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打算考研应该如何做准备?

诔曰
故龙逢诛
作为一个刚刚考完研的学姐可以给你分享一下3431356131我的考研经历。刚开始的时候,在确定考哪个学校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考研准备工作,一开始就是先买了各种的学习资料,我的专业属于工学类的,所以主要包括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除此之外,我买了一些网课,每天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记笔记,记下其中老师讲的重要的知识点,然后还会在听完课后做大量的当天训练,因为我相信勤能补拙,所以,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能够勤加练习,总结错题,每天都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的练习。在前期学习阶段结束之后,我就开始了准备做每年的真题了,每天依旧坚持做大量的题目,在这些题目当中查漏补缺,找到自己薄弱的环节,之后在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直到能够牢牢地把握住每一个知识点,一定要做到能够熟能生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即使能够多掌握一些报考院校的招生信息,每一个院校都会有新生考研群,自己找到群之后就可以在群里面多问一些有关于自己报考专业的信息,群里都会有自己的师哥师姐们给我们解答问题的,所以,要是又不懂得问题直接问就好了,大家都还是挺互帮互助的。在最后的阶段,每年的政治话题都是很热门的,不过好在有很多种选择,类似于肖爷爷这些专家都会给我们最新的政治话题,所以只要照着背书就可以了,不过有的只靠死记硬背也是不可以的,也需要自己做一些准备,找到技巧记住知识点。最后冲刺阶段,在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情况下就需要自己厚积薄发了,再努努力,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不能放松,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18级的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啊?

慈悲
柴生乎守
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有不同的考试科目。作为理工科的,一般是四门,政治,英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那么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比较好呢?个人建议,大三下学期开始,大概10个月的时间,除去一些特殊情况不能复习,也足够了。因为英语和数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复习。考研复习首先谈谈英语复习——英语的复习周期最长,见效不如政治那么立竿见影。因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英语的复习,单词是关键,但背单词不要单纯去拿一本单词书去背,这样最没效果。我的方法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去记忆单词,这个语境就是真题的阅读理解。而阅读是考研英语中的重中之重,接下来先谈一下阅读。真题可以准备两到三套。在开始的阶段,复习的任务是将传统的阅读理解从1997年一直做到2013年,最近五年的真题留到考前一个星期做模拟。每天一篇文章,在做完后,将每篇文章里不认识的单词,包括问题和选项里不认识的单词、短语全部查出来记在旁边或笔记本上,要确保能够理解你做过的文章里的每一个句子,这个很关键。单词认识,句子却不一定能够读懂。对于语法,个人觉得不要太纠结于句子成分,能够读懂意思就可以了。刚开始时记录单词短语,查单词意思这项工作很费时,但是做好了前期的这些工作,绝对能够让你在应付后面越来越难的文章时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初期复习时,每篇文章耗时三个小时甚至一个上午都是可能的,不要嫌自己慢,刚开始这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现在的你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每天记下来的单词要和核心词汇一起进行记忆,能记下多少,取决于前期的循环次数。在背单词这件事情上千万不要偷懒,要持之以恒,单词量对于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暑假结束后,阅读应该完成一遍了。之后,阅读可以进行第二遍,同时复习其他题型的答题技巧。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建议背诵老师总结好的模板,考试时可以直接套用。其次说下数学复习——①3—6月份,打基础,教材(高数线代同济大学)+概率(浙江大学,数二不考,不看即可),翻看每一章的教材,并做每一章节的习题,然后做相应的复习全书,线代推荐李永乐的,将不会的重点勾画下来,在第二轮复习时还要再仔细琢磨。②7—9月份,强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对重点难点的突破,一定要做好。对一些方法和解题技巧要有一个小小的总结。高数可以选用张宇的参考书,线代可以选择李永乐的参考书,概率论可以选择王式安的参考书,并不一定局限这几本参考书,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相对应的视频课程也很不错,可以看看,加深理解。③10—12月,冲刺练习。这一阶段要做大量的习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要对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回顾。最后预祝考研学子成功上岸。

