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时间怎么算的

灯谜篇
蜚闻记
这个没有矛盾的地方。考研的时间就是大四上期期末考试的时间吧,一般学校大四上期也要元旦之后两三周才能放假。以前考研一般都是过年前两周的周末吧,但是从2010年开始时间提前了,大约是过年前一个月左右的周末

每年的考研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

好阿爸
哈菲兹
一般是过年前两周,也就是14天的时候开考,但是今年按这个算法提前了,教育部已经下了通知,今年是1月9,10,11号考,普通的3小时考试9,10号就可以结束,如果有科目超过3小时的就到11号考,推算时间只能作为参考,还是要听教育部的通知啊,唉这个是不确定的,是在一月中旬左右

每年的考研时间都是什么时候?有什么规律吗?

哭而非哭
花枝俏
是1月9号和10号两天第一天早上考政治;时间8:30到11:30第一天下午考英语;时间2:00到5:00第二天早上考数学;时间8:30到11:30第二天下午考专业课;时间2:00到5:00有的专业不考数学 2011年应该不会变,因为前几年考试时间比较晚,后来这几年提前到9号10号了,估计以后都会这样延续下去。一般国家教育发布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时候会说明,不过不要担心,不会变的。

专科生考研毕业后时间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怎么计算?

星崎
黑带仇
  计算方法如下:  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15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17年9月入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17年1月就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16年10月就可以报名。

请问要是考研,一般大几考?什么时候准备?

宋人围之
杨蓓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一般大几可以准备,怎么准备?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01考研复习不嫌早想象一些,当你还在休息、玩耍、纵情高歌的时候,或许你的对手可能正在书桌前奋战。考研过程中,心态永远是最重要的,过于焦虑和过于放松都不利于全身心地复习。寒假即将临近,很多同学想要趁着假期放松一下,这个时候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一不小心心思就偏离了考研的轨道,几天甚至十几天就荒废了。这个时候千万要告诫自己:考研时间不多了,耽误一天少一天。但是也不要过于焦虑,过于焦虑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甚至失眠,不利于复习。制定好计划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在复习中,大家要制定好合理的作战计划,调整好心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做好准备,为考研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待考研复习要做到:"不要多,每天进步一点点"。02根据考研难度确定启动复习的时间考研难度主要根据本科学校和考研的目标学校之间的差距来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参考下表进行安排。一般来讲,大学可以分为以下几档:三本(大专)、二本、一本、211、普通985、top3-top10,清华北大。考研竞争更加激烈,高分学霸层出不穷,部分专业国家线上升,很多名校的分数线接近四百分。考研试卷难度本来就比较大,再加上竞争这么激烈,必须要认真准备。想要短时间复习,快速考上研究,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留出一段较长的复习时间。

请问工作后考研,读研(全日制)的几年在校时间算工龄吗?那应届时考研,读研的几年算不算工龄?

方明为御
类与不类
工作后考研,有两种情况1,如果和单位签了委培协议书,人事档案留在原单位不转到学校的,全日制读研期间尽管不在单位工作,但是单位要根据你脱产读书的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人事档案里面有年度考核结果,同时公积金什么单位也在交,所以是算工龄的;2,如果没有和单位签委培协议书,那全日制录取后档案要转到学校,期间没有单位对你进行年度考核也没单位帮你交公积金,无论你毕业后回原单位还是去其他单位,都不算工龄

我考研什么时候报名?

大秧歌
千晶
报名及考试时间(具体以网站公布为准)(1)网上咨询:9月22日—26日(每天9:00-17:00)(2)预报名:9月25日—9月28日(每天9:00-22:00)(3)正式报名: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4)现场确认:11月10日至11月14日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扩展资料:一、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二、考试成绩公布时间每年3月份(1)复试一般在3-5月(2)复试在考研中的权重是30%~50%(3)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4)笔试分为英语的听力笔试和专业笔试(5)面试分为英语口语和专业课面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

2016考研时间确定 最终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黑家伙
菊圣
一般都是2月下旬 3月上旬公布 今年春节比较晚 你可以在3月上旬关注官网公布.........

