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考研报名有哪些注意事项?

若橛株拘
独心
1、实名注册,要牢记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2、考生来源选择,应届生建议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非应届生建议选择“其他人员”。3、报考类别,正常情况下选择非定向;委培:由工作单位推荐来读研,读完研之后会回到工作单位的考生选择;定向:是有合同单位,并且学费由单位出的考生选择;自筹: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考研中很少会用到。4、预报名的报考单位是不能更改的,除非更换注册名。5、选择报考点(考试时候的地点):这里选择的报考点是参加考试的考点,将正式报名照相的地方,进行初试考试的地方。6、牢记网报系统生成的报名号,报名号是考生在报考点现场确认和照相的重要信息!如有遗失,也可以凭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报系统进行查询。7、如果想要修改或查询自己的报名信息,需要注意,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及报考点等信息是不可修改的。加群交流群内答疑更及时点击入群关注有礼关注提问专人解答点击关注线上学习免费公开课等你来点击听课在线题库各类考试模拟练习点击做题查看更多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考研有哪些注意事项啊

抱德炀和
内学
(一)准备阶段  2009年11月-2010年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2010年2月-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全面了解所报专业、学校的信息。准备复习。  (二)复习初期阶段  2010年4月-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2010年6月-7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三)强化提高阶段  2010年7月-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2010年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2010年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2010年10月-11月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志愿。  (四)冲刺阶段  2010年11月下旬第三轮复习,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进入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  2010年12月-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五)初试阶段  2011年1月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六)复试调剂阶段  2011年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2011年3月 关注复试分数线。  2011年4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2011年5月 关注复试成绩。  (七)录取报到阶段  2011年6月关注录取通知书  2011年9月 报到考研心法篇  决心+耐心+恒心+信心=KO  一、决心——前行的动力  考研要有坚定的决心,即“我一定要上研究生”。不少人决心不坚定,犹豫不决。有的一拖再拖,到很晚才开始认真复习;有的一边复习一边准备找工作。我身边大多数这样的人都失败了。坚定的决心,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忘考研,一心一意备考,永不放弃。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如此坚定的决心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认清自己为什么考研。在决定考研之后,认真思考一下:“我到底为什么考研?”记住: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给出一个能支撑自己奋斗一年的理由。千万不要跟风,看别人考研,自己也考研。我当时的考研目的是和自己的人生理想挂钩的,即“做一个不平凡的人”。我认为,只有考上研究生,学到的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远远不够。  二、耐心——最基本的东西  耐心就是能在自习室坐一天的能力。这是考上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有耐心不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但没有耐心,肯定考不上研究生。当然,这并不是要你坐在椅子上一天不起来。吃饭、上厕所在所难免。学累了也可以休息一下,但时间不能太长,频率不能太高。像有些人,坐在椅子上动动这个,翻翻那个,一会儿出去一趟,一会儿趴桌子上睡一觉都是没耐心的表现。  要拥有耐心,我认为作短期计划的方法很有效。为自己安排好每天看多少页书,做多少题之类。如果每天的计划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那么考研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恒心——考研成功杀手锏  恒心最关键,是能在自习室坐一个月、两个月乃至一年的能力。考上研的同学多数都有恒心。有了恒心,考研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半;有了恒心,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坚持到底。我身边不少同学、朋友,复习了一、两个月,放弃了,其实是很可惜的。我相信,如果他们坚持到最后的话,不少人会成功。  拥有恒心,我认为做中、长期计划很有效。为自己做个中、长期计划,比如:暑假前、暑假、9-11月、12月到考前看哪些书等等(做计划时最好为考试和其他突发事件准备出一、两个月的时间)。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计划又可作为评判的标准,时刻激励你为完成计划而努力。  四、信心——贯穿始终、无处不在  信心,确切的说是融汇在决心、耐心、恒心之中的一颗心。没有信心,决心不会坚定,耐心、恒心不会持久。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考研失败了。她从考研一开始,就认定自己第一年不会成功,进而打算第二年再考,因此无法努力学习而进入考研状态。其实,她完全有实力在第一年就考上的。白白浪费一年,可惜了。  谁也不能保证总有信心。我在信心不足的时候是这样调整的:翻翻做过的书,看看整理的笔记,想想以前的努力,来一番阿Q式的自我安慰——“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有人还不如我呢,放弃了太可惜。”到考研后期由于做模拟题经常受打击,因此采用和研友交流做题感受、评价模拟题的方式调整,感觉效果不错。  我相信,如果以上四颗心全部具备,那么,你已经通过了考研心理这一关,即考研还未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你的成功!要有始有终 坚持到最后就行了

考研的注意事项什么啊?

贵道几矣
雄节
考研的注意事项什么啊? 报考学校:这是首先要选择的问题。一要考虑这个学校的实力。所谓名师出高徒,学校名气大,其弟子好像容易被社会接受。但这要与自己的实力相匹配。二要考虑学校的地域问题。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经济力量。例如,有些同学可能至今连大海还都没有见过,却报考沿海城市的大学,可能该同学就会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内地一些经济较差的同学报考上海,深圳等地的一些大学,其经济状况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报考专业:由于研究生招生不是统一录取。虽然时间上是统一考试,但专业内容考试是各学校决定的。也就是说各学校同一专业考试的考试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同一学校不同专业考试内容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好的专业,再根据专业要求去复习。985高校学姐给考研党的5条忠告,值得收藏!

