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跨专业考研历史学一般要提前多久准备呀?

风行者
常卒乎阴
学里的学习要看个人的发展方向,如果想年年拿奖学金的话,就要把每一门都要学好,这里所谓的学好就是把书上的东西记住老师讲的背到,考试一定能考高分;如果想真的学点实质上的东西,那么在学习上就要有选择性,先确定自己的专业要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个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关键性的课程有哪些,主攻这些课程,其他的课程能

考研历史研究生值不值?

乃愤吾心
路之缘
作为大四的历史学学生,我申请了传媒专业的master,四年的专业积淀一朝舍弃,周围朋友亲人一阵唏嘘。四年前,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历史学专业,我很感谢父母对于我兴趣的支持,也像高票回答中人大学姐说的,历史学是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的。我虽不是什么富二代,但至少不用为生计操心,爸爸四年前曾说:你这个冷门专业,就不了业,就回来和我啃黄瓜吧。我嘿嘿一笑,黄瓜都比妈妈做的饭好吃。而你,由众人眼中前途无量的热门专业想来就读板凳坐的十年还一定能热的冷门历史学专业,我很佩服的勇气和胆量。要知道,转专业这件事本身就很难!至少90%的同龄人是想做而不敢做的!但是,在你下定决心就读之前,有几个问题是必须明晰的。如果你只是为了延缓就业压力,那就不要读研了。请原谅我直接,从你的问题来看,你读研的目标是不甚明确的,也就是你读研的原始动机不纯——不是为了完善学术结构,进一步深造而去读研的,而读研一费时间,二费金钱,加上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也不甚乐观,因此,如果你是为了混个文凭,解决就业的话,建议你不要念。真的,随着年龄增长,我觉得时间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很宝贵,回头看看,年龄真的是个宝。但是,如果你真心学习,为了自我增殖,想搞学术的话,我认为汉语言类的研究生还是不错的,因为我觉得历史类研究生的学习成果见效慢,变现周期较长,不如汉语言类的,真是退可攻进可守。追答求采纳

我该考历史学研究生吗?

不亦远乎
反以相天
首先,你要明白你的目的是什么。考研,还是就业?的确,历史系的学生从十年前就很难就业。我告诫你,如果你读研究生就是为了就业的话,那不如现在就开始找工作,磨练自己,多多补充学习一些有益于做好工作的技能或处世之道。第二,如果你要读研,那么有三点务必记住:考名校;读博士;名导师。我十年前进入历史系,所在学校位列十大名校,历史系也是国家一级学科。看到有位朋友告诉你可以留校,知道是位好心而不了解历史专业的朋友。我的学校历史系博士也是已经不要的了,只引进人才。我家山东,即使是烟台师范,枣庄学院这样的学校,早在五年前招聘历史系教师就只要博士了。1.学校要二流以上,历史系专业的实力要在一流。十大名校以外,北师大,陕西师范,华东师范,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历史系都还可以。2.要读研究生,就要打算一气读完博士。你要明白每晚一年,都要多出多少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浪推前浪,毕业的人如果不加紧学习都是在贬值的。如果你读了硕士,那么充其量去一些还可以的高中学校。十大名校读完历史系博士,起码还有把握回你现在所在的学校任教。你要记得,等你读完,又是五年时间。3.找一个好的导师。要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人脉。很多博士能不能留校,主要就是看从一开始是否选对了导师。一个超强的导师,可以逼得整个历史系让步。这在我的学校历史系是有先例的。当然,这位老师也是史学界公认的新四大导师之一。所谓新,是对应民国四大导师而言的。我系幸运,当年得其一,今又得其一。第三,历史系整体就业趋势大致三种: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其他。我的同学里,本科出来做外贸的,档案的,考公务员的,做什么的都有。研究生好一些的也就是做了沿海地区的中学教师。读博士的,就业形势也极其不乐观。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一、就业,学技能。当然你就很少有机会能直接用到专业知识。二、读研读博士。然后去大学做老师。我要提醒你,一些学校的文史专业研究生已经改两年了,两年能读完,何必读三年呢。加油!!!↖(^ω^)↗应该是位师弟吧!!历史系给你的东西是潜移默化的。

