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7年考研数学一真题及答案(全)

初音
神思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Thomas_Gable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试题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cosx,x0(1)若函数f(x)在x连续,则axb,x0(A)ab【答案】A【详解】由limx01.2(B)ab1.2(C)ab0.(D)ab2.11cosx1b,得ab.ax2a2(2)设函数fx可导,且f(x)f'(x)0则(A)f1f1.(C)(B)f1f1.(D)f1f1.f1f1.【答案】C【详解】f(x)f(x)[2f2(x)]0,从而f2(x)单调递增,f2(1)f2(1).22(3)函数f(x,y,z)xyz在点(1,2,0)处沿着向量n(1,2,2)的方向导数为(A)12.【答案】D(B)6.(C)4.(D)2.【详解】方向余弦cos122,fz2z,代入,coscos,偏导数fx2xy,fyx33cosfxcosfycosfz即可.(4)甲乙两人赛跑,计时开始时,甲在乙前方10(单位:m)处.图中,实线表示甲的速度曲线vv1(t)(单位:m/s),虚线表示乙的速度曲线vv2(t)(单位:m/s),三块阴影部分面积的

2019年考研数学二考试题完整版

殡之森
大话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文都教育2019考研数学二考试真题(完整版)来源:文都教育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x→0时,xtanx与xk同阶,求k(A.1B.2C.3D.42.yxsinx2cosxx()3,)的拐点坐标22A.2,22B.0,2C.,2D.(33,)223.下列反常积分收敛的是A.B.C.0xexdxxexdx20arctanxdx1x2xD.dx01x204.已知微分方程yaybycex的通解为y(C1C2x)ee,则a、b、c依次为xxA.1,0,1B.1,0,2C.2,1,3D.2,1,45.已知积分区域D{(x,y)xy2,I1x2y2dxdy,I2sinx2y2dxdy,I3(1cosx2y2)dxdy,试比较I1,I2,I3的大DDD小A.I3I2I1B.I1I2I3C.I2I1I3D.I2I3I16.已知f(x),g(x)二阶导数且在x=a处连续,请问f(x),g(x)相切于a且曲率相等是limxaf(x)g(x)0的什么条件?(xa)2A.充分非必要条件.B.充分必要条件.C.必要非充分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7.设A是四阶矩阵,A*是

2014年的考研数学难度如何

民也
力牧
2014年考研数学概率统计试题分析万学教育 海文考研 考研教学与研究中心 陈湘华2014年的考研初试已经落下帷幕,对考研数学真题的评点分析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考研数学三个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都有各自的特点,概率统计这个科目的考查特点又是什么呢?下面就今年考研数学中概率统计部分的试题做一下分析。从整体来看,今年的试题概率统计部分在数一、数三中的考试内容略有不同,7、14、22题是一致的,而数一的8、23较为新颖、计算量大,这完全符合考研大纲对数一、数三的不同要求。今年的概率统计试题整体看来难度适中,数一部分的计算量较大。实际上,概率统计部分重在计算,只有少数题目比较注重分析推理,这点我们万学教学海文考研的数学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一直强调。事实上,今年的概率统计命题人也是按这个思路命制考题的。我们来看看概率统计的三个解答题,即是数一、数三的22、23题。我们先看一下22题,这是一道与二维(混合型)随机变量有关的问题。此题中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是与相关的连续型随机变量,要求 的分布函数与期望。我们先用全概率公式求出的 分布函数(注意需要根据的 的取值分成三段),然后求出的 概率密度,利用公式求出 的期望。数三的23题是一道与二维离散型随机办理有关的问题,此题较为简单,只要根据相关系数的公式认真计算即可。数一的23题非常新颖,值得注意。它的第一问是概率问题,求(连续型)总体 的期望以及 的期望,直接用公式计算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题目条件给出的是 的分布函数而不是密度函数。第二问考查的是最大似然估计,需要正确地写出似然函数并按程序解答。第三问考查的估计量的一致性(相合性),这个知识点大纲是有要求的,但以往的真题(以考查无偏性居多)很少涉及。此问可以先用大数定律求出满足条件的 ,然后确认这个 是可行的。我们再来看看概率统计的几个选择、填空题。数一、数三的7题考查事件的概率计算,其中用到独立性;数一的8题考查期望与方差的计算,并且需要较为细致的分析; 数三的8题考查统计量的分布;数一、数三的14题考查统计量的数字特征。这几个题考查内容简单明确、覆盖面广,与解答题互为补充。从今年的概率统计部分的出题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概率统计试题的难度适中,但计算量较大。由于计算比较复杂,极易出现错误,考生因为紧张或者粗心大意而算错的可能性很大。在此,我们建议考生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打好基本功,并结合一些综合性的试题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计算熟练程度。

