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数学三用哪本书复习好

混乱日
刻瓷匠
首先,建议你第一轮可以用你们上课用过的教材。 其次,如果要选择其他的教材,建议高等数学用同济版的,线性代数用同济版的或清华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用浙大版的。 另外,复习完课本,做完了课后习题,可以选择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数三)建议你仔细看过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书题型覆盖较好,介绍的方法也很全,然后结合“数学考试参考书”,时间够的话做一下“400题”,或者“预测100题”,想考高点分的话,再做一下“最后冲刺135”一起加油吧!~@~

请问考研高等数学三要考哪几本书?侧重哪本书?

程颢
恐惧岛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作了如下修订: (1)基于工学、经济学、管理学门类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数学统考试卷仍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和数学四。(2)数学一、二试卷高等数学部分,“一元函数积分学”考试要求的第6条中增加了“质心”内容。 (3)数学三、四试卷微积分部分,“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要求的第2条中增加了“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的要求。 (4)数学三试卷微积分部分,“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的考试内容中增加了“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内容。 (5)数学一、三试卷线性代数部分,“向量”考试要求第4条改为“4.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二次型”考试要求的第3条改为“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 (6)数学二试卷线性代数部分,“矩阵”考试要求的第1条增加“理解正交矩阵”,“向量”考试内容增加“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向量”考试要求增加“5.了解内积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考试要求的第2、第3条中“了解”改成“理解”。 (7)数学一试卷概率论部分,“三、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改为“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其考试内容中“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改为“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增加了“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的内容;考试要求第4条增加了“会求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的要求。 (8)数学一试卷数理统计部分,参数估计的考试要求中第4条“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改为“理解分区估计的概念”;假设检验的考试要求中第2条“了解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为差的假设检验”改为“掌握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9)对数学一、二、三、四试卷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的表述更进一步明确、规范和统一在考试内容部分只列出内容范围,而将有关内容的要求层次和应用这些内容可以解出的问题在考试要求部分列出。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请问考研数学三看哪几本书比较好,说明版本出版社

大忽悠
待公阅休
高等数学 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第六版上下册 线性代数 同济大学第五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浙大版 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编 模拟题 李永乐编著,400题等 真题 近20年 大纲解析及配套习题集 大纲在每年考前8,9月份会出,可以先参考去年的大纲先从基础开始 线看书 同济版的高等数学 然后做书上的习题 力求打好基础 然后是那些李永乐 陈文灯 之类高质量的练习题

考研数学三早期用张宇哪本书比较好

金印仇
那奈
本打算考研格证自学,但是一个人看书很不容易,到最后还是跟辅导班学的,是在gong\众\号课社上找的网课,现在知道了怎么规划学习,也知道哪些是重点了。

今年考研数学三都考那几本书啊?

得之也生
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与数理统计.微积分是高数的一部分,你可以根据大纲要求的部分复习,就是说数三并不是考所有你学的高数.建议你买本复习指南看看.这样就可以不用看教材了,复习指南都很全面. <复习指南>陈文灯的书比李永乐的拔高,适合基础好的同学,如果你基础一般,而且也不想得130以上,觉得李永乐的书更适合,同时弄一本历年真题。要注意的是,陈的书或李永乐的最好看2遍或以上,做题要动笔,不要只看不做,真题至少做3遍。然后就是做题,推荐李永乐的400题和135分,以及合工大的模拟卷子(我是在网上下的)。 注意不要只看数三的卷子和真题,可以看看数一和数二的相关内容,就是大纲要求一致的内容.因为有互相串题的现象。题贵精不贵多,要把以上都看透了,120不是问题.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安排好时间。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努力~~

考研考数3,请问教材要选哪几本

其言虽教
金银滩
一般推荐的教材的话,高数用同济第五版或者第六版,概率用浙大第三版,线性代数有推荐同济的有推荐清华的不过以我的经验还是用自己大学本科用的教材比较好,因为数学三对数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上述推荐的教材理论性都很强,应试的话还是要多做题,辅导书比较重要。另一方面,自己用过的书有当时学习的笔记或者记号,比较容易上手。教材:高数和线代是同济大学第五版,概率用浙江大学的三版!视频:2010年考研数学大纲深度解析及备考重点视频:考研大讲堂之考研数学导数部分考试重点及解题方法 视频:考研大讲堂之网校名师点评考研数学极限部分考试重点视频:考研大讲堂之考研数学考查重点与解题技巧 这些视频指导是免费的,你可以看看,对你考研数学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考研数学三比较好的复习用书有哪些