历史专业考研

传染
慕尼黑
随着07年出台的历史学的考研改革,历史学也慢慢的被重视起来,尤其是重点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也成为了学子投报的热点。然而目前不是很多同学对历史学有清晰的认识。海文信息中心为了方便广大学子的报考,为历史学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历史学专业大致可以分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等专业。  然而历史学研究方向也十分广阔,大致可分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易学文化,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上古史,明清史,中国古代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中华典籍与文化,专题文献,文物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历史学前十名院校排名1、南京大学2、北京大学3、北京师范大学4、复旦大学5、南开大学 6、四川大学7、东北师范大学8、华中师范大学9、山东大学 1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细分:1、晚清史:研究对象包括整个清朝历史,以晚清为重点。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它的统治,在时间上跨越了学术界一般意义上的古代和近代,这就决定了它在继承历代王朝大量遗产的同时,又带有不同于前代的许多特征。了解今日之中国,必须探寻它在近代的足迹,探寻近代的足迹,不能不追溯清朝的历程。这正是清朝史有别于任何王朝史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始终重视清朝史研究的基本原因。以往国内清史研究,或侧重前期,或侧重后期,在研究重点和成果方面缺乏应有的衔接,有鉴于此,本专业将把清代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2、中华民国史:所谓中华民国史,也就是1912-1949年的中国历史,这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直接相连的一个历史时期。其内容包括这一段历史中的各个方面,着重研究这一时期产生的新问题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如政治上的国共斗争、中央与地方权利关系、争取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的进程;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化、工业化、全球化状况;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问题;社会结构的改变和重构问题。从整体和全球的视野对民国的整个历史和重要问题进行考察和研究。3、中国近代政治史:侧重研究1912-1949年中华民国政治史,尤其关注下列专题:民国政治制度的表达与实践;政党的组织形态与政治运作;政党的社会动员与社会控制;帝治、绅治与党治、军治的递嬗演变;中国革命的政治与社会学分析;政治转型与社会分析;政治权力在地方与基层的运作形态。4、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借鉴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多重视角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性研究,研究对象以近代中国的经济变迁为主,探索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生活等社会史范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在具体研究上,主要侧重区域社会经济史和比较研究。5、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本学科研究方向是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风俗、教育、宗教、大众文化、报刊影视、民众观念、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史内容。主要研究在中国近代一百余年间,伴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动,在政治经济变革及社会近代化转型的背景下,民众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诸方面的变化,以及与精英文化的互动关系,从中探索中国走上独特近代化道路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源。6、中国近代思想史: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近代中国是中西思想、文化碰撞、冲突、影响、融合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近代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思潮,彼此争论,互相激荡。因此,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近代哲学、社会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及各种学术思想。但作为历史学的思想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更注重思想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具体研究上,侧重以宏观视野进行具体的人物思想或某一思想研究。7、中国近代社会史:借鉴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有别于传统史学的研究范式,以自下而上的视角和注重总体史研究的特征(即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性研究),来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其研究对象既包括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生活等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课题,也包括从社会史的角度来研究以往属于政治史、经济史乃至思想文化史等研究范畴的课题。在具体研究上,主要侧重以总体史、综合史的视野,来从事区域社会史研究或个案研究。8、近代中外关系史:主要研究近代中葡关系史。近代中葡关系史与古代中葡关系史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近代中外关系史亦有所区别,主要原因就是,自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澳门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特区”的存在。因此,研究近代中葡关系,首先必须了解古代中葡关系及澳门历史,掌握近代中西关系的发展和演变,明确区分澳门与香港之间存在的不同性质,甚至要比较熟悉葡萄牙与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曾经遭受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国家之间关系的历史。因此,在研究近代中葡关系史的过程中,要把近代中葡关系史作为中外关系史研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课题进行研究。9、清史:以清代政治制度、中外关系为切入点,研究清史,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特点及其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的遇到的问题。政治制度包括:法规政令、国家机构、官制吏治、满汉关系等等;中外关系包括与周边国家、西方国家的关系(国家交往及民间贸易)等等。在具体研究上,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注重经济关系变化的重要作用,重视档案资料、契约文书,从事个案研究。10、金元史: 金、元时期(12—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历史阶段,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结束了几个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加强了各民族的多方面的联系,而且基本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因而,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金、元史研究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一方面,与它相关的资料,除中国(包括汉文、蒙文、女真文、藏文、维吾尔文等)之外,还遗存有大量域外的波斯文、阿拉伯文、俄文、法文、意大利文等资料;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它不断关注和研究。因此,金、元史的研究一直在国际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也是跨专业考历史的,今年研究生毕业,我的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首先要英语,政治过关,不过历史类英语要求较低,考三十八分到四十分就够了,如果考985的,四十五分以上就够了,所以你不必太担心。历史学属于统考,但内容庞杂,如果漫无目的,就会感觉无所适从。专业课复习如果时间宽裕,找历史专业的学生借课本,大体把课本过一遍,对考试整体有个把握,如果没时间,有仝晰纲主编的《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虽然体系不太好,但对跨专业的学生来说,打基础还是蛮不错的,如果熟记,考高分没问题,还需强调的是,你要锻炼答大题的能力,同样的答案,不同的人回答出来,分数是不同的,如果字写的漂亮写,工整些,那就更好了。你可以把统考的几年真题拿来看看,(这个网上会有),前几年考过的重要知识一般是不会重复出现的,尤其是大题,复习时可简略,以古代史为例:大一统的朝代考的比较多,按此复习,考过的重复率小,这样重点显而易见。世界近现代史,要把握资本主义国家是怎么样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提炼出他们之间共同的原因。中国近现代史要把握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脉络,以及新的思潮。世界古代史把握古希腊、古罗马,以及阿拉伯等重要帝国的各种文化,经济政策。把这些重要的部分做成笔记,经常翻阅。最后希望你耐的住寂寞,好好复习,有人说研究生不好找工作,都是乱说,付出会有回报的。

