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最合适

空镜子
异故
每年总有很多懵懵懂懂的考研党非常疑惑“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呢?”,战线拉得太长容易使人疲惫松散,时间太短又很难达到复习的效果。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呢,帮帮为你解答。  每年都有大批考研的学生,对于考生来说,需要多久时间准备、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是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关于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提前做好规划,决胜2022考研。  针对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如果是在校学生,帮帮建议:  1.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  决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学校;从考试年3月份正式进入基础复习阶段,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复习了,3-6月份基本保证每天3-5个小时的考研学习。后期强化阶段强度就比较大了,一般在8-12个小时左右。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时间最好把报考学校定下来,把考研资料尽可能得准备好。  3-4月份:把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看一遍,不要求太细,因为很多东西在之前的本科学习之中已经学了,只不过是侧重不一样。  2.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  5-6月份:在上一基础上,加深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在这个阶段就要做笔记了,同时要尽量记住那些该记的内容。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可以通过询问老师,询问学姐或学长,查阅相关资料(图书馆、网络)来解决。  7-8月份:这正是暑假,天气炎热,不过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因为在前四个月已经对考研内容进行了两轮学习,所不管效果怎么样,在这个阶段都要尝试着做一套考研真题。其目的是:检验一四个月的学校效果;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做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3.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  9月份:继续做题,包括练习题和考研真题。可以说是对7-8月份的继续,但侧重点是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10-11月份:这个时候因为参考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题也做了,所以就要继续回顾参考书,这次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来看,查漏补缺的阶段。  4.大四上学期11月:冲刺复习、现场确认  5.大四上学期12月:冲刺复习、打印准考证、考试。  12月份:这个月其实对考研的最后结果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了。在这个阶段就要系统的总结前边学过的东西,使其系统化,条理化。顺便可以自己压压题。考试的前一个多星期。这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好心态,查阅考研期间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

考研一般从几月份开始准备最合适?

大买卖
圣人怀之
复习计划考研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甚至在9月份也来得及。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否则,到时候你也会后悔的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2.学习计划的制定(1)搜集资料阶段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2)第一轮复习①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3)第二轮复习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正规大学举办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这时候也是网上报名的时间。④11月10-14日现场确认报名,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4)第三轮复习①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②12月-次年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5)初试临考阶段1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6)准备复试阶段①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②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③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④5月关注复试成绩。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最合适?怎么做时间安排?

若丧其一
殆哉圾乎
一般来说3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准备考研了,时间上来说3月开始就可以陆续进行英语、数学的复习了,5月份左右开始接触专业课,7月份左右开始接触政治。选择3月份就开始准备考研,是因为本身考研就是一个比较繁重的过程,需要复习的东西又很多。很多人觉得从3月份开始可能会因为时间太长而让人进入一种疲惫区,但其实3月份完全不算早了,因为需要复习的科目有很多,像很多都是需要复习英语、政治、数学以及超多专业课,所以确实任务是很重的,提前准备肯定比后面来不及复习要好得多。而也确实为了避免长久战的疲劳,所以前期用力没有必要太猛。对于英语来说,像3月份到5月份这个期间,主要是给英语打基础,所以把单词和语法这一块弄清楚就差不多了;到了6月份就要开始逐步接触阅读,像英语的阅读真题应该刷两到三遍,第一遍精读、第二遍主逻辑、第三遍就应该整套卷子的做,这样去熟悉整个考研英语试卷;而到了9月份,就应该逐步开始背作文模板。对于政治来说,7月份左右就应该开始接触政治了,7~8月可以看看徐涛的课程,一刷《1000题》,8~9月开始看腿姐的课程,二刷《1000题》,十月接触形势与政策,再然后就是不断的刷题背题。因为我考的专业不要求数学,所以这方面不是很了解。而从5月份开始,就应该陆陆续续开始看有关的专业书,至少要快速的过一遍。后续就跟着各个学校给出的大纲开始背诵整理自己的专业课。所以如果想考研,还是可以尽早准备,至少要提前有一个比较精确的计划,不然到后期有可能就什么都堆在一起,时间上也会容易来不及。