研究生考试需要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鸡鸣狗吠
王巍
如果你现在准备考研的话,各科都要均衡准备。1、英语,每天保证单词背诵,阅读要做近似为真题的题目,或者看与考研英语相类似的报刊文摘,不用着急做真题,太打击信心。等到明年9月份以后再开始。文都徐绽老师的考研英语相关资料还是不错的。2、数学,过书2遍。资料:数学全书2遍。你的数学想低都难。做真题。想要难度看看陈文灯的数学。3、政治。最不用着急的课程。一本任汝芬老师的序列一足够,其他看了也是多余。我当初最后一周翻了4遍,得了68。4、专业课。跨专业考要格外慎重,本专业考听听本科课程也还不错。找找历年真题,或者学校漏点题就差不多了。每年9月份预报名,11月份正式报名,报考要慎重,不要意气用事,如果非清华北大不上的话,我只能说你拿自己开玩笑,好学校竞争压力大,复试筛选也多。不要拿自己的青春开玩笑。如果成绩不好不要灰心,关注调剂报名,可以柳暗花明。带钱,报名费,要零钱,因为到时候人很多收 钱的没零钱找身份证,毕业证,在校生是学生证原件身份证复印件(两面都要印,分别印在复印纸反正面)和毕业

考研的注意事项

大报复
见贤不尊
考生注意事项:参加政治、英语、数学及统考专业课冲刺串讲班,认真把握最新命题动态。各科冲刺串讲很重要,如果之前的基础班和强化班你都没有听的话,那么请不要错过冲刺串讲班。应该说冲刺串讲是辅导老师总结、预测的心血之作。 友情提醒:对于政治的复习,好多同学认为政治是相对简单的一科,平时没有下功夫来系统的复习,最后指望着考前的临时压题,突击背诵。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政治每年的平均分在55分左右,未达及格分,但同时每年也有不少同学在自认为最简单的科目上落下马,这种情况是最让人痛心的。为了你将来不再悔恨,请重视政治,提前复习,千万不要单纯依靠最后的冲刺及压题。 2012年1月7日、8日。这个时间,是让学子热血沸腾的日子。同学们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初试科目分为政治理论、外国语、统考数学和业务课,没有数学的就两门专业课。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均为3小时。超过3个小时的定在9日考试。 考生注意事项:调整作息时间、平和心态、全力以赴考试。 友情提醒:这里要告诫大家,考试前一天千万不要再熬夜看书了。考研对于每位考生来说都是复习不完的,因为当你复习的越多,知识面越广,就会发现自己未知的东西也越多。考前你需要的是自信,相信自己之前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每年都有不少很“勤奋”的同学,因为考试前一天熬夜背题,结果没有休息好,第二天考试状态极差,导致连正常水平都没有发挥出来。“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考试结果最重要的也是你之前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说考前熬夜的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就要开始相应的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做到按时休息,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与考试时间相一致的时间段。一年的辛苦都是为了最后的这两天,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保持自己的最佳状态,然后带着一颗平常心上考场,这就足够了。预报名的时间一定不能错过!现场报名一定要确认好所有信息。考研忌讳心浮气躁。不要别人找到好的工作就心生羡慕,接着心思就转移到就业。

考研究生要准备一些什么?

密者
古子君子
一、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近年部分学校需要有学位证;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考研的程序 考研是一件关系到大学生前程的事情,很多同学考虑得也越来越早了,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是很普通的,一些人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这个大的问题,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调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根据我的理解,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对不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 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 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 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也有进行两天半的考试专业。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七)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考研相关常识 考场规则 1)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考场有关注意事项。 2)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籍(包括外语词典等工具书)、报纸和稿纸。只准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圆珠笔、绘图仪器、计算尺和电子计算器,或根据招生单位的通知携带所需要的用具。 3)考生在每科考前10分钟,凭准考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将准考证放在桌面右上角,以便检查。考生须随身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工作证、学生证,以备查对。 4)除在试卷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外,不得作其他任何标记,否则试卷作废。 5)考生答题一律用蓝色、黑色钢笔或蓝色、黑色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答题书写在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6)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难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题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问题,可举手询问。 7)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考试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8)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交卷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 9)考生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偷看、夹带、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答题内容,不准接传答案或者交换答卷等。 10)考试终了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并将试题和试卷纸装入原信封内经监考人员核查无误后,离开考场,试题、试卷纸和草稿纸不准带走。

考研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阐提
和平鸽
好好学习--很多人宣称要考研==而且报了名就是不好好去复习--要有勇气,但也要正确自我定位一定要坚持

关于考研究生的问题.

翅膀花
望普
现在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后获得考试资格,再参加考研的初试和院校的复试。

考研要注意啥呀,现在一头雾水?

非其义也
泾流之大
考研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高数、外语、政治是国家卷,专业课是所报考的大学出题,学校试卷上交后也和外语数学等一起考,不是到所报大学考试。在当年10月左右网上报名,一月中旬左右参加考试,考点一般在报名所在城市的大学或者中学,和高考一样,单座,上下午各一科目,考两天,然后到3月初可以出成绩和录取线,和高考一样分为国家线(最低要求)和院校线,过了线就可以参加学校的复试和面试,通过了就考上了!如果拿到分数后,发现通过国家线,没有通过所报大学的线,可以调剂,调剂是要自己联系想要去的大学(肯定是低些档次)的研究生处,询问其 相关专业是否招满,你的分数能否参加复试,学校会给出明确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