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的十大禁忌是什么?

陈家泠
阎惜姣
禁忌一:三心二意禁忌二:意气用事禁忌四:准备不足禁忌五:没有计划禁忌六:贪得无厌禁忌七:过分依赖禁忌八:法不得当禁忌九:消息闭塞禁忌十:信心不足

考研一般考几天?

妖魔
丁子有尾
不同专业的考试天数是不一样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同学,专硕只需要考一天;但大多数同学是需要考两天的;以下专业的同学甚至需要考三天:设计学和建筑学。

考研考几天?分别是哪几天?

身为刑戮
善恶
考研考2天一、初试时间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专午属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扩展资料:研究生考试报考条件: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

考研数学问题,我感觉数学这个东西很奇怪,只要两天不看就会生疏,如何防止

义兄弟
藤浦
是这样来子的,复习备考要源准备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拿不准哪些是重点哪些不是,并且一些题目还会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如果掌握不够牢固,经常会无从下手,即使是很简单的题目。但是不用太担心,现在时间还很多,好好安排就没有问题的。我给你的建议是,不用看太多的参考书,一本就足够了,李永乐的就很不错,归纳得很好,陈文灯的书有点偏难,并且题量也大,完全没有必要做那么多,知识点方法掌握就好,不用花太多时间做重复大量的工作,想起这个我就泪奔哦~~当年就是用的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因为数学一直很菜,所以花了大量时间在上面,抱着厚厚的一本书来做,很容易做着做着就忘记前面的知识点了,并且感觉还很难,经常卡在那里,桑心死了。。。血淋淋的教训啊!在复习线代的时候可以适当穿插看看前面的高数或者概率,因为如果等你一轮复习完线代可能得花掉你很多时间,这时候如果再来看高数或概率,有种要重新捡起来的感觉,会很陌生,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就跟我们背单词一样,如果只顾着往后面一页一页单词背,不定期复习前面的,很容易遗忘,所以建议“重复记忆”。关于各考试科目的具体复习计划,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呵呵,希望能帮到你哦~~

考研的初试和复试是什么意思?是两场考试吗?

敢问何故
不过满腹
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过程。初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数学(数一、数二和数三)和专业课(统考和非统考专业课)。复试内容包括专业面试、专业笔试、外语口语、听力等内容,考试内容由各学校自主命题。初试的内容和分值: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 小时 ①公共课:政治、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国家教育部统一题。 政治理论课(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形势与政策)、英语满分各为100 分(完型10 分、阅读理解60 分、小作文 10 分、大作文20 分)、数学(其中理工科考数一、工科考数二、经管类考数三)满分为150 分。数一的考试内容分布:高数56%(84 分)、线代22%(33 分)、概率22%(33 分);数二的内容分布:高数78%(117 分)、线代22%(33 分);数三的内容分布:高数56%(84 分)、线代22%(33 分)、概率22%②专业课 统考专业课: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科目包括:西医综合、中医综合、计算机、法硕、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农学。 复试内容 :一般学校网站都会出的,一般包括英语笔试,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其中包括英语对话等)。时间一般为4月初,调剂系统开了之后。加油!

想了解一下考研从开始准备至考试的流程

酷老爸
媒媒晦晦
第一步:了解考研常识(1月) 在决定考研后,首先第一步要做的是了解考研常识。其中包括:培养目标、报考条件、研究生的分类、同等学力、考研政策调整等。全面了解考研常识可以帮助您顺利地进行您的考研之路。 第二步:选择院校专业及复习(2-9月) 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步骤:专业选择、报考单位选择、两者结合,综合考虑。 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 2—9月是常规复习阶段,以看书、看笔记、背知识为主,按照顺序进行相应有条理的复习。 10—12月是考研复习的冲刺阶段,着重真题的复习和知识的查缺补漏。 第三步:网上报名(9-10月)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 网上报名是指考生通过互联网登录报名网站进行报名。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通过网上报名。 第四步:现场确认(11月) 网上报名结束后,所有考生(含推荐免试生、农村教育硕士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为每年11月中旬。 第五步:初试(1月) 初试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一月中下旬,为期两天。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第六步(1):复试(3—5月) 条件:1、达到复试分数线 2、达到报考单位分数线 硕士研究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一般在5月上旬前结束。 第六步(2):调剂(3—5月) 条件:1、达到复试分数线 2、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只有参加全国统考并上了国家线的考生,才有调剂的机会。 第七步:等待取通知 复试结束后大家可以放松一下心情,等待着录取通知。通常情况下,各招生单位会在6月初左右在网上公布录取结果。请大家届时随时关注考研教育网考研院校栏目或招生单位网站。在得到被录取消息后,招生单位便开始进行调档工作,提前作好准备。

在学校准备考研,这几天忽然想回家待两天,还有一个多月考试了,我该不该回??

声如乳虎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考研考几天?

