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逻辑题,一道

贼公子
物怪
在众多的考研科目中,没有哪门学科像“逻辑”一样神奇——学员本科没有接触,考研却要考。那为什么要考,到底考什么? 管理类与经济类联考中逻辑试题通过选择题来体现,研涂宝小编认为其不同于大学课堂上逻辑基础课或专业课的逻辑考试的特点在于,所测试的并不是考生的逻辑专业知识,而是考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对各种信息的理解、提炼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对推理或论证的运用及分析、比较、评价和反驳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素养,称为批判性思维能力。 20世纪70年代起,北美出现了一场“批判性思维”运动,这场运动深刻影响了西方高等教育与理念。作为这一运动的结果,美国出现了一种标准化综合能力型考试模式并逐渐成熟。这种考试模式的目标不是测试考生的专业知识,而是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其中主要是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理念要点如下: 第一,批判性思维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思维素养。人与人之间思维素养的差异,主要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差异,而在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第二,批判性思维能力先天有差异,后天可训练。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的不是记忆,而是训练。第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质性提高一般不是短期突击行为的结果。第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可测试,包括可通过标准化考试加以测试。管理类与经济类联考中逻辑测试的目的,就是选拔批判性思维能力强的考生。要考的就是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记硬背、走捷径、找窍门、压考题,这类应对一般考试常用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逻辑测试,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这门考试的核心理念是要把此种途径和方法对于成功应试所能起到的作用,降到最低限度。因此,这门考试真正到位的考前准备,包括应试辅导的实质性内容,是考生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尽管测试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逻辑专业知识,但有一部分试题涉及逻辑知识,虽然不熟悉这些知识,只要有足够强的思维能力,仍然可以答题,但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些知识,明显有利于准确迅速地答题,但并不是所有逻辑专业知识具有此种相关性。总之,管理类经济类联考中逻辑部分测试的是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传统的逻辑课堂学习并不适用此种考试,考生要结合考试有针对性的做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

考研逻辑题

壁观
玄通
C①当他们被人工饲养时,极易感染一种致命的g病毒②野生的革龟却不太容易感染这种病毒③人工饲养和野生的革龟的“平均寿命”却没有什么差别由此可见,极易感染一种致命的g病毒的人工饲养的革龟却和不太容易感染这种病毒的野生的革龟“平均寿命”没什么差别,只能说明人工饲养的革龟数量远远高于野生革龟,且未全部患病....

考研的逻辑学是什么?

莫泊桑
安全期
逻辑学考研科目为:101政治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611哲学综合 、914形式逻辑(含符号逻辑基础)

2016考研管综逻辑真题分析——分析推理题部分

末路人
夫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跨考考研2016考研管综逻辑真题分析——分析推理题部分2016考研管理类联考已拉下帷幕,跨考教育逻辑教研室任子途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管综逻辑的详细分析。今年的题型相比2015年有较大变化。演绎推理题目量变小,论证题目增多。具体题型分布见下表:演绎|分析|削弱|加强|解释|结构|比较|争论|焦点|论证|缺陷|6|6|7|3|3|1|1|1|从上述题目分布观察可知:演绎推理类题目占的题量减小,这就符合了大纲不考查专业逻辑知识的要求。同时论证类型的题目增多,更加注重考生对论证结构的分析理解能力。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在近几年考试中一直没有出现的争论焦点题目,在今年再次出现,但考查的比较简单。分析推理题难度与去年持平,以下是具体真题解析。29.古人以干支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也称天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也称地支。顺次以天干配地支,如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等,六十年重复一次,俗称六十花甲子。根据干支纪年,公元2014年为甲午年,公元2015年为乙未年。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现代人已不用干支纪年。(B)21世纪会有甲丑年。(C)干支纪年有利于农事。(D)根据干支纪年,公元(

考研的逻辑推理题是所有学生必考吗?