求考研英语一的网课

爱跳舞
其废起也
网课很多,中国大学mooc上陈正康的讲的比较妈,很详细,基础一般般的也可以接受

急求张宇2019年考研数学视频

壁观
灵府
去bilibili找吧,一堆一堆的更多追答找不到2019的数学18讲的视频追答你得买他的书才有配套视频看啊买了买了๐·°(৹˃̵﹏˂̵৹)°·๐都到了追答妥妥的,书上面有账号可以登录观看的,要是没有你找的视频,那就是还没录出来呢

2011年考研 工科B英语33 政治58数学99 总分318,我知道考的很差英语单科线过不了还有调剂的可能么?跪求

七仙女
人伦虽难
应该比较难了

考研都考那些科目?

大追求
斗地主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扩展资料考研英语分为考研英语一和考研英语二。考研数学分为考研数学一、考研数学二、考研数学三。其中工学门类中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20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须使用数学一。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

能侗然乎
莫不中音
在网上寻找具体的参考书上的答案是很难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还是自己多思考,不会的找同学询问 大家讨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初中历史自测试题  (总分: 99 分)  一、判断题。(共 6 分)  1. ( 1分)  距今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  ( )  --------------------------------------------------------------------------------  2. ( 1分)  燧人氏教人们钻木取火的传说是远古时代的一段真实的历史。  ( )  --------------------------------------------------------------------------------  3. ( 1分)  半坡人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 )  --------------------------------------------------------------------------------  4. ( 1分)  河姆渡原始居民会挖掘和使用水塘。  ( )  --------------------------------------------------------------------------------  5. ( 1分)  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 )  --------------------------------------------------------------------------------  6. ( 1分)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是距今170万年前,发源地是黄河流域。  ( )  --------------------------------------------------------------------------------  二、单选题。(共 30 分)  7. ( 2分)  茶叶成为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是在  [ ]  A.秦  B.隋  C.唐  D.宋  --------------------------------------------------------------------------------  8. ( 2分)  秦国打败赵军主力的战役是  [ ]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  --------------------------------------------------------------------------------  9. ( 2分)  势力发展到黄河流域并成为晋国称霸威胁的国家是  [ ]  A.楚国  B.吴国  C.越国  D.燕国  --------------------------------------------------------------------------------  10. ( 2分)  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  11. ( 2分)  秦朝的地方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  12. ( 2分)  不符合商朝历史的内容有  [ ]  A.公元前16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B.商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C.商统治者创制“炮烙之刑”镇压人民的反抗  D.至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制造的  --------------------------------------------------------------------------------  13. ( 2分)  唐太宗的统治特点是  [ ]  ①知人善任 ②善于历史总结教训 ③手段残忍 ④虚心纳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  14. ( 2分)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再分侯的实质是  [ ]  A.实行民族和解  B.发现和推荐人才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边疆地区  --------------------------------------------------------------------------------  15. ( 2分)  我国开始用纸书写和绘画不晚于  [ ]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唐朝  --------------------------------------------------------------------------------  16. ( 2分)  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C.各国的社会变革  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  17. ( 2分)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是  [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黄陶  --------------------------------------------------------------------------------  18. ( 2分)  唐朝前期,先后在西域设置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君主是  [ ]  ①唐太宗 ②唐高宗 ③武则天 ④唐玄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 ( 2分)  我国的纸张和造纸术传入天竺是在  [ ]  A.南北朝时  B.隋朝时  C.唐朝时  D.宋朝时  --------------------------------------------------------------------------------  20. ( 2分)  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  21. ( 2分)  曹操率兵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  三、多选题。(共 30 分)  22. ( 3分)  两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有  [ ]  A.司马迁 B.屈原  C.班固 D.班超  --------------------------------------------------------------------------------  23. ( 3分)  在下面的叙述中,符合《周髀算经》的有  [ ]  A.它说明我国早在3000年以前,就提出了勾股定理  B.书中记有“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C.比西方早700多年  D.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名著  --------------------------------------------------------------------------------  24. ( 3分)  西周初期,诸侯国国君对周王的义务是  [ ]  A.交纳租税  B.