考研时间

余祭
可以的。专业是: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医学统考(300分)。医学统考课程要看你报考的科目了。还有学校的要求。你可以先看看中意学校的09年招生目录,上面会有参考书目什么的。看了一篇文章,也许对你会有帮助,我也把它粘在后面了。祝你考研成功![转帖][推荐]我老婆的考研经历-----------天道酬勤的范例!转载自: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92208 我老婆的考研经历 -- 发表于2005-6-22 21:24:00一个真实的经历,以期对立志考研的学子有所帮助。 我生活的地方是贵州一个很偏远的小镇,风景如画,人们过着休闲散漫的生活。我和老婆相识并不浪漫,很传统。经有心人介绍,约出来见了个面,就算认识了。记得见面时随意地聊了一些,主要是她聊得多,一盘瓜子,两杯盖碗,对着灰黑的天空和街边透出的灯光和着露天的卡拉ok以及烧烤的吆喝,有时想想还另有一翻意趣,做地下工作的环境可能也和这差不多。初次见面没有情调也没有无限风光,并且破费那么少,有失了老婆的尊贵,所以至今提起来老婆还是耿耿于怀。 老婆很健谈,大概是到过南方城市和坐过飞机的缘故,对周围的人和事语气中总带有不屑,也包括我本人。鬼使神差,我没觉得反感,反而有些亲近,就这样,我们开始有了交往。后来我才知,他在准备考研,并且是第二次考研。 第一次考研。听老婆讲,第一次考研是应届考,我和她不认识。老婆所在的学校是贵州的一所医学院,三流学校中的中下等,我常戏称是下三流的学校。在校时,老婆对考研的形势可能认识不足,加之成绩是校前几名,年少轻狂,按她的说法,是想试一下考研的水到底有多深,检验一下自己。报考的是北大医学院。准备考研的过程听说就看了一下几本简单的辅导书,看了不到一半。结果可想而知,考了150分不到,惨不忍睹。 第二次考研。分配工作了。老婆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子(她的话),内陆地区的就业主要靠关系和钱财铺路,这两方面老婆都不具备,虽然费了不少力,得到的是世态炎凉,很多差的同学进了三甲(那个学校的学生进三甲和留省城就是祖上积德了)和好一些的单位,老婆又回到了偏远的小镇。好强的老婆心里那个不服可想而知。又着手考研,这次吸取了北大考生化的教训,选择了专业课简单一些的中山大学医学院。看得出,老婆对考研仍然很盲目。这次我见证了她的考研。我和老婆的交往在进行中,老婆嫌我们俩的进展很慢,现在都还是一个挖苦我的话题,可我等没恋爱过的童子已经觉得是很快了。在这过程中,我很大度地告诉她,还有一个月要考试了,还是要看看书,我就不骚挠她了。她答应了,也看了几页,实际上她每天的睡觉时间平均每天至少是12小时,并且还要到医院倒班。结果可想而知,成绩单我没看到,听她说是超过200分(我老婆面子),我也没。 第三次考研。经过两次折腾,算是对考研有点认识了,可信心和意志被打垮了,不敢再妄想一流大学,能考上三流的已经心满意足了。针对小镇的现实和她的工作环境,和着她那股不服输想改变环境的劲,再加上我在她身边煽动,这次可真要认认真真的地干它一场了。以后的考研我全程参与并一起策划,知道比较清楚,希望对立志考研的人有所帮助。志立下了,首先是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问题。我和老婆一起商量,并广泛地查资料,与其他在读的研究生联系,按自身的条件,选择报了昆明医学院里一位年轻的科主任,博士毕业不多久刚从国外回来。选择学校和导师的理由是:1、从前两次考研的经验看,下三流医学院的学生与一流学校的学生要差一档次,承认现实,考一个同是三流医学院里中等偏上的。2、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有前途的导师,选导师重于选学校。