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是像高考那样先出分数再报学校还是先报志愿再知道分数

莫迪斯
先报考想去的学校和专业再参加考试的,不过报名有多次,如果还拿不准想去哪个学校,可以在之前的预报名用多个邮箱报考多个学校和专业,等到最后一次确认的时候再决定要考哪个学校(最后确认只能是一个学一个学校和一个专业哦),望采纳

专硕报考是先报学校还是先考试

啤酒节
被掩埋
1、考研不是先考试,而是先报考哪个学校,因为专业课一般是报考学校自主命题和改卷,不同学校的专业课试题是不同的,所以要先确定报考学校。2、每个考生考研只能填报一个报考单位的一个专业。不能同时报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因为初试科目和要求都不同。3、如果考研没有达到报考学校报考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但上了国家线,可以调剂到校内其他相近的一志愿考生上线不足的专业,还可以自己重新填报2个调剂志愿,如果学校接受调剂并且考核合格则可以被其他学校录取。文都网校考研希望能帮到你。

报考研究生是先有分数后报学校还是先报学校后考试?

平次
以忠
是这样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先需要报名选定学校和报考专业 再进行考试的具体来说 是每年10月份的网络报名 和 11月份的现场报名 10月份的网络报名是在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上进行报名 报名的时候需要记住你的网络报名号 在11月份现场报名的时候 要带上你的网络报名号 和 身份证原件 (如果你已经毕业了 需要带上毕业证原件 没毕业的话 需要带你的学生证原件)还有150RMB的报名费专业方面是这样的 你在网络报名的时候要选择好一个学校 并且要选好其中的一个专业的 一个研究方向 (指能选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报名完之后 12月的中旬左右就会发下准考证 寄送准考证的地址就是 你在 网络报名时 填写的 联系地址(如果你是在本校的话 当然就可以自己去招生办拿)然后就是1月份的考试 考试时间大概是每年春节前2个星期左右祝你好运先报学校的专业,然后根据你选的专业考试的时候专业课科目不一样,考试成绩出来后称之为初试成绩,这个成绩达标后就可以参加复试,复试通过就会被录取了

【关于考研】考研是先报学校还是先考试

不能说
桂心
考研是先报考学校,然后考试。选择学校需要注意的方面:一、首先,确定报考专业因为报考专业会直接影响报考的学校的选择。在这温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对本专业彻底失望或失去兴趣,或者觉得本科的专业没前途,最好不要随意跨专业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跨专业报考,就是报考相近的专业。比如,学会计学、或学经济学的报考金融专业;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子信息工程的,报考自动化专业等,这些专业相近,专业课上有交叉重叠,跨专业难度相对小一些。二、其次,确定报考学校档次根据自己的实力,综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切忌盲目。比如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建议报考211工程或普通的985大学,报考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这种风险很大,一来竞争太激烈,二来这些学校部分老师可能会对第一学历有要求。比如是211工程或985的大学,同等条件下,建议首选本校,或者选择比自己学校稍高层次的大学,专业上水平更高,就业前景更好的大学。三、最后,确定报考城市。大学是具有城市属性,城市经济越发达,大学也会随之跟着快速发展。这在我国大学历史上已经有许多案例,典型的如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地理位置不佳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85大学。建议城市选择上,决定以后在哪工作,就选择在当地或周边的大学。同等条件下,优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北上广等大城市。扩展资料: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考研是先报学校还是先考试呢

耻也
安乐乡
考研是先报学校再考试。而且必须要明确选择报考单位,报考专业和初试科目。没有过该校的初试分数线或者复试没有通过,可以选择调剂其他高校。部分学校需要先选专业、选导师,注意看所报学校的招生简章,该学校对考试报名填表是否有所要求的,然后参加初试,初试成绩公布之后,根据分数高低按录取比例通知复试,复试合格才能就读。扩展资料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网上报名后,考生本人需对所填报信息仔细核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考研究生,先出成绩再报学校,还是先报学校再考试?

翅膀花
军曹
报考学校然后再考试。再报名的时候就需要把你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方向填上。具体考试就会有通知了。不过,在全国统考之后,如果你的成绩和你报考的学校不太合适,你也可以选择调剂。报考时有第一二志愿(大概是这样的~~呵呵~~)不过具体内容的话,你可以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询。这是网址:http://yz.chsi.com.cn/我也要考研,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哦!呵呵~~

关于考研复试,想问一下,如果考研成绩过了报考学校的复试分数线,那么是不是就一定能参加复试了啊?