服从命令  C.把土地再分给平民、奴隶  D.派兵随天子作战  --------------------------------------------------------------------------------  25. ( 3分)  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  [ ]  A.《女史箴图》  B.《水经注》  C.《步辇图》  D.《洛神赋图》  --------------------------------------------------------------------------------  26. ( 3分)  以下关于西晋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司马炎篡夺了魏的政权建立了西晋  B.西晋统一后,对少数民族持镇压的政策  C.内迁的匈奴人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而灭亡了西晋  D.西晋时期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  --------------------------------------------------------------------------------  27. ( 3分)  属于孔子编订的古籍有  [ ]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  28. ( 3分)  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够最终取胜的原因是  [ ]  A.刘邦在兵力上占有优势  B.注意收揽民心  C.把关中作为根据地  D.能够重用人才  --------------------------------------------------------------------------------  29. ( 3分)  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的纸具有的特点是  [ ]  A.粗糙  B.又薄又软  C.纸面平整光滑  D.又厚又硬  --------------------------------------------------------------------------------  30. ( 3分)  以下内容不属于顾恺之绘画题材的是  [ ]  A.佛教故事  B.历史古迹  C.人物山水  D.风土人情  --------------------------------------------------------------------------------  31. ( 3分)  主张“无为”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  四、填空题。(共 33 分)  32. ( 1分)  东汉末年,________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  33. ( 1分)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  34. ( 2分)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_______,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______。  --------------------------------------------------------------------------------  35. ( 2分)  秦统一后,把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他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__的秦国铜钱。  --------------------------------------------------------------------------------  36. ( 2分)  我国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________万年,他们生活在今________省境内。  --------------------------------------------------------------------------------  37. ( 2分)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  --------------------------------------------------------------------------------  38. ( 2分)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______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______社会的形成时期。  --------------------------------------------------------------------------------  39. ( 2分)  _______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有“________”的美誉。  --------------------------------------------------------------------------------  40. ( 2分)  石窟里雕刻着数量惊人的大小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________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________的优点。  --------------------------------------------------------------------------------  41. ( 4分)  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东汉末年著名医生是______,他著有______。东汉末年著名民间医生______制成了“______”,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  42. ( 4分)  从公元前__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__年,秦王________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秦朝,定都________。  --------------------------------------------------------------------------------  43. ( 4分)  鲜卑族杰出首领于________年统一黄河流域,建立________政权,原定都于________,后迁都到________。  --------------------------------------------------------------------------------  44. ( 5分)  公元______年的淝水之战以______的胜利,______的失败而告终。淝水之战后,______统治瓦解,______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答案:一、判断题。(共 6 分)  1. ( 1分) T  2. ( 1分) F  3. ( 1分) T  4. ( 1分) F  5. ( 1分) F  6. ( 1分) F  二、单选题。(共 30 分)  7. ( 2分) C  8. ( 2分) B  9. ( 2分) A  10. ( 2分) B  11. ( 2分) B  12. ( 2分) A  13. ( 2分) C  14. ( 2分) C  15. ( 2分) A  16. ( 2分) D  17. ( 2分) A  18. ( 2分) B  19. ( 2分) C  20. ( 2分) B  21. ( 2分) C  三、多选题。(共 30 分)  22. ( 3分) AC  23. ( 3分) AB  24. ( 3分) BD  25. ( 3分) AD  26. ( 3分) AC  27. ( 3分) ABC  28. ( 3分) BCD  29. ( 3分) BC  30. ( 3分) BD  31. ( 3分) BC  四、填空题。(共 33 分)  32. ( 1分) 书法  33. ( 1分)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4. ( 2分) 水稻,粟  35. ( 2分) 小篆,圆形方孔  36. ( 2分) 170,云南  37. ( 2分) 曲辕犁,筒车  38. ( 2分) 475,封建  39. ( 2分) 东晋,天下第一行书  40. ( 2分) 秦汉,佛教艺术  41. ( 4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  42. ( 4分) 230,221,赢政,咸阳  43. ( 4分) 439,北魏,平城,洛阳  44. ( 5分) 383,东晋,前秦,前秦,北方