导师定了,专业就定了。通过在昆医在读的研究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开始准备考研了。 这一年,考研初试五改四门,昆医专业考的是生理学。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复习经验和网上推崇的一些书。西医综合的复习:把各科细看一遍,再买了一本双博士肖毅的西综教程结合看,主要是熟悉大纲和考点。第二遍有重点的看,仍然结合西综教程。第三遍做教程配套的试题,查漏补缺。在进行第三遍的时候,才感觉西综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此前她最恐惧的就是西综了(相信考临床的没有人不惧怕西综),有一套试卷得分117分,简直让老婆着了狂,信心大增,复习的苦累一下子都释放了。(那时专程大老远跑到昆医去复习了一个月,为此我也生平第一次去了昆明,时间太紧没得游,只到了翠湖)。英语的复习:英语看了一下双博士的教程,没看完。黑博士的考点、重点、难点复习指导与预测,没看完。粗看了一下单词,两遍吧。政治复习:用了两本书,高教出版社的应试精华和历年真题解析和复习思路,上了一个冲刺班。生理学复习:细看了两遍,参加了昆医的辅导班,做了往年真题,背了一下钩划的重点。 时间的分配:6月开始看书,由于工作后学习的状态没有恢复,看书走神,思想不集中,效率不高,人也痛苦。(在职考研的人我想都有这个过程),看书开始进入状态是在10月以后,这时各科基本上过了一遍,心里有了底,状态和学习习惯基本上已经形成,感觉上不那么痛苦了。状态最好的要数11-12月在昆医的那段时间,因为有学习的氛围在,学习的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了,学习起来有时还挺快乐。所以参加一下辅导班、呆在学校里复习对考生还是有益的,特别是那些自觉性差的考生。 总体来说,这一次考试有信心上线,按昆医的状况,上线基本上就能走。在昆医复习期间,专门联系了导师,虽然没见面,通了电话,导师的印象很好,基本上明确了上线就能走。所以有的学校联系一下导师也是大有益处,特别是招生不透明的学校。 但在考试之前,也就是冲刺阶段,出事了。一部叫蓝色生死恋的电视剧吸引了老婆,在看完这部剧的第二天,老婆就上路去四川考试,我也去做后勤陪考。3月上旬,成绩出来了,一个吉利的数字:286,英语47,政治58,西综80,生理学101。那年昆医收分290。老婆得到分数后大哭一场。我们俩共同声讨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和考研的愚民政策,发誓不考了。 这次考研失误的地方在于,时间少,效率不高,冲刺时还看连续剧。迷信了昆医的辅导班,结果老师讲的题和钩划的重点考得很少,书本吃得不透。西综还不够仔细,被肖毅的简单题迷惑。英语词汇量要丰富,阅读能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应重在理解而非死背。 第四次考研。哭归哭,还是决定再考一次,并且这一次考不上就再也不考了,因为感觉很累。我和老婆瓜熟蒂落,领了结婚证,等来年考上后举行婚礼。经过三次考研,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了。所以从四月开始,就细看西综和背单词,看一些阅读资料,为此还订了21世纪报。这次的战略是早准备,细准备。从实力上,英语和政治还可以增加15分,西综和专业可以增加20分,上线应该没有问题。这次把目标调高了一些,选择了一个二流的学校,苏州大学。理由是长三角地区发展潜力大,方便以后就业,公费比例很高。英语复习:英语买了黑博士掌中宝8100、历年真题解析、英语写作专项突破、石春桢220篇、石玉柱和毕金献的预测卷。