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求2019考研真题

反以相天
赐也
一、专业课真题命题规律根据数据分析统计显示,众多普通考生在未熟悉历年真题前,尤其非统考的考生,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复习,面对参考书有种大海捞针的感觉,因为不知道要考些什么、怎么考、考的规因为即便是考本专业,在熟悉专业重难点、学科框架的情况下,如果不认真研究历年真题,也是常常把握不好专业课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侧重点、风格等命题规律。因此,建议应尽一切可能把目标专业的往年真题搜集齐全,对专业课考试的考点、考察频次、题型、分值、命题角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专业课每个轮次复习结束后都要仔细研究真题。对于真题,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而是应该去整体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和出题范围。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因此要尽量去弄到的试题,最好能够搜集全最近五年的真题。专业课历年真题命题存在以下规律:1、五年之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这是出题人出题的主体思路;2、简答题三年之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毕竟专业考试的出题范围有限,考生可以结合前面讨论的复习方法来比较和分析;3、名词解释题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多多留意;4、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五年之内没有考过的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二、专业课真题蕴含的六大信息往年的专业试卷除了可以了解专业命题的基本情况、老师的出题风格、已考点和未考点等基本情况之外,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还在以下方面给大家一些重要的启示:1、专业课难易程度、题型、分值等等一望而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考生而言是最浅显的,很多人都会忽略,但是由于考研分数珍贵,正是这些小细节会给考生增加成功的机会。对于考试常出的题型、分值等,建议大家拿小本子随时记录,做成表格,这样根据出现的频率大家就可以知道历年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什么题型最爱考、什么题型最难答等。2、各章节的出题比重这个是需要考生对考研专业课的参考书进行初步复习之后要做的工作。由于非统考专业课相比较公共课、统考专业课,缺少统一的复习大纲,因此其中没有重难点的告知,所以大家可以通过对全书的把握和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进行重点复习。方法也像前面所说,做好小笔记,随时整理和汇总,最后按照频率就能整理出来。3、重要的已考点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一方面告诉大家这是重点,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家记忆重要知识点,灵活掌握各种答题方法。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的综合知识考试,其中的文史知识有一些是非常重点的,像丝绸之路、三皇五帝、文景之治等。所以对于反复考查的知识点,建议大家,一定不要局限于答案,而要对答案进行变化,考研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考试,老师不会对一个问题反复让大家背书,因此对于灵活性的要求更高,需要大家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4、联系时事的出题方式历年考研专业课考题中涉及的当年时事,它们是如何联系起来命题的,这在当年的真题中都会体现。以经济学为例,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考试就必然涉及每年的时事热点。大家需要掌握的是,这些知识点,老师会怎样和时事结合,考生用什么样的方式回答能提高分数。5、反复变化的出题方式很多考研试题中,一些同学可能认为这个考点已经作为简答题考过了,就不会再考了;实不然,有些老师认为出简答题远远不能体现该考点的重要性,因此会把它变作论述题再拿出来考。这其实对每个考生都是公平的,如果你就想着投机取巧,恐怕会吃些苦头了。因此,一些可能演变成论述题的简答题大家一定要重视。6、各章节的命题风格因为每年的同一章节往往是由同一位命题老师命的题,因此藉此可以洞察他的命题风格,是注重能力、还是注重基础,课内知识还是课外知识等。反复琢磨相信对大家考场上发挥,争取高分会有很大的帮助!三、根据真题找出复习重点(1)名词解释大多数人文学科试题里,第一题都是名词解释,而一般情况下真题中的名词解释在参考书目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答案,大家可以把它们标出来,注明出现在真题中的次数以及分别是哪几年考过的。突出这些名词不仅意味着我们要关注它,更要思考它跟哪些人物流派理论的思想有关。方法和统计试题中的名词解释更加注重考察考生对核心术语的掌握程度,因而在复习中加强对这些内容的复习,这就是由点及面的过程。(2)简答和论述简答和论述题,这类题型地考查考研er的综合理解能力和知识点整合能力。因此在研习真题的时候,首先要想到这道题和书中哪些知识点有关,锁定范围,这时候知识点并不仅局限在一处,有些需要和不同理论的比较,和另一观点的异同,或者是该理论的现实意义。这些都不是机械的书本知识的结合,而是要通过大家自身对于理论的理解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真题再重要,也要以书本为依靠,切忌过度迷信真题。真题是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书本,经历了书本-真题-书本的反复过程,知识点才会被完全消化、吸收。(3)对于编程类等实操性的专业课当然只是背就没有用了,需要对程序语言、逻辑等吃透,这种类型的真题重复度基本为零,但是可以发现老师的重点关注点和必考点,更重要的是学思路和学方法。

