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会计专硕。想问下英语数学写作和逻辑分别买什么书好。本人基础还好。

二大夫曰
久忧不死
幂学教育2015年和高教出版社联合推出一系列权威书籍:陈剑《数学高分指南》1月底出版。《数学名家详解》《数学临考冲刺》。曹其军《元老帮英语历年真题解析》杨武金《元老帮逻辑历年真题解析》陈君华《元老帮写作历年真题解析》。4月上市。薛冰《英语二阅读80篇》,齐辙《英语二写作和翻译专项突破》,何敬《英语二大纲词汇详解》,齐辙《英语二真题词汇》6月份上市,敬请关注,希望可以帮你圆梦。你还没有买书还是?买了。但是怕不好影响效率

人大MPACC考研199管综中逻辑参考书有什么?我不知道该去哪家辅导班学管综课?

颜铭
禁闭室
《逻辑精点》,《逻辑分册》,《管理类联考逻辑习题分类精编》就差不多够用了,多看看,把错题看两遍,逻辑题是越做越有感觉的.现在市面上会计专硕辅导强的是凯程教育,我听上过的人反应都不错,因为只有你对那个老师满意,老师才会得到工资,所以非常照顾考生.

考mpacc的大神们,你们逻辑都用哪些书

伯兮
白天使
老吕的 还有赵鑫全的 都不错 你可以看看哪本比较适合你

考研政治用什么教材

为了爱
神明
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5本书目。其中考试试卷的分值比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约16 %

考研的逻辑学是学什么的?还有跨专业考逻辑要考几科?逻辑学的书有哪些?

阿贝尔
多米诺
逻辑学考研研究方向:(01)因明发展史(02)因明与形式逻辑比较研究。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1)逻辑学专业课、(801)综合课。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又称理则学、论理学、推理学等。有时逻辑和逻辑学两个概念通用。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传统逻辑(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两大阶段,辩证逻辑又有矛盾逻辑、对称逻辑两大阶段。旧称“论理学”、“理则学”、“名学”、“辩学”。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由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创立的逻辑学使逻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黑格尔把思维形式的发展与人的认识的各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些思维形式彼此联系、相互转化,又具有新的意义。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传统逻辑(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两大阶段,辩证逻辑又发展有矛盾逻辑、对称逻辑两大阶段。对称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是辩证逻辑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逻辑学发展的最高阶段。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对称逻辑学产生的催化剂。“悖论”的出现说明原有的逻辑和逻辑学的不完善,说明对称逻辑学的产生是逻辑与逻辑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谁能推荐一本考研用的《逻辑学》?

萨里
丛林狼
《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不错,或者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也不错。逻辑精点 逻辑分册 写作分册 都是机械工业出版社针对专业硕士

会计专硕考研数学,逻辑800题该买那种书??

纪念碑
家族日
会计专硕考研书目推荐会计专业硕士考研初试科目为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研书目:“考会计硕士,选凯程”!凯程会计硕士2014年考入北京地区会计硕士共25人,其中本科是三本的5人,本科二本的11人,本科一本的学生9人,考入的学校有人大 中财 贸大 财科所 北工商 北交大 北国会等学校, (其中曾sh同学获初试第三,复试第一) 经过1年远程+面授集训, 从0基础跨专业开始辅导,扎实辅导,严格管理督导,家长汇报制度,确保学生在凯程学习进展顺利.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解析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辅导用书编委会高等教育出版社MBA、MPA、MPAcc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高分指南(第5版),陈剑,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逻辑分册(第11版),孙勇等,机械工业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考前点睛:综合能力历年真题精解及全真预测试卷,全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用教材编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逻辑部分的《人大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 数学部分的《名家详解》(北航的)www.kuakao.com/html/72/n-404872.html 《2015mpacc备考:简评市面上口碑较好的辅导书》这也是文化商城

逻辑学考研有哪些学校推荐

卜尔
其平也绳
在2018-2019年逻辑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山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南开大学,以下是逻辑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1 清华大学 5★ 2 中山大学 5★ 3 南开大学 4★ 4 中国人民大学 4★ 5 北京大学 4★ 6 复旦大学 4★ 7 浙江大学 4★ 8 西南大学 4★ 9 南京大学 3★ 10 西安交通大学 3★ 11 厦门大学 3★ 12 华南师范大学 3★ 13 河北大学 3★ 14 首都师范大学 3★ 15 湘潭大学 3★ 16 北京师范大学 3★ 17 四川师范大学 3★ 18 武汉大学 3★ 19 贵州大学 3★ 20 燕山大学 3★