10月前做220篇和记8100单词,10月后做真题解析。后再做了一遍真题解析,考前做了一下石春桢的预测卷,石玉柱毕金献的预测卷,11月后单词就基本上没有背了。政治复习:从11月开始,看红宝书,结合基础过关2000题,做历年真题和解析,此后在川大买了一些a、b、c的预测卷,20天20题等,就看了一下,背一些基础的理论。西综复习:西综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因此早看。看一遍后对照教材做黄皮书,再看教材,又做黄皮书,就这样反复四次。最后做于吉人的预测卷查漏补缺,往年的真题解析也做了两遍。这样下来,老婆感觉西综并不可怕了,模拟题经常得分超过120分。这次的专业课是病理。老婆的病理学学得还可以,相对轻松,到华西参加了华西的西综和病理辅导班,其实用处不大,只是华西的生化有个老师讲得太好了,帮老婆去了一块心病。华西的病理讲得超烂,与华西病理的实力极为不相称,并且上课的老师有严重的排外情结,喜欢翘尾巴。老婆把书细看了3遍,重点看了2遍。特别一提的是我帮她买的几本题集中有一本是二军大出版的病理学考试指导第二版,老婆以这本书为主攻对象,选择、名解、问答,都认真做和看了背了。没想到,苏大的病理学题库就是这本书,真是歪打正着。这次的专业课考得就要好多了。这样弄下来,成绩出来了:327。英语50,政治61,西综93,病理123。 第一次参加复试。初试分数已经超过希望值了。老婆满心欢喜,连称是天道酬勤,因此放松了自已,复试的准备很粗放。准备复试就看了一遍笔试的专业书,准备了一篇英语自我介绍。老婆初试成绩排名中等。到了苏州,看到的“天堂”太令人失望了,空气干燥、食物难吃(我们是川味)、人不漂亮也不热情、景色不如小镇好、住的小店到处积灰还宰客。没办法,忍!这次的导师在本校比较出名,其他没什么特别的,因为以学校为重点,对导师就忽略了。专业选了一个相比在临床里较轻松一点的(有较多实验室的工作),老婆怕吃苦,我心痛老婆,一致同意报了这个导师和这个专业。有联系过导师的经验,之前联系过这个导师,和昆医的联系方法一样,写了封饱含激情的信,没有回音,苏大离家太远,没有到学校去和导师见面,也没有太在意,其实这是一个失误,下面会提到。提前一天到校参加复试,目的是见见导师,不远万里(真的有这么长的距离)带着精心挑选的家乡特产__一个一米六长,30厘米宽的东西,比老婆还高。家乡落后又穷,特产都不精致而粗笨。在主任办公室里找到导师,在我再三的鼓动下,老婆才鼓起勇气把小特产递上去,希望能与导师说上两句话,给点好印象,最好能得到一些提示。我在外面焦急地等。不一会儿,老婆满脸通红跑出来,手里还抱着那个刺眼的特产,一个劲地埋怨“就是你、就是你、看嘛,人家都不收,还说我自找麻烦”,我知道事情搞匝了,但不能让老婆失去信心,连说没关系,导师是严面慈心,这样对你的“印象”就深刻了,不是好事吗?急问都聊了一些什么,原来老婆只问了一些复试程序上的问题就灰溜溜地出来了。导师很严肃,一个钉子一个眼的样子,心想坏事了,但还是抱有侥幸心理。第二天笔试,5道问答,一道超难(不是教材上的)。其他的老婆都能答,但答的都是个大概(这是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第三天下午的面试就做一下英语自我介绍,没介绍完,面试组长就叫停,其他面试老师有的在打哈欠(注意,看到面试老师打哈欠是一个危险信号,血淋淋的教训),一段专业英语,先读后翻,超难,读不出来,翻不出来,不知所云。接着问了几个老婆没听说过的超难问题,老实说回答不上,走人。听老婆说如果专业英语和专业问答都能很好地答,估计不用读硕,直读博了。面试结束后,问面试老师什么时候知道结果,告知半个月后。老婆和我都充满信心,放心到上海玩了一圈,又到成都照了婚纱照,购了一些结婚用品,回到了小镇。 调剂。十多天时间过去了,打电话问,被轻描淡写地告知“刷了”。后不相信又打电话确认了几次,的确被刷了这次我和老婆都瞢了。