请问考研管综中逻辑题型特点有哪些?

万物之多
(一)翻译推理题推理题中翻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从去年真题来看这部分也是考察比较多的,属于高频考点。而且包含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其中有些不乏学生日常做题容易出错的。以下对该类题型特点进行说明。1.题型判定所有逻辑题第一步都是判定题型。确定题型方知其解题步骤及思路、技巧。若题干、选项中出现逻辑关联词:“如果,那么/就/则”、“只有,才”、“且”、“或”等,即翻译推理题。2.解题思路整理题干信息,写出逻辑形式‚应用推理规则第一步要求考生能够将日常语言转化成逻辑用语。这一步很关键,如果没有写出正确的逻辑形式,那么后面就不知道应该应用哪条推理规则,结果可想而知。例:人生虽不易但有价值。该句话中“但”需要转化成“且”:人生不易且有价值。如果没想到且,就应用不了“且”的推理规则。第二步要求考生熟练应用推理规则。基础阶段讲联言、选言、假言的各种推理规则,强化阶段还会继续学习其它规则,当然是在基础阶段之上的。【例】某上市公司要选优秀员工出国培训深造,高管要从赵、王、孙、李4人中选2人出国。考虑到团队合作问题,高管做出如下决定:(1)如果赵不出国,那么王出国。(2)只有孙出国,王才出国。(3)要么孙出国,要么李出国。(4)李确定出国。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哪项?A.赵出国。B.王出国。C.孙出国。D.孙不出国且赵不出国。E.王出国且赵不出国。【正确答案】A。【解析】该题4个条件中有3个有逻辑关联词,并且选项中也有,因此是翻译推理题。逻辑形式:(1)—赵→王(2)王→孙(3) 要么孙要么李(4)李结合(3)(4)根据“要么、要么”肯一个必须否另一个的推理规则可得—孙,再结合(2)根据否后必否前得—王,此时结合(1)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赵。故正确答案为A。(二)分析推理题分析推理题和翻译推理题一样,同为考试必考题型。这类题着重考察解题思路。很多学生不会做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找准解题切入点。1.题型判定题干中给出了主体以及主体信息,选项中给出了主体及主体信息的对应关系,即分析推理题。分析推理题有两类: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 即选项中主体是一致的。‚题干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 选项主体不一致。2.解题思路对于选项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优先使用排除法。对于题干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要找到解题切入点。围绕切入点,使用相应适合的方法。【真题】某校四位女生施琳、张芳、王玉、杨虹与四位男生范勇、吕伟、赵虎、李龙进行中国象棋比赛。他们被安排到四张桌上,每桌一男一女对弈,四张桌从左到右分别记为1、2、3、4 号,每对选手需要进行四局比赛。比赛规定:选手每胜一局得2 分,和一局得1 分,负一局得0 分。前三局结束时,按分差大小排列,四对选手的总积分分别是6:0、5:1、4:2、3:3。已知:(1)张芳跟吕伟对弈,杨虹在4 号桌比赛,王玉的比赛桌在李龙比赛桌的的右边;(2)1 号桌的比赛至少有一局是和局,4 号桌双方的总积分不是4:2;(3)赵虎前三局总积分并不领先他的对手,他们也没有下成过和局;(4)李龙已连输三局,范勇在前三局总积分上领先他的对手。根据上述信息,前三局比赛结束时谁的总积分最高?A.施琳。B.张芳。C.范勇。D.王玉。E.杨虹。【正确答案】A。【解析】该题题干中有8个主体:施琳、张芳、王玉、杨虹以及范勇、吕伟、赵虎、李龙,主体信息:座位顺序、得分情况。选项中主体都不一致,因此属于题干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题。提问方式中问总积分最高的人,即切入点,四对比分中只有6:0涉及总积分最高的人。接下来找与6有关或与0有关的信息。由(4)可知李龙比分为0,即其对手比分为6。由(1)可知李龙对手不是杨虹,不是王玉,也不是张芳,即施琳。翻译推理题和分析推理题都是考试必考题型,对于这两类题,一定要先会判定题型,然后按照其对应思路一步一步走。如此能帮助考生用最少的时间做对题目。这两类题也需要多加练习。以上是黑龙江考研网整理的2019考研逻辑题型特点,供同学们进行参考。