日月
逼猴儿
可以说是必考的因为英语阅读理解考的就是逻辑推理能力不是所有学生必考,只是个别专业的人需要考。

考研逻辑问题

僧祐
胡姬花
是的,2015考研和前辈们一样,都得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书,有逻辑精点就可以了,看不懂可以看看学鸣考研的公开课程,房文学老师讲的超级好,在优酷上有,我前两天和同学一起看的。对于逻辑的学习,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逻辑却是一直陪着我们成长的思维。出于中国人出题的方式和复杂程度的考虑,应对联考的逻辑试题,仅仅依靠我们日常积累的逻辑素养是不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跨考教育专硕教研室刘老师认为,学好逻辑关键要注重逻辑的学习方法,突破思维的瓶颈。逻辑试题,总的来说分为形式逻辑和日常逻辑。形式逻辑更加注重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对于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做题的速度是大有裨益的,这是从时间投入和产出比率来说最符合经济规则。日常逻辑部分的学习,可能就不如形式逻辑见效快,这部分更多的靠的是在学习和做题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调整,日常逻辑的试题还是占较大的比例,所以必须予以重视。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逻辑备考中我们追求两个东西,一个是提高做题的速度;一个是提高做题的准确度。通俗一点说,逻辑备考的目标就是做逻辑题做得又快又准。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在于有选择有目标的多做题,熟能生巧是亘古不变的真题,有选择有目标的多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提升;第二是对各类题的规律的总结和把握,掌握出题的规律和解题的技巧方法。当然这两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组合在一起才有用,做逻辑题与弹钢琴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在正确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就形式逻辑来说,真假话推理要深入掌握对当方阵之间的关系,复合命题掌握前件和后件的关系以及相关之间的转化等等,熟练的运用,肯定能快、准、狠的解决掉形式逻辑相关试题。但是有些同学学习逻辑一直达不到质的提升的一个原因是陷入了误区。我们必须及时纠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才能在考场中各个击破,不至于纠结半天,还得不出正确答案。第一、忽视理论,怀着做出题来就行的心态。理论指导实践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错路。掌握逻辑的理论,并不是要考生去盲目的背诵什么是逻辑,逻辑的历史和发展。而是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再知其所以然。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是逻辑思维的培养。在精通理论的前提下,结合试题,熟练运用,相关试题可以在20s左右的时间内做完。当然,对于形式逻辑来说,自己的摸索浪费时间的可能性比较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经过老师的点拨和经验的传授,可以事半功倍。第二、盲目的题海战术。很多考生的观念是:多做题,逻辑就可以学好了。学习逻辑,做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关键是:多事多到什么程度?题又是做什么题?可能很多学生就回答不上来了。正如我前面所说,在多做题的前面必须加上“有选择有目标”。盲目做题的后果是你对逻辑彻底失去信心。首先我们必须在选择做有质有量的题,即真题。逻辑本来就是关于思维的学科,出题者肯定带有自己的主观意向,一般的试题可能会出现不够严谨的问题,要出好逻辑题很难。所以做真题对于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是最好的选择。还有,我们在自己薄弱的地方有目标的做题,一是解决自己的薄弱环节,二是知道自己做题是为了巩固逻辑哪个知识点,在做完题之后,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的做题才是有效率的,有意义的。

考研管综的考试内容?

故曰无言
虽践
考两张试卷:一张综合;一张英语综合满分200分,其中包括三个部分,数学、逻辑、写作。数学一共25题,每题三分。分为两个部分,问题求解题和条件充分性判断。逻辑共30题,每题2分。语文共两大题,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一篇论说文(35分)。英语满分100分。完形填空10分,共20题;阅读理解40分,共20题;对应选择10分,共5题;翻译15分,对1段文字或者5句话进行翻译;作文两篇,分为小作文(100词10分)及大作文(150词15分)。管理类联考数学的考试特征:1.时间紧,题量大。数学的答题时间需要控制在一小时左右,平均每题2min。因此对考生的要求是不仅要会,而且要快并且精准做对。2.数学25题,全部为五选一客观题,其中15题为问题性求解,不考高数,更偏向于初高中数学,后10题为条件充分性判断,是一个比较新的内容,是个拔高点,对这类题型题型的要求不仅要会灵活运用考查知识点,还要对本题型有精准的把握。3.题目的综合性差、灵活性高;25道选择题,题目特点决定了一道题融合的知识点不会太多,因此基础弱的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某一个知识点的薄弱对其他知识点的影响不大。灵活性高则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注意一题多解及题目的各种变式,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考研逻辑是是什么?