不可能吧,怎么会呢!但事实如此。一连几天,都在泪水和沉闷中度过,地球转已经不再转动,不知所措。这时已经是5月11日。终于回过神来,还可以调剂呀,初试分数不算低,华西306分都可读公费,应该有机会。复试之前曾经用挂号信向几个学校申请过调(要想调剂的最好是有书面信函,成功率高,email,电话都不一定有用),包括母校,昆医、温医等二十多个学校。但只有母校回过email表示有机会调剂,并且在复试前试探过是否要调剂。当时苏大的复试时间比母校的晚,谢绝了。看来还是母校好啊,以后的考生要注意这个问题。于是向母校研招办打电话,听说是本校的,分数还可以,复试时间已经很晚了,仍客气地说临床的复试结束了,基础的可能还有,帮忙联系了导师,无耐和专业相差太远,放弃了。后又天南地北地联系了好几个学校,基本上是基础的,临床的就是中医。我问了一下老婆,是不是有学校要就一定要调剂走,老婆含泪说“嗯”,看着老婆憔悴的脸我又查找联系。突然,皖南医学院还需要临床的学生,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没听说过,好不容易才查到,在安徽芜湖。试探着打电话,还有老婆报考的专业,好几个相邻的专业都可选,对方暗示复试就是过场了,但是要15号之前到校,因为15号就要上交到教育厅里去了,为我们可以等一等。终了有了一线曙光,连夜启程,坐了36小时的火车,于15日早上终于赶到了皖医。没想到,沿途所看到的安徽似乎与贵州相差不了多远,闻名的芜湖市还不如四川的泸州市,到学校一看,学校很小巧,研招办老师很热情,还带着我们参观了学校和附院,见了导师,很感动,以前都是看研招办的脸色,没想到如此热情(后证实是这个老师的确为人不错,在此说声“谢谢”)。老婆失望了,我也失望了。这所学校只能算作下下三流学校了,离家又远,还是自费,毕业后就业都困难。老婆哭了,我也想哭,但不能。我叫她好好想想读还是不读,研招的老师给时间让她想。芜湖下着绵绵小雨,灰蒙蒙的天,有点冷,破旧的街上,行人稀少。我建议她来年再战,考一流的学校,但尊重她的选择。老婆做事谨慎,打电话问家人,问前辈。终于含泪决定来年再考。告别研招老师,说了声谢谢,连夜坐火车赶往西安转车到成都取了婚纱照回到了家里。 这次考研又一次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复试经验,没有上过线的老婆看到自己的分数超了线接近30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以不差的分数过了初试线,复试应该没有问题,掉以轻心。在自身分数不高所报考的学校较黑的的情况下,必须要初试面试进入前三名才有机会。为什么说比较黑呢?一是不透明,让你什么都不知道就被刷了。二是在本院进修过的考生分数刚过线的都全录取了。三是从有些学生的表现看可能已经确定了结果,其中有一名考生就没有参加复试直接录取。四是被刷的人数很多,都是外地外校的。五是怀疑泄题。另外,研招的话千万不能迷信,说是等半个月后有结果,其实第二天就有了结果,这不是害人吗?如果早知结果,调剂的希望很大,这不是拿考生当儿戏吗。值得一提的是,有一考生初试分数比老婆高6分,但没有去参加复试,直接调剂走了,真是明智,令人佩服。研招之黑可见一斑。 第五次考研。6月,我们举行了婚礼。婚礼让老婆暂时忘记了考研的痛楚。这次考研基本上延续了第四次考研的策略,加强了弱势科目。英语:首先学习了新东方的考研flash,根据其方法做真题,背单词,收获很大。其次学习新概念英语,重点是精读三、四册。以及胡敏的难句突破,买了完形填句的书,历年真题解析,增加了一些时文的阅读,用黑博士8100单词和星火六级词汇,考前做了10套模拟题,分数较高,一般达到70多分。因此很有把握。政治12月开始看政治理论参考书和红宝书,以及网上资料,不死背,理解为主。