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其于本也
对待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这对于习惯了考前突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要考研,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耐住寂寞,忍受痛苦。我当时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真的是孤注一掷了,因为如果考研不成功,我的退路会很有限,这么说吧,考上研,前面就是碧海蓝天,考不上,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哈哈,其实有些夸张啦。我当时也看了好多介绍考研心态的帖子,也是很受鼓舞的哦,因为是第一次考研,所以对别人说的经验都是半信半疑,毕竟自己没有实践过,但要记住,万事开头难,在我周围,打算考研的人有好几种,一种是随大流型,他们并不努力,只是在大家都埋头苦读的时候也象征性地“学”,其实多数时间是心不在焉的;一种是犹豫不决型,他们想考研,但对于自己的实力深表怀疑,于是只想小试牛刀,以便来年再考;最后一种是坚定不移型,他们下定决心要考研,并愿意为考研付出自己的汗水,这类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门心思要考研,花上一年的时间只为考研,其他的一概不管,这种人要么考研成功,要么西瓜桃子就全丢了;另一类是其他科目也不丢掉,但以考研为主,这样一旦考研不理想,还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以及:1:身体,什么时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记得锻炼,不要感冒,很费时间。。。2:坚持,其实干什么都是要坚持的,这个坚持可能时间久一点,需要持续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你没有什么很放松的时候,因为你玩得时候,对手在学习。。。3:后勤,后勤要跟上,可能你在学校一个人,但也要照顾好自己。。。4:规划,其实现在我很感激当年上的高联考研辅导班,商志石磊他们不管网上怎样怎样说不好,但对我,我认为是很有帮助的,当年他是我的精神支柱,可以这样说。。。5:交流,很多时候,你在牛角尖里转了很久,通过交流,豁然开朗,社会也是这样。。。6:泰然走过,这一年,你坚持走过。。。个人观点:考研考的不是智力,而是耐力!!英语则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的!从现在起开始着手英语的复习,从基础词汇开始,温故知新,(即使你通过了英语专业六级)。5月份左右开始做真题,结合真题处理相应的问题。10月份背诵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短文、格言、名言。政治:政治呢可以考前一两个月突击;平时多关注时事新闻,尤其是每晚的新闻联播,到十一月份开始系统复习政治,背诵相应的习题。专业课:专业课你更要下苦工了,根据你报的学校、专业对照相应的教材系统复习。可以放到过年后,从自己最不熟悉的科目开始,先一科一科来,过一遍后,重新的再过一遍,做一遍真题,对应真题结合教材,找出自己复习的重点。九月份开始背诵相应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

提前多久准备考研比较合适?

道莫邪
三畏
1、何时准备要根据个人实际3433623737其实什么时候准备考研并没有标准的时间,最主要的是要看你报考什么院校和专业,你的本科学校情况、你本科阶基础是否好等综合来判定。考研何时准备,一定要根据个人实际来。如果你的本科院校是普通二本,而你又报考34所自主划线院校,那么肯定要提前进入复习。如果你本身是985和211高校学生,平时成绩也不错,那么暑假、甚至开学后准备都可以。2、考研开始复习常见的4个时段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随着近几年考研人数的激增,竞争也愈发激烈,不少二本、三本的同学报考985和211名校,为了考一个好一点的初试成绩,不少同学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考研,整个备考过程大概持续整一年!大三下学期3月份准备考研:绝大部分的考生都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学3月份准备考研的,这样算下来,大概复习时间有9到10个月,还能安排三轮复习。大四前的暑假准备考研:有一部分同学是在大四前的暑假开始准备考研,利用数据的时间来打基础,9月份出考研大纲,大概复习半年的时间,复习的快能差不多复习三轮。大四开学后准备考研:有非常少部分的同学是等着考研大纲公布之后才开始复习,这样距离初试的日期大概只有4个月,其实是非常紧张的,但是基础好的同学还是有考上的。3、并不是越早复习越好考研不是比赛,不是比看谁开始复习的早,也不是比看谁复习的久。每个人的本科院校、报考院校、本科成绩、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等都各不相同 ,所以不能够一概而论。也并不是越早越好,开始的太早然后养成懒散的习惯,总觉得还有很长的时间,而战线拉得太长,到最后冲刺也会感到吃力。当然提前准备考研信息、挑选报考院校、准备复习资料,这些工作还是越早规划越好,大家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信息的收集,掌握最新的考研资讯,切不可埋头复习。如果你报考34所自主划线院校,那么建议大三3月份开始,要是考数学的话,那么建议提前到大三上学期。如果你只是想考上研,调剂都无所谓的,那么暑假准备也来得及。

考研一般要准备多长时间?