各位楼主谁知道哪里有200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谢谢

点对点
名闻不争
200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l-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2.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3.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A.布洛卡(P.Broca) 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 D.威尔尼克(C.Wernicke) 4.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A.色调、波长、照度 B色调、明度、照度 C.波长、明度、饱和度 D.色调、明度、饱和度 5.视觉感受野位于 A.外侧膝状体 B.额叶 C.视网膜 D.视觉皮层 6.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适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500 Hz以下 B.1 000-5 000 Hz C.5 000-l0 000 Hz D.10 000 Hz以上 7.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了知觉组织的 A.对称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 C.连续性原则 D.相似性原则 8.小张去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这种知觉的加工方式主要是 A.“全或无”加工 B.颉颃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自下而上的加工 9.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听 B.语义启动 C.双任务操作 D.视觉搜索 10.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呈U型变化 D.呈倒U型变化 11.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形象编码 12.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 B.启动效应 C.词优效应 D.近因效应 13.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A.概括性 B.可变通性 C.可操作性 D.稳定性 14.“音乐家必须去创作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6.强词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A.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 B.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17.卡特尔将基于先天禀赋、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有关、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 A.情绪智力 B.晶体智力 C.空间智力 D.流体智力 18.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A.性格特征 B.能力特征 C.气质特征 D.认知特征 19.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灵活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20.霍尔(G.S.Hall)提出的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是 A.白板说 B.复演说 C.进化说 D.成熟势力说 21.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的阶段是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潜伏期 D.性器期 22.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 A.第l~2周 B.第2~8周 C.第9~15周 D.第21~30周 23.安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A.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B.视觉偏爱法 C.陌生情境技术 D.照镜子法 2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可逆性 B.守恒性 C.形象性 D.互反性 25.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自主感 B.亲密感 C.勤奋感D.同一感 26.在间歇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 A.建立快,消退也快 B.建立快,消退慢 C.建立慢,消退快 D.建立慢,消退也慢 27.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的个体,倾向于选择 A最低难度的任务 B.中等难度的任务 C.最高难度的任务 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维度的是 A.内在性 B.普遍性 C.可控性 D.稳定性 29.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詹姆斯 D.桑代克 30.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于调节学习者内部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称为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力技能 D.运动技能 31.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目的说 B.认知同化说 C.认知发现说 D.认知接受说 32.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A.RTB>RTA>RTC B.RTC>RTB>RTA C.RTC>RTA>RTB D.RTB>RTC>RTA 33.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A.史蒂文斯 B.费希纳 C.韦伯 D.冯特 34.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增系列试验中,其阈限的下限值应取 A. 第一次非正到正的对应值 B.第一次非负到负的对应值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的对应值 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的对应值 35.托尔曼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 A.顿悟学习实验 B.位置学习实验 C.系列学习实验 D.对偶学习实验 36.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可推测 A.β增大,d’增大 B.β增大,d’不变 C.β增大,d’减小 D.两者均不变 37.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38.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象称为 A.颜色适应 B.颜色恒常 C.颜色对比 13.颜色混合 39.棒框仪通常用来研究的问题是 A.注意分配 B.手眼协调 c.知觉一动作学习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40.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观看恐怖电影,要求8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作是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41.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A.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 D.瑞文推理测验 42.下列量表中,具有绝对零点的是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4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l00.标准差是25,这组数据的变异系 数是 A.4% B.25% C.4 D.25 44.