西综花的功夫最多,买了全新的全套六版教材,贺银成的真题解析(这本书不错,特别是复习的第一阶段,归纳得好,帮助记忆,可惜老婆用迟了),历年真题解析,于吉人的模拟题,这次做题有一次达到了145分的高分。说明西综和英语都有实质的提高。病理学买了华西新出版的蓝皮书,就吃教材和蓝皮书,两本书对照使用,来回看了有8遍。这次复习相对第四次考研轻松一些,考研内容已经比较熟悉,到11月份的时候想抓紧时间看书,却发现不知看什么好,原计划提早完成,不可能这么快就进入冲刺吧,于是又把原考研复习计划执行了一遍。 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估计分数是英语65、政治65、西综110、病理135,总分375分左右,可以问鼎一流的学校,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预选了几个学校,有中山、复旦、上二医、华西、协和等,也考虑过重医、福建医大等,权衡再三,觉得报华西好。第一、是华西近,生活习惯相似,回家容易,探亲方便,嘿嘿。第二、华西是西南及西部最好的学校,老婆的专业也是首屈一指的。第三、华西去年的分数线是306,老婆的分数375应该问题不大。第四、华西是34所之一,初试成绩得到的时间早,复试的时间也比较早,这样有的时间联系准备调剂,考上基本不成问题,只是最后考到那所学校的问题(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需要调剂,有的要公告通知,有的不公告通知,所以不仅要会考,还要会调剂)。报考华西的顾虑有二,一是华西可能黑(听说的),二是公费比例很低(西部学校),如果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估计都是自费。我和老婆前思后想,觉得能读到华西就很不错了,管它公费自费,最多咬咬牙节约一点挺过来就好了。这个决策后来看是真是对的,如果前一次考研就报华西等34所,可能会好得多。这个决策为考研上了一道保险,只要初试成绩过得去,原报考学校万一发挥得好考上是有可能的,就算没有被原报考学校录取,还有时间和空间尽快联系调剂,能考走的机会很高,除非那些一心踏地非要读某学校的考生。这个决策对二三流学校的考生不失为比较好的借鉴。34所以外的学校,他们出初试成绩的时间一般比较晚,复试线出来也很晚,最重要的是复试时间也几乎雷同,哪里有时间和空间去联系调剂(就算事前已经联系好调剂也是很困难的),第四次考研苏大复试结束后,全国的复试基本已经结束,根本没有回旋调剂的余地。我和老婆称这是被苏大慢悠悠复试“拖死”的。如今年(2005)华西初试分3月1日出来,全国较早,3月27开始复试,两天复试结束。这时全国复试线还没有划出来,调剂的机会是不是很大!这次特地报考了一个比较年轻很有潜力的男导师(没信心报考华西院士门下)。老婆从初试到复试,考上华西的信心仍不足,初试分数出来后就积极地联系了调剂,这次联系调剂的学校范围和档次比去年要高一些。 第二次复试。三月初,初试成绩出来了。英语56,政治75,西综95,病理128,总分354。离预想的分数差太多了,不过分数也过得去,不计较了。一阵焦急的等待,3月15日左右(记不很清楚了),华西公布了复试名单和复试线,华西复试线居然是335的总分,55的英语,全国最高线。想想去年的306分,当场没晕过去,英语刚上线,好险!老婆的复试胜率减少了许多。事先联系华西导师,话语亲切委婉,但没得半点内幕,只有鼓励的语言。这次比较充分地准备了复试,一是英语的准备。英语自传更加精练简洁(我认为这很重要,不要画蛇添足)。买了一本专业英语书,精读上面的文章(结果起了很大的作用),背专业英语单词。二是专业前沿。从网上搜集了很多所报考专业的前沿信息、会议信息、相关专业的信息学习等。导师发表过的文章也尽量寻找学习。三是专业书的学习。把专业书看了整整6遍,崭新的书翻得烯烂。这些准备从春节过后就开始。在准备报考华西之前,托关系进行了准备,想走点捷径。