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哪些学校最容易考

夺命债
殆哉圾乎
考研,哪些学校和专业最容易考上?好多同学都想3365643465寻找这个答案。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因此,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容易考的学校和专业,仅供给大家做个参考。实事求是地说,要想找一个相对好考的院校,首先要看自己本科学校具体属于什么水平,然后在以此为基础去找一些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院校。一般情况下,竞争激烈的院校都集中在北上广的一些名校中,因此在择校时,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尽量避开这些报考重灾区。总体上来说,上线率高的学校,集中在位置偏僻的211院校以及地方高校中,尤其是省立师范大学。前者如西南大学,后者如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从学校的整体水平来考虑的话,这类学校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所以这些学校的“性价比”还都是很高的。一般情况下,这类学校只要过了初试,复试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一些二区的学校更是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校考生考本校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因为面试评分处于相对优势,专业课备考方面更易获得相关师兄和老师的指导。聚英考研网在此选取几个专业,为大家推荐一些上线率高又容易考取的学校。1、历史专业: 就历史专业来说,世界史专业要比中国史专业容易一些。中国史方面比较好考的高校有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该校的历史专业尤其是宋史在业界还是一定声望的)首都师范大学等;世界史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世界史比其他热门高校稍微好考一点,但是15年之后该校扩大了推免生比例,考中难度上升。考生们报考时一定要多多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在北京地区,比较好考的学校是中央民族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对报考该专业的学生有专业限制。另一个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因为它的这个专业不是在北京而是在苏州上学,导致报考的人数不是很多,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冲一冲这个学校。北京之外的学校可以推荐的是辽宁大学。辽宁大学的专业课二要考的教材中用比较容易记忆的的一本书代替了刘珣的那本《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而且复试采取全额录取的形式。3、化工专业: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这些都是名列前茅的学校,不过这些学校此专业的考研情况是初试上线率低,复试淘汰率更高。在这些好学校里,北京化工大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首先北化的化工专业在国内排名非常靠前,并且它的上线率也比较高。4、教育学专业作为国家的统考专业,在分数上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对于一些自主划线的院校,像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类似的这样的院校,或者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院校,如南京师范大学,虽然不是自主划线的院校,但是还是比较不容易考取的。最后,报考的院校好考不好考,说到底其实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就算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好考的院校,也不代表我们就能轻松考上,个人的付出才是最重要的,同学们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都要全力备考,做好万全的准备。网页链接

什么学校都可以考研吗?怎样才有考研的资格

宝贝儿
刘娟
很多徘徊在3431376565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后台问我,纠结是考ACCA还是考研呢?有这种疑问的同学,大多对考研并不怎么感冒,但是身边的同学有的在准备出国留学、有的在准备考研,心里就犯起了嘀咕,怕仅凭本科学历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尤其是四大这种财会人梦想的地方。对于就业这个问题,高顿小编可以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本科学历可以满足大部分企业财会岗位的要求。如果再加上ACCA这个“敲门砖”,只要面试时候不出什么篓子,进四大还是很有把握的。再送大家一个2019ACCA资料包,可以分享给小伙伴,自提,戳:ACCA资料【新手指南】+内部讲义+解析音频ACCA不能代替考研ACCA是证明你专业程度的证书,研究生学历是对你学习、研究能力的证明。两个性质完全不同,要不要考研,取决于对未来的规划。有必要说一下的是,在四大中,研究生学历的员工工资比本科生要多一些,当然,这只是初始阶段,未来如何,还要看个人的能力。 ACCA和考研不冲突很多决定ACCA和考研冲突的同学,无非是觉得在准备时间上有冲突。其实ACCA可以从大一就开始准备,顺利的话大三就可以考完全部课程,以这种状态再备战考研,状态是非常理想。对于很多学员来说,ACCA并不只是一个学习的结果、工作的敲门砖,而是通过学习ACCA提升英语、逻辑、专业知识。ACCA的学习对于研究生期间的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国外的会计相比于国内的会计来说先进了很多年,所以学员能接受新鲜的知识,容易有研究成果。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历史专业研究生哪个学校好考?