刘鹏
寒风镇
考研通常是大三开始备考。

大学什么时候最适合准备考研

望之久矣
便当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过程。初试就是每年1月份3363396433全国统考的那个考试,初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一\数学、专业课二。其中公共课(政治、外语、数学)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由各学校自主命题。当然,也有些专业课联考也是统一命题。有些专业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这两门专业课也是学校命题。初试主要考察你的理论实力;而复试是在你通过了学校的入档分数线后参加的各自学校的考试,复试内容包括专业面试、专业笔试、外语口语、听力等内容,考试内容由各学校自主命题,面试成绩、外语综合和专业课成绩加起来就是复试成绩。复试就不仅考察你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考察你的临场发挥的能力,也就是看你的综合能力。当然我们都知道,初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初试成绩能否达到该校的复试分数线决定了你能不能进入复试。但是也不可忽视复试哦,因为任何一门复试科目不及格都不能被录取,而且复试成绩在最后的总成绩中还占一定的比例,而最后的总成绩决定了你是否被录取以及能否取得奖学金或者公费。所以,考研究生不仅得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得有良好的个人综合能力。在开始考考研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因此,你可以按照考研的流程来准备考研即可。

大三考研准备什么?

费直
       1. 尽早确定所考专业、学校  选择学校与专业要坚持两个原则:即必要性和可能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看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是否有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自己喜欢的专业准备考试。  所谓可能性,主要是看通过努力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也不能因此放弃自己渴望的名牌学校、热门专业,关键在于自己能否舍得为考研付出,只要能真正地去努力、准备、坚持不懈,选什么样的学校、专业都一样。另外,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切忌犹豫不决和反复改变自己报考学校和专业,这样势必浪费自己宝贵的复习时间和削弱自己对考研的信心。  报考专业:现在有一种考研时尚――跨专业。但是,专业的选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感情用事,一定要给一个时间和空间,认真、切实地选择。管理类联考      2.及时把握考研信息  ①专业、学校定下来以后,就要向你所报考的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处索要两个重要材料:一是近两年招生简章,看一看你所报考的那个专业都考些什么,是否适合你,有哪些导师招,指定的参考书是哪些;二是近两年专业课的历年试题。  ②收集导师的学术档案,曾发表过的文章,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  ③和导师取得联系。  3.合理的分配时间  时间的分配也是困扰考生的一个问题。我认为,三大共同课:数学,外语易早不易迟,现在就应该进入状态,至少把历年试题做一遍,看自己在一个什么水平。外语,数学早动手,就是因为它们不是靠突击能解决的问题。政治可以在七月以后再开始复习,一直到11月份,11月中旬就开始强行记忆政治了,然后听一遍冲刺班再强化一下,最后上考场。  4.选好教材  伴随着考研热、办班热、编书热,目前在市面上仅考研材料就是一大堆,同学们往往是不知道如何挑选辅导用书。在复习阶段,有三本书就可以,第一本《大纲》,第二本就是大纲出来以后各辅导老师开始根据新大纲的内容编写的辅导用书,第三本就是习题集。管理类联考  5.选好辅导班  在报班之前,你必须仔细认真地去了解一下它们的教师队伍,是否真的是由多年辅导经验的老师构成,好老师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实力+信息。因为这种课和本科生,研究生的课不一样,要求在短期内解决问题。辅导考研的老师肩上担子很重,不仅讲课要有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渠道把握一些考研信息(一定要看你所报的考研班中辅导团队是否都是由名校老师所构成,这样能保证辅导老师向考生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通过专业靠谱的辅导考生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6.处理好各方关系  告诉自己的父亲、恋人和好友你的考研决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必须注意与恋人在这个问题上沟通,因为恋爱关系会直接影响考研的心情,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然,如果你在考研前还没有恋爱,那么千万别在考研期间决定去谈恋爱。  7.要一心一意考研  树立“考研第一”的思想,其他与考研无关的事要尽可能放一放,实在放不下的事要以最快的时间去完成,并且做完后要尽快恢复考研的心态。比如,在找工作与考研发生矛盾时,最好在考研前放弃找工作,待考完研以后再去找一个单位签约。以前,总有许多同学看别人都忙着找工作,自己怕找不到好工作,在考研关键时刻忙着去找工作,最后研究生没考上,工作也不满意。  8.要舍得为考研投入  一般从决定考研到考完研的这段时间是花钱比较多的一段时间,如:购买考研书籍和材料、考研及考研辅导班的报名费,联系考研相关人员的费用、考研必需的营养品费用、为考研而租住房的费用等等。  9.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连续坚持至少四个月艰苦准备,包括精神上、物质上和体力上的各种考验。每年考研大军都有这样一个递减的规律:暑假时人数最多,到考研报名时许多考生选择放弃,考试前又有一批放弃,考试期间,每考完一门就会少一些考生。所以,真正在此一搏的考生,必须做好打“持久战”心理准备,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考研全程备考有哪些复试要点