麻疯女
今子之言
在众多的考研科目中,没有哪门学科像“逻辑”一样神奇——学员本科没有接触,考研却要考。那为什么要考,到底考什么?管理类与经济类联考中逻辑试题通过选择题来体现,其不同于大学课堂上逻辑基础课或专业课的逻辑考试的特点在于,所测试的并不是考生的逻辑专业知识,而是考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对各种信息的理解、提炼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对推理或论证的运用及分析、比较、评价和反驳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素养,称为批判性思维能力。20世纪70年代起,北美出现了一场“批判性思维”运动,这场运动深刻影响了西方高等教育与理念。作为这一运动的结果,美国出现了一种标准化综合能力型考试模式并逐渐成熟。这种考试模式的目标不是测试考生的专业知识,而是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其中主要是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理念要点如下:第一,批判性思维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思维素养。人与人之间思维素养的差异,主要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差异,而在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第二,批判性思维能力先天有差异,后天可训练。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的不是记忆,而是训练。第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质性提高一般不是短期突击行为的结果。第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可测试,包括可通过标准化考试加以测试。管理类与经济类联考中逻辑测试的目的,就是选拔批判性思维能力强的考生。要考的就是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记硬背、走捷径、找窍门、压考题,这类应对一般考试常用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逻辑测试,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这门考试的核心理念是要把此种途径和方法对于成功应试所能起到的作用,降到最低限度。因此,这门考试真正到位的考前准备,包括应试辅导的实质性内容,是考生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尽管测试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逻辑专业知识,但有一部分试题涉及逻辑知识,虽然不熟悉这些知识,只要有足够强的思维能力,仍然可以答题,但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些知识,明显有利于准确迅速地答题,但并不是所有逻辑专业知识具有此种相关性。总之,管理类经济类联考中逻辑部分测试的是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传统的逻辑课堂学习并不适用此种考试,考生要结合考试有针对性的做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

求推荐2015南京大学逻辑学考研资料参考目,先谢过了?

公反
千寻
南京大学 逻辑学专业 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14本院系招生人数:53逻辑学专业招生人数:5专业代码:010104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 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 02 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03 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 04 中外逻辑思想史 05 思想分析技术 06 语言逻辑 07 现代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中的应用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③611 哲学综合 ④914 形式逻辑基础 复试科目: 0105 逻辑综合 注: 不接受单独考试。 611 哲学综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肖前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新编》苗力田等主编,人民出版社; 《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出版社;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914 形式逻辑基础 《形式逻辑纲要》郁慕镛等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 《逻辑学导论》(美)柯匹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有点多哟,做好心理准备: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亚里士多德全集》卷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  卢卡西维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商务印书馆。  马玉柯主编:《西方逻辑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家龙:《数理逻辑发展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家龙:《模态逻辑与哲学》,中国社会出版社。  郑毓信:《现代逻辑的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  郑毓信:《数学、逻辑与哲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希尔伯特:《数理逻辑基础》,科学出版社。  塔尔斯基:《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商务印书馆。  苏佩斯:《逻辑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宪钧:《数理逻辑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礼全:《周礼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  周礼全:《模态逻辑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北海:《模态逻辑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清宇:《哲学逻辑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  卡哈尼:《逻辑与哲学》,(台湾)心理出版社。  莫绍揆:《数理逻辑初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莫绍揆:《莫绍揆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  朱梧槚:《数理逻辑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雨田:《现代逻辑科学导引》(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岳霖:《逻辑》,三联书店。  金岳霖:《金岳霖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里 德:《关于逻辑的思考》,辽宁教育出版社。  陈 波:《逻辑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 波:《奎因哲学思想研究》,三联书店。  王 路:《弗雷格思想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  王路:《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  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著作选辑》,商务印书馆。  张巨青:《科学逻辑》,吉林人民出版社。  张巨青:《辩证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  金顺福、汪馥郁:《辩证思维论》,北京燕山出版社。  章沛、李志才、马佩、李廉:《辩证逻辑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郁慕镛:《科学定律的发现》,浙江科技出版社。  郁慕镛:《逻辑、科学、创新》,吉林人民出版社。  张建军:《科学的难题—悖论》,浙江科技出版社。  张建军:《矛盾与悖论新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张建军:《逻辑悖论研究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江天骥:《归纳逻辑导引》,湖南教育出版社。  陈晓平:《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潘天群:《社会决策的逻辑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崔清田:《中国逻辑史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李廉:《周易的思维与逻辑》,安徽人民出版社。  王克喜:《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逻辑》,天津人民出版社。  沈有鼎:《沈有鼎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杜国平:《真的历程——金岳霖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礼全:《逻辑百科辞典》,四川教育出版社。  杨百顺:《现代逻辑辞典》,湖北教育出版社。  赵总宽:《逻辑学百年》,北京出版社。  李志才:《方法论全书(1-2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黄顺基:《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外国哲学》(同上)  《逻辑学研究专辑》(中国逻辑学会)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美)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ogic(英)  Informal Logic(美) 等等。这些方面的资料可以去诚笃南大考研看看,相信会有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