慧寂
另一天
本科是法律专业,想报历史拿个研究生文凭。哪个学校考的科目少英语要求低?最容易考?

大专毕业两年了,可以考哪些学校的研究生!

田猎毕弋
妙足天
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允许专科生考研,但是专科毕业生至少得在毕业一年之后才能以本科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而且不同的高校对于同等学力考生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因此只要你满足招生院校的要求就可以报考了。 1、对于专科生考研的基本规定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2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或者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要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考13年的研,你必须是在11年9月前拿到了专科毕业证。 2、不同学校对于同等学力要求不同。请查询目标学校具体的要求。 3、对同等学历的建议 :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学校。 首先、很多同等学历的考生报的学校档次很高,一旦你被刷,就很难调剂,就很被动了,所以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对院校选择慎重! 其次、一定要对专业知识很深刻的了解,对主考老师导师深入了解,查询近年来他们的专业论文,给他们展示你比别人有更强的实力,记住一定要主动出击,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导师师多多交流和联系!让老师知道你真实的实力,给你一个公平的机会,这个公平是靠你自己争取的。 最后、注意该学校历年公费与自费比例,到你决定考某学校时——一定不要怕花钱——打电话,最好去问清楚,因为如果你本来可以公费的话,那就是白花40000—50000元了——我们的父母都不容易。 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不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0月和11月,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过程。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 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 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 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半,进行5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七、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该考研吗?如果改考应该选择什么院校呢?