佳人
众所周知,考研实质是考数学和英语,如果你这两门很好,你可以考任何学校任何专业(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33933这也是我成功的主要原因)。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1.数学和英语很好使你在这两门已和别人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2.数学和英语很好使你可以放手进攻政治和专业课,那么着两门你也不会很低。 那么这种制度是否合理呢?我觉得,总体上还是合理的。培养研究生的目标是使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大家考研究生不是为了将来做苦力吧),而目前仍然是美国等国家掌握着高科技的主动权,英语又是国际语言,因此如果英语太差,我觉得肯定不能掌握最新高科技。数学则是科研潜力的主要标志。我从未看到有人思维能力很差数学能考特别高分的。而如果科研能力很强,则学数学也是小菜一蝶。试想,即使华罗庚、苏步青、爱因斯坦等人没学过数一,给他们一个月时间,估计他们考个130也不成问题。此话也许让那些数学较差但专业课好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不满,但现在水平高不等于科研潜力大,更不等于将来水平高。这就宛如《倚天屠龙记》里周芷若道:“弟子的武功怎及得上众位师姊?”灭绝师太微微一笑,道:“她们成就有限,到了现下的境界,已难再有多大进展,那是天资所关,非人力所能强求。你此刻虽然不及众位师姊,日后却是不可限量。嗯,可限量,不可限量,便是这四个字。”而如果有人思维能力很强而不够努力导致最终没考上,那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因为勤奋也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有的人觉得考研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从而导致心态不稳。其实,大家大可以放开心。想想,你(已决定考研的)现在有什么重要的事清吗(特别是大三大四的),没有。何不考完研再找工作呢?而且只要勤奋得法,则考研究生十分简单,可理解为进入研究生所必要的一种手续而已。而如果心怀宇宙,则更是没什么可以顾虑的。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你只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你来到世界上的唯一目的是表现宇宙的规律,因此你的辛苦其实是无足轻重的。再说,即使你吃的苦再大,对明天的你还不是一场梦,对你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吗(专指你吃的苦,而不是考研结果)?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考研态度不对,有的人考研只是想考上,而不想学点东西。 (启道考研)大家何不趁考研的机会,多学点东西、提升一下思维水平呢?况且哲学对人有巨大的启发意义,英语和专业课对将来无论工作还是深造都有用,数学可以锻炼人的思维。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然出来了,这样还愁考不上研吗?结果只想考上研(不想学知识)的人考不上,想趁机学点东西的人反而能考上。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因此,我觉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如下:前4个月全面打基础,提高水平、素质,后3个月再搞应试训练,全面提高应试技巧,两个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可以说前四个月决定了你考分的上限,后三个月决定了你能否逼近这个上限,(基础好的当然不用打基础啦。)具体方法如下(仅做参考) (1):英语:前四个月,找一本经典课本(如新概念4),放磁带默写,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过关,实在默写不出来了,再看课本,再听再默写,如此反复,直到全部默写正确为止。然后在完全弄懂的基础上把它背的滚瓜乱熟(只需弄40篇课文),如此一来,你已基本搞定听力、阅读、翻译,并为完形填空、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期间,你还需要进行广泛的泛读。现在进入后三个月了,这时找来一本复习指导书()狂作2-3遍并同时背单词(两个月),然后再做20-30套模拟题(一个月),模拟题一定要全做,并计时,要和真的考试一样。做完之后,把听力听不清楚的一定要反复听,直到听清楚为止。作文方面呢?我比较推荐20篇优秀范文背诵精选,模拟题方面的作文可以结合后面答案、自己以前背过的课文(里面有很多经典句子)修改,然后背诵之(作文不可套模板,听说改卷老师看到这种文章就想吐,得分可想而知)。这样,英语就能得到75分以上。 (2)数学:前四个月,全面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从哪儿来,从思考中来、从独立思考课本中来、从独立思考习题中来。这时只需看课本(本科时自己上的那本),并做一做课后的习题(数学一定要防止眼高手低),争取弄懂课本上的每一句话、每一定理的证明,并仔细思考证明的来历,思考证明方法怎么想出来的,各知识点的联系,并在脑海中画出高数、线代、概率论的知识结构图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建议做习题时不会证的定理不要用以强迫自己思考(其实这种思考应贯穿数学复习的始终)。然后进入第二阶段,买一本辅导书我做的是考研数学成功指导,先做它一遍,买谁的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经过前期的复习,辅导书在你的眼中已经十分简单了。再做做历年考题,分析数学大纲,把握出题重点。然后再做一遍辅导书,辅导书一定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即既要掌握辅导书的内容,也要做的5-20套模拟题,这样,数学考个130分以上无忧矣。 (3)政治:前期找一本辅导书(找谁的其实无关紧要,因为都差不多),重点理解哲学、政经部分,看熟毛概、邓论、世经(一个月),并做少量习题。中期狂做题推荐北京考研班政治选择题押题30套(一个月),选择题弄懂,大题边做边总结解体思路。后期边背形势与政策边做模拟题(一个月),形势与政策一定要背细,如只是认个脸熟,很可能仍不会做。本人形势与政策10分仅得4分,血的教训,望各位吸取!下来还是把选择题弄懂,大题边做边总结解体思路。如此一来,政治75分得定了。 (4)专业课:前期先看指定教材并完全弄懂,建立起该学科的体系结构(两个月),中期结合所得信息(如重点)再把握重点的看一遍并狂做题(一个半月),后期做一下历年试卷(一个月),则至少能得110分。 总之,一句话,要相信“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肯独立思考、肯下苦功夫。当然,我并不否定互相交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人的指点无法直接升华你的思维。下面再谈一谈时间安排,有人主张每天学习15小时,但我认为这样做对身体不好、效率也不高、坚持下去也不容易、复习效果也不一定好,并且也无这个必要。我主张每天复习9- 10小时即可,即上午3小时、下午2小时,晚上5小时,具体时间段可以适当变动。但一定要留出时间锻炼身体,这样复习效率高、人的心情也愉快、也能很好的坚持到最后。 