考研最好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天仙配
得石椁焉
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4月中旬—六月底:英语重点,专业课基础,政治忽略英语: 1. 主攻单词。我用的单词书是星火的那三大本。首先是粗略记忆,对于不熟悉的单词,准备硬纸卡片,进行编号,正面标注20个英文单词,背面用中文注示(以一两个单词用意为准)。每天抄五张,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记忆,并每天睡觉前将单词过一遍,最后每周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把前几天记忆单词进行汇总。备注:不建议用卡片方法记忆单词,费时费力不论,且事实证明,效果不大。而且希望利用闲暇时间记忆单词的计划也是空想,本来星火词汇就有三本,每本都不厚,真想去记单词,随便抽一本带在身上即可。我最后大概全部弄完抄了100张左右,然后就将其搁置了. 2. 攻克语法。在英语复习初期,应极力钻研语法,尤其是长难句,对考研阅读、翻译、作文等作用很大。大概在四月份时,领航考研有个春季班英语语法免费讲座,主讲老师是王轶群,讲得很不错,有兴趣可以去听下。我听了感觉整体水平提升了不少,结合所记单词,更是觉得自信满满。 3. 初步训练阅读。每隔两天精读一篇考研难度相当的阅读理解。刚开始做阅读时,错得离谱纯属正常。因此,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只要对于所做的文章认真分析,并进行汇总,就会有所提升。初步训练阅读,目的在于基础,在阅读中记忆单词,分析长难句,并形成阅读解题的思维模式。备注:不要做真题,没有基础做英语真题,于你而言,是一种损失,于真题而言,是一种浪费 4. 训练朗读能力。虽然研究生初试不考口语,但是朗读不可偏废。多朗读能够提升英语语感。我考研的完形填空一直都是凭语感做题,每次分数都在六分以上。专业课 1. 收集资料。 专业课指定书籍(招生简章中有) 历年真题(浓情中南中有) 其它相关资料。如:财大导师的论文、经济法笔记、财大本科讲义、财大本科期末考试试卷、报班音频等资料。因为当时我有学姐考上了财大,外加自己的搜集,这些资料我几乎都有,可是作用甚微(除了笔记)。论文、讲义、期末试卷都没翻过,报班的音频大部分为废话。 2. 专业书的浏览。此阶段我看了一遍张文显的《法理学》,专业课的书大致浏览了一遍,没做笔记。由于那本研究生版的《经济法学》有点晦涩,没有形成框架体系,只当是初步了解吧。政治:此阶段政治复习为时过早,不纳入我的学习计划范围之内(2) 第二阶段:7月—10月:各大纲出台,英语真题为主,专业以笔记构框架,政治精读一遍英语: 1. 单词照常记忆。单词在第一阶段已经过了一遍,在第二阶段应多加巩固。切记:单词记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 阅读照常进度进行 3. 开始训练真题。我从7月份开始做真题,用的是黄皮书(张剑)那套。7月初—7月中旬,我将张剑的1986—1999年真题的阅读部分做了。7月中旬后,开始从2000年一整套着手。对于2000以后的真题,我做与分析花了很大的精力,直至2006年那套完结,已经到了8月初。然后我停止做下去,回头重新复习了一遍2000—2006那七年的真题,后面那几年的真题做题时感觉相当好(因为有之前的基础)。真题的价值真的很高,因为每做一次,都能够挖掘到新的闪光点。 4. 开始训练作文。我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7月份开始练习作文,每周一篇,一个暑假下来,大概写了10来篇左右。作文刚开始觉得很难下笔,可是写着写着就能找到感觉,重点在于你是否已经开始写了。 5. 至于朗读,夏天早上天气还是比较凉快的,心情不错也可以去读读,不过应当以真题为阅读材料,以加深真题的理解度。政治:大纲出来以后再复习政治。我觉得首轮复习政治时,应当以理解为主。高中学的是理科,政治于我而言几乎为空白。因此,我在大纲出来以后很认真的看了一遍《任汝芬序列一》,然后再认真的研究了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初步综合。政治复习,注意一下几点 1. 掌握全面扎实的基础上,再考虑拓展知识面 2. 及时总结,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多做笔记进行专题整理 3. 把握重要原理性知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为自己列举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教材以及专业书籍中整理答案 备注:个人觉得政治不用花太多的精力,考研出来,政治成绩大部分都有70多,对于文科生而言,更是轻而易举,理科生稍微多下点功夫就好。专业课:构建专业课知识框架,并充实笔记 1. 在暑假期间对专业课程进行认真研究,并整理逻辑框架,建立起整个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在框架之后不断充实笔记。 2. 9月份后开始研习真题。第一遍按年份认真做,第二遍按专题做,将所涉知识点归纳总结 备注:在第一轮的基础上,第二轮过完,对专业课已经有个很透彻的理解,我主张学习应当以理解为主,不要什么都不懂就开始背。经济法的题一直以来都比较热,尤其是论述题,单凭背想取得高分是很困难的。同时,笔记是很重要的,不仅加深记忆,而且对于第三轮的复习也很重要。(3) 第三阶段:11月—1月14日:复习向专业课与政治倾斜 英语: 1. 单词每日半个小时即可,多加巩固 2. 11月份完成真题第三轮的复习,以专题形式进行,做到没有生词,没有长难句 3. 每周仍然一篇作文,以真题为题材,同时开始积累优美作文句式 4. 12月份开始进行模考练习,每10天一套,找薄弱环节,有针对进行复习 备注:我觉得到12月份,英语的框架已经基本定型,前期工作已经做了不少,想要提升已很难,只要巩固就行。其实不退步亦是一种进步。对于模考的成绩,不用太在意,预测题与真题的相似度还是有差距,进行模考主要是强化下应试,找出应试技巧。专业课 1. 背。专业课肯定得背,不背就没有答题的素材,但也应该讲究方法。我是用联想式记忆,看到一个知识点,将我能够想起的知识点全部抽出来背。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在冲刺阶段如果笔记做得够详细,直接背笔记就行。 2. 查漏补缺。有些知识点,其实很重要,但很有可能被我们遗忘了,比如今年考的一道论述题:论公司法的发展趋势。这道题07年考过,而且感觉可考性不大。当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法人人格否认、中小股东的派生诉讼是重点和热点,可考性相当强,反而忽略了公司的发展趋势。我是在进行查漏补缺的时候才把这个知识点揪出来的,幸好幸好! 3. 归纳总结。在考研前半个月,我罗列了近一、两年的社会热点,比如:物价上涨、包容性增长、新保险法的修订、预算法的修改(高人提醒)、企业社会责任等。同时,我还准备了论述题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感觉在考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政治: 背了20天20题,做了大量的模拟题,真题倒没做。