2019考研英语

北极圈
移是
单词是最基础的东西,不管你基础好或是一般,都建议前期把单词基础打牢,买一本词汇书,盯着背,背到滚瓜烂熟。红宝书考研英语词汇(必考+基础+超纲)是老牌子号,口碑不错,用的人很多。有发音、有释义、有例句,有助记。考研词汇app内涵6000考研词汇,覆盖其它词汇等海量考研词汇。附赠精缩版,串记手册,还有习题册,使用方便,记忆效果很好。

周建武逻辑历年真题19版和20版差别大吗?买成19版了,需要再买一本20版么?我是20年考研的

莫神于天
儿娃子
个人建议用机工的逻辑精点,当时我把那本书看了三遍呢,觉得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感觉值得好好看哈。。。。

请问2019年考研英语都有什么题型?

故海内服
亦步亦趋
一、完形填空完型填空在整张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不是特别高,但是考生仍然需要拿下这部分的分数,提高自己额整体分数。完形填空在这个时期考生只需要做真题上的题目,保持一定的做题手感,不需要用太长时间,毕竟这部分分值比较低。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考研英语中的重点部分,往往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因此考生一定要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理解每段之间的逻辑,然后掌握住整篇文章中心思想。在做阅读的时候,考生一定要把握文章的整体思想,结合上下文,分析选项的每个含义,选出正确的答案。避免选项中的陷阱,掌握一定的做题规律。三、新题型很多考生认为新题型比较难,其实,新题型是有一定的解题技巧的,只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就能够在短时间内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因为对于排序题来说,错一个很可能就导致错两个,所以必须认真对待。把整篇文章读一篇,每一个选项快速读一遍,找关键词不一定准,重要的还是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填完后,一定还要整体读一遍,保证整体上的通顺。四、翻译题翻译题不仅考察考生的词汇掌握能力,更考察了考生的语法知识,长难句的掌握。其实,考生在做阅读的时候,就自然会提高翻译的技巧,在做历年的真题,一定可以拿下英语阅读。五、写作英语写作一共是两个部分,大作文和小作文。小作文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固定的格式和固定的句式。但是考生需要在平时多看小作文的写作句子,积累的经典句型。大作文考察考生的内容就比较多了,考生一定要保证在考前多进行写作练习,熟练掌握的写作经典句型,在考试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备考。

跪求2019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1000题一点通 电子书版

狼雨
战警
MBA和MPACC联考的试卷是一样的,都属于管理类联考【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是考研专业科目,还有一门是英语二。还有一类是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这二者有区别。一、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是中国大陆(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招收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比如MBA)而设定的全国性联考科目,其科目编号为199。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适用于MBA、MPA、MPacc等管理类专业硕士。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适用于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等经济类专业硕士。三、396经济类联考和199管理类联考的区别 1、两者考试范围均为数学、逻辑、写作。但是,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数学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大学期间所学的数学知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数学为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等高中及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两者的逻辑、写作部分考纲基本相同。 2、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试卷满分为150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试卷满分为200分。两者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 3、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分值分布为:数学基础70分、逻辑推理40分、写作40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分值分布为:数学基础75分(有两种题型:问题求解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30分)、逻辑推理60分、写作65分。