阿依达
肖统
今天我们一起336639来讨论一个问题,哪个学校最好考?这个问题是前两天我在体验营的时候,一位同学问我的:老师,我就想一次性考上,且一定要考上,要好好考,你能不能给我点上一个学校。我听完之后,其实挺迷茫的,但是依然尽可能给他一个方向,我说你可以去选择一些不知名的学校,最好的是三本。这样的学校经常招不满人,我想这些学校初试的时候,竞争力度小多了,应该好考。这位同学想了想说:老师,其实我并不想去这样的学校,想去个好学校。我本科就很一般,如果我的研究生又是一个一般的院校,我好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我就问他,那你想去什么城市的学校,或者什么等级的学校?他想了想,他说:老师,我想去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好好的历练一下自己,如果能考一个211、985,那就太好了。有没有这样的学校里面好考的,能一次性考上的。我现在在回复这个同学问题的时候,我相信很多听众是感受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首先,我们很难说一次性考上,这样的话就一定成立。第二,如果想让我为大家找一个211、985的,城市又好的,招生的名额又多的,考试难度又不大的,竞争力又小的,且你考上的几率很大的,我觉得这样的学校是不存在的。这样的好事我从来没有见过,好像所谓的天上掉馅饼一样,从来没有砸到过我。由此我就深深的感受到,很多同学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不现实的假命题。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谓最好考的学校,那些所谓的存在的最好考的学校,恰恰是你自己偏偏不想去的学校,如果一位同学想去一个差不多比较不错的学校,我建议应该摆正心态,既然你要去这里,这里就一定会有竞争,这里就一定会有难度,这些困难是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去克服的。当然,虽然谈不上哪个学校最好考,但是往往我们在几个学校里面会有一个综合评定,我下面来讲讲我对综合评定的一个感受:第一,一个学校好不好考,确实有的时候是要看一看它的名气,在全国的排名。显然名气越大的学校难度要大一点,为什么呢?因为考这样有名气的学校,必然会碰到很多非常优秀的竞争者,所以它不是难在试卷的难度上,而是难在你与很多优秀的人在共同竞争上。那么既然这个学校优秀,那么你又想就这样的学校,你也必须要去承受这样的竞争压力。第二,我在看一些学校好不好考的时候,我会特别的去看名额,这个学校在专业目录上体现出来会招几个人。比如说我想考的教育学学硕当中,教育学原理里面的家庭教育方向,它每年只招两个人或者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会去想想。如果说在任何一个学校名额大体都是这个点儿,我就没有什么可挑选可犹豫的了,我只能按照学校的喜欢程度来报考了。如果说别的学校都有十多个人,只有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只招两个人,我这时候就要慎重,因为它招的名额太少了,这意味着我必须要考到前三名或者前四名,才会有复试的机会。当然在学硕里面,如果说能够有5个名额以上的,这个名额都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说在某个方向能招十个人以上的,是可以大胆报考的。在教育专硕上,如果说一个专业能够招30到50人,甚至50人以上,那么我觉得这个竞争压力就小很多了,你能够考进去的几率也比较大,这是从名额这方面来看。说完了这个名额,还有一点大家容易忽视的。好考不好考,我会去看这个学校的考试内容和真题的难度。如果你看不出来,在考试内容上至少可以去比较一下它考试的量的多与少。比如说某个同学在A、B两个学校里面犹豫,他要考的是教育专硕当中的学科英语,在学科英语A校里面在专业课333上都是一样的,在专业课二上,A校考三本书,B校只考一本书,而我个人在整个的学习过程当中,书太多的时候就觉得搞不定,而A、B两个学校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名气上都差不多的时候,很多同学可能会选择考B校,而不会选择考A。B校只需要看一本书,精力可能要更充沛一些,而且学习的范围要更少一些更清楚一些,更容易考中,这就叫做从考试的内容上来看。我刚刚是从“量”上来说的,那么从“质”上看,我可能会看真题——这个学校是怎样出真题的。我给很多同学都说过,如果你想考首都师大这样的学校,千万不要说它不是211,就放松警惕来考,也不要说首师大每年都有调剂生,可见招不满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首师大从试卷上来讲,它的难度,我觉得和北师大是不相上下的,特别年份上,它的真题难度还要大于北师大。首师大这个学校不重视初试的考试,而是复试的考试,非常侧重于热点,侧重于实际分析和思想能力。它的分析论述题和材料题出得是非常好的,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考察的不是大家的背诵能力,而是你的思想能力。我们要考首都师大,我们就需要去战胜这样的卷子,这种才能够平稳的跑进去。大家来看,这就是我对一个卷子的深度地了解,如果我了解了一个学校卷子的情况,我可能更容易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来。有同学就非常不适合那种死记硬背的学校,就适合这种开放性的,能够体现自我思想的卷子,那考首师大非常合适。综上所述,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大家想象的那种,从各个方面去想,又是好学校,又是好地段,又好考,又没有竞争,考试内容又简单的,这样的学校不存在,也请大家不要再抱这样的幻想。如果我要去评定几个学校里面哪个学校自己能不能考上,或者其他情况,我们应该去看一看竞争人数,看一看名额,招生的这个人数,或者说去看一看它的真题难度和考试内容,就可以做一个更好的抉择或者比较。还有同学现在想选的是华中师大和华南师大,你认为我应该考哪个学校呢?我认为这两个学校在我们师范院校里面,都可以说是不同地域当中同等级别的不错的学校。如果有同学说,老师我已经比较过他们的真题,比较过他们的名额以及竞争人数,质量水平都差不多,我该选哪里呢?我认为你直接按照自己未来的就业地方去就对了,比如说我特别未来想在华南这个地区工作或者或者广州来工作,那你可以不用想了,你直接报考华南师大就可以了。如果有同学说,老师,我其实家就在武汉附近,我其实是就想在我们家的附近来就业的,那你就去报华中师大就好了,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可纠结的了。按照自己的就业,未来的就业不就业地来报考学校,也是我们师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抉择的方向。

21考研相对容易考上的学校有哪些?