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才好?

禅说
( 1 )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五月:决定是否考研 ; 考哪所学校 ; 并报考研辅导班 ( 2 )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后: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 ( 3 )大四上学期十一月:考研报名 ( 4 )大四上学期十二月:签发准考证 ( 5 )大四上学期十二月:复习冲刺 ( 6 )大四上学期一月:考试 ( 7 )大四下学期三月:考试成绩公布 ( 8 )大四上学期四月:研究生复试 ( 9 )大四下学期六月:发放录取通知书2 .考研必备的五种素质 • 体力。大多数最后成功的考研者都有过披星戴月上辅导班,挑灯夜战作模拟题的体验。要是没有强健的体魄,最好不要轻易尝试考研,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 毅力。考验是打一场持久战,备考时间至少也需要半年。也就是说,至少半年时间里你要远离几乎一切娱乐,抵制所有舒适生活的诱惑。这对于一个人的毅力来说绝对是一次严酷的考验。 • 定力。对于应届考生来说,当一场接一场的校园招聘会举行的时候,当周围的同学忙着做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心里最容易荡起涟漪。这时候,定力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靠它来平息浮躁的心情,决胜的关键也就在此一刻。 • 魄力。僧多粥少的现实注定了许多人到最后难免伤心。你能保证在付出了那么多以后不会后悔吗?背水一战的魄力你有吗? • 动力。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上面的4种力量恐怕难以维持。必须有一个能够说服你自己的考研动机,才会有排除万难的勇气。(参考资料:太奇考研)

为什么要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灰鹤
高门县薄
为什么要考研,这个就要问你自己了! 是为了未来更好发展?还是不想那么快就业?还是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是因为什么。这个挺重要的,详情出之后,有利于更好的备考。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问题!一般正常的准备周期都是1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当然也有很多人只用半年准备,甚至3个月准备。考研备考大数据来说,准备时间越长,考试能得到更高的分数。这个也是主要看你自己的规划,时间充足,建议多花时间准备,可以考的更好,考更好的学校。如果时间有限,对考研的分数和学校要求不高,那么你自己可以规划少一些时间!

一般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母亲
是不恬也
个人建议,如果你对自己的实力不够放心的话。当然是越早越好了。考研,也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种选择。首先,如果你是大一新生,你可以多多注意自己的基础课,毕竟基础课是考研必备的,你只有在自己的基础课上不失误,而且每一节课都必须认真的听。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也要认真的做。你还可以给自己适当的增增压(毕竟大一的时间还是很充沛的),买一本同济版的高数习题解析,自己做做上面的题。为以后的高数打打基础。对于英语,你不能放弃背单词,首先你可以把课本上的单词好好背,这样保持下去你的考研就成功了一大半。考研没有高考那么可怕,你只要付出高考十分之一的努力,你就会成功。其次,我认为考研的最佳时间是在大二。因为上大二后,你的大部分公共课都已经学过了,你就可以早着手开始进行复习了。而且在大二,不出意外的话你的四级也应该过了。这个时间段,除了来自专业课的压力,就没有什么别的压力了。而且你也已经有了学习的基础,不再对考研书上的知识一无所知了。而对于专业课,也要注重学习,不能因为考研而忽略了对专业课的学习,毕竟专业课在考研中也占着不少的分值。对于各个科目的复习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的复习。可以报班,也可以选择自己复习。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有事情多多请教学长学姐。最好不要一个人孤军奋战。