关系在在复试之前,算是走通了(关系达到核心层),但被告知没有用,要靠自己(说明华西不是传说中的黑)。晚上进行的笔试,5道题,题偏,有一题答得不好,还好老婆仔细看书答到一些,后了解大家都答得不好。笔试之前,华西临床学院院长石应康专门召集考生就华西的情况和考生的成长规划开了一次见面会,介绍了一下各专业导师,我觉得很好,人文化。面试很紧张,没有英语自我介绍,一篇专业英文,先读后翻,老婆说得流畅翻得顺利,文章比较基础,比苏大的简单(可能真是水平提高的缘故)。然后问了一下几个专业基础性问题,面试老师根据回答,直到答不出来。最后了解了一下老婆本科学校和临床技能情况,据说是面试老师根据应届还是在职来酌情提问。从面试开始老婆一直很紧张,手一直抖,看得对面的老师直想笑。复试出来后我抱着她时手还在抖。总体感觉面试不理想。 吸取上一次复试的教训,复试结束第二天就去医院见了导师(第一次见面)。医院很漂亮,管理很好,不愧为一流的医院。在过道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居然碰见了刚下手术的导师,导师很客气地聊了一下,对面试的表现特别是专业英语的表现感到满意,认为在一个这么小的基层医院里毕业五年后能复试到这种水平很不错,主动帮老婆查询了笔试分,没敢告诉分数,只说笔试过了60分就问题不大,暗示已经通过了。叫老婆好好在成都耍,考研太累放松一下看看成都风景。导师知道去年有机会调剂到皖南医学院而放弃时,也是赞赏有加,认为是明智的选择。但老婆不放心导师的暗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仍留在成都等消息,我回贵州小镇上班去了。过了近一周时间,内部有人传话(有关系就这点好处),说老婆的面试成绩排名第一。简直不敢相信,一个下三流学校的学生会被华西的大腕认可。我通知老婆时她在天府广场正往研招办赶,从初试到复试都很坚强的老婆终于在公交车上忍不住一阵以泪洗面,说是这几年的辛苦得到安慰,心中的不快得到了最有效的释放。我在电话里听到了她的哭和诉说,可惜那时不在她身边,把肩膀给她用,这也是男人的幸福。 在初试考完后。我和老婆曾经有过对话:今年无论如何都要考走了,那怕再调剂到皖南医学院。实在是人倒霉,就不读了,相夫教子。如果考上华西,无论专业和导师,就算内部调剂到基础,那也是实现了考研愿望,达到理想。如果考上了华西本专业,导师和自费都不用考虑,算是老天开眼。如果考上了本专业和理想中的导师,尽管是自费,算是走鸿运了。如果考上了华西本专业本导师还是公费,就是中了六合彩。 拟录取名单终于出来了(被刷掉的人很少,我知道被刷掉的有华西本校的,也有如白求恩医大等名校的,可见华西还是不算黑)。专程赶到医院给老婆报信,在手术室门口,全副手术武装的老婆满脸疲惫刚下手术台,看到我很诧异,我告诉她,中六合彩了,原专业原导师公费录取。老婆抱着我大笑!稍平静一下,老婆闪着不大的眼睛严肃地望着我说:会不会收不到录取通知书?我无语...... 看完此贴,犹如再次亲历考研路上的风风雨雨,体会其中的百般滋味,有人说,考研难,难于上晴天,有人说,考研易,易于翻手掌,我想不尽然,只有亲历而为之后,不管结果如何,你都会有自己的一番感悟,考研是人生路途上的重要一步,如何走,走的好不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心去拼搏了!!! 最后借鲁迅的诗与各位研友共勉: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可以,通常于2009年10-11月分开始在网上报名,医学类要考的科目是:政治(满分100),英语(满分100),医学统考(满分300)。三科全部是国家统一命题。每年7、8月分会分布命题大纲,请多留意!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