衡量测验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称为 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同质性信度 D.评分者信度 45.下列关于测量结果受测量误差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系统误差影响稳定性,不影响准确性 B.系统误差影响准确性,也影响稳定性 C.随机误差影响稳定性。不影响准确性 D.随机误差影响稳定性,也影响准确性 46.测验总分的分布呈负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 A.偏难 B.偏易 C.适中 D.无法判断 47.罗夏(H.Rorschach)墨迹测验属于 A.学业成就测验 B.能力倾向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力测验 48.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的设计采用了 A.排序技术 B.多选技术 C.迫选技术 D.投射技术 49. 临床观察到某人有抑郁倾向,能够帮助进一步诊断的测验是 A.MMPI B.MBTI C.EPQ D.CPI 50. 有一组数据:3,6,2,7,32,4,8,6.5。要描述这组数据的特征。 受极端数据值影响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 B.中数 C.四分位数 D.众数 51. 一项研究调查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对在公众场合吸烟的态度,结果如表所示。那么,性别与对待吸烟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A.0.12 B.0.32 C.0.48 D.0.54 态度 赞同 反对 性别 男 15 10 女 10 26 52.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成绩均为80,英语成绩为75。已知全班三科平均成绩都为65,语文标准差为10,数学标准差为l5,英语标准差为5。小明三科的成绩按照标准分 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A.语文、数学、英语 B.英语、数学、语文 C.英语、语文、数学 D.语文、英语、数学 53.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5,则Z值为一2.58的原始数据是 A.37.10 B.42.42 C.47.42 D.62.90 54.对于具有线性关系的两列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计算它们相关系数最恰当的公式是 55.在回归分析中,考察回归效果使用的指标是 A.内部一致性系数 B.决定系数 c.概化系数 D.列联系数 56.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运用某一能力倾向测验选拔了50名新员工。半年之后,发现其中有10人选拔不理想。那么,这个测验的预测效度是 A.0.20 B.0.25 C.0.75 D.0.80 57.在一个3×3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交互作用有 A.1个 B.3个 C.6个 D.9个 58.受测者在接受自陈式量表测试时,经常会出现 A.社会赞许效应 B.自我中心效应 C.极端分数效应 D.晕轮扩散效应 59.抽样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原则 B.标准化原则 C.概括化原则 D. 等距化原则 60.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概化理论 B.经典测验理论 C.层面理论 D.项目反应理论 61.在假设检验中,通常用来表示统计检验力(power of test)的是 A.1-α B.1-β C.α+β D.α-β 62.瑟斯顿提出的态度测量方法是 A.核检表法 B.等距量表法 C.语义差异法 D.累加量表法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 63~65题。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阁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63.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64.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A.霍桑效应 B.实验者效应 C.练习效应 D.安慰剂效应 65.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 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二、多项选择题: 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67.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 A.动力系统 B.平衡系统 C.调节系统 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 68.下列选项中,属于似动现象的有 A.火车的行驶 B.时针的转动 C.活动的电影画面 D.动感的霓虹灯广告 69.影响汉字理解的因素有 A.正字法规则 B.笔画数量 C.字形结构 D.语音 70.下列选项中,中老年人衰退比较明显的方面有 A.语义理解 B空间记忆 C.推理能力 D.知觉速度 71.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A.见贤思齐 B.望梅止渴 C.蜘蛛结网 D.谈虎色变 72.记忆实验研究中,材料呈现的方法有 A.全部呈现法 B.信号检测法 C.提示法 D.对偶联合法 73.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A.匹配法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法 D.ABBA法 74.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A.总体正态分布 B.各处理方差齐性 C.总体方差已知 D.各组样本容量相同 75.根据经典测量理论,常用的测验等值方法有 A.全距等值 B.等百分位等值 C.线性等值 D方差等值 三、简答题: 76-80小题。每小题l0分,共50分。 76. 简述短时记忆的含义与主要特点。 77.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78.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79.简述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80.简述测验标准化的含义及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 四、综合题: 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81.试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并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82.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言语发展过程的时候发现,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其言语发展的过程极为相似。具体表现为:大约l岁时,能说出被他人理解的词;2岁末能说出词组;4—5岁能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这表明,儿童在出生后的4~5年内即获得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试选用两种不同的言语获得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83.