我去年没有考上研究生,今年决定二战考研,但是复习却犯了难,不知道该怎么复习了,毕竟资料都看过一次了

其名为鹏
恐怖塔
  二战是个令人百感交集的词:无奈、痛苦、压力、坚忍......即将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如履薄冰。没有办法抱着轻松的态度去迎接失败,所以就必须要更加努力,更加细心的去准备,去规划,给自己一个交代。关于二战,其实除了这些,我们也该看到它的优势所在,我们有亲身经历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拿来品味和总结,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下面新东方在线就来谈谈二战考生该如何用好自己的资源,赢得最后的胜利。  一、通盘考虑,总结去年的经验教训  考研的总体要求不外乎三个关键字:“基础”、“方法”、“熟练”。可以用一张checklist列出这三大块有哪些小项,逐个检查。相对于应届考生,二战考生的一个优势是经验。经历过了,大致明白考试是怎么回事,考研复习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对照考研的总体要求检查自己,会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复习起来就有全局感了。  另外,可以做优劣分析,客观地看待自身状态,以对抗自卑或自大;别人只是参照,应关注自身。  而对于管理类联考的考生而言,考试出问题可能就有以下原因:  1、通过了报考院校的初试,但是复试却被刷。该类考生的复试主要包含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语和听力、政治笔试,需要仔细分析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如果是因为专业课没发挥好,需要在平时准备初试科目时,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专业课,这个时间在初试之前不用太多,保证每天有一至两个小时即可,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学生,专业课学习不容忽视。  2、基础知识没问题,平时学习成绩也挺好,考出来的成绩却不理想,以至于没通过初试。此类考生属于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测试,不仅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还要有很好的处理试卷的能力。数学基础、逻辑、写作三科一起考试,一旦一科的做题时间掌控不好,将会影响整套试卷的发挥。这类考生在二战复习时,一是要注意保持并尽量提高各科目的掌握程度,就拿数学基础来说吧,不仅要求基础知识扎实,还要会灵活变通,在此基础上,更要注意对各个细节的把握,而基础好的这些二战考生在复习时主要是对其细节方面再多多努力即可;二是在平时学习时利用好每次模考或者每套试卷,模考就是在锻炼考生的应试能力,怎样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所学完整的呈现在试卷上,需要在平时测试时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另外切忌太贪心,尤其是基础好的考生,非常希望自己在数学基础部分拿到满分,这样势必会在考试时拖延数学部分的做题时间,导致最后没有时间做写作的题目,得不偿失。   3、基础知识不好,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一般这类考生原来的基础就不好,在初次复习的时候可能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复习时完全照自己的想法来,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复习计划,导致学习成绩无明显提高,因此在二战时需要纠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来说,题量是必须要有所保证,但同时也要注意归纳总结,真题一定要熟练再熟练,结合真题中涉及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有规划的学习。也有些考生由于自制力不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来基础知识就不牢固,再加上没有好的自控能力,到考前甚至都没把该学的知识点学完,建议这类考生在二战复习时给自己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规划,最好细致到每一天需要完成什么事情,如果在复习过程中能找个研友一起互相监督或者有老师在旁边督促会更好。  总之,二战考生需要调整好心态,认真学,跟老师走,做到强科保持的同时,还要有习题的巩固。   二、准备充分、把握暑期  练功夫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即将迎来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段——暑期。虽说二战考生时间相对充裕,但也建议按照阶段复习:基础阶段(暑期前),强化阶段(暑期),冲刺阶段(9、10、11月),模考阶段(12月)。前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考研的要求:“基础”、“方法”和“熟练”,以及查漏补缺。最后一个阶段是在提高大家的应试能力,直接决定了考生能不能在考场上能否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出来。  一般来说,暑期是应届考生复习的黄金时间,不少应届考生在此时段进步很快。为了在和应届生的竞争中不处劣势,二战考生不能松懈。另外,充分准备可以缓解焦虑,试想:做几套模拟卷,每次都能有不错的分数,焦虑感自然降低。另外有同学提到他在下载了不少名师视频,是否要花很多时间看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看视频有助于理解知识和方法,对应考研前两个要求“基础”、“方法”,但“熟练”必+须靠多做题,所以视频可以看,但不要挤压自己的做题时间。  力量总是来源于自身,唯有充分准备和平稳心态才是制胜的不二法门。出题是随机的!你既然有基础还复习过!你现在就要调整好自己!别人自己压力太大!用一个平常心去对待考试。360行。行出状元。你说呢?追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MBA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哪个更有用?