考研一般需要多长时间的复习时间?

虎与狼
食罪人
1.如果学生没有在线课程,他们一般会花很多时间。除了吃饭和睡觉的必要时间,其他时3433646436间可以用来学习。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这段时间。学生的意志力薄弱,很难实现他们的目标,也很难充分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不断优化、并不断调整它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效率。2.如果你是研究生或大专学生,在这个阶段,我建议你把60%以上的业余时间花在学习上,然后慢慢调整到80%以上。而且,离考试越近,这个比例就越高,甚至上升到90%以上。对于重点学科,你复习得越快越好。你复习得越晚,你的头脑就越乱。学习必须用你的大脑。如果你只是坐在那里等着消磨时间,你还不如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现在学习时间不能达到60%,必须及时调整。不要告诉自己环境不好,材料不完整。这些都是借口。3.首先保证学习时间,然后保证效率。我们应该学习到什么程度?学习生活的规则,晚上犯困,早上自动醒来。学习状态每天都是稳定高效的,这样的状态非常好。当你达到这种状态时,你并没有考虑我今天是否应该学习,以及我如何让自己振作起来。你想要的问题会非常具体。你今天将学习什么?哪个话题我还没解决。因此,掌握学习节奏也很重要。不同的学习阶段必须处理不同的问题。4.你学得越好,学得越多,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你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保持合格现象。如果你没有花大部分时间学习,你应该考虑问题是什么。如果你觉得学习太难,成就感低,你应该冷静下来。这是因为你没有花足够的时间,也没有适应主体的思维,所以花的时间在学习上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