较优秀又和社会热点结合紧密的范文背诵。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才行,马马虎虎的背一下没有什么效果的。笔者每天背一篇,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内容后再背下一篇。背完2篇就用一天再复习一下这两篇。另外,每天也要试着练练笔。感觉自己能写出来,其实要是真写在纸上的话是很难的,切忌眼高手低。12月初,笔者写大小作文要90分钟左右,还写的狗屎一样,基本就是半天整不出一个句子。背了20篇范文,练了十几次笔后,写文章就很流利了,笔者考研时英语大小作文一共用了40分钟,作文速度提高了,以致做完试卷还剩25分钟左右的时间。【注意】考A区高校的同学,作文一定不要去背所谓的模板,背模板的同学英语一定得不高分。尤其是考北京、上海、广东地区高校的同学更不能背模板,不然你会死的很惨(2篇作文加一起得分一般不会超过12分)。这些地区是最反模板的,阅卷老师一看是模板,就不往下读了,直接给低分。颜书就教你怎么不用模板写出地道漂亮的英语。很值得仔细研究的喔。3、专业课由于专业课有统考和非统考之分,笔者不加以多言。只建议童鞋们一定要不厌其烦的看指定的参考书,每本书至少要看7遍,背3遍。有大纲的童靴一定要背大纲达倒背如流的程度。安师大05心理的郭佳佳就把大纲背透了,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心理系。专业课最好能结合10年真题来看,分清重难点,多看重点。提示:最近考研命题有反猜题取向,建议诸位不要忽略小细节知识。专业课是拉分的重点项目,拉分主要是靠专业课。专业课考好了可以拉20分以上。另外,笔者给心理学专业同学一些建议:①一定要去背大纲,最好一字不落。②重点看普心和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最难,而且也越来越受重视,实验心理学最好结合测量一起看。③不要先做题再看书,要先看透书再去做题。做题要精,不要搞题海战术。四、分数线问题高校官方公布的分数线是许多学科的最低分数线,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在这个类别(如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是比较热门的或者是该校实力较强专业,那么这个官方公布的分数线难作能否进复试的参考。举例来说,假如你报考2010年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人大社会学属于法学类,而2010年法学类的复试线是350分,那么你要是只考370分的话,基本上没戏。因为社会学是人大王牌专业,2010年社会学专业被录取的最低分是386。(比公布的350分高了36分)。再举一例,我一好友,2011年报考上海交大的管理学,其官方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是350,他考了370,但是上交的老师直接告诉他,“你找别的学校调剂吧”。比公布的分数线高20分还不能被录取。这种现象在985学校最为常见。这一点,可以作为你选择院校时的一个参考。五、心态首先是要“静”,这个“静”指两个方面,一是心静,二是学习环境安静。心静要做到“闹场能笃学”,即使在喧闹的场地也能静心学习。不为外界所动,无物无我,人神合一。即:极其淡定!心情最好能是一潭死水,最多是微波粼粼。不要因丢个小东西等芝麻小事而心情不爽,以致不想看书。学习环境要安静。诸葛亮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笔者以前是不听歌看不下去书,为了考研笔者把听歌也戒了,刚开始很难受,时间长就戒掉了。大家都知道,听歌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再听歌分散掉一些,其他环境躁动分散掉一些,剩下在看书上的注意力就所剩无几啦,这样看书怎么会有效率呢?还有,许多人看书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试问,在这三四小时你有几小时是真正在看书的?成人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50分钟左右,这也是每节课会上50分钟的原因所在。所以说,人看书50分钟就要小小休息一下。其次,在自己不想看书时就去痛痛快快地玩。笔者基本上每星期都会打一下午乒乓球(建议每个星期最好能运动几次,增强体质),每晚都会打2小时左右的牌。室友都说是打牌浪费时间,笔者不这样认为。打牌不仅是消遣、是休息,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当然,不能天天都不想看书。 再次, 在没考试之前都不要考虑自己如果考不上怎么办。你还没考怎么就认为自己考不上呢!如果抱有这种想法去考研,那么,你做炮灰的可能性极大。认定了某个学校,就要为之奋斗。最后,考试时要足够淡定!笔者在考第二门专业课(满分150分)时,发现自己所看参考书中有的内容只有35分,而且这35分中还有10分我不会,居然有115分的考试内容没看过!但仍是淡定地按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做题。我没看过,估计别人也没看过。考完就担心自己这门难过线,最后成绩出来居然超线20多分。所以一定要淡定,紧张会影响自己的发挥!六、复试在无法保证初试一定能过关之前,不要去关心复试。在初试考完前去关心复试一般都是在浪费时间。考试前,最重要的是尽全力去夺取复试资格,而不是去关心复试考什么、怎么考、口语怎么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