富二代
五尾狐
2019年联考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不知道各位同学准备的怎么样,今年一共有四次模考,第一次是系统强化班的结业模考,剩下三次是秘训实战班的三次模考,秘训班的三次模考时间分别为“11月2-3日”、“11月16-17日”、“12月7-8日”华是学院模考试卷质量很高,都是请专业的MBA辅导名师根据当年的考生大纲以及每年联考经验总结出六套模拟卷,三套是要求学员在华是学院安排的考场考生,三套是让各位同学带回家去完成,课程中,老师会把六套卷子都会讲一遍,帮助大家总结考题出错地方,在出现这样的题目可以应对自如。经过这六套试卷的打磨,让每位学员分数提高到20-50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模考本身就是增加应试的能力,不管是自己复习,还是参加MBA辅导班,都需要经过这三次模拟考试,总结联考经验,在真实的考试中能应对自如。华是学院,预祝大家今年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考研管综考试中常见的考法是什么?

五伦
连翘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发现考试中关于偷换概念的考法常见的情形有两种:(1)第一种是同一个词在不同意义下的使用,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偷换,一般意义下的使用。A.对于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偷换,在考试中曾经这样考过:小明是一年级二班的学生,有一次期末考试后,小明的妈妈听老师说一年级二班的学生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好,便非常开心。回到家后跟邻居讲他儿子这次考试考的非常好,准备过几天带他出去旅游,作为奖励。仔细的思考后,是不是能发现,小明妈妈得出的结论就存在问题。推理过程中存在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误用的问题,题干中出现了两个一年级二班的学生,其中第一个一年二班的学生,很明显属于a是P的形式,故为非集合概念;而第二个一年级二班的学生明显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为集合概念。B.对于第二中情形,一般意义下的使用,不但在我们考试中考过,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曾经一个旅客,去飞机场买机票,想省点钱,买票时对售票员讲:“有没有便宜点的机票?”,售票员看了他一眼,说“飞机票哪有便宜的啊?”;该旅客心中很是郁闷,对售票员说“你这人说的什么话?”,谁知道这售票员火气更大,对他叫到道“我说的是中国话啊,听不懂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让人很是不开心,仔细分析发现,售票员在回答旅客问题的时候两次进行了概念的偷换。首先,第一次旅客问有没有便宜点的机票,意思是有没有打折的机票,便宜是相对机票来说的,但售票员却说机票没有便宜的,这是针对火车、汽车等其他乘车方式来说,没有便宜的飞机票,为概念偷换;然后,旅客说“你说的什么话”,这里的话,是指售票员的说话方式,不够友好,让人不爽,而售票员回答“我说的是中国话”,虽然也出现了“话”,但其指的是语言的种类,又一次出现了概念的偷换。(2)通过限制或概括进行概念的偷换。这种形式一般很少会单独的考查,往往是出现在选项中通过限制或者概括,进行概念的偷换。比如我们管理类联考15年的考试中,就出现过这么一种情况,题干中给出了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讲到“预报北京二月初有雨雪天气”,当年这个题的正确率非常的低,就是因为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题干讲的是预报有雨雪,而其中1个选项讲的是“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气”,这里就存在概念偷换了。以上是黑龙江考研网整理的2019年考研逻辑:偷换概念之在考试中常见的考法,供同学们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