历史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出而见客
流光其声
您好,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 教育部统一命题(考古专业 学校单独命题)历史学考的科目有 英语 政治(各100分) 历史学基础(300分)历史学基础包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当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还有史学史 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内容教育部目前没有指定教材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辅导班更具自己经验列出来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传说中的11本 1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2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3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4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5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6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7 《中国古代史》(上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8 《中国古代史》(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9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10《中国现代史》(上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11《中国现代史》(下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一个是是北师大的版本( 淘宝书店或者三人行 博仁等考研辅导机构都有卖)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 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比较而言 北师大好一点 编的比较新 适合跨专业备考辅导书:《 历史学考研辅导 》仝晰纲主编 可以去网上搜搜 名词解释有仝晰纲的也有 考研论坛 历史学版主 长孙博的《历史学名词解释》 都可以去当当 卓越之类的书城去看看 齐鲁出版社 仝晰纲主编的的 《历年历史学考研真题集》 题目是做不完的 没事要做研究真题 看老师的出题思路 总结以后 这样再去看书 效果会好一些!!如果是选择用北师大的教材 北师大出版社自己出了一套辅导书 包括《历史学基础》 模拟题 模拟真题 三本 可以去买 北师大教材必备辅导书买教材的话的话 一 淘宝 有买全套的 二 博仁 三人行 勤思统考专业辅导机构 他们也代购书籍 都是75折 还蛮便宜 当当就不要去了 版本凑不齐 也贵历史学因为是统考 所以学校可以晚点去确定总的来说 历史学考研并不是特别难 但是北京上海之类的院校还是比较难进 特别是对跨考 基础不怎么样的学生而言 像北京的学校英语基本上都要求上50 或者55 报考人数也很多历史学就业不怎么样 特别是对本科出身不好 不是师范类的学生而言 毕业后想去做老师或者历史学相关专业 比较困难 建议去 考研论坛 历史学板块 多去逛逛!!!,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关于考研历史专业的几个疑问?

蛮银
请循其本
历史是全国统考,内容都一样各地都有报名点、考点历史考研要看十几本,这还不够,还要有一本基础知识复试线不一定,专业课最低180,政治英语要50英语口语要看各个学校的要求考不考名校要看楼主的意愿了考试科目:最好考自主命题的名校,参考书可以到目标学校研究生院网站找到书目。考试地点:除了本学校,各学校在很多城市设有考点。分数线每年都不同的,自己网上可以查。不是名校念了研究生也没什么大用。

我想考历史学的研究生不懂就业前景怎么样啊

玻璃湖
由馀
不好就业,对进公司没什么用,进研究机构(要博士),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有专门的图书馆、文博、档案管理专业),事业单位,公务员(要考试,还只能考不限和专门招历史的,基本无望,有的还要户口限制),所以要想利用这个文凭主要出路是去中学(高校老师要博士,辅导员也没戏,一般都要求党员、班干部经历和行政管理,心理学专业)。去中学的话:大城市也基本没戏,如上海,不是上海户口基本连报名的资格都没,而且历史老师招的特别少,供给和需求不一致。要去中西部的话,只要你能接受就行,不过三年后,你的心态可能就变了,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不是文化与金钱冲突,而是金钱是文化的基础,没有金钱文化什么也不是。我现在是看清了,慎重考虑吧!