橘裕
神秘村
李永乐的复习大全,蔡子华的,还有陈文灯的。最好选两本。以一本为主,一本为辅。这样效果最好。因为好多类型题,他们讲解的方法是不同的,选择一个你理解的,简单的。其次是真题,这个无所谓,10年的。但是近五年的是重点。至少得反反复复四五遍。模拟题得做,但是没必要多。做的时候,主要是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自己,给自己模拟一个考试环境,否则做模拟题没意义的(一)课本方面:①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版 同济大学数学系 ②线性代数:清华大学出版社 居余马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浙大第4版 盛骤(二)辅导书:①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居余马:《线性代数学习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③李永乐:《2012年数学复习全书》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④李永乐:《2012数学历年试题解析》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⑤李永乐:《模拟400题》 行政出版社⑥李永乐:《基础660》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⑦2012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⑧2012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大纲解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⑨李永乐、李正元:《超越135分》和《最后五套卷》

考研数学是用哪一本教材?

不知太初
孙子
考研数学是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高数》。考研数学注意事项:1、明确自己是考数学几,因为考研数学按照专业的要求不同一共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这四种。种类不同,大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针对性的按照自己专业的要求去复习,不要以为考数学三的同学按照数学一的去复习肯定能提高成绩,或者以为复习了数学一的同学考数学三肯定是没问题的,有这种想法的同学是错误的。因为数学一、数学三它们考研题的特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数学复习来讲如果没有明确的范围去复习,只能是浪费自己时间和精力。确定考数几的方法可参照试卷分类及使用专业。2、考研数学复习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是一个什么水平,不要好高骛远,追求渺无目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数学复习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打牢知识基础,构建起知识体系,然后再去追求技巧以及方法。就如一座高楼大厦必定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刚刚计划考研的同学定要脚踏实地,把每一个目标定在近期,把每一个脚印落在实处。同时,每一个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计划,当每一次我们都能按照计划完成任务,我们就会有勇气,有力量,有信心,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3、要有一个有针对性的教材。教材选择首先要看所选用的是不是覆盖你要考试科目的所有知识点;其次要看教材中的题型是不是覆盖了所有知识点;最后要看教材中所有题型对应的题目是不是达到了考研要求题型的数量。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的教材。基础阶段以教科书为主。

求推荐几本考研数学得辅导书。

莱昂妮
带水云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所以参考资料也分为以下几类:数学一考研辅导资料2.数学二考研辅导资料3.数学三考研辅导资料扩展资料:考试技巧考研数学解答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及应用题等,综合性较强,但也有部分题目用初等解法就可作答。解答题解题思路灵活多样,答案有时并不唯一,这就要求同学们不仅会做题,更要能摸清命题人的考查意图,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解答。2.考研数学解答题不同题型,应对策略不同解答题之计算题应对策略:计算题考查重点不在于计算量和运算复杂度,而侧重于思路和方法,例如重积分、曲线曲面积分的计算、求级数的和函数等。除了保证运算的准确率,更重要的就是系统总结各类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以求遇到题目能选择最简便有效的解题思路,快速得出正确结果。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考前冲刺做题贵在“精”,选择命题合乎大纲要求、难度适宜的模拟题进行练习是效果最为立竿见影的。解答题之证明题应对策略:第一,对题目所给条件敏感。在熟悉基本定理、公式和结论的基础上,从题目条件出发初步确定证明的出发点和思路。第二,善于发掘结论与题目条件之间的关系。例如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等式或不等式,从结论式出发即可确定构造的辅助函数,从而解决证明的关键问题。解答题之应用题应对策略:重点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从题目条件出发,明确题目要解决的目标。第二,确立题目所给条件与需要解决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将这种关系整合到数学模型中(对于图形问题要特别注意原点及坐标系的选取),这也是解题最为重要的环节。第三,根据第二步建立的数学模型的类别,寻找相应的解题方法,则问题可迎刃而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考研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