考研专业课很重要,你的复习方法对了吗

贝莱
电梯间
专业课信息搜集一定要全面专业课不像公共课那样,到处都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区别在于专业课考试是报考学校自主命题(除了一些统考专业),对我们来说有用的信息渠道就直接从全网缩小到这所学校的相关信息,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复习之前确定学校专业的考试内容和侧重点否则后期浪费很多时间。专业课需要搜集的信息为①、该校该专业专业课要考哪些内容;②、该内容需要复习的参考资料有哪些(可直接百度,多方确认,或者上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专业详情目录)③、每本参考书的考试范围有哪些,每部分每年在试题里的占分比有多少,针对性复习;④、了解该校出题的题型有哪些,后期可以针对题型具体提分。还有一种信息搜集的方法,可以一次性将上述所有信息搜集内容整理到位,那就是找到一位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他们有过一年的复习经验,可以在专业课的准备上给大家提供更有用的院校专业信息。当然怎么找到靠谱的直系学长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先通读教材,宏观复习受于初高中老师带领复习的思维固化,我们可能意识不到宏观整理章节逻辑的重要性。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我们试想一下,学习过程中复习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当你翻书的时候却发现“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出现这种记忆阻碍最重要的原因是打乱知识点顺序后,我们在大脑里对全书的所有知识点没有一个大体的位置归纳,这个“有些印象却始终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并没有固定在大脑里的任何位置,所以导致最后要么记忆偏差,要么似曾相识。而直接开始通读全书和画制逻辑框架的形式就能让自己把知识点放在大脑中一个固定的位置,想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把它从框架枝细上摘下来,仔细咀嚼嚼咽。具体顺序为:先看整本教材书的目录,自己拿张空白纸,按照材料章节的属含关系把一整章的框架图大概绘制出来,注意给每一小节的内容预留一定的位置。然后再去找主要知识点或者词语的概念性东西填写上去,最起码看起来清楚这个专业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梳理完成后,再开始按照顺序章节顺序仔细过教材,期间一定要随时把逻辑框架图记在脑子里,每一小点在纸张上有自己的位置,定期记忆纸张上绘制的框架图知识点关系,多复习几遍,这张图就会存在脑子里,不管做什么题,大脑在分析出知识点后,就可以在纸张框架图上找到对应知识点的位置,然后对号入座,从宏观把控题目正确方向,尤其是理论、文科类的专业,效果非常好,然后再配套习题辅助理解,第一遍过完资料书,基本上就可以把知识点记得七七八八了。重视试题,从试题里找考试侧重点专业课的试题甚至比公共课的试题更加重要,为什么?因为专业课的试题是院校专业自己老师出的题,而且还总是那么几个,出了这么多年的题,几乎把能考的,能出的题目都出了个遍,所以专业课越往后考,同类型题目出现的概率越大,细心的人可以发现部分学校如今不会直接发布历年试题了,就是怕题目出重了,碰到原题,对研究生选拔人才来说是一种损失。但是我们还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学校历年试题弄到手,如果运气好,把历年试题吃透,可能考试就能碰到差不多的题目,相当于白送的分数我们,那我们必须得接着。重视试题还有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从历年试题里找出该校出题的侧重点,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复习。当然大家也得会分析试题,摘录重点,如果需要的请留言,需要的人多了,我会开个专栏专门介绍。除此之外,我还建议有条件的,把与报考学校的专业排名差不多的同专业学校的试题也搞到手,虽然不同学校,但是同样的老师出了这么多年的题目,思捷枯尽的情况也是有的,相同专业的出题老师也会借鉴与自己院校专业排名差不多的学校的试题,所以通过做这些学校的试题,大家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况且专业课的试题资料本来就不多,有这些作为复习材料比市面上卖的乱七八糟模拟题有价值的多。对反复复习有用的笔记怎么做笔记本不要纠结于形式、载体、方法,我们做笔记的目的是增加当下记忆效率,以及方便后期复习,只要是能帮助自己记忆和复习的笔记就是好笔记,那什么样的笔记对记忆是最有用的?答案还是框架图!很多人第一遍学习新内容总喜欢做抄书式的笔记,书上怎么说,到了笔记上自己就怎么写,这样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在书上写写画画还省事很多。所以我建议第一遍大家学习新内容时,先按照目录和基本内容做好框架后,就不要着急做笔记了,直接有什么想说的,想写的直接在书上标注清楚。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再把这些具体内容慢慢完善到框架图里,然后定期记忆。这样做笔记,不仅清楚整洁,而且一眼就能看出某个知识点的宏观意义是什么,有了记忆场景和来源,我们就不容易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