虎姑婆
方苞
考研一般考2天。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的相同考试政策,因此考试时间是相同的。一般都是2天,第1天考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外国语,第2天考业务一和业务二,超过3小时的科目第三天考。相信很多人会有这些的困惑,考研到底是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学校?一般的逻辑是先选专业再选院校,选定了专业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和院校的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等来决定考哪个院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考生目标性很强,非心目中的目标院校不上,这种就例外了。选专业的重要参考因素:自身的兴趣爱好。选专业时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这样自己在今后的2-3年的学习过程中,会更有热情,也会学的比较快乐,而且将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会感到很幸福。本科的专业背景。选专业还应考虑自己的专业背景。建议选择本科专业或相近专业,考上的几率会大一些。未来的职业规划。选专业时要多想想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研究生的文凭,可以选择一些相对好考的专业和学校,或竞争力较小的双非院校,比如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想毕业后好就业,可以选择经管类、新闻传播类或教育学等等专业,不过这些专业每年报名人数都比较多、竞争相对激烈,分数也比较高。个人的竞争力。如果在大学时期没有学数学或自己数学较差,那就不要去考要考数学的专业,如果自己在某学科很有优势,竞争力强,那就选择与这个优势有关的专业,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到底考不考研,请过来人指点迷津,最近因为这是很纠结

爱未央
非吾事也
1.为什么考研? 2.考研到底有多大价值? 3.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 4.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第一个问题,在大3264633534三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毕业出路——读研,工作,出国。对于出国,我想如果没有经济实力的话,很少有人会考虑。读研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本科生实在是不好找工作,而且待遇差,不过也有些专业比较好就业,比如我们专业,所以我们班很多人都工作了,应该说是很大一部分。当然我不否认还是有人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但是你们看看这又有多大比例呢?寥寥无几。所以我相信考研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不可错过的机会。 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没有出去工作的心理准备,希望考个更好的学校提升一下自己;此外,据我了解(在成绩出来之前我曾经去找过工作,华为等公司),本科生出去所找的工作在条件,待遇等等方面上都与我的理想相差太远,首先是那个工作是枯燥的,乏味的,绝对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么好,其次待遇,我去面试一个大连高金数控公司,现在是私营企业,他说他们只能给一个本科生2000元一个月,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个数字有什么想法,说实话——真寒心啊,我们寒窗苦读,读了这么多年出来不过是一个农民工的工资,那还不如不读,大家看看现在CPI多高啊,更别提那个房价了,要是这样,我们恐怕只能靠父母了。好多工作过的人都回头来考研,一个原因就在于与期望值的差距,其实出去后再回来考是很难的,一则心很难收回来,二则很多东西都忘光了,需要从头再来,三则工作经验在复试的时候是很不受重视的,相反,应届生则很受青睐。 关于第二个问题,说到考研有多大价值。 我给大家列举一个我们华工机械的例子,我们班本科生如果是沿海大概3000-4000一个月,内陆譬如说南京可能不到3000,当然了,这个不绝对,但是在我们学校读两年研后研究生平均工资6000,可能还会更高。所以说基本上再读两年身价会翻倍,当然了,如果考个更好的学校待遇肯定还会高。不管你读书的动机有多么纯洁,这都是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究生呢? 我考上后,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平时是不是很优秀,我略带惭愧地说,我的平时成绩很差,加权成绩排名年级近200名,微积分成绩也很一般,91,79,线代60,差点不及格,平时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发表过什么论文,所以我觉得我的大学过得很平淡,我并不优秀。 但是,我上进,我想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还有人问我英语基础差,六级都没过,能考上吗?我觉得这个并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因为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英语出题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所以大家都不必担心,只要大家有这个恒心和毅力,都会有考上的可能性。 最后一点,就是目标了。 现在大家应该是很迷茫的,对于什么专业什么学校都是一片茫然,如果大家对于没有信息感到焦虑的话,可以去找学长了解信息,也不妨考虑去辅导班咨询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因为我自身报过辅导班,我知道辅导班在这方面的信息是比较全的。其实,那个时候我跟你们一样。首先是学校,我觉得要报就报个比较好的学校,如果考差的学校的研究生,那还不如不考,没有价值,大家适当可以调高一下自己的目标,也给自己一个比较大的动力,毕竟“人都往高处走”。当时我很快就决定报考清华,开始我家里人是不支持的,他们都觉得我太过于自信了,但是我觉得我想试试,因为这是我的理想,而且这个是我自己的决定。至于专业,我是向比我高一届的师兄了解并充分利用网络查阅,然后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对于大家选择专业方向,我个人建议,不要一味盲目跨专业,因为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且不说你初试能不能过,复试都是一个很大的槛,所以大家如果不是很讨厌自己的专业就不要跨度太大。对于那些非要跨专业跨校的同学,我得提醒你们:必须准备得特别充分。大三下学期一开始我就已经下定决心报考清华大学,当时对于专业没有什么了解,也就没有考虑专业的问题。至于说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原因很简单——我的大学生活太乏味了,希望能通过考清华来给我的大学生活留下点回忆。“人生能有几回博”啊!我觉得你可以考虑考研,考研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虽然不能摆脱你本科的学校,但内至少可以提供给你一容个新的平台,新的关系网络,不过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准备,不把决心付诸于行动是不会考好的,每年有太多失败的例子了,我劝你充分了解下失败的经验再决定是否考研,考研复习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