陌生人
匪风
总体上来说,上线率高的学校,集中在位置偏僻的211院校以及地方高校中,尤其是省立师范大学。前者如西南大学,后者如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从学校的整体水平来考虑的话,这类学校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所以这些学校的“性价比”还都是很高的。一般情况下,这类学校只要过了初试,复试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一些二区的学校更是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校考生考本校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因为面试评分处于相对优势,专业课备考方面更易获得相关师兄师姐和老师的指导。  下文选取了3个专业,为大家推荐一些上线率高又相对容易考取的学校。  一、历史专业  就历史专业来说,世界史专业要比中国史专业容易一些。中国史方面比较好考的高校有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该校的历史专业尤其是宋史在学界还是有一定声望的)、首都师范大学等世界史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世界史比其他热门高校稍微好考一点,但是15年之后该校扩大了推免生比例,考中难度上升。提醒考生们报考时一定要多多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在北京地区,比较好考的学校是中央民族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对报考该专业的学生有专业限制。另一个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因为它的这个专业不是在北京而是在苏州校区上课,导致报考的人数不是很多,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冲一冲这个学校。北京之外的学校可以推荐的是辽宁大学。辽宁大学的专业课二要考的教材中用比较容易记忆的的一本书代替了刘珣的那本《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而且复试采取全额录取的形式。  三、化工专业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这些都是名列前茅的学校,不过这些学校此专业的考研情况是初试上线率低,复试淘汰率更高。在类似的好学校里,北京化工大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首先北化的化工专业在国内排名非常靠前,并且它的上线率也比较高。  报考院校好考不好考,说到底其实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就算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好考的院校,也不代表我们就能轻松考上,个人的付出才是重要的,同学们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都要全力备考,做好万全的准备。

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好

三法
托于同体
中国研究生教育计算机专业学校排名计算机系统结构前20名(总共47所高校) 1.清华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5.浙江大学,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武汉大学,8.复旦大学,9.哈尔滨工业大学,10.东北大学,11.北京大学,12.东南大学,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电子科技大学,16.吉林大学,17.南京理工大学,18.重庆大学,19.北京科技大学,20.同济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前40名(总共158所高校)1.上海交通大学,2.南京大学,3.北京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吉林大学,6.清华大学,7.浙江大学,8.西安交通大学,9.东南大学,10.电子科技大学,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哈尔滨工业大学,13.大连理工大学,14.华中科技大学,15.武汉大学,16.复旦大学,17.中山大学,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东北大学,20.西北工业大学,21.北京理工大学,22.北京交通大学,23.南京理工大学,24.重庆大学,25.山东大学,26.四川大学,27.中南大学,28.云南大学,29.上海大学,30.同济大学,31.河海大学,32.北京邮电大学,33.山东科技大学,34.中国人民大学,35.南京邮电大学,36.西北大学,37.武汉理工大学,38.贵州大学,39.陕西师范大学,40.天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前60名(总共271所高校)1.清华大学,2.浙江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北京大学,5.东南大学,6.东北大学,7.西北工业大学,8.安徽大学,9.上海交通大学,10.华中科技大学,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2.北京理工大学,1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4.西安交通大学,15.吉林大学,16.西南交通学,17.大连理工大学,18.电子科技大学,19.北京工业大学,20.重庆大学,21.复旦大学,22.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目前清华、北航、哈工大、中科大最好。

考研哪个学校比较容易

高山青
任红
除了211/985剩下的学校都差不多。一般过国家线就没有太大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英语语言学考研报考哪个学校较好

哈什尔
山无蹊隧
(英语语言文3262363730学)硕士点 全国160所高校排名!1 上海外国语大学A++2 北京外国语大学A++3 北京大学A+4 南京大学A+5 厦门大学A+6 复旦大学A+7 南京师范大学A+8 山东大学 A9 大连外国语学院 A10 华东师范大学A11 四川外语学院A12 西南大学A13 湖南师范大学A14 北京师范大学A15 华中科技大学A16 河南大学A17 四川大学A18 华中师范大学A19 福建师范大学A20 苏州大学A2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22 中山大学A23 浙江大学A24 清华大学A25 南开大学A26 天津外国语学院A27 中南大学 A28 西安外国语大学A29 东北师范大学A30 上海大学A31 北京语言大学AB+等(47个):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黑龙江大学、深圳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宁夏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B等(47个):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聊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汕头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通大学