三月聚粮
伊苏
  第一,只要过线了就能进入复试。其实不然,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只有过线了才能进入复试。我们知道,考研复试分数线分为单科线和总分线,这是大家进入复试的最低要求。而且单科、总分必须同时过线。单科过线,总分不过,不行;单科不过,总分过线,也不行。  而考研复试有一项很重要的操作原则——就是差额淘汰制。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差额淘汰比例为1:1.2,生源充足的院校专业可适当提高该比例。这一原则意味着什么呢?它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一,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通常是超出院校专业的招生人数的;第二,超出数量会限制在一定区间之内。  因为有这么一项操作原则,所以国家公布的考研复试分数线并不等于实际复试分数线。通常实际复试分数线会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国家公布的考研复试分数线。它会由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差额淘汰比例综合决定。比如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硕士,国家线为155分。但该专业当年报考人数为879人,招生人数为171人,复试差额淘汰比例为1:1.2。学校最终确定允许198人参加复试,再从中录取171人。这时候学校就会按照初试成绩从高往低排名,实际复试分数线就是排名第198位那位考生的初试成绩,该考生叫邓旭翰,初试成绩211分。与155分的国家线相差56分,也就是说即使你初试考了210分,超过国家线55分,你也没有资格参加复试。那么如何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入围复试呢?其实很简单,当初试成绩和分数线公布后,大家首先要看自己的单科和总分是否都过线了。确认自己过线之后,大家就可以去打听,你报考的院校专业的复试差额淘汰比例。因为你报考的院校专业的招生人数你是知道的,现在又知道了复试差额淘汰比例,你就可以推算出可以参加复试的人数。然后再去了解你的初试成绩在你报考的院校专业的排名,这样就可以在学校公布复试名单前确认自己是否能参加复试。比如,你所报考的院校专业招生人数是10个人,复试差额淘汰比例是1:1.5,那么学校最多会允许15个人参加复试,如果你的初试成绩在你报考的院校专业排名在15名之内,你就能参加复试了。  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确招生单位可以实行复试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只要复试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招生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  第二,只要初试成绩足够好,复试基本就没问题了;初试成绩如果不理想,复试翻盘的机会很小。这两种心态其实也是有失偏颇的。2006年,教育部明文规定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为30%-50%。而复试通常会涉及英语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即使初试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只要在复试阶段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精炼的归纳总结能力。让老师觉得即使你目前的能力虽然还有所欠缺,但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让老师相信你是可以雕琢的璞玉,也不是没有逆袭的可能。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确招生单位可以实行复试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只要复试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招生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  但如果初试成绩确实没有达到目标院校专业的实际复试分数线,无法参加目标院校专业的复试,那大家可能就要面临调剂了。而在调剂这个环节也需要给大家澄清一个误区:并不是每个院校专业都可以调剂。调剂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通常只能在同一学科门类中进行相互调剂,一般不允许跨学科调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只能在专业代码前两位数字相同的专业间相互调剂。比如说,你报考的是企业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202,那么通常情况下就只能在管理学学科内进行调剂,申请调剂的专业代码前两位数字为12。  第二,只有招生单位的招生计划存在缺口才会存在接收调剂的可能。比如2011年,武汉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专业代码020207,计划招生2人,而全国151万考生当中只有1人报考了这个专业,第一志愿肯定是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2,并且达到了武汉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的最低复试要求,即可申请调剂。

考研是先报大学还是先考试?

除君之忧
蒙古梦
考研流程: 1、大四上学期10月份,应届生研究生考试网上预报名。 2、11月份,正式报名、摄像、交报名费(一般100元)。应届生的话就在本校,统一的,不用担心。 3、12月底准考证会寄到你这里(报名时所填地址)。 4、次年一月份中旬研究生考试(具体考点、座位号会在考前3天网上打印出来的) 以上是报名考试流程。 具体自己准备要根据自己情况了。 1、英语不要管,就一直看着就行,多背单词、多做阅读、练练历年考研真题(书店有卖); 2、政治先不用管,大三暑假买一本政治资料看就可以。然后做一些选择题练习,在大四11月份会出来时事政治,有10分的考验内容。 3、专业课去你报考学校的主页查看,复习人家指定的参考书。有机会的话,可以联系一下相关导师或者师兄师姐。先报,一般是报哪个学校,考哪个学校的题,除下国家统考的几门