表l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究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查本研究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一 表 1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方法 平均分 讲授式 启发式 学生类型 学优生 48.17 51.50 49.83 学困生 45.67 68.67 57.17 平均分 46.92 60.08 53.50 表 2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教学方法 1 040.17 1 1 040.17 11.922 0.003 学生类型 322.67 1 322.67 3.698 0.068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580.17 1 580.17 6.649 0.018 误差 1 745.00 20 87.25 总和 3 688.00 23 实验设计二 表 3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方法 平均分 讲授式 启发式 学生类型 学优生 48.17 51.50 49.83 学困生 45.67 68.67 57.17 平均分 46.92 60.08 53.50 表 4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被试间效应 学生类型 322.67 1 322.67 0.422 0.151 误差(学生类型) 1 332.33 10 133.23 被试内效应 教学方法 1 040.17 1 1 040.17 25.206 0.001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580.17 1 580.17 14.059 0.004 误差 412.67 10 41.27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2008 年 )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5.C 6.A 7.D 8.C 9.A l0. B 11.C l2.D 13.C l4.C l5.A l6.B l7.D l8.A 19.B 20.B 21.D 22.B 23.C 24.C 25.D 26.D 27.B 28.B 29. A 30.B 31.C 32.D 33.A 34.D 35.B 36.B 37.B 38.C 39.D 40.C 41.D 42.D43.B 44.A 45.D 46.B 47.C 48.C49.A 50.A 51.B 52.C 53.A 54.D55.B 56.D 57.A 58 A 59.A 60.D61.B 62.B 63.A 64.C 65.B 二、多项选择题 66.ABCD 67.ACD 68.CD 69.ABCD 70.BCD71.ABD 72.ACD 73.BD 74.AB 75 BC 三、简答题 76.【答案要点】 (1)短时记忆是指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2)保持时间。保持的时间大约l分钟左右。 (3)编码方式。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 (4)容量。信息容量为7±2组块。 77.【答案要点】 (1)遗传是人格发展的生物前提。 (2)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 (3)童年期经验。 (4)学校教育。 (5)社会文化因素。 (6)自然物理条件。 (7)自我调控系统。 78.【答案要点】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中介。 (2)影响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变量是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可利用性,即认知结构中要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概括性、包容性更强的先前经验;稳定性,即认知结构中的先前经验必须被牢固地掌握;可辨别性,即认知结构中先前经验的各成分之间及其新旧经验之间能够清晰分辨。 79.【答案要点】 (1)区别: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不同的正态分布可能有不同的μ值和σ值,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因此不同。标准正态分布平均数μ=0,标准差σ=1.μ和σ都是固定值;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固定。 (2)联系:正态分布可以通过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具体方法是使用z=(X-μ)/σ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数。 80.【答案要点】 (1)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 (2)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 ①测验编制过程要标准化。在确定测验维度、题目编制、题目分析、测验信度和效度分析等方面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 ②测验实施过程要标准化。要统一指导语、统一步骤、统一时限。防止噪音和无关人员干扰等。 ③测验评分和解释要标准化。评分和解释要制定详细、统一的标准.并据此进行严格的评分和解释。 四、综合题 81.【答案要点】 (1)问题解决的策略分为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算法是在解决问题时的一套规则,能够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算子或途径,直到选择到有效方法解决问题。启发式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采取较少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启发策略主要有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策略、爬山法。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知识表征的方式、功能固着、定势、原型启发、动机与情绪状态、人格特征。(分别举例说明。) 82.【答案要点】 言语获得理论归结起来有三种(可任选两种做答): (1)习得(或经验)论:言语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强化说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的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 ②模仿说认为,儿童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语言的。 (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 (2)先天论: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①先天语言能力说认为,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知识)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 ②自然成熟说认为,生物遗传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最容易获得语言的时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 (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 (3)相互作用论:言语发展是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认知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认知结构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②社会相互作用论强调儿童与同伴或成人的交往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 (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 83.【答案要点】 (1)实验设计一为2 X2被试间设计,被试为24人。 实验设计二为2×2混合设计,其中,学生类型为被试问变量,教学方法为被试内变量。被试为l2人。 (2)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结果,能得到如下结论: ①教学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成绩显著高于讲授式; ②学生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 ③教学方法和学生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即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作用更大。 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相同。 (3)比较说明 ①比较而言,被试问设计的方案能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 ②虽然混合设计所需的被试量较少,且混合设计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能更好地控制来自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但当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时。则被试内实验设计无法适用。本实验如果将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则会产生累积效应或练习效应,因此。包含被试内设计在内的混合设计不能回答该研究所探讨的问题.选择被试间设计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