临床医学考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苟免于咎
环渊
 1月:为考研做准备  1月份,相信还有很多学生正在准备期末考试,所以难有很大的心思在考研上,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这个阶段有时间复习考研专业课就复习,没有时间就可以抽空选选学校。  2月:确定考研专业及方向  估计大多数人从一开始确定考研就有自己准确的方向,不过也有学生纠结于是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研,所以2月份就可以用来确定考研专业和方向。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最好选择对专业性要求不是很高的专业,不然后期的复习会很吃力。  3月:买资料开始考研备考  其实1月、2月份大家也可以开始背单词,学习英语。确定好专业和方向之后,可以购买英语历年试题和专业课书籍,有的学校会要求考试用书,所以这也是让大家提前确定目标院校的原因。  2-3月考研成绩及复试分数线就会公布,大家可以参考这些数据进行复习。  4月:制定学习计划  从4月份开始,大家就该准确制定学习计划,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有计划的进行复习。  此时是20考研同学的复试和调剂时间。  5月:推免生申请夏令营活动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学科介绍、招生政策答疑、学术讲座、导师见面交流、创新实训等等。夏令营活动实质上是高校推免生的提前批次。  6月:专业课复习  6-7月是20考生收到入学通知书的时间,所以对于正在备考中的同学来说,可以在网上找到目标院校的学姐或者学长,从而获得一些考研试题。  7-9月:黄金备考时期  这段时间院校开始陆续公布招生简章,关注全国研究生招生最新政策变化,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考试科目、指定参考教材有否发生变化。此时是第二轮复习阶段,暑假的两个月对考研很重要,它决定着在9-10这个强化阶段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可参加暑期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10-11月:考研报名及现场确认  考研报名和现场确认很重要,报名过程又有点繁杂,每年都有报名失败的考生,各种原因都有,这点需要多注意。  12月:考研初试  12月下旬正式准备开始研究生考试,一般都是4门科目,包含2门公共课和2门专业课越是临近考试日,心态越要稳定好。根据之前总结好的知识点有选择地进行背诵记忆,花时间了解一下这一年的政治时政和考研英语相关话题。考试之前一定要熟悉考场,提前到考场了解一下环境和交通,为研究生考试做好万全的准备。加群交流群内答疑更及时点击入群关注有礼关注提问专人解答点击关注线上学习免费公开课等你来点击听课在线题库各类考试模拟练习点击做题查看更多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谁可以给我说一下在大学考研的具体事项!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考试,考上了是不是还要继续

驱魔人
对门儿
您好,无论你是考本专业,还是跨考,都按照这几个步骤走就行了。  (一)选对应学校、对应专业、  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一般你准备学习的时候当年的学校招生简章还没有出,去学校研究生院网站上查去年九月份左右发布的招生简章先参照着。  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1、招生简章。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太多,或太少)。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考生可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就买来看。一般这种卷有些学校会在研招办指定办工室卖,有的学校有,有的学校则找不到相关专业课类的真题信息。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只能看自己的了,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会很有帮助。但这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对不会后悔。5、各种平面媒体、论坛贴的考研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自己多想想,多思虑下。  (三)报名  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研提前报名一般在9月(这个是预报名)九月末到十月中旬。正式报名是从十月中旬到十月末,具体时间可看教育部通知,一般系统是上午开到晚上十点,其他时间是维护时间。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也有进行两天半的考试专业。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七)复试调剂  调剂的主要渠道有三:第一条是网上渠道。不少大学的研究生部网页都有网上调剂信息登记系统,大家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提出调剂申请,请注意,一定要准确、完整填写个人信息。首次登录时一般要靠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登录。在填写时还应注意:1、所填写的基本信息应与你原始报名信息卡一致。2、待4月份国家分数线下达后,符合该校调剂条件的考生,学院将与考生本人联系,请及时将调剂材料(原始报名材料)寄交所选择的学院。第二条是电话渠道。调剂要尽早并且准确。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数可能达不到报考院校分数线的要求,除了上网查询并申请调剂外,还可以选定几所有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打电话获得最新信息,并最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往往导师的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第三条是人情渠道。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尽量不要坐着等学校来调剂你,调剂也是一个残酷竞争的过程,你晚去一步,位置就可能被人占了,一定要尽早行动,从速从早。  (八)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考研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