历史学专业考研常识有哪些

其废起也
2016年历史学考研必备小知识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近几年的变化1.2007年以前全国自主命题,就是说全国所有招收历史学研究生学校历史学专业为各学校自主命题;2.2007年-2012年全国统考,教育部对历史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进行改革,从2007年开始,全国历史学考研为统考,就是说专业课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除了历史专业统考外,还有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3.2013年至今统考与自主命题并存,自2013年开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纷纷考研历史学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截止目前全国共有80所院校自主命题了。但是,仍有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50多所院校统考。所以,同学们在备考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第一步要做就是先选择院校类型,是考历史学统考院校还是历史学自主命题院校,这两种类型的考试有很大的区别。二、2016年历史学考研全流程1.2014年9-12月收集历史学考研信息,并开始准备专业课复习;2.2015年3、4月份,关注各院校的分数线及复试;考研历史学分数线:自主划线高校(全国34所,自主划线与自主命题不是一个概念)一般是3月上、中旬,国家线一般是3月中下旬教育部公布;3.2015年7、8、9月份关注2014年各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报考条件、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每年博仁教育都会为各学员做报考院校指导);4.2015年8、9月份关注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5.2015年9月份关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这个招生简章会公布2网上报名时间、现场确认时间、准考证打印时间、初试时间等);6.2015年10月份历史学考研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http://yz.chsi.com.cn/;第一阶段(应届本科生预报,2015年9月26日—29日9:00-22:00)第二阶段(全国网上报名,2015年10月10日—31日9:00-22:00)7.2015年11月现场确认:到报考点确认。8.2015年12月底至次年1月初打印准考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打印准考证;9.2016年1月初试;10.2016年2、3月份查分;11.公布分数线:自主划线高校一般是3月中旬,国家线一般是3月中下旬教育部公布。12.2016年3、4月份复试、调剂: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你所报考院校的网站;调剂:如果没有达到报考的分数线,但必须达到所在区的分数线、可以调剂到其它学校。13.2016年5月份政审,提档:拟录取的考生需要向报考院校提交个人档案;14.2016年6、7月份招生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15.2016年9月份入学;三、如何查找历史学考研信息,查找渠道有哪些呢?1.在搜索引擎查找,但是要注意辨别真伪;2.到报考院校的研究生网站查找;3.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找;4.咨询专业的历史学考研机构;四、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籍1.传说中的11本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上册)》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李时岳著,中华书局《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王桧林、郭大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王桧林、郭大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六卷本)3《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北师大9本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史《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如果你是跨专业,你就应该在专业课上多下功夫 历史是全国统考,全国一张卷子很多跨的,基本功都不行,跨考失败了山东人民出版社 仝晰纲的 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以这个为蓝本,然后多看看相关的 专业课书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李侃 中国近代史王桧林 中国近代史齐世荣 世界史 (六卷本)这么多就肯定没问题了,但时间很紧张了。还有政治,英语呢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研历史专业的具体复习资料有哪些??

故万物备
爱之潮
在你准备考历史专业前,首先你要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历史的研究生,如果认为只是比较简单而去考的话,我建议你不要考,就算考上去也只是浪费你读研究生的三年时间。跨专业的同学也要懂一点历史学的基础,你必须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我老师带了几个跨专业而考历史的研究生,结果那些人就连看古文书的耐心都没有,根本不能去做历史研究。他们纯粹就是想拿个研究生毕业证,可是考上了历史的研究生,他们的工作也并非那么好找。所以建议你先想清楚一下,免得后悔。如果你真的准备考的话,我仅向你提供2009年考研的资料,毕竟2010年考研的大纲还没有出来。历史专业考研分中国史(上古-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1991年)两大范围。其中: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试卷题型结构:(总分300)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考试书目我不知道,但是我听我同学说我们现在本科历史专业上课的书目就是考研的书目,我不知道是不是,不敢确定,所以要等以后问清楚才能告诉你。在历史考研中,政治和英语都是100分。历史考研的人中,跨专业考的都是那些英语比较厉害的同学,但是考上去比较后悔的也是那一些人。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先想清楚在考。在51开始准备完全有充足的时间,所以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