考研始终不能确定学校怎么办

黑巫术
元元本本
考研,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自己的所要报考的专业、院校。专业和院校是考研的前提,两者不确定,在往后是没有办法进行考研复习的,所以,选择专业、院校是重中之重。那么对于专业、院校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是优先专业,还是院校?其次,是优先自己的喜好,还是本科专业?是优先学术氛围,还是就业前景?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会给你想要的答案。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报考单位;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第一志愿,并考虑第二志愿。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专业的确定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很多考生重视的往往只是基础课的复习,认为考研仍为应试,是高考的延续。海文考研提醒各位考生,最初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为数不少的考生由于最初专业选择的不当,致使中途转换专业或是感到能力有限,不堪压力,半途放弃。怎样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并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专业,是考生日后复习的目标与方向,也是关系到结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海文考研将对大部分考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做深度解析:(一)专业分类在报考阶段,首先应该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招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理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近年来各高校改革热火朝天,院系调整频繁,专业名称和目录也有不小的变化。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报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可以将这些专业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性大,未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这些专业因为其在社会的需求量很大、求职的机会多、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光明,为大多数考生所看好。例如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类学科、法学学科、新闻类学科等等。这类热门专业最大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较低。报考此类专业的学生最好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广泛听取意见,量力而行。2.传统专业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3.特殊专业主要指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软件工程硕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等。同多倾向于“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面更注重的是实践与应用,培养的时间也较短(一般为2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考试相对独立,因为培养方向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因此,特殊专业硕士的专业课水平要求较浅,更多的是考一些主要课程的基础知识。虽然特殊专业硕士招生学校数目少,但一般招生量较大,对于一些跨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似乎报考特殊专业硕士更合适一些——至少可以在专业课上不被“科班出身”的考生拉得太远。4.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默默无闻或者没有设立,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宝石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仅是一种粗线条的分类,主要依据的特定时间内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往往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有些专业今天是热门,但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填补空缺,几年后人才饱和,于是就不再那么热了;有些专业是因为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突然畸形增长,导致“泡沫需求”,几年过去,泡沫破灭,重归冷静,例如前几年房地产人才需求;还有些专业现在很冷,是因为社会需求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可能将来某个时候就会热起来,比如心理学,一旦国内心理咨询业务广泛开展,无疑将会十分火爆。(二)专业选择四原则(1)兴趣为导首先,我们要看兴趣所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考研的始终,都有着很重的分量。它是领引考生走向成功的基本动力。对所报考专业是否有基础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有些考生所报考的专业是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而有些实力不俗的考生凭着自己对某些学科的兴趣选择跨学科报考,这些都值得提倡的。总之,兴趣是内在驱动力,是内因,最能调动起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最后失败了,也算是为自己的追求努力过,从过程中也会得到宝贵的经验。(2)专业为主在选择专业和院校时,一般来讲,一些基础和本科阶段成绩不错的考生,会选择较好的学校甚至是名校,而一些基础一般的同学,会选择报考一般院校较好的专业。海文考研建议14年考研的同学,应该将专业选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即先选定专业,再选择院校。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主要从专业角度,进行学术科研,培养的最终目标也是造就一批具备学术研究或专业领域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以兴趣为导向,以专业为选择的主因。(3)“高瞻远瞩”很多考研学生,由于对社会了解的缺乏,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但想要考研的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要切忌鼠目寸光,要把眼光放长远。尽管有些专业一直处于“高温”不下的热门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需求量就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考生毕业后的就业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4)难易衡量前面提到了,有些考生选择继续深造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而有些考生则依据自己的兴趣,勇敢的迈出了跨专业这一步。难易程度自然明了。但是,难易程度与结果没有直接联系。1、两本一考。即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2、一跨考。即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较前者的考录难度大一点,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的招生单位的专业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很大,并且由于招考单位不同,在院校招考政策、信息发布等方面都会难以获取。启道考研提供3、专业跨考普通模式。即跨专业本校报考。这种情况,多是学校较好,但专业不理想等因素促成的选择。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因此,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4、双跨。即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另外,选择这种途径完成考研梦想的考生,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